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陕西省” 相关资源
诗文库90567
人物库20955
活动9524
诗文库 题目
国风·秦风 (今陕西甘肃二省大部分)(陆曰:秦者,陇西谷名也,在雍州鼠山之东北。昔皋陶之子伯翳,佐禹治水有功,舜命作虞,赐姓曰嬴。其末孙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封为附庸,邑于秦谷。及非子之曾孙秦仲周宣王又命为大夫。仲之孙襄公,讨西戎救周,周室东迁,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春秋时称秦伯。崔云:秦在虞、夏、商为诸侯,至周为附庸。)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有车,有马
未见君子之令。(一章)

阪有漆,隰有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二章)

阪有桑,隰有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三章)

按:车邻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国风·豳风(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七月九月授衣
一之日二之日
无衣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
同我妇子至喜。(一章)

七月九月授衣
春日,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
女心公子同归(二章)

七月八月
,取彼
以伐远扬女桑
七月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为公子裳。(三章)

四月五月
八月十月陨萚
一之日,取彼狐,为公子
二之日其同,载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四章)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九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鼠,塞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五章)

六月七月葵及八月枣。
十月,为此春酒,以寿
七月八月九月
,食我农夫(六章)

九月圃,十月
黍稷穋,
嗟我农夫,我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宵尔
亟其乘屋,其始百谷(七章)

二之日冲冲三之日纳于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十月
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称彼兕寿无疆(八章)
按: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武帝使关中民种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四
《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与禾也。
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汉书·食货志》)
关中游殷 汉 · 无名氏
 押青韵
三辅决录曰:游殷字幼齐。为胡轸所害。月馀。得病。但言伏伏。游幼齐将鬼来。于是遽死。关中谚曰:
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贵神之灵(《御览》或作鬼灵之验。○魏志张既传注。《御览》四百四十四、四百九十六。)
关中鲁丕 汉 · 无名氏
 押蒸韵
《后汉书》曰:字叔陵扶风平陵人。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元和元年。徵再迁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馀人。关东号之曰:
五经复兴。鲁叔陵(○《后汉书》鲁恭传附本传。《书钞》一百。《白帖》二十六。《御览》六百十五。○逯案。鲁丕。《初学记》、《御览》皆作鲁平。)
孙权曹休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建兴六年十一月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八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勿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失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巨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此表《集》所无,出张俨《默记》)
关中诗十六章 西晋 · 潘岳
四言诗
《诗纪》云。惠帝元康六年。氐贼齐万年与杨茂于关中反乱。既平。帝命诸臣作关中诗。岳上表曰:诏臣作关中诗。辄奉诏竭愚作诗一篇。案《汉记》。孝明时护羌校尉窦林上降羌颠岸。以为羌豪。岸兄颠吾复降。问事状。对前后两屈。坐诬讽下狱死。齐万年编户隶属。为日久矣。而死生异辞。必有诡谬。矿引证喻。以徵不恪。
于皇时晋,受命既固。
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德博化光,刑简枉错
微火不戒,延我宝库。(一章)

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虞我国眚,窥我利器。
狱牧虑殊,威怀理二。
将无专策,兵不素肄(二章)

翘翘赵王,请徒三万。
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旗盖相望,偏师作援。(三章)

虎视眈眈,威彼好畤
素甲日耀,玄幕云起。
谁其继之,夏侯卿士
惟系惟处,别营棋跱(四章)

夫岂无谋,戎士承平。
守有完郛,战无全兵
锋交卒奔,孰免孟明
悄檄秦郊,告败上京。(五章)

周殉师令,身膏氐斧。
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卢播违命,投畀朔土
为法受恶,谁谓荼苦(六章)

哀此黎元,无罪无辜。
肝脑涂地,白骨交衢。
夫行妻寡,父出子孤。
俾我晋民,化为狄俘。(七章)

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天子是矜,旰食晏寝。
主忧臣劳,孰不只懔。
愧无献纳,尸素以甚。(八章)

皇赫斯怒,爰整精锐
命彼上谷,指日遄逝
亲奉成规,棱威遐厉
首陷中亭,扬声万计。(九章)

兵固诡道,先声后实。
闻之有司,以万为一。
之不善,我未之必。
虚皛湳德,缪彰甲吉。(十章)

雍门不启,陈湃危逼。
观遂虎奋,感恩输力。
重围克解,危城载色。
岂曰无过,功亦不测。(十一章)

情固万端,于何不有。
纷纭齐万,亦孔之丑。
曰纳其降,曰枭其首。
畴真可掩,孰伪可久。(十二章)

既徵尔辞,既蔽尔讼。
当乃明实,否则证空。
好爵既靡,显戮亦从。
不见窦林伏尸汉邦。(十三章)

周人之诗,寔曰采薇
北难猃狁,西患昆夷。
以古况今,何足曜威
徒悯斯民,我心伤悲。(十四章)

斯民如何,荼毒于秦。
师旅既加,饥馑是因。
疫疠淫行,荆棘成
绛阳之,浮于渭滨。(十五章)

明明天子,视民如伤
申命群司,保尔封疆。
靡暴于众,无陵于强。
惴惴寡弱,如熙春阳(○《文选》二十。《诗纪》二十八。又《晋书》五十八引斧、举二韵。)(十六章)

