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 明 · 郑学醇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使君衔命辽阳日,万里家山拥传过。
玄菟郡中驰驷牡,白鹅潭畔赋骊歌。
彤云晓仗瞻丹扆,紫陌秋声散玉珂。
关下若逢鸳鹭侣,子公消息近如何。
平倭奏捷歌 明 · 于慎行
去年都护大徵兵,平壤岛寇皆扫平。
今年司马通和议,盖海鲸鲵不可制。
鱼服十万簸狂澜,千里腥风塞月寒。
不见降书来日窟,空令猎火照辰韩。
吾皇按剑赫威怒,独运神谟惩往误。
早传制府凿凶门,更诏中丞开武库。
材官负弩尽从征,慷慨辞家志不平。
杀气千寻飞浿水,军声一夜度龙城。
士马骖驔谁复数,青海原头昼伐鼓。
转旆横捎乐浪云,洗兵半染夫馀土。
陆营三路势已奔,水营大队赤云屯。
弓刀蹙沸鲛犀裂,戈甲抢攘日月昏。
小酋面缚大酋死,属国君臣歌燕喜。
羽书昨夜自东来,直入甘泉报天子。
论功大发水衡财,碣石关门日夜开。
符节星驰玄菟塞,金缯山累白龙堆。
十年馈师三百万,今日方闻博一战。
明王守禦在四夷,属国君臣尔莫玩。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七 明 · 于慎行
六言诗 押真韵
玄菟城头鼓角,白狼河北烟尘。
宵旰知劳圣主,安危定有谋臣。
解三酲 明 · 汤显祖
出处:六十种曲 紫箫记 第二十四出
唱骊驹敲残羯鼓。鞭云骑拗折珊瑚。
紫雾黄云生古戍。𣉋红鹫。
捣玄菟。西飞陇客啼鹦鹉。
南翥闺人舞鹧鸪。兼程赴。
稳看着龙庭捷奏。麟阁名图。
送万伯修中丞之朝鲜四首 其三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万斛馀皇照叵罗,清江鸭绿笑颜酡。
山西上将能横槊,塞北名王尽倒戈。
露布夜除玄菟垒,霜笳晴拥白狼河。
金闺漫作辽阳梦,一战燕然石已磨。
投赠沈相国八首 其四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飞书遥度玉门关,鸭绿江清燧火閒。
万甲骤空玄菟垒,双旌遥夺贺兰山。
纷纭虎帐咨良策,磊落麟台画壮颜。
漫说平阳饶汗马,中天一柱定谁攀。
奉送芝峰充贺奏副使朝京 其四 明 · 车天辂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五山集卷之二(延城车天辂复元著)
东鞮使节上青霄,拭玉金台听舜韶。
凤历初颁南至日,星槎又见北之朝。
汉家古塞玄菟近,秦帝长城碣石遥。
膂力尚强身力健,玆行髀肉不妨消。
再用百祥楼韵 明 · 车天辂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五山集卷之四(延城车天辂复元著)
画阁临无地,层城上有天。
碧窗留日色,粉堞截风烟。
野阔轻鸥外,山长去鸟边。
云寒残雪后,江动蚤潮先。
敞豁空三界,苍茫隘九埏。
沧溟望东坼,白帝得西偏。
远势扶桑接,斜晖若木连。
尘沙迷道路,岛屿限原田。
倦客还偷眼,严程暂息肩。
依依分万象,冉冉下群仙。
徙倚神犹王,淹留景不延。
龙吟生水底,雁影落庭前。
风物新诗引,兵争旧事传。
三韩如有助,七佛岂无缘。
发兴从今夕,临危忆古贤。
黄龙通紫塞,玄菟尽荒堧。
去国馀千里,登楼又一年。
空闻城上角,未泛月中船。
却想笙歌醉,休论弟子员。
红莲虽获忝,白首只堪怜。
意气曾投笔,功名讵着鞭。
亲朋思莞尔,童稚念言旋。
自笑嵇康懒,谁知张旭颠。
枯形劳宇宙,别梦在林泉。
忘适怀庄叟,谋生愧计然。
百龄长汨没,万虑但熬煎。
嫫母难藏丑,西施敢斗妍。
不成歌白雪,那复咏晴川。
杰俊皆才大,愚蒙独力绵。
苦吟仍扣寂,弹剑拂秋莲。
