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喜代人将至率赋六诗留以志别并贻新学使谈户部祖绶 其一 乙卯 清 · 洪亮吉
 押阳韵 出处:莲台消暑集
我饶山水癖,乃官山水乡。
黎平都匀,灵秀之所藏。
大山何峨峨,长川亦洋洋。
五岳四渎外,得此庶颉颃。
间岁辄一游,奇踪匹翱翔。
灵气归笔端,奇矫得未尝。
诗文及千篇,藉以压客装。
仲冬当北征,念之尚傍偟。
约客频出游,时时陟高冈。
西郊竹幽,南郭兰杜芳。
作诗别山灵,此景殊难忘。
和政公主神道碑77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诗美下降。
传书筑馆
贵其中礼。
载籍称焉。
汉魏已还。
寂寥罕嗣。
以荡陵德。
则维其常。
皇唐勃兴。
王道丕变。
平阳娘子之军于司
襄城行匹庶之礼于宋公。
常乐糺匡复之师于武后
皆前古之所未有。
其或生知礼乐。
周旋法度。
躬行妇道。
以懋大伦。
顺天经。
光昭懿烈
名言之所莫究。
书记之所未闻。
聚众美于一身。
邻太虚而独立者。
其唯和政公主乎。
公主姓李氏
陇西成纪人
皇唐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孙。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之第二女。
帝女之崇。
于斯为盛。
今天子之同母妹也。
母曰章敬皇太后
后之在襁褓也。
后父赠太尉吴君曰令圭。
尝游官蜀中。
使道士勾规占之。
规惊起曰。
此女贵不可言。
是生二子。
男为人君。
女为公主
嫁于柳氏。
其后竟配肃宗
生今上及公主
神所命也。
厥惟旧哉。
公主三岁而孤。
即能孺慕。
育于储妃韦氏。
纯孝过人。
幼而聪惠。
长而韶敏。
秾华秀整。
令德芬馨。
婉嫕发于天姿。
肃雍形于鉴寐。
奉今上以悌道。
韦妃如所生。
繇是特为肃宗之所赏爱。
至若左右图史。
开示佛经。
金石丝竹之音。
缋画工巧之事。
耳目之所闻见。
心灵之所领略
莫不一览悬解
终身不忘。
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
封和政公主
降于河东柳潭。
既笄之三载矣。
潭。
周太保敏之五代孙。
蕲州刺史怀素之曾孙。
秘书监岑之第四子。
衣冠地冑。
辉映当朝。
初以美秀承家。
中以名声华国
道胜而贵能下善。
谦尊而休有烈光。
士林伟之。
解褐左内率府冑曹。
转颖王府户曹陈留郡司功参军
以人门第一。
尚公主
太子洗马
亦既好合。
雅相敬贵。
柳侯秉彝有度。
能降帝女之心。
公主率履由衷。
每抗古人之节。
故宗族胥睦。
不独亲其亲。
先后大同。
莫敢私其子。
伯姒宏农杨氏。
太真姊。
务华采。
公主服无金翠之饰。
居有冰雪之容。
每至朔月六参。
朝天旅进。
嫣然班叙之内。
迥出神仙之表。
亦非希企之所及也。
暨凶羯乱常。
潼关不守。
元宗幸蜀。
后骏奔。
姊曰宁国公主
孀嫠屏居。
谁或讣告。
乃弃其三子。
取其夫之乘以乘之。
柳侯徒行。
公主愧焉。
下而同趋者日且百里。
每臻坎险。
必先济宁国
而后从之。
柳侯辞。
公主曰。
我若先涉。
脱有危急。
不能俱全。
则弃我姊矣。
柳侯感叹。
躬负薪之役。
公主怡然。
馈饩之事。
竭力供侍。
潭兄澄之妻。
杨贵妃之姊也。
贵倖前朝。
势倾天下。
公主交无谄黩。
思未绸缪。
杨且云亡。
以孤见托。
马嵬之役。
无噍类焉。
感其一言。
悉力营赡。
男登服冕之位。
女获乘龙之匹。
出入存恤。
过于巳子。
虽其密亲。
罔或能辨。
之亲眤。
伯仲姑姊。
隐儭将迎。
唯恐不至。
纠逖疏属。
抚循茕嫠。
繇内及外。
终始如一。
孤穷满目。
荣悴殊伦。
居薄推厚。
未尝懈倦。
衣服饮食等。
无有差互。
或未周婴孩罔及。
每至伏腊。
礿祠蒸尝。
必具礼衣花钗之饰。
以躬中馈堂室之奠。
岂无婢使。
式燕孙谋。
姿性纯俭。
不以迄成。
先圣休之。
宝书清问。
秋八月
元宗
仍旧邑而册公主
