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665年 初唐 · 骆宾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臣闻元天列象。紫宫通北极之尊。
大帝凝图。宏猷畅东巡之礼。
是知道隆光宅。既辑玉于云台
业绍禋宗。必涂金日观
陛下乘乾握纪。纂三统之重光。
御辩登枢。应千龄之累圣。
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于帝期。
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
瑞开三脊。祥洽五云。
既而辑总章之旧文。绍辟雍之故事。
非烟翼驭。移玉辇于梁阴。
若月乘轮。秘金绳于岱巘。
臣等职均刍狗。阴谢桑榆。
幸属尧镜多辉。照馀光于连石。
轩图光耀。追盛礼于枞金。
然而邹鲁旧邦。临淄遗俗。
俱沐二周之化。咸称一变之风。
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
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
岂可使稷山遗氓。顿隔陪封之礼。
淹中故老。独奉告成之仪。
是用就日披丹。仰璧轮之三舍。
望云抒素。叫天阍于九重
傥允微诚。许陪大礼。
则梦琼馀息。仰仙阙以交欢。
就木残魂。游岱宗而载跃。
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三
门下。
燮和阴阳。
仪刑端揆
自非人杰。
孰副佥谐。
金紫光禄大夫侍中宏文馆学士上柱国稷山县开国男裴耀卿
才实国桢。
望为人范。
怀匪躬之节。
竭奉上之心。
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始兴县开国男张九龄
器识宏远。
文词博赡。
负经济之量。
有谋猷之能。
自翼赞台阶。
彝伦有序。
直道之心弥固。
謇谔之操逾坚。
并可以仪刑百寮。
缉熙庶绩。
宜回掖垣之任。
俾列宫师之表。
耀卿可守尚书左丞相
九龄尚书右丞相
散官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暮春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737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山有姑射。人盖方外。
海有蓬瀛。地非宇下。
逍遥谷天都近者。王官有之。
不废大伦。存乎小隐。
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
故可尚也。先天之君。
俾人在宥。欢心格于上帝。
喜气降为阳春。时则有若太子太师徐国公
左丞相稷山公。右丞相始兴公
少师宜阳公。少保崔公。
特进邓公吏部尚书武都公
礼部尚书杜公。宾客王公。
黼衣方领。垂珰珥笔
诏有不名。命无下拜。
熙天工者。坐而论道。
典邦教者。官司其方。
相与察天地之和。人神之泰。
听于朝则雅颂矣。问于野则赓歌矣。
乃曰。猗哉至理之代也。
吾徒可以酒合宴乐。考击钟鼓。
退于彤庭。撰辰择地。
右班剑。骖六驺。
画轮载毂。羽幢先路。
以诣夫逍遥谷焉。神皋藉其绿草。
骊山启于朱户。渭之美竹
鲁之嘉树。云出于栋。
水环其室。灞陵下连乎菜地。
新丰半入于冢林。馆层巅
槛侧径。师古节俭。
惟新丹垩。岩谷曙。
羲和不能信其时。芳卉(一作卉木)后春。
勾芒不能一其令。(一作花)窈窕。
蘅皋涟漪(一作超忽)。骖御延伫于丛薄。
佩玉升降于苍翠。于是外仆告次。
兽人献鲜。樽以大罍
烹用五鼎。木器拥肿。
即天姿以为饰。沼毛蘩。
在山羞而可荐。伶人在位。
曼姬始縠。齐瑟慷慨于座右。
赵舞裴回于白云。衮旒松风。
珠翠烟露。日在濛汜。
偫山夕岚。犹且濯缨清歌
据梧高咏。与为伍。
羲皇上人。且三代之后而其君帝舜
九服之内而其俗华胥。上客则冠冕
主人则弟兄元恺。是四美同乎一时
废而不书。罪在司礼。
窃思(一作贤)楚傅。常诣茅堂之居。
