地点
诗文库
大慈寺啸翁开士 宋 · 史守之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九引《史氏世宝集》)
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一为倪元璐画石一为张煌言自书江上闻笛诗合装成卷索题敬书于后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七
巡远睢阳哀,张陆厓门厄。
皆因同死事,连传在史策。
此卷两忠臣,先后廿年隔。
一攀鼎湖髯,一衔精卫石。
死固非预订,生并或未识。
手笔乃各传,无端作合璧。
四明范莪亭,夙有嗜古癖。
书画广购藏,两箑快新获。
叹其义烈同,联之幅盈尺。
我阅倪公画,片石写寒瘠。
想见骨力坚,卓立千仞壁。
我读张公诗,闻笛秋江夕。
和以激楚音,直迸烟竹裂。
二公染翰时,岂意共素册。
遗墨一朝聚,相映光愈赫。
遂觉横卷中,淋漓满纸热。
石无巨鳌戴,笛有老蛟泣。
当年沧桑痛,耿耿尚如结。
两气化一虹,双血凝一碧。
自非搜剔勤,曷萃此名迹。
殉节前贤事,表忠后人责。
缣素垂千秋,应可慰毅魄。
王舍人明州过阙二首 其一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紫泥初出大明宫,端为朝廷知弱翁
平地便开丞相府乌台先跨玉花骢。
一时治行无前辈,共喜君王记自(李本、傅校作此)公。
暂假双旌临近辅,聊观海日正(李本、傅校作上日)曈昽。
王舍人明州过阙二首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当年玉殿校群材,名占枢(原作塸,据四库本改)垣北斗魁。
曾入翰林批凤尾,每瞻云气想蓬莱。
前驱候吏千军肃,遥望天门九扇开。
咫尺龙颜应入奏,紫霄东畔晓班催。
清明前一日友人招泛东湖 其二 南宋 · 陈宗仁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令节正逢一百五,轻舟閒泛两三人。
弄珠楼下波如酒,酝碧摇红潏潏新(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九引《三补耆旧诗》)
出郊观稼 南宋 · 陈垲
 押祃韵
数月两出郊,劝农复观稼。
始言麦垄春,今已稻畦夏。
女红䌽纴馀,丁黄耘耔暇。
暄凉虽不齐,晴雨倏忽乍。
百丰未为多,一歉诚所怕。
蠲逋广上恩,平粜裁米价。
毫发可及民,岂不念夙夜
昔有王长官,筑堰它山下。
惠利久益博,神灵此其舍。
泓深或龙蛰,坚屹无蚁罅。
定为三七分,酾为数十汊。
石梁贯云涛,谁敢著足跨。
流沙从何来,疑有物驱驾。
人力几淘浚,壅淤仍障坝。
旦功终此惠,去沙而变化。
视古谁比方,郑白其流亚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下)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汉字 南宋 · 常挺
庆元道学家,紫阳诸弟冠。
正印君得之,理窟讲深贯。
雄文摛玉堂,直笔插东观。
粹然中和容,清庙古圭瓒。
遁翁上封事,犹或以断。
君袖秋月章,直造紫皇案。
赤手搏长鲸,未能分万段。
白华久无诗,清风可激顽。
去身似叶轻,来事如麻乱。
帝忧大江东,所至有水旱。
列宿选郎闱,福星下霄汉。
祇恐席未温,宣室夜将半(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集》附录)
鹤林寺 宋 · 赵汝梅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仙去当年寻旧迹,传来此日尚名山。
花开花落朝昏事,唯有春风岁岁闲(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九)
七月廿九日叶润臣招同晁星眉汪仲穆朱伯韩王霞举杨汀鹭李子衡王伯厚先生生日分韵得得字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九
