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梅雨潭 明 · 张孚敬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落日在招提,山深藏古洞。
水落正石出,穿岩入其空。
绝壁合欲倾,观天如坐瓮。
飞流泻中潭,山根俱浮动。
蓬岛不在兹,相顾疑似梦。
无那风月清,时常可吟咏。
定须日日来,山僧免相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斯文一脉记传灯,四百年来付老僧
始变儒冠除法服,林家孙祖号中兴。
注:日本保元以降,区宇云扰,士大夫皆从事金革,惟浮屠氏始习文。中间斯文不坠于地,赖儒僧也。及原肃出,始锐然为洙泗学。继之者林信胜。氏始为僧, 后归于儒。信胜初读书僧院,有老和尚欲强度之,不可。然是时儒者犹别立名目,秃其颅,不列儒林。信胜之孙信笃,慨然以人道即儒道,不可斥为制外,请于德川 常宪,许种发叙官,为大学头。世始知有儒。史记之曰:此元禄四年正月十四日事。三百年来,文教大兴,德将军拔用林氏父子为之倡也。罗山子恕,弟澄,皆举 秀才
题吴氏四贤堂 其四 南宋 · 罗鉴
 押东韵
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
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
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按:《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引《抚州府罗山志》
散陂寺碑记开禧三年 南宋 · 林时发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三
嘉泰壬戌,予于庠试罢,谒张罗山,见吾闽昂上人。
其年住散陂,予首访焉。
与邑中三二友联□□□□□平畴参差,修阺溶㵝,其中有冈,陬牙横梧,状似伏虎。
上至寺侧,箕踵漫衍,古木杆枝,与塔为朋。
形势巃巃崔嵬,隐隐有佳气。
及观招提四壁立,累传莫克负荷,堂宇倾欹,瓦相低昂。
予谓散陂曰:「有□□□何以使人刮目间,五年重来,气象已大异矣」?
塔之南有藏,宝藏有经;
藏之南有钟,藏钟有楼。
轮一转而心性明,杵一送而聋聩开,怀恶者羞赧,持善者怡怿。
予亦欣然,徘徊经夕。
时有居士从众中出,揖予言曰:「罗山自靖康兵革后,四方杂聚,朝营暮逐,苟偷不暇,何能倾囊倒廪如闽浙间荐贿不倦者?
况经藏钟楼,糜金钱不赀,寺无东皋半亩入,乃能悉力圆就,华陈珍怪,种种炫耀。
意者住持逊词苦躬,朴愿忠诚,善遇来者,使人起敬,凡有锱铢,乐推无吝,是故经以内蟠,声外播如是迅耶!
又国朝去以来经理恢复,其冬诸将次于五关,不果进。
虏俄犯信阳,蜂房蚁穴,悉遭掠劫。
罗山人民无恙,而兹寺钟鸣藏动、制礼作乐如平时不少衰。
先生通达古今,谓何道臻兹」?
予答曰:「兹事至易晓,奚待予言。
方虏之逼城下也,使勤王者抱平原节,则城不陷,民不散。
前之交锋失援,莫有后之应援,寡谋随衄。
邵使君挺操,曷使罗山有泰山之安!
帅义勇二千馀,仅及李陵之半;
却胡虏四百骑,已迈张巡之功。
光、黄数郡,倚若唇齿喉舌之为,繄公之功。
今圣天子□□□□五秩□参军事,剪奸奖善。
信阳骏骏复业,而罗山砥柱卵翼下,寒食清明如昨骈阗杂遝,其合掌信眉于此寺,□□□无自若,晨昏皈命惟谨,即得如来凭五衍轼,开八正门,推三十七品,□□□□□□□□□□翘微乎微,各得生育。
矧被礼服义胆,天戴□□,讵不熙熙愉愉如祖宗承平时哉」!
