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雍州供祭朗诞庙诏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
明堂、太庙,并祀祖宗,配祭配享,于斯备矣。
白登崞山鸡鸣山庙,唯遣有司行事。
宣王诞生先后,复因在官长安立,宜异常等。
可敕雍州以时供祭(《魏书·礼志》一)
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 唐初 · 吕才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
盖闻一消一息。范围天地之仪。
大哉至哉。变通爻画之纪。
理则未宏于方外。事乃犹拘于域中。
浑元而莫知。穷阴阳而不测。
岂闻象系之表。犹开八正之门。
形器之先。更宏二智之教者也。
故能运空有而双照。冥真俗而两夷。
泛六度于爱河。驾三车于大宅。
知法王法力。超偫生而自在。
自觉觉人。摧众魔而独悟。
业运将启。乃雷震而电耀。
化缘斯极。亦火灭而薪尽。
观其应迹。若有去来。
察此真常。本无生住。
但以宏济之道。有缘斯应。
天祚明德。无远不臻。
是以萌蒂畴昔。神光聊见于曩时。
祥瑞有归。净土咸叹于兹日。
伏惟皇唐之有天下也。运金轮而临四有。
握璿极而抚万方。耀慧日于六天。
蒸法云于十地。西越流沙
遂荒妙乐之地。东渐于海。
奄有欢喜之都。振声教于无边。
通车书于有顷。遂使百亿须弥。
既咸颁于望秩。三千法界。
亦共沐于皇风。故令五印度国。
改荒服于槁街。十八韦陀。
译梵文于秘府。乃有三藏奘法师者。
所谓当今之能仁也。聪慧夙成。
该览宏赡。德业纯粹。
律禁翘勤。实三宝之栋梁。
四众之纲纪者也。每以释教东迁
为日已久。或恐邪正杂扰。
水乳不分。若不稽实相于迦维。
验真交于摩竭。何以成决定之藏。
为毕竟之宗者乎。幸逢二仪交泰。
四海无尘。遂得拂衣元漠。
振锡葱岭。不由味于蒟酱。
直路夷通。岂藉佩于杜衡
遥途近易。于是穷源河于西域
涉河水于东维。采贝叶于鹫山。
窥金文于鹤树。所历诸国。
百有馀都。所获经论。
向七百部。并传以藩驿。
聿归上京。因得面奉圣颜。
对扬宗极。此因明论者。
即是三藏所获梵本之内之一部也。理则包括于三乘。
事乃牢笼于百法。研机空有之际。
发挥内外之宗。虽词约而理宏。
实文微而义显。学之者当生不能窥其奥。
游之者数载不足测其源。以其众妙之门
是以先事翻译。其有神泰法师靖迈法师觉法师等。
并以神机昭晰。志业兼该。
精习偫经。多所通悟。
皆蒙别敕。追赴法筵。
遂得函丈请益。执卷承旨
三藏既善宣法要。妙尽幽深。
泰法师等是以各录所闻。为之义疏。
诠表既定。方拟流通。
无缘之徒。多未闻见。
复有栖元法师者。乃是才之幼少之旧也。
昔栖遁于嵩岳。尝枉步于山门。
既筮仕于上京。犹曲眷于穷巷。
自蒙修摄。三十馀年。
忉怛之诚。二难具尽。
法师节操精洁。戒行冰霜。
学既昭达于一乘。身乃□局于十诵。
才既睹其清苦。时以开遮折之。
但以内外不同。行已各异。
言戏之间。是非锋起。
师乃从容谓才曰。檀越复研味于六经。
探赜于百氏。推阴阳之愆伏。
察律吕之忽微。又闻生平未见太元。
诏问须臾即解。由来不窥象戏。
试造旬日复成。以此有限之心。
逢事即欲穿凿。但以佛法元妙。
量谓未与彼同。虽复强学推寻。
恐非措心之所。何因今将内论。
翻用见讥者乎。法师后逢因明创行。
义趣幽隐。是以先写一通。
故将见遗。仍附书云。
此论极难。深究元妙。
比有聪明博识。听之多不能解。
今若复能通之。可谓内外俱悉矣。
其论既近至中夏。才实未之前闻。
耻于被试。不知为复。
强加披阅。于是依极成而探义深。
凭比量而求微旨。反覆再三。
薄识宗趣。后复借得诸法师等三家义疏。
更加究习。然以诸法师等虽复序致众富。
文理会通。既以执见参差。
所说自相矛盾。义既同禀三藏
岂合更开二门。但由衅发萧墙。
故容外侮窥测。然佛以一音演说。
亦许随类各解。何必独简白衣。
不为众生之例。才以公务之馀。
辄为斯注。至于三法师等所说。
善者因而成之。其有疑者。
立而破之。分为上中下卷。
号曰破注解。其间墨书者。
即是论之本文。朱书者。
以存师等旧说。其下墨书注者。
是才今之新撰。用决师等前议。
凡有四十馀条。自郐已下。
犹未具录。至于文理隐伏稍难见者。
乃画为义图。共相比较。
仍更别撰一方丈大图。独存才之近注。
论既外无人解。无处道听途说。
若言生而知之。固非才之望也。
然以学无再请。尚曰传灯。
闻一知十。方称殆庶。
况乎生平不见。率尔辄事含毫。
今既不由师资。注解能无纰紊。
窃闻雪山夜义说生灭法。邱井野兽叹未曾有。
苟令所言合理。尚得天仙归敬。
才之所注。庶几于兹。
法师等若能忘狐鬼之微陋。思句味之可尊。
择善而从。不简真俗。
此则如来之道。不坠于地。
宏之者众。何常之有。
必以心未忘于人我。义不察于是非。
才亦扣其两端。犹拟质之三藏
盂兰盆赋692年7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粤大周如意元年秋七月
圣神皇帝洛城南门。
会十方贤众。
盖天子之孝也。
浑元
羲和奏晓。
太阴望兮圆魄皎。
阊阖开兮凉风袅。
四海澄兮百川皛。
阴阳肃兮天地窅。
扫离宫。
清重閤。
设皇邸。
张翠幕。
鸾飞凤翔。
睒晹倏烁
云舒霞布。
翕赫曶霍。
法供
饰盂兰。
壮神功之妙物
何造化之多端。
青莲吐而非
赪果摇而不寒。
铜铁银锡。
璆琳琅玕。
映以甘泉之玉树。
冠以承露金盘
宪章三极。
仪形万类。
上寥廓兮法天。
安贞兮象地。
殚怪力。
穷神异。
少君王子。
掣曳兮若来。
玉女瑶姬
翩跹兮必至。
鹔鹴与鸑鷟。
鹍鸡与翡翠。
毒龙拿兮赫然。
狂象奔兮沈醉。
怖魍魉。
潜魑魅。
离娄明目。
不足见其精微。
匠石洗心。
不足徵其奥秘。
缤缤纷纷。
氤氤氲氲。
五色成文若荣光。
休气发彩于重云。
茜茜粲粲。
焕焕烂烂。
三光壮观若合璧。
连珠耿耀于长汉。
夫其远也。
天台杰起。
绕之以赤霞。
夫其近也。
削成孤峙。
覆之以莲花
晃兮瑶台之帝室。
赩兮金阙之仙家。
其高也。
上诸天于大梵。
其广也。
遍法界于恒沙。
上可以荐元符于七庙。
下可以纳偫动于三车者也。
于是乎腾声名。
列部伍。
前朱雀。
后元武。
左苍龙。
右白虎。
环卫匝。
羽林周。
雷鼓八面。
龙旂九斿
星戈耀日。
霜戟含秋。
三公以位。
百寮乃入。
鸣佩锵锵。
高冠岌岌。
规矩中。
威容翕。
族谈
错立
若乃山中禅定。
树下经行。
菩萨之权现
如来之化生
莫不汪洋在列。
欢喜充庭。
天人俨而同会。
龙象寂而无声。
圣神皇帝乃冠通天。
佩玉玺冕旒垂目。
紞纩塞耳。
前后正臣。
左右直史。
身为法度。
声为宫徵。
穆穆然南面以观矣。
八枝初会。
四影高悬。
上妙之座。
取于灯王之国。
大悲之饭。
出于香积之天。
随蓝宝味。
舍卫金钱。
面为山兮酪为沼。
花作雨兮香作烟。
明因不测。
大福无边。
九韶
撞六律。
歌千人。
八佾
孤竹之管。
云和之瑟。
麒麟在郊。
凤凰蔽日。
天神下降。
地祇咸出。
于是乎上公列卿
大夫学士
再拜稽首而言曰。
圣人之德。
无以加于孝乎。
散元气。
运洪炉。
断鳌足。
龙图
定天宝。
皇都
至如立宗庙。
平圭臬。
绣栭文楣。
山楶藻棁。
昭穆叙。
樽罍设。
以觐严祖之耿光。
以扬先皇之大烈。
孝之始也。
考辰耀。
制明堂。
广四脩一。
上圆下方。
布时令。
合烝尝。
配天而祀文考
配地而祀高皇
孝之中也。
宣大乘。
昭偫圣。
光祖考。
灵庆
发深心。
展诚敬。
刑于四海。
加于百姓。
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显亲。
中于礼神。
终于法轮。
武尽美矣。
周命惟新。
圣神皇帝于是乎唯寂唯静。
无营无欲。
寿命如天。
德音如玉。
任贤相。
惇风俗。