右议政光城府院君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二
当中庙即位之三十二年嘉靖丁酉。上诛流权倖。大徵召耆哲。于是前左赞成金公起谪所。复为赞成。俄进拜议政府右议政。上方向重公。朝野想望风采。越三年庚子公卒。上震悼。命辍朝三日。吊赙祭赠。恩礼有加。用其年八月。葬公于保宁县乌栖山麓。盖公之殁。距于今七十有四年。公之诸孙相与伐石谋不朽。以状来叩不佞曰。吾先祖幸得备位将相。官阶皆第一。勋爵在盟府。法应立碑。如令其立朝事业。有足传世行后。而顾墓道尚阙显刻。诸孙重惧久益泯。敢徼惠子一言。不佞辞不获。则谨按故奋义靖国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光城府院君金公讳克成。字成之。光州人。丽朝有讳周鼎。官至侍中。是其鼻祖。至讳流。监察御史。讳允臧。版图判书。生讳成雨。全罗道都万户。实公高祖。尝奉命讨倭。过保宁。乐其土因家焉。遂为保宁人。曾祖讳南浩。赠吏曹判书。祖讳仲老。监察赠左赞成。考讳孟权。进士赠领议政。皆以公贵。议政公早有重名。文庙末年。召对嘉赏。选置泮宫。已而。谢科业。归老林泉。娶罗州全氏。生公于成化甲午。幼有异质。丙辰。魁司马。戊午。又魁大科。年始二十五。拜典籍。兼宗学司诲。庚申。以书状官赴燕。还道。丁外艰。服阕。授北评事。朝廷以公有文武才欲以试之也。秩满。盛玉堂。为修撰。俄擢拜献纳。时燕山欲以非罪杀沈顺门。问群臣。皆莫敢异辞。公谓大司谏成世纯曰。官以谏为名。见人死无罪而不言。纵爱身。奈负职何。左右默然。或曰。必与顺门同死无益。公与世纯谈笑自若曰。死生大矣。各任其志可也。今日先死者。必吾两人。岂累他人。遂白顺门冤状。燕山虽不听。亦不之罪。累迁兵曹正郎、议政府舍人。中庙即位。录靖国功。升拜掌乐院正。明年。进秩通政。便养乞外。补舒川郡守。亡何。投绂归。议政公捐馆。哀毁尽礼。乡党称之。历判决事、兵曹参议。升嘉善。为义州牧使。州连岁大侵。佥举属公。公至则仁喣义摩。推赤心以服民。期年。境大治。戊寅。入为礼曹参判。其冬。又出拜庆尚兵使。庚辰。移拜观察使。宿讼迎刃。贪吏望风。一路肃然。翌年。拜工曹参判。朝正于京师。还拜大司宪。兼世子宾客。癸未。超拜礼曹判书。转右参赞、吏曹判书。西北有警。遂拜公平安道观察使。秩满。复为礼曹判书。甲戌(一作申)。遭继母丧。丧除。复拜宗伯、都宪。己丑。进赞成。转大司马、知经筵、世子二师。辛卯。又为贰公。金安老阴搆。与故相郑光弼同贬。配兴德。杜门七年。虽亲旧问遗。一切谢绝之。丁酉。安老伏罪。还公政府。即进右揆。公之被召也。都中父老加额流涕曰。复见善人。死无憾矣。公神姿丰秀。器宇宽洪。和而不流。凝重简严。居恒动止有常。处喜怒不形。人莫敢窥其涯涘。见人过。全务掩盖之。虽子弟有失。必婉辞以喻。未尝以色加之。待人必以至诚。每曰。人之患在好胜。至于曲直。尤不必辨。自反而缩。人虽不知。于我何损。性俭素。或劝丹其舍。则曰侈以遗后不祥。训家庭必以义方。平生未尝言利。居官简洁。判吏事。必详必慎。断狱如神明。夫人李氏。副司直文忠之女。有淑德。生二男三女。男麟士。杨根郡守。女长适别坐李佐明。次适忠义卫尹之让。次适生员李梦奎。杨根生五男三女。男曰乃崙。次景禄、景祉、景祥、景祚。女适青原都正侃。次适李愈。次适察访赵诩。李佐明有一男一女。尹之让有二女。李梦奎有一男一女。乃崙生二男一女。长廷俊。次廷杰。景禄生一男二女。男曰廷稷。景祉生一男一女。男曰廷烨。景祥生一男。曰廷说。景祚生二男。长廷式。次廷硕。青原都正生二男二女。长光山守孝胤。次锦山君诚胤。李愈生一男。寿鹓。赵诩生一男。曰国弼。前郡守。内外诸孙共若干人。呜呼。公以两科状元。华问早蔚。而既登朝。朝廷不专以文翰用公。或屈于戎幕。或淹以边阃。不能一日安于经幄。盖公之经纶筹略。已自廊庙之具。朝家之所以待公者不浅。西急虏则公西。南急倭则公南。典礼非公不可。则公三为宗伯。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长两铨。既出而复入。才入而复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三十年。可谓韪矣。然此不可以论公之槩。当燕山炽酗焰。逆意者立见鼎镬。公以一谏官。抗论直人冤。分死不顾。此可见公之守。不与壬人朋比。竟为其所挤。流贬七年。不变其操。此可见公之大。皆可铭。铭曰。
