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太平马学博 其三 明末清初 · 赵湛
 押词韵第三部
贻我《白雪》篇,苍茫发瑶采。
傲若松与柏,雪霜色无改。
捧读不忍释,浩淼望沧海。
缄之玉函中,披阅对吉霭。
旦暮秋江滨,芙蓉共君采
表兄王俊夫客当涂以古诗见寄赋此奉谢 南宋 · 徐瑞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自叹离群淹在兹,诗来一读一相思。
人言毛遂早成事,我怪何蕃久不归。
灯火十年俱旧梦,江湖万里有新知。
秋风萧飒蘋花老,目断晴云片片飞。
姑孰上表 东晋 · 刘毅
 出处:全晋文
忝任此州,地不为旷,西界荒馀,密迩寇虏,北垂萧条,士气强犷,民不识义,唯战是习,逋逃不逞,不谋日会,比年以来,无月不战,实非空乏所能独抚。
辅国将军张畅淮南、安丰梁国三郡(《南齐志》六,义熙二年。)
季明府太平 其一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黄岩号难治,能者治何难。
桃李民心悦,风霜吏胆寒。
公行无不可,私请莫相干。
三尺儿童辈,皆知好长官
季明府太平 其二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季明府太平 其三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庭闱定省外,都是坐厅时。
尽日身无倦,对天心不欺。
县花潘岳,池草惠连诗。
磨取九峰石,刊成德政碑。
季明府太平 其四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
风寒当一面,江□□千艘。
此日要人物,九天宽顾忧。
诗书用处别,澼絖换封侯。
请停兵招谕淮南 北魏 · 程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春秋》有云:见有礼于其君者,若孝子之养父母;
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鹯之逐鸟雀。
所以劝诫将来,垂范万代。
昔陈恒弑君,宣尼请讨,虽欲宴逸,其得己乎?
今庙算天回,七州云动,将水荡鲸鲵,陆埽凶逆。
然战贵不陈,兵家所美。
宜先遣刘昶,招逾淮南
若应声响悦,同心齐举,则长江之险,可朝服而济,道成之首,可崇朝而悬。
江南之轻薄,背刘氏之恩义,则曲在彼矣,何负神明哉!
直义檄江南,振旅回旆,亦足以示救患之大仁,扬义风于四海。
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今天下虽谧,方外犹虞,拾夤侥幸于西南,狂虏伺衅于漠北。
脱攻不称心,恐兵不卒解,兵不卒解,则忧虑逾深。
夫为社稷之计者,莫不先于守本。
臣愚以为观兵江浒,振曜皇威,宜特加抚慰。
秋毫无犯,则民知德信
民知德信,则襁负而来;
襁负而来,则淮北可定;
淮北可定,则吴寇异图;
吴寇异图,则祸衅出。
然后观衅而动,则不晚矣。
请停诸州之兵,且待后举,所谓守本者也。
伏惟陛下、太皇太后英算神规,弥纶百胜之外,应机体变,独悟方寸之中。
臣影颓虞渊,昏耄将及,虽思忧国,终无云补(《魏书·程骏传》)
陈大夫太平守还台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三部
去年秋暮送东玉,今岁春残子仪
人生不老安可得,况复年年伤别离。
请说湓江初识面,已知磊落胸中奇。
桐乡之会愈相乐,是时解印予言归。
公乘扁舟过溪口,殷勤访我论新诗。
君章下车始命客,邀公与我同遨嬉。
开怀醉倒信莫逆,十年一梦音尘稀。
忽闻公来守吾土,馀生幸获仁贤依。
政成无扰威惠浃,白驹驰隙临瓜期。
梨花夺月烂银白,绘盘缕玉江鱼肥。
酒倾碧盏盏尝满,曲度晴云云不飞。
车轮未许生四角,且愿逆风东北吹。
留连更尽一壶酒,无使醒泪沾行衣。
十科应诏公第一,出入省寺非公谁。
欲陪后会定何许,咄嗟自此分云泥。
蛾眉亭(在牛渚矶上,大江分流,环满(四库本作湍)而过,太平、无为、和州三城,皆在目睫,江行绝景也) 南宋末 · 罗公升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万里风涛竞击撞,乾坤设险键南邦。
五更画角三州梦,两岸青山四面窗。
太白风流空旧月,虞公勋业自长江
倚阑何物堪持玩,万顷长江鹭一双。
怀当涂石城寺 北宋 · 郭祥正
城东二十里,寺有古石城
过尽绿桑野,还依流水行。
水穷山亦合,老木一区平。
藓留虎豹迹,岩多猿狖鸣。
楼殿横涧阴,像塑铅黄剥。
庭中有高花,碧叶抱丹渥。
不知何岁年,舂(原作春,据道光本改)容镇柔濯。
山僧亦庞眉,发语颇真朴。
却读罗泰碑,始知征战场。
赤谷纳箭血,夜鬼嗥冷创。
云雾第黯黪,英雄今则亡。
谁建大法宇,救援弘津梁。
每来即忘还,览古恣吟眺。
沿崖菖蒲,兴发辄长啸。
偶随辟书起,末路遂难料。
十年未能归,应为山僧诮。
萧太尉子侄为领军江州兖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八
臣公言,臣频结崇宠,亟延上爵,休恩动俗,烈荣振古,鸿品清饰,已蔼金图,秀鼎号铭,共茂瑶篆,永言戚虑,鉴寐殷心。
况乃秩洽朝门,庆沾国佩,弱息臣讳嶷映晃等,文不昭典,武不定功,出内帷阃,升降貂绶,或振迹领侯,职赞禁锜,或腾光江甸,任钧屏翼,河兖冲要,既滥北门之管,淮豫险捍,又谬西偏之寄。
兄子臣鸾,忝守近畿。
嫡孙臣某,载华省闼。
皆倏忽晷景,频频升,虽咸罄愚识,恪居匪替,岂足以少塞神渥,裁酬皇眷?
