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奉和郎中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婺州处州 唐 · 戴公怀
 押尤韵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
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
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
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
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
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
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
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
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
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
况此特形胜,自馀非等俦。
灵光掩五岳,仙气均十洲。
书以谢群彦,永将叙徽猷。
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奉和郎中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婺州中丞处州谏议十四韵 唐 · 李缜
 押词韵第七部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
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
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
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
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
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
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
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见徐判婺州簿留村先生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冰檗平生志,公馀户自扃。
待人绝城府,临政若家庭。
市井狐狸遁,乡村鸡犬宁。
何惭古循吏,耳目为公醒。
约正卿婺州北行 其八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饮啄犹前定,飘零岂偶然。
古梅村店路,官柳御河船。
嵩华三生梦,燕云万里天。
丈夫四方志,未用赋归田
古杭婺州日三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正自无聊赖,西风更败荷。
秋容森列嶂,曙色耿残河。
吾道青灯冷,衰年白发多。
曲生交久绝,借汝挽春和。
古杭婺州日三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国无书问,他乡有弟兄。
霜风欺老病,江海寄馀生。
黄叶天涯路,清风雨外城。
东邻似相恼,深夜捣衣声。
古杭婺州日三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成毁乾坤老,炎凉岁月忙。
冥鸿既寥廓,烟鹭沧浪
江寺秋云白,宫墙夕照黄。
倚阑无限意,一笑越山沧。
八咏楼婺州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披褐便归休,登临底用愁。
楼空偏爱月,山瘦不胜秋。
二水城根合,孤云天际浮。
倚阑千古意,鸿影去悠悠。
江楼夜婺州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戍鼓报三更,危楼夜气清。
诗成海月上,梦觉浦潮生。
沙白昏渔火,江空闻橹声。
归心随野鹤,展转到天明。
西湖婺州王坟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高鸟何尝尽,良弓已弗存。
西风捲归旆,朔雪暗中原。
桧色犹含愧,湖波不洗冤。
当年莫须有,翁仲寂无言。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唐 · 刘商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乌府 骢马 逐凫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
野亭山草绿,客路柳花飞。
况复长安,音书从此稀。
武胜军普润嘉显侯祈雨有应封崇应公敕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襄陵文集》卷三
敕某神:神能以威灵利泽震耸一方,而惠施其民,则封爵加焉,国之典也。
今神进封至公,过古四渎,所视可谓盛矣。
尚其勤民,务副一方祈向之意,以称名宠。
律师婺州 中唐 · 张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證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金山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中唐 · 窦庠
引用典故:月窟
西江中𤃩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一作螮)㙞。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一作曈曈)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神误到人间世。
歘然风生波出没,瀖濩晶莹无定物。
居人相顾非人间,如到日宫经月窟
信知灵景长有灵,住者不得无仙骨。
三神山上蓬莱宫,徒有丹青人未逢。
何如此处灵山宅,清凉不与嚣尘隔。
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按此郡本自婺州析置,徐(州)自台州迁。)814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引用典故:甘棠 柯山 青箱
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甘棠
送方宜贤之婺州 明 · 林俊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五
海县多年梦,云庄几日游。
如僧聊共夏,为客动经秋。
岁俭沙田瘠,山深草树稠。
移风还礼乐,弦诵变蛮讴。
乞降旨令婺州拨还所借常平米状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八、《朱子奏议》卷八、《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八九
具位臣朱熹:臣伏准尚书省劄子,备据知婺州钱佃奏,乞于本州见管常平义仓米内支借二万石,支遣军粮。
八月三日,三省同奉圣旨,许支借二万石,限至岁终拨还。
臣除已恭禀施行外,臣窃见义仓米在法唯充赈给,不许他用。
今岁婺州诸县例皆旱伤,将来细民必致阙食,本司尚自申奏朝廷,支降官会度牒,应副本州籴米,而义仓窠名正系赈给之数,先来本州已曾借过一万七千石,元降指挥,候秋成先次拨还,尚未还到颗粒,今来再借二万斛,止存七千馀石,已是不足支遣。
而所借之米,又蒙许令岁终拨还,深恐后时,有误粜济。
欲望圣慈特降指挥,令婺州两次借过米三万七千石趁此秋成,尽数先行拨还,庶几可以添助粜济。
须至奏闻者。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誇。
儿著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乞留婺州通判赵善坚措置赈济状1182年7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七、《朱子奏议》卷七、《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八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具位臣朱熹:臣据知婺州钱佃申:「备据国学进士唐季渊等状:『本州去岁遭旱特甚,通判朝奉郎赵善坚协力措置灾伤,广求利害,籍贫乏家七十万口,置济粜场五百馀所,劝谕上户粜米借贷,排日煮粥,以食民之不给,津遣邻郡流移,收养小儿遗弃,病者医药以疗之,无流移冻馁之人,存活者几百万口,实迹可考。
今岁阖郡乾旱,祈祷尚未感通,饥饿狼狈,指日可待。
赵善坚前来赈济有方,况今岁之旱甚于去岁,善坚解罢在即,不惟邦民失所倚赖,而州郡亦大失裨助。
乞特敷奏,权留在州,同共措置赈济』。
契勘去岁旱歉,通判赵善坚专一措置赈济,遍历诸邑山谷,点检粜场,委是宣劳,实惠及民。
今年梅雨愆期,旱歉至甚,照得通判赵善坚今年七月十八日任满,本州委是阙官措置,乞移牒赵善坚权留在任,同共措置赈济,候来年细民接食,却行解罢」。
臣照对婺州去岁灾伤,本州通判赵善坚措置济粜,存恤饥民,委有劳效。
本官虽将任满,本州今岁又遭旱伤,比之去年尤甚,切要知得措置首尾官员,差委干办
欲望圣慈特赐睿旨,许从本州守臣钱佃备到士民连状所请,令善坚在任,同钱佃协力措置灾伤,庶免误事。
须至奏闻者。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婺州赵尚书立夫二首 其一 南宋 · 王迈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大雅千年一嗣音,人如美玉更良金。
清修山泽臞儒样,恻怛河沙古佛心。
北阙方瞻台斗践,东嘉还借福星临。
中兴宗衮留衣钵,大有苍生望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