远佞人。
措刑狱。
省游宴。
披图箓。
捐珠玑。
宝菽粟。
罢官之无事。
恤人之不足。
鼓天地之化淳
作皇王之轨躅。
太阳夕。
乘舆归。
下端闱。
入紫微。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719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北京市
唐故中书令逍遥公韦氏
讳嗣立
字延构
京兆杜陵人也。
受浑元之正性。
挺生人之秀杰。
门为孝悌之府。
世处台衡之地。
盖士林之高标。
宗臣之首出者也。
生于秦之清水。
长于成皋
聪明先觉。
博古兼览。
蓬山之百氏。
阙里之六艺。
文而不华。
实而不滞。
原夫志在于易。
行在于礼。
守橐籥之冲虚。
播朱弦之恺悌。
事有则而言有度。
神无方而用无体。
其与人也。
温良善诱。
仁恕多容。
俾夫顽蔽开析
愎鸷扰从
君子进道。
小人革虑。
闻者愿来。
见者忘去。
若膏泽之浸。
阳和之感。
万物不知其化矣。
及夫覆篑登朝。
滥觞宰邑
圣朝知其周慎忠肃
易循良。
是以绸缪两禁。
重謺千里。
迄践宰衡。
终厥有成。
凡化二邑。
理七郡。
三入中书
再统兵部
选兵吏各两
枢密共五载。
光弼四主。
历政三十有馀。
其閒累有谤及。
官因左退
日月蚀而更明。
随和幽而不昧。
尔其为邦设教。
遵德闲邪。
身勤心苦。
诚感物化。
礼让兴于私室。
刑罚废于公家。
衡镜高悬。
文武矫首。
才无我失。
善若已有。
风流名教。
作法垂后。
吁谟皇极。
功格天地。
茫茫蠢蠢。
既生既遂。
四夷来王。
五灵皆至。
然而外荣中素。
迹迩心遐。
杳然朱户之若丧。
邈矣赤松之可接。
西宴骊山之谷。
东息龙池之野。
择逍遥而建号。
裂土宇而开社。
即明主封立帝之谋。
表高臣之志也。
公考侍中
为国元辅
公兄承庆。
当代齐名。
咸以令德。
继和金鼎。
扶阳二相。
陈氏三君
复追美矣。
侍中前夫人崔氏。
黄门而即世。
后夫人王氏。
生公而偏爱。
公克谐以孝。
因心则友。
启均养之德。
成无閒之言。
天下之人。
比之祥览
惟公德行言语。
文学政事。
四者实总而兼之。
事亲养志而能争。
居丧过哀而顾礼。
此又善中之善者也。
善人。
天之经也。
国之宝也。
道将兴废。
木铎之用有时。
命或推移。
苍生之望恒在。
春秋六十。
遘疾陈郡
还医洛师。
开元七年九月二日
薨于归德里。
有诏赠兵部尚书
谥曰孝
礼也。
明年某月。
葬于某地。
有子孚恒济夬。
儡然在疚。
靡所寘哀。
以某忝缙云之旧寮。
沐清风之馀论。
入难名之阃域。
窥妙德之形容。
见托铭志。
庶传精爽。
至于历官次序。
平居事业。
当见郡府遗爱之碑。
国史名臣之传。
故不存焉。
铭曰。
峨峨仁公。
抱孝含忠。
文献则足。
高明有融。
翻飞王佐。
穆我清风。
道济明时。
心乐幽地。
薛衣华衮。
坦然一致。
逍遥启封
带砺传祀。
生涯共尽。
振古其常。
人秉三德。
天归百祥。
臧孙有后。
公业不亡。
历生失度判历生失秒忽之度) 唐 · 李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
凤凰司历。象(疑)谋托算。
象生有数。感而遂通。
邈探浑元。是知元妙。
睹云物。必在精微。
情至纷扰。则他想交乱。
形质浊秽。则寄鉴不明。
焉可以见天地之心。穷鬼神之状。
幽变未测。孰辨端倪。
相彼历生。迹参日御。
台观是忝。泉蒙未豁。
唐都不作。糟粕谁传。
赵达何追。菁华莫继。
失秒忽之度。曷以敬授人时。
若归奇于扐。履端于始。
则毫釐不爽。黍累无愆。
如或未精。法将焉舍。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太尉侍中河南副元帅都督河南淮南淮西荆南山南东道节度行营东都留守上柱国太保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764年7月5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昔宗周之中兴也。
时则有若方叔召虎
总师干肇敏之业。
南威蛮荆。
东截淮浦
以左右宣王
诗人歌之。
列在风雅。
我皇唐之反正也。
时则有若临淮汾阳
秉文武忠义之姿。
廓清河朔
保乂王室。
翼戴三圣。
天下之人。
谓之李郭
异代同德
今古一时。
公讳光弼
京兆万年人也。
曾祖皇左威卫大将军幽州经略军副使府君讳令节
鸿胪卿檀州刺史府君讳重英
云麾将军左领左羽林二军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郡开国公幽州都督司空讳楷洛
皆以英果沈勇。
累叶将边。
憺威棱于幽碣。
公即蓟国公之第四子也。
浑元之正性。
秉宏毅之高躅。
天子纯嘏。
生知礼度。
谟谋炳邃。
默识冲深。
杰出经武之才。
郁为兴王之佐。
故能东征北伐。
厌难康屯。
挺草昧不世之功。
苍生具瞻之望。
社稷威宝。
公之谓欤。
天后万岁中。
大将军燕国公武楷固为国大将
威震北陲。
有女曰今韩国太夫人
才淑冠族。
尝鉴之曰。
尔后必生公侯之子。
因择蓟公配焉。
后果生公
公年六岁。
尝抚鹿而游。
蓟公视而诲之曰。
儿勿更尔。
公振手而起。
遂绝不为童戏。
未冠。
以将门子工于骑射。
能读左氏春秋。
兼该太史公班固之学。
开元中起家左卫左郎将
历丰夏二都督府长史
寻迁别驾
朝散大夫
丁父忧以毁闻。
终丧不入妻室。
太夫人高明整肃。
有慈有
公下气怡声。
承顺而每竭其力。
虽巳官达。
小不如意。
犹加谯让之责。
故能济其勋业。
天宝二年宁朔郡太守
四载加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
仍充朔方行军都虞侯
五载王忠嗣河西节度兵马使
游骑将军
守右领军。
赐紫金鱼袋
仍充赤水军使
八月袭封蓟郡开国公
八载右金吾卫将军
节度副使
以破吐蕃招讨吐谷浑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
十一载单于副都护
十三载为安思顺朔方节度兵马使
思顺慕公信义
请为婚姻。
公辞不获免。
遂托疾罢官。
西平王哥舒翰闻而韪之。
奏归京师
遂守道屏居。
杜绝人事。
十四载冬十一月
安禄山范阳
天下驿骚
朝廷旰食。
聿求虓𧯘之将。
爰统鹰扬之师。
明年春正月
起公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云中郡太守
御史中丞持节河东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仍充大同军使
二月摄御史大夫魏郡太守
河北道采访使
俄除范阳郡大都督府长史
范阳节度使
初公以朔方马步八千人出土门
其月既望
常山郡
前是太守颜杲卿长史袁履谦禄山土门使李钦凑。
擒其心腹高邈何千年。
太原王承业不出救兵。
杲卿履谦史思明所陷。
战士死者跆藉于滹沲之上。
公亲以衣袂拂去其口上沙尘。
因恸哭以祭之。
分遣恤其家属。
城中莫不感激一心。
史思明正围饶阳
驰来拒战。
公屡摧陷之。
诏拜公兼御史大夫
俾今尚书令汾阳王郭公子仪悉朔方之众。
与公合势。
南收赵郡
又败之于沙河
夏六月
战于嘉山
大败之。
斩获万计。
思明露发跣足。
奔于博陵
穷蹙无计。
归节于禄山
禄山大恐。
逆徒几溃。
潼关不守。
肃宗理兵于灵武
尽追朔方之师。
加公太原尹。
公以麾下及景城河间之卒数千人至。
秋八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史思明既有河北之地。
蔡希德悉众来攻。
累月不剋而退。
公自贼逼城。
于东南角张帐次居止。
竟不省视妻子。
每过府门。
未尝回顾。
是后决遣事务。
信宿方归。
至德二载司徒
冬十二月十五日
