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莆阳古谶 唐 · 佚名
五言绝句 押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自湖腰欲断,莆阳朱紫半。
水绕壶公山,此时大好看(见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一。)。
送方彦稽解元 北宋 · 黄裳
壶公山下多伟人,尝谓方寸无纤尘。
双眼孤鹰在霄汉,俯视燕雀尤有神。
两冠群英出微妙,失第春官恬自笑。
归去壶公山下游,长须肩上何所忧。
远烟万剂实行橐,置此雅好吾无求。
松轩日午片石冷,水中天小云油油。
时复窥影且自遣,毫末造化同(四库本作通)春秋。
可能含蓄南国意,洗我滞思如清流。
方握齐纨却新暑,明月团团满寰宇。
马上尘沙摇不开,空羡江湖鹭轻举。
勿因世俗还低头,义理所在无今古。
生死只系箪豆中,谁为万钟移出处。
六翮冲天观一飞,所养先须微贱时。
乞以方轸弹章付有司推究事实劄子(大观元年九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一、《挥麈后录》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蒙宣示方轸章疏一项,论列臣:「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王莽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国公。视祖宗神灵为无物,玩陛下不啻若婴儿。专以绍述熙丰之说为自媒之计,上以不孝劫持人主,下以谤讪诋诬恐赫天下。威震人主,祸移生灵,风声气焰,中外畏之。大臣保家族不敢议,小臣保寸禄不敢言。颠倒纪纲,肆意妄作,自古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为甚。爰自崇宁已来,交通阍寺,通谒宫禁,蠹国用则若粪土,轻名器以市私恩。内自执政侍从,外至帅臣监司,无非京之亲戚门人。政事上不合于天心,下悉结于民怨。若设九鼎,铸大钱,置三卫,兴三舍,祭天地于西郊,如此之类,非独无益,又且无补,其意安在?京凡妄作,必持说劫持上下曰『此先帝之法也』,『此三代之法也』,或曰『熙、丰遗意,未及施行』。仰惟神考十九年间,典章文物,粲然大备,岂蔡京不得驰聘于当年,必欲妄施于今日,以罔在天之神灵?凡欲奏请,尽乞作御笔指挥行出,语士大夫曰:『此上意也』。明日或降指挥,更不施行,则又语人曰:『京实启之也』。善则称己,过则称君,必欲陛下敛天下怨而后已,是岂宗社之福乎?天下之事无常是,亦无常非,可则因之,否则革之,惟其当之为贵,何必三代之为哉?李唐三百年间,所传者二十一君,所可称者太宗一人而已。当时如房、杜、王、魏,智虑才识必不在蔡京之下。窃观贞观间,未尝一言以及三代。后世论太宗之治者则曰: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京不学无术,妄以三代之说欺陛下,岂不为有识者之所笑也?元丰三年,废殿前廨宇二千四百六十间,造尚书省,分六曹,设二十四司,以总天下机务。落成之日,车驾亲幸,命有司立法,诸门墙窗壁辄增修改易者徒贰年。京恶白虎地不利宰相,尽命毁坼,收置禁中,是欲利陛下乎?是谓之『绍述』乎?括地数千里,屯兵数十万,建置四辅郡,遣亲信门人为四辅州总管,又以宋乔年为京畿转运使。密讽兖州父老诣阙下,请车驾登封,意在为东京留守。是欲乘舆一动,投间窃发,呼吸群助,不知宗庙社稷何所依倚?陛下将措圣躬于何地?臣尝中夜思之,不觉涕泗横流也。臣闻京建议立方田法,欲扰安业百姓,借使行之,岂不召乱乎?又况数年间行盐钞法,朝行夕改,昔是今非,以此脱赚客旅财物。道途行旅谓朝廷法令信如寒暑。未行旬浃,又报盐法变矣。