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星球图歌用昌黎石鼓歌韵 清 · 沈在廷
 押歌韵
分野乃究《括地志》,测象乃读《步天歌》。
按歌制器宗内府,缩以六寸精若何。
度想穿月挂秦镜,芒近落日挥鲁戈。
阴阳为炉鼓造化,𣓨氏煎锡工揩磨。
黄赤低昂判冬夏,元精耿耿心胸罗。
入地出地去一握,九万余里堆嵯峨。
天圆地圆本曾氏,仁智信武融四阿。
卓哉灵恩合浑盖,磨旋笠冒谁其呵。
木周十二火再岁,首事东作兼南讹。
金水一更土廿八,填星不动芒敛蝌。
五纬熊熊定方岳,遐瞩那俟更应鼍。
魁秦枢楚识斗柄,四照之花三秀柯。
角亢翼轸守方位,乌兔踆踆如飞梭。
天汉案户极绵亘,波澜清浅长委蛇。
二千五百乃星纪,雍南朔东通夷娥。
伊余卧疴逾十载,衡茅伏处江之沱。
忽睹异制豁心目,扬蕤振采嬉天和。
圣朝右文重实学,熟娴算数尊儒科。
激水祇用挈壶法,刻木辄虑机械多。
何如一轴十四器,重匪石鼓资橐驼。
精微欲穿溟涬入,汗漫敢委云烟过。
弧矢句股稔成法,刻楮累丸切复磋。
土圭立不测阴景,方诸水靳生金波。
惟兹圆则灿珠琲,力张枢纽平无颇。
昼晴夜雨静可按,扪参历井焉知他。
文字更学《考工记》,朴遬微至屏婀婀。
云台司掌忆法物,斗室陈设供摩挲。
春秋幸免蟪蛄诮,宵分可助诗书哦。
效颦无术哂刻鹄,临池觅句惭笼鹅。
晁崇耿询直突过,孟言坐致理则那。
中西两法尽融贯,虚车待治成銶轲。
克辅妙手削兼尺,慎勿远怖汉与河。
出卯入酉谛审视,衰年爱景无蹉跎。
昌黎濂溪二先生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三
天地能自立乎?
曰:微圣贤则天地之经不正,乌乎立!
生民能自安乎?
曰:微圣贤则生民之极不建,乌乎安!
天之生圣贤也,其意固有在也。
昔为老氏之学者,曰天有柱,地有维,若皆依形而立者。
吁,天地果以形而立,其不以形而坏乎!
夫人性之有五常,人道之有五品,此即所以天之柱地之维而有生之类所恃以为安者也。
一柱倾则垫,一维弛则堕,若昔圣贤所谓更相扶植而不敢后者,以是焉尔。
尧舜至于周公,扶植之功见于事;
孔子至于孟子,扶植之功见于言。
言之与事,若或不同,然《春秋》成而乱贼之祸熄,杨墨距而禽兽之道消,其有功于天地生民则一而已矣。
乌乎,此圣贤之统纪所以不可不续与!
孟子没而圣学失传,汉儒若董仲舒氏、扬雄氏皆尝以道自鸣,而性命之源则有所未究。
然赖其言而世之学者犹知尊道谊,尚名教,天理民彝,未尽泯绝,则亦不可谓非其力也。
乡使申、苏、庄、墨之徒独行乎中国,其不胥为夷者几希。
故尝谓尧舜周孔之开皇极,创造之勋也,汉世诸儒则区区持守而已。
自汉至唐而有韩子,自唐至本朝而有周子,其斯道之中兴乎!
