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商 · 伊尹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伊尹,祓之于庙,熏以萑苇(此四字脱,从《风俗通·祀典》、《续汉·礼仪志》中注引补)爝以爟火,衅以牺猳。
明日设朝而见之。
以至味。
曰:「可得作「可对」,从《御览》八百四十九校改)而为乎」?
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
为天子,然后可具。
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燥,草食者膻。
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嚛作「酷」。从《玉篇》引改),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𦞕。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燕(《文选·七命》注作「隽燕」)之翠,述荡之腕,旄象之约。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
鱼之美者,洞庭之𩹲,东海之鲕。
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疑当作「若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菜之美者,昆崙之,寿木之华。
指姑(《齐民要术》十引作「括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
馀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阳华之芸,云梦之(《说文》作䔇),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
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越骆之,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开元占经》一百一作「雩揭之露」,《初学记》二、《御览》十二作「揭雩之露。」宋本《初学记》作「揭萼」),其色如玉,长泽之卵。
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阳山之穄,南海之
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崙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疑当作「白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
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
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
江浦之,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
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
天子不可疆为,必先知道。
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吕氏春秋·味》。案《汉志》道家有《伊尹》五十一篇,小说家有《伊尹说》二十七篇。注:「其语浅薄,似依托也。」此疑即小说家之一篇。《孟子》:「伊尹以割烹要,」谓此篇也。)」。
九思 其七 伤时 东汉 · 王逸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风习习兮和煖,百草萌兮华荣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悯贞良兮遇害,将夭折碎糜
混混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累。
管束缚兮桎梏,百𧵍易兮傅卖。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
迫中国兮迮狭,吾欲之兮九夷。
超五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
丹山炎野,屯余车兮黄支
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
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戚兮不能。
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云浮。
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
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讴谣。
噭誂清和,音晏衍兮要淫。
咸欣欣兮酣乐,余眷眷兮独悲。
顾章华兮太息,志恋恋兮依依。
咏怀 其八十一 曹魏 · 阮籍
 押霁韵
鸿鹄相随飞,随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朝宋 · 谢灵运
 押词韵第一部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广《文选》十。《诗纪》四十七。)
东海谯山集诗 南梁 · 江淹
 押词韵第一部
杳杳长役思,思来使情浓。
恒忌光氛度,藉蕙望春红。
青莎被海月,朱华冒水松。
轻风暧长岳,雄虹赫远峰。
日暮崦嵫谷,参差彩云重。
永愿白沙渚,游衍遂相从。
丹山有琴瑟,不为忧伤容(○本集三。《诗纪》七十五。)
赤虹赋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三
东南峤外,爰有九石之山。
乃红壁千里,青萼百仞,苔滑临水,石险带溪
自非巫咸采药,群帝上下者,皆剑意焉。
于时夏莲始舒,春荪未歇,肃舲波渚,缓枻汀潭。
正逢岩崖照雨,云烟烂色。
俄而雄虹赫然,晕光曜水,偃蹇山顶,舄奕江湄。
仆迫而察之,实日(《集》作实雨日。)阴阳之气,信可观也。
又忆昔登炉峰上,手接白云;
今行九石下,亲弄绛蜺。
二奇难并,感而作赋。
曰:
逦迤埼义兮,不极之连山。
鰅鳙虎豹兮,玉虺腾轩
孟夏茵蒀兮。
荷叶涵莲。
怅何意兮容与,冀暂缓此忧年。
失世上之异人,迟山中之灵迹。
掇仙草于危峰,镌神丹于崩石。
鳣岫吐翕,看鼋梁之交积。
于是紫雾上河,绛氛下汉;
白日无际,碧云卷半。
残雨萧索,光烟艳烂
水学金波,石似琼岸。
龟鳞崚崚,绕蛟色之漫漫。
俄而赤蜺电出,蚴虬神骧。
暧昧以变,依稀不常。
非虚非实,乍灭乍光。
赫山顶,照燎水阳。
虽图纬之有载,旷世识而未逢。
既咨嗟而踯躅,聊周流而从容。
番禺之广野,意丹山之乔峰。
骑传说之一星,乘夏后之两龙。
彼灵物其讵几,寂火灭于山红。
馀形可掔,残色未去,曜葳蕤而在草,映青葱而结树,昏青苔于丹渚,暧朱草于石路,霞晃朗而下飞,日通笼而上度,俯形命窘局,哀时俗之不固,定赤舄之易遗,乃鼎湖之可慕,既以为骍髻四毳之驾,方瞳一角之人,帝台北荒之际,弇山西海之滨,流沙之野,析木之津。
云或怪彩,烟或异鳞。
必杂虹霓之气,阴阳之神焉(《本集》、《艺文类聚》二,《初学记》二。)
水上神女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四
江上丈人,游宦荆吴。
卫国,望燕途,历秦关,出宋都,遍览下蔡之女,具悦淇上之姝,未有粉白黛黑,鬼神之所无也。
乃造南中,渡炎洲,经玉涧,越金流
路逶迤而无轨,野忽漭而鲜俦。
山反覆而参错,水浇灌而萦薄。