仰谢右军。忽序兰亭之事。
盖不获命。岂曰能贤。
汾河义桥记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绛人有成桥于稷山县南汾河水上。入境称曰孝子。
询之。三十丧父母。
五十犹缞麻。故其乡党舍氏不名。
贵之也。初兹县有具舟之役。
邻邑有官修之梁。自太原西河上平阳
至于绛。达于雍。
繇卒迫程。贾人射利。
济舟为捷。渡口如肆。
孝子川上喟然叹曰。夫来者如斯。
其可胜纪。欲速不达。
式在兹乎。见义不为。
非勇也。临难不济。
非义也。乃愿弃家。
乞诸他郡。枯槁篮缕。
日恒岁积。自河间而东。
唐俭风。食货艰难。
闾里褊小。率令远迩。
驰骤馈饷。耆耋喻美于编户。
丁男舍耒而攻木。义声感也。
汾流汤汤。河浒牵引。
溃沙徙岸。呀呷转腾。
畚筑于激射之旁。根柱于沸渭之下。
是虑是图。功就其十八九矣。
其年秋七月。天作霪雨。
湍悍襄陵。噫。
大水不仁。前功荡矣。
邑老乡人。涕泗而吊之曰。
力竭于子。天不恤是。
而今已矣。顾而不应。
且有后图。徵诗人之嘉谋。
参作者之远虑。曳索辫篾。
絷舟戾舸。白露下而谋始。
止于凌凘壮。春冰解而兴功。
止于水潦降。一夫不可夺志。
三年其有成功。广可方轨。
平可转毂。去其饰。
成无丹雘。取其固。
势异虹蜺。佥义于孝子之功也。
故曰义桥。昔周王以懿戚封建。
吴札美盛德遗人。西临孟津
北对姑射。山河风土。
其肯徒然。所以义表专门。
功烈邻境。难其一善。
矧乃兼之。由是县人志之于石。
文道元龟 唐 · 尚衡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天宝初。适于平阳平阳太守稷山公。则衡之从考舅。雅好古道。门尚词客。当今文人。相与多矣。尝叹曰。取士之道。才其难乎。或精文而薄于行。或敦行而浅于文。斯乃有失其道。一至于此。顾曰。吾尝谓尔知言。尔其言之。私门以文场而进五世。鄙虽不嗣。忝藉馀训。敢著元龟。以叙其事。元龟曰。
文道之兴也。
其当中古乎。
其无所始乎。
且天道五行以别纬。
地道五色以别方。
人道五常以别德。
易曰。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非五纬孰可以知天。
非五方孰可以辨地。
非五常孰可以化人。
文之为道。
斯亦远矣。
天人之际。
其可得于是乎。
夫卦始乎三画。
文章之阃。
大抵不出乎三等。
斯乃从人而有焉。
工与不工。
各区分而有之。
君子之文为上等。
其德全。
志士之文为中等。
其义全。
词士之文为下等。
其思全。
其思也可以纲物。
义也可以动众。
德也可以经化。
化人之作。
其惟君子乎。
君子之作。
先乎行。
行为之质。
后乎言。
言为之文。
行不出乎言。
言不出乎行。
质文相半。
斯乃化成之道焉。
志士之作。
介然以立诚。
愤然有所述。
言必有所讽。
志必有所之。
词寡而意恳。
气高而调苦。
斯乃感激之道焉。
词士之作。
学古以摅情。
属词以及物。
及物胜则词丽。
摅情逸则气高。
高者求清。
丽者求婉。
耻乎质。
贵乎情。
而忘其志。
斯乃颓靡之道焉。
古人之贵有文者。
将以饰行表德。
见情著事。
杼轴乎天人之际。
道达乎性命之元
正复乎君臣之位。
昭感乎鬼神之奥。
苟失其道。
无所措矣。
君子也。
文成而业著。
志士也。
文成而德丧。
然今之代。
其多词士乎。
代由尚乎文者。
以斯文而欲轨物范众。
经邦叙政。
其难致乎化成。
悲夫。
敢著元龟。
观文章之道。
得丧之际。
悔吝之所由者也。
唐故侍中尚书右仆射司空文献公裴公神道碑铭 中唐 · 许孟容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九