盖昔者圣人言道必及器,言器必及道,尽性至命而虚也,洒扫应对而末也。
自清净寂灭之教行,乃始以日用为秕糠,天伦为疣赘。
韩子忧之,于是《原道》诸篇相继而作,其语道德也必本于仁义,而其分不离父子君臣之间,其法不过礼乐刑政之际,饮食裘葛即正理所存,斗斛权衡亦至教所寓。
道之大用粲然复明者,韩子之功也。
自《汤诰》论降衷、诗人赋物则,人知性之出于天,而未知其为善也。
继善成性,见于系《易》,性无不善,述于七篇,人知性之善而未知所以善也。
周子因群圣之已言而推其所未言者,于图发无极二五之妙,于书阐诚源诚立之指。
昔也太极自为太极,今知吾身有太极矣;
昔也乾元自为乾元,今知吾身即乾元矣。
有一性则有五常,有五常则有百善,循源而流,不假人力。
道之全体,焕然益明者,周子之功也。
二子之学虽所造不同,而其扶持天常、植立人极,要皆有功于百世者。
绍定元年,长乐朱袁之万载,谓昌黎公在唐实自潮移守袁,而濂溪先生亦尝摄县之泸溪镇,遗风馀韵,在人未泯,乃即学宫讲堂之东,为堂三楹,绘其象以祠,书来曰:愿有识。
某惟韩子之于是邦,虽善政良法有以及人,而世之相去盖已甚远,若周子则暂涖焉,治教所施有不得而闻者,然则侯之祠之也果何为耶?
意者天经地义之所存,一或失政则民有不得其生者,二子之道施之是邦者有限而播之天下者无穷,此其祠之之指也。
学于斯者,盍味其言而思其人,屹乎若泰山北斗之瞻,粹乎若光风霁月之挹,知道之大用常流行乎天下,而其全体具于吾心,则知所以用力之地矣。
韩子言其用而体未尝不存,周子言其体而用亦不外是也,察体用之一源,合知行于一致,学者其思所以用其力哉!
若夫惟笔舌谈说是工而亡反躬践履之实,甚者以惑世贾利焉,是则二君子之罪人也。
有志之士,其尚戒诸!
侯名起章,字章之
秋怀用昌黎 其一 清 · 秦际唐
空廊飞流萤,冷抱枯枝乾。
残焰作深碧,色若青琅玕
谓是腐草变,安能比月团。
熠耀亦转瞬,偷息以为安。
百年一朝暮,清泪流淋浪。
天地如逆旅,游景驶若丸。
劳劳车马客,何不回征鞍。
秋怀用昌黎 其二 清 · 秦际唐
 押皓韵
馥馥秋坂,颜色难久好。
疏疏篱豆花,争妍苦不早。
孤根互相倚,誓以终始保。
严霜户外催,畏威两俱槁。
生质本柔脆,零落勿复道。
山石次昌黎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愚庵小集卷三
山石历乱凌翠微,枫杉十里蜻蜓飞。
百道细泉流木末,黄梅雨过杨梅肥。
入寺不闻声剥啄,花龛半掩人来稀。
老僧睡起偏袒坐,饭我青精充我饥。
须臾策杖出平莽,半山钟磬闻禅扉。
丹梯径断樵牧绝,秪见嵌窦烟云霏。
巨石蟠拿立猛兽,翠屏却略如长围。
缘源万转兴未极,松花拂拂沾人衣。
此中仙灵真髣髴,何用刺促随马鞿。
愿得息机混虫鸟,携家采药长不归。
韬庵招游听雨斋未果用昌黎炭谷湫祠堂韵寄题 清 · 陈书(伯初)
 押删韵
先生游物外,贱子困尘寰。
水声常激激,穿我枕函间。
梦中从之游,起来仍闭关。
旸谷閟太阳,居山不见山。
东南石鼓矗,一缺如留环。
下窥洞地底,窅缒穷天悭。
禹功蔑以售,皇然念神奸。
危坐鄙禅悦,辟易山僧顽。
不祈炭谷雨,坐弄白日閒。
行厨进杂沓,所阙惟妍鬟。
山鬼导客至,抽豪貌孱颜。
松岚下拂拂,落纸无由还。
我昔见二图,开幽惮前艰。
萝筱施葳蕤,野英垂朱殷。
常呼鹘巢守,肯使鱼钥鳏。
诗料付叶适,清便富难删。
我曾尽读之,何止窥豹斑。
美哉东野龙,停云思追攀。
人生少壮怀,倏忽头已颁。
谁能羡勤王,郑师犹在菅。
两峰道人昌黎送穷图见赠题句志之甲寅 清 · 张问陶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船山诗草卷十一
不迎鬼自来,苦送鬼不去。
咄咄韩昌黎,几为鬼所据。
作文状五穷,破空琢奇句。
嬉笑杂悲哀,千秋为疑惧。
扬州老画师,清贫知鬼趣。
为补送穷图,酸风拂绢素。
公今成神明,冲然忘毁誉。
弹指历数朝,何妨鬼重遇。
怪君忽持赠,欲展先犹豫。
君意在逐贫,人心鬼难谕。
开图动颜色,一笑惊童妪。
鬼鬼倏如生,登堂良可虑。
夜阑鬼声绝,拈毫生妙悟。
人游天地间,如鬼出墟墓。
灵光不满尺,荧荧草头露
白日走枯髅,欢哗抱泉布。
殉名如殉财,贤豪亦多误。
生化几推迁,古今一朝暮。
飘风散浮云,渺不知其故。
扰扰一气中,幽明岂殊路。