石五采而横峰,云千里而承萼,日炯炯而舒光,雨屑屑而稍落,紫茎绕径始参差,红荷绿水才灼烁。
忽而精飞视乱,意徙心移,绮靡菱盖,怅望蕙枝
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暧暧也。
非云非雾,如烟如霞。
诸光诸色,杂卉杂华。
的的也。
象圭象璧,若虚若实。
绫锦其文,瑶贝合质。
遂乃红唇写朱,真眉学月。
美目艳起,秀色烂发
窈窕暂见,偃蹇还没,冶异绝俗,奇丽不常,书琴羞艳,素女惭光,笑李后于汉主,耻西施越王
神翻覆而愉悦,志离合而感伤。
女遂俯整玉轪,仰肃金镳。
或采丹叶,或拾翠条。
守明玑而为誓,解琅玕而相要。
情乍合而还散,色半亲而复娇。
軿于水际,停云霓于山椒
奄人祗之仿像,其光气而寂寥。
于时也,采霞绕绕,卿云缦缦。
石琼文而翕艳,山龙鳞而昭烂。
苔绿根而攒集,草红葩而舒散。
日炫晃以胧光,树葳蕤而葱葱粲。
西海之浩荡,见若水之千寻。
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
洞彻于俗听,物惊怪于世心。
恨精影之不滞,悼光晷之难惜。
阅有无于俄顷,验变化于咫尺。
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凶迹。
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乃唱桂棹,凌冲波,背橘浦,向椒阿
硉矶木石,洪漭蛟鼍。
顾御仆而情饶,巡左右而怨多。
吊石渚而一欷,怅沙洲而少歌。
悬天兮有命,永离决兮若何。
妙声无形,奇色非质。
丽于嫔嫱,精于琴瑟。
寻汉女而空佩,观清角而无匹。
嫔杨不足闻知,夔牙焉能委悉。
何如明月之忌玄云,秋露之惭白日。
愁知形有之留滞,非英灵之所要术(《本集》,《艺文类聚》七十九。)
自序传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九
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
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群书,不事章句之学,颇留精于文章,所诵咏者,盖二十万言,而爱奇尚异,深沈有远识,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徒,然未能悉行也。
所与神游者,唯陈留袁叔明而已。
弱冠以五经授宋始安王刘子真,略传大义。
南徐州新安王从事奉朝请
始安之薨也,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寻举南徐州桂阳王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左常侍右军建平王主簿,宾待累年,雅以文章见遇。
而宋末多阻,示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
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
终不以纳,而更疑焉。
及王移镇朱方也,又为镇军参军事,领东海郡
于是王与不逞之徒,日夜拘议,知祸机之将发,又赋诗十五首,略明性命之理,因以为讽。
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地在东南峤外,闽越这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矣。
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在邑三载,朱方竟败焉。
复还京师,值世道已昏,守志闲居,不交当轴之上。
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参军事
沈攸之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
对曰:「昔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
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
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
宽容而仁恕,二胜也。
贤能毕力,三胜也。
民望所归,四胜也。
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
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
有威而无恩,二败也。
士卒解体,三败也。
搢绅不怀,四败也。
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
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
帝笑曰:「君谈过矣」。
是时军书表记,皆为草具,逮东霸城府,犹掌笔翰,相府始置,仍为记室参军事,及让齐王九锡备物,凡诸文表,皆为之。
受禅之后,又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武,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好,辞不获命。
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重以学不为人,交不苟合,又深信天竺缘果之文,偏好老氏清净之术,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常愿幽居筑宇,绝弃人事,苑以丹林,池以绿水,左倚郊甸,右带瀛泽,青春爰谢,则接武平皋,素秋澄景,则独酌虚室,侍姬三四,赵女数人;
不则逍遥经纪,弹琴咏诗,朝露几闲,忽忘老之将至云尔。
之所学,尽此而已矣(《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五。)
荆州下招隐逸教 南梁 · 萧秀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二
夫鹑火之禽,不匿影于丹山
昭华之宝;
耀采蓝田
是以江汉有濯缨之歌,空谷著来思之咏,弘风阐道,靡不由兹。
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并脱落风尘,高蹈其事。
两韩之孝友纯深,庾、郭之形骸枯槁,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伯武贞坚,就仕河内,史云孤劭,屈志陈留
岂曰场苗,实惟攻玉。
可加引辟,并遣喻意。
既同魏侯致礼之请,庶无辟强三缄之叹(《梁书·安成王秀传》)
鸡鸣篇 南梁 · 刘孝威
埘鸡识将曙。长鸣高树巅。
啄叶疑彰羽。排花强欲前。
意气多惊举。飘扬独无侣。
陈思助斗协狸膏。郈昭妒敌安金距。
丹山可爱有凤凰。金门飞舞有鸳鸯。
何如五德美。岂胜千里翔(○本集。《类聚》九十一作梁简文帝。《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八十八。)
七励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一
藏名外臣,体道好异。
遁迹埋影,刬心人事。
任性于蓼水之侧,放心于自得之场。
情苞六合,德贯九方。
岩栖谷饮,绝际濠梁
于是寂镜公子闻而往说,乃飞车翠盖,翔驾绛螭,丹旌凤转,碧幔云移。
映玉轪之绮靡,照银车之陆离。
九峤之夐阻,历五曲之巑危。
路入阆风,道经通谷
桥涂泱漭,路林萧肃。
石磴穹窿,松关重复。
羊肠望断,邃路迂馀。
攀林税驾,乃遇藏名之所居。
其居则藓苔没砌,幄叶斜林。
千峰杳顶,万仞悬深。
南危碧流,北障芳林。
左萦重陆,右背高岑。
烟霞罩日,石涧笼阴。
声音百籁,响弄千禽。
寂镜公子曰,盖闻智者不怀道没志,遗俗埋名。
迷邦碎宝,却粒辞荣。
今欲说子以默语之术,宁欲闻乎?