有宋祥开星聚奎,吾乡元公图太极。
程张接武各深造,至朱陆吕鼎足立。
厚斋师法兼三家,博综群言根矩植。
学期有用异浮藻,敢以词科相贬抑。
疏词侃侃折㝱炎,钜眼棱棱识信国
君不见,四明学术东南开,本自深宁树堂阈。
果斋东发互唇齿,梅涧剡源勤羽翼。
绵延文献有端绪,直到谢山弥健特。
梨洲学案补宋元,先公阐幽真有力。
门下明经雘轩叟,助我蒐稽付丹墨(详余所刻《宋元学案·叙例》中。)
我于遗书读未遍,困学源流颇窥测。
垂老休辞炳烛光,德容来拜端居色。
难得诗家叶舍人,介雅招朋见矜式。
秋堂彝鼎古香多,两觚敬釂先生(余因事先去,主人釂以两大白。)
先生有弟同日生,亦起词科膺学职。
无端动我脊令感,老泪阑干收不得(先弟子毅与余挛生,别去十九年矣。)
交引库厅壁记景定三年 南宋 · 吴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一、《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三六
交引库外府属之一,交引所由造也。
若稽国朝,惟四川用交子法,引钞笇请则昉制于汴都
六飞南跸,诏造用交子如四川
居无几何,改为关,再改为会。
自会子法立,领以他局,今库惟引钞出焉。
托尺纸之书,行千金之积,良贾牟大利,得此恃亡恐,不得则于法为私有。
夫国以义为利,榷天下之货而制其柄,而使服其政令,非利而为之,所以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是之取尔。
库无他贮储,惟官纸若朱。
常日文书行,梓以墨铜,籀以红栉。
比者题号者胥史工徒鱼贯坐,各力乃事。
既成,特白丞簿,曰是当书。
既书,乃收数而授之榷货务,商族趋焉。
厅庑粗备,踵故以火禁,筦库氏勿得处其间。
舍隶人保逆旅,旬用三日入听治,启闭出内,作钳尾字,退则皆雁鹜。
境囊欺橐蠹,检核无所于用。
余尝居是官,持不可,诣公府言状,改前之为,盖自宝祐癸丑冬始也。
厅旧无壁记,太博四明王君似道而上无稽焉。
当王君时,撒老屋新之,砻巨石于庭,曰是将刻记。
会秩满去,弗果。
后六年余来,屋比入于坏,亟起图之。
役甫休,余亦去,时甲寅七月也。
又后八年,景定壬戌秋古杭金君应桂继请于朝,得楮缗万,是葺是营,增多于前功,且刻石以成王君志。
盖二十年间,先后三人,而斯石始克立,顾有所待耶!
世之以便文处痴事,以传舍视公宇,作者之攸始,求者之弗图,余甚为此惧。
有能不苟而可心诚求之,虽治天下亦如此屋若石矣,是可书。
余故泚笔,承金君之命,且以谂后之君子云。
石运判李运判黄提举之功1235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照对摧锋军兵曾忠等因在惠州出戍生变,辄犯广州城壁,俄而遁去,径入肇庆府,横行于怀集四会开建之郊,本司节次调遣韶州驻劄摧锋军统制毗富道、湖南飞虎军统制苏洪飞,沿江制司统制陈万,各领所部官军前去,逐处把截。
又遣广州水军、澉浦、定海水军控扼肇庆一带江面。
缘诸项军马分投调遣,道途隔蓦,馈运孔难,遂移牒转运司,任责应副山前军食,无令缺误。
朝议大夫运判石孝淳以国事为念,多方措置,犹虑储粮有限,差人于惠、连、韶、封等州增籴,预为乏缺之防,分委属官充随军督运,仍择有精力者分充水陆受给官,区处皆有成画。
石运判任满,朝散大夫运判李华继之。
正当山前诸军会合,贼徒穷迫之时,自怀集开建而上,系与湖南广西接境,无非山径险峻去处,皆系是陆运。
李运判悉照前官元措置施行,加以程督严明,夫运齐集,是致军饷宽馀。
某昨以经略使兼知广州,广乃乡郡,为南州重地,事物浩穰,讼牒丛夥,凡所裁决,宁无妨嫌?
而况年老且病,军务冗扰,日不暇给,所有郡事,委无心力可以应酬,遂牒朝请大夫、提举常平黄𡷫时暂兼知广州,用以分劳。
其忠心体国,相视如一家,检抳吏奸,脩明军政,郡纲整饰,里外肃清。
是时军期正繁,费用百出,而帅司财计枵虚,𡷫乃那拨盐司桩积见钱五万贯以济军用,急缺支遣,王事所关,略无留吝。
凡此者皆孝淳、华、𡷫协力共济之功,遂藉此以集事,须至申闻者。
照得叛卒曾忠等昨自惠阳倡乱,径趋广城,正欲掩我不备,当来若非统领熊乔星驰前来告变,则仓卒何以禦之。
贼在城北就日门外劄泊,门里即是摧锋寨,特一门之隔耳。