以潭为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属狂将兴祸。
称兵向阙。
元宗亲御闉阇。
临视诛讨。
驸马率领家竖折冲张义童等斗于门中。
公主宁国彀弓迭进。
驸马乘胜突刃。
所向无前。
斩馘擒生。
殆逾五十。
节使时宰
具以表闻。
元宗自系诰示。
先帝恳让莫当。
策勋遂寝。
今上之为元帅也。
躬擐甲冑。
率先将卒。
举两京若拾遗
摧凶寇如振槁。
劳旋方及。
帑藏其空。
公主贸迁有无。
亿则屡中。
□赢优而数逾千万。
惧不给。
县官
论者难之。
肃宗弥留。
众皆迭侍。
主独赡奉。
不已于旁。
有间。
衋而谓之曰。
汝之纯孝。
乃能至是。
遂赉庄一区。
爱季女曰宝真。
公主因奏曰。
八妹未有。
请以赐之。
泣而谏焉。
哀动左右。
西陵迁窆。
上戒主曰。
凡厥亲身之物。
必诚必信。
勿之悔焉。
主罄家有无。
以邑入千万潜羡经费。
上深感叹焉。
上既宅亮阴。
未忍临政。
人之疾苦。
事之得失。
岂尝私谒。
动必以闻。
上敬异之。
朝廷赖焉。
广德元年冬
上既东幸。
主志期扈跸。
兵充斥。
咫尺不通。
因至荆南
尉荐诸将。
方隅载谧。
职贡以修。
主有力焉。
上之在陕。
忧主匮乏。
乃命中使屡敕节度转运使
随主所须。
肃给。
主以国用空罄。
退而叹曰。
吾方竭家财以资战士。
其能饕餮。
首冒国经。
唯请名香数斤。
赋于佛寺。
为主祈福而已。
王公戚属。
相携而至者。
蓝缕腻囊。
襁负鳞次。
竭其□斧。
亲自赡恤。
聚而泣之。
悲感行路。
初次商于。
顿于传置
偫盗猬起。
奄哗译亭。
呼而犒之。
晓以祸福。
一言革面。
愿比家矣。
之死靡他。
至今犹在。
缅惟罔极。
无所寘哀。
从母嶭氏。
遗孤数四。
分宅居之。
皆俾成立。
莱莘兄弟。
尽列通班。
二女有行。
克配良士。
主之慈忠。
悉皆若是。
亲临稼穑。
躬俭节用。
不惮烦缛
雅好组紃。
驸马裳衣。
必亲裁紩
爰及子女。
罔衣绮纨。
绽新皆成主手。
每加训诲。
蠢迪检押。
广德二载春二月
归于上都
诸主高会。
议际夫党。
觌其亲族。
多旷周旋。
咸以为时经百罹。
粗略可也。
主抗词曰。
女之移天。
遂成他族。
怙贵长慠。
何以律人。
上方理定
闻必不悦。
诸主蹶然。
竞崇讨习
礼之降杀。
亲之薄厚。
翕然一变。
职主之由。
夏六月
才生魄。
属边候不谨。
烽及京师
城中震惊。
圜视无色。
主既弥月。
体未甚安。
曰。
事亟矣。
其入言之。
驸马请间。
主曰。
吾业已行矣。
驸马独无兄乎。
因乘檐子。
直至寝殿。
乃悉索阙遗。
备陈利病以奏之。
上欣然嘉纳。
所言未究。
傍或员来。
因尔退归。
迟明诞育。
展转怊怅。
不能弭忘。
时属炎暍。
热疾有加。
圣情忧轸。
起坐失次。
天医内官
相继旁午。
彼苍不惠。
其月二十有五日辛卯
薨于常乐坊之私第。
春秋三十有六。
呜呼。
皇上友爱天深。
痛毒兼至。
砉然一叫。
声泪俱咽。
哀动木石。
岂伊人伦。
涟涟孔怀。
如失于臂。
曰余此妹。
国之鸿宝。
方期□云如何㾖。
祝降时丧。
天实为之。
胡宁忍予。
乃辍朝三日。
京兆尹监护丧事。
一以官供。
务从优厚。
柳侯掐膺永悼。
气索神伤。
心苦而忽然忘生。
泣尽而继之以血。
况乎五男三女。
或龀或孩。
呼阿母而哭无常声。
吁昊天而仁覆永绝。
哺以滋旨。
嗌而莫就。
其为酷痛。
曷愈于斯。
以是思哀。
哀可知矣。
自朝及野。
知与不知。
闻之失声。
罔不震悼。
栈有青牛。
素服辕轭。
主之薨也。
踣地哀鸣。
仰天屑泪。
三日不䬴。
畜犹若是。
臣仆可知。
主之将薨。
驭马先殒。
捐馆之夕。
见梦别墅。
乘之周麾。
偏劳慭遗。
俾屏不逮。
田客傔从数骑。
久已云亡。
众皆惊起。
髣髴犹见。
虽所凭则厚。
而精气何多。
主于驸马
大义敦肃
不恃伣天之贵。
每极家人之礼。
驸马雅性夷简。
恬于名利。
愿究卫生之经。
庶臻久视之道。
主志深婉顺。
始慕真宗
故于他时。
并受法箓。
尝谓之曰。
易崇积善。
诗贵起予。
不以忠孝数事。
迭相告勖者。
则心有歉焉。
率而行之。
曷尝废坠。
又以为死生恒理。
先后之间。
若幸启手足。
必当禭我以道服。
瘗我于支提。