藏名曰,仆虽幽栖,远纡名德,宁忘洁己,以受至言。
公子曰。
夫怡情托体,寔寄闲宫,跨危楼于枍诣,挂日景于迎风。
玩灵华于仙掌,度窈窕于飞虹。
金枝照曜,玉壁玲珑。
文窗洞右,飞合陵东。
桂柱通光,雄梁亘日。
璧镜钮悬,抽并出。
中宿锦筵,长廊周密
青钱碧影,金墀玉律。
冬闺温煦,夏室含霜。
图以珍怪,画以祯祥。
琼茅秋花,绿蕙春香。
植宜男于粉阁,树君子于椒房
回风烟于璇题,垂珠玑于玉箱。
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乃登陟游践,望远通疏。
擢素藕于石镜,搴蔓草于康衢。
荆山之琢玉,似随水之弄珠。
若斯宫之闲丽,子能与我而共居?
外臣曰,仆游心蓬苇,未暇斯处。
公子曰。
夫靓妆严服,托体必嘉。
五丝擅美,独玺称华。
组帷□粲,彩缇含葩。
丹墀聚叶,缕槛飞花。
至如稷下缝掖,泗上章甫。
雉缉霜鲜,秦丝园缕。
凤色龙分,鸳文鹄聚。
雕纷瑶席,绮饰琼佩。
齐都滑石,南海玳瑁。
散似缀珠,离如并缋。
蜘蛛弄巧,越女调枢。
夏则桃笙竹席,冬则青管金须。
温丽琼台,华承寝。
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华蒲萄之绮衾,丽芬若之丹枕。
金苏翠幄,玉案象床。
子能从我,乐此芬芳。
外臣曰,带索披裘,自得山性,雕章丽服,未敢攸同。
公子曰,五饪调神,三芝辅性
用康仁寿,以弘贞正
乃使有伊之徒,调尝鼎味。
九州珍杂,八方丰贵。
名廉天地之声,肴竭山海之味。
蝉鸣秋稻,燕颔玉精。
离红之脍,勺药之羹。
蒙山擅重,灌水传声。
桂蠹石琼,龙胎凤肺
四膳八珍,五肉七菜。
累似谷杂,切均鲜绘。
色若紫兰,纷如红綷。
若乃越梅变实,楚醴方添。
陈晨凫之美味,荐巂燕之肥甜。
洗以三危之露水,调以大夏之香盐。
霜薤沸烈,露葵繁舒。
芳菰之菜,白霜之茹。
澄琼浆之素色,杂金笋之甘菹。
素醥浮气,酃醪凝清,献三爵之逾雅,等千日之芳醴。
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虮。
此亦天下之美味,子能从我而享之乎?
外臣曰,藜藿可膳,堪餐,五味口爽,宁假玉盘。
公子曰,若夫钧台之乐,葛天之歌。
七盘之妙节,动六变之清和。
绿绮丽琴,丹山宝瑟。
缕器倕雕,孤枝伶律。
奏白雪之楚缓,陈亭席之吴疾。
跃乌追飞,潜鱼伴出。
将使渐离击筑雍门鼓琴
绕梁之妙响,发愁户之清音。
至如五陵金穴,六郡豪家。
远流歌于东夏,出秘舞于京华。
金钿设翠,步摇藏花。
遥同暮雨,逼似朝霞。
发鬓如点,纤腰成削。
玉齿笑容,红妆绰约。
疾趋巧步,雾袖芬披。
舒蛾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
载金翠之婉婵,珥瑶珰之陆离。
芬芳于梧春之苑,灼烁于长州之中。
于时斜光西委,薄雾舒红。
隋珠照影,罗衣从风。
观者方堤,睹者盈淇。
令二燕之缀翼,使八鹤之增悲。
明君为之饮泣,西施为之解眉。
于是兰闺寂晚,曲韵相和。
对轻风之落景,望明月以清歌。
歌曰,酣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
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
此亦声音之尽妙,子能从我而听之乎?
