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双庙诗甲申 清 · 沈德潜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一一斋诗卷六
城乌夜啼延秋门,范阳反寇颠乾坤。
潼关战骨积丘阜,公卿屠戮如鸡豚。
真源忠臣哭祖庙,讨贼独继颜平原。
须髯张肩发倒竖,义斩六将披忠肝。
睢阳围城势岌岌,千钧一发当空悬。
更楼闻笛气惨慄,兵疲食尽危难存。
刀脔仆妾给壮士,日嚼血肉为饔飧。
阵云压城悲风起,白日黤惨天俱昏。
临淮太守日晏乐,拥兵坐镇冷眼观。
霁云告急断手指,矢恨箭着浮图砖。
主将西向哭且拜,高祖太宗神听旃。
万死无以报天子,愿作厉鬼诛其元。
城亡两公共致命,颈血化碧中心丹。
援兵独迟三日至,天付大节俾公完。
向使当日弃城走,身或倖脱江淮残。
一城敢为天下障,力延唐祚当艰难。
汾阳功成睢阳败,成败大数皆由天。
千古汴徐祀双庙,灵旗半卷风飘翻。
两旁南雷森剑戟,阶下铸铁斫贺兰
丹墀再拜酹尊酒,仰视神怒馀桓桓。
十三日蓟州早发 清 · 赛尔登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边城晓色耐人看,六月岚光著体寒。
舞鹤楼中好风景,十年前此驻征鞍。
刘东郊五石瓠堂夜坐怀西涧藏公 清 · 李锴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雁叫云碧,乱山今夜秋。
若无良梦寐,何以对林丘。
虎气吹沙冷,萤光拂水幽。
坐知灯火下,也自忆玄州
妖梦行哭东郊刘子 清 · 李锴
壬子正月十日之夜予梦东郊死觉而怪之翼日乙巳东郊果暴卒于旅次嗟乎天生刘君果何为也怀才负气而终老不偶暴骨殊乡首丘莫正何其酷也
青滋山人汉王孙,产古楚地今吴门
秋心古貌凛然具,滟滪之水潇湘云。
雄才跨陵邺都客,自许卓荦能偏人。
少年客游老不返,负笈历遍天涯春。
江涛海色揽欲尽,裋褐饱掬京华尘。
低佪赵魏区,流览咸阳道
探索邯郸战伐危,荡磨太华阴阳老(所著有皋兰集太半纪游历而登太华诗尤雄沈)
凤台牛首烟雨秋,归去更作金陵游。
酒酣放笔真宰赴,国殇山鬼啼阴幽。
君年六十举一子,三载盈盈限秋水。
故乡不归归异乡,人生有情宁乐此(东郊晚归举一子复出游广陵三年不返而北上)
秋山友人遗尺书,报君白首来京都
玄州十月一把臂,惆怅垂老犹饥驱。
短日迫虞渊,不得驻斯须。
清冰寒迸玉壶碎,霹雳骇震丘琴枯。
忆与君订交,乃在庚子冬
惊飙振霜原,安能定飞蓬。
中间离合经一纪,壮齿亦复成衰翁。
昨夜昏灯入妖梦,先期死友精诚动。
素车白马城东来,失声一拍成悲恸。
天青月冻风凄凄,严霜古瓦鸺鹠啼。
孤魂荧荧夕几逝,江云燕树增迷离。
老妻向衰暮,娇儿方孩提,可怜茕独谁依栖。
新诗简练杜陵壬子况复同年生。
君当休明彼昏乱,生死遭遇何同情。
皇天独畀身后名,呜呼皇天独畀身后名
蓟州主人家 清 · 李匡德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朝阳数间屋,喜尔好生涯。
壁挂名家画,盆栽逸品花。
篱低深护,炉小恰烹茶。
若解两编易,分明是邵家。
閒中见烟沉前林。忽忆蓟门烟树。悄然赋之 其一 清 · 李匡德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春烟冉冉复盈盈,远树平川淡抹横。
浑忘白头田畔卧,云端欲认蓟州城
邦均店口占自慰 清 · 赵观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悔轩集卷
长城一路十分平,倦马犹能尽日行。
筐饼尚携沙店洁,瓶醪才办蓟州清。
地从过客奇仍壮,天为征人暖且晴。
世上无如吾病懒,王程驱送迫燕京
