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答家仲安(伋)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六、《嵩山集》卷四五
某顿首仲安足下:某始被命而来长兹土,因过富顺,见吾弟子愈而后西。
子愈相语,通义固多士,尝独高仲安之贤。
因问仲安之贤何如,子愈曰:「仲安少而学,学成而试于有司。
屡绌,则尽弃其少所学为进士者,以谓吾何进士为哉!
其惟古人之为学。
居于城之东偏,坐一室,其书环之,见古今事,是非成败,有所感辄引笔著纸上,翩翩不能休。
其为说皆剀切有义理。
终日未出,而况至刺史令之庭。
以为吾不求有司,尚何刺史令之求哉」?
某大惊叹,不谓斯世而有斯人也。
古之诸侯枉千乘于陋巷,郡守迎以为师者,其在斯人欤!
某始至,不胜于簿书,既未果见庐下,又不敢以舆致之也。
今事若少閒矣,方朝夕是谋。
乃先辱书,告以「古之君子好贤乐善,非有所求,至唐之世则出于势焉而已耳。
夫上焉如古者,噫其辽阔不可复见;
下焉如唐者,布衣之士与王公大人各因其求以成其功名,则世犹有赖也。
今则吾悲焉,上下之相求,非势则利」。
某不肖,不敢望古之人,其亦不忍为今之人所为,故欣闻仲安之风而将谒焉。
仲安乃不以古之诸侯郡守相望,则欲为客于我。
此某所愿也,自兹敬为席以俟。
所示《中论》,真前所云剀切有义理之文也。
然谓汉之风俗,不正其源于贯高、郦其,末流及于杜钦、谷永。
窃尝论汉之兴,以萧相国而亡之者,张廷尉也。
仲安来,更为商搉。
书词宜即答,属连日夜亲戚朋友遝至,故后。
并亮之,不宣。
蜀盐说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蜀去海远,取盐于井。
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亦久矣。
邛州蒲江县井,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
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圆刃凿山如碗大,深者至数十丈,以巨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又以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㪷。
凡筒水皆,利之所在,人无不智。
《后汉书》有「水韛」。
此法惟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盐井取水筒。
太子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
贺杀下王均1000年11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咸平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臣锡言:今月五日进奏院雷有终寄班供奉安守忠到阙奏,石普、杨怀忠、马贵同共部领军马往荣州路赶趁溃散军贼王均等。
十月三日富顺监杨怀忠、马贵前阵先与贼人相见,一合杀下军贼,斫到王均首级,掩杀招降到贼人并草补人员等共六千馀人,夺到衣甲器械物色不少,其贼并已剪除净尽。
奏闻,奉圣旨,劄与中书閤门御史台,取今月二十二日称贺者。
伏以王师所至,无不成功;
睿略遐宣,屡闻献捷。
凡在区宇,孰不欢呼(中贺。)
臣每读邸报,方乐时平,巴蜀久安,边隅无事。
防秋戍卒,忽自叛违;
禦侮出师,已闻剪灭。
由天道之助顺,见圣策之无遗。
伏惟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陛下嗣守丕图,恭临大宝,跻民于仁寿之域,待下以诚信之心。
猛士守方,以恩威而抚驭;
远人受赐,同覆载之生成。
岂谓将校负心,辄怀逆节,据城池而僭窃,劳师旅以荡除。
尚望生全,更敢逃遁;
天施疏网,岂漏凶徒?
阵有前锋,先诛元恶,断其首领,夺到甲兵,掩杀至多,招降不少。
捷奏星驰于阙下,欢声雷动于域中。
益部山川,永息寇虞之患;
蜀城父老,式歌吊伐之恩。
仰庆昌期,弥隆景运。
臣忝分朝寄,介在淮滨,趋玉阶以无由,望金门而伸悃。
西川贼平表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乖崖先生文集》卷九
臣某言:今得钤辖进奏院告报,寄班供奉安守忠到阙奏,十月三日富顺监与贼相见,一合杀下军贼,斫到王均首级,掩杀招降到贼人草补人员共六千馀人,其贼并已剪除静尽者。
臣当时集军州官吏、僧道、百姓晓谕讫。
小丑乱常,偏师致讨,寻闻就戮,大快群情中谢。)
窃以太祖开基,广之以教导;
太宗临极,益之以慈仁
万方浃洽于皇恩,百姓不知于日用。
恭以皇帝陛下道光先志,化被无垠。
含气遂生,如逢于煦日;
行歌载路,共赞于昌时
而独王均愚不畏天,饱思吠主,扇摇凶党,搔动边城。
皇帝陛下犹示招绥,冀其悔悟。
迷而不复,有烦问罪之师;
困极斯逃,方信灭身之祸。
虽将臣之宣力,由英主之授谋。
四海一心,同庆于此。
臣叨尘班院,获守藩方,诚无执锐之勤,实惬除奸之愿。
云云。
乞罢置板桥榷易务奏元丰六年十一月 北宋 · 吴居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七(第四册第三三六七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四一页
先准御前劄子,欲置板桥镇榷易务,与蕃汉商贾交易,与明、广州市舶实不相妨。
复准朝旨,欲依范锷奏请,置抽解务。
如此,则牵制明、广二州已成之法,非浙、广、江、淮数路公私之便。
海道至南蕃极远,登、莱东北,密迩辽人,虽立透漏法,势自不可拘拦。
板桥又非商贾辐凑之地,恐不可施行。
永康军评事桥免夫役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八
岷山之江,至军城之南,其势湍悍。
冬涸则连筏可济,逮夏而航,多有覆溺之患。
淳化元年安定公楚大理评事来守此邦,仍其旧,则为石笼、木栅、绳,而属绳于栅,植于笼,跨江而桥焉,民至今赖之,即其官以名桥,示不忘也。
桥比岁必一作,费以钜万数,而官吏并缘骚动,井野民不得聊生。
王公之望益州,乃以县官斥币,加旧材估直,下邑,亦庶几知民疾苦者。
而吏所侵牟十有七八,民复以控于常平使者,为治其事,民赖以少纾。
然尚有修桥丁夫,仍为广济一乡之大害。
盖虽三钱之赋、半亩之宫,亦例出一夫,其为役不过立木破竹运石,而竹木未集,护作之吏皂必先期督夫,稍失期则系累之,榜笞以千百为旅,旷日持久,使民不得及时耕耨,以养其父母。
其远者至自大面山下,率戴星往返,不下百里,仆溪卧谷,为蛇虎所伤者又不知其几也。
岁自春正月至于夏四月绳桥成,又自秋八月至于冬十月浮梁成,以日记,民之穑事于是尽矣。
役之隙,惟夏冬之仲季,四阅月耳。
复有系桥撤桥之役,使民终岁勤动,不得休息。
吏又迁延其役,苛取不厌。
先是,今富顺守陵阳虞侯别驾,以郡城至导江凡二十里所,秋夏霖潦,泥淖没膝,乃伐石甃涂。
涂成,夹植榆,人率谓便。
客有谓曰:「东郊既免涂潦之害,西山亦侯之民也」。
富顺瞿然曰:「子何以教我」?