人心忧危,恐生他变,在本寨弹压,仍护北门,区处有方,关防甚密。
伺其出入,察其情伪,预为之防。
是时军气颇骄,閒有与人争竞,或出言狂悖者,即戮以警之,军情贴然。
潜销内应,以禦外侮,此则乔之功也。
某窃谓熊乔身为主将,而盗发所部,其罪固不可逃,盗发而能禦盗,其功亦不可掩,并乞照会。
某申禀。
饯竹所叔赴庆元征官和韵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正好山中赋草堂,老龙谁唤起南阳
青衫华发剑三尺,白犬丹鸡酒一觞。
尘世功名蕉下鹿,半生爵禄梦中羊。
年来处处波涛险,莫趁风帆上海艎。
申山前事宜并牒彭提刑节制诸军随宜调遣就行督捕事端平二年五月初二日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崔某。
照对本司据节次探报申,叛贼自四月十四日以后,只在怀庆县管下石疆埸劄泊,十九日起离,二十二日至大梁村,系封州开建县界,并是山径险峻去处,未有向望。
近准省劄降下黄榜:「如能悔过自新,收纳器械,束身自首,依旧军分收管」。
本司遣军兵谢兴赍黄榜录本先入贼巢告谕。
今据谢兴回司缴到曾忠等遵禀状,称不愿再隶第二将兵籍,欲移往别州住劄。
即是贼徒终怀疑心,未易柔服,徒以受招为名,而不遵黄榜指挥,且有难从之请,往返迁延,恐为所误。
除已牒提刑司一面照应施行,仍将山前诸军并请提刑节制,随宜调发,就行督捕,庶几事权归一,易于集事。
今毗富道统制一军住怀集县界,候江东军到,即自四会进兵会合。
又虑贼徒势穷计迫,冲突封川开建,奔出梧、贺州界,亦已遣飞虎军并本司勇敢等军,把截开建一带,以防其窜逸。
澉浦水军屯泊四会定海水军屯泊肇庆,以守把江面。
才候江东军至,续具别状供申。
四明本华山碑为崇朴山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支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甲辰使黔归,阮赐卿兄以此碑及泰山廿九字质于余斋己酉使粤时赎去,云「吾师欲观也」。乃帖未至扬,师归道山。赐卿以贫故,遂以帖归崇朴山侍郎朴山以驻藏将发,属为题记。因呵冻为诗,书于边纸。帖在吾斋时,重为装池加宽边,今日摩挲,尚难释手也。
世间所传西岳碑,如峰鼎峙争厜㕒。
吾生何幸眼福厚,三本俱获伏案披。
万卷楼头未剪本,最后藏者仪徵师。
质向吾斋谨装贉,四载瞻奉如鼎彝。
自从翁阮两尊宿,定为隶势中郎遗。
郭香岂止察书善,天元律术相斠推。
范史䡮迹堪缕指,袁逢杨秉皆同时。
古人书石略姓字,谓其笔宜天下知。
察书刻石乃著名,此意非许后世窥。
即兹并几廿九字,小篆相传丞相斯。
琅琊会稽皆一例,于中郎也夫何疑。
兹拓题名胜它楮,卫公再至神逶迟。
其馀行间多写记,好名俱喜骥尾随。
粤轺将发始返璧,选楼未至惊骑箕。
神物一别付渺莽,㝱寐八载空摹追。
半亩园斋快重觏,主人欧赵之匹仪。
嗟余老矣甫习隶,遍访翠墨如渴饥。
何况昔年坐卧久,渔人棹复桃源移。
主人奉命使绝域,慎旃名帖勤护持。
太华西南万里外,虹光先彻边山陲。
阳德民亭。次权吉昌诗韵 其五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第五
形骸放浪自生平,痛饮狂歌拟四明
醉认眼花空落井,愁看鬓雪欲添茎。
青蛾皓齿佳人会,锦缆牙樯胜日横。
南国繁华应第一,还惭落魄污时名。
赵君碑三首 其一 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三