居士曰唯唯。
凡在列者,口诵心唯,共生惭愧。
按:乾隆《罗山县志》卷八,乾隆十一年刻本。
仙岩洞 明 · 张廷望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一上仙岩望,孤高万岭低。
乾坤分上下,日月割东西。
沧海浮鳌背,红尘隔马蹄。
仙人磨石壁,留待老夫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游仙岩寺 明 · 王瓒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清兴渺何许,登山极上层。
境幽无俗客,寺古有高僧
翠霭屯林末,流泉溅石棱。
探奇归去晚,梅干执为灯。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梅雨潭 明 · 卓敬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横空峭壁泻飞瀑,声振渊霆摇地轴。
氤氲气湿浮太空,冲崖散作珠万斛。
源头直与银河通,半空簸落飞流淙。
此地定知无炎热,万壑千岩洒晴雪。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梅雨潭 其二 明 · 王叔果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元象标龙界,仙桥控翠微。
乘春延蜡屐,傍暝历岩扉。
崖瀑神雷鼓,林风法雨霏。
凭临生逸思,顿尔息尘机。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梅雨潭 其一 明 · 王叔果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结迹趋名山,披衣陟元境。
焕然象界新,逖矣尘嚣屏。
古祠面水开,宝塔凌霄影。
丛林列青松,香台依翠岭。
萝径通逶迤,莲房备幽靓。
满座凝妙香,酌泉试佳茗。
净苑久榛芜,物华兹管领。
移席坐梅潭,沿流溯皇井。
风叶逐杯翻,岩瀑浸衣冷。
摩崖阅旧题,临渊鉴清影。
夷歌调转悠,暮归兴犹悜。
溪碓乱秋声,禅灯留夕景。
感时岁杪临,翻经夜分静。
相对结跏趺,闻钟发深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罗山访青云寺2009-07-12 当代 · 熊盛元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人行幽涧底,梦绕白云中。
恍若通仙籍,悠然坐竹丛。
四围烟淡淡,一径草芃芃。
隔水呼婴姆,萝衣翠扫空。
注:罗山,位于江西省丰城崇仁乐安三县交界地,原名池山晋时南昌郡闻通,却朝廷之聘,隐居于此,广收弟子传经授道,故其门下弟子,更名罗山。山南青云寺有谌母殿。谌母,又称婴姆姓谌,,名婴,三国时吴人。据《太上灵宝净明宗教录》称,谌母居丹阳黄堂,密修大法数十年,人莫知之。许逊吴猛闻其有道,远诣丹阳请授大法,谌母乃授许君以孝道明王之法,数年后仙去。
三姑潭 宋 · 赵汝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谁掣银河铁锁开,飞珠掷练此山来。
似黄梅雨无晴日,于白云天有怒雷。
曾是楞严骑虎到,何当轩帝驾龙回。
岩扉下顿平平石,闲坐无人空绿苔。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大罗山
山中新岁① 清 · 刘绎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存吾春斋诗钞卷九 寄生草(丙辰丁巳)
春声比户又新年,真觉桃源别有天。
小住始知岩壑好,相逢难得主人贤。
衣冠儒雅风犹古,泉石幽深树亦仙。
游子浮踪时序感,万山不隔白云边。
自注:①“时避地乐安罗山。”
《晋阳秋》评 其八 元帝纪总评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四
秦始皇东游,望气者云:「五百年后,东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气」。
于是始皇改曰秣陵,吴人以为孙权帝之表也。
盛案:始皇游岁,至僭号,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数既不合,校之基宇又非伦,岂应帝王之符,而见兆于上代乎?有晋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乎?且秦东游,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谓「五百年之后当有王者」也。又孙皓将亡吴郡临平湖,一夜草木自除,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尺,广二寸余,上有白「帝」字,时人莫察其祥,意者岂中宗兴五湖之征欤?太康三年建业有寇,馀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灭矣,后三十八年扬州当有天子。」又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邪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先是岁星镇辰,太白四星聚于斗牛之间,五铎又见于晋陵,冥数玄感,若合符契焉。又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珰,其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酖其将牛金,而恭王夏侯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御览》九十八)
军中记事诗 其七十四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咄咄吟
浪卷孤臣血点腥,吴胥越种共精灵。
家人拾得衣冠敛,被发传芭下海溟。
按:𠸄夷自尖山扬帆而北,直逼乍浦。时王用宾郑鼎臣等所带大队乡勇,或内援杭州,或远在重洋,不及策应,惟副都统长喜帅满洲驻防兵堵截海塘。而夷船游弈镫光山下,先以虚声疲我兵力,使三昼夜不得休息。初九日,始分数百人,从金山小港登岸来扑,仍以十馀船沿塘开炮乱击。同知韦逢甲首登炮台指挥众军开仗奋斗。我兵适当困惫之时,水陆夹攻,势已不支,而汉奸又为内应,四面民房火起,惨杀满野。长喜率众先奔,乍浦遂陷。是役也,计阵亡官弁一百十一人,镶红旗佐领成祥、甲兵伊布孝图铿额等死于炮,前锋校金安浓、甲兵顺布格、乡勇头目柳镇等死于金刃,韦逢甲及战兵王飞熊等死于海。后数日,长喜恐以失地被谴,亦绝食死。逢甲尸漂没无迹,家人祗收其衣冠以敛。长喜诸人死事,皆嘉兴府刘荣熙申禀将军将军据之入奏。近见沈筠《乍浦殉难录》,所载事迹不符,姓名亦别,人数尤相悬,大可异也。诗云:「一样沙场征战死,模糊敢信是忠魂。」诵此二语,为之怃然。
