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其九 北宋 · 张俞
 押冬韵
康乐有情遥寄想,青溪句在十三峰金华山
按:同上书卷一八三《利州路·兴元府
夜访哥窟 现当代 · 饶宗颐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曲径江通欸乃村,冲寒何事叩重门。
疑云成阵蛙争鼓,残月无声犬吠昏。
荇藻陂池悲寂寞,龙蛇山泽想军屯。
塔铃不语今何世,聊欲寻诗石尚温。
注:安南郑怀德艮斋诗集有真腊行,自注:“高锦国西南荒山中帝释寺,为古佛坐化处。行一日程至一古城,其宫殿烂庑,皆白石雕琢,光莹精巧。”此诗作于丙午(即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为哥窟早期史料,时尚未鞠为茂草也。
又寿熊教授翰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弓裘绍述,视河东三凤有加,卓尔诸郎,何止经传秦伏胜
杖履婆娑,喜海上七鲲无恙,岿然一老,正宜赋续鲁灵光。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弓裘: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义同“弓冶”。 出自唐高适高常侍集》《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绍述:继承。特指宋哲宗时神宗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明高攀龙台卿夏公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河东三凤:薛元敬与收及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鹜鷟,元敬年少为鹓雏。比喻同时以才华见称的三个人。《旧唐书·薛收传》。
伏胜:即伏生
杖履:手杖和鞋子。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宋苏轼《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复此陪杖履。”
婆娑: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海上七鲲:七鲲身,台湾省南方的海口。清魏源圣武记》卷八:“众军齐集两港,悉树我军旗帜,遂扬帆直渡鲲身。鲲身者,海沙也,胶浅不能大舟。”清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鲁灵光:汉景帝鲁恭王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笺:严寅亮题匡山书院联: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挽张剑青教授之妻苏夫人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与鹿车并著贤声,既昌其家,胡靳其寿;
有骥子以光懿行,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剑青:待考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共挽鹿车归乡里。”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常璩汉中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笺:清代张允升贺人新婚联:
鸾镜新妆,鹿车嘉耦;
雀屏妙选,鸿案清芬。
子午镇 明 · 杨美益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长安此去万云横,子午仍存古路名。
蜀将提兵疑谷险,唐宫献荔度山轻。
英雄不信无奇策,艳色何知有怨声。
空把是非悲往迹,乱峰回首自峥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
庚寅孟冬将赴崇州放翁《忆唐安》韵2010-11-11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十五部
魂梦夜驰蜀中罨画池摇鸭头绿。
恍闻放翁驴背吟,神思飞处天马速。
折尽官廨市桥,烧残东阁外烛。
底事忽生异代悲,负手悄立阑干曲。
伫望空际雁影遥,翻怜世间尘网束。
欲溯流光探江源,月下自倚青青
醉呼终古幽魄起,重翻稗乘作实录。
千秋名位非所望,来寻唐安处士屋。
按:【注】崇州古名江源唐安蜀州,有“蜀中之”之称。罨画池又名东湖,“东湖夜月”、“市桥官柳”、“东阁红梅”乃其地胜景。

【附】
放翁《忆唐安
南郑还初,朝衫与鬓犹争绿。逢春饮酒似长鲸,醉里千篇风雨速。唐安池馆夜宴频,潋潋玉船摇画烛。红索琵琶金缕花,百六十弦弹法曲。曲终却看舞霓裳,袅袅宫腰细如束。明朝解酲不用酒,起寻百亩东湖。归寂寞时自笑,纵有诗情谁省录。今年二顷似可谋,去斸云根结茅屋。
少陵《和裴迪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动诗兴,还如何逊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留别阿弟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笛声声咽别离1,归装欲整又迟迟。