外臣曰,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
公子曰,夫心游百氏,理奥六经。
枢机性道,阴阳窅冥。
昭玉牒于年史,览石记而照情。
若夫上客,扬马俊人。
挥金入赵,易服归秦。
卖舌弹剑,买义追仁。
商榷万古,弋钓陶甄。
池中水黑,席上称珠,判二气之氛氲,辨六爻之终始。
鸟变茏工,凤书云纪。
辞弘八索,辨崇三耳。
至如范睢折胁,豫让拉齿
礼竭中心,报深国士。
碎玉争城,藏图解剑。
见碣石之金堤,望楚都之扬堑。
美陈平之反间,揖子房之智谋。
想秦君之传器,仁汉后之解裘,此亦天下之奥籍,德性之林圃,子能同览悦目,以齐此心?
外臣于是色动清颜,顿解高意,曰,仆虽野陋,颇悦带经,但负薪多疾,未甘斯说。
公子曰,夫氛氲构象,纯杂不同。
共工柱,虽播英风,自古而然,曾何足道?
但吹沙役寇,仰自牺年,吐雾藏妖,闻之尧日,至于今者,昌运天启,握历宝年。
风猷驾层汉,道德漏重泉
至如玄蹄外境,紫舌顽人。
悖而无礼,不沫皇仁。
于是腾三泉之窅漫,戴五旗之飘扬。
引玉车于西陇,鸣金鼓于北邙。
龙泉之雄剑,莹魏国之宝刀。
铦逾巨阙,利拟豪曹
至如牵钩壮气,斗胆豪心。
绿腰白玉,带佩黄金。
酬恩报死,克远长岑。
騕袅白燕,耀跃青离。
五玉察善,十相无遗。
运腰锦连,半足尘飞。
标威于雁门之境,振旅于龙突之乡。
若乃惊沙绝岸,苦雾绵长。
秋河晓碧,落山黄。
红颜素改,玄鬓斑霜。
征夫抵掌而饮膳,壮士愤气而沸肠。
回云鸟之密阵,背却月而相望。
旗才转而漂杵,锋未至而骖伤。
前锋纷其易帜,后骑决其沙囊。
何汤雪之能比,岂拾尘之可方。
于是呼韩顿颡,龟兹衔璧。
羊牵既袒,熊山已积。
九截同文,八极齐轨。
帝曰念功,班茅赐履。
青紫如拾,赏归诏美。
此亦天下之壮绩,子能从我而效之乎?
外臣曰,葛伯不祀,虽闻汤诰,野叟力弱,未敢振衣。
公子曰,垂拱,焕彼前闻。
今惟圣历,万代一君。
璧仪照气,玉井珠分。
德合天地,道方华勋。
沧海碧彻,黄河黛文。
爱人育德,泽等春云。
宣尼茂典,周姬礼容。
黄裳进士,清襟俊童。
邦知改俗,国化移风
卖药无藏名之老,河泗无洗耳之翁。
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异草双条,灵禽比翼。
狐尾既九,茅脊复三。
金船漾宝,银瓮呈甘。
康歌壤笑,悦礼枢谈。
隆周谢德,盛汉知惭。
慈照无生,化湛灵觉
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国被仁寿,家欣教学。
三明鉴道,六度弘风。
出尘照苦,入冥观空。
善识无尽,因性必通。
天不爱宝,地无隐瑞。
百神受职,三苗奉义
石策紫泥,绳金玉刺。
或托讽梁甫,权卧德而龙盘。
或织箔渭滨,耻藏名而凤跂。
于是露点饴蜜,溜泓澄于玉掌,云垂五采,覆旖旎于仙楼。
醴泉浪井,拂垂杨于御沟
或联七叶,一姓五侯。
外臣于是观色内动,神貌外移,忽正山巾而言曰,盖闻幽居独善,见机往圣。
傥不遗蒙叟,亦愿顺来命(《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一)
临淮王造像碑 其一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北齐文卷十
齐武平四年岁次癸巳六月乙未朔廿七日辛酉建。
窃以万川朝海,大海终自为陵;
五云出山,名山久而为砺,谓天谓地,悉有时而崩毁;
日乎月乎,并无救于盈缺。
纵阴阳莫测,夷夏率纵,奋六辔而远驰,蜚九翼而高视,安知众苦萃,五衰波属,倏与豪风竞驰,俄将落叶俱尽,假令饵琼髓,飞玉觞,烛日月,驱风雨,车骑如雷乘,空幸延季之第;
旌旗遏景浮,虚造子登之岳。
陆生仙赋,仅举一隅,张子真篇,唯明片分。
皆亦驰于废兴之术,环于起灭之逵,侔华之骤殒,逼藤根之易绝。
兹焉以外,众生何限,墨竭尘尽,所未能量,并惊逾接猿,危过累卵,电谢匆遽,泡惭倏忽。
然则莫知其去,罕见其来,灾风埽而更安,毒火焚而弗焰者,而不具八解脱,备六神通,郁万善而荴蔬,超百非而迥越,亦何堪至于此也。
若夫前圣后圣,天之又天,八恒之大医王,十方之大仙主,或与定光同字,数极五千,或共弗沙等名,算盈三亿。
虽应现年别,王领处乖,而妙力神光,规重矩叠,并慈云广庇,善雨周覃,皎智日于重昏,燃慧镫于积暗。
悲河鼓浪,六度之船并浮;
炽宅扬烟,三乘之辙俱转。
威灵之大,未易等级;
变化之奇,实难思议。
层山纳于芥子,仍自嵚岑;
巨海入于毛穴,无妨浩渺。
伏阇世之狂鸟,弭迦叶之毒龙。
波旬睹而丧魂,梵志望而辟魄。
诚最尊最胜,莫高于法王
但非灭示灭,还失于慈父。
于是障岩徒朗,值木终难,虚瞻白鹄之林,谁逢青雀之树。
翻令水言功德,永遏波涛,山名智慧,遂潜峰崿。
其能阐清化于将沦,振玄风于已坠,千年一有,非我而谁?