则具告以造桥之为民也病者。
富顺力议所以除之,会去官。
太守富顺之仲兄也,至郡首访民瘼,即石路与之未备者,为足成之,且将推行众议。
一日乡之民诣郡,愿以其乡所产茶额,凡一引则于产官钱之外更输百钱陌,仿青城县例,官为募庸以代己役,庶各得以尽力于南亩。
侯不可,曰:「使民至此,皆有司之责也。
知之斯速已之,尚忍办于民邪」?
吏或执其说,则斥去之。
乃发郡少府钱,召堰匠九十人,始二月之吉,番休庚功,日四十五人,支庸百七十钱,期月而罢。
其秋后亦如之。
具以列于台府,且上诸朝。
军器监汉嘉张侯马使者,闻之曰:「此亦吾职也」。
捐金五十万以相其役。
山民大过望,环一乡之耄倪,击鼓镗镗,拜舞于侯之庭,至作为歌诗以咏之。
侯乃登进其耆老而劳之,且大书数语,勉以孝第力田,乐输省讼。
耆老举手至额,前曰:「吾年踰八十,自始十四五即罹斯苦,不图今日仁侯之拯己也」。
各再拜感泣辞谢去。
已而制置大使资殿安公下侯所列事状于军与茶司,俾永为定例,曰:「此惠当与大岷并为无穷」。
民益大喜。
始,桥南面凡百五十丈,率驾空凿虚,工茍幸得稍浅地以施力,倾摇异甚,过者下瞰,风涛掀涌,心目掉动,例疾趋以济。
二年间,直桥之中江遽积石成碛,纵四百尺,衡半之,其势方兴而未艾也。
桥自是植栅有地,当益安固,亡可虑。
人以为侯之隐念有相焉,乃相与议,肖侯象,筑室于桥之西,并大使、茶马、富顺同堂而祠焉。
歧山安世通隐居大面有年,慷慨急义,既详颠末,谓不可无纪,则以属余。
余惟有生之类莫不同体,人能恪共明命,而无蔽于有我之私,则凡天下之饥之溺,匹夫匹妇之不与被尧舜,于我心将有戚戚焉,而不能以自已者。
虽穷而在下,所以尧舜其君民者,亦岂非吾己分之所当为,况有社有民,而足以行吾志者哉?
昔雍公为名山茶官,秩至卑也,以沉黎辇运博马茶岁妨农功,乞以邮卒代民夫,至今蒙其利。
其后大抚全蜀,入相天子,以生灵为己任,计所减放,无虑七百馀万缗。
使民有常心,而天彝赖以不泯者,其端实肇于此。
侯之为人挺有祖烈,自始为郡,崇正学以迪士习,申孝第以示民厚,考室庐以舍穷独,坏城郭以饬守备,肃恭明神以教民昭事祈报,蕞尔一邦,亦既尽心焉耳矣。
今又以桥之病民,为之虑材鸠庸,以蠲其劳,俾不违农时。
官无小,竭其力之所逮为;
事无小,循其分之所当止。
呜呼,如侯者诚能充是心也,庸可限其所如往邪?
《诗》曰「裳裳者华,其叶湑兮」,侯之谓也夫。
侯名刚简字仲易
大使名丙字子文
茶马名震,字东甫
富顺名夷简,字幼仁
朝奉大夫通判夔州累赠正奉大夫师君墓志铭1222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宜宾市
予分阃东川,与眉彭山师祖敬为僚,一日袖编书拜手言曰:「此吾大父夔州府事状也。
府君殁于绍兴二十二年六月某日,葬以明年十二月之某日,墓在彭山县武阳乡昌乐里,久而未之铭也,幸事先生,敢以为请」。
予幼读杜起部、苏文忠公诗,于师氏注释明辩闳博,心窃好之。
暨守眉,闻邦人道乡之宿德耆齿,必师民瞻在焉。
盖其好德植善,动矩前哲,虽位止监州而子孙曼硕,世其书诗,为郡大姓,是可无愧于铭。
虽然,古之为碑,以识日景,以节宾揖,以丽祭牲,而墓之有碑则属綍下棺。
汉魏而来,庙墓皆刻词其上,事既戾古矣,虽然,犹可以义起也。
今而祖之葬于今几五百甲子,其于铭碑之义也何居!
从而谢焉。
祖敬援近比以请,踰年弗已,其弟遇又申请。
会予被命东归,舣舟𭶚上,为卒铭之。
师氏以唐某道总管元羲为祖,自总管之子逮始居彭山
曰仲瑄,曰顺,曰适,君之三世也。
□赠右奉直大夫,母范氏,赠恭人
君十岁丧父,受教于兄群,颖异彊记。
十八试成都学官,文冠辈类,声籍甚。
王贤良当父执也,深所器重,至以徐稚方之。
崇宁□年,尝与州贡,奏名礼部。
蔡京枋国,恶太学上书排己,风失志者诉取士滥,命覆试,君在汰中。
政和八年,以上舍擢第,调京兆府兵曹掾,兼工曹。
帅臣、诸使表章笺记,一以诿君,曰不出师掾手不可用。
亡何罢去,诸公惜之,交辟不报。
主陕之夏县簿,改监京兆府税,寻教授延安府
会省员,改调乾州奉天县丞
未上,改教授凤翔府
诸公往往乞文于岐下,前后交荐者数十人,会五路被兵,君移疾归。
逾年,监汉州税。
赵公开总饷,改辟成都府等路搉茶司干办公事总领四川财赋所主管文字。
赵改创茶盐酒法饷陕军,峻法盛气持其下,幕属布郡县,作威势。
民瞻退然其间,曲为之解,弗可则持置邮毋遣,以俟其平,人多其长者。
君尝在京学,与秦桧有旧,及绍兴当国,鞫宣抚使郑刚中狱,以美官榜君,将陷之不道。
君力明郑冤,旬月间释囚徒三百馀人,须发尽白。
留鞫所待报,因得注苏氏诗。
爰书既上,大拂秦意,故为饷属者奉使典州以去,公独回旋倅贰,以终其身。
通判夔州成都府,所事皆大官,决剖无所顾畏,长严惮之。
再丞夔州杨文安公提点本道刑狱,檄摄总制司干办公事
盛夏以职事至恭州,病暑,卒。
四川制置使席大光益与赵不咸,君坐夺官,席悔之,介君之从兄卫尉卿骥谕使造己,君弗往也。
赵之卒葬,故吏惟君视窆。
李璆成都,与茶马使韩球交恶,君于李为贰,于韩客也,介然靡所附离。
呜呼!