蓟州 清 · 赵观彬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悔轩集卷
一曲胡笳戍垒危,蓟门驱马夕阳时。
徒然大佛千年卧,今古兴亡睡不知。
别赴燕使 清 · 赵显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归鹿集
平世元戎卧碧油,燕山使者动行辀。
不能鸣剑驰英略,只管挥毫写别愁。
皮币百年伤国步,桑蓬万里羡君游。
何由痛饮蓟州酒,相与悲歌易水头。
别申幼言之燕 清 · 赵显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归鹿集
平世元戎卧碧油,燕山使者动行辀。
不能鸣剑驰英略,只管挥毫写别愁。
皮币百年伤国步,桑蓬万里羡君游。
何由痛饮蓟州酒,相与悲歌易水头。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太傅磔降臣卞彪于是山始浮海入瓯闽故是山有太傅厓山三大忠臣祠反出吾乡之后然吾乡成化以前志乘不载此祠盖袁清容之父为元降臣清容庆元路志不载其后诸志因失之至张东沙宁波府志始补入今祠已圮矣予拟重建先约南皋钝轩甘各共吊以诗) 清 · 全祖望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虬骨集
罗刹江头湖不至,范文虎临安市
范阳将军气如虹,背城请战遭乖刺。
臣妾佥名谢道清太皇太后,谁忍连署迎北使家参政铉翁
庆元都府亦雄藩,孟传昌元那足恃(庆元制置大使赵孟传与寓公谢昌元迎降上四明图籍)
空馀巾子山一片石,聊驻残军麾赤帜。
嗟哉天之所废莫能兴,抟土逐日成何事。
只有孤忠一腔血,天亦无能夺我志。
谁家幺么卞竖子,甘言来说蛟关澨。
将军错认作从王,不惜庖丁陈脍胾。
牡砺滩头白浪高,金鳌背上哀云渍。
酒阑方为哭神州,投袂而嗔惊犀兕。
尔舌尚存真维厉,尔肉不食应投畀。
此是刀山大道场,尔戴尔头昩趋避。
尔时海上正扬波,鼍鼓逢逢起云际。
长鲸怒目献长矛,神龙鼓鬐效神匕。
剑光磨糊,刃痕拂戾。
鸡山之鸡争哀鸣,虎山之虎群忿詈。
将军笑抚竖子尸,所恨尔帅远莫致(谓石国英
俄传除地乃更饮,诸公为我同心济。
国家运祚正灵长,一汴二杭犹未替。
况有文陈两相公,大声卬须扶正义。
茫茫溟海落日斜,重为此牛此酒出头地
扬帆而前即东瓯葱葱天水双龙有佳气
秋碧堂法帖即用册中颜鲁公竹山连句韵(故相国真定梁公家石刻,公曾孙秀才用梅拓以见赠,中若兰亭诸迹,今已收入御定《三希堂宝刻》,其他刻于人间本者亦多有,独颜公竹山连句》一帖夙未之见,因用韵成篇。)庚辰 清 · 钱载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二
滹沱河畔过,未得问书堂。
却枉贻家刻,轮番识数行。
秋帘灯炯炯,破瓦雨浪浪。
妙迹新如昨,多年晦始彰。
先摹南渡本,后及弁山阳。
名郡墨池大,损斋家法长(首宋高宗临《黄庭经》,末赵文敏写《常清净经》。)
况停颜氏盖,曾课郭边
招隐有千,读书凡几霜。
茗携鸿渐碗,禅并皎公床。
宦客参群从,风流长众芳。
诗题高士帙,目短右军墙。
杜牧差辉映,苏髯又颉颃。
一时罗米蔡,真赝辨王羊。
清暇心犹见,升平岁不忘。
工閒纸轻拓,石好屋深藏。
示我赢怀璧,邀君共汎觞。
高林候丹蕊,盛业继青缃。
且缓论游艺,兹来定举乡(连句者十人:真卿处士陆羽、前殿中侍御史广汉李萼、前梁县河东裴修推官会稽康造评事范阳汤清河释皎然河南陆士修、河南房夔颜粲颜颛颜须京兆韦介洛阳赵郡李观詹事司直河南房益河东柳淡永穆颜岘述,上各一韵。「竹山招隐处,潘子读书堂」,颜公起韵。「万卷皆成帙,千竿不作行」,处士接联也。)
重过独乐寺(在蓟州向每取道城外兹偶经城内故重过之)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
