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华山诗十二首 其十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凭高坐石阅人寰,今古匆匆醉梦间。
七国分争才半局,一丸何用闭重关。
转轮日月圈中急,挥麈烟霞象外闲。
可是岳灵容傲吏,谪居长得傍名山。
华山诗十二首 其十一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洞中鸡犬寂无哗,疑是秦人别有家。
偃盖古松垂五粒,缀珠奇树吐三花。
惊看玉井船如,遥忆蓬山似瓜
问讯关门仙令尹,青牛何日返流沙。
华山诗十二首 其十二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感时怀古不胜情,肘后苍精夜自鸣。
禹迹九河沉大陆,秦关千嶂护长城。
华阳地敞堪归马,太白星高喜弄兵。
北望浮云连朔漠,日边何处是神京。
华山诗十二首 其四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天飞瀑落岩扃,触石敲云鸟亦惊。
白昼雷霆喧暗壑,晴天风雨起寒声。
奔来溅沫侵衣湿,转入澄潭照胆明。
漫道出山泉水浊,渭滨东去共流清。
秋夜梦支道林谈秋水篇晓入华山一雨大师讲楞严 明 · 胡梅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华山怀陈希夷 金 · 雷渊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
五季乾坤半晦冥,先生有意事澄清。
齁齁四十年来睡,开眼东方日已明。
自斗华山迁居凤山之麓作 元末明初 · 胡布
 出处:元音遗响卷二
欣欣临池树,膏雨焕春华。
繁柯曰已滋,盈条实丹葩。
北堂康食饮,庞眉已雪皤。
妻孥虽鄙朴,蚕织事不讹。
怡怡奉高年,至乐保天和。
柴门乌雀喜,宾友远来过。
语笑任真情,忘形于咏歌。
逍遥适理性,即道心靡他。
富贵岂不足,贫贱未偏颇。
穷年得安逸,过此欲如何。
华山峰顶晴望 现当代 · 吴寿彭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先导长河穷九曲,削成华岳置三峰。
行从陇阪归征马,欲接秦云下断鸿。
紫塞黄榆拱北,浊泾清渭合流东。
伫看万壑收暝处,留迟潼关夕照红。
华山 北宋 · 夏竦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三峰森翠倚云棱,凝睇烟萝最上层。
八水乱分秦帝国,四关空锁汉皇陵。
仙羊未起眠春草,塞马初归放紫藤
堪惜圣朝无傲吏,夜来风月属闲僧。
华州马戴(一作秋中闻马戴华山因寄)824年 唐 · 无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
三峰待上,鸟外挂衣巾。
(一作独)见无穷景,应非暂往(一作住)身。
水寒仙掌路,山远(一作林静,一作云住)华阳人
欲问坛边月,寻思阙复新。
蓦山溪 陕西潼关道中冒雨独登华山 现当代 · 陈逸云
 押词韵第四部
峡㠉陡经,壑岫迷风雨。
绝顶独登临,探巉岩、野烟带树。
天晴泼翠,崖角古松幽,苍龙岭落雁峰,卷入云深处。

关河如画,极目添愁绪。
南北遍狼尘,有谁人、壮怀自许。
版图收拾,不负少年头,嗟鬓白,听钟声。
山映斜阳暮。
仲春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 明末清初 · 李寄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春还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閒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华山五首选二 其一 华阴登山麓经千尺幢百尺峡云台峰 现当代 · 潘受
 押元韵
三峰碍日月,一石饱乾坤。
大哉太华山,其气压中原。
我来先仰望,未觉兹山尊。
登临甫及麓,他山已儿孙。
雄奇竟谁削,高古不可言。
攀天缘朽索,戒步趋惊魂。
千尺幢若井,百尺峡若藩。
触藩难进退,落井难飞翻。
时时僧面壁,稍稍鸟突樊。
脱危心始悸,喘汗休岩根。
回顾失来径,烟云空吐吞。