自教衰俗薄,士丧常心,以势利去留为叛附,以事功成败为是非,以风指爱憎为曲直,人之贤否、事之虚实,不暇问也。
列禦寇以仕卫为嫁于卫,盖挈此身以依于人,犹女之从夫,之死靡他,不可以回遹顾望也。
动于金夫乘垣钻隙,则岂惟父母贱之,兄弟咥焉,亦将无以自容矣。
观于师君之言行,不为势挠,不为利回,不当表之以厉衰薄邪!
君幼孤,事兄如事父,给姊妹之贫者,为任其昏嫁。
仕四十年,田宅不长尺寸。
成都,裒奉馀市书数千卷以归。
幼耆学,至老不倦。
自杜、苏诗注之外,有文集二十卷,藏于家。
积阶至朝奉大夫,累赠正奉大夫
娶同郡唐氏,朝议大夫某之女,先君十五年卒,累赠硕人
五男子:悫,以子贵赠朝议大夫
晔,为族父后,终迪功郎、□□□路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恕,终文林郎成都府司理
忞,淳熙五年进士,终朝奉大夫、知资州
󶡷,终承议郎致仕。
二女子:长适成都范仲毂,幼早卒。
孙男七人:祖庆,终朝散大夫、知崇庆府
祖同,未仕;
祖敬,举宝庆二年进士,见任承议郎通判泸州,新知富顺监
遇,举绍定五年进士
次祖文、祖训、祖行。
孙女十三人。
曾孙男十三人:溥,故儒林郎利州拨运茶库
澈、曾简、曾宽、曾立、曾愿、曾毅、曾谅、曾廉、曾直、曾操、曾孝、曾邵。
曾孙之子二人:挺,承直郎绵竹县
抃,文林郎合州推官
铭曰:
匪仕伊利,不明其德。
厉气冯炎,操之孔棘。
情一乡背,谋威间隙。
手一高下,是围非戍。
反是唯君,德义斯则。
如川之原,孔厚且硕。
启佑厥后,终古弗息。
富顺监致仕家侯炎墓志铭绍定六年正月1233年1月1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余蚤识家侯季文甫,吉士也。
假守眉山,于乡大夫士之贤者益知侯为人。
侯筮仕年已四十五,练洽于物情者熟,重以世载清约,视万事退然如不胜,而勤小物,临大节,凛不可乱。
余尝识侯在富顺时与诸郡守谋讨贼曦檄及为侯记积善堂,以为尽所当事而无计功蕲获之心,庶乎知侯者。
记之年侯八十有四,后三年,余蒙恩归自靖,则侯已卒。
厥子寅翁以葬告,累其行请铭诸碑。
余按家氏见于《节南山》之乱及《春秋经》,至大夫仆徒、唐侍御史方,世济休闻。
方事德宗,以言事忤奸臣𣏌,出刺戎州
自戎居眉,族乃大。
方五传曰季遵,为导江令,耻仕孟氏,隐岷山之麓,宝庆初号冲洁
三传为大理评事正,正生朝议大夫隐,隐生太中大夫定国,历怀安、渠、嘉三郡守,是为侯之高祖
曾祖彬,元丰三年进士,哲宗朝为尚书吏部郎中,六持使节,赠银青光禄大夫
祖彦,知资、荣二州,绍兴间赵忠简公荐召,未造朝卒。
考铸,知隆州,赠宣奉大夫
淑人孙氏。
侯讳炎,季文甫其字也。
为人笃谨端静。
自侯之高、曾、祖、祢宰郡持节,而家无厚藏。
淳熙□年贡于潼川路转运司,后以父任入官,主金州石泉县簿雅州司理参军、知潼川府郪县通判叙州、知富顺监丁内艰,起知资、彭、普三州。
自始为吏,已能为邦人延师,士知敬业
去之日,尽所载书留于庠,使学者稽焉。
理官,捐廪给以葺囹圄,植庭以荫系囚,茶马使故入洪雅簿赵璧赃几万缗,侯直其枉,使者加盛气诟病,不能屈也。
砦将诬两平人为蕃人盗边者,必寘之死,侯瞷其非,请于郡贷之,弗听。
守既知其冤,益重侯,侯终以鞅鞅。
郪县二十年皆摄令,人疑其不利,虚正寝弗敢居。
侯至,新其寝以将母。
积负三万缗,侯疏滞己责,未几县以治,则又辟斋居以燕宾友,甓经涂以利民旅,无复近世简陋莽卤之政。
叙州译将言夷人将以某日绝马湖,意叵测。
及期而至,人情恟动,侯曰此译所为耳,召而令之曰:「一夷人过江来,乞汝首以殉」。
译奔命不遑而夷駾矣。
渠、广剧贼罗从义为民害,既逮,泸帅欲徙之沉黎,以责后用。
侯言黎接六诏,万一从义夷中,是资寇也。
帅动色,为改之。
侯之晰情制变率类是。
抵富顺之明年,曦以蜀叛,侯愤惋至忘饔寝。
母问故,侯具以对,且曰:「万一变作,守城臣当死,为母忧,奈何」!
母曰:「死城郭,分也,非吾忧」。
侯乃夜自为书告本道使者,吏窃稿去,侯不问,驰使四出。
告至叙,叙守薛君九龄亟和之;
帅府帅府布其言十四州。
已而叛势鸱张,皆沮且怖,侯不为变。
曦诛,侯亦不自言也。
母丧去官,除丧,宣抚使安公上富顺抗伪事,请知开州,又荐充监司科,侯辞。
起知资州宣谕使吴德夫猎奏移西师屯成都以实内郡,安公举以问侯,侯曰:「虽仅救目前而有二虑,凶年粮不足则聚而逋掠者难制,岁久长子孙则浮而骄脆者难用」。
安公然之,奏留四分之三不遣。
资西门曰珠江,侵齧城下,侯捐钱千万筑五堤而北之,又捐三百万置卤井,岁收羡为修堤费,刘文节公实记之。
又捐二千万有奇代民赋,葺王子渊诸贤祠。
筑奇文馆,朔月月半属学士试艺,优奖风厉,岁大比得人为多。
内江井,增隶于学以养士。
资人谓侯三世守此土,筑世德堂为生祠。
祠吏非古,生祠又非也,亦以识怀允之诚云耳。
守彭,会虑真批大安,叛卒践普、遂,赤白囊星火急,而三邑期会弗应,助边犒师之费凡五百有奇,皆取诸节缩之馀财,不以厉民。
县告豪民匿税版,民未就逮,冯气力越诉于监司以屈郡县,侯辩折其奸,使者不说,捃拾无所得,反以是知其廉。
最后守普,兵火盗创残之馀,折嚚讼,简冗费,代民输者又视资为赢。
学故有没盗田,载祀四十,乡人有为盗谋,并缘宣抚司檄反其田,士论弗与,犹欲为盗地。
侯具本末白宣抚使,复归于学。
侯自普归,即谢事里居,听聪视明,神正志彊,婚友往来,细书十行下。
仕至朝奉郎,不复迁,曰:「吾仕最晚,幸不坠先泽,有官遗子,足矣」。
十九年三遇异霈及磨勘所当陈乞,凡五官不迁,尝请诸朝,以襚其先人,弗许。
孙淑人极其孝敬。
不以吏能名,而治剧邑,宰彫郡,未尝如今人皇皇求利于搉酤米粟之征,率能兴仆补滞,去之日必裕于始至,又能推有馀以为民赐。
平生践行以约为主,温敝甘粝,大行不加,族燕酒不过三酌。
自富顺丧母而归,室燬于火,脱輤于僦居,庙无序宾之位。
自退休始有室庐,岁视租之入,盛暑祁寒周族人之急者至于再,凡三十年不易其则。
故居官号良吏,居乡称善人,是宜寿考康宁,膺受遐福。
或谓侯尝昧旦见天上宫阙,隐隐有朱书「寿圃」二字,为侯上寿之證,是诞漫之说,不于其本焉求之。
《书》曰「天寿平格」,彼动于怪神者安知此也!