侍中有孙,士而守志。
潜光遁世,以全素履。
既蓄必发,乃生相公。
公惟袭训,启庆自躬。
丰中秀外,穆如条风。
再魁多士,大播其馨。
骞于迩列,舆望以倾。
正言危朝,不畏义死。
相我中庙,勋庸显施。
乃登将坛,乃秉国钧。
出入险夷,周旋屈伸。
秩宗弘化,左右俱宜。
谗口惎之,七年南陲。
如距既脱,上思公忠。
公来自谪,相车崇崇。
民抃于市,士庆于朝。
爰卜金铉,以总百僚。
圣心虚己,贤路拭目。
宜国黄耇,天夺何速。
公殁于位,礼尽哀荣。
名在西夷,功纪旂常。
惟勤其始,以享其终。
不昧者存,愈远弥隆。
铭以述之,我言匪侗。
左议政庆林府院君赠谥忠翼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历观自古帝王之定大业戡大乱者。必有厖臣硕辅出而为之左右。惟我昭敬大王即位之二十六年。日本大势兵。乘我不备。遽陷三都。时则有以左参赞居忧在庐次。特起为兵马都元帅。乃能维持危险。弘济艰难。竟赞中兴伟绩者。其人为谁。姓金。讳命元。字应顺。系出庆州。新罗大王金溥之后。有讳稛。佐我康献大王。策佐命勋。封鸡林君。即其六代祖。祖讳千龄。魁进士及第。官至直提学。考讳万匀。司宪府大司宪。娶顺兴安氏县监尊义之女。生二子。长庆元。文科节度使。季即公。生于嘉靖甲午。中戊午司马。辛酉。及第。直学都宪及节度公。皆状元及第。而公亦屡占解魁。竟中甲科探花。人称状元家。例授直长。即选玉堂为正字。升著作博士。李梁秉国。公与节度。俱被斥罢。梁败命别叙。教曰。玉堂阙员。以金庆元兄弟拟差。即拜副修撰。出入正言、献纳、持平、直讲、校理。充书状官。还拜修撰。戊辰。巡按咸镜道。条列山川形便防备事宜。刻之高山馆壁。以持平召还。道拜钟城府使。进阶通政。爪满。移东莱府使。盖欲试之边远。将以大用也。自判决事刑曹参议。又出为罗州、定州牧使。旋拜义州牧使。特加嘉善。言官论其骤升。宣庙教曰。将为节度使之人。不可改也。无何。果自义州。移镇兵阃。踰年。入为户曹参判。出为全罗监司。朝廷方议以监司兼全州府尹。公状启辞职。且言府尹沈义谦有才局。请以自代。论者以为非藩臣所敢言。请罪之。上只命追问。即日赦出。拜汉城左尹京畿监司兵曹参判。甲申。超资宪为咸镜监司。还拜刑曹判书都总管。丁亥。拜右参赞。倭寇陷鹿岛。以公为都巡察使。贼退。移拜平安监司。复为刑判畿伯左参赞。兼知义禁。参鞫郑汝立。录勋封庆林君。升正宪。辛卯。丁大夫人忧。壬辰变初起。复为巡检使。未久。拜八道都元帅。大驾西迁。都人大溃。公墨衰临戎。退守临津。召集散兵。设栅防滩。形势稍张。贼不敢遽逼。公亦按兵不动。朝廷疑其持重。遣使督之。诸将渡江。遇贼伏大败。申硈、刘克良皆死。公驰到津口。收馀兵左次。及贼陷平壤。公驻劄顺安。贼游骑日来斧岘。公昼夜不离行阵。衣不解带。分布诸将于要害。以扼贼路。以卫行在。贼不敢西。天将史儒轻进而败。一路大震。皆言贼兵且至。时大驾方驻湾上。或请公亟报行朝。公止之曰。少待的耗非晚。俄闻贼毋动。军佐咸服。防禦使金应瑞知朝廷戒进兵。屡牒请战以试公。公恶之。手署依牒施行。巡察使李公元翼在傍愕曰。公何不禀于朝而径许战耶。公不答。既而。应瑞出兵。徘徊不见贼而还。公亦不之问。但私谓李公曰。此子心肠不直。慎勿轻信。李公吐舌。癸巳。天兵来援。公策应周旋。动中机宜。天将倚而为重。每战必咨问。公引天兵薄贼窟。多方以挠之。贼穷蹙宵熸。松都、汉京。次第收复。