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司空公、宁都县开国公、高城县开国公昌国侯、临淮王娄公,孕彩中岳,摛精大水,龙章外动,豹气傍飞。
妙质则囧若珠明,瑰姿则朗犹玉莹,负将相之奇器,怀社稷之高节。
经文大德,纷纶而备九;
佩武殊功,杂踏而兼七。
拂羽则抟风历汉,抗足则超尘绝尘绝影。
知管乐之为小,识无这非大,鼓荡于天地之间,疏散于霞之表,排帝门而矫首,沐皇慈以濯鳞。
裂壤分圭,旦夕兼委,仪台服衮,造次以之。
始映金蝉,鄙丁刘于汉日,暂栖鹓沼,蔑陈张于晋京。
履每曳于南宫,职频关于北斗,迄文昌而凤跱,入钩陈而虎盼。
穆陵而北,负海而西,分属虚危,音中角羽,连衽与密云争暗,旨酒共渑流竞深,其鸠会乐于兹所,尚父经封于此域,孔融之见围也,史兹冒难于都昌袁谭之被攻焉,王脩赴祸于高密
丹山而峭立,回紫城而郁连,败燕之势未沦,巨汉之容尚在,是为名岳,实冠诸蕃。
秉刺于兹,义归亲重,故能整旗盖而辞阊阖,节徊铙而下营丘,帷始辟而乡移,冕才彰而俗变。
三春未动,别鼓春飙,九冬不作,自悬景。
齐之以礼,导之以德,宽大居先,威严次后,哀恤孤寡,诛锄豪黠,徭役既摈,奸轨斯逃。
持廉作宝,目弗视于金玉;
匪财而富,身谍染于脂膏。
遂令神雀集菀,灾蝗避域,孝子与顺孙丛秀,节妻共义士相望。
凡如此流,抑亦众夥,不能备序,敢复略言。
细侯之行美稷孟坚之案交阯子虞称最于区中,梁道作法于寰内,持来况我,我不退飞。
兼愤然兴叹,类羊公之陟岘,喟然垂感,切孔父临川,悲此有之难拘,慨兹生之易灭,常住之因遂植,弥陀之愿仍起。
故海贷之间,凡诸福地,罔不倾盖,悉展殷诚。
于是民吏奉规,事难舍而能舍;
表里蒙化,业难行而遂行。
何异草逐风低,水从壶变,僧宝因而再盛,佛日由其更悬。
南阳寺者,乃正东之甲寺也。
既左通阛卖,亦右冯涧谷,前望崛磐,却邻泚沵,层图迈于涌塔,秘宇齐于化宫,足使须达羡其经启,延寿韬其赋颂感至之极,莫与争先。
果屈轮舆,频修礼谒,香甫燃而雾作,花劣飞而霰下。
遂于此所,爰营佛事,制无量寿像一区,高三丈九尺,并造观世音、势至二大士而侠侍焉。
庶国道与华胥竞尚,帝业共虚空比壮,含灵赋命,尽值优花。
乃具以三心,成之百宝。
白银之丽咸写,紫金之妙毕图。
豪如五岭之旋,即之便觌;
目似四溟之洁,验之犹在。
毗楞宝冠,带左而驰耀;
钵摩肉髻,据右而飞光。
望舍之迥处星中,须弥之孤映海外,仅堪方此,何以尚兹?
