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鸡鸣山蒋侯后殿塑仙姝盖即其眷属也不知何年讹为织女遂有织造使者葺而新之并蒋侯像亦加饰焉天神人鬼混为一家可发一笑戏为诗正之壬子 清 · 赵翼
 押虞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五
一尉逐贼死,现神自孙吴
至今鸡鸣山,遗庙尚一区。
冕旒坐正殿,后宫列群姝。
想即其眷属,祔祠联祎䄖。
何年讹织女,锦机缫丝絇。
匏瓜久独处,善保千金躯。
何至寄人庑,弗隔一户枢。
仙灵已无邪,想不妨耦俱。
不然瓜李嫌,竟灭礼法拘。
已贪宅分郈,便可云行巫。
渡不藉桥鹊,飞宁烦舄凫。
翻笑七夕期,岁只一欢娱。
由来愚俗谬,神鬼亦被诬。
在昔梁山神,配以汾阴姑。
亦有杜十姨,遣嫁伍髭须。
甚至帝舜武后并结趺。
攘取娥英位,独占有鳏虞。
幻渎太不经,同此堪胡卢。
独怪蒋子文,身后遇何殊。
紫髯已肇祀,侯封号中都
六朝加帝称,肸飨群奔趋。
拔白昼出荡,刀槊耀市衢。
后虽气燄衰,仅祭兹山隅。
乃又屈天孙,来伴绛罗幮。
生以忠殒命,死有色报劬。
奇缘出非望,真乃乐不图。
只愁上界闻,按律问攘羭。
齐姜本非偶,罗敷自有夫。
亟防牵牛郎,来援河鼓枹。
白马驿 唐 · 薛逢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麦芒乾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
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
满壁存亡俱是梦(一作幻),百年荣辱尽(一作不)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澧州兵部挽诗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桂籍传芳两弟兄,才华奕奕尽专城。
独跻郎省享高寿,复处祠庭令名。
遗爱梁山初趣召,承恩澧浦晚增荣。
如今仁义乡前路,忍送灵车薤露声。
明陵道中感怀 清 · 权万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一
丁酉春。先大王将幸温阳。先君方寝疾京邸。谓圣上春秋已暮。血气不旺。不宜轻试热泉。欲上疏争之。病势已无可为。适医官李时圣问疾而至。亦言将上疏请止幸。出示袖中疏本。先君已不能自力起居。而忽蹶然起坐。执圣手曰。内医诸员。专事逢迎。无一人争执。今吾子能为此疏耶。因感叹流涕。未旬日。先君弃不肖。而车驾竟幸温。后四年。仙驭宾天矣。瞻望园寝。倍切孤露之感。敢赋绝句。道区区哀慕之忱。
明陵松柏已苍苍,瞻望云乡泪满裳。
尚忆梁山风雨日,三春车驾幸温阳
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嘉祐二年十月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一○
至和元年秋七月乙亥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卒于晋州
后三年,当嘉祐二年,其子士禹为西京留守推官,始谋以冬十月辛酉,葬公于河南府永安县归恩乡,乃使人以公之世次、阀阅、始终之状来请铭。
予为之论次曰:裴氏出河东闻喜
唐丞相文献公耀卿,公九代祖也。
其后或徙于蒲之万泉
至公之皇祖,赠右神武军将军延,复来居京师,遂为开封人
皇祖三子:伯丽泽,右补阙
仲济,内客省使
季丽正,尚书金部员外郎,赠刑部尚书,公之皇考也。
补阙文学客省以武功,尚书以政事,皆为祖宗名臣。
于是开封之裴,独盛于世。
公讳德舆字载之
皇妣曰河南县太君宋氏。
公少以仲公任,赐同学究出身,再迁太常寺奉礼郎、监和州酒,大理评事、监越州税,光禄寺丞大理寺详断官,遂为其寺丞通判河中府
河中,公故里也,亲戚故人多在。
公既至,悉召,戒以国法不可犯,为吏者不得以私贷。
已而皇妣之族弟以事至府,公辨其曲,置于理。
自是讫公去,不复有至府者。
太子中舍、知梁山军殿中丞通判永兴军
有盗十七人杀人于市以逸,公以谋获之,请其帅,宜尽戮以徇。
帅难之。
公曰:「白日杀人长安市上,此非常盗也。
不尽戮,无以威众」。
帅勉从之。
既而有以言于朝者,诏遣御史覆视。
帅惧,且让公。
其后狱自白,而诏不问,帅乃伏。
徙知商州
州有官冶,其徒皆四方流人,常絷之以役。
公曰:「是亦人也,岂不可以善待之,而使之迁耶」?