往来行言。
时见存恤。
则所怀足矣。
子若不讳。
我若殁身未亡。
洒扫茔陇。
出入窀穸。
奉君周旋。
噫嘻。
于斯之时。
以为谑浪。
岂悟今者。
皆符昔言。
有司奉诏。
将厚其礼。
驸马疏陈。
皆蒙允许。
粤以秋八月十九日甲申
暨其男试太常少卿赐紫金鱼袋晟鸿胪少卿晕试秘书丞赐紫金鱼袋杲试殿中丞昱暨子三女等。
虔窆公主于万年义丰之铜人原。
从理命也。
于乎。
风咏歌衣。
史称彤管。
纤微之善。
载籍犹称。
况乎七叶帝女。
分形归妹。
贵能上下。
忠以导躬。
德言容功之四美。
服女师母仪之训。
订之绵古。
孰与我京。
昔马迁著记。
谓之实录。
有道见述。
亦云无愧。
某学于旧史。
少识前载。
历考长代跋彼(疑)之盛。
未有如公主者焉。
虽壶则家风。
每挹如宾之敬。
而勤崇垂懿。
敢忘传信之辞。
铭曰。
秾矣公主
元元之绪。
圣皇之孙。
肃宗之女。
今上之妹。
生人之矩。
德言容功。
义仁孝忠。
温良恭俭。
敬让宏通
率履弗越。
高明有融。
下嫁于
猗那自久。
金石著明。
琴瑟斯友。
家道以正。
人伦斯厚。
凤凰于飞
梧桐是依。
噰噰喈喈。
福禄攸归。
和乐既孺。
德音莫违。
麟之趾定。
振振子姓。
方绍母师。
奄摧
一人痛毒。
九有违咏。
诏葬于何。
铜人之阿。
支提郁起。
宰树谁过。
空馀好合。
来往滂沲。
新修春申君 唐 · 赵居贞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六
輶轩涖郡。十有一月矣。
猥以薄材。谬承重寄。
欻自淮服半刺。超为江南方伯
郡领二十。地亘五千里。
皇皇者华。几惭辉道。
兢兢其志。常戒饮冰。
周爰咨询。申命行事。
损以惩忿窒欲。益以改过迁善。
豺狼拥路。埋轮以逐之。
骐骥伏枥。揽辔以骋之。
宣王化而尽觉风行。安氓心而不知日用。
宽猛相济。威恩兼洽。
长吏肃警。疆土乂宁。
日月其除。冰霜再履。
始也务不暇给。今也处有馀閒。
别祈神仙。获岁丰稔。
乘公堂之宴。纵灵庙之游。
城不复隍。树无禁伐。
闉陬荒以毁。梁木小而摧。
乃喟然叹曰。神必依人。
人兹望福。依无所据。
福安来哉。昔越践灭吴。
楚威灭越。考烈王继立。
春申君登相。封江东之巨县。
城吴墟为大都。专主威权。
救国灾患。与赵魏为四公子。
招宾旅有三千人。挤聘使之玳簪。
誇上客之珠履。王久无嗣。
君方患之。璅兮李园
托其女弟。既歆然而有娠。
遂秘之以献王。王乃殂落。
子为君主。无妄之人靡信。
无妄之祸遄兴。舍人其亡。
死士常侦。棘门之下。
蒿里相催。天乎天乎。
胡宁忍此。令尹多居郢国
假君恒守吴宫。鸟焚其巢。
何笑号之先后。蛟没其舳。
繄父子之沉埋。夷尽其家。
之故。一朝冀将灭口。
千古犹为痛心。今牧所居。
使臣所理。故宫之内。
故事备闻。于是大葺堂庭。
广修偶像。春申君正阳而坐。
朱英配享其侧。假君西厢视事。
上客东室齐班。李园死士。
庚方授戮。仆夫闲骏。
辰位呈形。大雪久冤之魂。
更申如在之敬。家属穆穆。
展哀荣也。仪卫肃肃。
振威名也。巨木拥肿而皆古。
小栽青葱而悉新。总之一门。
是谓神府。宜正名于黄相。
削讹议于城隍。昔韩整守吴。
创吴伯之庙。太史适楚。
壮楚相之宫。余顾兼之。
言可则也。神有新宇。
享之落之。人有贞石。
追之琢之。我躬披文。
纪之告之。君宜密应。
祐之福之。初余之拜命也。
表授广陵纠曹张禺兵曹苏相为判官安喜李冈为支使
同郡旧知。精明深识。
异途新合。历落瑰材。
三人冀有我师。四牡慎行尔职。
钦刷往贤之耻。叹垂后昆之裕。
长史宋尚。主臣馀庆。
佑岳良能。司士彦琮
每忧司存。实称佳吏。
预乎作庙翼翼。观乎降神欣欣。
咸亦相因。斯焉附出。
唐天宝单阏岁除日中散大夫吴郡太守江南道采访处置使柱国天水赵居贞记。
邵阳郡周府君因墓志铭1197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八、《平园续稿》卷三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高宗皇帝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八榜矣,里中同升四人,曰孟觉、彦瞻、辰告及予也。