肃宗既还京师
策勋换司空兵部尚书
封郑国公
食实封八百户。
公弟光进。
亦以懋功同制封拜。
乾元元年八月侍中
其年冬十月
与九节度安庆绪相州
明年春三月
史思明滏阳
屡绝我粮道
众咸请公简精锐以击之。
交锋竟日。
思明奔北于百里之外。
反旆而归。
烟尘亘天。
诸将皆以为贼军大至。
遂南渡黄河。
公至则无见矣。
乃归于太原
是年夏五月范阳节度使
寻代汾阳王为朔方节度使
秋八月天下兵马副元帅
以数千骑东巡。
兵马使张用济会于氾水
用济独来上谒。
公数其罪而斩之。
因追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仆固怀恩
怀恩中夜驰赴。
鱼贯而前。
再宿遄至。
秋毫不敢犯。
公趣河而东。
滑州
史思明已过河。
遂迎强旅以至东京
移牒留守及官吏等。
悉皆回避。
公独与麾下趣河阳桥城。
贼先锋巳下倒悬坂。
公至石桥。
秉烛徐行。
一夜方达。
贼望之不敢近。
思明来至城下。
请见公。
公于城上谓之曰。
我三代无葬地。
一身必以死国家之患。
尔为逆虏。
我为王臣。
义不两全。
我若不死于汝手。
汝必死于我手。
将士闻之。
无不激励。
相持凡八月
思明暴露。
不敢入东京
乾元二年冬十月甲申
贼将周贽悉河北之众。
萃于河阳城北。
思明河南之众。
顿于河阳南城之南。
南北夹攻。
表里受敌。
公设奇分锐。
袭其虚而大破贽军。
临阵擒其大将徐璜玉。
杀获略尽。
贽仅以身免。
收军资器械。
不可胜数。
思明心悸气索。
烟火不举者三日
官军大振。
初公以为战者危事。
胜负难必。
每临阵。
尝贮伏突于靴中。
义不受辱。
至是登城。
西向拜舞。
因欷歔不自胜。
三军见之。
无不泪下。
三年春正月太尉中书令
其年改元上元
冬十一月
攻拔怀州
擒其伪节度安太清。
二年春二月
仆固怀恩河阳趋河清。
史思明合战于邙山
属风雨晦冥。
王师不利。
公收合馀军。
屯于垣县
遂引过请罪。
恳让太尉
肃宗不能违之。
二月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节度使
夏五月十有一日复拜太尉侍中
河南副元帅都知河南淮南淮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
出镇临淮
史朝义邙山之捷。
围逼申安等一十三州。
自领精骑。
李岑宋州
公之将吏皆凶惧。
议南保扬州
公谓之曰。
临淮城池卑陋。
不堪镇遏。
不如径赴彭城
俟其东寇。
蹑而追之。
贼可擒也。
遂趋徐州
因召田神功宴慰。
与同寝宿。
宋州之难告。
祖道郊外。
俾先饮以宠之。
分麾下隶于其将乔岫。
仍令兵马使郝庭玉与岫犄角而击之。
贼遂一战而走。
使来告捷。
公已屈指俟报。
俄而吉语至焉。
今上登极。
宝应元年夏五月进封临淮郡王
广德元年秋七月加实封三百户。
通前后凡二千户
赐铁券。
名藏太庙。
仍图画于凌烟阁
冬十一月
上在陕州
以公兼东都留守
制书未下。
久待命于徐州
将赴东都
属疾痢增剧。
公知不起。
使使赍表奉辞。
广德二年秋七月五日已亥。
薨于徐州之官舍。
初将吏等问以后事。
公曰。
吾久在军中。
不得就养。
今为不孝子矣。
夫复何言。
因取已封布绢各三千匹。
钱三千贯。
以分遗将士。
众皆感痛不自胜。
及公云亡。
遂以其布为公制服。
庚申
哀问至上都
上痛悼之。
辍朝三日。
太夫人一恸而绝
终夕方苏。
上使开府鱼朝恩就宅敦谕。
京兆尹第五琦监护丧事。
九月己未
追赠太保
十一月□□太常议行
谥曰武穆
夫人嶭国夫人太原王氏。
暨长子太仆卿义忠
并先公而逝。
次曰太府少卿太仆卿殿中丞汇等。
皆保家克荷。
备闻诗礼。
无忝燕翼过庭之训。
冬十一月廿七日庚申
泣而咨于王母
虔窆公于富平县先茔之东。
礼也。
于戏。
公以吉甫文武之姿。
樊仲将明之德。
王国多难。
偫胡搆纷。
藉朔方偏师之旅。
井陉不测之地。
思明锉锐于恒定。
禄山绝望于江淮
太原而地道设奇。
河阳而云梯罔冀。
破周贽于温沇。
擒太清于覃怀
史朝义叛涣之众于梁宋。
救仆固玚巳危之军于瀛莫。
皆意出事外。
虏坠计中。
天下有□□之□国家无赘旒之患。
此皆公之力也。
公兄遵直遵行。
仕至将军
暨弟光炎。
并不幸早世。
次曰光颜。
特进鸿胪卿
皆以将略。
见称时辈。
季曰光进。
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御史大夫渭北节度使凉国公
清识表微。
沈谋绝众。
刚亦不吐。
柔而能立。
与公并时仗钺。
分阃□□淩霄翼圣。
既有戴天之功。
华原统师。
独闻禁暴之德。
方当会同正至。
荣曜君亲。
入侍黼帷。
峨二貂乎泰阶之上。
归联䌽服。
顿双节于高堂之下。
斯欢未剧。
遗恨何居。
昔斛律丞相与弟并州
同务烈于北齐
贺拔行台与兄雍州
亦宣力于西魏
咸称义烈。
各懋勋庸。
而风树寂寞。
偏隅隘狭。
比之我族。
事则不侔。
真卿守平原。
困于凶羯。
繄公莅止。
获保馀生。
束带兴居。
空想北平之礼。
操觚论撰。
敢坠中郎之辞。
铭曰。
羯胡猖狂。
俶扰皇纲。
降生临淮
佐我兴王。
惟此临淮
万夫之望。
爰初发迹。
罔或弗臧。
出入忠孝
人伦激昂。
其心铁石。
其行圭璋。
天宝末造。
河朔恇攘
天子命公。
经营朔方。
沙河嘉山
我伐用张。
思明归节。
禄山震惶。
潼关勿帅。
丑虏其亡。
肃宗有命。
大卤于襄。
应变如神。
凶徒靡亢。
介圭入觐。
台座用光。
俾公东征。
北国是皇。
长围邺下
望入河阳
擒斩渠魁。
霆击龙骧。
淮濆镇定。
徐土翱翔。
服田蠖屈。
料玚鹰扬
不有神算。
畴戡暴强。
弟兄同时。
秉钺煌煌。
方期凯旋。
双映旗常。
晨趋法座。
夕庆高堂。
如何不辰。
愆此不祥。
素輀反葬。
白骥跼箱。
箫鼓悲鸣。
羽仪分行。
万乘致祭
千官送丧。
生荣死哀。
身殁名扬
渭水川上。
坛山路旁。
唯馀丰碑。
突兀连冈。
往来必拜。
万古沾裳。
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 · 僧景净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奥若常然真寂
先先而无元。
窅然灵虚。
后后而妙有。
元枢而造化。
妙众圣以元尊者
其唯我三一妙身元元真主阿罗诃欤。
判十字以定四方。
鼓元风而生二气。
暗空易而天地开。
日月运而昼夜作。
匠成万物。
然立初人。
别赐良和。
令镇化海。
浑元之性。
虚而不盈。
素荡之心。
本无希嗜。
洎乎娑殚施妄。
钿鉓纯精。
间平大于此是之中。
隙冥同于彼非之内。
是以三百六十五种。
肩随结辙。
竞织法罗。
或指物以托宗。
或空有以沦二。
或祷祀以邀福。
或伐善以矫人。
智虑营营。
思情役役。
茫然无得。
煎迫转烧。
积昧亡途。
久迷休复。
于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弥陁诃。
戢隐真威。
同人出代。
神天宣庆。
室女诞圣于大秦
景宿告祥。
波斯睹耀以来贡。
圆廿四圣有说之旧法。
理家国于大猷
设三一净风无言之新教。
陶良用于正信。
制八境之度。
鍊尘成真。
启三常之门。
开生灭死。
悬景日以破暗府。
魔妄于是乎悉摧。
棹慈航以登明宫。
含灵于是乎既济。
能事斯毕。
亭午升真。
经留廿七部。
张元化以发灵关
法浴水风。
涤浮华而洁虚白。
印持□字融四照以合无拘。
击木震仁惠之音。
东礼趣生荣之路。
存须所以有外行。
削顶所以无内情。
不畜臧获。
均贵贱于人。
不聚货财。
亦罄遗于我。
斋以伏识而成。
戒以静慎为固。
七时礼赞。
大庇存亡。
七日一荐。
洗心反素。
真常之道。
妙而难名。
功用昭彰。
强称景教。
惟道非圣不宏。
圣非道不大。
道圣符契。
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