悉弛其絷,卒无一人敢冒法。
国子博士虞部员外郎,入权开封府推官,出知颍州
民有少孤而畜于舅氏者,舅死,随其妻适某氏。
某妻又死,乃告某氏曰:「昔我孤,舅氏夫妇育我,甚恩。
今又不幸,愿得其丧以归,合葬于舅」。
某氏不与。
乃间使人盗其骨去。
某氏怒,执以告,法当坐死。
公呼某氏前,曰:「若知彼盗若妻墓何也」?
曰:「是尝欲求吾妻之丧,将以合葬于其舅尔」。
公曰:「是故可嘉者也」。
笞而遣之。
提点梓州路刑狱,进金部,知陕府
耀州,不行。
同州饥,以选知同州,民流者复业。
召对,赐三品服,提点京东路刑狱。
所部有广济渠,岁调民浚之,而其被调者独二州。
既久,不堪其困。
公奏代以漕兵,岁省民力数十万,至今赖之。
司勋、知凤翔府
是时,元昊反,而兵久不解,关中调发百出,府所赋十倍它州。
公谕民以国事,与期而宽之。
众乐,皆先期以办,连诏褒异。
夔州路转运使,迁主客郎中
大臣荐公有文武材,拜西上閤门使益州路兵马钤辖
岁满,益帅赖公自辅,乃上言,愿留公。
即诏加昭州刺史,复留二岁。
还,迁四方馆使、知贝州,徙冀州
未几,贝州乱。
公闻即发兵,既至,贼已拒守,犹夺其西关城,所全者甚众。
冀去贝百里,初闻其乱,民大扰,或劝公为备。
公不为动,闾里帖息。
贝部镇有恶民,乘醉辱镇吏,出不逊语。
吏顾无所属,则来告。
公立斩之,自是无敢哗者。
贝久不下,有素害公者,言公前为贝,断妖狱不能绝其类,使有今日乱,诏以属御史
事虽辨白,黜为池州团练副使
起,拜染院使、信州兵马都监,进洛苑使,徙宣州,又徙开封府太康县
朝议直前枉,且复用,遂加英州刺史晋州兵马钤辖
又徙知泾州,未行,以疾不起,年六十七。
公为人刚廉笃实而自信,不为茍合。
其居家如在官,毅然不可犯。
遇事无大小皆为度,使可持久。
为吏长于治民,前后更七州,至今称思之。
其自岐徙夔州,人遮道以泣。
及自蜀还岐,父老复相率出迎。
是时天久旱,公至而大雨,岐人益以德。
既去,而送者如初去时。
其自贝徙冀,民捝持之,终日而骑不得前。
冀吏或排其众,击之,曰:「汝乃夺我公」!
吏卒或伤。
贝守怒,使械数人,众乃稍去。
天性勤于公家。
其谪信州,愈自励,纤悉必躬。
或谓公:「少居此,且迁,优游而已,何自劳也」?