绍定四年六月甲子,以疾卒于积善坊之里第,年八十有七。
元配丹棱史氏,故夔州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寿朋之子,继室峨眉杨氏、林氏,赠、封安人
二男子:羔,先卒;
寅翁,前修职郎绵州录事参军
二女子,长从政郎、前文州曲水县郭守中,次从事郎、邛州大邑县虞珏,再适宣教郎、新知成都府新繁县李温
男孙三:森,以侯致仕恩补将仕郎
双荣、双顶。
女孙三。
葬以六年月正元日,墓在金仓山之原,祔于隆州府君之兆。
余早入仕,及接海内诸儒先,每见昔人言论风指,务存有馀不尽之泽为可继可传。
今之君子小有才智,则势相冯,利相诱,得之不翅杪忽,厥丧固已丘山,甚至斩艾其先世所以遗后者,豪发不疑于行。
此余于侯之葬深嘉屡叹之,而系之铭曰:
成周取人,曰常与吉。
家邦浚明,载祀绵历。
下逮春秋,曰德匪才。
敬则裕,汰愎则灾。
人之一心,与天地贯。
盛穷寿短,非可智算。
家侯存存,动与善俱。
所感所遇,吉祥毕储。
彼巧捷者,则殆且棘。
谓予不信,于侯是式。
大理少卿直宝谟阁杨公墓志铭绍定四年九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一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斯录之,故有复,有重,有铭物,有烝彝鼎。
上之报功也,有大烝,有铭常,有追襚,有策有诔有谥。
逮其降也,文于窆石曰碑,然而鲜不浮誉而溢美。
汉人已谓碑铭唯郭有道无愧,然则自有道之外皆愧也。
予虽不令,不敢冒所愧以谀墓,而有德有言足以命之曰无愧,则仅仅见焉,今铭杨公叔正其一也。
开禧三年吴曦以蜀叛,成都路安抚使杨公辅会僚属议,同席三十馀人,愕视莫敢发。
公时摄府学教授,独诵言:「今日之事当计逆顺,不当计祸福。
仆言是则正名讨罪,曷为弗克?
不然,愿与先生死此以报国」。
杨公壮之,未决也。
公泣下呜咽,请致为臣而去。
贼平,部刺史陈邕上其事,特诏迁一官。
又十九年,湖州潘丙济王以叛,有司当正以法,议一及之辄中其祸,于是廷绅咋舌。
绍定元年,公以戎监垂拱殿,谓去岁风雨为暴,水潦溃溢,此阴盛阳微之證,而台臣诿曰霅川水患之惨桀之馀烈也。
呜呼,尚忍言之!
后又以理卿对,遂申前说,谓:「巴陵追降之命,重于违群臣而轻于绝友爱。
陛下居天位之至逸,则当思天伦之大痛。
雍熙初元,秦邸殁于房陵,既行封谥,又录用其子,极其存恤之意。
今乃曰不当为之后,以贻他日忧,何圣世示人之不广乎」!
又曰:「今日不言,后必有言之者,与其追恤于后,固不若举行于今也」。
是日,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
呜呼!
明君臣之分,厚兄弟之伦,是虽人所当言,而利诱物迁,不反是为非则举细遗大。
公能循理尽分,使顽者惕,懦者立,事君持身之概若此,吾铭可无愧矣。
公讳泰之叔正其字也。
系出汉太尉震,在唐居长安静恭里。
广明中国子祭酒膳从僖宗,其徙眉青神则自镒始。
五传至鉴,五与乡举,以三《礼》释褐,公之五世祖也。
曾王考芳。
王考揆,封朝奉郎,累赠中奉大夫
虞仲中大夫,充秘阁修撰致仕,累赠宣奉大夫
修撰公两召不起,谢事凡十又六年,人高之。
妣史氏,封安人,累赠硕人
修撰守巴州兼山黄公裳通江,俾公受经。
公尚幼,黄器重之。
杨致一天倪、刘子野真、史鸿渐渐皆以经术教授乡里,公历登其门,皆列高弟。
家故藏书数万卷,手自校雠。
年十二三后,卧不设榻者几十岁。
读书必及诸实践,举斯世声利无足以动其心者。
初以郊恩补官,庆元元年与兄似之同奏名类省试。
明年泸川县,两易什邡,再调为绵州州学教授,转丞罗江县,改宣教郎严道县,特差知广安军
未上,丁父艰。
免丧,知富顺监、知普州,继知果州
召赴行在,除工部郎中,迁军器监大理少卿
补外馀年,差主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
疾笃,以本官致仕。
积官自迪功郎朝奉大夫
始仕什邡,与使者辩狱事不屈,使者贤而举之。
教授左绵,覈职事之窾籍,自郡守之客始。
守不可,公径上提学司求避,易石泉军教授
其在罗江制置司檄置幕府
长沙吴公猎,公遣三书曰:「使为乱而士大夫不从,必有不敢为;
既乱而士大夫能抗,犹有所惮。
夫乱,之为也;
乱所以成,士大夫之为也」。
每请间论事,帅为改容。
或疑严道不易治,公曰:「清以莅之,何县之不治」?