地配天而万有生息。贤合圣而百常顺序。巨唐六叶。明皇帝登宝位之廿一祀。得师文臣侍中文献公□□阶益□镜照孟清陈力推□昭□□□□□□耀卿字子涣。河东闻喜人也。伯益裔孙非子。周封于秦。至桓公少子针。去国食采于晋。其邑曰。遂为氏焉。自针至□代祖□四叶昭义振□重(阙十一字)景仕周举秀才富平县。大王父正。丰州司马苏州大总管赞治。王父慎。皇朝秀才。授许州司户。登明经高科。迁□□郎□□□考守真。(阙九字)封尉太常博士详正学士夏官员外成宁二州刺史。赠户部尚书。公即尚书府君第三子也。初河东夫人之梦熊罴神(阙二十一字)第圣□中书判入等补麟台正字。未几。丁尚书府君忧。荼蓼之毁。礼不能节。服除调集。以太夫人有羸老之疾。乞阙官(阙十九字)翰累转国子主簿詹府丞。太夫人捐馆。莫□溢米哀怜灭性。制终。除河南士曹参军睿宗□尝列宫寮。加朝散(阙二十一字)时谓淫雅不杂。而绳墨诚陈也。亟转兵部郎中长安县。毂下涂多事并。刓弊相习。名迫□误坚贞鲜遂。公更张其(阙二十字)月政称神明。时宰有衔初丑正者。出济州刺史。累换宣冀二州。清明恺悌。三郡一政。物皆饶阜。人不□欺。而济阳信都(阙二十一字)除左庶子。仍领崇文馆事。疾閒。复拜户部侍郎。寻迁京兆尹。上曰。神都地有归会岂□更宜处风化取则。付之于卿。公下车而(阙十四字)革□渔夺兼并者让田市义。穿窬椎剽。游惰苦窳。莫不耿禁令而却走。视条经而易业。明皇帝嘉器任□适每前席以听。(阙十四字)粜贵幸活也上徵救人之术。公述陈王者损上益下。宅土中关内之利。因奏鼎新漕运。以广储廪。置河□三门□崖集津仓(阙十四字)有陉东之积。中都有不涸之馈。功齐神化。利及亿兆。逋负之徒。征徭之氓。追琢贞珉。诼谣仁智。今存于道左。明皇帝劳旌善。擢授(阙十四字)士天下转运都使。寻迁侍中。加银青光禄大夫。又以千亩五推之礼。加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张九龄奏请和炉𨦼鈲公以为(阙十六字)夷州刺史杨□赃污诏下□宠仍杖六十。公以为郡守当父母百城。鞭□实□损□敬以流代死圣朝之典也。残毁(阙十九字)河西陇右两道节度公密疏曰。嘉连长□趫悍劲勇。阙于沈深计虑。矜功侮敌。恐未百全。后果丧师失律。大起边患。三者皆悉(阙十八字)藻□衡之动由其极齐□□□溥博几□用有藏晦。中无磷淄。推功与能。𤺺恶□违。皆所以载编简而成乎表式。洽□闻而播(阙十五字)右仆射上尝命画工写貌图于凌烟阁。手制曰。所谓传神。国之故事。自武德至是。宰辅一百八十七人。登丞相左右揆其一其(阙十六字)盈□若虚贵而佳卑。衣无华䌽。食不珍异。正考父之益恭。晏平仲之矫时。蘧瑗之暮夜匪懈。孙□之衣衾不饰。取类前志。我无愧心。(阙十六字)蓍蔡俱与公结金石之契。□□□律之□王□味逝为牙期也。济川中止。孰主大炉。难老不锡。曷云辅善。以天宝三载七月十八(阙十九字)震悼罢朝。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以其年十月。归葬绛州稷山姑射山之阳尚书府君茔东四里。有子八人。遂泛淑综延(阙十九字)汉数□□□岂德祖同欤综皋最知名。综官至吏部郎中。皋官至给事中郎中。淑吏部侍郎。佶京兆少尹武给事中。□谏议(阙十九字)闻之于□词推丽则之雄。由不及道。尝践门阃。功德仪刑。将垂芳于不朽。发挥钻仰。孰授简之当仁。铭曰。
日月贞明,洪钧造物。
股肱匡戴,宏化阴骘。
于赫明皇,追踪昔王。
聿求仁哲,俾阐昭光
文献膺时,庆霄未□□□四灵(阙十七字)世风流庆存。
翼子贻孙,江海华藻。
圭璋后昆,灵源之上。
姑射之下,宰府兆域。
□曹松槚,照烛葳蕤。
峥嵘丰碑,绛□□□馨稷(下阙)
诜法师 中唐 · 王建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河中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杜公夫人李氏墓志铭808年10月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元和三年岁在八月某朔某日。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邠国公夫人赵郡李氏薨于公宫之正寝。
享年若干。有子五人。
长曰载。河南府功曹参军
次曰翁归。前太常寺奉礼郎
次曰宝符。前河南府参军
次曰义符。宏文馆明经
有女二人。长适监察御史武功苏德舆
次适故相国崖州员外司马京兆韦公执谊。命载等以其年十月某日。
奉輤车裳帷。备春秋葬君夫人之礼。
卜定于某县之某原。俾门下士刑部郎中侍御史东平吕某著之于志。
李著姓也。其因生启允之始。
若旸谷出日。岷山导江