安得淩绝顶,浩歌揖轩辕
仲春池阳复游华山华州口占 明末清初 · 李寄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
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
绍兴府华山维卫像记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相山集》卷二三
按《西南维卫无量寿佛像记》云:「阿育王第四公主以姿貌寝陋,冀其端严,舍金银铜,冶铸斯像四十九躯,首饰火焰,足饰莲花,布四天下为众生植福之本」。
此山得四十九躯之一,而居其冠。
初,晋成咸和四年,有婆罗门僧宝奉斯像泛海东来,比至,齐祖兵乱,徬徨无所向,因穴地而藏之大河之侧。
顷之,发藏无见,夜梦神人告曰:「尔其往江左丹阳尹高公悝,当自知之」。
婆罗门僧如其言诣悝,悝曰:「某年月日,偶以职事至张侯桥,远望桥下有五色光,轮囷覆水,命左右视之,得斯像于溯流。
因闻于朝,有旨致之阙下,辟瓦官寺以居之。
辇入金陵,抵长岸坊口,牛不肯进,鞭之若与人竞,径入长干寺中。
有司以闻,上叹异久之,赐内府钱数百万为殿以奉香火」。
婆罗门僧闻悝言,悲喜交集,因辞悝走长干瞻礼,以终其身。
更宋齐,迄梁大同中昭明太子统亲自长干辇送斯像,奉安山中。
至山之日,顶放白毫相光,宛如组练,萦绕十峰。
明年,山发洪水,坠石崩崖,摧压涧谷,寺成巨浸,而像设中立,瑰然独存。
唐会昌之变,欲毁为钱,以不能碎故存之。
始在长干,当宋齐之代,尝失火焰、金莲所在。
宋人董琮因采珠于交州,睹物触舟之祥,而遂获火焰。
齐人张世系因捕鱼于临海,睹蟹相附之异,而遂获金莲
呜呼!
变化不常,去来自在,地祇所不能秘,王命所不能拘,火所不能烧,水所不能溺,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哉?
故书之以告来者。
华山高卧图 明 · 张宪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华山 明 · 黄器先
玉华山如玉笋开,屋连华盖张三台
道士开坛礼北斗,九仙嶂下訇清雷。
是时玉皇正宣敕,命我老人寿南极。
茅屋不惊风雨来,子孙长大贡天樯。
华山未淩绝顶感赋长歌丁卯 现当代 · 宗远崖
华山险绝亦秀绝。
千岩皓皓森成列。
此岂白帝金精之所凝。
清如玉乳结层冰。
胜景诱人循磴道。
我亦相趋不知老。
早闻鱼石今见之。
元是霹雳神手造。
日照芙蓉四望开。
空中忽响晴天雷。
游人相顾惊且唤。
我自拄杖观云台
隆隆声乍已。
人亦忧转喜。
竞攀苍龙鬐。
何似缘柯蚁。
白日西倾我渐疲。
回心石畔步逶迟。
忽忆往时上庐岳,戏与五老誇乘危。
心欲攀缘足欲止。
抚膺自笑今如此。
徒见黄河如丝天际来。
难与明星玉女相依倚。
回首峨峨千尺山童。
苍然暮色隐岩松。
归意袭人尚谁待。
石门伫立望西峰
华山图歌(为乔太常宇作) 明 · 李东阳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七 名胜类
嗟哉此山吾不知其几千丈兮,但见巍然屹立乎天中。
中有三峰耸拔而直上,部位离立西南东。
诸峰罗列在其下,有似长老随儿童。
纵令立表以识不得算,虽有记里之鼓难为功。
我闻上古之世开鸿濛,河水荡汨相结融。
融者为泥滓,结者为石为山峰。
石坚山积理亦尔,试看崛拔斩削别有造化之神工。
山名五岳此其一,特出似异衡与嵩。
天门重重隔烟雾,铁锁悬厓引长路。
枢衣欲进苦不前,十步行时九回顾。
山腰流泉如瀑布,仙掌撑空若承露。
虎踞龙蟠各有形,鸾鶱鹤舞纷无数。
置身忽在中峰顶,极目乾坤莽回互。
秦关蜀徼阸塞岂足论,遥指扶桑最高树。
噫吁嚱,自有天地兮即有此山,万物代谢兮山岿然。
古人今人到者相接踵,谁复骋步穷其巅。
我生好古厌尘俗,险绝独慕昌黎韩
昔年南游复东眺,二岳咫尺不一攀。
有客西来诧我以大观,歌声上彻秦云端。
画图指点向空廓,已觉天上非人间。
乔生乔生如此好奇者,世不可以多得,安得与子一日遍历千巑岏。
杜莘老华山 元初 · 高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上方可望不可到,今日兴来时卧游。
须信丹青有神化,世间随处是同州
困学斋杂录:高雄飞独石诗云云。题杜莘老华山图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