彦瞻,许氏,讳世将,老于学。
辰告,刘氏,讳令猷,敏于文。
予碌碌缀其间。
孟觉行谊高一乡,于书无不通,于文无不能,喜推五行,自期颇远。
暨唱第集英殿,果袖然在前列,佥谓他日横翔要路无疑
君亦日夜刻励,将有为于斯世,而仅佐远州,又不及上寿。
士大夫咸惜其天爵孔脩,而叹人爵之不从也,况予同宗同郡同年之情,尤嗟惜之。
其子以工部尚书谢公谔所状行实来请铭,今既二十年,彦瞻、辰告前卒,君宅兆亦改卜,乃克为之,重可嗟已。
孟觉讳因姓周氏吉州安福县翔鸾乡应福里人,系出吴将军瑜。
世祖广,卜居石门田西
曾祖文奇,祖仲海。
大本,以儒起家,赠奉议郎
安人罗氏。
君自幼志趣异群儿,八岁出语惊人,母倾箧笥贸经史资其学。
未冠,率四弟肄业,后皆有立。
初以右迪功郎临安府盐官县簿
户部侍郎曹泳恃势强傲,而吏才实过人,兼行府事,僚属无可意,日被摧辱,檄君领军资库
君悉心营职,喜,待遇独厚。
二十四年,敕差省试别院点检试卷官
秩满,用举者升从政郎,调南雄州教授,外艰不赴。
服阕,授象州来宾县
南荒百家之聚,弦诵阒寂,君择地迁庙学,请于州揆公田养士,躬自教导,有梁端者遂与计偕。
俗病不疗,惟屠牛祭鬼,君力禁止,为市药桂林,教以汤剂。
境内多盗,严保伍,阅乡丁,盗以不作,囹圄常空矣。
孝宗覃恩,循文林郎
会诏监司郡守荐举属吏,象守唐俊义以君政绩闻,去为德安府教授
国朝宋元宪、景文公兄弟、郑毅夫内翰邦人,以文章魁多士。
自宣和后莽为盗区,庠序废坏,君至日加葺治,增弟子员,讲授切磋,士气复振。
乙酉秋试,预荐者四,皆学职也。
君送以诗云:「一网都收泮水英」。
其后李松龄遂擢第,破一甲子之天荒,君之力也。
古郡多人物事迹而阙图志,君为《郧城丛纪》,深得史氏之体。
宣教郎、知婺州永康县,转奉议郎,未至,丁母忧
免丧,知赣州雩都县,迁承议郎
地广讼繁,君躬自省决,咸得其情。
郡遣公皂有所需,君不应。
守怒,讽部使者对易他官,捃摭公私,一无可挝,守悟,趣还任。
淳熙二年,茶寇有薄境者,君部弓兵合巡尉却之,守益愧服,更加延誉。
通判邵州,转朝奉郎
七年八月癸卯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一。
君端实而通明,喜论天下事。
著述规古作,耻于蹈袭,下笔衮衮不休,虽尺牍亦灿然成文。
乡之先进吏部尚书刘公才邵直敷文阁王公廷圭皆推许之。
名在甲科,未尝自媒。
每诣曹,视可入阙即注以归。
淹留远官,怡然自得。
奉身清俭,先畴与诸弟,衣食仅给,而周急无靳。
持论常鲠挺,至接物则谦和,乐道人善而覆其所短,平生无纤毫过失,此公论有不可掩者。
先庐之南有鉴泉,澄澈可爱,面对钟岭,环以清溪,君卜居其中,辟讷斋以燕息。
尝间语予:「仕宦傥不遇,当老于此,极山林之乐」。
而孰谓君宦既不达,志复不遂也!
娶李氏、刘氏,俱封安人
五男:长稷,今为文林郎、新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登仕郎
次穟、秸、穑。
秸早夭,、穟亦亡矣。
稷、穑俱向学,世其家。
一女,适进士刘楫。
孙男五人:寿祖、寿仁、寿梦、寿椿,一未名。
孙女三人:长适进士曾宏敷,次适乡贡进士刘梦骥,一尚幼。
有文集二十卷。
初葬邑之永嘉乡东富岭,庆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改葬新喻县仁孝乡城冈之原。
铭曰:
嗟乎孟觉,天之生君,谓无意耶,何赋之以异才而发之以巍科?
谓有意耶,何名位之不高而寿祉之不遐?
莽苍苍兮难问,怀耿耿其长嗟。
若夫行谊脩而著于乡,学术博而昌其家,虽千百年犹未泯,竟孰为少孰为多耶?
古庙祈雨文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
太守无善行美政惠庇邦人,既致常旸之罚,不能改行修政,消弭天变,又无以动神明之听,故屡祷而不应也。
太守方俯伏俟罪,何敢复谒于神?
然未降殃罚而弃去之,犹容滥守此土,食民之食,则岂容惮已!