明圣临人。
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
占青云而载真经。
望风律以驰艰险。
贞观九祀。
至于长安
帝使宰臣房公元龄。
总仗西郊。
宾迎入内。
翻经书殿。
问道禁闱。
深知正真。
特令传授
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
诏曰。
道无常名。
圣无常体。
随方设教。
密济偫生。
大秦国大德阿罗本。
远将经像。
来献上京
详其教旨。
元妙无为。
观其元宗
生成立委。
词无繁说。
理有忘筌。
济物利人。
宜行天下。
所司即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
度僧廿一人。
宗周德丧。
青驾西升。
巨唐道光。
景风东扇。
旋令有司。
将帝写真。
转模寺壁。
天姿汛彩。
英朗景门。
圣迹腾祥。
永辉法界。
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
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
北极众宝之山。
西望仙境花林。
东接长风弱水
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
俗无寇盗。
人有乐康
法非景不行。
主非德不立。
土宇广阔。
文物昌明
高宗皇帝克恭缵祖。
润色真宗
而于诸州。
各置景寺。
仍崇阿罗本为镇国法主
法流十道。
国富元休
寺满百城。
家殷景福。
圣历年释子用壮。
腾口于东周
先天末下士大笑。
讪谤于西镐。
有若僧首罗含
大德及烈。
并金方贵绪。
物外高僧
共振元纲。
俱维绝纽。
元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
亲临福宇。
建立坛场。
法栋暂桡而更崇。
道石时倾而复正。
天宝初
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
赐绢百疋。
奉庆睿图。
龙髯虽远。
弓剑可攀。
日角舒光。
颜咫尺
三载。
大秦国有僧佶和。
瞻星向化。
望日朝尊。
诏僧罗含僧普论等一七人。
与大德佶和于兴庆宫修功德。
于是天题寺榜。
额载龙书。
宝装璀翠。
灼烁丹霞。
睿札宏空。
腾淩皦日。
宠赉比南山峻极。
沛泽与东海齐深。
道无不可。
所可可名。
圣无不作。
所作可述。
肃宗文明皇帝灵武等五郡。
重立景寺。
元善资而福祚开。
大庆临而皇业建。
代宗武皇帝恢张圣运。
从事无为。
每于降诞之辰。
锡天香以告成功。
颂御馔以光景众。
且乾以美利。
故能广生。
圣以体元。
故能亭毒。
我我建中圣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
阐九畴以维新景命。
化通元理
祝无愧心。
至于方大而虚。
专静而恕。
广慈救众苦。
善贷被偫生者。
我修行之大猷
汲引之阶渐也。
若使风雨顺。
天下
人能理。
物能清。
存能昌。
殁能乐。
念生响应。
情发目诚者。
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
和而好惠。
闻道勤行。
远自王舍
聿来中夏
术高三代。
艺博十全。
始效节于丹庭。
乃策名于玉帐。
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总戎于朔方也。
肃宗俾之从迈。
虽见亲于卧内。
不自异于行间。
为公爪牙。
作军耳目。
能散禄赐。
不积于家。
献临恩之颇黎。
布辞憩之金𦋺。
或仍其旧寺。
或重广法堂。
崇饰廊宇。
如翚斯飞。
更效景门。
依仁施利。
每岁集四寺僧徒
虔事精供。
备诸五旬。
喂者来而饭之。
寒者来而衣之。
病者疗而起之。
死者葬而安之。
清节达娑。
未闻斯美。
白衣景士。
今见其人。
愿列洪碑。
以扬休烈
词曰。
真主元元。
湛寂常然。
权舆匠化。
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
救度无边。
日升暗灭。
咸證真元。
赫赫文皇
道冠前王。
乘时拨乱。
乾廓坤张。
明明景教。
言归我唐。
翻经建寺。
存殁舟航。
百福偕作。
万邦之康。
高宗纂祖。
更筑精宇。
和宫敞朗。
遍满中土。
真道宣明。
封法主
人有乐康
物无灾苦。
元宗启圣。
克修真正。
御榜扬辉。
天书蔚映。
皇图璀璨。
率土高敬。
庶绩咸熙。
人赖其庆。
肃宗来复。
天威引驾
圣日舒晶。
祥风埽夜。
祚归王室。
韨氛永谢。
止沸定尘。
造我区夏。
代宗孝义。
德合天地。
开贷生成。
物资美利。
香以报功。
仁以作施。
旸谷来威。
月窟毕萃。
建中统极。
聿修明德。
武肃四溟。
文清皇域。
烛临人隐。
镜观物色。
六合昭苏
百蛮取则。
道惟广兮运惟密。
强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
建丰碑兮颂元吉
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 中唐 · 陆长源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
夫载宇宙。悬日月。
提万象而首出者。其惟道乎。
夫通圣神。该品汇。
冠百灵而独立者。其惟人乎。
道所以包浑元。经始万象者也。
人所以禀淳粹。司会百灵者也。
故人因道而集祉。道因人而垂休。
不宰之功。兆乎造物。
无言之德。洽乎生民。
然后萧散乎汗漫之閒。冲融乎希夷之表。
与天籁而吹万。并谷神而长存者矣。
紫阳真人大法师讳景昭字怀宝
丹阳延陵人也。其先系自颛顼
大彭之后。在虞为陶唐氏
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因国命氏。芬馥蔓延。
以至于裔孙孟。孟为太傅
贤为汉丞相。昭入吴为侍中
昭兄慎为司空法师司空之十六代孙也。
司空薨。葬于延陵
子孙因而家焉。祖道会。
父思蒇。皆丘园养素。
道高迹隐。载于列仙之籍。
法师方娠禀异。自幼表奇。
元和之粹灵。体太元之妙质。
初以素书发迹。配度于延陵之寻仙观。
后以丹台著称。隶居于长安之肃明观。
元宗广成问道。姑射颐神。
放心于凝寂之场。垂拱于穆清之上。
法师因得羽仪金箓。颉颃玉绳。
藉藉京师。垂二十载。
爰辞上国。思还故乡。
重隶茅山太平观天宝中
元静先生奉诏修功德。造紫阳观。
因而居焉。遂于鍊丹院传黄素之方。
修斋醮之法。祥云瑞鹤。
飞舞于坛场。甘露神芝
降生于庭院。初法师师事大法师包士荣。
荣师事崇元观道士包法整。整师事上士包方广。
广师事华阳观道士王轨师事升元先生王远知
知师事华阳隐居陶宏景。自道源锡派。
元教传宗。玉堂银阙之人。
羽盖毛旌之客。府无虚籍。
代有其徒。法师至行稽乎元化。
通识合于灵造。与其有也。
万物不得而不有。与其无也。
万物不得而不无。得丧以春秋为死生。
盈虚以天地为旦暮。云外虎头之佩。
雪中鹤鄨之裘。孩季通而抚子元
师仇公而祖黄太。教戒示乎传授
服饵见乎延长。侍杖屦者。
迹遍于江湖。传经箓者。
事同乎洙泗。一居山观。
三纪于兹。还神契乎时来。
寂魄同乎物故。以贞元元年十一月癸卯
委蜕于紫阳之道场。颜色怡悦。
屈伸如常。春秋九十有二。
其月己酉。迁神于雷平山之西原
元静先生寿官之左。传授苏州龙兴观道士皋洞虚。
得冲虚之妙用。蹑上真之元踪。
梁韨之客员来。华阳之人閒出矣。
道士韦崇珣。主修斋醮祭。
俯仰节度道士朱惠明。
掌法箓经书。修真秘诀。
法师上编仙箓。旁契道枢。
神含混元。德与淳粹。
诱进偫动。感通众灵。
邈然非寰宇之閒。超然在风云之表。