光流派别。百代可见。
赵之东祖。尤贵州乡。
缨组蝉联。布在家牒。
太宗革昏隋室。毓德秦邸。
裒衣侍学。十有八士。
夫人之高祖天策府仓曹参军守素在焉。与申公士廉刊定氏族。
该明条贯。天下宗之。
大王父稷山讳延祖。王父赵城讳仲将
考菀邱讳映。皆以懿文通经。
雅度清节。卒负天爵。
沦于下寮。泌之洋洋。
亦流恺悌。夫人即菀邱府君之第五女也。
积善馀庆。未归后嗣。
自他有耀。女德挺生。
常山炳其阴灵。大陆资乎秀气。
在娠而卜。光有贵繇。
垂发之岁。蔚其德容
蕴沉明之识。含柔立之操。
生知敬爱。性合图史。
顾复长之。如滋芳兰之易茂。
姆师教之。如琢美玉之易成也。
年甫二十。归我邠公。
爰自缘衣。至于陶翟。
率履一贯。星纪四周。
尽瘁德义之门。辅建公侯之业。
祭服非手出不荐。宾馈非躬具不陈。
非门内之事不询。非女工之物不视。
言契诗教。动归礼防。
不失信于儿童。无惰容于闇室。
抚宁孤贱。膏雨之沾濡。
叶比宗姻。阳春之感畅。
式是家道。刑于国风。
盖母仪之高标。内则之全致者巳。
宜其风信顺之祐。迈期颐之年。
抱孙高堂。视子华发。
而未跻中寿。未极殊休。
辍琴瑟于堂。委繁华于朝露。
莫诉之酷。可胜言哉。
夫人始封赞皇县君进封真定郡君
又为真定夫人。从夫之贵也。
夫人始家蒲城司空委禽之日。
实参汾阳王军事。数十年外。
来为小君。鱼轩昼游。
里闬如旧。稀代之荣也。
呜呼。荣与阅水俱逝。
贵与朽壤同堙。唯柔芳与懿问。
贯终古而不泯。铭曰。
仁为源。义为藩。
启华冑。立清门。
代济美兮。娟清明
昵柔启。月之出。
之华。天钟是兮。
容在礼。言顾诗。
工务本。德从宜。
佐君子兮。富而约。
贵而降。宜象服。
封大邦。邈未始兮。
荣何晚。落何先。
郁遐庆。摧中年。
懵神理兮。迁于堂。
祖于庭。篆幽础。
閟泉扃。永垂范兮。
述灵响词序 唐 · 施肩吾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九
道德经云。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详乎老君之旨趣。盖谕以众庶之俗民。
非修生之道民也。尹真人节解经云。
内观者睹神光。不可谓之不明。
返听者闻神声。不可谓之无音。
握固者精神备体。不可谓之无形。
凡在道中之民。当须视不见之形。
听不闻之声。搏不得之名。
三者皆得。谓之道民矣。
余慕道年久。修持没功。
夙夜自思。如负芒棘。
尝因暇日。窃览三静经云。
夫修炼之士。当须入三静关。
陶鍊神气。补续年命。
大静三百日。中静二百日。
小静一百日。愚虽不敏。
情颇激切。神道扶持。
遂发至恳。且试小
即以开成三年戊午岁起。自正月一日庚申
闭户自修。不交人事。
尅期百日。方出静室。
虽五谷并绝。而五气长修
幸免瘦嬴。不知饥渴。
未踰月而神光照目。百灵集耳。
精爽不昧。此三者皆应。
则知仙经秘典。不虚设也。
人不修即不知。既不知。
则信彼前后学。咸谓神仙之教。
尽为诳诞之辞。今古相蒙。
未始有极。小兆忝为前得者。
故发言为词。以正将来之惑。
因创五篇。篇之四句。
贻诸同好。用纪元深
头陀僧 唐 · 陆龟蒙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万峰围绕一峰深,向此长修苦行心。
自埽雪中归鹿迹,天明恐被猎人寻。
条列文武官材能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六、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五
臣昨奉敕差往河东,体量得一路官吏才能善恶。
其间文武官共二十七人,各有所长,堪备任使,今具姓名,条列如后:
一、战将八人,缓急可以使唤:
如京使孟元,知兵书,疏财,善抚士,然未经战阵。
内殿承制郝质,沉厚有勇,善用兵,累经战阵。
北作坊使田朏,有勇,累战有功。
崇仪副使王吉,臣已有论荐。
礼宾副使张𡵒,河西人,有武勇智谋,善战。
百胜寨主折继长,有勇好战,曾立功。
镇川堡陈怀顺,府州人,有勇好战。
麟州兵马都监田屿,有勇好战。
一、武臣中材干者四人:
岢岚军使米光浚,已曾荐举。