载念袁之为郡,田少民贫,乐岁尚告籴他邑,以了官赋继民食。
今邻境皆旱,而此邦又失秋成之望,则斯民待死而已。
况方调兵食,朝命和籴,及发常平仓移之边郡,而公廪积贮又苦不多,他日太守虽欲举行荒政,亦何以为继也,能不惧乎!
稽之故常,前守土者亦间祷旱,未常亲至古祠,今情迫矣,敢爱一行?
是用冒暑涉途,修辞奉币,为百姓请命于神。
仰瞻山川形胜,庙貌邃古,明神凭依,而百灵朝焉。
烟云出入,而雨泽所流布焉。
若嘘吸变化,濡为甘霖,遍满千里,特倏忽尔。
惟神察某之心,听某之言,而救千里生民之命,则太守与邦民奉祀不怠,以答灵贶,不信则降罚,某其敢辞!
宁国赵府判(自徽易宁)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四、《橘山四六》卷一一
疏恩中陛,易倅大邦。
磐石所临,皆犬牙相制之地;
屏星再驾,乃骥足始展之时。
负弩欲前,奏笺敢后。
恭惟某官才高于世,行茂于宗。
烛代辉梁,真是天人之眉宇;
餍韩饫,更多文士之篇章。
唾手取名,飘缨得志,临事恢恢乎馀刃,居官卓卓而可书。
旋回补外之行,更迭治中之寄。
匪谓出幽谷而迁乔木,盖犹就熟路而驾轻车。
十行诏方下于日边,二州民已争于境上。
去辞康海,来对澄江,以端望压芙蓉之宾,以婉画赞兰荪之守。
流王化于千里,事半而功倍之;
登相位者九人,世异而调同耳。
某笃于自信,多所不堪。
鲁泮三霜,甫脱寒毡之寂寞;
制岩二署,又遭沸鼎之煎烹。
弗惮劳筋,稍回生意,狱豻殆荒于秋草,蝗螟无害于稚田。
固知不得罪于邦人,犹恐特见呵于府吏
题舆坐以待仲子,今幸照临;
宽辔策以假朝歌,庶逃旷戾。
新安洪稚存 清 · 黄景仁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五
昔卧碧溪月,日对天都云
芳樽独倾倒,扼腕无夫君。
哀猿与落狖,一一悲离群。
转徙四五年,此间忽携手。
名山对故人,问我开怀否。
甫见藤萝花,今来荫溪路。
溪边一片石,我坐思君处。
相思亦云切,相见幸勿疏。
且有向平,百年方及初。
黄山问道图为范怀山(范善医。) 清 · 黄景仁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九
不知山浅深,安测道今古。
千云隔兮万云阻,缥缈高真此宫府
山之神兮,林林而央央。
是守天地之户,阴阳所藏。
坎离献胎息,日月输精芒。
其人在山山亦寿,等闲草木皆灵长。
持将示世人不识,杳绝红尘讵能觅。
何来乃有方瞳翁,自扫青霞踏青壁。
木魅嗥君旁,山魈啸君侧。
还丹不求求欲得,自把精诚破山石。
黄图之精昊枢子,当日寻真亦来此。
登空蹑岱徒茫茫,采得灵源后天死。
炉烟袅作天都云,龙尾才拖鼎湖水。
频行留有尝药方,一一皆能铸颠齿。
翁今访此非自仙,欲遗大地蠢蠢全其年。
至人使物不疵厉,孤往那惜芒鞋穿。
或云巫彭不升岐伯夭,草根树皮无妙道。
黄轩皯黣桥山崩,灵兰玉版言无徵。
安知云骖气蹻随地足,不到圣处谁能乘。
容成子,浮丘公,往来只在兹山中。
有时化鹤似童子,有时化凫如老翁。
樵夫牧竖不可以皮相,往往出没游戏随云风。
翁行前路定相识,拊掌一笑山桃红。
翁乎入山莫忘出,多少扁卢待翁活。
劝民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三、《西山文集》卷四○
嗟尔湘人,为生甚勤。
土瘠而硗,俗窭且贫。
太守之来,兢兢朝夕。
惠利为心,可质天日。
雨旸少愆,终日弗怡。
是祷是求,犹己饥渴。
谷价稍腾,当食颦蹙。
唯恐斯民,弗饱饘粥。
去腊之雪,元日之晴,丰年可占,予心载欣。
尔于斯时,宜悉乃力。
于耒于耜,于沟于洫。
良农虽苦,可冀有秋。
惰农虽逸,荒其田畴。
孰饱孰饥,孰失孰得?