钞为故纸,为无物,家财荡尽,赴水自缢,客死异乡,孤儿寡妇,号泣吁天者不知其几千万人,闻者为之伤心,见者为之流涕,生灵怨叹,皆归咎于陛下。然京自谓暴虐无伤,奈皇天后土之有灵乎!所幸者,祖宗不驰一骑以得天下,仁厚之德,涵养生灵,几二百年矣,四方之民不忍生事。万一有垄上之耕夫,等死之亭长,啸聚亡命于一方,天下向应,不约而从,陛下何以枝梧其祸乎?内外臣僚皆京亲戚门人,将谁为陛下使乎?京乘此时,谈笑可得陛下之天下也。元符末年,陛下嗣服之初,忠臣义士明目张胆,思见太平,投匦以陈己见者无日无之。京钳天下之口,欲塞陛下耳目,分为邪等,贼虐忠良。天下之士皆以忠义为羞,方且全身远害之不暇,何暇救陛下之失乎?奈何陛下以京为忠贯星日,以忠臣义士为谤讪诋诬,或流配远方,或除名编置,或不许齿仕籍。以言得罪者无虑万人矣,谁肯为陛下言哉?蔡攸者,垂髫一顽童耳。京遣攸日与陛下游从嬉戏,必无文武尧舜之道启沃陛下。惟以花㘽怪石,笼禽槛兽,舟车相衔,不绝道路。今日所献者则曰臣攸上进,明日所献者则又曰臣攸上进,故欲愚陛下,使之不知天下治乱也。久虚谏院不差人,自除门人为御史,京有反状,陛下何从而知?臣是以知京必反也。臣与京皆壶山人也,案谶云:『水绕壶公山,此时方好看』。京讽部使者凿渠以绕山。日者星文谪见西方,日蚀正阳之月,天意所以启陛下聪明者可谓极也,奈何陛下略不省悔默悟?帝意止于肆恩赦,开寺观,避正殿,减常膳,举常仪,以答天戒而已;然国贼尚全首领,未闻枭首以谢天下百姓。此则神民共愤,祖宗含怒在天之日久矣。陛下勿谓雉鸣乎鼎,榖生于朝,不害高宗、太戊之德;九年之水,七年之旱,不害尧、汤之圣。古人之事出于适然,今日之事祸发不测。天象人情,危慄如是,伏惟陛下留神听览,念艺祖创业之难,思履霜坚冰之戒。今日冰已坚矣,非独履霜之渐,愿陛下早图之,后悔之何及!臣批肝为纸,沥血书辞,忘万死,叩天阍,区区为陛下力言者,非慕陛下爵禄而言也。所可重者祖宗之庙社,所可惜者天下之生灵,而自忘其言之迫切。陛下杀之可也,赦之可也,窜之可也,臣一死生,不系于重轻。陛下上体天戒,下顾人言,安可爱一国贼,而忘庙社生灵之重乎!冒渎天威,无任战慄之至,谨备录如后」。臣读之骇汗,若无所容。臣以愚陋备位宰司,不能镇伏纪纲,讫无毫发报称,徒致奸言干浼圣听。且人臣有将必诛之刑,告言不实有反坐之法。臣若有是事,死不敢辞;臣若无是事,方轸之言不可不辩。伏望圣慈付之有司,推究事实,不可不问。取进止。
重修木兰陂记 宋 · 郑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四、《夹漈遗稿》卷二、《明一统志》卷七七、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三四、同治《兴化府志》卷二九
集三百六十涧总而为一,故有无穷之流;断大川之流析而为二,故有无穷之泽。此邦民贫,不任竭作,兴木兰之役者,有长乐郡之二人焉。始则钱氏之女,用十万缗,既成而防决;次则林氏之叟,复以十万缗,未就而功隳。钱氏吐愤,遂从曹娥以游;林叟衔冤,徒起精卫之忿。自兹以还,兴作乏人,惟增望洋之叹,莫克水滨之问。且遏长江之势,使洪澜怒涛不得东之,岂人力也哉!熙宁初,有季长者,宏富而能仁,故得其称,有此志矣。天降异人,曰冯智,日贳酒于其家,三年不索酬。将行,曰:「当与子遇于木兰山前」。长者先斯而俟。乃授以方略,夜役鬼物,朝成竹樊。又图苍龙以贻长者,投二盒于江,一以上覆,一以下承而去。孺子可教,果得黄石之素书;衣履不沾,又见葛公之涉水。长者于是依竹为堤,功成不爽。镵石为楹以为禦,距楹为障以为潴。壅川之陂,循南以济,相其高下,釐为三洫,使无偏注。行五十馀里,达于海。濒海为四斗门,以禦蓄泄。凡溉田万顷,使邦无旱暵饥馑之虞,百年于兹,故长者得以庙食焉。山岳之摧,由于朽壤;江海之注,竭于漏卮。绍兴一十八年之秋,陂失故道,由北岸而东奔,重渊如勺,鱼鳖焉依。三衢冯君元肃,适以斯时至。凡川泽陂池之事,一时画究。谓:「马伏波所过州县,必留心灌溉之利,况吾丞是邑而专是职乎!