公曰:「凡谪者,固将以苦之也。
且吾职当尔」。
尤喜荐士,盖所荐者数百,其至公卿,为时闻人者多矣。
平生读书,善老、庄之说。
故其被黜流者累年,虽家人不见其有异也。
夫人宣城县君史氏,继夫人安平县李氏。
二子:士龙太庙斋郎,早亡;
次,士禹也。
二女,适泸州军事推官杨谔温州军事判官赵颉
二孙:陟、随。
陟,试将作监主簿
予少已闻公之名,得识公者又十年,知公为深。
尝叹公之材方进而斥,既起而不能尽其用以卒,为后世之悲,故为之铭而不让。
铭曰:
裴出河东,其远岁千。
耀卿之后,七世再迁。
迁于京师,厥家既大。
及乎尚书,其美益济。
公初从政,奋然敢为。
四十年间,实称吏师。
其刚莫摧,其勇莫遏。
斥去无言,我完我节。
君子之学,重乎有施。
公治七州,于今歌之。
位虽弗充,公则亡恨。
琢石以铭,来世之信。
梁山使君金仲绥录示壬戌釜海泛舟诗。兼示梁州十绝。次韵奉寄 其五 清 · 权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梁山堤边吐鞭,梁山堤外草如筵。
士女前年输木石,今年士女竞秋千。
杜御史莘老行状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卷五四、《南宋文录录》卷二二
公讳莘老字起莘姓杜氏,其先京兆杜陵人
唐工部郎甫自蜀如衡湘,其子宗文、宗武实从。
宗文子复还蜀,居眉之青神自号东山翁
东山翁生礼,举明经,为僖宗谏官
礼生详。
详生晏,景福中第进士,官至侍御史
公于御史,八世孙也。
曾祖泽民,考辅世,皆潜光不仕,而儒业谨礼,世为乡党所敬。
考以公累赠右奉议郎,妣师氏赠恭人
公幼颖秀,不好弄。
未冠,知力学。
时党禁严,天下学者一本临川,凡苏氏文,仆碑削札无遗,公独藏去,诵习不变,一时名胜多器重之。
宕渠守石翼以师礼延致,乃自眉徙居恭之江津中。
绍兴十年进士及第,以道远为亲忧,免赴朝廷对,赐同进士出身,授梁山学官
隶业者随其材分皆有得,乃合而言曰:「学廪不继,居亡以久,愿输家馀为之」。
缗二千二百有奇,公乃市田六百亩,且簿正旧入,食益饶,自远至者甚众。
继遭内外艰,执丧有闻。
二十五年秦桧死,魏良臣参大政,天子厉精,收还威柄,召用四方人材。
公方授珍州学官,慨然曰:「兹非吾时乎」?
遂疏天下利病上之,良臣大悦,荐于上,为礼、兵部主管架阁文字
明年七月,彗见东方,上避正朝,减秩膳,诏群下极言阙失。
公奏封章,以为:「彗,盭气所生,历考史牒,多为兵兆。
国家为民息兵,而将骄卒惰,军政不肃,今因天戒以修人事,思患预防,无急于此」。
因指陈时事十弊,展尽无所讳。
应诏者众,上悉以付后省,命精择第而上之。
众议以公为首,于是进秩一阶,制有「言尤鲠亮,切中事情」之语。
迁敕令所删定官,修书以十数。
刑部断例尤精审,有疑则反覆奏请,必惟其当,同列皆服其尽心。
二十八年,改京秩,主太常寺簿,兼籍田司,寻除博士
千亩皆上腴,而岁取甚寡,耕者行赇以争射。
吏每于岁首步顷田,视赇之薄厚为予夺。
疆畎所接皆苦之,至是举故事请度田,公曰:「是无盈缩,安用度」?