保德军刘承嗣。
建宁寨主陈昭兼,有勇好战,未曾经行阵。
岢岚军五谷巡检夏侯合。
一、通判中五人,可以升陟差使
并州通判秘书丞张日用,通晓民事。
岚州通判殿中丞董沔,清洁,勤于吏事。
宁化军判、大理寺丞武陶,勤干。
屯田员外郎麟州通判孙预,清勤
保德军通判赞善大夫吴中,廉干。
一、知县令、州县职官中,材干可用者十人:
著作佐郎、知平定军乐平县事孙直方,
代州崞县王旭
府州签署判官公事史谭,
绛州稷山县令刘处中
潞州屯田县令张曜县尉王荀龙
大理寺丞、知并州阳曲县张景俭
并州大谷张伯玉
大理寺丞、知榆次县吴天常
岢岚军岚谷县安吉
右,谨具如前。
伏乞圣旨,送中书枢密院记录姓名差使
今取进止。
相度铜利牒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七、乾隆《平阳府志》卷三六、光绪《翼城县志》卷二八、光绪《垣曲县志》卷一○
当所据泽州进士阎玠、司法参军万颐等状,并为河东鼓铸铁钱,盗铸者不少。
窃见绛州、稷山垣曲县三处皆有铜矿,欲乞遍往有铜矿处密切询访,采取烹炼,鼓铸钱币者。
当所检寻古迹,翼城县有唐钱坊一,在县东十五里翔皋山下。
又有唐王城冶,在县北平城三十六里。
又有曹公冶,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又有废铜窟,在县西三十里。
稷山县甘祚乡有铜冶村。
绛县有唐古铜冶,在县南五十里含山谷内。
垣曲县有钱坊,在县西北九十二里程子村铜源监内。
自唐以来,绛州旧曾鼓铸铜钱炉冶,古迹见在,其废已久。
山泽铜矿,产育必多。
兼访知绛州人户,多私采铸,货卖铜器。
近年钱币阙乏以来,亦曾有人献言,乞寻铜矿烹铸。
前后差官寻访,多是不晓事体,张皇惊扰,私铸之家避犯禁之罪,不肯指引采取。
又矿铜侧近民居,惧见官中兴置炉冶,各相蔽固,并称无铜,所差官员又不尽心多方求访,遂使铜宝不能兴发。
须议专委通干之官,密切求访者。
右具如前。
欲牒绛州管界巡检孙借职,仰细详前项事理,只作界内巡警名目,遍至四县,多设方略
先且诱赚得民间私卖铜器一两件,然后询求出矿之家,及细问烹炼之法,须使奸民不能隐蔽。
或须要私铸之人指引烹炼,即设权宜,许其免罪,或别加酬奖,务要求出铜宝,不为民间藏闭。
候见次第,密具公文回申,无至张皇误事者。
朝散大夫累赠户部侍郎赵公墓志铭治平三年正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八、《苏魏公文集》卷五八
公讳温瑜,字子美御史中丞宗正卿、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文定公安仁之长子。
魏公在真宗世,以道德文章为一代名臣,历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生七子,皆传其家学。
兄弟以修谨相尚,不肯碌碌为众人所为,故其仕宦多至显官,出使典州,皆有能称。
当时士大夫之论,以其家法如此,而公之诸弟则曰:「所以能保守其禄仕,不坠素业者,实吾兄诲饬使然耳」。
公为人浑厚笃实,不喜矫饬以徼名誉。
平居视之和易,若无所不可者;
及其遇事临文法,则持守坚固,人鲜能夺。
治家严而有恩,接人恭而尽诚,当官勤而爱物,盖有先世之风范焉。
公景德某年以执政子起家,为太常寺奉礼郎
嘉祐二年五月,以少府监终于家。
在仕通五十年,其间十五迁秩,历京寺监丞国子博士尚书员外、郎中,司农光禄少卿
最其任以事者,由兼宗正主簿出知河南城父蕲水三县;
蕲水通判石、舒二州;
舒州升知洋、蕲、随、解、晋五州;
晋州以朝选知婺、曹、濮三州,而曹不至官;
濮州以疾还京师,权判殿中监,凡更十四职。
大抵治简而严,不务苛扰。
以此人信而爱之。
先时,蕲水有疑狱,前令久不能决,公至一讯而伏,吏骇其明而不敢犯。
其后领州,州人犹望风𢥠戢。
蕲俗右鬼,有病用巫不用医,公为教诸巫使习诊病,又择经方揭石于衢肆,由是人知用药,稍革旧俗。
赴梁、洋日,道岐下,闻蜀寇乘饥聚党,扬言将略洋州,或谓公曰:「贼势方张,城中素无备,不宜遽前」。
公曰:「吾既受命为守臣,闻难当亟往,若迟留观望,岂朝廷所以任使之意耶」?