人来动以天,鬼往迫于数。
来往只须臾,乾坤容小住。
鬼宁有穷达,穷达因人附。
穷达两俱忘,鬼来著何处。
昌黎钓台 清 · 徐琪
对联 出处:对联话
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访贤令山,登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阳山昌黎读书台 清 · 徐琪
对联 出处:粤东葺胜记
到此觅书声,问谁知一桂一松,佳荫都由贤者植;
愚忱通宠眷,即偶葺某山某水,温言亦圣人嘉。
阳山县昌黎钓台 清 · 徐琪
对联 出处:粤东葺胜记
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登贤令山,访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秋怀用昌黎 其一 清 · 李经述
 押梗韵
研精虑贵深,进学力务猛。
涌地百斛泉,穷源必巨绠。
造之为人功,得之为天幸。
首基伊维何,纷华悉除屏。
日月双轮奔,倏忽已灭景。
抚躬益精进,灵台光囧囧。
情田长良苗,心地锄荒梗。
培养期中实,省察防外骋。
贯通于一旦,奚事更端请。
秋怀用昌黎 其二 清 · 李经述
 押词韵第七部
吾宗长爪生,七龄赋《高轩》。
云梦吞八九,气势黄河奔。
神工运鬼斧,输般噤不言。
虬龙喷墨雨,洒落砚池前。
逸韵可以佩,奇气可以餐。
㩳身摘屈艳,荟为昌谷编,编中惊人语,一可抵百千。
始为奉礼郎,索米怜寒酸。
玉楼召作记,长向冢中眠。
乃知卓荦士,以才夭其年。
秋怀用昌黎 其三 清 · 李经述
 押寒韵
山谷诗横绝,一吸西江乾。
拗节含古姿,球琳与琅玕。
语语见佛性,以笔为蒲团。
造句若天成,韵险体自安。
伤哉涪州谪,旁观泪泛澜。
鼾睡不自戚,行囊一诗丸。
放归鬓发苍,吟声动征鞍。
选武臣守凤州淳熙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辛酉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六、《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四、《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七
彭杲统制官精选公虑谙练边防民政之人,具名闻奏。
凤州缓急应援一节,仰照应所奏施行。
梁山舟先生昌黎画记题后为戴甥贞石(著雍执徐) 清 · 舒位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三
视数十年如一日,作数千字如一笔。
想见张伯英,池水尽皆黑。
更喜韦仲将,须发未全白。
黄琉璃翠螺墨,十斛明珠一尺璧。
与画及记作三绝,销暑重装永勿失。
王少清昌黎刘师服韵索近作 南宋 · 项安世
 押尤韵
儿时学戆语,笔力思摩秋。
年来颇解事,毁去不复留。
君俎豆我,重意难为酬。
不逢吞舟鲸,十犗虚垂钩。
徒蒙万金价,竟以瓦砾售。
夫君自奇伟,下笔不肯休。
须我合药纸,欲兼砂扎收(自注:俗谚云故纸可合药。)
昌黎文录序 唐 · 赵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二
昌黎公。
圣人之徒欤。
其文高出。
与古之遗文。
不相上下。
所履之道。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扬雄所授受服行之实也。
固已不杂。
其传曰。
佛及聃庄扬之言。
不得干其思。
入其文也。
以是光于今。
大于后。
金石燋铄。
斯文灿然。
德行道学。
文庶几乎。
古蓬茨中。
手持目览。
饥食渴饮。
沛然满饱。
顾非适诸圣贤之域。
而谬志于斯。
将所以盗其影响。
僻处无备。
得以所遇次之为卷。
私曰文录。
实以师氏为请益依归之所云。
苦热叹四十六韵(效昌黎体)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秋涧集卷三
祝融驾火虬,顿辔周八裔。
战酣西北乾,回薄馀暮炽。
朱光沸虞渊,大地蒸一气。