山郡寒烟里,祗园粉堞边。
禅房有花木,向日记留连。
颓废嗟如是,施檀亦偶然(是寺为辽统和时所修落已甚因命重葺)
邑民似相识,瞥眼十馀年。
贾岛故里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九
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
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
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
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
蓟州道中览古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七
宿润罨林岚,衢好跋骖。
风光过上巳,郊墅似江南
戍守今堪指渔阳为胜国镇守岩疆),邮程向所谙。
王公虽设险,在德有名谈。
蓟州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崇岭后前映,清川左右流。
地形殊觉秀,文物故因休。
驿路昔频过,郡城今重(去声)脩。
花宫仍道侧,憩坐片时留。
德胜门嘉庆丁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
春祀还宫内(我朝定制二月朔日于坤宁宫大祀月神先期自御园还宫每年如此),路经德胜门
文皇高祖,渺已实元孙
力取权弗取天聪三年亲统太宗文皇帝以明国屡背盟誓大军征明洪山口遵化城遂由蓟州进薄燕京驻营城北土城关之东直抵德胜门率诸贝勒环阅京城其时诸贝勒屡请攻城失太宗谕曰朕仰承百城天眷攻城必克但所虑者倘我一二良将即得亦不足喜遂止弗攻移驻南海子许明议和率军由山海关班师),德尊果是尊。
微尘郊外有,望雨复心存京师去冬腊雪优沾今岁上元前一日得雪不成分寸今日途间觉有轻尘虽土脉尚润而早已心存望雨矣)
永济桥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二
范阳郡古梯航并辏燕都督亢陂遥襟带斜联涿水葺胜朝之废轨咨疆吏以传鼛昨者镌珉纪事具见大端兹焉行仗成诗重赓七字
蜿蜒长桥跨涿河,重修工竣此经过。
多疏涵洞防秋涨,已看洪川吸众波。
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
舆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勇轲。
听松庵竹炉煎茶再叠旧韵 其二 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
依然冰洞下流泉,谁解三篇如法煎。
炉篆袅飞祗树杪,瓶笙响荅磬房前。
范阳见说风生腋,彭泽那关醉欲眠
我自心殷饥溺者,让他清福享教全。
顺义县行宫叠壬寅旧作韵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四
背指汤泉启跸车,行行翠巘渐为赊。
遍耕禾黍未出土今年二月初七八日之雪为北方稀有之优泽不但麦苗滋润发生而众民亦遍种大田实从来所未有欣慰之馀益深钦惧),深润麦麰争发芽。
频悉畿东雨尤渥刘峨二月廿九三月初二等日畿东通州蓟州宁河遵化处均得雨三五寸不等透雪后益以雨泽尤为优渥),独廑河北泽仍差毕沅等奏豫省迤南之汝宁南阳陈州等处亦禀报于二月廿四日得雨二三四寸不等惟河北卫辉各属日来仍未得沾渥泽)
而今无事幸四海,惟吁有年乐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