郡守锐意兴作,徵索无艺。
先是邑输免役并折官价,守更理见缗,公数白不听,遂以所当得白直钱与令所得酒人稍食日为钱四万有奇对偿。
嘉定倅贰阙,以公摄事。
白崖砦将王堹引蛮寇利店,刑狱使者寘倅于法,或又谓罗长五诸人实导之,当坐死。
公访知夷都实迩利店,夷都蛮称乱,不需引导,固请释之,不听。
乃请于制司,去所居官,制司以议舍檄公,公但还雅安
公自为小吏,与大官抗声辩是非,无所礼逊。
四川宣抚使安公丙尝荐诸朝曰:「蜀中名儒杨某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
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诏任满赴都堂审察,公以亲老辞行,诏以广安优之。
富义视事三日,即出相告僚吏士民「其勤攻吾之阙」。
西湖旧有堂名「景濂」,公易以「君子」而记之曰:「堂既作而旋废,已废而复兴,尝考其故,则以中遭伪学之禁尔。
夫周、张、二程崛起千载,使圣人之学炳如日星,其有功于天下后世甚大。
其徒不曰此孔、孟之学也,必曰此伊洛之学,使人得以集矢于其的。
茍寄意于君子,则自非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者,畴忍坏之」!
学者叹其远识。
郡之府廪充牣,籍其数以康困槥死举生。
其后去郡,又以禄廪数千缗予邻里,以千缗为义庄
普以叛卒之扰,安居、安岳二县受祸尤惨,公力白宣抚使安公,尽蠲其赋,凡少府用度,悉从减省。
在郡凡输边二万缗,蠲赋如之,振贫赒阸半之。
安公复上诸朝,召赴行在所,公固辞,诏差知果州,任满日赴行在。
果以畸零钱久为民病,公会一年经费,储其赢以为诸邑对减,厥数甚夥,遂上尚书,按为定式。
民歌之曰:「前张后杨,惠我无疆」。
盖吾同年友张义立方实自发其端,而公踵行之。
凡四方礼馈率不以入私帑,与民约剂而为之息,名长生库,以赡𡞦独,民至今德之。
上嗣服,申前诏趣行,实宝庆之元也。
明年三月乙亥入对后殿,首请法天行健,奋发英断,总揽威权,无牵于私意,无夺于邪说,以救蛊敝,以新治功。
次谓:「本朝德泽迩来斲丧无馀,民无常心,何恃为国」?
次论:「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使天下士以言为戒,臣恐言路既梗,士气益消,循循嘿嘿,浸成衰世之风,为国者何便于此」!
上奇其对,顾问再三。
越翼日,除工部郎中
时吾友真希元、洪舜俞、张行父、王万里新以言得罪,予坐迁靖,徐纯忠、胡季昭迁象,公来自远方,首及之,繇是中外臣民闻风兴奋,相继言事,无所避忌。
淮东之变、郁攸之异,言者益众,其端自公发之。
四月当对,公奏:「三十年间,士大夫之论不过三言而已,为安静,为用中,为更化。
安静则茍偷也,用中则模棱也,更化则纰政尚多,何更化之有」?
又谓:「兵端作于开禧之初,民力未困,故民之常心未失也。
兵端再作于十年之后,民力已穷,常心丧矣」。
识者以为笃论。
三年,迁军器监
时蜀有狄难,势张甚,制阃下令弃阶、成、和、凤、天水五郡,撤戍退屯。
四川制置副使赵敏若彦呐时帅汉中,以死干城,而军孤援薄,蜀二三公亦邮书奔告。
者媢忌滋甚,陷以深文,诏下四川制置司狱。
公为书,帅蜀人扣政事堂,或曰「是将为赵累」,公曰:「非畏累赵,畏累身耳」。
自为书上之,引来俊臣罗告狄仁杰对狱事为證,又请以身任其无他,事得勿治。
尝以诗为相君寿,有云:「潭潭位槐鼎,既阅二十年。
治效何悠悠,民瘼殊未痊。
近甸饥馁切,三垂烽火连。
人意苦不纾,生理绝可怜」。
闻者韪之。
绍定元年三月又对,其略曰:「自去岁风雨为沴,田庐不存,饥馑流离,人或相食,疫气偾作,盗贼肆行,淮楚之间狐狸跳梁,證状日异,不可谓细故也。
愿陛下进君子,退小人,使忠直之言日闻而憸佞之说不至,惨刻之人不用而忠厚之论得伸,一扫贿赂贪墨之习,而为礼义廉耻之归」。
上首肯再三。
冬孟之吉又对,朝拜疏,夕补外。
过辞相君,为书大略谓:「宰相职事无大于用人,用人有道,去自私之心,恢容人之度,审取舍之择而已」。
又曰:「庆历间吕文靖为相,岁月最久。
孙沔上书,谓天下将有土崩瓦解之势,而吕夷简无一言以启沃上心,以谄佞为君子,以奸邪为羽翼,是张禹不独坐于汉,李林甫复见于今」。
末又引史越王事,勉相君毋用聚歛之臣、残酷之吏,闻者为之缩颈。
明年六月重庆,岂弟之政如三郡。
峡多盗,官利其觉籍虚而粥之民,民不愿也则临之以威,于是土旷民穷者众。
公曰是驱之盗也,斥馀法用从制司市官田,募民垦耕,置廪居租以赡贫困,虽尝为盗者亦周之,期以自新,俗用大变。
绍定三年夏四月,公闻乞归得请,疾且病矣。
辛巳,即自力登舟。
丁亥始被命,五月壬辰朔,假馆于江津赵氏,癸卯卒,得年六十又二。
诸孤跣护丧车,以七月癸卯脱輤于庙。
公婿于舅故承事郎之女,三男子:森,先卒;
埴,迪功郎、前监顺庆府酒税;
埏,将仕郎
一女子,许嫁阎叔恭将仕郎
孙七人,长续曾,以致仕恩奏名。
孙女四人,长适魏恭愿,予从父弟文翁之子也,馀尚幼。
四年九月丁酉,埴、埏以母命葬公于县之玉台乡坤山。
公峻而裕,介而不倨,饮食作止有常,无疾声,厥行立必正方,不茍訾笑。
祀飨必躬,略采古礼行之。
居官荐士惟其可,非是,虽达官贵人莫夺也。
前后三被命召,申命者再,凡四辞乃就。
及位朝著,甫三月而求归,不获则请谢事,其不茍就盖若此。
然济时行道之心未尝不汲汲,小试郡邑间,赡学助边,代输蠲赋,以至买田屋居养孤独之类,为钱凡七千万有奇,捐己禄以偿官又不在焉。
惜其所施仅止此。
所著书有《克斋集》百卷、《论语解》三十卷、《老子解》二卷、杂著五卷,类书有《春秋列国事目》十五卷、《公羊谷梁类》五卷、《易类》五卷《、诗类》三卷、《诗名物编》十卷、《论孟类》七卷,《东汉》、《三国志》、《南北史、》《唐》、《五代》皆类,凡为卷七十有四,历代通鉴及本朝长编类又二十五卷,《东汉名物编》三卷、《诗事类》八卷,集诸儒《易》解为《大易要言》二十卷,皆手自编缀也。
某得罪南迁,遇公于于湖,语及国事,公忧形于色,曰「仆必不为久计也」。
后以书至靖曰:「事有大于巴陵者乎,不可舍而及也」。
予益信公之爱其君以忘其身也。
后二年,予被命生还,则公卒且葬矣。
中道得埴、埏书曰:「父之竁未有铭,公也知我父者,父亦深知公,敢百拜以请」。
某每惟世降俗薄,人之蒙谄负义、媕娿集诟以终其身者,形存而气腐。
公也伸首万物之上,语嘿出处,惟是比。
则今虽云亡,生意未慭。
乃铭曰: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尚于叔正见之,悼九原之不可作。
惟正理具存人心,孰非广居而安宅?