嚣黩一盈,惭厉弥积,谈天之辨,不能为臣陈辞,雕龙之文,无以为臣饰愧,静然肃念,徘徊交集,不任忧感沐浴之情(《本集》。)
姑孰使院雪用禁体韵 清 · 邵晋涵
 出处:南江诗钞卷三
坱轧云载阴,晻㫲景近晊。
天公开森房,水帝固元鐍。
外沈沈阴凝,内料料气结。
山头骄虪嘶,海底蛰龙渴。
天桴扬以旗,钩钤覆其辙。
秉烛坐昏点,重扃罩寒洌。
得非天心牢,恐致地肺裂。
须臾檐铎凝,侵淩颓风蹩。
剪样天女痴,撒手麻姑谲。
暴础承依稀,扑瓦俄窣僁。
风转槃珊旋,雾交明澈缬。
低垂纹半回,急点乐中阙。
整斜疏密态,高下纵横节。
溓溓始欲衰,绥绥始而迭。
团光聚河坳,因势掩平垤。
荷担阿中隆,戴土岨对列。
运裛影若连,屹𡿖势拍㧙。
沕潏流澌稀,郁术冻泉咽。
仄氿量其句,方池覆用臬。
顶全篓盛,枞身半边缀。
凭高作双挂,失势俄一跌。
乱随陈骑归,难遗谢衣襭。
势摧风师吹,气遏淩人拭。
孤亭出岧峣,百里见表畷。
垣堞摇虚空,楼观宕澄澈。
一气滋釐麰,千尺下蝗蠥。
歌年人有时,表瑞众皆悦。
大哉阴阳功,猗欤圣神烈。
旊形器维陶,奠位象用设。
阴敷迎阳蓲,北冱济南热。
巧于黄土抟,迅甚赭鞭撇。
须臾变化成,照耀光华彻。
庶以雺圛徵,占待习坎揲。
昏旦赏晤延,报侑馨香飶。
矛鼻削半镡,剑铓吹一呿。
全凸镜面圆,微露石盘缺。
叶浓半点因,浅碧一枝折。
覆仰成盈杅,东西置括楔。
欲盎复欲沈,草草复䡾䡾。
罗神行娉娉,葛郎行蹩躠(下缺。)
当涂 清 · 汪中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容甫先生遗诗补遗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
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
露宿迫穷冬,北风冻肤裂。
严寒(一作冬)搏饥火,冰炭内潜结。
盛暑万窍开,雾湿上蒸热。
淫雨包积阴,骄阳固不泄。
是时沴气作,摩空互(一作在)倾轧。
或香如爨饭,或腥如喋血。
所入至微密,所触即危隉。
累累行国中,人鬼倏存殁(一作灭)
平生金玉身,一病等蠓蠛。
自非遘天灾,生命未应绝。
始知泉下人,百年多枉折。
展转逮深秋,馀厉犹未歇。
野哭反无声,不死亦残苶。
哀哉此土民,际兹厄运烈。
世世遰生成,一旦忽灰灭。
焉知造物心,反正有肃杀。
高歌续《天问》,叹息达明发。
当涂送客 清 · 汪中
 押屑韵 出处:容甫先生遗诗补遗
江潮没青草,沙明聚如雪。
客路送归人,分手惜将别。
高才用沈默,戏谑谢群悦。
伤哉负米心,爱尔白华絜。
今夕临高轩,相思只愔结。
请以庐江南豫 南齐 · 殷瀰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四
颍川汝阳,荒残来久,流民分散在谯、历二境,多蒙复除,获有郡名,租输益微,府州绝无将吏,空受名领,终无实益。
但寄治、历,于方断之宜,实应属南豫
二豫亟经分置,庐江南豫,滨带长江,与南谯接境,民黎租帛,从流送州,实为便利,远逾西豫,非其所愿,郡领灊舒及始新左县,村竹产,府州采伐,为益不少。
府州新创,异于旧藩。
资役多阙,实希得庐江
请依昔分置(《南齐书·州郡志》上,永明七年南豫州别驾殷瀰称云云。尚书参议宜依所牒,诏可。)
岁在丙辰元日立春是时先人守当涂郡斋宾客云集皆用元祐八年东坡王仲至秦少游诗故事所谓省事天公厌雨回先人笑曰天公省事今乃多事耶今三十有九年矣追念感慨小诗聊记当时笑谈之语 宋末元初 · 牟巘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昨姑溪岁丙辰,老仙元日去班春。
当家句子频催客,省事天公却笑人。
紫凤天涯今已老,泥牛岁首又还新。
笑谈谁记当时选(周本作语),独立东风倍怆神。
