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惠州访东坡旧隐1130年5月 宋 · 李纲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海上归来访老坡,依然遗迹未销磨。
松风亭梅花老,鹤观峰头乔木多。
垂世文章灿星斗,平生忧患足风波。
华堂满龛题诗笔(道光本作满壁龛诗笔),人事其如天定何。
惠州押监1095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追忆郭功父观余旧画雪鹊,复作二韵寄之,时在惠州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题诗于其下(补编)1097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灵惠院
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
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见山僧不见公。
方碧山惠州同知(召,字端叟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踰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
方碧山惠州同知(召,字端叟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四年登八十,寿过古来稀。
辞郡非关瘴,思亲自合归。
千诗存老笔,二纪掩閒扉。
鸡絮临筵几,随潮夜梦飞。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他集互见诗) 其一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
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他集互见诗) 其二 1099年8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
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
次韵谢余知郡和予识山会饮韵(传,惠州人,尝权吉阳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衣冠奇古旧儒风,湖海襟期臭味同。
七字不妨容我和,一樽酒欠与君中。
春光是处饶生意,山色何曾碍太空。
九叠云屏三笑路,何当偕访虎溪翁。
浣溪沙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程乡侯晋叔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松下,乃设黄汤,作此阙。余近酿酒。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1094年10月23日 北宋 · 苏轼
 押真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罗袜空飞洛浦尘
锦袍不见谪仙人
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
醉归江路野梅新。
临江仙 惠州改前韵1076年4月1日 北宋 · 苏轼
 押尤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九十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

我与使君皆白首(一作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厌求,东皇不拘束,肯为使君留。),休誇少年风流。
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东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诗后赵子昂画像并书)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
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
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
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西域
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
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自注:东坡先生惠州海棠诗十四韵》,赵君子昂所书,仍画东坡像于后,以归竹轩盛君。紫阳方回获观,题诗十四韵识之。)
惠州谢表1094年10月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四、《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五、《四六法海》卷四、嘉靖《惠州志》卷一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五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先奉告命,落两职,追一官,以承议郎英州军州事,续奉告命,责授臣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已于今月二日惠州公参讫者。
仁圣曲全,本欲畀之民社;
群言交击,必将致之死亡。
宽恩,止投荒服。
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褊浅,学术荒唐
但守不移之愚,遂成难赦之咎。
迹其狂妄,久合诛夷。
方尚口乃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
岂谓天幸,得存此生。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以大有为之资,行不忍人之政。
汤网开其三面,舜干舞于两阶。
念臣奉事有年,少加怜悯。
知臣老死无日,不足诛锄。
明降德音,许全馀息。
故使豗󵭙之马,犹获盖帷;
觳觫之牛,得逭刀匕。
臣敢不服膺严训,托命至仁,洗心自新,没齿无怨。
但以瘴疠之地,魑魅为邻;
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
精诚未泯,空馀结草之忠。
臣无任。
范纯夫(一○ 惠州109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谪居瘴乡,惟尽绝欲念,为万金之良药。
公久知之,不在多嘱也。
子由安常,燕坐胎息而已。
有一书,附纳。
长子迈自宜兴挈两房来,已到循州,一行并安。
过近往迎之,得耗,旦夕到此。
某见独守舍耳。
次子迨在许下。
子由长子名迟者,官满来筠省觐,亦不久到。
恐要知。
六郎妇与二孙并安健。
过去日,留一书并数品药在此,今附何秀才去。
如闻公目疾尚未平,幸勿过服凉药。
暗室瞑坐数息,药功何缘及此。
两承惠锡器,极荷意重。
丹霞观张天师遗迹,傥有良药异事乎?
令子不及别书,侍奉外多慰。
子功之丧,忽已除祥,哀哉,柰何。
诸子想各已之官,某孙妇甚长成,旦夕到此矣。
范纯夫(一一惠州1097年3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丁丑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成,自嘉祐寺迁入。
渊明《时运》诗曰:「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似为予发也。
长子迈与予别三年,携诸孙万里远至,老朽忧患之馀,不能无欣然,乃次其韵:「我卜我居,居匪一朝。
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废井已塞,乔木干霄。
昔我伊何,谁其裔苗」。
「下有澄潭,可漱可濯。
江山千里,供我遐瞩。
木固无胫,瓦岂有足。
陶匠自至,笑歌相乐」。
「我视此邦,如洙如沂。
邦人劝我,老我安归。
自我幽独,倚门或麾。
岂无亲友,云散莫追」。
「旦朝丁丁,谁欸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鬃垂结,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予」。
予在都下,每谒范纯夫,子孙环绕,投纸笔求作字。
每调之曰:「诉旱乎?