五云2胪唱知何日3,一雁南飞正此时。
冰雪聪明休堕落4,诗书门第要撑持。
临歧漫折长堤,断尽柔肠是此丝。
注:(1) 风笛:见第237首注。 (2) 五云:本指五色瑞云,后来多指皇帝的居地。唐王建《赠郭将军》:“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3) 胪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胪唱”。其制始于宋时元方回《涌金城望》之三:“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 (4) 冰雪聪明:心智如冰雪一样明净,形容人非常聪颖。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汉中判官》:“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张太史阳和奉使,①予觞之江楼,别去诗来,盖纪二日游也。予乃即景而赓其什② 明 · 陈省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张骞江汉乘槎日③,主人东道我其一。
通家倾盖意何稠④,莫问青丝与白头⑤。
雪后浮云天易暮,醉眼依稀黄鹤舞⑥。
黄鹤黄鹤天上来,宾主重登已非故⑦。
张灯促席夜气清,更卜明朝阴和晴。
湘帘画槛须臾开⑧,四山雪映阳春台⑨。
八斗二三君但饮⑩,不将美酒负尊罍。
停杯忽忆当年事,蕉鹿胡卢悲复至⑾。
两人兀兀坐无言⑿,相看酩酊非关醉。
白眼乍舒俯仰望,青天只在鹤楼上⒀。
云台凌烟空嶙峋⒁,我心澹荡波心漾⒂。
楚客听歌陌上花⒃,南斗阑干北斗斜⒄。
俯身欲摘中流影,但见沧洲不见家。
沧洲鸥鸟嘲盟寒⒅,匠石徒工画垩漫⒆。
人生红颜易衰飒⒇,合并易知四美难21。
碌碌空催犬马年22,与君酌酒暂为欢,明日黄冠归去我也申屠般23。
【校注】 (1)张太史:指张元忭太史古代为史官明代翰林也担任修史之职,故称太史。 (2)什:诗文的篇什。 (3)张骞(?—前 144)汉代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时曾先后出使西域诸国。此处喻元忭使楚。 (4)通家句:通家指世交。作者同元汴的父亲张天复大概是好友。倾盖,喻初交即一见如故。盖,车盖,其制如伞。《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郑,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5)莫问句:《史记·邹阳传》云:“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按,据《明史》,元汴“十余岁时,以气节自负,闻杨继盛死,为文遥诔之,慷慨泣下”。杨继盛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则万历十年元汴还不到四十岁,故作者有青丝白头之叹。 (6)黄鹤舞:指传说中辛氏酒肆仙人画鹤起舞的故事。 (7)宾主句:据旧志载,黄鹤楼嘉靖四十五年毁于火,隆庆四年重修,已非旧貌。 (8)湘帘:斑竹帘。 (9)阳春台:谓楼台温暖如。 (10)八斗句:佚名《释常谈》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代斗亦为酌酒之器,八斗二三是说元忭的酒量和才思都远远超过八斗。 (11)停杯二句:《列子·周穆王》云:“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世遂以蕉鹿比喻人生得失无常。胡卢,亦作卢胡,发自喉间的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这两句是说回忆当年之事,深感得失难料,人生无常。“当年事” 当指张元忭的父亲晚年的遭遇而言。 (12)兀兀:昏醉之态。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13)白眼二句:《晋书·阮籍传》云:“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名义考》卷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 (14)云台:楼台高际云端。《淮南子·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 凌烟:犹凌云。 (15)澹荡:荡漾。 (16)陌上花:古代吴越一带民歌。苏轼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里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婉转,听之凄然。”元忭山阴人,古为吴越之地,故有此语。 (17)南斗句:刘方平《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8)沧洲句:言归隐之志未酬。鸥盟,曾与鸥鸟有约;盟寒,背盟,失信于鸥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必曰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语,鸥盟恐已寒。” (19)匠石句: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工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垩漫,也作“垩慢”,用白粉涂饰。