至如身缠世故。迹混俗尘。
发忠孝以饰躬。演信义而旌行。
盖随时而不器。岂常道之可师与。
浙江东西节度支度判官检校尚书兵部郎中侍御史扶风窦公曰暨。布武区中。
栖心象外。与法师声同道韵。
理契德源。追往想琴高之祠。
传神著务光之传。见徵副墨。
用琢他山。其词曰。
惟道之大。提功混茫。
惟人殆庶。与道回翔。
素韵凝寂。元功灵长。
肇形无迹。启迪逾光。
矫法师。锡羡华阳
本族命世。在虞系唐。
御龙事。豕韦居商。
嶷然灵表。自幼而彰。
理冠容成。质侔夏黄。
寻仙发迹。肃明始扬。
宵礼金殿。晨朝玉皇。
丹台道侣。白云帝乡
楚山万里。故国丹阳
醮宫鸣磬。斋室焚香。
芝生庭院。鹤舞坛场。
茅君秘洞。葛氏真方。
来时去顺。齐彭洎殇。
化鳞风翥。委蜕云骧。
峰峦逦迤。苍苍。
尘生杖履。苔染巾箱。
龙衔彩眊。虎缀槃囊。
阆风元圃。瑶轩玉堂。
追存如在。颂德不亡。
孤石岿然。万古连冈太平观道士徐元道士许长久徐则内行克修外通儒学许则宿推公干虔奉真宗)
黄仙师瞿童记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九
朗州桃源桃花观。南岳黄洞元居焉。
有弟子姓瞿字柏庭。年十四。
太和未散。嗜欲不入。
傲然怀厌世之志。大历四年庚寅岁
辰溪来。稽首宇下。
愿荫道域。厕役隶之末。
仙师以慈物轸虑。遂许之。
虽处童孺。给侍甚谨。
在丑不美。率性恭默。
每旦暮仙师。修朝拜之礼。
摄斋庄之色。焚香搥磬。
叩头擎跽。如临君父。
如是者积一二岁不衰矣。或往往独行。
入溪洞中。根究深处。
信宿方返。仙师让之。
辄云。偶造佳地。
遭遇神圣。睹云气草木屋宇饮食。
使人澹然忘情。不乐故处。
因求愿偕往。仙师曰。
灵仙之府。必在左右。
然尚幼小。谓所至之地。
不即尔也。无何。
有丹砂之役。领至襄阳市
阛阓之下。齐人浩扰。
则瞑目不视。神气醉泥。
返至逆旅。通宵而后醒。
问其故。捧手对曰。
太朴散坏者久矣。今之人圆冠方屦以诈相尚。
以利相市。余所不堪。
方大骇其说。不敢以常仆仆之。
其后数以前事请。仙师亦有意将逝。
属暑雨坏道。不得果去。
八年癸丑夏五月甲辰晦。正衣服拜诀于户外。
自言灵期逼近。难可留止。
请自是往。至日月合于鹑首。
复近于兹地焉。仙师少加抚爱。
未即听遣。室有同学道士朱灵辨者。
恐童子精神慑懦。为妖邪所攻。
将欲丹笔符而禦之。童不怿。
且多傲词。云他辰之相见。
岁在降娄矣。庭际有大栗树
远人不过数仞。遂背行冉冉。
从树旁灭没化去。有声隆然。
如风飘雷震。众以为事出言妄。
怪愕失次。驰告邻落。
共四围而索之。千崖沈沈。
漠然无声。洞西行一二里。
有巨蛇。威猛甚盛。
自道中拖腹横据。势不得近。
次至于东隅。见右足八指。
罗印于地上。折弱筱八枝。
纵横插植。若志冥验之数。
馀不复睹。先是未潜景之日。
割芝圃间。获珉石。
圆大如五铢钱。朗莹可爱。
跪而授师曰。此秦客所弃棋子也。
幸加秘护。后有符契。
仙师灵辨状之不昧。惜向时之无断。
俛然发箧。复睹故物。
其惭愧慕望者。可胜言哉。
后经时。曾白昼假寝。
辄幻罔而至。备申抠衣之敬。
诊其容态。但以承事尊上为疲耳。
至于日者之约无替焉。仙师以建中元年武陵卜居于庐山紫霄峰下。
古坛石室。高驾颢气。
弱岁慕道。数获践履其域。
话精微之际。得与闻此。
太息良久。自感悟曰。
神远人乎哉。道远人乎哉。
夫瞿氏之子。受天之气。
生人之世。百骸六脏。
非有卓然异色也。以一诚之志。
唯岩洞是慕。彼秦人之宅。
尚得而往。况仙师遁迹空山。
垂二十年。根之以浑元
守之以太和。遗肢体。
冥耳目。息归于踵。
神舍于素。窈窈冥冥。
中含至精。方将入天地之门。
游化初之原。磅礡万物。
不见其眹。岂迟鸾鹤之驭而满其道欤。
门人先往。而师资尚淹留尘世。
天其意者以时人溺于膻腥。汨乱正气。
多札瘥夭昏之患。使布阴德。
大拯生命。符三千之数耶。
弟子风波之民。不能自拔泥淖。
继芳金籍。徒以区区文字。
纪其糟粕。不亦悲夫。
然庶示于好事者。共为起予之地耳。
贞元元年八月二十日苻载记。
报弟兑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六年春。我不利小宗伯
以初誓心不徒还。乃于京师穷居。
读书著文。无阙日时。
是年冬。复不利见小宗伯
呜呼。天难谌。
命难言。圣人且犹盘桓。
我安得如料而决志哉。但坚节不去。
躁机不来。兢兢而强。
勉勉而为耳。于时顾逆旅而无聊。
图俟时而尚遐。发能迁之虑。
缄莫知之嗟。乃以其明年司分之月。
乘罢驴出长安。西游一二诸侯。
求实于囊。往复千里。
投身甚难。殊不知西陲数州。
界在虏关。土塞门民犷。
荣战陋儒。我见其将。
遗我缦胡。我见其士。
赋我从军。向之之谋暨感激心。
卒无所开。祗忽一念。
我家如在长安。或遇适戌而宿。
随登陴而望。有东方之人。
老在塞下者。为我言用兵之勤。
及五十年。每岁孟秋
边风便寒。达于坚冰。
武夫操戈。僵不得煦。
兵顤戮。寇罔于常。
方言。会候人举烽。
我茫然谓戎来。遂夜驰归。
长安穷处。萧条犹初。
乃开而居。乃出而书。
上不敢偶。下不敢专。
鄙苟得之名。谢姑息之交。
愚与介并。直与谄违。
是用人不合余。余不合人。
故身有负俗之议。文多自我之非。
然斯者略不损明。其犹荆民不誉宋王
臧仓之疑孟轲。及我而三。
奚足屑哉。然特苦旦暮之供。
出处之虞也。而幸有一仆赁之童。
纯义而诚。服事祇勤。
佣蓄以给余。为隶以奉余。
久而不求直。殆而不施劳。
盘飧之廉。汗马之庸。
不能过焉。古者孔子门人。
皆曰上贤。及在阨穷。
有愠见者。吾老君亦有从者徐甲
老君去官。亦求去。
夫孔老之道。于我也则小大较然。
其门人从者之操。则何远斯童哉。
吁。我尝独歌而悲。
客有造曰。子之穷达。
在时与人。我曰。
不在时。乃在人。
不在人。乃在斯童。
何者。仲尼适周。
鲁君乃与一乘车两马一竖子。自周而还。
其道益明。则圣人经为。
亦用其资。独作恒人乎。
今我所以能于京师保穷居。读书著文。
无废日时者。乃斯童之力也。
非我之能也。非亲交骨肉之力也。
成我洪名。阶我青云有日矣。
汝知之乎。汝我季也。
我空言哉。吾违养以来不忘归。
归而无名。为亲之羞。
困而行之。穷苦日寻。
俛而自安。穷则可也。
流亲之羞。归不可也。
念二途日夜腐心。浑元循环。
三岁一朝。油然而思。
众恨长短。居人游人相属之忧。
宁同时哉。行至八月。
天地凄凉。叶下西郊。
我在空房。晨起吟咏。
阒乎无人。夜卧不寐。
寒漏自长。意可覆也。
难可缕陈。我书不稀。
汝书亦新。异日两至。
同慰一身。岂不旨哉。
年不甚幼。近学何书。
拟举明经。为复有文。
明经世传。不可堕也。
文贵天成。不可彊高也。
二事并良。苟一可立。
汝择处焉。无乃不修。
系书黄耳。依依有遗。
千万孝弟。其兄云云。