乃立表大书于四境,且籍耕者赋。
耕田有定数,吏缩手不得肆。
旁近民感悦,至今赖之。
时虏谋叛盟,边备未敕,公因论对言状,且曰:「勿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上称善再三。
公叙感遇,上曰:「卿意亲,朕知卿忠赤」。
皇太后升遐,国朝典秩自南渡后多有司记省,至恤章又讳不录。
园陵事严,每有疑议,院吏皆拱手,公行古议,从容裁定。
大敛前一日,宰相召公赴堂曰:「有旨问含玉之制」。
公曰:「礼院故事所不载,以《周礼·典瑞》郑玄所注制之,其可」。
因立具奏,上览之曰:「是真礼官也」。
虞祭,或谓上哀劳,欲以宰相行事,主议者甚力,公曰:「古今无是比」。
卒正之。
今天子为建王,为皇太子,公讨论在奉常二年,所值皆大典礼,无一不当其物者。
秘书丞,面谢,又论江淮守备,上曰:「卿有言必及此,忧国深矣」。
权吏部员外郎
右选小使臣旧不出阙,吏间取而鬻之,在选数百人,远客寒窘无所诉。
公始命榜阙,使晓然以次就注。
三十一年,擢监察御史,在职三月,迁殿中侍御史,上曰:「以卿忠直,不畏强禦,故有此授,自是用卿矣」。
虏使至,传钦宗凶问,请淮汉地,且索大臣书,辞慢甚。
上知其寒盟,赫然决策亲征。
公奏疏开广上心,其要谓:「善御天下者,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无事深忧,所以豫备;
有事不惧,所以济功。
今虏欺天背盟,政陛下待以不惧之时。
愿继自今,益以刚大为心,勿以小利钝,为异议所摇,谀言所惰,则人心有所恃而士气振矣」。
因上四事:一、用建炎诏书,不限早暮,延见大臣及侍从,谋议国事;
二、申敕侍从、台谏、监司守臣,遴举可用之才;
三、虏情虽叵测,然趣我使期,宜以时遣使,曲在彼;
四、车驾既谋顺动,则留钥所付宜须择重臣。
又言:「艺祖简诸道兵补禁卫,训阅精整,故方镇詟服,莫敢有异心。
今亲征有期,而熊、虎两司班直亲兵才五千馀人,羸老居半,至有不能介胄者,乞亟留圣虑」。
皆施行。
朝命郡县籍民为兵,为守望相助之计。
淮南独选丁壮,欲涅其手面,从大军役使,民骇而逃。
公言虏未至而先殴吾民,非计。
请令兵民止听郡县官节制,征役无出乡,淮民乃定。
上尝问蜀事,公奏曰:「茶马司旧用右选择州兵护马而东,未始乏事。
比岁三衙自遣御前军取之,二岁一往返,用四千四百人,皆精甲。
方事之遽,疲禁兵于道路,诚可惜」。
上曰:「卿为国计,周悉乃尔,甚惬朕意。
近谕宰相,如卿与虞允文、唐文若、马骐才皆可用」。
公顿首谢,誓展竭以报国。
虏报益急,公言:「鄂帅田师中老而贪,士卒怨,偏裨不服,临敌恐误国事。
虏造舟海滨,积全齐之甲,其谋不浅。
宜命海道诸将募死士为禁劫之计」。
上从公言,召师中夺其兵,遣李保趣东海
其后汉沔诸将得自奋,所向皆捷,李宝胶西,竟以火攻胜。
上出内库钱十七万赐出戍士大夫,公言:「诸军负回易子钱甚夥,例偿以月廪。
不先除此弊,缗出禁帑,入将帅私室矣」。
上悟,悉除军债,士拜赐和舞,人百其勇。
虏数道入寇,淮、楚、蜀诸军迎战,皆报捷,公奏曰:「兵有重轻,有奇正。
彼分道先入者,皆牵制之兵。
诸将贪小利,不相为援,则重兵所向,难支矣。
夏竦谓元昊犯边,岂能四路俱来?
