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上言房子远等家族宜免从坐 北齐 · 高欢
出处:全北齐文卷一
房谟、郑述祖、李道璠三家理宜从法。窃以谟立身清白,履行忠谨;郑仲礼严祖庶儿,晚始收拾;李世林生自外养,以本宗;三人特乞罪止一房(《北史》五十五《房谟传》。)。
周开府高邑侯裴鸿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一
(上阙)君讳鸿,河东闻喜人也。□河南脱履,志轻天下之图,赵城执(上阙)本州别驾,逸足致远,□止于展骥。父方兴,义阳太守,良守有闻,政逾于去虎(上阙)。为莫功深丹染,幼则断织贻范,志存佾豆,长则垂帷游艺,遍该图史(上阙)。贺跋胜褰帷南服,颇称爱士,闻风悦焉,有同倾盖,乃奏除龙(上阙)襄陵巨鲸璜海,缇裙青领,窃号假名。凡厥衣冠,并羁鲸盗(上阙)。即墨蹈燕,实有田单之武;河西归汉,讵无窦融之绩。畴庸疏爵,载发五言(上阙),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祖相府初开,务殷任重,登庸而纳百揆,负(上阙)斯在。乃□为大丞相府功曹参军事,加持节、帅都督、中军将军、右金紫光(上阙)实有□干之才,非亡爪牙之任,勋□之巨,实简帝心,乃赐姓宇文氏,柱国、燕公拥旄(上阙)大都督、领武阳公长史,时凤翔□与蜀□王□等阻兵邛僰,窃据方(上阙)奇谋星旋月□之兵上谷、渔阳之□□逾百战,攻出九天,殪彼搀抢,并□(上阙)贤□□之任□□□□乃除大将军、辅成公司马,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上阙)朝政谋□□□启沃□□公作□神甸君又□本职带雍(上阙)之誉独□□时吐谷浑蚁聚边朔(上阙),之□上□嘉猷□□□出迁□□□正进爵为伯,其司录赞治并(上阙)参帷屋□□高祖武皇帝始自登庸,并连其任,二年寻转御正,阴岑(上阙)民部□□□□□□聿宣。事该土地之图,绩兼都鄙之数。在乎匡拂(上阙)大都督、□州刺史、九曲□屯□襄州总管、卫国公以贵介之重推(上阙)周□之重,□□赵□之径。比踪往烈,时论荣之。寻迁总管府长史,又拜郢州(上阙)名□□□宣无废六条之□。时以江淮未一,疆场多虞,命彼舟师,远临荆汉(上阙),常思效命,鸣剑抵掌,志在宣力,淩波执锐,首启戎行。既而师律否臧,雄图弗(上阙)春秋五十九,以天和三年八月八日薨乎建业客馆。陈人敬其诚节,反(上阙)竭诚□上,遗爱在民,高风余论,方传不朽(阙一行,上阙),望重,衮职学优,才品斯著,□□乃修,其贤必象,其芳不休。邦守德懋,骥足名(上阙)过,世路群飞,秉节识义,金城乃归,策勋胙邑,奄有邦畿,经纶运始,驱驰(上阙)班三事,职副六卿,常伯□任,邦教立名,陪蕃首席,刺举专城,骈绶累印,载(上阙)使奉贤,轻□军阵,驷马旌旃,黄场积壤,玄甲开泉,将军有墓(碑拓本)(阙一行)。
大宋赵郡赞皇县熙宁七年新改为镇□属高邑县龙门乡马村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赐绯银鱼袋孟良墓志(熙宁十年十一月) 北宋 · 孟孝成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
年八十一岁,于熙宁八年乙卯□月念八日谢世于本宅。县君韩氏,七十三岁,先于治平初岁甲辰皋月十四日归空。有三男,长男锡;次男士雍,曾任河东路保德军司理参军;次三男演。共有八孙,合宅二十五口。有五女,大娘子住邢郭村,朱郎名酉源,曾任庐州司录参军,已辞世;二娘子住南播村,张郎名九思;三娘子住华林村,刘郎名政;四娘子住元氏县韩台村,崔郎名□,曾叙□□;五娘子住当村,范郎名济。各广有家业甚厚。熙宁十年丁巳年辜月十三日去村西十里□□寅时合祔葬讫,恐后世田□改变,故勒兹石记。于铭曰:
阳乌西落,光景难留。埋金荒野,万载千秋。
第六孙孝成书,当村匠人任素刻石。
按:河北赞皇县马村出土,载《文史知识》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大宋赵州高邑县乾明院建塔记 北宋 · 赵复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西方之圣人其名曰佛,肇自东汉,来于东土,以空寂之教救渡众生,演六根五蕴之修持,三涂六道之罪业,而又说兜率陀天之快乐,地狱饿鬼之苦恼。人之情喜其快乐,而恶其苦恼,自王公至于士庶,依向以来其福者多矣。故天下郡县名山峻岳,以及乡党与夫幽闲僻远之地,皆立祠以崇奉之,西方谓之祗园,东土谓之寺与院。其寺竭金币之资,极土木之工,建大殿广厦,重楼高阁,虹梁虬柱,雕甍刻桷,涂以丹雘,饰以朱漆,金碧相照,以安其像,又有塔以葬其佛之舍利,或以山林之木,或以甄陶之砖,尚以崇高,施其工巧。