木兰之陂,吾不得以后时」。以水昏正而栽之,日夜从事,九旬而成,不愆于素。举锸成云,决渠成雨,父老载涂,式歌且舞。木兰兆谶者二,曰「逢竹则筑」,又曰「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举一郡之水,此水为多;画一邦之利,此利为溥。使万井生灵,免于沟洫,则冯丞之绩为可书。其辞曰:南标铜柱,已仆风埃;北勒燕然,又蚀莓苔。孰若贾渠难湮,召埭不朽!惟川泽之功,与天地为长久。沃州之山,白氏有缘。肇于道猷,成于寂然。木兰之陂,辱在冯君。伊昔甚伟,于今有芬。呜呼!源清流长,千载融融。君子之泽,不可终穷。
李长者传 南宋 · 林大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一、弘治《重刊兴化府志》卷二九
李宏,福州侯官人也。裔自有唐,世雄于财。平生倜傥有大志,欲以家财自立,使功迹名姓,表见于世。闻莆田壶公洋三面濒海,潮汐往来,泻卤弥天。虽有塘六,所储积浅涸,不足以备旱暵,岁歉无以输官,民则转徙流移矣。土人皆知濑溪一水,可引而南,其如垄岫关隔何!间有作者,往往莫辨地脉,使流膏美利,空堕于海,为可惜也。唐末,人问妙应大师黄涅槃溪陂几时可筑,答云:「逢竹则筑」。今古睥睨,其来颇久。宋治平元年,钱四娘者自长乐邑来,捐金九掇,大如斗,于溪上流将军岩前堰溪为陂,开渠鼓角山,西南行。其陂甫成,载酒引棹以落之。酒正酣,守者报溪流涨陂败,即时赴水而死。继有同乡进士林从世,号十万,复来相溪下流,于上杭温泉水口筑陂,欲成,潮势攻搏而不之禦。最后宏应诏募而至,按二人遗迹,皆非地脉,逆水性,安得成功!时有僧冯智,日者散性混俗,惟宏事之谨,乃引至其地,密禀神算,谋于木兰山前施功,未有定处。方斋祷之夕,地神于今址截溪插竹,似相指使,始悟妙应「逢竹则筑」之言。盖逢,冯也;筑,竹也。百年悬谶,应在今日。乃倾家得缗钱百万,命工伐石,依列竹成基,摆布石柱三十二,间以石。镵条创治,互相钩锁,屹立如山。二时怒涛不能吞啮,至此而回。截断奔流,疏渠导水,转摺而南三十馀里,大沟七条,小沟无数,创立四处抵海斗门,利泽所覃,沛然有馀。长者遂得废塘六所,裂横塘、新塘、许塘、唐坑塘为田,惟国清一塘,以备大旱。其白地尽输于官,以为官庄田。而官司酬奖李公,得小龟屿北、大龟屿东沿海白地,后人塍海而耕,皆仰馀波。计其所溉,殆及万顷,变泻卤为上腴,更旱暵为膏泽,仁人之功,其利溥哉!溪源纳永春、德化、仙游三百里涧壑之流,故冬夏不少减。值淫霖,溪水暴至,则命小工发泄陂闸以通白湖而入于海。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旱,水不能涝。初陂成,累废之馀,众心狐疑不前。一日,祷于华严僧伽塔下,因就明王,愿乞百珓,连掷上下,如其数而止,众得以坚其心。陂成,拨塘田八百石,设立陂司,委子孙掌管修陂;仍拨七百石赡于郡学,教养子孙为儒;拨田一百二十石舍华严寺,与子孙为僧;百二十石舍将军岩,与子孙为尼;拨田四百石,舍三山雪峰寺,与子孙为僧。兴化军储才六万斛,而陂田输三万七千斛,南洋官庄尤多。民素苦大,由此屡稔,一岁再收,向之窭人,皆为高赀温户。感德李公,塑像立祠于陂,岁时报赛不绝。宣和初,太守詹时升检计修陂隐漏田段,刊为陂籍,殊赏李公之功,署其庙曰「李长者庙」。长者熙宁间应诏募而来,方二十馀岁,间关数年,陂成而卒,岁止四十馀矣。于戏!天产异人,为吾莆了一大事而去,不然长者弟容以子直阁迈赠至金紫光禄大夫,又何其寿耶!其家子孙衣冠甚盛,有敦义者掌陂事,举其祖修陂本末,如长者复生。余因谒祠,得闻其详。庙有李长者、林十万、钱四娘、黎主簿四像。初钱氏陂败,赴水而死,里正白官,差主簿畛体究之,知其无他,乃叹曰:「钱氏室女,负大志节,不克就而终」。再三悼惜,言未讫,暴中而卒。畀归故土,人妄传以配女。嗟乎!长者更百年,功状未上,爵命不下,至今犹与三神旅坐于弊屋之中,诚国祀之缺典也!