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顺应庙记 宋 · 李琮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二
赴人之急,而能抗辞以兴释围之师;
分人之忧,而能督将以拒残民之寇。
自非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畴能及此哉!
宜生则为豪英,殁则为神灵,福庇生民,功扶社稷,历千万祀而庙食无穷,封爵益崇也。
《祭统》所称,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皆得与于祭典。
后稷、勾龙以平水土、教稼穑得通祀于天下,而历朝将相名臣,亦各以其忠烈得血食于所治。
凡此者,皆以其有功于民,故社而之、尸而祝之。
后世因其辅国祐民,又从而褒宠之,所以顺民之心,以明报神,以教事君也。
东汉之季,盗贼竞起,民无适归,奸雄豪杰,乘时肆志,擅甲兵、植强大以觊非望者,所在如是。
太史公独以迈往之资,怀忠仗义,解纷弭乱,志在康时,其功勋行事,备见于吴史。
考其本末,可谓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而有功于民者也。
盖尝论之,处纠纷之世,非文则无以出奇制胜,非武则无以摧坚挫锐。
公在当时,虽非突围挑战、中鹄破的,施之于武,然画谋决策,应对周旋,盖亦有文事焉。
观其救北海之危而乞师于玄德也,引义慷慨,不过数语,而凛凛烈丈夫之气,备见乎辞,非其文能若是乎?
而本传所载,止称少而好学,其文乃不他见,岂公所学皆实用之文,而以章句之文故耶?
惜公以文武全才,设施未究,天不假年。
考其功未足以称其才,临终之言,自以不及升天子之阶为恨,其志概可见也。
公庙食兹土,盖孙仲谋统事之初,以公都督海昏有功,遂悉以南方之事委之,故其薨也,葬于此而庙食焉。
然庙之建千载矣,其庙号封爵,曩皆即其旧而称之,独未见有以公之遗德馀烈闻于时而蒙宠光者,岂潜德发辉,固自有待乎?
圣宋光尧寿圣皇帝在位三十五年,金人败盟,侵扰淮甸,朝廷方督诸军遏绝剿除,既而百灵助顺,金即殄灭,有诏天下,具所在灵应素著以闻,将议褒封。
此邦之人备述公禦灾捍患之功,敷奏于廷,于是顺应庙额首颁。
明年,嗣天子以舜绍尧,进登大宝,邦人因所降赦文,又条上公功,请列爵故灵惠侯之封,复膺其赐。
命下之日,县官暨井邑,笙箫旗鼓,迎诰至其本庙,望东南虔拜,宣布所封,已侑神三献,大夫、士相与饮福受胙,酒半,令尹陈君举觞而言曰:「庙额封侯无愧矣,而事之所遇,得不为千载一时乎?
夫神依人者也,千载一遇,虽本神之功,而其缉谋经理,实二生力焉」。
盖指琮之子大源与邑人杨闻诗之子骥而言也。
琮起而言曰:「公之遗德馀烈,凡属当时所治之地,无不蒙其惠,而此邦之人,事公弥敬,饮食必祭,水旱疾疫,盗贼窃发,无不以祷,祷则必应。
琮族居密迩公之祠场,而环庙之山,与夫庙地又皆世业,故感公之惠为多,在建炎间一新其庙貌,至今历时之久,椽腐瓦碎,门颓墙圮,幸因建侯之封,将率诸弟再葺而新之,并叙今日所致之由,而刻诸石」。
士大夫同辞而赞曰:「兹盛事也,非子其谁宜为」!
琮既言矣,敢不
公有行庙在邑,邑人以每岁端午前期扶老携幼,迎公入行庙,留祭五日,为游江乐神之戏,节后一日,复倾城送还本庙。
故赐额之敕,杨闻诗分掌在行庙,而本庙在墓地,故封侯之诰,琮实掌焉。
诸葛孔明之殁也,人思之,所在崇祀,而汉诏独以庙墓为正,故今录公封侯之诰,与公存殁功烈终始之大略,刻石本庙,昭示将来,庶几公因其所封而厚其福于辅国祐民,则自侯之封等而上之,复将有所遇焉。
乾道三年四月一日戊辰立石。
令尹陈君,右承议郎光祖也。
按: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乾隆十五年刻本。
高邮买舟还江南常州值雨寄鲁元达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万里扁舟偶独还,毗陵城下少盘桓。
天连旷野青山少,雨满空楼白昼閒。
旅邸有人垂顾问,家书何日寄平安。
半生勋业成迂阔,犹自窗前把镜看。
官员滥请受袋盐息钱事奏淳熙十六年九月 南宋 · 钱端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四三(第四册第三二九五页)
窃见淮东诸处盐仓支发袋盐,依元降指挥,每袋于客人名下收取别纳袋息钱肆百肆拾文,专一应副盐事官兵请受、吏禄纸札船运脚乘等用。
年终有馀,起发赴镇江府桩管。
近年以来,添差盐官不釐务官请受,于上项钱内支给泰州二十六员,高邮军一十六员,通真州六十三员,每员月请百千上下,积岁累月,必当侵耗盐本。
高邮城楼晚望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城上高楼瞰大湖,城头画角晚呜呜。
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
隔水人家种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
短衣疋马非无事,拟向烟波学钓徒。
本庄屯田行移文字繁冗奏乾道三年二月八日 宋 · 贾怀恩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
本庄除隶本军所管外,有高邮军淮东安抚司总领所淮南转运司镇江府都统制司并带屯田职事,逐处不时行移取索,委是文字繁冗,供报不前。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一五(第五册第四八四一页)。又见同书食货六三之一四一(第七册第六○五七页)。
赠邹医 宋 · 韩驹
 押尤韵
华陀一卷世不留,玉函三十龙宫收。
奇方异诀上帝求,稚川肘后真悠悠。
东京仲景儒家流,韵疏思密岂自由。
妙技乃与俞跗侔,后来继之有髯邹。
二子天授非人谋,内经岁久误弗雠。
髯独覃思穷披搜,草木寒温脉沉浮。
如磁取铁无虚投,朅来游梁自高邮翰林杂试推君优。
天廷锡带涂精镠,我穷羁旅古汴沟。
有妇抱病柴门幽,巫医百请不颔头。
卒然邀君为停辀,决去沉痾如决疣。
