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书怀寄卢州(一作泸州838年 唐 · 杜牧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京兆公乞留泸州剌史洗宗礼855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臣得当管泸州官吏百姓李继等及泸州所管五县百姓张思忠等并羁縻州土剌史韦文赏等状称。
前件官到任巳来。
励精为理。
多方以苏疲病。
况郡连戎僰。
地接巴黔。
作业多仰于茗茶。
务本不同于秀麦。
宗礼(阙十二字)貊之邦。
粗识囷仓之积。
伏冀宸严。
俯哀县道。
特许量留宗礼更一二年。
泸州安乐山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以楚蜀连封。
西南重地。
江驰万派。
岚积千峰。
天帝以之会昌
龙神以之固护。
惟兹奥壤。
独擅雄名。
三层烛烟月之光。
八洞閟灵仙之宅。
常宏胜利。
以祐蒸人。
年无旱潦之伤。
保安贞之吉。
致溯沿之攸济。
获丝枲之蕃丰。
衔三观威灵。
二真慈贶。
传诸远近。
载彼经图。
翘首注心。
共歌元泽。
臣名拘辇毂。
望切林泉。
每怜素豹元猿。
常戏芝岩岫。
延颈企踵。
迹滞神游。
辄贽微香。
遥陈孤恳。
臣以所居北帝院
斋醮所给。
钟簴未周。
虽申降福之仪。
几阙飞霜之韵。
始闻仙山之内。
法器且多。
既无考击之期。
虚备锵洋之美。
道随诚感。
钟固可移。
愿减有馀。
资其不足。
辍于翠岳。
迁就皇都
清声渐远于彤云。
洪响伫闻于紫禁。
愿俞诚祝。
永镇京华。
谨差正一弟子张谏卿奉词陈请以闻。
不任。
泸州南井煎盐灶户遇正至寒食给假诏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乙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泸州南井煎盐灶户自今遇正、至、寒食,各给假三日,所收日额仍除之。
赈戎泸州民诏大中祥符三年三月辛丑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
戎、泸州民艰食者赈之,仍给复一年。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七之五(第六册第五八一三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八之三四(第七册第六二七○页)。
泸州淯井监驻泊并监井使臣大中祥符七年七月甲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
泸州淯井监驻泊并监井使臣,自今能抚绥蛮人,边界无事,代还日,当议甄奖。
乞令泸州毋使人招纳夷贼奏元丰元年八月 北宋 · 韩存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一、《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二五(第八册第七七七九页)
乞自起发后,令本道毋得使人招纳夷贼;
虽有降者,且令说谕,候经制官到日指挥
泸州战捷奏元丰元年十一月 北宋 · 韩存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四
九月辛卯讨蛮贼,至十月辛卯,回军攻破贼后城等十三囤,除归降外,并已焚荡。
斩首级五百七十馀,获生口百馀,得猪牛及铜鼓、标排、器甲各千馀。
见领兵赴泸州相度分屯。
安置泸州投降夷人奏元丰元年十一月 北宋 · 韩存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四
罗胡苟姓作过夷贼系八母姓,共五十六村,除已讨杀及投降外,有四十七村。
内四十二村累次各以铜鼓、器甲、水牛等衔草乞命投降,及献逐村地土,岁认租税。
尚有斗忙、个斗等五村未降,据招安将杨方简等称,各携其家人远遁。
今见官军在纳溪寨,实惊惧未敢出汉。
今且以降夷村分头领彊壮老小人口、山坡水㽪地土,逐年认纳租税,仍各令打誓归业,依旧住坐讫。
请发泸州军士浚隍筑城并许蛮人赴监市马奏大中祥符七年三月辛卯 北宋 · 王怀信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二、《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六
泸州溪洞,悉已宁静
淯井监旧无城隍,今请发泸州军士浚隍筑城。
又近界蛮人赴监鬻马者,请比戎州例给直市之。
乞讨平泸州夷人之乱奏大中祥符六年七月 宋 · 寇瑊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宋史》卷三○一《寇瑊传》
㪷望等尝以二年春淯井监,杀吏民。
更赦贷其罪,而复来寇边,声言朝廷且招安,得饮食衣服矣。
若不讨除,则戎、泸、资、荣、富顺监诸夷竞起为边害。
今请发嘉、眉兵捕剪以震惧之。
乞禁泸州民家私置飞梭奏天禧元年十一月 北宋 · 郑昭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
当州地连蛮界,民家多使飞梭。
刀长五六寸,簳可长四五尺,状类枪而无钻,其用轻捷,数十步外可伤人命。
自来累禁兵器,即不及飞梭,犯者未有明条。
欲乞自今后私置者,依大中祥符二年敕同禁。
兵器全成,断遣;
如有梭头无簳者,乞作全不成断遣。