必择一道并兵而入,请诏四路,凡有警,互相檄报,分兵策应援。
昭陵从之,西贼始困。
政今日事也」。
上即令都堂以此遍谕诸将。
蜀军克秦州,方事进讨,公虑乏军食,奏曰:「按籍常平义仓,为石者六十有二万,乞权令漕臣覈实,听缓急移运」。
有旨劄付四川计臣。
有司用绍兴七年巡幸故事办严,公曰:「今亲征与曩日事异,宜悉从简,以幸所遇郡县」。
上曰:「此行中宫及内人不往,止与建王行,令遍识诸将。
虽朕服用,亦自省约」。
公官中都久,知公论之所予夺,其为奸蠹者,皆得其根本脉络,尝叹曰:「台谏当论天下第一事,若有所畏,姑言其次,是欺其心,不敬其君者也」。
及任言责,被异眷,极言无隐,取众所素指目者,悉击去之。
带御器械刘炎筦禁中市易,通北贾,大为奸利。
一日见公,辄及朝政,语狂悖,公具疏闻,上即罢斥,监嘉州税。
淮南转运副使王秬素结宦寺,居官簠簋不饬,大吏率观望不能按。
公因其扰民,且妄言请兵,劾罢之。
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受命使虏,已而辞行,公再弹奏,谪居筠州
幸医王继先怙宠干法,富埒公室,子弟直延阁,通朝籍,姻戚党友莫非贵游,彻民屋以广第舍,僣儗禁廷,别业外帑殆遍畿甸,虽秦氏颛政无顾忌,率相结纳。
数十年间,未有敢摇之者。
自闻边警,日辇重吴兴,为避贼计。
公上疏数十罪,上曰:「初以太后饵其药,稍假恩宠,不谓小人骄横乃尔」。
公曰:「继先之罪,擢发不足数。
今臣所奏,其大凡耳」。
上作而曰:「有恩无威,有赏无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
于是羁置继先福州,子孙皆勒停,撤寺院生祠数十。
所掠取良家子为奴婢者百数,并还其家。
临安内外田宅赀货,悉拘籍,以千万计,天下称快焉。
虏兵临江,中外惴恐,无固志。
内侍张去伪取御马院西兵二百人,髡其顶发,都人异之,口语腾沸。
公弹治,上疑其未审,公执奏不已,竟罢去,为御马院致其仕,以所髡西兵隶殿前司,乃曰:「吾责塞矣」。
遂请补外。
初,公入台,有贵戚侵夺民田,州县弗能正。
民怀牒自椓杙其手以诉,台吏皆却立目语,公送棘寺验治,卒直之
陈俊卿自副端为兵部贰卿,求去甚力。
公因奏事,从容曰:「人材实难,况多事之际,如俊卿辈,今在论思之地,必有补益」。
上以为然。
其抑强扶弱,爱惜善类,皆此类也。
十一月,除直显谟阁、知遂宁军府事。
给事中金安节封还制书,改除司农少卿
时边遽日至,公勉就职。
顷之,虏酋毙。
公遂力请,竟拜前授。
朝士祖道都门,以诗文称述者百馀人,都人至今以为美谈。
宿卫武夫,府寺贱隶,诵说前朝骨鲠敢言,必曰杜御史也。
公为郡崇教化,谨科敛,待官属以礼,御胥吏以严,听断明审,人不敢欺。
未期月政成,父老群至,诸司借留,提点刑狱何骐、宣谕使王之望皆奏公课绩为诸郡最。
上受内禅,公著三议以进,曰定国是,曰修内政,曰养根本,理切而事该,殆无一语虚设。
未几寝疾,以隆兴二年六月八日卒于正寝,享年五十有八。
迪功郎累迁至承议郎,赐五品服。
上阀阅,应迁朝奉郎,命下,不及拜。
提点刑狱何逢原、转运判官李焘列公治状,乞以所迁官致仕,俾其孤沾延赏,上特许焉。
娶黄氏,集贤校理庭坚之孙,正字相之女,先公卒,累赠恭人
四男:长士廉,右迪功郎
次开,早卒;
士逊将仕郎
次士远。
三女,长适进士黄思训,次适进士刘元恕,季未嫁而卒。
男孙二人,女孙一人。
公事亲孝,处穷约,能竭力致养。
奉议公性峻,闺门威如,公左右顺承,无几微失其意。
弟四人,皆公训勉为善士,扶持经纪,俾克厥家。
与人交,胸怀豁然,无畦畛,然不可干以非义,所厚善皆天下知名士。
后进可教者,慰藉诱掖无倦色。
乡里老儒以恩科入仕,身死,家四壁立,十数丧暴露原野。
公出金钱,率里人共葬之。
遇人急难,辄尽力,不念其报。
好学,虽老不厌,俸禄悉以买书,所畜几万卷。
为文根极理要,必于有用。
有文集二十卷,《集论语解》一十卷,《显仁礼仪》三卷,藏于家。
将以乾道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葬于江津之南江兖山之原。
士廉裒遗藁,叙历官岁月,来请撰次事状。
籥执书泣曰:「公立朝大节,章章无愧。
论谏在简策,清议在天下,不待文字而传。
然籥束发时,寓居江州,从公学问凡三年。
外家眉山人,与公母党师氏有连君子交,奉议公相得欢甚。
籥待罪三馆,公官奉常,未几来丞秘书,步趋相踵,欣愉戚忧相同至。
虑事剖疑,出一肺肝。
知公平生言行为详,则属笔传信,其可以固陋辞」?