即日单骑遂行,迓者遇于路,不知公太守也。
比至州,吏民惊且喜曰:「强守来,寇不足虑也」。
因为之画方略,修禦备,军声益振,贼闻之遁去。
转运使建言,国初以来关陇之民多徙蜀者,岁久人益众,尽地力不足以给其衣食。
诚令侨寄之人悉遣还本土,则蜀之财力可纾什三四。
事下诸郡。
公独奏曰:「向时东人所以西徙者,盖因五代之荒扰耳。
比天下无事,则已习其土俗,或长子孙,一旦遣之,是重困扰,非所以固其心也」。
朝廷是之。
于是洋民德公之深,至有画其像日拜于家者。
其在解州,论安邑两池利害,著为一书,目曰《解池枢要》上之。
又言官车辇盐输数十郡,役卒推挽,昼夜不得休息,疲者既不胜其敝,因而窜逃,累五犯则抵死。
役苦法重,犯者相属,幸朝廷矜宽之。
诏听其减死论。
三路民兵有老与病,例得以强壮子弟黥面代名。
是时河东经略使料已代黥者徙隶旁州下军,而晋卒当徙者几千人,凶凶不自安。
公谓之曰:「边兵额无高下,廪给均厚,何惮而不往?
若挠帅府令,动摇军旅,则有罪矣」。
众遂帖然就徙本路。
初,更铁钱法,以大钱三当一,公以为货币骤亡十之七,贫者必先受其毙矣。
因密召诸军校令军中有质贷者,约以三日尽赎归,毋得畜钱于家,日满然后颁行其诏。
又诱诸豪发储囷窖,以平物价,艰窘者获济矣。
东阳灾歉,流民入其境者,日不减千计。
公躬为抚视,辟官舍以居之,便宜发常平仓,并募富人输粟以助赒给,至岁稔而止,所全活者盖数十万人。
于是某从祖节判府君适在幕下预干其事,后屡称公救恤之术,条教最悉,佗郡莫能及也。
转运使亦言于朝廷,赐玺书以褒之。
观其治状,则其才资可知矣。
公平生好读书,至老不倦,尤喜星历、五行之学。
晚悟性命之理,浮屠所谓禅宗者,颇得归趣,故于荣利泊如也。
初,领东阳,颇难于远行,及渡钱塘江乘潮荡舟,中流而叹曰:「王阳不欲乘险,盖类是矣」。
自尔意弥不释,踰年感风眩,后五年至濮上而疾复作。
既还都,累属所亲为剡奏求纳禄,章未及上而疾革。
其亡也,朝廷以三品赙布给其家。
诸弟多在朝,衣冠吊者盈门,咸曰:「丧一善人矣」!
享年六十一。
朝散大夫,勋上柱国、开国天水县食邑六百户,服紫衣金鱼。
始娶焦氏,某官某之女,未及封而卒。
再娶李氏,某官某之女,封陇西郡君,后公七年卒。
生五男九女。
男皆世其官:约之殿中丞
顺之,早夭;
隆之,稷山
君弼,以大理评事卒;
君纪,太常寺太祝
约之方雅有吏干,称荐者多名公,表率诸弟,复得其家法,以登朝恩累赠公为尚书户部侍郎,追封焦氏夫人为崇德县太君李夫人赞皇郡太君
女皆从士人,其婿曰祥符张遘,进士黄孝仪、黄必,大理评事林钧。
绛州判官吕定著作佐郎苏结,苏州司户沈迈许田沈逵,华阴主簿王黯;
而著作君实某之从叔父也。
公世为河南洛阳人,曾祖赠太尉讳处厚,祖殿中侍御史、赠太师中书令讳孚,洎魏公皆葬洛阳
公殁之九年,议葬卜地,得伊阙县教忠乡之某原吉,于是举公及李夫人之丧并厝其圹,时治平三年正月某日也。
葬前三月,公之亚弟宾客君次其功状,求文于尝所亲厚者铭之。
余与公相接虽晚,而世连姻媾,通家有年,固已详其履历矣,遂铭不让。
铭曰:
盛矣赵宗!