车驾还京师。公亦病。辞递元帅。历判户、礼、刑、工四曹。参鞫宋儒真。进资崇政。丁酉。贼再猘。公还拜本兵兼留都大将。明年。升崇禄。为邢军门接伴使。迓于义州。辞递兵判。己亥。复授。庚子。特除左赞成。俄荐拜冢宰。铨注公平。党议自息。公论韪之。居数月。鼎席缺。宣庙教大臣曰。金命元宽厚有容。白首勤劳王事。予欲卜相如何。佥议咸允。即日拜右议政。明年。升左辖。又明年壬寅。卒于位。春秋六十九。自始疾至卒。医问交道。礼葬高阳大慈山酉向原。太常议易名之典。危身奉上曰忠。思虑深远曰翼。赠谥忠翼。公娶清州韩氏户曹正郎绾之女。领议政效元之孙女也。贤有妇德。生三男四女。男长守恺。无后。次守仁。出后于节度公。生一男一女。男南挺。女适黄坤载。次男曰守廉。益山郡守。生一男女。男南重。礼曹参议。女适正言沈东龟。女长适县监南复始。生子镇。县监。次锡。参奉。次铣。文科海州牧使。次女适宗室文城君健。生子始、林、正。女适县监具仁基。次女适崔尚镇。生男茂义城县令。公资禀凝远。器识宽平。自幼已有大人气度。中心乐易。与物无竞。平居未尝有疾言遽色。内无城府。外绝修饰。其于荣辱得丧。一切付之膜外。官虽高。家益旁落。性俭素。居处饮食。翛然如寒士。然遇客必置酒。倾倒肺腑。和气蔼然。敦睦出至诚。奉养外舅。如事父母。少受业于退陶门下。学易颇详敏。先生嘉之。许以大器。贻书劝学问。既以词华。名擅场屋。释褐即选玉堂。八年经幄。恩遇日渥。自巡按还。委公边事。知其有将相才也。北忧虏则公北。南急倭则公南。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入判两铨。宣王化镇边民。非公不可。则公出秉阃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四十年。及其忠劳著于中外。望实孚于朝野。则金瓯之卜。乃出于特简。此尤异数也。领相李公恒福。以诗语去位。公于筵中。竭诚陈辨。谗者欲并挤之。公不以介怀。人服其量。早习兵书。颇事弓马。而不以将才自任。庭对之文。寓兴之诗。传诵脍炙。而不以词翰加人。其韬晦又然也。噫。公苍皇受命于国事已去之后。以乌合兽骇之卒。当举国滔天之贼。徒以忠义。感发士心。遮遏贼势。卒能协助天兵。恢复疆土。国之中兴。其谁之力欤。而终身不挂于口。呜呼。公真长者也。铭曰。
伟哉忠翼,遇我先王。
擢自经幄,历试边疆。
经营内外,绩日以隆。
岂公尽能,宣庙知公。
逮遭大难,天步艰危。
苍黄受钺,才亦何为。
白首戎行,将乎相乎。
只手狂澜,有国无躯。
槩公事业,天挺之豪。
公不言功,上思其劳。
释师八路,平步台枢。
施之斯博,敛之若无。
风流笃厚,世莫疵者。
如其将也,如其相也。
定远大院君兴庆园志铭并序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天启三年癸亥。即我殿下即位之初载也。格于宗庙社稷。告以受命戡乱。凡所以惇伦叙典慰协神人者。靡不毕举。既又教曰。予欲亲祭私庙。合行典礼。具仪以闻。于是礼官与相臣议。请追封定远君为定远大院君。加连珠郡夫人为府夫人。即其第进号为启运别宫。其祝号祭式立后主祀。博考先今宪章。酌议陈启。上可之。粤四年丙寅正月。启运宫寝疾不兴。丧制俯采廷议。悉裁以礼。诚千古盛德事也。将葬。教群臣曰。予昔遭家多难。先君之丧。仓卒寄厝于外家之阡。非久计也。今当同窆新原其令有司预讲移葬之仪又命儒臣考汉悼园故事。称墓为园。遂卜山于金浦县后冈子坐午向之原。是为毓庆园。语在毓庆园志中。明年丁卯八月初十日癸卯。启杨州兴庆园。二十七日庚申。礼窆于毓庆园之右。同原异穴。遂合称之曰兴庆园。大院君姓李。讳某。寔我宣庙昭敬大王之第五子也。妣仁嫔金氏。监察汉佑之女。以万历庚辰六月二十二日庚申。生大院君于景福宫之别殿。幼有异表。宣庙爱且奇之。稍长。庄重寡言笑。孝友出天植。丁亥。封定远君。庚寅。聘绫城具氏议政府左赞成思孟之女。