方逆亮蓄力造谋,偃然以大一统自任,声势虚喝,闻听风靡,而议者狃久安,习秦氏故态,相顾望不出一语。
公自下士来,首发其端,四五载间,每奏对,不论他事。
太上简其忠注,措始整暇。
及虏大入,公益契合,朝引裾,暮伏击奸,声震辇毂。
太上听从如流,圣德日新,虽战士沫血,危急存亡之秋,而主圣臣直,人心悦,天意回,显相阴助,渠魁授首,土疆既失而复,社稷几危而安,其谁之功也?
宫之奇懦于谏而晋璧入,汲黯守节死义而淮谋寝。
观古人成败明验,则知正君定国,召和消变,其机在此不在彼,远览之士所以计度而深嘉之。
国朝任台谏之法,远出前代,台谏亦最号得人,其极挚不诬如此。
籥既状公行事大概,且推明功用所至,并以告太史氏云。
谨状。
权一甫之任梁山 清 · 姜再恒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四
梁山炎海里,城郭水云中。
叠岭收雨,层台送风。
白鱼频入馔,青蓏自盈笼。
将母满颜喜,不嫌栖棘丛。
左伯桃羊角哀 北宋 · 胡宗愈
古有二烈士,羊左哀与
结交事游学,心若胶漆牢。
远闻楚王贤,待士皆英髦。
负笈首燕路,不惮千里劳。
行行及梁山,雨雪填岩胚。
途穷食不继,饿口空嗷嗷。
无为俱死尔,原野涂身膏。
我留子独往,命各系所遭。
慷慨示一诀,并粮解衣袍。
僵坐空穴中,视死轻鸿毛
角哀既仕楚,爵位联执羔。
顾怀交旧心,血泣声号咷。
王闻义其事,礼葬迁蓬蒿。
孤风激颓俗,千古清萧飙。
叔世忠义丧,友道皆滔滔。
平居论莫逆,握手相游遨。
利害一轧己,所得无秋毫。
挤壑又下石,反若豺狼嗥。
秦末馀耳辈,遇时方绎骚。
誓为刎颈交,名节初相高。
一旦成眦睚,亲勒兵相鏖。
斩馀泜水上,论功传子敖
较此岂不愧,清议安能逃。
凛凛溧水傍,危坟望江皋。
蔚宗宰兹邑,梦睹斯人曹。
衣冠甚奇古,晤语开郁陶。
时示古祭文,百本皆旌褒。
其间记一二,花落空奠醪。
薄诉魏伦者,相侵意贪饕。
诘朝究其详,伦果邑之豪。
墓木合数抱,私欲挥斧刀。
移文禁采伐,表识严芟薅。
英灵俨如旧,虽久不闻韬。
哀我今之人,五交戒所操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三)
次韵冯舜陟见赠 宋 · 王灼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梁山回首几悲辛,来对江城拂塞尘。
枕曲漱醪真下策,推书扑笔更痴人。
如君自是声华旧,及我相逢笑语新。
便倒诗筒费褒饰,坐知摇落变青春。
汉中行 宋末元初 · 吴泳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沃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
八口同,半间屋,煮煹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官知民贫当爱惜,兵者卫民贫不恤。
且如今年春,又经征战苦。
风尘未动力已罢,殆以饥羊饲豺虎。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见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悬鸱。
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
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牧之
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
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
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
中欲歌兮可奈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自注:谓安抚兵部秘阁胡公赟也。)
和州,怀张水部 清 · 李宪噩
 押尤韵
高瞩博望孤,对峙梁山遒。
行识乌江渡,斜入洪波流。
感缅张水部,格韵千载幽。
诗义齐孟韩,岂止翱湜俦?