昔妙应尝留谶云:「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白湖腰欲断,此时大好看」。人莫能晓。及陂成,溪循壶山之麓而行,「水绕」之言应矣。熙宁九年徐尚书铎廷试第一,元丰间,有登科甲至宰辅,而乡里禁从,肩摩于朝,「好看」之言又应矣。盖木兰溪水,流入白湖,为水破长生,及循山南转,是为秀水,循武曲来揖郡治,此地理一胜也。今陂无恙,时溪涛暴涨,涌高数尺,夜深,往往有神火千百,乘险护陂,此皆钱、李之功愿也。长者深有德于莆人,余恐岁久人无知之者,故传之,以告来世云。
贺德庆陈倅生朝(光祖字世德,本贯兴化军,二月二日) 南宋 · 曾丰
无伏无腊壶中天,不烟不火壶中仙。
壶天固自远世界,壶仙还自结世缘。
昨夜壶公山外望,壶公驾鹤随仙仗。
逃身下降唐谪仙,袭姓前生汉丞相。
四时之气春为冲,诞弥况在春之中。
一段乾坤奇特意,三朝文学老成风。
通守通班盖其寓,泽民致主酬吾素。
收拾平生(原作取拾生平,据四库本改)尘外游,追寻畴昔壶中去。
春秋过隙了不知,甲子循环浩无数。
林国博自兴化军得饶州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盍缀蓬仙向上班,烹鲜不鄙作州难。
醉眸尚带壶云碧(自注:兴化军壶公山。),吟笔疑翻璧浪乾。
名著金闺方善下,春生玉树不知寒。
明年全榜登科记,莫把寻常举送看(自注:范文正公知饶州,全榜过省。)。
云塔序 宋末元初 · 方逢辰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三、《蛟峰文集》卷四、嘉靖《淳安县志》卷一六
「南台沙合河路通,先出状元后相公」,此晋人语也,至今方验。「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此古语也,后渠水包山而高科者甚众,如响斯答,岂人才之隐显尽在天而不在人欤?此犹曰阴阳家之说,非吾儒所信也。「三山千簇寺,七塔万枝灯」,谢泌此诗,盖谓闽多文章士,秀气聚于山与塔也。妙果院造一塔,范文正公曰「此番水文章之应」,因目曰「文笔山」。后二十年赵汝砺果魁天下。文正何人,岂惑乎阴阳家者?予谓宇宙间一气也,山川气之宅,山川之气有厚有薄,则钟而为物为人亦异,故山之润者必有玉,川之媚者必有珠。茂林蓊郁,芝兰郁乎其间,楩楠杞梓松筠楸柏挺出而特起者,必天地英华刚劲之气宅乎此也。惟人亦然,穹崖深密,必有厖硕朴厚之人;崇岗峻拔,则当出磊砢岌嶪之士。申、甫降嵩岳,轼、辙枯眉山,其验著矣。漕贡进士方君至京谒予,谓其乡自溪堂后未有显者,今几百年,气数当一复。阴阳家谓是水口值风雷峰,若文笔耸立,当有掇巍科者,今拟其乡之同志峙一塔于云头之峰,以迓气数之复。予谓君不必以阴阳家为辞,但举文正之言、谢氏之诗以扣同志,孰不闻风以兴。
客建宁别李季昌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壶公山前曾赋别,越王山下还论文。
采茶夜煮南浦雨,寻山晓踏西岩云。
青囊经在君能说,丹鼎功成我欲分。
客舍明朝又南北,凉飙送叶秋纷纷。
分得海字送大司徒郑公还仙游 明 · 林瀚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
木叶鼓霜风,寒声秋几倍。
故人忽南归,握手情何蔼。
珍重拜殊恩,桑梓增光彩。
南度分水关,乡音老无改。
八面壶公山,青青久相待。
月明远驰思,离愁浩于海。
望罗浮五首 其一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两年云水拚鸠杖,万里烟霞在指头。
尽道壶公能作怪(壶公山在莆田。朱子至莆,云:此老作怪。),长疑此老久闲休。
蓬莱不省真谁见,造物如斯总秘留。
久雨掩人逢一霁,乾坤何处着双眸。