诉涝乎」?
今皆在万里,欲复见此,岂可得乎?
有来请纯夫书,因录此数纸寄之。
丁丑闰三月五日,多难畏人,此诗慎勿示人也。
王定国(四○ 以下俱惠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递中忽领三月五日手教,喜知尊候佳胜,贵眷各康健,并解悬情,幸甚。
一官为贫,更无可择。
知生计渐有涯,可喜!
可喜!
某到此八月,独与幼子一人、三庖者来。
凡百不失所,风土不甚恶。
某既缘此绝弃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儿亦遂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
呵呵。
书中所谕,甚感至意,不替畴昔而加厚也。
幸甚!
幸甚!
子由不住得书,极自适,道气有成矣。
馀无足道者。
南北去住定有命,此心亦不念归,明年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
伏暑中,万万加爱。
不宣。
张文潜(一 以下俱惠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久不奉书,忽辱专人手教,伏读感叹。
且审为郡多暇,起居佳胜,至慰!
至慰!
疾久已扫除,但凡害生者无复有,则真气日滋骨髓,馀益形神,卓然复壮,无三年之功也。
某清净独居,一年有半尔,已有所觉,此理易晓无疑也。
然绝欲,天下之难事也,殆似断肉。
今使人一生食菜,必不肯。
且断肉百日,似易听也,百日之后,复展百日,以及期年,几忘肉矣。
但且立期展限,决有成也。
已验之方思以奉传,想识此意也。
蒙远致儿子书信,感激不可言。
子由在筠,甚自适,养气存神,几于有成,吾侪殆不如也。
闻淳父、鲁直远贬,为之悽然。
此等必皆有以处之也。
某见寓监司行馆,下临二江,有楼,刘梦得《楚望赋》句句是也。
瘴疠虽薄有,然不恶,与小儿不曾病也。
过甚有干蛊之才,举业亦少进。
侍其父亦然。
恐欲知之,解忧尔。
会合未期,临书怅惘。
惟万为道自重。
不宣。
黄鲁直(四 以下俱惠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同治《义宁州志》卷三○、同治《酉阳州志》卷一七
某启:方惠州遣人致所惠书,承中涂相见,尊候甚安。
即日想已达黔中,不审起居何如,土风何似?
或云大率似长沙,审尔,亦不甚恶也。
惠州已久安之矣,度黔亦无不可处之道也。
闻行橐无一钱,涂中颇有知义者,能相济否?
某虽未至此,然亦近之矣。
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数日来苦痔疾,百药不效,遂断肉菜五味,日食淡面两碗,胡麻、茯苓麨数杯。
其戒又严于鲁直
虽未能作自誓文,且日戒一日,庶几能终之。
非特愈痔,所得多矣。
子由得书,甚能有味于枯槁也。
文潜在宣极安,少游谪居甚自得,淳父亦然,皆可喜。
元老奄忽,为之流涕。
病剧久矣,想非由远谪也。
隔绝,书问难继,惟倍祝保爱。
不宣。
钱济明(四 以下俱惠州109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专人远辱书,存问加厚,感悚无已。
比日,郡事馀暇,起居何如?
某到贬所,阖门省愆之外,无一事也。
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
唯绝嗜欲、节饮食,可以不死,此言已书之绅矣,馀则信命而已。
近来亲旧书问已绝,理势应尔。
济明独加于旧,高义凛然,固出天资。
但愧不肖何以得此。
会合无期,临纸怆恨,惟祝倍万保重。
不宣(《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又见《翰墨大全》甲编卷一。)
于:原缺,据《七集·续集》、《外集》补。
陈伯修(三 以下俱惠州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弘治《无锡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久不通问,愧仰深矣。
远辱专使手书,眷念之重,不减畴昔,幸甚幸甚!
比日履兹暑溽,起居佳胜。
始闻出使畿甸,旋又移守解梁。
伯修平生厄滞,得丧毫末,本不足云,但恨材用不展,有孤天授。
今兹小试,已恨迟暮,惟勉之,一日千里,副士友之望也。
秋热,万万以时保重。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