师之三十载,力罢道逾修。
冷编藏怀袖,风尘谁见收?
怅望古城在,遗踪应尚留。
依依夕阳树,漠漠带春洲。
如此江山好,骚人何处求?
老姑投国玺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词韵第十一部
梁山崩,六百年后符命兴,五将十侯至宰衡。
改汉腊,颁新正
五威符命走天下,侯王稽首厥角崩。
老姑亦去号改新母,称置酒未央宫,谁为朱虚按剑行酒令。
吁嗟长乐孺子玺不得,渭陵殉葬藏幽扃。
左伯桃羊角哀 北宋 · 蒋之奇
 押词韵第五部
结交有羊左,是惟一时才。
为闻楚王贤,翩然自燕来。
一日食欲尽,俱往空双埋。
伯桃乃独留,饿死梁山隈。
角哀仕既达,感旧肝胆摧。
念此并粮惠,告还葬遗骸。
至今溧阳旁,突兀穴土堆。
何人致荐奠,千花飞酒杯。
精灵今在否,古木以生雷。
鲁公昔过之,驻车久徘徊。
感叹发篇咏,洒翰镵琼瑰。
惜哉今不存,散落随尘埃。
空馀郑薰记,片石昏苍苔。
末世友道绝,雅歌□□颓。
草木尚萎死,小怨何足怀。
我思有所矫,巨燄明寒灰。
兹事虽过中,义烈亦壮哉。
幸逢太丘长,揭表旌泉台。
寥寥千载间,下激清风回。
还顾势利交,市道良可哀宋马光祖景定建康府志》卷四三)
广州十贤赞 其四 广州都督尚书右丞相赠太尉谥文贞宋璟 北宋 · 蒋之奇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三四
宋璟文正邢州南和
好学工文,进士擢科。
凤阁是登,居官不阿。
魏元忠,为易之诬。
语引张说,冀其见扶。
璟亟谓说,勉以名义:「毋陷正人,以求免己。
缘是受谪,芬香多矣。
有不测者,吾且救子。
吾宁爱生,与子偕死」。
说感其言,卒对以实。
元忠得免,谗构以屈。
当此之时,屡折二张。
后亮其忠,莫克中伤。
不附三思,竟宽月将(韦月将)
崔湜郑愔典选,夺于戚近。
擢璟天官,铨综平允。
太平公主,不利东宫
璟辄昌言,太子有功。
自睦徙广,来为都督
广之多火,茅茨屋。
璟教陶瓦,筑堵列肆。
越俗始知,栋宇之利。
吏部、侍中,开元所拜。
广人有言,请颂遗爱。
璟时自陈:「治不足纪。
以臣当国,故为溢美。
不受谄谀,请自臣始」。
自广临朝,内侍杨思勖迓之。
不交一言,帝益嗟咨。
常被召命,制皇子名,与公主号,别择美称。
璟引鸣鸠,七子均养。
同等别封,义不敢上。
又请后父王仁皎,葬子著令。
不用孝谌窦孝谌,帝以顺听。
日食之论,修德修刑。
谆谆其言,毕发于诚。
梁山(权梁山之狱,牢械充满。
璟守京兆,为之覆按。
婚集假贷,并坐贷人。
非众防亿,狂谋率然。
贷者不知,何罪之云?