这句是说黄鹤楼建筑之工巧。 (20)衰飒:凋谢;衰老。 (21)合并句:《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2)犬马年:对自己年龄的谦称。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23)黄冠:古代田夫之冠,即箬笠之属。《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后来指归隐田园。杜甫《遣兴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申屠:指东汉申屠蟠隐居治学,见汉室衰微,乃隐姓埋名于梁、砀之间,朝廷屡召不出,避世益深。后来董卓为乱,荀爽陈纪等高士皆被胁从,独得免,人皆服其先见。 作者同张元忭不仅有宾主之谊,而且是通家之好。两人初次相见,同游黄鹤楼,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故人横遭不白之冤,含恨去世;故人之子虽是海内名士,但十余年来仕途蹭蹬,未获升迁。面对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兀坐两无言,白眼望青天,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情。作者虽然身居要职,但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感厌恶,表达了避世归隐的强烈愿望。
闺情 其十一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八
游子方迢递,归期未敢论。
天清风捲幔,楼静月侵门。
渐惜容颜老,何须花烬繁。
更深不假烛,伏枕泪双痕。
注:游子(送樊侍御汉中判官)归期(愁坐)天清(伤春)楼静(西阁夜)渐惜(遣愁)何须(日暮)更深(舟月对驿近寺)伏枕(九日)
艳歌行 其二十四 清 · 黄之隽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香屑集卷四
百尺金梯倚银汉,北斗七星横夜半。
夜半醒来红蜡短,空持感激终昏旦。
宿昔梦见之,日照玲珑幔。
始下芙蓉楼,故衣未及换。
为君裁舞衣,绿夹殷红垂锦段。
为君薰衣裳,博山吐香五云散。
画带双花为君结,时时欲得横波盼。
莫愁帘中许合欢,珊瑚枕腻鸦鬟乱。
三更风作切梦刀,时闻寒雁声相唤。
所以倾国倾城人,别易会难长自叹。
情似蓝桥桥下水,碧海之波浩漫漫。
抽刀断水水更流,挥刃割情情不断。
注:百尺(李颀郑樱桃歌)北斗(沈佺期古歌)夜半(皮日休春夕酒醒)空持(李德裕南梁行)宿昔(崔湜唐州高使君赴任)日照(韩王从善蔷薇诗呈东海侍郎徐铉)始下(丁仙芝江南曲)故衣(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为君(张祜墙头花)绿夹(张碧林书记蔷薇)为君(白居易太行路)博山(韦应物长安道)画带(温庭筠三洲词)时时(郑仁表赠妓洛真)莫愁(李贺许公子郑姬歌)珊瑚(鹿虔扆思越人)三更(施肩吾古别离)时闻(裴说闻砧)所以(释贯休拟君子有所思)别易(韩偓复偶见)情似(唐彦谦无题)碧海(孟郊出门行)抽刀(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挥刃(戴叔伦相思曲)
临终召客(一作《病中见落花》。令宾举止风流,事笔砚,有词句。见举人尽礼祗奉,乞歌诗,常满箱箧。及病甚,值春暮,扶坐砌前,顾落花长叹数四。因为诗教小童持出,邀新第郎君及举人数辈,张乐欢饮至暮,涕泗请曰:“我不久矣,幸各制哀挽送我。”得诗数首。及死,有刘驼驼者,能为曲子词,因取其词,教挽柩者前唱之,声甚悲怆,瘗青门外。自是盛传于长安,挽者多唱焉。) 唐 · 颜令宾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
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按:挽歌云
其一
昨日寻仙子,轜车忽在门。人生须到此,天道竟难论。客至皆连袂,谁来为鼓盆。不堪襟袖上,犹印旧眉痕。
其二
残春扶病饮,此夕最堪伤。梦幻一朝毕,风花几日狂。孤鸾徒照镜,独燕懒归。厚意那能展,含酸奠一觞。
其三
浪意何堪念,多情亦可悲。骏奔皆露胆,麇至尽齐眉。花坠有开日,月沈无出期。宁言掩丘后,宿草便离离。
其四
奄忽那如此,夭桃色正春。捧心还动我,掩面复何人。岱岳谁为道,逝川宁问津。临丧应有主,宋玉在西邻。”
遂宁府奏劄嘉定十二年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永乐大典》卷一○九九八
朝议大夫遂宁军府事李某劄子。
照会某所领遂宁府东州,控扼水陆,号为要冲
惟是武备单弱,全无城郭之限。
近者强寇窃发,鼓行而前,如入无人之境,直造官府,焚毁漕廨,劫掠仓库。
州县储积为之一空,甲仗一库尽为贼有,取不尽者焚之而去。
至于居民,悉皆荡尽,十无二三,四隅一望,皆为丘墟瓦砾之场。
某居闲岁久,误蒙公朝起废,畀以牧守之任,簿命所招,临当之官,遭此变故,今所当先者,劳来还定之政。
缘焚室颇众,皆营生小民,一家之产无三四金,非官司借与之钱,无由自能起盖。
而本府库帑既被劫掠,无复赢馀,目前所入,随收随支,止应一时,不容宽展,如此等委实无力可办。
某虽逐急措置,量与郡贷,终是气力微薄,何缘可使复旧?
