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麻姑山万长史韵二首 其二 明 · 邵宝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景与情俱胜,人归酒未阑。
舆分秋籁爽,桥倚晚淙寒。
石鼎诗中纪,兰亭画里看。
好山游欲遍,东望眼初宽。
麻姑山二首 其一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千载荒坛故姓麻,劫灰漫道在烟霞。
泉流云壑真能胜,海变或是誇。
此日佩兰贻水裔,它年笙鹤问天涯。
不须更索题名记,八月星河有使槎。
麻姑山二首 其二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几曲登登破岭烟,一亭一曲兴超然。
开云田画殷人井,转壑泉分禹日川。
独鹤每翔新表外,双松长倚旧坛前。
颜碑谩为传闻录,屈指于今又许年。
麻姑山 明 · 王慎中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遵岩集卷一
云出本无心,择栖多奇巘。
类予慕真胜,涉趣不知远。
初缘碧涧行,几傍丹崖转。
林追去虎踪,蹬蹑飞猿践。
泉流递浅深,岩谷变阴显。
濆瀑遇留憩,石床时仰偃。
桂芳洞里秋,霞映山中晚。
探异寻前期,入幽忘后反。
神游力不悁,理惬情俱遣。
天路如可梯,欲以微官免。
徐殿丞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北宋 · 李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崙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徐殿丞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一首 北宋 · 李觏
五言排律 押尤韵
良友嗟尘网,相期物外游。
求珠非赤水,不死是丹丘
机上麟交擗,樽中蚁乱浮。
仙家一度醉,人世几千秋。
药气多留鼎,茶香细出瓯。
尧人方旷荡,容易学巢由。
麻姑山1042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正德《建昌志》卷二、《古今合璧事类》前集卷五、《文章类选》卷二、康熙《西江志》卷一四一、康熙《麻姑洞天志》卷七、《历代赋汇》卷一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六、道光《南城志》卷三一、同治《重刊麻姑山志》卷五
巍乎高哉!
兹山之为异也,吾不知夫几百千里之广。
但见土老而石顽,顶天而直上。
验地势之所极,固亦东南之藩障者乎。
路蹊蟠郁,前后相失。
冈峦崒嵂,左右驰突。
鸣泉百雷,跃下云窟。
万矛,舞破烟骨。
灵奇恍惚,变见出没。
匮耳目之观听,曾不究夫万一。
其间则有名天之洞,礼神之堂。
高台层瑶,吸日月之光;
缭垣筑粉,孕芝兰之香。
偏门曲廊,入迷其方。
斜轩乱窗,或温而凉。
况乎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一饮一石,一醉千日。
安知亿万人,尘衣飞蚤虱。
其或黯然而雾,飘然而雨,跬步之内,则朦无所睹。
夜长漫漫,山空月寒。
鹤群戏风,舞羽跚跚。
老猿抱子,吟声欲乾。
怪物参差,柯水湄。
或步或驰,或啸而悲。
仙乎鬼乎?
千态万状而使人心疑。
别有涧石之迤逦,圜潭之无底,是曰蛟龙之所止。
懒而为旱,怒而为水。
嗟我力耕之民,辍衣食之资,而为祷祠之费。
岩岫冥冥,古无人行。
百兽饥死,虎狼夜鸣。
是何假上真之名,而神奸之所凭也?
悲夫!
以地之奇,以物之灵,而逋客之经营。
全形养气,采术茹菁,未尝有笳箫之声,鸾凤之迎。
谢人品而凌太清者,徒见山寒兮青青,水兮泠泠,云路咫尺,而不能以升。
岂非仙可得而不可求,道可悟而不可学?
彼其叛稼穑之功,遗室家之乐,越天常而慕冥寞,宜乎白首于丹灶之下,幽死而无所托也。
麻姑山 北宋 · 童邦直
五言排律 押先韵
碧苔侵野径,好鸟隔春烟。
有洞寻青翼,无僧结白莲。
雨添蛙一部,暖足柳三眠。
绿发便花朵,悭肠怯酒船。
安仁嗟拙宦,苏晋暂逃禅。
日色同悲惨,东风乱纸钱(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七引《麻姑山志》)
麻姑山重修三清殿康定二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四、《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三、康熙《麻姑洞天志》卷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同治《重刊麻姑山志》卷四
觏幼时读颜鲁公《麻姑仙坛记》,观其称道壤地之殊绝,人物之瑰怪,目想其处,谓如钧天帝庭,非下土所髣髴也。
乃长,游山纵观所有,则歌吟云烟,餍饫水石而已。
其馀古屋数百楹,或腐或湿,无足可居,惟仙若神,何以顾享?
噫!
物有愈衰而后复,理之常也。
则所谓三清殿者,今为复之先乎!
按是殿之作,背山向阳,得地之正。
五代迄兹,载祀远矣。
虽其营缮颇甚盛壮,而木穷于蠹,瓦困于雨,日坏月堕,几将压焉。
颍川陈公某,乡之耆德,勇于为善。
一见其事,恻然于中,乃发家财以葺之。
工之巧者必至,材之良者必备。
或改以新,或完其旧。
昔挠以隆,昔卑以崇。
赭焉而霞烘,垩焉而云溶。
真仪之位,得以如礼。
山英水灵,若喜若慰。
虽大道之要,本乎澹泊,安在土木之华而后张显
然名山之景,列在图籍,非有游览之盛,不足称述。
故言神仙者必曰昆崙之墟、海中洲岛,宫阙之侈,视珠玉不啻如土,世俗相承,以为美谈。
麻姑山,著称久矣,元和辞人白乐天辈咸有咏歌,粲于屋壁。
自尔以来,言者溢口,书者满牍,天下灵境,兹不后焉。
茍非崇饰栋宇,严事上灵,其何足观之?