建功德碑铭 唐 · 僧玲幽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缅夫造化厥初。以浑元为首。乾坤才著。二仪始分。爰有三皇降其间。五帝居其次。然乃骊连栗陆。尊卢赫胥。神农伏羲。。周秦之后。迄至隋唐。开辟以来。君王宰辅。不可繁载。备如传记者也。唯有西域之教。生于周昭王甲寅之岁。来自汉明帝永平之年。摩腾天竺法兰创于此矣。然则释道儒门。如鼎之三足。若拯溺救难。易危成安。莫过乎释氏之教矣。有志信上党樊公。先代楚有将军。燕有烈士。公则是其绪裔也。曾祖及祖。尊讳不书。并高尚不仕。隐于里闾。则荣宦贵禄。勿干怀也。考讳元信。曾任武宁军讨击副使。雄名振古。英略贯时。动日羽以猿惊。弯月弓而雁落。郡府捐其□轨。辕门仰其规仪。艺绝奇能。莫可俦也。嗣子樊忠义。家本上党。来居鲁邦。巨产洪基。里闬推最。公量为河海。气纳乾坤。幼而谦。长而恭。文武忠孝。备于厥躬。无虞邱三□□□有荣期三乐。不苟名宦。遁迹薮。时人望之不及也。有子长曰德亮。仲曰德安。季曰德平。并事父能竭力。事君能尽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公家务之暇。暂尔静思。乃喟然长叹曰。余览维摩经。见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又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吾今年侵蒲柳。齿发渐衰。若不预造梯航。将何越于苦海。遂乃舍缣帛。割馀资。转法华经一部七卷四十九遍已终。持金刚一轴之经一万之数云毕。更以绢舍束素。一车。入修当村佛殿。工偿又两施绢六疋。台山设三百僧斋。大圣文殊。遥加密护。更施丝二百一十八两。将充赎香。四州供养。僧伽三纲。飞洑回报。若不标记。胡表素诚。爰访他山之异石。遂立丰碑。召素緎之良工。得班输之奇士。更造功德一铺。数有十躯。家□部一十五人。虔诚侍侧。且尊客相好。并悉圆严。菩萨神龙。无不殊丽。经文有联环之字。随心识而镌成。佛前有宛卷之花。从子下而凿出。建造在于私第。成就遂至伽蓝。万代子孙。永充供养。此寺之势也。东接太公之遗迹。西邻古戴之州□南眺丰城。北倚厥国。且昔时堂殿尊像。俨如今创。琼碑屹立于此。所有功德。先奉我国家。伏愿帝历长明。金轮永御。大吏常侍。休佐尧阶。州县采寮。镇居禄位。樊公先灵尊眷。谛国受生。现在一门。保全庆吉。仍恐日月骤改。桑田几变。将刊贞石。以纪□工。铭曰。
天地将分兮盘古生焉。
浊气为地兮。
清气为天。
三皇降德兮五帝其间。
周秦相禅兮唐祚联绵。
释道儒教兮齐致。
如鼎三足兮无偏。
时主不易兮郑重。
樊公志信兮□虔。
转金经兮数部。
舍资财兮无边。
立不朽兮贞石。
石斑尔兮彫镌。
建尊像兮俨若。
合家稽首兮佛前。
获福寿兮此世他世。
立碑记兮千年万年。
哀茹笔工文881年 唐 · 陆龟蒙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天与之肱。力何绵绵。
耕不能耒。渔不能船。
载筠束毫。既胜且便。
昼夜今古。惟毫是镌。
爰有茹夫。工之良者。
责其精觕。在价高下。
缺齧义互。尚不能舍。
旬濡数锋。月秃一把。
编如蚕拿。汝实助也。
我书奇奇。浑元未衰。
惟汝是赖。如何巳而。
有兔千万。拔毛止皮。
散涩钝铓。缗觚狱辞。
圆而不流。铦而不欹。
在握方染。亦茹之为。
斲轮运斤。传之者谁。
毫健身殒。吾宁不悲。
蒋庄武帝新庙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四、全宋文卷二七、《徐公文集》卷一○、《全唐文》卷八八四
臣闻南正司天,授宗祝史巫之职;
春官掌礼,诏牺牲玉帛之仪。
皆所以别类人神,统和上下。
三时不害,力啬以之普存;
百物阜安,荐信犹其多品。
用能举明德而徼景福,播和乐以致灵祇。
三五已还,皆是物也。
若乃浑元宣气,山岳成形,云雨于是乎生,财用于是乎取。
故有毳冕之服,璋邸之符,或以肆瘗垂文,或以庪悬著法。
虞舜,圣帝也,而有「遍于」之祀;
周武,明王也,而有「惟尔」之祈。
至于祊田高邑之都,藻茝桑封之秩,稰有羡,无亏,大典奇篇,论之备矣,后王徂帝,闻斯行诸。
金陵山者,作镇扬都,盘根福地,峙天险之左次,瞰台城之北隅。
阳岭前瞻,包举青林之苑;
阴崖右转,经营玄武之池。
绝巘嵚岑,蔽亏日月;
深岩窈窕,吐纳风云。
层台累榭临其岭,涌泉清池湛其下,白鹿麇麚腾其薮,鸳雏孔翠栖其林。
豫章杞梓之材,橘柚楂梨之实,赭垩丹青之美,锡银金碧之饶,固以事异假珍,富兼诸夏,登于轨物,掌以虞衡
矧复奇怪中潜,絪缊上属。
真人来应,瘗杂宝以祈年;
智士攸同,指盘龙而建国。
亦何必嵩丘发峻,始号降神,岷岭腾精,独称建福
自时厥后,代富灵游。
刺史还都,即有栽松之地;
诸生肄业,非无讲学之场。
岫幌云关,访徵君于幽谷;
鹿巾霞帔,集道侣于中林。
斯亦群帝之密都,先王之册府者也。
在昔霜钟细品,犹淹耕父之居;
反景微光,尚驻长留之驾。
况乎皇州列岳,宅怪储灵,不有吉神,孰司阴骘?
蒋帝孕清明之气,禀正直之资,实九德之所生,与五龙而比翼。
西江考绩,谢联事于玄夷;
北部申威,辑庶功于黄绶。
于时祚终四百,运偶三分,夫怀涂炭之愁,家有剥庐之痛。
帝则勤劳徇物,慷慨忧时,既授张敞之桴,即振李崇之鼓。
赤心未尽,执汉节以忘生;
青骨难诬,降北山而受享。
飞虫显俗,生民之舒惨焉依;
白马耀奇,平昔之威容如在。
故使中都之印,式报阴功;
长水之营,旁旌同气。
庐宫改命,非因介子之焚;
庙貌崇坛,讵比愚公之徙?
自是光灵茂远,代祀绵长,或昭德而降祥,或害盈而致罚。
黄旗紫盖,奉五马之祯符;
朱鬣碧蹄,殄高山之巨盗。
贤如谢傅,犹繄草木之形;
亲若始安,亦假弟兄之助。
故得王封锡羡,帝服归尊,追炎、昊以齐称,躅虞、黄而接武。
事光典册,惠浃幽遐,任水木之递迁,顾高深而自改。
国家绿图受祉,黄钺庇人,分二牧于土中,包九有于宇下。
虽十联百里,亟更守宰之权;
而四望五郊,不易宗彝之数。
及威仪暂失,龟鼎中迁,瀛海飙回,坤舆幅裂,而盘礴之际,常奉周正,封域之间,独为汉守。
衣冠旧族,宛洛遗氓,咸趋怀德之乡,共免永嘉之乱。
终使皇天眷佑,百姓与能,克昌再造之基,奄有六朝之地。
烈祖功踰嗣,体浚哲而致中兴;
皇上德迈继文,懋元良而恢下武。
格天光表,慰率土之歌谣;
累洽重熙,渐群黎之肌骨。
所以珍符总至,灵命毕陈,极金箧以标年,尽瑶编而纪瑞,袭于六艺,贯彼三坟。
矧复圣作无方,神谋不测。
殷周损益,文武弛张,制在先机,申于后甲。
百吏奉行而不暇,兆民日用而不知。
帝典恢弘,天文贞观,摛华发藻,决瞆披聋。
丹浦非好战之师,两阶有诞敷之舞。
坐知千里,廓清五岭之氛;
役不逾时,底定七闽之难。
国风王泽,自北而南,树立之权,由来尚矣。
康无专享,止崇藩屏之封;
穆吊不咸,但著急难之咏。
未有极至公之举,正太弟之尊,大义鸿猷,如今日之盛者也。
副君膺则哲之寄,有圣人之资。
由上德而贞万邦,用英才而总百揆。
丽正继明之业,仰奉宸谋;
持谦敬客之心,甫怀庶品。
则有齐藩上寄,纡盭绶而握兵符;
燕邸真王珥貂冠而掌宫籥。
周公则武王之弟,夏启则吾君之子,故能辑熙帝载,寅亮天工。
晏平仲之论和,北宫子之谓礼,自家刑国,草偃风行。
上下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如一。
黑齿奇肱之俗,款塞来王;
碧嵩素浐之滨,除宫望幸。
后夔典乐,已播薰弦;
司马进称,行陈秘检。
功既隆矣,德亦厚矣,尚复往而未止,谦以益尊,政靡不修,思无不及。
以为无文咸秩,训诰之格言;
明祀是崇,《春秋》之大义。
农祥晨正,丰洁四驰;
密云不雨,馨香并荐。
载纡睿鉴,爰顾遗祠,诏曰:「蒋帝受命上玄,奠职兹土,力宣往代,中区,所谓有益于人、以死勤事者也。
号位已极,名谥弗彰,阙典未申,朕甚不取。
其以胜敌克乱之业,为民除害之功,因姓开国追谥庄武,仍令有司修寝庙,备制度焉」。
于是即旧谋新,审形面势,农工告隙,营室方中。
或悬水以为规,或饬材而攻木。
抟埴之工麇至,圬塓之伎星罗。
径术常夷,靡薙王孙之草;
荆榛旧辟,宁诛宋玉
百堵齐兴,旬岁而毕。
缭垣十里,重屋四周。
文玉于庭中,交枝靃靡;
挺开明于阈外,诡状髬髵。
纳陛逶迤,碧叠元州之石;
横梁夭矫,雪披后渚之
豁朱户之瞳眬,阳光不夕;
閟深宫之霮䨴,暮霭常霏。
堂上布筵,楹间设奠,管磬钟鼓罗于下,笾豆簠簋肆于前,再变之音克谐,永贞之祝无愧。
神光倏忽,裷服连蜷。
孔盖翠旌,若有来而罔觌;
蕙肴兰籍,若有去而不亡。
用是高揖灵玄,永司纯嘏。
魍魉魑魅,岂烦夏鼎之图;
风雨雪霜,无待桑林之祷。
则知民和而后降福,事理而后不祈,人祇之间,如斯而已者也。
粤若先王命祀,神道教人,前哲令德之流,九魁六宗之类,或以公族视秩,或以户邑奉祠
子晋之为帝宾,真阶匪极;
傅说之骑龙尾,景耀未融。
斯皆地势本高,升闻易达。
讵有权轻五校,壤狭一同,而能比敬轩台,分光尧日?