日夜念此,不遑安处。
欲望特与敷奏,行下四川诸大司,并本路帅臣监司,于官钱内通融。
又降约及十馀万缗,付本府专一收管,以给被火失业之家及修城浚濠打造器甲之用。
庶几即日守备严饬,稍成州郡,不胜一方之幸(前已劄下四川宣抚司,详所申契勘斟酌支拨施行外,今劄付遂宁府照会施行。准此。)
此外又有当申控者,本府兵籍若无他违法占破,及蒐练教阅以时,岂不可恃?
切尝考究,平日支衣支粮至者几二千人,而比者临变,乃无一人能发只矢御贼者,岂惟失于申儆?
盖每患为监司及属官诸厅占破之多。
揆之条制,监司各破人兵,自有成数,又止庙军某,禁军不在差使之列。
又往往一司而有占破厢禁军四百馀人者,学院子一色至占三十馀人。
其他虚占窠坐人兵更减省外,馀尽发下逐日教习武艺精熟,缓急可以倚仗。
又当补填阙额禁军,并令数足,衮同教阅。
庶几武备稍饬,一方有恃。
惟是欲乞自朝廷更切申严条制,行下逐路监司,于当破人数外,不得擅有截留。
违者许所属追究。
所冀尽革前弊,州府之备稍得严固,于以潜消奸宄。
所补不细,伏乞指挥
按:右劄下成都潼州府、夔、利州路安抚、转运、提刑提举司四川茶马司总领所,各从所乞事理施行外,今劄付遂宁府照会施行。准此。嘉定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宋 · 乐诏
夜深只见灯高下,春尽不知人往还(经藏院)
按:《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
其二 北宋 · 范百禄
 押覃韵
门外清冷百社潭(题灵溪寺
按:同上书卷一八四《利州路·利州
其十一 唐末宋初 · 杨徽之
 押删韵
江流嶓冢雨,路入汉家山金州客舍)
按:《舆地纪胜》卷一八九《利州路·金州
透明岩 唐末 · 李九龄
 押删韵
乍脱尘埃梦寐安,透明岩上一开颜。
晚霞双处似闻雁,远目尽时犹有山。
仙迹不随岩桂老,禅心长共岭云闲(以下当缺两句)
《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 《舆地纪胜》:透明岩亦名栖真岩,在大蓬山,前视空旷,俯瞰县郭。天气清明渠达诸山隐隐可数,县令李九龄诗云云。
北宋 · 李及
 押真韵
夕霁巴城月,秋光峡树春(赠异人李鉴天)
按:《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
剑阁 北宋 · 燕肃
 押文韵
剑耸秋峰积霭昏,关城遥向望中分。
触新百堵连青嶂,依旧千家住白云。
松桧影随岩寺出,管弦声杂涧声闻(下缺两句)
按:《舆地纪胜》卷一八六《利州路·隆庆府
北宋 · 何绛
 押东韵
一江分两界,二寺对双蓬(题营山县石门津)
按:《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利州路·蓬州
其九 北宋 · 范镇
 押尤韵
众山四面合,二水南北流山斋
按:同上书卷一八四《利州路·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