我劝尔民,宁苦毋逸(右劝勤力。)
福生于俭,祸生于奢。
影响相随,毫釐弗差。
惟朴惟素,富足之具。
惟侈惟僭,困穷之渐。
广用多求,心劳且忧。
寡求省用,其乐休休。
以约失之,其亦鲜矣。
我劝尔民,宁俭毋侈(右劝俭约。)
父慈子孝,和气满堂。
雍雍愉愉,为家之祥。
子悖其亲,父虐其子,伤恩败教,皆由兹始。
有媪曰陈,百岁康强。
若儿若女,鹤发成行。
问其所致,曰慈曰孝。
夫岂偶然,天道之报(陈氏长沙县明道乡人,)
今年百有二岁,二男一女,皆近八十,缘其母慈子孝,所以天锡之高寿。
我劝尔民,是则是效(右劝慈孝。)
贫富相资,今古同之。
富而无贫,谁耕谁耘;
贫而无富,谁依谁怙。
田连阡陌,禾满囷仓。
宜念细民,朝无夕粮。
厚积深藏,乘时邀价。
众怨是丛,天岂汝赦!
厚德长者,幽明所扶。
一子克家,万金弗如。
为富不仁,鬼神所瞰。
累世之储,荡于一旦。
我劝尔民,宜以为鉴(右劝恤贫。)
天地之性,最贵者人。
况为父子,所主者恩。
骨肉相残,世之大恶。
云何闾阎,有子不育!
贫而为之,已谓至愚。
富亦效尤,情尤可诛。
人之有生,衣食素定。
何必过忧,乃绝其命。
子多而贤,家道愈隆。
若其不肖,一子覆宗。
虎狼虽暴,弗食厥子。
人为物灵,胡忍为此!
戕贼天性,泯绝民彝。
咨汝邦人,其戒于兹(右劝举子。)
健讼求胜,鲜不招败。
带刀自防,适以生害。
我尝谆谆,尔若不闻。
由我德薄,敢咎尔民?
岁终而傩,所以逐厉。
未闻成群,争耀凶器。
凡曰有神,正直而聪。
非道求福,岂神所容!
巫觋兴妖,本以自利。
尔顾惑之,可谓不智。
禁汝医药,以戕尔躯。
诱汝祭赛,以空尔庐。
甚至采牲,以人为畜。
陷汝于刑,陨身覆族。
凡此数者,菑害之基。
咨汝邦人,其重戒之(右劝省讼息争,勿信师巫诳惑。)
我示尔民,休戚由己。
期汝听从,何惜词费!
父老来前,劝汝一觞。
归语千家,以及其乡。
守既爱民,民盍自爱。
返朴还淳,迁善远罪。
家给人足,复见古风。
岂予实能,父老之功。
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夏竦进谢赐牌印月俸公使钱到任马诏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宋元宪集》卷二七
卿乃者繇天台之联,膺戎阃之重。
特颁节传,诏刻印章。
钟官月廪之丰,逮侯邑餐钱之旧。
并循,参宠使权。
署政有初,需头来上。
曲条谢礼,并效骏驱。
永念忠怀,实深嘉叹。
乾元节内中谢露香表(二)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宋元宪集》卷一八
伏以维夏开端,厥生逢旦。
延之会,感天俾炽昌之祥。
虔奉名薰,上通真界。
更期励翼,永辑休嘉。
汉州房公楼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一
成都文侯广汉之明年,威行惠孚,侯度聿修,乃作楼于郡之西湖,名以「房公」,将以申怀贤尚德之意。
楼故金龟亭,绿陂翠潋,横陈夹翼,而亭宅于虹桥之左,有楼其上,实据要会。
然亭址卑湿,楼居狭隘,虽聚足拾级如不容。
比岁又因陋弗葺,甚者为庸保涤器之地。
余昔守郡,尝欲更之,未皇也。
今侯撤而大之,且为诗以遗余曰:「作新此地诚杰观,品题尚欠如椽笔」。
余谢弗敢。
亡何,侯以书来曰:「二年于兹矣,弭艰恤隐,罔未弗图,幸斯人之我安也,不忍以垂去忘之。
以岁之不时、民生之不易也,既以少府斥币粜万石米,且筑四敖于旧庾之阴以赢之,名郡储仓,实巩实密,缓急是赖。
又损钱五千万有奇,为民代输布缕之征,是庶几可以去矣。
而斯楼之记,昔者尝以属子,傥忘之乎」!
某瞿然曰:「恶!
是焉可以无记也」。
自郡县以来,守襄阳者多矣,而羊叔子、杜元凯独传。
至欧阳公记岘山亭,则惟及叔子
羊、杜相若也,人之爱元凯已不如其爱叔子矣,是恶可强也?
唐长寿以汔中和,广汉刺史之真除者凡八十有三人,其粗知名可传后者惟贾至、崔宁、薛元赏及公尔,而三人之誉已不迨公。
虽于钓游寝休之所,琴石竹木之旧,邦之人于今惟曰房公而不及它人。
噫,是乌可量也!
然尝出入史牒,于公美事类多疏略,独于治郡称其多有遗爱。
而词人羁客尝适是湖者,兴怀于俯仰之异,置议于去取之歧,殆亦不可胜数,盖尝夷考其事而未有所折衷于此也。
且旧史所书陈涛斜之败在前,贺兰进明之谮在后,而新史反此。
公自去国,讫不复用,岂以败故邪,抑进明之谮启之也?