即启运宫也。方嘉礼时。大院君年甫十馀。而礼容华雅。标望绝伦。观者惊叹以为天人。壬辰之乱。扈驾西行。跋涉危险。凡所计议。屹如成人。宣庙将向龙湾。分命二三宰臣陪大院君入宁边避贼。既至。泣谓宰臣曰。此来非故偷生。只以。上命也。今贼势日炽。车驾日远。万一不幸。则君臣父子不得同死生。此身行何之也。死且不瞑矣。语闻。宣庙嘉之。召赴行在。自是未尝离上侧。癸巳贼退。仍扈驾到海州。乙未冬。始还京城。丁酉。贼再逼畿甸。懿仁王后出幸海西。大院君承命先往成川。己亥夏。随扈还京。甲辰。策勋赐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圣功臣号。戊申。宣庙礼陟。执丧踰制。毁几灭性。癸丑。仁嫔卒。亦如之。终三年寝处于外。无何。诬狱起。朝绅多被逮械。大院君既以勋德位望。最被猜嫉。谗构日积。第三子绫昌君佺。自幼豪俊。善骑射。凶徒以飞语眩惑。或言某君气象非凡。或言某家王气甚盛。或言仁嫔墓兆极吉。日夜锻鍊媒祸。遂嗾死囚上变告。光海又迫黜。其第改建庆德宫。大院君寓居湫隘。囚服待辨。绫昌终不免就系。先后被逮者。栲讯备惨。白冤状无异辞。狱竟不成。而文致成案。围置乔桐杀之。大院君自是悲恸成疾。谢绝人事。常曰。奸凶窃弄。宗国将覆。余日出方知去夜之无事。日入始幸今日之安过。惟愿早死得侍先王于地下耳。己未冬。疾转剧。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会贤坊之寓舍。春秋仅四十。光海遣中官讥察吊客。又促葬期。使不得安意择山。一家忧惧益甚。欲祔葬仁嫔之茔侧。而畏前谮亦不敢。二月。遂权葬杨州群场里坤向原。大院君神姿凝远。器识轩豁。平居简严。凛若不可犯。及接物遇人。和气盎然。绝无矜持骄傲色。每朝会立于百僚之上。德充仁符仪表可象。人无不目属之。尝带司饔院、宗簿寺都提调。御下宽而有威。猾胥敛手而事益办。常戒子孙曰。余平生惟以仁民爱物为心。虽童仆未尝加严刑。汝曹其体余心也。出入禁闼。小心恪谨。宠锡便蕃而愈益敛退。惟以友睦为乐。暇日辄呼宗戚兄弟。置酒欢饮。穷日夜不倦。风流溢发。诚意融融。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其斯之谓乎。有三男。长我主上殿下。次绫原君辅。次绫昌。被祸时年十七。未有室。上聘西平府院君韩浚谦之女。诞四男。长讳。乙丑春。封王世子。次凤林大君。次㴭、次滚。皆未出閤。大院君以孝睦忠谨。最受宣庙眷爱。他王子莫敢望焉。卒以此致家祸。忧郁不得年。呜呼。此果天道耶。虽然。当危难之朝。得以名位考终。光启我圣上中兴伟烈。蓄积德庆之报。若是其不爽。则天固未始不定。而我圣祖传昌遗意。有以默佑于冥冥也欤。观于启运宫玉玺之梦。验矣。镇昌东国万年无疆之休。其在斯欤。葬有日。命臣廷龟以隧道之文。臣拜疏辞谢不获命。则窃计臣既忝为礼官。前后与闻末议。谨诠次事行如右。而并叙丧葬颠末云。铭曰。
猗我宣庙,本支繁昌。
翼翼大院,秀出于行。
羁靮从西,实未成童。
临危孺慕,志孝言忠。
策名纪绩,宜子宜臣。
贵不由爵,恩非展亲。
昵侍周旋,居宠若惊。
礼乐河间,为善东平。
仁爱为心,禄庆攸积。
惇宗叙睦,棣华之乐。
逢时罔极,祸惨骨肉。
杜门屏迹,惴惴朝夕。
危不诡随,艰贞自靖。
积忧损和,灵算不永。
皇穹赫临,眷于有德。
圣祖默喻,大宝斯托。
伦常日揭,宗社重光。
情文损益,百度允臧。
痛彼玄堂,权庴他阡。
有衔莫伸,谗者故焉。
乃眷金陵,佳气郁郁。
于以永妥,神人叶吉。
曷不肃敬,千乘郊迎。
庆绵家国,礼尽哀荣。
史氏摭事,敬奉宸笔。
臣何敢赞,只记其实。
按: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辅国崇禄大夫行议政府左赞成兼兵曹判书判义禁府事世子贰师知经筵春秋馆事臣李廷龟。奉教撰。