梯云楼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耸压西林势渐高,诸峰眼见似儿曹。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
主人头白归来日,宵汉联翩数凤毛。
送彭佥宪还莆田 明 · 邵宝
壶公山南南海滨,山中人兮尧舜民。
淮南有招招不得,桂树丛丛秋复春。
壶山主人大隐者,缄书远致南峰下。
丹厓青壁勿自誇,我有幽怀为君写。
我招不是淮南招,考槃同赋还同谣。
避人避地两无谓,白云杳杳壶山高。
昔居郎曹更宪府,理是渔纶断樵斧。
十年吏隐人不知,却道渔樵自今伍。
掉头巢父入海东,冥鸿万里商颜翁。
何如兹山倚南极,中深可著神仙宫。
七人作者莫知氏,为溺为沮竟谁是。
能从吾游吾与之,坐共閒鸥看川逝。
别待桀弟还莆 明 · 郑岳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六
阿弟思归意转衔,高堂消息不须缄。
壶公山霁双螺峙,彭蠡湖秋一镜函。
力课圭田供黍稷,时看墟墓长松杉。
行藏羞涩那堪赠,一道清风送客帆。
题西川归棹图奉寄见素中丞林公 明 · 文徵明
出处:甫田集卷四
莆阳中丞千人英,怀忠事君老弥贞。
向来声华四海倾,一言忤志还归耕。
归来忧世殊未已,况也黑头方壮齿。
天子俄县西顾忧,尺一到门投袂起。
卷甲宵驰万里轻,竟剪穷凶报明主。
捷书朝入剑门关,高情暮在壶公山。
豺狼满道不可往,锦城虽乐何如还。
功成身退古所难,角巾东第畴能攀。
蜀江溶溶日千里,归心更比江流驶。
玉垒浮云千万重,不如先生归兴浓。
瞿塘滟滪声撼空,落日惨淡摇长风。
鸟道衡绝悲蚕丛,娥眉宛转开芙蓉。
青天一发付回首,江山与我俱无穷。
呜呼,江山与我俱无穷,先生一棹岷峨东。
壶公谣 明 · 顾应祥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五
壶公山中兴有馀,山人爱閒头不梳。
诗吟古人不道语,架插俗眼未见书。
有时乘兴写幽抱,老蚌迸出千斛珠。
雄才如此合廊庙,早归丘壑良可吁。
山人自言吾所好,不在佩玉金门趋。
曾闻世界常陷缺,唾壶击碎狂歌发。
倦卧南阳冈上云,醉呼采石矶头月。
阅残尘世同蜉蝣,剖破籓篱同胡越。
年踰耳顺筋力强,时向风前晞鹤发。
舍南舍北俱种花,客来剪韭还摘瓜。
开径杖分黄犊草,携尊时对白鸥沙。
鸥沙犊草自成趣,何用更觅仙人家。
粤中元父歌 明 · 郑善夫
出处:少谷集卷三
泉山老子金马仙,青阳温风春可怜。
鱼须奉帝三十年,角巾南首泉山前。
司徒起家青棘郎,娟娟寒素临秋霜。
炯如白凤从君王,瑞文冥举天地荒。
壶公山人见素子,频年三出还三已。
玄文突兀凌太华,峻节孤棱冠青史。
木兰江上弄烟水,豸角鸡香恶用尔。
中丞謇謇新斋公,丽如月露映梧桐。
白笔持裁陈素封,殿前斥奸气如虹。
苍蝇贝锦心不同,中丞解缨犹溃痈。
蚤岁称知犯公眼,酬知力共塘蒲晚。
齐州腥氛黯长夜,飞腾愿附冥鸿远。
玉龙手提不可成,长歌一夕云河倾。
扁舟同师山拜山翁于蒲坂别墅蒙赐诗步韵奉答 其一 明 · 朱浙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壶公山高兰水深,先生挑竹惯登临。
东风蘋藻千年祀,落日江湖万里心。
窄径亭台春寂寂,联村桑柘昼阴阴。
拿舟自笑孤狂子,得侍仪刑伴朗吟。
观竞渡和韵 明 · 朱浙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壶公山下作端阳,素舸欢呼斗欲狂。
我亦临流同吊古,湘累骨冷已千霜。
送黄佥宪之江右 明 · 黄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浙水相逢情转亲,凤台分袂又龙津。
壶公山下家声旧,孺子亭前宪节新。
泽国春深花绕树,亭皋夜静月随人。
轻舟此去江南路,应有清风吹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