其源盖远。
数世力儒,始晦未显。
御史既仕,立朝謇謇。
至于魏公,遂大繁衍。
魏公七子,公长而贤,表率其伦,孝友是先。
门内雍雍,行义不愆。
施于有政,仁声在焉。
公治七州,皆有能绩。
民咏遗爱,朝嘉敏力。
音猷虽谢,风声未息。
纪其芬芳,刊此幽石。
桂州司法赵君墓志铭元丰四年十一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五、《无为集》卷一三
君讳隆,字夷仲河南洛阳人
曾祖考讳孚,皇任殿中侍御史,赠太师中书令
祖考讳安仁,皇任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宗正卿,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魏国公谥文定
考讳温瑜,皇任少府监,赠吏部尚书
家世以忠孝德义相传,荐绅推以为法,君盖尚书公之第三子也。
庆历元年,用奏补太庙斋郎
皇祐三年,调江陵府户曹参军,秩满,丁尚书公忧。
嘉祐四年,再调曹州司法参军
治平元年,移绛州稷山,未之官,丁母赞皇郡太君李氏忧。
四年,以三司户部判官张徽举监泗州在城清酒务。
熙宁五年,任婺州浦江
为政明恕,不务苛细,邑人便之。
时浙右大歉,君赈恤有方,而民赖其赐。
元丰元年,以兄大夫公领宪湖外,疆境近于桂管,乃调桂州司法参军
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无疾卒于官,享年五十有五。
君幼而聪敏,长而好学。
其恺悌孝恭,盖出天性,内外亲友无不爱之。
平居晏然,不妄喜愠。
家虽贫而廉于求,官虽卑而恬于进。
人或勉之,君曰:「富与贵,人所欲也,不有义命欤」?
识者称之。
君雅好篆学,乐于吟咏,然未尝辄以示人,故知之者鲜。
尝谓弟曰:「吾平生不敢为恶,得免疾苦而终,幸矣」。
后果如所言。
娶吴氏,大理评事谅之女。
男五人:涛、淳、源、淮、濛,举进士
涛、淮皆先君而卒。
女三人:长适进士李峒,次适进士刘载用,一在室。
元丰四年冬十有一月某日,葬于洛阳龙门某原,祔尚书公之茔,礼也。
诸孤托彭泽令张在述君行状,求予铭其墓。
予忝葭莩,知君懿行为最详,义不得辞。
铭曰:
孰不愿富,吾廉于求。
孰不愿进,吾敏厥修。
有义有命,诚心所存。
吉士夷仲文定公孙。
辨道歌1097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
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
十二楼灵泉䨟,华池玉液阴交加。
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
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
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肠中澄结无馀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
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誇。
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
馀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
胡不断众如镆铘,空与利名交撑拿。
胡不腾踏如文騧,可惜贪爱相漫洿。
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闲暇非虚哗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
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
日怀嗔喜甘笼笯,其去死地犹猎豭。
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
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1076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尺箠西来垄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
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
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
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大宋绛州稷山县十方善寺故大乘戒师义宗和尚塔记元丰五年十月 北宋 · 王宥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四
师讳义宗姓贾氏太平县人也。
生而相好,幼不味荤,年十五投本州崇胜院出家,礼主僧□□为师,以乾兴元年诞圣节中选为沙弥
明年,受具足戒。
纯和秉性,介絜祅俗,夙负天聪,为学日益。
嵩阳之严训,了《法华》广文;
南山之遗风,精《毗尼》渊义。
厥后嗣续传灯,飞扬英实,大膺来学,无远弗届。
布衣一食,以戒律自居。
尝谓其徒曰:「夫人之生也,其性玄寂
盖七情动于内,庶物汩于外,傥非以戒律绳之,是犹猿之轻佻,马之陇戾,而不加之以羁锁耳,涂炭重苦,立可待焉。
吾佛于是发慈悲愿,垂戒律制,俾其来者迁善远罪,达本复性,是知十地之位,尝不赖此途而升矣。
汝曹宜知之」。
其党动止有稍不如其律者,必类而沮之,繇斯座下之宾畏爱长相半也。
心不蹶荣,手不执宝,虽之权门、猗顿之富户,未尝斯须折腰取容,而盘桓其下戏,其高蹈也如此。
未几,适会朝廷奉仁遗旨,天下僧寺旧隶省籍存留者,特与敕额,今大善寺预焉。
先是释启仙主之,服师大名,遂舍此寺为十方住持。
师以福德荫其寺,仁心安其众,慈悲化其俗,礼律齐其徒,故兹寺未期年而丰备顿殊于向日,莫不赖师住持之洪福也。
熙宁丙辰岁,自徂秋,亢阳为沴,密云虽布于西郊,良农失望于南亩。
师于是恳志结坛,七日获报。
生平祥应多类如此,惧诬谮者以为妖说,故不具书。
元丰初春正月,礼五台山文殊真像,率清白二众仅千馀人,大集缗帛、金钵、银幡、七宝袈裟、浑银锡杖,其它供养之物靡弗具焉。
偕同好辈跪献台所,感摄身菩萨光、水墨罗汉像、圣灯、天花、金桥之类悉现其前。
非夫夙值善本,愿力斯成,其孰能致于此乎?