大司宪朴公夫人林氏合葬墓志铭(并序○续稿)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四
有明朝鲜国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世子师潘南府院君,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朴公。贞敬夫人林氏合葬之墓也。公讳应福。字庆仲。朴氏古新罗国姓。为东方大族。丽季有尚衷者。以直节著。称潘南先生。入本朝有讳訔。事太宗大王官至左议政。寔公七代祖也。曾祖曰林宗。佥知中枢府事。祖曰兆年。吏曹正郎。考曰绍。司谏院司谏。妣曰洪氏。南阳望阀。寺正士俯之女。大司宪兴之孙。正郎公与金濯缨驲孙游。为世名人。司谏公胚胎前光。休有令闻。早就朴松堂英学。既列谏官。斥金安老奸不可用。遂挤摈以终。有五男。第二曰潘城府院君应顺。诞生懿仁王后。是为宣祖大王元妃。以潘城之贵。追崇三世。赠佥枢吏曹判书。正郎左赞成。司谏领议政。其世德有如此者。公即司谏公之第四男也。五岁而孤。洪夫人提至都下。寻师请业。日有浸灌。稍长枢衣于成东洲悌元,李履素仲虎。履素期以远到。以诗勉之。公亦依归焉。中己酉司马,甲子明经科。选补槐院。序升著作。荐史职。授检阅,待教,奉教。转典籍,监察,礼,刑,兵,佐郎,正郎。正言,持平,献纳,掌令,司谏执义,司成,司艺,内赡,奉常,宗簿佥正。司仆,礼宾寺,尚衣院正。议政府检详,舍人而或再或三或屡更。万历丁丑。阶通政承政院同副承旨。戊寅。跻右副。丁内艰。制除。复拜承旨,工,户,刑,兵参议,参知。在政院也。有为李赞成珥明其被捏。僚席有丑正者格而不纳。公以言路不可闭。辄引去壅蔽者。竟得罪。己丑。特命嘉善兵曹参判。先是。吏曹缺参判。有旨廷举。诸议皆举公。寻有是除。人情翕然。庚寅大司宪时。有一大臣辞连逆狱。失对陷重罟。公冤之。因控辞陈其说。仍解宪职。识者多之。移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壬辰夏。岛夷入寇。薄都城。宣庙西狩。公以礼曹参判兼副总管。与小子兵曹佐郎东亮扈驾。驾。至博川。报寇迫。宣庙定计渡辽。留东宫监抚。公受命往东朝。佐郎将随大朝渡辽。仓卒去就。俱不失大节。有古人所难能者。渡辽之议俄寝。公追诣义州行在。拜大司谏。凡有风议。务持大体。由工曹参判迁大司宪。病免。留扈坤殿。乙未还朝。拜刑曹参判。丁酉倭复逞。坤殿出次遂安。公以中枢从之。戊戌七月。疾终于遂安郡侨舍。公生于嘉靖庚寅。享年六十九。讣闻。宣祖大王赐吊祭。恩恤有加。归葬于杨州金村里先夫人墓次。公忠实恬静。慎重和厚。仁于宗族。信于朋友。官无尊卑。必思恪龚。事无巨细。必要其当。自以属托肺。唯退让谦逊肫肫也。公兄参判应男。负当世重望。一时名流。多出其门下。间有自衒者。每叹曰。吾弟绝无此习。吾所敬也。出无芬华之乐。入无妾媵之娱。家人生产衣服饮食。与布衣时无大异也。独喜书籍不去手。多识国朝往事。语子弟。子弟能世之。该洽若掌故然。洪夫人年八十犹康宁。左右就养无方。及卒。居庐致毁。以弱不能前丧。追慕愈笃。伯兄牧使应川。教诸弟甚严。公父事之。自少至老。终始毋怠。一门式之。自公之子弟及诸从昆弟姊妹侄孙。亦莫不观感濡染。世有戚疏。服有远近。而咸视如同胞。称世敦睦者。以朴氏为首。至比之万石君家云。公之德行。既足型范。而又得林夫人为之配。林善山大姓。曾祖秀县监。祖遇亨。考九龄别坐。妣朴氏世干之女。辛卯七月生夫人。德性天启。八九岁事亲已有道。必日夙兴。戒婢使治滫瀡。甘旨酏粥奉父母。父母奇爱之。委以内政。凡有宾客。折俎列豆。夫人实尸之。伯父石川恒曰。兴吾门者。必此女。当得一佳士配之。故司谏朴公第四男最贤。必能食其德。可媾也。作诗邀之。卒以归公。既归。以事父母者事姑。以友兄弟者视妯娌。举欢然心服。公久滞缝掖。家渐旁落。夫人克内相。卒有立。逮公贵显。