自言不取千金酬,只求一诗当琳璆。
高风绝艺两罕俦,我才不迨前人羞(王本作修)
祝君尚壮勉勿休,自致名誉倾公侯。
卖盐妇(一作杨维桢诗) 元 · 乃贤
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三日破铛无煮,老姑饥寒更愁苦。
道傍行人因问之,拭泪吞声为君语。
妾身家本住山东,夫家名在兵籍中。
戈崎岖戍(一作闽),妾亦万里来相从。
年来海上风尘起,楼船百万秋涛里。
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
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
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
中原封装音信绝,官仓不开口粮缺。
空营木落烟火稀,夜雨残灯泣呜咽。
东邻西舍夫不归,今年嫁作商人妻。
绣罗裁衣春日低,落花飞絮愁深闺。
妾心如水甘贫贱,辛苦卖盐终不怨。
得钱籴米供老姑,泉下无惭见夫面。
君不见绣衣使者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
莫弃吾侬卖盐妇,归朝先奏明光宫。
辛丑冬。伯父有高邮之行。盖为一游枫岳。偿平生宿债。或以暮年微官当寒远役为言。辄赋一律。解伯父之意。谢或人之言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一
伯父暮年还记马,穷冬何事动征镳。
蓬莱日月群仙窟,桓穆山河万岁桥。
为有一生逋债宿,不辞千里险途遥。
此行拟撰龙兴颂,归被弦歌报圣朝。
九龙岩题记熙宁八年六月 北宋 · 蒲宗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九
南隆蒲宗孟零陵邵阳,约京兆朱初平高邮乔执中九龙岩,二君皆以事不来。
而属官陈瑄相远一舍,畏暑疾暍,迟迟于后,且未至。
回视石间,见王璩、邹庸、黄辙、黄寔题名,又怅四人者已先去。
余终日徘徊,独行危坐,无朋俦相与同一时之乐。
盛夏大热,虽嵓中潇洒可爱,然意有不足者,遇此胜处,殆亦不能放怀自适矣。
熙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题。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一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匆匆又见及瓜期,驻马长吟有所思。
云出无心终是散,月圆满面定将亏。
好山好水须留恋,秋雨秋风易别离。
今日盂城一杯酒阳关怕听尾声诗。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二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花雨氤氲掉客船,来时尚记早春天。
南湖绿草空三月,黄叶西风又一年。
司马止宜称吏隐,飞凫何苦学神仙。
诸君莫惜临岐别,香火灵山各有缘。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三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身如征雁向南飞,不到衡阳不算归。
竹马自然随处好,蒪鲈空说异乡肥。
买田阳羡今无分,久客杭州古亦希。
寄语傅公堤畔桓温要见树成围。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四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花满城头月满郊,两年踪迹忍轻抛。
官无长技能除莠,壮不如人尚击匏。
为政敢期孚众口,与民从古是同胞。
城乌渐有冰霜苦,彻土须营百尺巢。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五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障川谁开富民渠,古堰平津语亦虚。
无术哪能苏泽雁,受殃徒见祸池鱼。
难输禹贡中中赋,甘考阳城下下书。
三十六湖湖水阔,苍生何日奠安居?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六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何处烽烟铁瓮城豺狼当路死求生。
活人只少君臣药,备寇先驱子弟兵。
唳鹤不惊凭众志,屠鲸无力愧书生。
从今莫问沧桑事,击鼓吹幽咏太平。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七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新开园亭敞柳衙,随身琴鹤书生涯。
月明满苑官无事,草绿闲庭吏不哗。
胜地几人能做主,浮生到处便成家。
刘郎也有重来日,莫斫桃花种菜花。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其八 清 · 左辉春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河梁携手泪潸然,诸老风流别等闲。
诗力尽追元白上,斯人都在绮黄间。
莫伤月落文台冷,但愿珠从甓社还。
占得太湖三万顷,不应无地老香山
高邮州署大堂 清 · 左辉春
对联
百里雷封,只种些潘令桃花,陶公杨柳谢傅甘棠,暑往寒来,荣悴也都关我辈;
一州斗大,此间有秦邦国士,莘老状头,朱卿孝子,风移俗易,方隅原不囿吾民。
高邮州署五马门联 清 · 左辉春
对联
只隔这重门,恐无术周知民隐;
但凭方寸地,愿尔曹共体吾心。
高邮州署大堂后屏门联 清 · 左辉春
对联
花落讼庭闲,三通鼓罢;
草成文告简,一曲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