苟吾分所当言,奚利害之究度?
炯日星其并垂,质鬼神而无怍。
请徙宋贵和兼江安县兼押奏大中祥符二年四月 北宋 · 李士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一四
泸州江安县当要冲,望徙富顺监监押宋贵和知县兼本县监押,仍给精兵三百人。
富顺 北宋 · 解旦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封疆莫叹极西陲,景物尤堪著咏思。
亭台处处垂杨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旧同吴楚分梅艳,新比戎泸有荔枝
凿井咸泉通海脉,靠山公署映江涯(《舆地纪胜》卷一六《潼川府路·富顺监》)
乞讨平泸州夷人之乱奏大中祥符六年七月 宋 · 寇瑊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宋史》卷三○一《寇瑊传》
㪷望等尝以二年春淯井监,杀吏民。
更赦贷其罪,而复来寇边,声言朝廷且招安,得饮食衣服矣。
若不讨除,则戎、泸、资、荣、富顺监诸夷竞起为边害。
今请发嘉、眉兵捕剪以震惧之。
请升擢赵继隆等奏大中祥符七年六月 宋 · 寇瑊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二
泸州富顺监牙校继隆等部领白艻子弟颇有勤效,请补摄州司马
戎州马守遵防寇有劳,在官岁满,望迁秩留再任。
泸州进士白固募乡丁随军,请试其词艺。
答泸帅王补之(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四、《山谷全书·续集》卷四、《山谷简尺》卷上、《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五
损酒、醋、蜀纸、真珠粉、乳饼,皆领。
每以口腹所须累长者,感愧无已。
西州纸乃有极佳者,近方托人置得二千许,然不知其孔穴,亦难置耳。
唯鱼笺、厚经屑、冷金、浣花、大小屏风为佳品,比常市者其价略倍也。
酒、醋极为用。
此州公厨酒大概常薄,甚则酸涩,民间时有可饮者,不免少村气耳。
乳饼亦佳,此富顺眉州易得,但多入米易酸。
真珠粉自是食中有风味者。
某所作荔枝汤,擘生荔枝肉,别贮其自然汁,以水解白沙蜜,渐入和合,令味相得,即并荔枝肉上火煮,减半,以瓷合贮之。
计客数,人一勺,又令入汤小半盏,煎沸,用纱囊盛龙脑,先扑热盏,乃注汤。
馀甘汤:馀甘用一种大如,皮皱肉黄赤者,沙盆中微擦去皮,乃以摩姜汁钵细摩,人用水半盏,四人用炙甘草一寸同煎。
久之,亦用龙脑囊扑热盏,乃注汤。
大率人不过馀甘一枚。
真珠菜净濯去腥气,入葱白数寸,椎一块,数粒,沸汤绰过,研五味齑醋,食之甚佳。
棕花剥去皮及茎干,取成块者汤中煮,令熟,炼齑油炒令香,下、醋,水相半,煮沸,微加盐酱,甚美。
比治二种菜食之,殊佳,谩录上。
刘静翁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山谷全书·别集》卷二、《豫章先生遗文》卷二
富顺刘静翁,自成都来集于僰道,以余与其同母弟郭方进为治平中同年进士也,数来相过。
其人如孤云野鹤,来亦无心,去无定所。
余于静翁无宿昔之好也。
郑少微明举者,成都名士也,称静翁纸帷布被,琴鹤以为行李,似不能不求于人,而未尝发于词气。
然富顺有四壁而不居,意有仁人豪士乞与百金以买山,使得休息白发之光阴,静翁亦不拒邪。
余问静翁:「可取与者常痛其室空虚,使有者鲜能推其馀敝裘羸马,而痛仆夫款门久之,而立风雪之涂,为是则翁能之乎」?
静翁曰:「若此吾不能也。
有渔洞康国兄弟,皆好贤喜事,其园林斋馆可以卒岁。
老矣,亦安能琢雕天真,追逐俗好,受残杯冷炙之辱邪」!
为是,则翁之游可矣,虽不为田,而鹑生于宎,未可知也。
遂书以为别。
校书图后1101年2月3日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唐右相阎君粉本《北齐校书图》,士大夫十二员,执事者十三人,坐榻胡床四,书卷笔研二十二,投壶一,琴二,懒几三,支颐一,酒榼果櫑十五。
一人坐胡床脱帽,方落笔,左右侍者六人,似书省中官长。
四人共一榻,陈饮具:其一下笔疾书;
其一把笔,若有所营构;
其一欲逃酒,为一同舍挽留之,且使侍者著靴。
两榻对设,坐者七人:其一开卷;
其一捉笔顾视,若有所访问;
其一以手拄颊,顾侍者行酒;
其一抱膝坐酒旁;
其一右手执卷,左手据支颐;
其一右手捉笔拄颊,左手开半卷;
其一仰负懒几,左右手开书。
笔法简者不缺,烦者不乱,天下奇笔也。
右,故奉议郎、知富顺监京兆宋元寿所藏,初得之荥阳盛孟适,盖文肃公家旧物也。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甲午江西黄庭坚戎州来,将下荆州,泊舟汉东市,始识富顺君之子兆吉长。
观此画,叹赏弥日,吉长举以见惠,余不忍取,为书其大概,使并藏之
此笔墨之妙,必待精鉴,乃出示之,廉者必不取,贪者必不与也。
润甫家烛下书。
金紫光禄大夫秘书监致仕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张公墓志铭(并序 庆历七年二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七
公讳宗诲,字某,其先曹州宛句人
大父讳某,避乱徙河南,遂为河南人
父讳齐贤,以道德名望相太宗、真宗,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英国公
母崔氏,秦国太夫人
公以荫为秘书省正字,四迁至太子中舍,监骐骥仓,西京左藏库、在京左藏金银库
召试,赐进士第,累迁秘书省著作郎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
历监香药榷易院,同判国子监判尚书祠部吏部南曹登闻鼓院
通判河阳,知富顺监
入为开封府判官,进祠部郎中判三司度支勾院
京东转运使,徙河北,罢知徐州
刑部兵部郎中太常少卿
检校工部尚书文州刺史
四方馆使、知代州,徙卫州,加果州团练使永兴军兵马钤辖
鄜延路钤辖兼知鄜州,加兴州防禦使复永兴军钤辖,未至,改知邠州