不以贵显故加殖。以德居贵。以仁居富。邻有李判书友直游于酒。人乎清贫与公等。更相善也。两家共称贷。有无相赒。一里人皆慕之。俸入。公不私于家。分而班于族党。割驺直与寡姊终其身。夫人不靳。固从以助之。有孤穷者。育之如己出。且有藻鉴。中表诸族。一见毕知其人长短。寿夭贵贱不爽。三子皆以文学进。继铄科第。其季以郎署从上于艰。际遇超迁。岁中拜上大夫。未几晋秩亚卿。公与夫人盈满是惧。忧形于色。及公卒而夫人在世。二男连典大州。迭奉雕轩。尽其荣养。其季益贵。重策勋封锦溪君。为养为平安观察使。其仲方牧黄州。地距三飧。夫人来往有炜。备极志物之享。举世艳称其福禄。而顾夫人常兢兢戒其已康。丁未秋。从仲子出守忠州。尝病革。今上遣太医往救。且令本道续驰奏病状。异数也。戊申冬。竟不起。享年七十八。锦溪以陵官守穆陵。上特许奔丧视窆。命两道观察使庀其丧。自上赙赉优厚。东宫若诸王子皆赙。翌年春。祔葬于公之茔。用锦溪推恩。赠公爵上公。封夫人贞敬夫人。哀荣尽矣。生四男一女。东尹副率。先公殁。东说黄海道观察使。东望永兴府使。东亮即锦溪也。女县监郑蕙衍。副率娶别坐许思益女。生男女。男淙。女权瀷。观察使娶同知申橃女。生三男二女。男濠。次潢,渟。女尹顺之生员。李行远文科。永兴娶士人卢守谨女。生二男。长潾。次浏。锦溪娶承旨闵善女。生四男三女。长㳽。尚宣祖大王第五女贞安翁主。封锦阳尉。次漪,潍,澬。女长李明汉文科。馀幼。钦尝闻公一家言。夫人少时在南中。遭乙卯倭变。泛海避兵。船发而贼至。有二妇人攀船号哭。求活甚急。舡人拒之。夫人力救生之。周其饿乏。与同寝处。二妇人竟得全。贼平泣别。拜祝而去。闻者耸叹。壬辰之乱。夫人避峡中。一日有人呼曰。贼近矣。速避之。夫人遂移去。同行者至有阖门齿刃。而夫人家独脱。人谓积善之报。岂非然哉。钦是公畴昔床下人也。记公德宇宽庞。持履质悫。夫人又能匹休媲美。公之诸子。舒翘扬英。声实并茂。内外诸孙。鹄峙鸾停。五福骈臻。令闻克终。讵无自而致之哉。公之卒今二十年矣。世道变迁。人事纠纷。兴怀于长德君子。尤何如也。钦固椎不文。恶能不朽公哉。而观察诸公乃以兄弟之义见属。不敢辞而以铭。铭曰。
不畸于人,不畸于天。
所履者祥,所享者全。
而推其馀,而舁之后。
以亢其宗,子姓乃阜。
维海之大,必源于河。
维根之深,聿鬯于柯。
汉之万石,唐则鸣珂。
存顺殁宁,共兆同茔。
有来百世,无毁无倾。
埋文殉地,我铭以贞。
东事有感四首 其一 明 · 张应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早传玄菟未消兵,青燧遥飞入帝京。
锁钥九边烦指画,转输入道倚经营。
将军苦战惟坚壁,使者空谈谩请缨。
自愧纷纷随计吏,忧时何以策升平。
癸亥夏五祷海祈风有应郭赞司以诗投赠倚和 明末清初 · 毕自严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衔尾艅艎出淼茫,酸心玄菟旧封疆。
征徒欲饱千仓粟,息飓还资一瓣香。
转盼鲸波皆顺轨,须臾鹢首竞张樯。
圣明自是如天福,海若而今亦肃将。
南中名姝秋香。善琴歌。逃乱徒步。梁友子发。路中相遇。遂得一日之欢。及来龙山。秋娘以国色擅京城。有王子方宠幸。子发不敢窥其门。乃作神女梦中之句。其友有戏题一律于秋娘壁上者。余次其韵。并命东岳,鸣皋和焉 明末清初 · 赵纬韩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玄谷集卷之五
风尘南国旧盟寒,旅泊西江翠黛残。
琴上落梅弹更罢,枕边行雨梦初阑。
缑山此夜迎王子,海曲三春怨伯鸾。
唯有箧中神女句,避人和泪就灯看。
正月十八日丙戌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七东迁录(下)
时闻平安监司状启。本月十六日夕。来到京城。虏贼大举。急围义州。自翌日朝。朝野震惧。都民奔溃。闾阎尽空。