关中诗表 西晋 · 潘岳
 出处:全晋文
诏臣作关中诗,辄奉诏竭愚,作诗一篇,案汉纪,孝明时,护羌校尉窦林上降羌颠岸,以为羌豪,岸兄颠吾复降,问事状,对前后两屈,坐诬罔下狱死,齐万年编户隶属,为日久矣。
而死生异辞,必有诡谬,故引证喻,以惩不恪(《文选·关中诗注》)
关中出禅经序 十六国 · 释僧睿
 出处:全晋文
禅法者,向道之初门,泥洹之津径也。
此土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
摩罗法师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姑臧长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既蒙启授,乃知学准法有成修。
《首楞严经》云:“人在山中学道,无师道终不成”是其事也。
寻蒙钞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陀法师所造;
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
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钞集之所出也。
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
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义之所撰也。
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
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二卷,别时撰出。
夫驰心纵想,则情愈滞而惑愈深;
系意念明,则澄鉴朗照而造极弥密。
心如水火,拥之聚之,则其用弥全;
决之散之,则其势弥薄。
故论云:质微则势重,质重则势微。
如地质重,故势不如水;
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风,风不如心。
心无形,故力无上,神通变化,入不思议,心之力也。
心力既全,乃能转昏入明,明虽愈于不明,而明未全也。
明全在于忘照,照忘然后无明非明。
无明非明,尔乃几乎息矣。
几乎息矣,慧之功也。
故经云:无禅不智,无知不禅”。
然则禅非智不照,智非禅不成。
大哉禅智之业,可不务乎?
出此经后,至弘始九年闰月五日,重求检校,惧初受之不审,差之一豪,将有千里之降。
详而定之,辄复多有,所正既备,无间然矣(《释藏迹》九。)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凯安(《新唐书·礼乐志》曰:“贞观初舞隋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郊庙朝会同用之,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著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裤,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裤,乌皮靴,执干戚,馀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后改治康舞曰化康,避高宗讳也。”《旧书·乐志》曰:“《凯安》舞,贞观中造。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剋靖关中,三变象东夷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詟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贞观礼,享郊庙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麟德二年十月,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破阵乐》,并改器服,后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不入雅乐,复用《治康》、《凯安》如故。”)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养韵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序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
余以暗昧。少参学府
优柔教义。咨质贤明。
问道绝于儒文。钦德承于道立
故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
惟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
周流晋魏。披阅累于初闻。
顾步江淮。缘构彰于道听。
遂以立年。方寻铅墨。
律仪博要。行事谋猷。
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
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
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
备通节目。流渐可知。
至于戒本坛场。曾未陈广。
虽因事叙。终非错言。
今年出从心。旦夕蒲柳。
一寻此路。若坠诸隍。
力疾书之。遗滞非咎。
乃以乾封二年。于京郊之南。
创宏斯法。原夫戒坛之兴。
所以于戒也。戒为众圣之行本
又是三法之命根。皇觉由此以兴慈。
凡惑假斯而致灭。故文云。
如何得知佛法久住。若中国十人。
边方五人。如法受戒。
是名正法久住。是知比邱仪体。
非戒不存。道必人宏。
非戒不立。戒由作业而克。
业必藉处而生。处曰戒坛
登降则心因发越。地称胜善。
唱结则事用殷勤。岂不以非常之仪。
能动非常之致。然则详其广也。
谈论可以处成。寻其要也。
行事难为准的。是以诸律文云。
方相莫委于分齐。唱令有昧于前缘。
众集不晓于别同。通和懵分于成败。
并曰非界。咸乖圣则。
虽受不获。以无界故。
是知空地架屋。徒费成功。
无坛结界。胜心难发。
今博寻偫录。统括所闻。
法施之初门。仰住法之遗则。
若不分衢术。则推步者不识其由。
故略位诸门。使晓锐者知非妄云尔。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初唐 · 薛稷
 押歌韵
引用典故:傅岩 不事周
驱车(一作马)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一作能)几何杜甫云:“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谓此作也)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作崔国辅诗)728年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三径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一作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尽,壮志逐年衰。
(一作旦)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新安张少府秦中(一题作越中送人归秦中732年 盛唐 · 孟浩然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引用典故:邵平田
试登秦岭(一作望)秦川,遥忆青门可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728年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狎鸥 吟同楚执圭 堕泪岘山
(一作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一作明扬逢圣代),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一作真)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秦中送李九赴越759年 盛唐 · 高适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人生贵适意 济江篇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一作秋林)不可向,长路或难前(一作联)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
谢家徵故事,访遗编。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745年 盛唐 · 李白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引用典故:越处子 杞妻 津妾棹歌 斩空衣 缇萦 要离杀庆忌
梁山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一作腾)若流星。
损躯报夫雠,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一作跳),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一作府),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一作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庆忌,壮夫所素(一作素所)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秦中送人觐省 盛唐 · 储光羲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章台 梁苑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
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
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 其一 盛唐 · 储光羲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七部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
锵佩出中台,彯缨入仙掖。
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
鸣盗非足徵,愿言同下客。
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 其二 盛唐 · 储光羲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
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
善听在知己,扬光唯达人。
妙年弄柔翰,弱冠偶良晨。
擢第文昌阁,还家沧海滨。
寸心何所望,东(一作省)掖有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