抗章请老,以秘书监致仕。
庆历五年闰五月一日,薨于河南会节坊之私第,年七十有七。
公未冠,从英公镇代地,属杨继业初没,虏数出扰边,英公败之城下,邀击于土墱,虏又败。
复用奇兵,破其数万众于繁畤
当是时,代兵骤胜,朝廷倚重英公,公朝夕左右,预参密画,或俾按视行列,传布号令。
公亦善骑射,驰突往返,几危者数矣。
由是以智勇闻。
太宗尝遣使代郡,谕英公曰:「善视此儿,吾行用之」。
会英公以功入辅,深抑子弟私恩,故前勤不叙。
公与仲弟宗礼进士,有文称,复罢之,不令与寒士争。
讫英公再秉政,仕不出筦库
景德初,制以六科取士,公上《安边议》,求以武足安边科自试,不报。
大中祥符中,增前议为三十卷,诏学士院召试。
初,英公论符瑞及修宫事,有大臣之言,颇与当时得幸者意异,至是公止改署国子监事
天禧中,河决东郡,并河千里输茭薪,完复故道,暴吏严期,民力不能致,将以稽违取罪,有持金钱自经者。
公请少缓,且损其数。
章三上,言益激至,颇采用焉。
富顺监,会夷人斗郎叛,群丑寖骚,公遣吏抚之,不即从。
公曰:「夷恬吾抚安,谓吾兵力不制,怠甚矣」。
自将州兵攻之。
夷众数千来战,公分兵为二,一鼓破之,进拔其四栅,夷獠遂定。
监司害其功,不即闻。
及代还,朝廷褒之,为开封府判官
自是数进见,所论多边事,常曰:「虏贪而尚战,国家羁縻二方,予厚而备弛,非久策也。
然羌必先叛,其酋悍而不仁,始嗣而用其众,西凉故地且尽之矣,恃其武,必肆于大国」。
及换使职,不三年,贡不至。
朝廷思公前议,进领团结,往护西师。
辞日,对数刻,访以九事,一国体,二《易》义,馀悉兵家奇正之说。
公敷答明审,上慰遣之。
鄜州范忠献公延安,以旧臣,密访计议
公以虏势未易轻,凡战斗,戒在趋利。
未几刘平、石元孙败没,黄德和遁还州,不纳,而又走鄜州
公曰:「军奔将惧而无归,所以取乱也」。
乃纳之,拘德和于馆,抚其伤夷。
鄜城大而不完,公方议新之,会虏骑骤至。
是时天下久安,人不知兵,上下惴恐,将奔窜,至走山谷。
公举措不失常度,号令齐一,严外侯,谨门防,籍入而禁出,索材简器,补葺罅漏,耆幼疲癃,使之各任其力,一夕而城守皆具,外奸莫能窥其隙。
虏知有备,乃去。
以功有兴州之拜,且许便宜从事
初,公在代,告老,不允。
会兴西师,遂以疆事自力。
至是,朝廷益发屯兵,增遣近臣护军,公复内徙,乃曰:「吾当得请矣」。
卒如初志。
公渐英公之训,以爱民恕物为任。
凡治民,必本风俗,尚俭节,教之殖木艺谷,以资其生。
故民蒙其利而怀其爱。
其刺举外部,吏属不职者直其罪,不抉隐微。
数议刑章,或引律比者,多传于世,故号称宽平。
通经术,明治乱,阴阳象纬之书,蕞词萃说,错见互出,世所难晓者,公钩渊发原,贯穿条理,无不浃洽。
尤长于军志,前古用兵,皆能辨其所以为胜负,施于今若无穷。
惜其被遇已晚,不究其用,良可悲已。
宗族因公官者十馀人。
其保任,不间疏近,皆以年为先后,故诸孙多未仕者。
初,公以雍熙甲申始官秘书局,逮康定庚辰,凡五十七年,以大秘书还第。
体强力完,神清识明,康宁寿考,时罕其比。
有文集若干卷,别著《刻漏记》、《花木编》二卷。
夫人吕氏,封冯翊县君
以次子让例恩,追封东平郡君
子七人:长子皋,终司封员外郎直史馆
次未名,早世;
次子宪,刑部郎中
次子文,终大理评事
子庚大理寺丞
次子定,屯田员外郎
次不育。
女三人,二早亡,一适崇仪副使马成美。
庆历七年二月某日,刑部及二弟奉公、夫人之丧,葬于河南某乡之南。
其铭曰:
在昔夏方,王贡以共。
众恬于安,斥兵为凶。
公奋独议,备兹寇戎。
公守于鄜,虏侵其封。
保无坚壁,战无选锋。
公实始至,群心未通。
士民惴恐,谁谋之从?
公一号令,其趋如风。
鼓金其声,旌旗其容。
虏知我备,莫予敢攻。
内外安堵,繄公之功。
公识孰先,公才孰雄。
孰艰其位,有志弗充。
于昭太师元台上公
公实嗣之,显而未融。
世德益茂,阳报其丰。
有子有孙,庆流无穷。
论赈济状1158年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四、《汉滨集》卷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去年十一月伏准省劄,备奉圣旨,支拨常平钱米赈济实被旱伤去处,或支用不足,即于存留旧宣抚司桩积钱米取拨本司措置,行下州县,依条体量,自第四等以下阙食,以常平义仓米斛赈给。
如本州属县米斛有阙,系沿流县分,即自本州量度数目支拨前去;
如不系沿流去处,即行下本处兑换税米支散,据用过数将在州常平义仓拨还。
若无合兑换税米,即约度合用米数,估定在市实价,具数申本司,以凭通融一路之数移用,支本钱前去籴买应副。
遂宁府等州见管斛斗比诸州数多,即令减价出粜,据荣、叙、泸州长宁军富顺监申,不系旱伤州县,别无阙食饥流民外,潼川、遂宁、果、合、昌、普、资、渠州怀安军申劄到阙食饥民人数,今自十二月初六日以后节次赈给,至今年三月终止。
共赈济过饥民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人,斛斗一万一千四百八十二石二斗,出籴过斛斗五千七十石三斗。
普州安居、乐至县钱米不足,于潼川府通融应副过钱引三千八十五道七百七十六文。
其旧宣抚司桩积钱米不曾取拨。
州县官吏推行有稍不如法者,亦惩治一二处,以此不敢违戾。
朝廷实惠得以下及于民,一路之间并无流殍,利泽洋溢,歌颂蔼然,真盛德事。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潼川路措置经界奏议绍兴二十六年九月1156年9月29日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三、《汉滨集》卷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遂宁市
臣契勘臣前在东南日,闻蜀中经界大为民害,豪富为奸,例获轻减,贫弱受弊,多致逃移,上户利之,而下户皆不愿。
去年,臣蒙恩自湖南提举常平茶盐,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入本路境,首至广安军渠州界,此两州尝行经界而复罢,百姓多遮道投牒乞行经界,与峡外所闻不同。
深窃怪之,因问之曰:「尔等皆在上户乎」?