又造弥勒像一区,日诵菩萨戒一遍,结一众于普和化僧一众为上生会于普和寺,至今行焉。),建崇塔于翼邑,斯咸生内院之缘也,师寔能之。
加以汲汲真乘,不遑宁处,虽毫发之善,分寸之阴,未尝有所废也。
师之存心,师之尊道,不其伟欤!
凡讲《法华》、《梵网》等经、《四分》等律,及临坛度人授以三归、五八十善,菩萨等戒者不可胜纪。
既而能事毕矣,弘济多矣,脱屣于梦境,栖神于净方,以元丰四年十二月八日终于本州龙兴寺西院,俗寿七十有七,僧夏六十有五。
于时道俗悲恸,若有所失,奉西域法而燔之,获舍利百馀粒。
明年七月旋归本寺,葬于寺之北原,塔以表之。
门人圆海等录其行状见求鄙辞,让且弗获,聊纪本末云耳。
元丰壬戌岁孟冬晦太原王宥记。
门人圆戒、圆善、圆庆、元定、圆果,监寺僧圆哲,库头僧圆宗,副修造僧圆满,门人典座僧圆因,都修造主僧绍俊,当讲沙门鸿济,门人讲《唯识》等论住持沙门圆海立石。
安定胡志铎刊。
再上顾侍郎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三、《云溪居士集》卷二二
某尝谓孔子定《书》,不遗《秦誓》;
长修传,兼载刺客。
圣人尚义,则片善必收;
良史爱奇,则一介咸取。
是以旌别之法著,沮劝之功茂。
洪规遗矩,其来旧矣;
命世之士,用为己任。
恭惟侍郎先生以开明之资,济渊源之学,振黄钟大吕之音律,同以为准;
萃玄纁黼黻之文采,辨以为正。
片言与夺,百世弗疑;
素风幽芳,有冀褒采。
先生当亦以是为任。
某乡有处士赵君万宗,在景德、祥符间养高丘园,不求闻达,道行宗族,化及于乡党。
清标峻峙,德名流闻。
太守夏官外郎康公戬表荐于朝,其辞略曰:「赵万宗,年六十二,洁而能峻,直哉惟和
杂居丘园之中,独行乡曲之誉。
论其德行,则可以训俗;
审其文辞,则可以教人。
而能息心荣禄,委迹衡茅。
若招以弓旌,贲之束帛,非止懦夫立素,抑亦廉士归风。
知而不举,则臣获蔽善之讥;
举而无徵,则臣负欺天之戾」。
鹤书虽下,素心不回,求为羽人,长揖清世
会稽之士,贺公以来,一人而已。
伯道虽贤,系嗣弗立,遗风陈迹,与日俱逝,将无以传无穷,示来世。
辄以狂斐,序列终始,勒成私传。
非敢以述作为功,盖独详其事实也。
俚言野语,恐不足垂信于后,愿以其人,求齿馀论。
况逸民隐操,振古所钦;
处士先生,甲令重。
倘辱称赞,岂特秦穆改过、曹沬劫盟之比哉!
先生尚义爱奇,过仲尼、子长远矣。
谨录某所为传及乡闾先达诗为别卷上呈,伏惟少赐顾视,遂此下恳,不胜幸甚。
楞严经偈 北宋 · 蔡卞
觉海性澄圆,圆澄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
晚行舍后1203年8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
稷山并海出遥碧,生云成暮阴。
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
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