长史叔宝、司马李元骥、别驾宇文幼鸾、治中崔文惠及诸僚佐等,并餐□下筵,赞成高义,状鳞波之递得,剧风毛之互举,恐炎凉遽徙,缣难存,便勒美于贞石,庶永永于乾坤。
乃作铉曰(案:《金石志》云:铉曰之铉,拓本已泐。今检新旧拓本,实是铉字,他碑无此例。)
赋得威凤栖梧诗(《诗纪》云。初学《云赋》得栖梧桐威凤。) 陈朝 · 张正见
 押东韵
丹山下威凤,来集帝梧中。
欲舞春花落,将飞秋叶空。
影照龙门水,声入洞庭风。
别有将雏曲,翻更合丝桐(○《类聚》九十。《初学记》三十作赋得威凤栖梧桐。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作赋得栖梧桐威凤。万花谷后四十作张正见诗。《诗纪》百三。)
万年县君墓796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贞元十二年龙集景子三月日。前万年县君终于长安升平里之私第。
享年五十。长子宏礼。
承家当位。次曰传礼。
幼曰好礼。奉夫人洎仲父之命。
考时定制。动合古道。
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五月十九日甲子。克开长安县高阳原祔于先茔。
礼也。先时撰辰酌礼。
称义备物。外姻毕至。
宗人来会。从弟宗元
受族属之教。泣涕濡翰。
书辞纪行曰。君讳元方。
字某。解人也。
系自周鲁。后得柳姓。
七代祖虬。后魏中书令
封美阳公。四叶至皇考惇。
朝散大夫资阳。祖延州司马
考颐。宣州宁国丞。
济德克绍厥类。藏聪晦明。
粹为淑和。少孤。
季父建抚字训道。通左氏春秋。
贯历代史。旨画罗列。
接在视听。嗜为文章。
辞富理精。以门荫出身。
调补宣州溧水。网簿贡职。
入于天府。特授同州冯翊
京兆府云阳主簿。转长安主簿
迁万年丞。端靖守贞。
处剧不挠。秩满居养。
素食贫。常好竺乾之道。
自搌尘昏之外。泊如也。
既而婴被沈疾。不克永寿。
姻戚动怀。朋友道伤。
佥曰。天之报施善人何如哉。
君前娶河南独孤氏。左司郎中缅之女。
无子早世。继室以裴夫人。
谏议大夫虬之女。阴教内则。
著于闺闱。有女三人焉。
呜呼。铭志之来古矣。
是不可阙。遂勒元石
措于阴堂。铭曰。
振振吾宗。德之宅耶。
惟君之德。至期颐耶。
德而不寿。今既厄耶。
苍耶。不朽石耶。
袁姬哀辞990年八月八日 北宋 · 柳开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袁姬,良家子,父母成都人,开始知宁边军,在阙下娉得姬于其兄。从余来全州桂州,生二子,一女一男,皆失之。淳化元年,年二十,秋八月八日夜,疾卒于桂州后堂。其念远京师四千里,作哀辞一章,剋石留于桂州
彼美袁姬兮,柔芳懿懿。
瑶沈瘁兮,追惟弗洎。
阴质弱卑兮,资阳望贵。
寿康攸遂兮,夭愆所利。
北塞南荒兮,偕行万里。
宁期不修兮,溘然而逝。
奔服勤劬兮,丧尔母子。
恫毒我怀兮,摧伤骨髓。
高旻孔仁兮,皇适予委。
明知有生兮,亦必有死。
无如奈何兮,情思罔已。
倏焉胡往兮,音容莫寄。
馀玩遗香兮,忍孰为视。
桂山崭崭兮,翠攒若指。
曷能可忘兮,我心于此。
西流之日兮,东流之水。
瞬息一去兮,终天远矣。
按:《河东先生集》卷一三。
偶兴999年 北宋 · 杨亿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丽水市
芳兰滋九畹,萧蒿亦旁植。
威凤翔丹山,鸱枭犹接翼。
琴歌南风,蛙鸣不容息。
骊珠媚清川,鱼目光激射。
薰莸岂同器,云壤自悬隔。
咄咄来逼人,薨薨止于棘。
发迹由屠沽,操心希桀蹠。
天形固残毁,吏曹尝摈斥。
狠羊远刀杌,黠马委衔策。
心同溪壑险,恶比邱山积。
天听本聪明,神道尤正直。
当用御魑魅,岂令为鬼蜮。
舂喉鲁阳,钩颈子云戟。
肉委饿虎蹊,尸投穷发北。
饥鹰砺吻啄,猰貐磨牙食。
魂气絷酆都,膏血涂荒碛。
去草绝本根,决疽恣针石
所居必污潴,遗种尽刳剔。
渠魁已歼殄,非类弥怵惕。
稂莠既芟夷,善苗渐滋殖。
君子益知命,视履如(祝刻本作加)平昔。
小人竞革音,灭身在漏刻。
尧民率可封,从此释。
永跻仁寿期,共造华胥域。
重修资州法华院大中祥符九年十月 北宋 · 谢用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金石苑、《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若夫圆寂理證,乃超无学之真,方便教门,可度有漏之苦,斯则我古佛能仁之道也。
虚无尽致,用通(缺五字。)□随□,立感自天之祐,斯则我老子善济之道也。
移忠向国,爰彰继世之功;
行孝处家,可著扬名之德。
斯则我(缺六字。)之道也。