赵君碑》,见于洪氏《隶释》,后遂无箸录者,盖石已毁矣。道光壬辰春仲,先文安公按试宁波,余随侍登范氏天一阁,见此碑及《刘熊碑》。单纸宋拓,俱有破损。阁上置长案,不设坐具。书帖不得下楼,无缘假归审订。奇迹经眼,时入睡㝱,忽忽三十年矣。其年冬,在都得苏斋双钩《刘熊碑》于琉璃厂肆。适澧州蒋锦秋观察收得汪孟慈处宋拓《刘熊碑》及宋拓鲁公《祭侄文》,许我到粗旗杆庙寓中手钩《祭侄文》,肴酒供客甚恭,主人不出门半步,而《刘熊碑》则固靳不与钩。余以甫得翁钩本可玩,不复强索。后屡游吴门,颇闻有《赵君碑》,以尤物不敢过问也。咸丰辛酉长沙,知易小坪令嗣处有立轴本,浼李季眉借到。小坪得之蒋奇男。奇男者,伯生之子。伯生得之黄小松道光二三年间伯生济南西关外之燕园,余与先弟子毅周通甫杨徵和、张渌卿诸君谈碑看画,过从无虚日,顾未见此碑,其时盖尚未收得也。小松得之张芑堂芑堂得碑在乾隆丁未,不箸所从来。以后梁山舟、钱箨石、翁覃溪伊墨卿吴荷屋梁茝林各有题记。似乎王兰泉孙渊如阮伯元师俱未寓目。芑堂伯生小坪以藏帖主人,俱不题一字,殊不可解。今立轴炳然,而小松所得之剪褾本不知何往矣。黄荷汀同年官上海,忧归,携一轴来,云得之徐紫珊。看苏斋题记,乃钱辛楣宫詹旧藏物,而《潜研堂金石跋尾》不录是碑,岂得碑于成书后邪?辛楣紫珊,中间不知流转何处,或即由钱至徐耳。小松先得顾云美册,又得芑堂赠轴,又同李铁桥观此本于泲宁,最为有金石缘。余不得藏一本,而所见有三本,与苏斋同。余多见天一阁本,翁多见云美本耳。惟苏斋于三本俱有题字,而所箸《两京金石记》《复初斋集》,俱不及此碑,岂亦如宫詹例邪?此轴中题字,如顾涧蘋、练栗人,皆昔年相与诹古者,宿草多年,不胜悽惘。余既借到两本,值酷暑不能临摹。刻碑人历城陈浩随我至,令其双钩,装为巨轴。一时壁间遂有三《赵君碑》,可云奇快。氏轴先索还,黄荷汀轴许我久看。因分作三诗,以志欣赏。此碑自黄小松小蓬莱阁双钩题跋》后,又有万廉山《百碑研斋》缩刻本,又见于吴荷屋丈《筠清馆金石录》,其他箸录者,余未及见也。辛酉七月十九二十日记于长沙化龙池寓斋之磻石山房。
芑堂张氏初获碑,至今七十有五祀。
最好箨石看碑处,永丰乡之九曲里。
芑堂十年不题字,持赠秋盦官在泲。
小蓬莱阁本有是,古册流传顾云美
谁期此轴不胫至,轴者在壁册在几。
册落何处轴无恙,燕园蒋子特珍视。
燕园藏宝我尽阅,道光之初岁壬癸。
其时尚未得此拓,迟四十年方觏止。
令嗣奇男宦湘上,转归易氏父及子。
金石之寿人不如,漫为斯碑叹流徙。
初平正是献帝元,董卓移都世乱矣。
辟雍东观典司缺,兰台鸿都图册毁。
陈留况与洛阳近,贞石尚为贤令砥。
东京遗碣此其殿,民心敦朴见恻悱。
安得重摹付妙斲,一代石墨有终始。
谁其爱我转借示,李子季眉稽古士(题易氏藏本。)
傅侍御(有叙) 明 · 余寅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傅御史言事得罪诏杖谪戍定海徐给事李二御史俱以奔救贬官三等徐信州人与余厚善
傅御史,累绶都官正,自此何独东来泛江汜。
泽国荒唐泣泰阴,绝与周庐不相似。
山川呵护纵有灵,巳走风尘四千里。
今人皆言御史好,君为御史官不保。
信州给事我友人,急难疾于风雨蚤。
乔君李君真丈夫,忧来万事青天孤。
乃知富贵不足有,昨日内召今泥涂。
禺𧴆之神黄帝子,掌我东海万年祀。
岁岁冯夷供肃将,玄幢出没波涛驶。
蛟螭充巨割,鼋鼍当小鲜。
江豚纷百拜,窫窳赞大贤。
焦釜漏无极,柱在洪荒前。
绿字大于斗,高颂三山镌。
骤尔闻之魂直洒,君来对之何不可。
尔时溟涨倍往日,天吴横决崩雷疾。
水府茫寒未易寻,咫尺吁嗟风又失。
烛龙之事毋尔为,又况不在东南陲。
昆崙使者传双翼,今年未讯扶桑枝。
劝君且饮东海水,劝君且飧东海米。
朝廷恩数良巳多,放君白日来蹉跎。
包明臣之任潮阳簿 明 · 余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闽瓯南并明州,莽荡风烟涨海头。
溪洞水腥常作雾,桄榔叶暗不知秋。
琵琶洲畔蛟为窟,甲子门前蜃是楼。
只有罗浮山色好,萧斋长得破孤愁。
曹孝女庙 宋 · 释元昉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祠古孝诚遥,悲风想暮号。
月魂迷草色,血泪溅江涛。
断碣惟黄绢,孤坟掩绿蒿。
千年暗潮水,亦以姓为曹(清董濂《四明僧诗》卷一)
次韵答友 宋 · 陈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枝歌忆楚江天,曾向浔阳久泊船。
君过石钟寻旧韵,我知炉顶起新烟。
故人寥落今谁在,好梦迢遥亦偶然。
秋以为期犹未至,冷鸿疏草暮云边(以上《甬上宋元诗略》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