方公之建遣三王分领节度也,是固谓吾国中有人,将以褫禄山之气也。
然既为之前,必虑其后。
至德元载七月丁卯,上用公计分封三王,琦、珙未出閤,惟璘赴镇,而后五月璘以江淮叛。
然则分封之策,其然邪,其不然邪?
当时如高适且盛言其不可,则后日贺兰之谮固有所入矣,而当时大儒如韩退之、柳子厚诸人,每以宿德重望归公,极所尊礼,则固不以成败论也。
赵郡李华之词,谓「玄宗季年,逆将持兵,天锡房公,言正其倾,群凶害直,事乃不行」,既以见禄山未叛之前莫敢有言者,而公独有所论建,乃弗果纳。
杜子美之词又谓「及公入相,纪纲已失,公实康救,忘餐奋发,每挫直词,空闻泣血」,则又以见朝廷多故之后,公独奋然以天下为己任,而孤立寡与,动辄得咎。
呜呼,公亦可谓处时之所甚难者矣!
虽卒于无成,晚益落落,而修名令节,人期于未用,信于既用,勤王于蜀而蜀守以安,作训于歧而歧京以重,此岂无其素而能尔邪!
世降俗薄,是非瞀于好恶,名实殽于毁誉,向背变于死生者,何独于房公然哉?
迨夫岁月浩阔,情伪寂寥,而著乎斯人之心,独隐然与所寓俱存者,斯其人之贤不问可知也。
公尝守袁,为需宴亭,更刺史数十,王涯增饰栋宇而州人大悦。
公为是州,有旧竹亭,鸣琴其上。
公去已久而李文饶、刘梦得过其地,亦思之不置,形于咏歌。
公微权势,人微交誉,是卷卷者果何为哉!
宇文既有德于邦人,又作斯楼寄怀曩哲,安知后人之思侯不如今人之思房公也!
《诗》云「投我以,报之以」,敢并以复于
以房姓湖自文定张公始,以公名堂自参知政事眉山李公始,以公名楼自宇文始。
名某字信臣,尝为司农卿,兼权地官侍郎,今以右文殿修撰京口移镇云。
安广录续编序淳祐二年四月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五、《竹坡类稿》卷一
郡政之善,必有铺张扬厉之文,文必有纪录。
录录而递递相承,则善政浃洽,千里之福也。
否则,事无可述,简编阙矣。
始,吾郡侯公炳续《新安志》于甲子一周之馀,阅两政,倪公祖常即会粹为《广录》。
今郑公继之,又从而续焉。
使其非有盛美光于前人,录虽欲续,焉得而续?
周公东郊,釐以王后,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以曰谨始,曰和中,曰成终,备著于噩噩之书。
时底战国,民方憔悴于虐政,所谓咏歌称美之作,亦寂无闻者。
然则纪录之有无,世道之污隆实系焉。
今由志而录,录而广,广而续,如源泉混混,罔有间断,邦人被惠,亦无终穷。
虽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充栋汗牛弗厌也。
虽然,郑侯为政之善,续录总序纲举条列,此皆人所易见。
至其平日洗手奉职,无一毫妄费,侯之意不过以之佐国计,宽民翰,行好事,期无负承流宣化之责而已。
岂知吾郡历年三十,数厄于火,而侯适当之。
无烦公私,取办素积,百堵皆作,不日而成,或者天祐邦人,知有斯厄,故启侯之来,爱惜积贮以应之欤!
不然则为吾邦烦扰,未知何时而止。
故侯之善政,他皆易见,此独难名。
今当告成天朝,必有为侯发明其事,上当帝意,嘉劳而显擢之,以慰吾邦人之去思云。
淳祐二年四月日,郡人吕某序。
细雨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细雨刚经五日才,洒空𩂅雭复徘徊。
晚田恰喜苏后,野老都云带泽来。
远浦烟轻红泛,斜蹊湿重绿漪苔。
祈年法祖吾恒愿,庆慰宁关天马徕(是时哈萨克头目频有投顺者已遣使在途尚未至云)
风震祭土地祝文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宋景文集》卷四八
六月丙申,暴风震电,拔大木,并损室庐,刺史邦人,苇然不敢宁。
永惟怪祥发所治之地,必有以感之。
邦人无罪,刺史其罪。
或冤郁未申,或底诸困穷,嗟呼怨诅,仰于神罚。
刺史愿誓神自新,省念咎愆,庶臻治理,以纾威责。
匿首归穷,惟神赐哀。
不敢私请,辄以熟饔清酌,侑荐于前。
教坊致语 其五 小儿致语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
臣闻庆朔履端,俨鹭雍而四会
宝邻驰骋,拭虹玉以申欢
嘉乃礼成,眷兹作首。
爰诏夏渠之飨,允昭交泰之期。
恭惟尊号皇帝陛下德总右文,功宣下武。
顺四时之和烛,济万世于夷庚。
海不扬波,地无爱宝。
属以阶蓂肇历,律凤回春。
以布和,脩国仪以行庆。
承云调露,方谐广乐之音;
釂饮陪飧,普适中衢之赐。
洽欢心于苹鹿,畅群抃于山鳌。
臣等虽愧妙年,同欣盛际。
既造规蒲之地,愿陈秉翟之容。