挽东初法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蒸韵
瘗鹤名山曾驻锡;制龙高弟与传灯。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其徒圣严为佛学博士
初法师:释东初(1908.09.22——1977.12.15)俗姓范法名镫朗法号东初江苏泰县人,为近代著名的佛教禅宗大师,继承曹洞宗法脉,被尊称为东初老人,东初长老1920年江苏观音庵静禅老和尚披剃,1929年宝华山受具足戒,1934年自太虚大师创办的厦门闽南佛学院毕业,1935年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曹洞宗智光和尚付法,继承曹洞宗法脉,1949年抵台,同时将中国佛教会招牌迁带赴台,时东老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同年假北投法藏寺创办《人生杂志》。1955年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作为推展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利生之基地;先后影印《大正大藏经》,创办《佛教文化》季刊,每年举办冬令赈济。1967年应中华学术院之聘,任该院佛学研究所顾问。1977年12月15日,无疾坐化,世寿七十一。东老以太虚大师逝后的佛教改革事业追随者为职志,毕生推行佛教文化、护国卫教,是法鼓山严法师与慈光山开法师的入门师父。著有《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国佛教近代史》(上下册)。
成氏有骈文《法藏寺题记》。
瘗鹤名山:焦山余脉有两座小山:一个叫松寥山,又称瘗鹤山。东初法师1935年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曹洞宗智光和尚付法,继承曹洞宗法脉。
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住止为驻锡。
制龙:“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高弟:才优而品第高。弟,“第”的古字。后因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为高弟,又称高第弟子或高弟子。
传灯:佛家谓佛的教旨可以破除迷暗,像灯照明一样,因称传法曰传灯。
圣严: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鼓山的创办人。
笺:魏虞燕岩寺联:
燕子去无踪,惟余萝月半林,留人古寺
龙华会有果,好借蒲团一座,照我传灯。
寄题重建黄鹤楼新成 南宋 · 周申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江城旧落梅花笛①,仙客新成壮观堂。
明月招呼黄鹤返,芳樽醉倚碧霄傍。
窗开还带波光入,帘捲仍分山色长②。
定有青莲抽彩笔③,不将风景让崔郎④。
【校注】 (1)江城句: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帘捲句:王勃滕王阁》“朱帘暮捲西山雨”。 (3)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 (4)崔郎:崔颢。 鹤楼于嘉靖末毁于火,隆庆五年(1571)重建。诗当作于此时。首联谓新楼落成,蔚为壮观;颔联想象友人登临,词客重集;颈联赞鹤楼重建,与波光山色融为一体;尾联写新楼落成,定有诗人抽毫赋诗,与前贤媲美。全诗句句不离题旨。
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口占一首 近现代 · 占谷堂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茫茫四州起战争,苍生何日晓升平。
大江一把狂浪起,斩尽妖魔济众生。
【注释】:1924年占谷堂同志在河南固始志成小学教书时,经常结合时事发表评论。这首诗是他谈到军阀混战、人民受苦时,随口吟给人们听的。
四渎诗 其二 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夏书桐柏导非讹,入海泗沂东会过。
奇述庚辰能制伏,封传天宝赖休和。
潜流谁识源同醴,均势今资清敌河。
一自尾闾全被占(去声),脩防久矣事滋多。
按:淮水桐柏山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据水经所纪经由道里则自信阳光州固始颍州寿州怀远临淮泗州宿迁其间由豫而楚初不取道山东之境后儒用周官职方正东曰青州其川淮泗之语疑若齐楚壤地相接今即以禹贡證之海岱惟青州徐州则曰海岱及淮扬州则曰淮海徐扬皆楚分书之标识山川与青州划然绝不相蒙且郑康成注周官引郑众之说谓其川淮泗淮或为睢原文不无讹舛盖周官为晚出之书语多傅会其不若禹贡之确可徵信明矣
送叶大舒崇吴门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曝书亭集外诗补辑卷第三
明童倚曲动梁尘,姹女新妆更绝伦。
齐向羊车看卫玠,临行愁杀洛阳人
按:徐釚《本事诗》卷十一选录此诗,诗题为《流虹桥纪事送叶元礼吴江》,诗题下有小注云:「吴江叶舒崇元礼美丰姿,少日随其兄学山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问其母曰:『有与叶九秀才偕行者,何人也?』母漫应之,曰:『三郎也。』女积思成疾。将终,语母曰:『得三郎一见,死无恨矣。』女卒,元礼适过其门。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元礼。入哭,女目始瞑。余作《高阳台》记之云:『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流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一时交传其事。后至会稽,每入市,窥帘者夹道。时宋副使观察越中,曰:『是将看杀卫玠。』因招之入署。及归,余送以诗云。」
分题得芍坡送李太守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疏凿咸夸惠济功,使君来守表清风。
千渠声合雷车迅,万顷光开月鉴空。
暮雨冥冥腾赤鲤,秋云渺渺落玄鸿。
吾民要觅铭勋处,坡上新亭有庆丰。
注:孙叔敖宋封惠济侯诰词石刻在固始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