按:《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二六(第八册第七二三九页)
乞下田况选择兵官使臣总兵泸州仍令禀梓州路官指纵事奏庆历七年1047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文潞公文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自去秋以来,日官所奏星文变异,皆云蜀中稍须防备。
近睹梓州路所奏缩井夷人作过,若只是十州五团夷人,即计其事体,必不致大。
本路便奏乞自秦凤发兵救应,臣却恐因此张皇,别致生事。
庆历四年秦凤发兵往彼,不惟无益于救援,而几乎别生他事。
臣炮此失,遂于前日奏乞不自秦凤发兵,只委益、利钤辖司相度,就便发兵。
伏闻已依臣所奏,欲乞更速下田况,令选择兵官使臣总领泸州,每事令禀梓州路官指纵,不得辄分彼我,致有不和。
取进止。
庆历四年秦凤所发兵到遂州,只为本处兵官不能平心抚驭,事分彼我,以致军情怨愤。
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 北宋 · 文同
 押词韵第六部
有客来山中,云附泸南信。
开门得君书,欢喜失鄙吝。
筠奁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童稚瞥闻之,群来立如阵。
竞言此佳果,生眼不识认。
相前(原作煎,据四库本改)求拆观,颗颗红且润。
众手攫之去,争夺递追趁
贪多乃为得,廉耻曾不问(原缺,据四库本补)
喧闹俄顷闻,咀嚼一时尽。
空馀皮与核,狼籍入煨烬。
泸州开福寺 北宋 · 任伋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方舆胜览》卷六二
泸古巴子国,淙流东北贯其隅,堕山西南蟠其址。
如京副使刘用南作坊副使泸州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四、《华阳集》卷三九
敕某:泸州会江,地控夷落,实赖守牧,俾制疆陲。
尔材武著称,知识兼裕,早繇选任,膺此寄推。
且闻荐陟之留,方藉抚绥之效,宜迁使秩,仍总郡章。
三年最成,期有它渥。
可。
经制泸州夷事奏熙宁七年七月 北宋 · 熊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
经制泸州夷事,除乞降外,有水路诸村作过夷皆已平荡。
具赏平夷贼有功使臣为三等。
泸州谯门记治平三年十一月 北宋 · 邓绾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四、《永乐大典》卷三五二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七
治平三年冬泸州新鼓角门
太守文思副使周侯以书遗曰:「泸为两蜀之藩,当百蛮之冲,夷汉错居,兵多事丛,宜有郛郭之严,官府之雄,以临边防而壮戎容也。
而郡居之门,迫隘嚣陋,与民甍接。
予自至官,即欲更之,政有所先,而未遑也。
去年冬,因岁成农休,基而新之,踰时而讫功。
筑为高门,其楼七楹,瑰材宏规,高明显完,长轩飞檐,翚如翼如。
江流下盘,山光四来,以威以安,非为观游。
盍为我书兴作之因,以贻后人」?
退念皇祐初入蜀,至和中过泸,凡泸之利病,粗知之。
今承侯命,因附其说,而为之记曰:控西南,五十有四州,国朝分为四路。
言边鄙者,在益则沈黎、维川,在梓则戎、泸,在夔则施、黔,在利则龙文、沈黎
维川、施黔、龙文,皆阻山带溪,梯危笮深,限隔辽绝,不闻疆埸之事。
惟泸之南川通谷平环,夷错峦惊,备无虚日。
朝廷既用武臣,而轻其权,皆知偷安幸赏,茍岁月之无事。
虽有长策深谋,然权轻势轧,莫获有所措置。
其保完边民,调视兵防经制备预之策,未为得也。
虽按察之官,益、遂之守臣,梓、夔之兵钤,皆通领之。
盖地远而职不专,朝廷非改弦更张,重其人而授之权,以控临之,吾恐诸蛮之为患,未易测也。
皇祐初守将非人,近夷跳梁,朝廷诏益、梓、夔发兵屯泸,泸民买夷之禾,给军之须,破伤流亡,十室九虚,为吏者曾莫之恤。
凡其私欲求索,公家驱迫,自若也。
今周侯之来,清以涤其污,宽以息其劳,明以究其弊,严以剔其奸,大抵招集流散,存恤茕弱,捍边之吏,不敢畏懦而欺昧,治民之官,不复刻虐而烦扰。
向所谓权轻势轧,诚不能尽侯策虑之蕴;
然观其条置更革,凡力之所能为者,莫不为之矣。
噫!
侯之为是门,取材于民之馀,取力于农之闲,所以藩维而制边陲,其为虑之深,可见矣。
因其笔而书其事,后之知言者,得以详考焉。
时治平之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泸州合江县兵马司同管勾兵甲公事、骑都尉邓绾记。
史利言勇探泸州蛮乞弟巢穴请予奖励奏元丰四年五月 北宋 · 林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宋会要辑稿》兵一八之六(第八册第七○六○页)
借职史利言赍文字付乞弟,以取王宣下落及说谕蛮兵士为名,阴视进兵之路,勇劲可嘉。
泸州蛮酬赏军功事奏元丰五年六月 北宋 · 林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宋会要辑稿》兵一八之一○(第八册第七○六二页)
准御前劄子,封付臣赏军功告身、宣劄等。
臣契勘,随军出入与不顾死亡用命之人,恩赏即无等差;
并引战拥队将校等队下获级所得酬奖,比韩存宝奏功推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