未敢自专,伏候进旨。
寿平江伯六十 明 · 罗玘
 押庚韵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六
眩人掣紫貌,伶工吹玄笙。
驼峰下天厨,璚液篘青城
宝鼎祥云浮,锦笼众星明。
氍毹履流丸,罘罳目眯饧。
流苏缀珠帘,水晶贯苍缨。
人皆诧瑶池,我已登玉京。
群公际休沐,诸将解垒营。
系马鞍高山,解带玉充楹。
谈玄动誇椿,介眉皆及铿。
千劫建万劫,先庚累后庚。
云谷恒谽谺,终南镇峥嵘。
千秋传国储,百年本兵。
善饭壮不如,披甲老觉轻。
用持桓桓威,可汗敢渝盟。
挽邓屹庵诗 明 · 罗玘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七
屹庵先生墓上石,飞虬蹲龟新勒额。
妖狐不敢卧其下,山鬼呵护火通夕。
樵夫惊见走折足,过客仰观读如译。
久之意象度百过,奉政大夫字飞白。
前时石小字画刓,秪今字大衔亦易。
乃知生男如仲谋,胸中岂乏还珠策。
圣皇褒贤常及亲,用此照耀贲幽宅。
先生蚤岁两振铎,庭馆春风歌朴棫。
况当闻礼闻诗馀,桥梓阴阳真一脉。
都匀苗獠等猺獞,卖刀买犊笑哑哑。
先生墓石行又镌,百年剑水增载籍。
广州谢上表1061年7月18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八、《武溪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臣某言:奉敕差知广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市舶使提点银铜场公事、充广南东路都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已于今月十八日到任上讫。
斗筲器小,方面任隆,海国虽遐,圣恩尤厚中谢。)
伏念臣禀生卑薄,赋性颛愚,误蒙当宁之知,殊乏防闲之虑。
三聘未羁之虏,终以左迁;
一弹不孝之人,遭其返噬。
既不虞而致毁,固无望于复燃。
就丧次以家居,属侬蛮之寇境。
愚谓古之卿士,退处乡闾,或遇凶荒之期,贼盗为梗,则必同坚堡壁,用庇族姻,谋与守臣,共伸此议。
朝廷因其急病,误谓知兵,起于缞绖之中,委其金革之事。
以至绝交夷唇齿之援,擒寇魁子母之亲,正军刑于藁街,憺国威于铜柱
在见闻之或异,亦谗谤之互兴。
上赖天慈,屡更藩寄。
去岁邕边失策,纳彼逋逃,峒獠恃强,遂成侵扰。
逻司丧元而溃败,列郡闻风而震惊。
因驿骑以召臣,俾单车而谕指。
虽岛夷听命,愿诛首恶之人;
而寨将贪功,未绝交争之患。
亦既与之约束,各守封疆,茍之必行,谅吾圉之能固。
犹以岭服之外,越徼相通,俾临此州,以办边事。
窃惟兵火之后,疮痍未平,力役尚繁,生业犹困。
将祈存恤,当择循良,再具表陈,莫回恩旨。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乾刚下济,离照旁罗,傥寸有所长,则使之必报。
轮翮无遗于木雁,潢污或荐于王公,致此非才,亦叨重任。
敢不率励愚虑,勉守孤忠,察蕃汉险易之情,宣陛下忧勤之意。
庶乎萌隶,同被休明。
臣无任。
贵州巡抚姚棻报二麦收成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九
黔苗向与楚苗通,闻信督臣急定功(此次贵州逆苗石柳邓勾结楚省逆苗石三保滋事予初阅奏报即意福康安在滇闻信自必即赴黔省调兵筹剿果尔尚未接到谕旨已即一面奏闻一面驰赴贵州铜仁府先就现到之兵将苗匪痛加剿杀焚燬寨落无算连解正大嗅脑松桃之围贼匪随即奔窜以此黔省二麦得以安然种植无误农功)
以此安然二麦种,竟臻夏熟九成丰(据姚棻奏黔省入春以来雨水充足土膏滋润二麦极为畅茂兹已陆续登场所有通省收成分数十分者安顺南笼黎平三府仁怀同知清江丹江二通判定番等七州修文等六县九分者贵阳大定都匀镇远思南石阡思州等七府长寨等五同知归化等三通判册亨一州同罗斛一州判广顺等五州贵筑等十九县八分者平越一府都江一通判镇宁黄平二州仁怀等八县七分者铜仁府铜仁县合计通省二麦收成九分有馀现在粮价较之常年青黄不接之时尚不为昂贵)
设非移篆事将败福康安久经行阵威名素著此次剿办苗匪每战报捷惟去岁调伊云贵总督原令其整顿钱法正月间适有逆苗滋扰之事福康安就近星赴铜仁剿办设使富纲仍任云贵总督必至误事此皆天诱予衷有不期然而然者即此可徵事机之顺必能迅蒇大功也),实是无心天诱衷。
乘胜今当剪巢穴,捷犹未至盼惟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