苍茫夜色湿,酗郁玄象醉。
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
金晶才始伏,熛怒势比锐。
炎官张火伞,屏翳扬赤帜。
四合歊陈来,一鼓赫离治。
天潢影半涸,星鸟芒欲彗。
吟风树叶噤,塌翮林鸟坠。
并兼坎兑权,不使天地闭
王城十万家,熏灼迫一势。
乾坤堕炽瓮,逸德骇天吏。
掩关人事绝,藏伏敢口议。
褰裳起中夜,通夕不容寐。
扪背赭汗流,窥井汤泉沸。
松间有困鹤,无梦到清唳。
墙根有腐草,萤化光晢晢。
穿帘入我室,照眼惊火齐。
阴蟾遁老魄,火鼠骋黠智。
夜深过我前,跳踯翻饮器。
屋古又足蝎,伺螫尤谨避。
簟纹燎炎辉,侧胁能少憩。
举动体愞熟,歔欷气短细。
抱冰眠或可,挥翣何所济。
二年客京师,身幸置散地。
虽无束带劳,唯老觉加倍。
彷徨不知曙,种发沐而被。
四序本平分,偏盛谁所致。
火攻出下策,不已熸万类。
嗟此一世人,暍死将何厉。
此生匪金石,流铄吁可畏。
内热复自焚,衰槁将立至。
燥惟必静胜,事须以义制。
冰山讵可依,炀灶非所媚。
遐想昆崙巅,庭观何伟丽。
巍然五千仞,日月光隐蔽。
回环十二楼,空明澹无际。
水晶作柱础,群玉絇轩陛。
天风掠枕席,月露湿环帔。
瑶台拥灏灵,万舞发清吹。
真仙事朝元,鸾凤互骖翳。
阆风接玄圃,追陪忆游戏。
何年堕尘缘,坐想无由诣。
安得万里风,振此垂天翅。
脱落区中囚,高举寻吾契。
昌黎宗实录事 北宋 · 樊汝霖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昌黎先生外集》卷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旧史》公《传》云: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
穆宗、文宗尝诏史臣添改,时愈婿李汉、蒋系在显位,诸公难之,而韦处厚别撰《顺宗实录》三卷。
且公《进实录表状》所云,乃监修李吉甫韦处厚所撰未周悉,令臣重修,而旧传反谓所撰不当,处厚别撰三卷,误矣。
《新史》又云:自韩愈为《顺宗实录》,议者鬨然不息,卒窜定无全篇。
按《路隋传》,文宗嗣位,隋以宰相监修国史
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太切直,宦寺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
隋建言:「卫尉卿周君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言改修非是。
夫史册者褒贬所在,匹夫善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
宗敏、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
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等以嫌,无害公议,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有诏摘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馀不复等亦不罢。
由是观之,则公于元和十年夏进此《实录》后,才一刊正,是文宗朝所特者,贞元永贞间数事耳,《旧史》以为韦处厚别撰者固非,而《新史》又谓卒窜定无全篇者,亦非也。
司马温公《考异》云:「景祐中编次《崇文总目》,《顺宗皇帝实录》有七本,皆五卷,题云韩愈等撰,五本略而二本详,编次者两存之,其中多异同」。
然则是非取舍,后世安所折衷耶?
终之,唯公之信而已,此《新史》所以采摭无遗,且以公为知言也欤!
淮南等路团置将兵选武臣点阅诏熙宁十年正月己卯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
淮南等路近团置将兵,若委州府必不能整办。
选武臣二员,令往点阅,招增简补。
其约束,令承旨司检会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