观天下百神之祠,惟此释门最为盛矣。高邑县城之西南隅,其寺曰乾明院,建于前代,殿宇壮丽。僧堂之南亦有小塔,历年浸久,颓坏圮毁。院僧怀恭特发洪愿,揆日测景,重建于坤位,不惮烦劳,冒寒燠,冲风埃,遍化于远近檀越。盖至诚幽则感于神,显则动于人。施财者如云而集,若子而来。始立宏基,渐营宝级。自建中靖国元年夏六月兴工,至政和三年秋八月,凡十三年方成就。虽由人力,几若神为。岂非专心致志,积日累功乎?高二十馀寻,分为十层七檐,当中花座,用砖六十万,周回道舍,珉柱良材,规模轮奂,费钱二万馀缗。观其下蟠厚土,上插云霄,拨雾拂云,飞鸾翔鹤,壁红曜日,瓦碧浮烟。天晴而瑞气氤氲,用严金刹;风动而铎声清越,益壮莲宫。时或晓日初升,朝霞未散,相轮之上,髣髣髴髴,似有佛光之见。耸居民之瞻仰,增过客之推移。斯一邑之胜事,结无量之缘而垂不朽之迹者也。先是,前后二殿经久甚敝,恭师重构后殿,再饰金容,仍置□帐,写十方佛于四壁,翻𠩅前殿,以石甃基,亦加装彩,二殿各增龟头。师作功德之缘,固无□□□侣怀玉、怀宝二人协力以助之。恭师俗姓程,世为农业,既落发,禀性淳谨俭约,不事浮华,轻财利,好施舍。河朔之僧,以戒腊高者推为长老。师享其称呼已踰十数年,乡中老幼咸敬之。怀玉者俗姓田,朝奉郎之孙,为人高洁亮直,无虚语,不妄动,□饰善行。授紫袍之赐,师号兴教□院□数年,众所钦服。喜诗书,待儒士,当涂名公多见奖美。怀宝者俗姓齐,县令之孙,尚淳俭,无虚伪,动作有节,取与以义。三人成此功德,□□□□而登彼岸者也。县令男周硕,县中富家。其妻路氏夜梦泗州大圣菩萨,舍财募工镂像,安置于塔中,永为供养。路氏享年九十六而终,此□福之应也。噫!岁月更迁,电露倏忽,日霜堪叹,风浪增悲。世人之觉悟者少,奔竞名利,或相挤毁,急急于红尘白日之间,终无已时。宜知夫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积善于生前,获果于身后。如能立身,外则知君臣之分以尽其忠;与朋友以其信;内则知父子之亲以尽其孝,事兄以其悌。□于如来则加敬礼而崇奉之,善莫大矣。恭维圣上尧聪舜明,□承先烈,百度具举,庶政修明。□□垂拱而监太清,恫达性宗,留圣意于释教,□诏天□立天宁万寿禅寺,上以延拱宝祚,下以康济生民。今此一塔之成,仰祝皇帝万年之寿,帝业之固等于山河,无疆之休同于日月。恭师请记于余,辞不获已,勉成以文。且书其兴为,后之览者幸无诮焉。政和五年二月初一日记。将仕郎、赵州高邑县尉、专切管勾教阅保甲康经天,将仕郎、权赵州高邑县主簿、专切管勾学事、教阅保甲张汝为,承信郎、监赵州高邑县茶叶酒税务、权主簿王□作,通仕郎、赵州高邑县丞、专切管勾学事、教阅保甲赵□沃,通仕郎、赵州高邑县令、专切管勾学事教阅保甲、管勾劝农公事朱赞卿(民国《高邑县志》卷九,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以上刘文刚校点)。
题下原注:「赵州教授赵复圭撰」。题后原署:「从事郎、新就移滨州招安县令、专切管勾学事、教阅保甲、管勾劝农公事田仲渊书并题额。」
赠高邑赵教谕 元 · 王恽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三
坐久槐花落,黄金满石床。
一林春露冷,情话不知长。
汉世有道士将贝多子种于嵩山一岁三花色白而香盖仙种也 明 · 朱谏
押麻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七
外域贝多子,一年三度花。
花开如白雪,皎皎当仙家。
鹤背致嘉种,麻姑分露华。
托根嵩山下,匝地生金沙。
我欲居少室,操瓢饮流霞。
三十六峰前,来往随云车。
醉卧三花下,与世隔喧哗。
送刘希尹入高邑省亲 明 · 边贡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华泉集卷四
朝夕梦亲颜,驱车西出关。
青云深魏阙,白日照恒山。
麦秀城池古,人居井邑閒。
秋风扇枕暇,璧水迟君还。
送李建霞归高邑 其一 明 · 韩日缵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惜别当今夕,同人黯不胜。
琴樽从此隔,意气转相矜。
客路春光逼,归装雪色凌。
元来金马署,拟是玉壶冰。
送李建霞归高邑 其二 明 · 韩日缵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去去耽云卧,悠悠竟陆沈。
愁当一夜别,交以十年深。
宫柳题春径,溪花酌晚林。
英游追侍处,何日更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