纵质文之迭改,代奉典章;
及圣哲之丕承,更加崇饰。
故金简玉字,兴王之统可寻;
两骑五车,受职之期斯在。
虽将历选,安得同年?
昔者昆阆穷游,尚纪「白云」之什;
燕然薄伐,亦陈「玄甲」之铭。
孰与冥贶昭彰,寿宫宏丽?
水通悬圃,萃气色于闾门
路接白杨,焕丹青于駉野。
此而莫述,后嗣何观?
微臣润色无功,讨论奚取!
思问神于先圣,姑欲事君;
茍获罪于玄穹,曷容媚灶
惟于旧史,想见英风。
适当罢役之初,爰奉属辞之诏。
西州作颂,诚惭邑子见称;
南国刊铭,或望至尊所改。
庶使千八百国,会执玉于兹峰;
七十二家,配泥金于此地。
其铭曰:
茫茫玄造,万物资始。
一经神怪,一纬人理。
先圣则之,以著纲纪。
仰观俯察,上天下地。
高卑既定,品物咸宜。
宣气者山,配地曰祇。
三公是拟,九德攸司。
天作金陵,蒋帝荒之。
岩岩金陵,作镇上国。
阴林巨壑,材生物植。
洞穴岩房,逶迤诘屈。
隐士无言,仙童不食。
洪惟庙貌,奠此名区。
位重天孙,权倾陆吾。
薜荔之服,辛夷之车。
若自空桑,来游下都
翼翼京扬,冯冯辇毂。
运属多叠,聿祈深福。
峻殄坚夷,勋亡景覆。
肸蚃玄功,威蕤帝箓。
皇唐膺命,和悦人神。
崇名则旧,受职惟新。
祥图杂集,祀典纷纶。
终全王土,以俟真人。
再造延洪,继文光大。
阴阳不测,天地交泰。
没羽梯航,雕题冠带。
成民致力,祭神如在。
犹防阙典,乃顾遗灵。
永怀简册,钦若昭明。
克乱除害,膺兹大名
亦有制度,备于祠庭。
式瞻昏定,昏定既正;
爰揆农时,农时弗亏。
虞衡肃给,般尔交驰。
加之砻斲,益以章施。
新庙既成,神居既宁。
我有常祀,蒸肴荐腥。
匪禜匪祈,歆我惟馨。
三时不害,大庖不盈。
昔在周家,逮于汉室,徒骋骥騄,虚罗甲乙。
纯嘏弗臻,斯猷愈失。
载返真风,爰归圣日。
五衢植木,四照栽花。
驰烟驿雾,晦景韬霞。
方介十巫,何忧一车?
行观吉玉,愿折疏麻
谢傅长逝,王公不作,独我庄武,先纡睿略。
鲁坟无棘,辽城有鹤。
刻此苕华,永传嵩霍。
夫子庙堂记咸平六年 北宋 · 张方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乾隆《临川县志》卷二一、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二
夫一气化,二仪位,浑元运物,阴阳任形。
然质素可器,而文德未兆。
人风朴,烝民块动,礼乐从何而出,忠孝仁义可得而闻。
洎科斗字孳,文籍生新,结绳政谢,群亦鲜能务本者也。
为时而长圣贤,大屈于位者,世先师也。
故夫子出而鲁道隆,儒教兴而人事正,信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又曰「犹天不可阶而升」。
制君臣父子之礼,顺尊卑男女有别。
六合至大,万象虽多,一贯于理,动植是托,□者后来者,鉴包在我。
品四科,限十哲,使人灵世世子□无敢慢于教授
哲人初仕中都宰,执礼乐德政化人,一变风俗,路绝拾遗,损过制邑,强公室,弱私家,寰域诸侯,取则象焉。
官以司空,任群有信,弗闻失所。
顷为大司寇也,知命之年又六稔,得摄行相事,朝政七日,诛乱政少正卯,戮于两观之下。
尝会夹谷,忿齐俳优侏儒戏于鲁公之前,斩侏儒,手足异处。
齐侯惧,有惭色,曰:「鲁君子,以道辅其君」。
故知仁者必有勇。
加以论七教,陈五仪,示人治道毕矣。
是乃越闻为政所能,体国经野之器业。
王莽辅政,高尚儒术,始列爵为侯,是进封公,名实蠖屈。
唐玄宗诏情重师资,至开元二十七年秋追谥为宣王,令三公持节册命,命为王号,曰礼也,其后嗣可袭封爵。
昔周公南面,夫子西坐,自今而往,两京及天下州县,先圣特庙,向明而坐,十哲左右列侍,徒欤宠赠,位各有次。
到今美谈,式遵常典。
历遇明天子褒崇,能享国珍之殊,厚赏延于世,庆及斯文,恩虽百世,忍可泯绝宗裔?
咸谓扬名于后世,没而名不朽矣。
昔自衮冕而下,至于庶人,未有不由圣师之道以成之,佥曰非常,道也无际,性与天地并。
采摭微言,凡周耳目,始终规矩,久益弥芳。
善诱抑扬,靡不竞劝。
教文行忠信之能,穷进退存亡之要,百氏旧说,汎而知归,敢略而不书。
愚今纪理者,根止得地。
嗟乎(缺)志切专,救其失尔。
因典是郡,公馀游伽蓝兰若,观庙察俗,所尚丰饶,碑记赞序,镌石文字,辞翰富贵,而溢曰丽藻,秀出而奇。
西洛东里,何多才也!
有日,复诣孔子,入其大门,恍若夕惕,左顾右视,庭庑廊宇之侧,惊无一字雕镂片石,以记诸雅言,颂歌种德者。
升殿堂稽首毕,拱而立,仰观容貌,端谨俨若。
噫!
义形瞻视,悄然髣佛,如不足之色。
想念叹伤,独何偏甚!
谅惟创始基,斯庙必葺,后生足畏。
谁心慢不回向,完构相继,宁废厥功。
居郡右上,处址爽垲,图壁绘素,贤哲侍面而坐,背江皋卜□固势面墨池
良哉,右军王家之遗迹!
景亚洙泗风,辞翰文章之力,荣耀尽人,附益焕然,特异百城。
斯庙胜概之外,□□非当莫之与比。
何则?
辞屈于作记,使事阙矣久矣。
吾侪忖谓临川多士,祖尊尼父,博执六艺,无所成名,道学全功□□□名教深重,非造次可窥,肯容易而为命!