羽檄东来急,都人散似烟。
谁言迁谪地,又见乱离年。
恋主心悬日,忧民泪彻泉。
平生黄石略,素发愧空拳。
陈御史挽词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东岳先生续集(未释褐时所著)
公名效。号岷麓。四川成都人也。万历丁酉冬。以监军御史。来义州。戊戌正月。至京城。三月。还辽东。九月。复来京城。十一月。下岭南。抵湖南。时倭贼撤归。己亥正月。回到京城。二月二十六日夜。暴卒。四月二十二日。灵榇发向天朝。余哀其王事驱驰。身殒异域。窃作词以吊之。
四牡皇皇出海东,铁冠霜气压罴熊。
青油却敌收群策,白笔论功秉至公。
千里重来犹素节,九原难作柰苍穹。
汉城多少遗民泪,沾洒铭旌夕照中。
曾于戊辰冬。起废还朝。具景辉亦阕忧服。复入史馆。奉命往江都。余赋七言近体诗以赠行。有衣冠重会凤凰城之句。盖指京城而言也。今者余与诸宰。被追入辽。拘留凤凰城栅。东宫率春坊宾僚。自沈阳来驻。景辉以关西方伯。策应馆供。衣冠之会。宛然一大朝也。景辉仍记拙句示余云此岂非诗谶耶。余始惊悟。果若有前定之数。仍用前韵。私示景辉(景辉。具公凤瑞字。)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泽堂先生续集卷之五
不谓衣冠此合并,辽阳还有凤凰城。
春宫久冒风沙地,耆宰还同雾露行。
早识才名身反累,岂知诗语谶仍成。
唯应快睹虞庭瑞,鹓鹭联翩会玉京。
落花行 明末清初 · 金得臣
押麻韵 出处:柏谷先祖诗集册四
京城之外龙山麓,万株芳树多如麻。
三月正当春烂曼,处处开花环百家。
白雪红雪相杂糅,灼烁芳华谁不誇。
南北江村总富贵,东君为之供豪奢。
如许世界花如海,天上瑶京安敢加。
是时春光正欲暮,衰谢花容迷迩遐。
风从大荒怒号急,其响晚似驱雷车。
溪边万树落绛萼,雾中千枝飞玉葩。
丘原街巷溅红雨,蜂王蝶媒争纷拿。
飞高飞下衬颜面,群童喜跃成喧哗。
或如栗里飘柳絮,或若桃源蒸紫霞。
红蕤和烟散又散,玉蕊随风斜复斜。
千片乱侵觅路客,万点飘洒寻巢鸦。
莫是三千岁已逼,空中变现优昙花。
从此残红总成泥,日夕唯观馀右槎。
轻阴方转郭外林,晚香空消江畔沙。
人生荣悴亦如此,我今何不兴咨嗟。
是非得丧都两忘,直向垆头芳酒赊。
五月十三□□去廉因作廉□逃一篇且愿有事于廉者瞻前顾后相留意于斯言 乐府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阳韵
飞廉飞廉,错认三廉是汝乡。
秋去春来逾鬼蜮,髡头削臂称犬羊。
尔贯既盈时乃至,中天旭日既当阳。
已传面缚皆酋首,复道输诚化假王。
千条汉帜标玄菟,十路天兵断白狼。
尔归何地逃何所,此民何罪供尔戕。
尔纵戕民民尚有,一二鸠形脱剑铓。
或疑城旦辞舂市,谁沐猿猴出近岗。
欲言未言气屡绝,自言三日奔道旁。
尚忆去年秋九月,□归不似此苍皇。
西顾钦灵东化石,未闻一矢遥相当。
此如穷寇谁追掩,此如鸟兽乍惊翔。
始知天意从人意,□之亡也实天亡。
天亡骄子终弗恤,人非族类自相妨。
我见天人应不远,瞻前顾后几徊徨。
非仁胡服,非义胡昌。
人之所去,天曷可长。
凡百君子,视彼无良。
省厥干戈,念尔衣裳。
鹤在轩而丧卫,鱼已烂而亡梁。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书有明训,命不干常。
谁为此言,满室满堂。
以暴易暴,不臧厥臧。
君不见去秋土官土弁今何在,青史不收血异苌。
彼人不幸而为今人嗤也,戒之哉,后事之资前岂忘。
嗟我何人独永伤,愿操长矢尽欃枪。
手援北斗酌桂浆,自西自南以东行。
三春目极怀千里,六月徂署抱秋霜。
安能含思郁郁长居此,使我不得伸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