颍川公之意,岂徒然哉?
觏之视公,大父行也,见命为记,谨书其略。
于时岁在辛巳大宋康定二年
麻姑山仙都观御书阁后记皇祐三年六月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四、《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三、康熙《麻姑洞天志》卷一五、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同治《重刊麻姑山志》卷四、《道家金石略》第二七二页
皇祐三年,以御书「明堂」及「明堂之门」,篆、飞白二体,藏诸名山,麻姑仙都与焉。
夏六月道士黄太和为觏言:「今者圣人肆笔,而山薮得之,其奚翅金简玉字。
盖犹嵎夷、昧谷,天象所出入,撮土勺水,罔不光华,非复与尘俗等,幸哉!
愿有志焉以示后,何如」?
觏伏思念,王者制作,史书乐歌,幽则物魅,远则夷貉。
耳者必闻,口者必诵,安在愚儒识之?
况礼不斥尊,其可以犯?
已而又念江南卑薄,与上国人不日接,异时故老既没,传闻将失实,史官记注,秘莫得见,则吾君之行礼,彼山之受赐,曷从而知之?
先王盛公亦尝为《御书阁记》,所以述太宗之事,殆可继也。
矧兹严父配天,古之大事。
汉收秦烬。
失其根萌。
冉冉至唐,名在实去。
五代鱼肉,诚所不暇。
祖武宗文,志亦未集。
佑启我王,及此希阔。
如废斯起,如断斯续。
合符天鬼,匪自群议。
礼明乐备,又申之以翰墨。
河图大训,永以华国
周公宗祀,而文字无传,宣王岐阳,而石鼓非手书,未有华实相副,若是之彬彬者也。
汉武帝泰山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曰:「命也夫」!
乃者,季秋大飨,而知其说者有不在焉,则谓之何?
尚从仙宇见是宝书,抑天幸也。
故就叙其语,俾刻之云。
麻姑山五首 其二 飞练亭 元 · 揭傒斯
 押词韵第七部
神工掷天绅,挂之两崖间。
万古输不尽,谁能测其端。
势割山石愁,气挟草木寒。
安得天风吹,系彼日月还。
麻姑绿云发,黝黝长不残。
麻姑山五首 其三 涌雪亭 元 · 揭傒斯
 押词韵第十一部
泉源出地底,仰向云中行。
擘厓泻千丈,乱石皆腾狞。
风霆日夜急,雨雪虚空明。
不有神物扶,兹山应久倾。
喷薄侧飞鸟,砰訇愁百灵。
仙家信为好,喧聒何由平。
麻姑山五首 其四 三峡桥 元 · 揭傒斯
 押先韵
两山束飞桥,下堑不测渊。
谁开万寻铁,逗此无穷泉。
淙淙辊空曲,汹汹投奔川。
阳光下照之,忽作龙腾天。
常恐田变,中有瞿塘船。
麻姑山五首 其五 麻姑坛 元 · 揭傒斯
 押词韵第七部
嵯峨仙都观遥望丹霞天。
后有千岁,前有百顷田。
风日夏飒沓,烟云昼葱芊。
群彦一时集,安知非列仙。
持觞起相酬,罢琴抗高言。
天道信悠邈,人情何拘挛。
灵君不可致,落景讵少延。
仰虽惭冥冥,俯实忧元元。
主人顾坐客,此中可忘年。
麻姑山 明至南明 · 熊人霖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瑶池西海外,白云何英英。
王母怡妙颜,怜此尘中人。
东过匡续庐,南顾子骞亭。
偶然眷兹地,青鸟下云岑。
此中鸟爪女,欣然得逢迎。
劳劳周穆王,何似王方平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麻姑山
麻姑山五首 其一 云关 元 · 揭傒斯
 押词韵第十一部
湖北宪使程公閒居盱上二年矣。五月二十日,诏拜翰林学士。又十日,公与使者及诸客同游麻姑山。辄以览历所止,赋诗五首。
君子初服,恩至若无荣。
穆穆芳雨散,悠悠苍山行。
危关拥雾黑,飞术缘云青。
苔藓滑如积,杉松窅冥冥。
时逢负苓翁,忽闻流水声。
举足向益高,矫然欲遐征。
徒隶各忘倦,矧彼高人情。
麻姑山九首 其九 瀑布泉 北宋 · 曾巩
七言绝句 押屑韵
飞泉一支天上来,寒影沉沉泻龙穴
山灵欲以怪动人,山路先冬积霜雪。
麻姑山九首 其二 北宋 · 曾巩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来时秋不见桃花,空树寒泉泻石涯。
争得时人见鸾凤,不教身去忆烟霞。
麻姑山九首 其四 半山亭 北宋 · 曾巩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平时举眼看山处,到此凭栏直下看。
麻姑山九首 其五 颜碑 北宋 · 曾巩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碑文老势信可爱,碑意少缺谁能镌?
已推心胆破奸宄,安用笔墨传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