或肆下惠,须约大达,日奋史才,笔属珠玉。
刊他山贞珉,欲光大师弟之道。
□□□先手来者,应之适幸。
同僚□监护礼宾使,陇右吉人,精三史,解成功,全果毅以奉(缺)上拟执威权,暂歇锋锐,莲幕军倅太原硕儒,能律令及第。
推官汝南君子艺应□文□□元称举,皆乡曲环望之选也。
共议创立课□□。
辞,初以片善见让,终以老大相商,诚不得□□。
如锦美(缺)尔。
方编户大名,乡荐府举,送(缺)榜尘以九经科出身。
木讷情田,困室文笔□□隙漏旌,实录事意。
明舜日,肃肃门人。
万万秋秋,念补于(缺。)咸平六年朝奉郎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军州事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方撰。
按:同治临川县志》卷二四,同治九年刻本。
老子犹龙(玄圣之道,通变如此。)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范文正公集》卷二○、《历代赋汇》卷一○五
昔老氏以观妙虚极,栖真浑元,握道枢而不测,譬龙德而弥尊。
孰可伺珠,长存慈俭之宝;
全疑在沼,不离清净之源。
宣尼启述嘉言,发挥至圣。
谓此真宗之德,若彼时乘之性。
每去不祥之器,剑化同归;
常开众妙之门,鱼登比盛。
莫不遗情宠辱,放志希夷。
振淳风而腾骧有便,乐上善而游泳无疑。
所谓性相近也,故可则而象之。
知雄守雌,宛讶存身之际;
绝圣弃智,潜疑勿用之时。
至哲难偕,元功莫极。
知止而过亢何有,善行而在田可则。
彼飞升于天路,此逍遥于圣域。
流沙西去,曾无战野之虞;
紫气东来,寔有召云之德。
岂不以神龙之举也,其变不穷;
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
一则致霖雨于天下,一则宣教化于区中
背伪归真,岂逐叶公之好;
长生久视,宁资豢氏之功。
不然又安得深述杳冥,盛称达变?
忘机而沉梭是拟,著经而负图可见
宋纤比圣,堪为折角之流;
尹喜依仁,自得攀髯之便。
大道卷舒,非龙何如?
言豹隐者,胡能比矣;
称虎变者,近可方诸。
我名跻四大之间,五灵斯会;
我道配二仪之际,三友非疏。
故能作大匠之宗师,阐无为之妙皆。
尊道贵德,自反古而复始。
比于或跃之灵,荡荡乎其圣如此。
说玄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八、《司马公文集》卷六八、《皇朝文鉴》卷一二六、集注太玄、《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六三、《荆川稗编》卷四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二八、《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三五、《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九、《补续全蜀艺文志》卷三四、《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余少之时,闻《玄》之名而不获见,独观雄之自序,称《玄》盛矣。
班固为雄传,则曰:「刘歆尝观《玄》,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
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笑而不应。
诸儒或讥,以为雄非圣人而作经,犹春秋吴、楚之君僭号称王,盖诛绝之罪也」。
存此言,则之意虽愈于,亦未谓《玄》之善如雄所云也。
余亦私怪雄不赞《易》而别为《玄》。
《易》之道,其于天人之缊备矣,而雄岂有以加之?
乃更为一书,且不知其焉所用之,故亦不谓雄宜为《玄》也。
及长,学《易》,苦其幽奥难知,以为《玄》者,贤人之书,校于《易》,其义必浅,其文必易。
夫登乔山者,必践于坱埤;
适沧海者,必沿于江汉
故愿先从事于《玄》,以渐而进于《易》,庶几乎其可跂而望也。
于是求之积年,始得观之。
初则溟滓漫漶,略不可入。
乃研精易虑,屏人事而读之数十过,参以首尾,稍得窥其梗槩。
然后喟然置书叹曰:呜呼,扬子云真大儒者邪!
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
孟与荀殆不足拟,况其馀乎!
观《玄》之书,昭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宙,小则入毛发。
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刮其根本,示人所出,胎育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海挹之而不可竭也。
盖天下之道虽有善者,蔑以易此矣。
考之于浑元之初,而玄已生;
察之于当今,而玄非不行;
穷之于天地之季,而玄不可亡。
叩之以万物之情而不漏,测之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言而不悖。
藉使圣人复生,视《玄》必释然而笑,以为得己之心矣,乃知《玄》者所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角逐也。
何歆、固知之之浅,而过之之深也!
或曰:「《易》之法与《玄》者,不遵《易》而自为之制,安在其赞《易》乎?
且如与《易》同道,则既有《易》矣,何以《玄》为」?
曰:夫畋者所以为禽也,网而得之,与弋而得之何异?
书者,所以为道也。
《易》,网也;
《玄》,弋也。
何害不既设网而使弋者为之助乎?
子之求道亦胶矣。
扬子作《法言》,所以准《论语》,作《玄》所以准《易》,子不废《法言》而欲废《玄》,不亦惑乎?
夫《法言》与《论语》之道,庸有异乎?
《玄》之于《易》亦然。
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
大道将晦,一书辨之,不若众书辨之之为明也。
学者能专精于《易》诚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
子将升天而废其阶乎?
先儒为《玄》解者,诚已善矣。
子云为文既多训诂,指趣幽邃,而《玄》又其难知者也。
故今疑先儒之解,未能尽契子云之志,世必有能通之者,比老终且学焉。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 其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一
元祐八年十一月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知定州苏轼状奏:右,臣近奏乞修完极边弓箭社条约,已详具利害,于今月十一日入递去讫。
臣自到任以来,不住令主管衙前引到北人访问事宜,虽虚实难明,然前后参验,亦可见其略。
大抵北虏近岁多为小国达靼、术保之类所叛,破军杀将非一。
近据北人契丹四哥探报,北界为差发兵马及人户家丁往招州以来,收杀术保等国,及为近年不熟,是致朔、易、武州皆有强贼。
燕京东北白浮图淀东恶山内有强贼一火,约百五十人,不住打劫。
及又据北平军申,据勾当事人李坚等体探得,北界昨差往西北路去者兵士并百姓等,近有逃背落草四十馀人,马二十匹,见在狼山西头君市等村乞食,切虑来南界别作过犯。
虽未见的实,然去岁之霸州文安县被北贼杀人劫物,朝廷已知其详,及真定府北寨于去年八月今年二月两次被北贼群众打劫。
近又访闻代州胡谷寨莎泉堡有北贼六七十人,劫掠本堡居人财物,杀伤弓箭手及妇女七八人,及捕盗官会合,北贼已去,临去说与铺兵:「我只在你地分里,待更来打赤岸村」。
以此数事参验,显见北虏见今兵困于小国,调发频并,民不堪命,聚为盗贼。
虽邻境多故,实中国之利,必无渝盟之忧,然盗贼充斥,虏自不能制,其馀波末流,必延及吾境。
若边臣坐观,不先事设备,则边民无由安居,亦恐更生意外之患。
若督迫捕盗官吏带领兵甲,晓夜出入巡逻,则贼未必获,而居民先受其扰,又或缘此引惹生事。
臣再三思虑,惟有整葺弓箭社一事,名不张皇,其实可用。
若早获朝旨施行,令臣更加意拊循激励,其人决可使,北贼望风知畏,不敢于地分内作过。
伏乞圣明特赐详酌,检会前奏,早降指挥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本路副总管王光祖,有男,见任胡谷寨主。
家书报光祖,臣所以备知其详。
代林丈再任谢表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西塘集》卷七
术学荒唐,误居守长。
睿慈宽假,再锡麾符。
指穷旧戍之期,笥启新恩之拜。
弛张无改,褒宠有光。
中谢
臣伏闻竭忠尽己以向公,同是事君之道;
总众分方而居外,尤重守土之臣。
盖其任千里之安危,系一时之休戚。
得其人,则虫鱼之微犹得受赐;
非其任,则朝廷之上不免贻忧。
于皇盛时,正求良吏,如臣无取,何遇之优?
付此湖山之州,如授掌握之物,因仍被命,荣涣倍初。
此盖伏皇帝陛下乾健御天,离明照世,体浑元而载治,因朴散以用人。
谓臣起于孤寒,周知小民之艰苦;
察臣勤于职业,能率下吏以俭勤。
庶几勉至于循良,其惟稍缓于督责。
是用借之岁月,俾得效其釐分。
臣敢不衽席简书,冰霜肺胃,强于弗逮,增所未能?
苟斯民财力是馀,则愚臣犬马之报。
遐望宸扆,无任瞻依。
雷御史 宋末元初 · 李思衍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台上栖乌颤晓寒,朱帘云静楚天宽。
星芒摇动龙阿剑,霜气横陈廌角冠。
苦透柏心风力劲,清临梅影雪痕乾。
浑源闻有传家谱,夜露心香借易看。
浑源留别田仲祥同知节使 金 · 朱自牧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金台前梦杳无踪,一阻云山莫计重。
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
燕南落日车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
明日去留牵世务,灯前谈笑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