淮南不宜留戍表 北魏 · 高闾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
南土乱亡,僭主屡易,陛下命将亲征,威陵江左,望风慕化,克拔数城,施恩布德,携民襁负,可谓泽流边方,威惠普著矣。
然元非大举,军兴后时,本为迎降,戎卒实少。
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攻之」。
所率既寡,东西悬阔,难以并称。
伏承欲留戍淮南招抚新附。
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班师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辟一廛。
夫岂无人,以大镇未平,不可守小故也。
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
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寿阳盱眙淮阴淮南之源本也,三镇不克其一,而留兵守郡,不可自全明矣。
既逼敌之大镇,隔深淮之险,少置兵不足以自固,多留众粮运难可充。
又欲脩渠通漕,路必由于泗口,溯淮而上,须经角城
淮阴大镇,舟船素畜,敌因先积之资,以拒始行之路。
若元戎旋旆,兵士挫怯,夏雨水长,救援实难。
忠勇虽奋,事不可济。
淮阴东接山阳南通江表,兼近江都海西之资,西有盱眙寿阳之镇。
且安土乐本,人之常情,若必留戍,军还之后,恐为敌擒。
何者?
镇戍新立,悬在异境,以劳御逸,以新击旧,而能自固者,未之有也。
彭城之役,既克其城,戍镇已定,而思叛外向者,犹过数方。
角城蕞尔,处在淮北,去淮阳十八里,五固之役,攻围历时,卒不能克。
以今比昔,事兼数倍。
今以向热,水雨方降,兵刃既交,难以恩恤。
降附之民及诸守令,亦可徙置淮北
如其不然,进兵临淮,速度士卒,班师还京。
太武之成规,营皇居于伊洛。
畜力以待敌衅,布德以怀远人,使中国清穆,化被遐裔,淮南之镇。
自效可期;
天安之捷,指辰不远(《魏书·高闾传》。高祖钟离未克,将于淮南修收城而置镇戍以抚新附之民,赐玺书,具论其状。表。)
通新太平曾侍郎㬇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四、《漫塘集》卷一六
脱屣周行,分符姑孰
过家上冢,真衣绣而昼行;
有命自天,即前席于夜半。
猥托枌榆之荫,敢忘桑梓之恭。
切惟马鬣之封,实共犬牙之地,尚接乎东阡西陌,宁分乎南富北贫。
矧兹再世之藏,相去百步而近。
亶为幸会,敢后依归。
某官一代伟人,六经粹学,文章续南丰之派,静重有文昭之风。
难弟难兄,同持紫橐;
乃祖乃父,不替青毡。
方听履而上星辰,忽把麾而去江海。
必有以也,谁其似之。
顾萝蔓之旁缘,滔滔皆是;
之特立,落落固宜。
委曰涅而不缁,所谓具曰予圣。
可止则止,料公心之甚明;
时行则行,或天意之有在。
某一官崛起,半世陆沈,援之进而不前,许其来而自弃。
止图寸禄,以养偏亲。
方水菽之奉未充,而风树之悲已及。
逝者已矣,天乎痛哉!
敛手足之形,葬者藏也;
依唇齿之势,安且吉兮。
闻画戟之鼎来,正素衣之遁处。
未见颜色,敢布腹心。
倘怜草木之微,粗同臭味;
庶几藜藿之采,不到家山。
拳拳愿言,缕缕莫状。
太平赵侍郎日起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六、《陵阳先生集》卷二一
采石风清,想骑鲸之正逸;
玉川云冷,叨致鲤之甚恩。
某官荷橐穹班,枌阴雅谊。
手书郁穆,蔼其前辈之风;
台馈丰隆,逮此同僚之士。
某莫名所感,亟拜而登。
裹饭而问子桑,敢当盛意?
下诏而徵黄霸,惟切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