是故遗为愚瞆,达是贤良,识三教之可宗千万之一也。
有本郡裴氏之子曰愈,徵其始,系出于颛顼之后(缺五字。)
河东闻喜人贞元五年进士,擢第宏词科,应制举贤良方正,有唐德宗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晋国公、食(缺三字。)户、实封三百户度之远裔也。
晋公生五男,皆因官分寓他郡。
长曰议,通议大夫御史中丞检校户部尚书忠武军节度使、谏(缺三字。)等使、上柱国,袭晋国公食邑三千户、实封一百五十户赐紫金鱼袋,寓昭应
兄弟并列方镇。
次曰撰,寓西京
次曰让,寓郑州
次曰谂,寓宝鸡
少曰识,子孙分寓襄阆也。
阆之所出,有见任皇朝大鸿胪卿、守西京留台庄其人也。
庄生奂,进士及第,直馆阁
识生吉,任资州资阳县,因家于当州
吉生载,任当州银山县
载生居仁,不仕。
居仁生二男,长曰良,次曰弁,皆不仕。
良生二男。
长曰广,亦不仕。
次曰瞻,遇孟氏羁蜀,以武功靖列郡之寇,至昌州刺史检校司徒而薨。
虎韬入智,猬蠙呈祥,宁唯射戟之能,况负止戈之术。
异闭閤而责过,可播通明;
笑露冕以宣威,诚非人恕。
瞻生四子。
长曰审遇,任彭门军倅
学以润己,文能发身,陟郭槐丽水之台,辅孟尝还珠之化。
仍传孝悌,咏《白华》以融融;
别著风流,折红莲而灼灼。
次曰审述,归皇朝补内员密直检校国子祭酒
力能扛鼎,箭可穿杨,既沾公禄之劳,兼颁庭臣之列。
次曰审建,充殿直,因患退闲。
方荣束带,俄属拖绅。
虑成曳杖之虞,翻有归田之兴。
少曰审通,身惟散逸,心不回邪。
恶事人以折腰,乃放情而曲臂。
审遇生二子。
长曰恕,皇朝三班奉职,累监擢而卒。
本修儒道,将欲雄飞。
盖逢乱寖之时,遂展见机之作。
策勋有典,身已被于天光;
制分无期,命难□于国爵。
次曰愈,字损之,今之重修斯院之士也。
执谦是德,视履有程。
但循恬惔之徵,深得幽闲之趣。
因其旧址,别搆新规;
奥舍万缗,式资三宝。
昔者彭门倅以先考有功及人,虑名积久而不彰,乃于承庆寺门兴一院,题曰法华之号,建堂塑三教之像,僧廊房室具焉。
至皇宋大中祥符六年,损之曰:「今上方恢张三教,斯院湫隘,不足称乎圣化信奉之道」。
寻聚材命匠,崇基度模,别建大殿三间,行廊、客厅、僧房、厨屋,都共三十馀间。
及创砌阶,基石约三千馀□。
昔为滥觞,今成宏壮。
住持有僧二房:长曰志能,道分二谛,术究三医,广度迷途,皆成释子。
次曰志升,慈悲是行,崇炽为心,效一力于善因,运群材于他郡。
登山临水,不辞辛苦之劳,以月系时,寻极始终之事。
其院也,高凌碧汉,旁引青风,登来而一道崎岖,观去而万山重叠。
下观飞鸿之背,平流遄魄之轮。
可豁劳生,宜澄世虑。
下临广壑,东注长江。
客帆之片片朝飞,渔火之星星夜斗。
贤不在野,莫观垂钓之人;
运偶昌时,宁有濯缨之士。
于是高筑台座,耸起三圣之像,盖尊其仪也。
镘饰四壁,许绘人诸功德,延众善也。
夫事不可旌而旌者,僭也;
物不可纪而纪者,昧也。
如用者耻闻钱癖,勤入书淫。
耕耘则冒雨破云,歌咏则挨坐诃。
岂虞皇泽,来烛幽深。
执简而蛮俄捐,政服而村童共骇。
今也,或承□命,许赞异功。
虽人有庶几之言,虑石出狂镌之怨。
时皇宋大中祥符九年岁在丙辰十月十二日记。
其十九 北宋 · 晏殊
 押阳韵
闲思北海银宫畔,谁驾丹山白凤凰(雪)
按:《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二
刘奉礼书斋 北宋 · 胡宿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人尚西斋学,家承北第荣。
锦囊添句重,蟾滴试毫轻。
底法成新构,开书泣旧楹。
丹山消息断,喜见凤雏声。
正阳门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文恭集》卷一、《玉海》卷一七○
有宋受命,惟皇建国。
九金之神鼎,应五精之火德。
将以定九庙之攸居,弥万世而不易。
洛阳之如掌,才可以备离宫
函谷之扼关,不足以创宸极。
于是即房心之广野,据神明之华域。
得天帝布政之廷,命司空度士之职。
申画郊圻,缮营宫室。
建万雉之都城,顺五土之方色。
王畿千里,侔日径之傍开;
门九重,法天关之上辟。
艺祖之创基,逮永熙之御历,战垒尚多,寅车未息。
方且法神禹之卑宫,循姬文之旰食,重长府之仍贯,惜露台之劳役。
惟此应门,阙乎盛饰。
属三叶之承祧,配九皇而比迹。
受万玉之会朝,览四海之图籍。
老上修欢,日际来格。
风德周乎四面,言语重乎九译
天业晖昌,国财厚积,遹广先猷,乃吁众力。
谓皇居之偪下,亏万乘之尊严;
谓宝俭之过中,非四方之表则。
矧帝阍之峨峨,图天象之奕奕。
一开一阖,于以顺乎阴阳;
不壮不丽,何以威乎戎狄!