曰:「下户也」。
诘其所以愿行经界之意,则曰:「人户诡名寄隐产业,有田者无户,有户者无田,而差某等充户长,催驱税赋,率皆代纳,以此破家者众。
若用经界,则户名有归,此弊可绝」。
及入遂宁府境,系见行经界地分,百姓陈诉者益多,或以为便而愿行,或以为害而欲罢。
因使数十朋自辩于庭下,各执偏说,互有得失。
乃知蜀中经界不论贫富,大抵税增者愿罢,税减者愿行,皆出一己之私。
而形势户之不愿者为多,盖诡名挟户,非下户所为。
人之至东南者皆士大夫,不然则公使与富民尔,其贫弱之徒固不能远适,虽至峡外,亦无缘与士大夫接,故不愿者之说独闻,而其愿行者东南不得而知也。
六年之间,士人上书,百姓投状,言其不便者不知其几人。
上至朝廷省部,下至诸司郡邑,皆被烦紊。
陛下忧悯黎元,至诚无已,始也以赋税之不均而行之,终也以论诉之不息而疑之,累诏监司看详改正,有以见圣人无我,惟务便民,虽尧舜之心不能过也。
然奸民观望,词讼滋繁,诸路监司累年讲究,终无为陛下别白而言之者,诚以事体至重,众口不同,利害可疑,不敢以偏辞断也。
臣初到官,适有诏旨坐知复州蜀人王骏乞罢经界劄子,委制置司与所属监司相度。
臣于部内询访甚详,而守令所陈同异相半。
臣以谓此田里间事,必尽见民情然后可决,虽有牒诉,皆一偏之论,不可凭用。
令州县取诸乡税名为鼠尾帐,家至户到,问其愿否,使各书其名下。
分乡编类,愿用旧税户若干,愿用经界户若干,于是究其两党之多少。
本路管一十五州,泸、叙州、长宁军以边郡不行经界,渠、果州广安军既行而复罢,行经界者九州,凡三十七县,为税户三十三万三千七百有奇,除户绝逃移二十有四,愿行经界者一十七万七千五百馀户,愿用旧税者一十五万六千一百馀户,此其大略也。
州别计之,则昌、荣、资州怀安军四州之民愿者为多,潼川遂宁普州富顺监之民愿者为少,而合州适得其中。
县别计之,则愿行之多者一十有六,愿行之少者二十有一,盖由当时奉行之人有能否之不同故也。
臣闻治道去太甚,虽尧舜之法不能人人皆利,要当以多者为正。
今之经界在视民愿否之多寡而损益之。
若州县之愿行者多,自不须复议,愿行者少,为之量行措置;
人户之增减者轻,自不须复议,增减重者为之稍加裁正。
如此,则公私事省,不至甚扰。
正使小有不均,亦可置而不问,何则?
经界以釐正旧税,固当有所增减,减者既以为是,增者必以为非,或欲每人而悦之,是朝行夕改,无时而定也。
且蜀人之言其不便者,曰:「法行之始,验土色之高下,量顷亩之多少,奸弊百出,贿赂公行,故税之轻重不当,造帐画图为费甚广,追呼须索,不胜其扰」。
是则然矣,事在既往,虽改无及。
至于税之轻重,则新旧各有其弊,就二者而较之:经界之弊在于业多者税或轻,业少者税或重;
而旧税之弊则在于有田者或无税,有税者或无田。
要之,以轻为重、以重为轻,犹稍愈于以有为无、以无为有也。
而蜀人之言其不便者,或过其实。
若初行之扰则有之,而今日之弊不如是之甚也。
置司遂宁,且以倚郭小溪一县论之,官户凡五百八十有四,而愿行经界者一百一十有七,不愿者四百六十有七,公吏为户二百二十有二,而愿用者一十有八,不愿者二百有四。
它县大率皆然。
以此而观,则或者谓豪富之家皆获轻减而利之,岂不过哉?
至于下户逃移,亦绝无仅有,或以时经旱潦,或以家自贫穷,未必皆经界所致。
传曰:「利不百,不变法」。
使经界元初不行,或行之未久而罢,固善;
今立为成法,已经历有年所,料旧税图籍悉多散略,中间买卖分析,户限改更,矧覈见隐寄之后,虚户尽去,创户甚多,承认供输已有定分。
一旦举而变之,则升降纷然,侥倖复启,实户之创出者悉皆走失,虚户之诡立者不可推寻,吏肆其奸,又将有前日之扰,且终亦不得其平。
而催科愈难,争诉益甚,军须督责,何以应期,为官吏者不亦难乎?
臣恐凋瘵之民无复宁岁矣。
惟陛下少安圣虑,静以镇之,姑去其太甚者,则纷纷自息,天下幸甚。
谨具错置画一下项:
一、本路见行经界者九州三十七县,逐州人户以十分纽计,其愿用经界者,昌州得九分五釐,资州得八分九釐,怀安军得八分八釐,荣州得六分六釐,此四州民愿者多,乞且令仍旧。
普州得一分二釐,富顺监得二分五釐,遂宁府得三分四釐,潼川府得四分五釐,合州得五分一毫。
此五州民愿者少,乞量行裁正。
臣愚欲望朝廷委监司一员,与所属守令委曲计议,各以逐处事宜从长措置。
一、应经界县分,有所税溢于旧额者,乞令逐县取旧税额外之数,将大段增重人户通融均减。
一、新税不均,所合裁正者,谓元初打量顷亩、定验土色不当等户,若是未经界买卖田业,不曾推收及隐寄诡名之家,自当归并。
即非因经界不均以至轻重如此者,不应受理。
一、前后经本司下状人户,有增税不及一二分而为奸猾上户驱扇,亦列名陈理,意在多将户数,皇惑官司。
或是本户所增虽少,而诡立别名之户,当时作弊,不皆并合,却创立别户,故亦一例陈论。
如此,则一户不愿,便是两户。
今乞将人户经界新税比旧增减五七分以下者,更不增减,为裁正之限。
增减数多,而非实行买卖及并合户名者,即就逐乡会集众户,如推排法,互相指决,以众證为定。
不伏者再为界量,将量出田土没官断罪。
一、乞令所委监司选差见任官五员,分诣诸县逐乡受接经界词状。
又于本县令佐内选可委官一员通签,同共审量裁正。
一、所差官五员,若事毕日别无违戾,民讼稀少,乞许保明申奏朝廷,量行推赏。
一、乞候农隙月分措置。
右谨录奏闻,取进止。
玛瑙城题刻隆兴二年二月 南宋 · 黄商卿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六、《补续全蜀艺文志》卷五五
隆兴甲申仲春望太守普慈冯宪帅令阆中雍大椿、簿河南王富顺王良图劝耕讫事,步松岭,瞰渠江,烹茶。
晚,酌酒海棠池上,以花片落入杯中为赏。
签判临邛黄商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