于是申严戒告,条具章程
运松石于海岱,下杞梓于荆衡,瑰材毕至,美础森呈。
诏将作之利器,按堪舆之秘经。
天老推策,石师督绳。
昼则瞻乎阳景,夕则考之极星。
汉昭回,正瑶光于神县;
山河表里,裁宝势于坤灵。
筑金椎兮坚重,置水槷兮端平。
子来输力,人谋献能
千章兮俱度,万斧兮并兴。
赋东山之悦使,造灵台乐成
挺庶物而首出,恍缘云而上征。
覆压九轨,森倚万楹,冠广内以凝宇,标正阳而定名。
宝篆鸾飞,耀煌煌之金刻;
荣檐虬耸,壮翼翼之瑶京。
崒兮天党,屹若神行。
丽谯横互,磴道阶升。
云梁布藻,烟瓦摇青。
方疏洞开,璇题彪列,蔼若鲜云,蔽婵娟之素月;
镂槛周施,彤栏钩折,宛在半空,横连蜷之雌霓。
俯毕昴之中街,耸象魏之双阙。
觚棱上拂,隐日月之回环;
辇道相过,瞰烟云之明灭。
缀以昆金,饰之
涂雘澄鲜,荣光射激。
离朱夺其目精,计然丧其心画。
形半起而还正,势将翔而复抑。
跂而望之,若太阳御六龙,升扶而耀色;
迫而察之,若威凤将九雏,下丹山而接翼。
东虬兮西兽,交镇兮左右;
南箕兮北斗,夹照兮前后。
赫赪壤以周布,岌飞廊而却走。
刻雕辰象,按宣夜之浑仪;
图状神灵,选尚方之画手。
偓佺飞步,来曝于南荣;
曼倩凝睛,下窥于朱牖。
瑰谲万态,于何不有!
雄昈兮赫侈,磅礴兮穹崇。
弹压兮万县,冠映兮九宫。
如衣服之有冕,譬鳞介之宗龙。
配天之业兮,巍巍而荡荡;
郁郁而葱葱。
太行兮却倚,瞰洪河兮注东。
汉图五岳之形,俨存于宇下;
周制九丘之地,悉布于槛中。
是知帝者之有为也,阐元极,稽邃古,述作表圣明之功,拟议成变化之序。
宅中肯构,法太紫之圆方;
大壮取模,用高曾之规矩。
故能御六辩,总群纲,安天下于置器,尊人主以如堂。
鼓协气而中出,导灵风而远翔。
纳物于崇丘之富,跻民于寿域之康。
树阙中天,阐三正之教法;
建瓴高屋,制万国之侯王。
若乃分至御辰,清宁贶吉,考太史之宏议,酌观台之故实。
命保章之职,仰以占乎五云;
诏师摰之官,中以吹乎六律。
此所以察羲易之时变,助箕畴之阴骘。
又若礼罢神坛,诏回天跸,御百常之丰楼,端九章之华黻。
肆赭案兮横霞,植灵芝兮翳日。
俯轮奂之神构,耀颙卬之圣质。
树孑孑之鸡竿,降洋洋之龙綍。
法眚赦于帝妫,效祝飞于天乙
感人之乐,恍发于钧霄;
呼岁之声,喧踰于少室
兹又恢一代之典礼,俾百王而祖述。
大哉!
三光之所照,九赋之所均,有宫室以安体,有衣冠而正身。
穆穆中夏,眈眈紫宸
功崇则业大,德盛则礼尊。
斯干咏于周家,落成百堵;
建章营于汉代,丽极千门。
况乃业包海岳,道格乾坤,踰苍姬之拓统,超金卯之集勋,抚和旷俗,惠养齐民,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灵台偃师,靡务先王之武
阖庐蔽雨,施及吾侪之人。
故得中外毕力,大小怀欣。
胥靡之工,驩趋乎版筑;
斲墁之匠,投衒其风斤。
役不愆素,事俱中伦。
彼土阶载乎往牒,茅殿标乎旧文。
或出墨家之琐琐,或主玉带之云云。
绳以大中之法度,彼又龌龊而奚足论?
若乃考乎默定之理,剽诸故老之闻,正者所以建万事之纪,阳者所以为众阴之君。
镇天安之路寝,壮帝宅之威神。
岂人谋之经始?
亦天意之冥存。
盖以恢久大之德业,崇燕谋于子孙。
利贞元亨,四德扶于君位;
讴歌狱讼,万年系于天阍。
下臣委质盛期,栖踪禁陌。
睇阊阖之华峻,于青冥而烜赫;
惕位貌之喧卑,怅威颜之疏隔。
禁门引籍,非如司马之朝臣;
行在献文,复愧甘泉之赋客。
乃作系曰:
煌煌特闱,明明哲后。
树华构兮无疆,建丰规兮可久。
拂倚杵之寥廓,镇方舆之博厚。
拓基巩固,将金狄以同坚;
卜世脩长,配神枢而不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