平纵数百,众戴其仁。
帝之东巡,嘉谋极陈。
手制褒答,请诫终身。
并乾曜、说,是为三杰。
赋诗以赐,西京是埒。
灵佺(郝灵佺)之还,谓必赏赐。
顾帝方少,恐后生事。
抑之踰年,才授武卫。
不赏边功,与姚合意。
厥后嘉贞,尝阅堂按。
见其危言,辄失声叹。
七十五终,人惜其丧。
唐三百年,号称贤相。
奏请封禅 曹魏 · 蒋济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帝王大礼,巡狩为先;
昭祖扬祢,封禅为首。
是以自古革命受符,未有不蹈梁父泰山,刊无竟之名,纪天人之际者也。
司马相如谓有文以来七十二君,或顺所繇于前,谨遗迹于后。
太史公曰:「主上有圣明而不宣布,有司之过也」。
然则元功懿德,不刊梁山之石,无以显帝王之功,布生民不朽之观也。
语曰:当君而叹尧、舜之美,譬犹人子对厥所生而誉他人之父。
今大魏振前王之弊乱,拯流遁之难危,接千载之衰绪,继百世之废业。
始自武、文,至于圣躬,所以参成天地之道,纲维人神之化,上天报应,嘉瑞显祥,以此往古,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至于历世迄今,未发大礼。
虽志在扫尽残盗,荡涤余秽,未遑斯事。
若尔,三苗堀强于江海,大舜当为东巡之仪,徐夷跳梁于淮、泗,周成当止岱岳之礼也。
且昔岁破吴虏于江、汉,今兹屠蜀贼于陇右。
其震内溃,在不复淹,就当探其窟穴,无累于封禅之事也。
此仪久废,非仓卒所定。
宜下公卿,广纂其礼,卜年考时,昭告上帝,以副天下之望。
臣待罪军旅,不胜大愿,冒死以闻(《晋书·礼志下》《宋书·礼志三》)
澶州灵津庙碑文 北宋 · 孙洙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九、《皇朝文鉴》卷七六、嘉靖《开州志》卷九、《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七、乾隆《续河南通志》卷一四、乾隆《卫辉府志》卷四五、同治《畿辅通志》卷一七七、民国《重修滑县志》卷六
熙宁十年秋,大雨霖,河、洛皆溢,浊流汹涌,初坏孟津浮梁,又北注汲县,南泛胙城,水行地上,高出民屋。
东郡左右,地最迫隘,土尤疏恶,七日乙丑,遂大决于曹村下埽。
先是,积年稍背去,吏惰不虔,楗积不厚,主者又多以护埽卒给他役,在者十才一二。
事失备豫,不复可补塞。
堤南之地,斗绝三丈,水如覆盎破缶,从空中下。
壬申澶渊以河绝流闻。
河既尽徙而南,广深莫测坼岸。
东汇于梁山张泽泺,然后派别为二,一合南清河以入于淮,一合北清河以入于海。
大川既盈,小川皆溃,积潦猥集,鸿洞为一,凡灌郡县九十五,而濮、齐、郓、徐四州为尤甚,坏官亭民舍钜数万,水所居地为田三十万顷。
天子哀悯元元,为之旰食。
初遣公府掾往,俾之循视;
又遣御史往,委之经制
虚仓廪、开府库以振救之。
徙民所过无得呵,吏谨视遇,不使失职。
假官地予民使之耕,而民不至于大转徙。
质私牛于官贷之牛,而牛不至于尽杀食。
其蠲除约省,劳来安集,凡以除民疾苦,其事又数十,然后人得不陷于死亡矣。
天子乃与公卿大议塞河。
初,献计者有欲因其南溃,顺水所趋,筑为堤河,输入淮、海
天子按图书,准地形,览山川,视水势,以谓河所泛溢,绵地数州,其利与害,可不熟计?
今乃欲捐置旧道,创立新防,弃已成而就难冀,惮暂费而甘长劳,夹大险,绝地利,使东土之民为鱼鳖食,谓百姓何?
国家之事,固有费而不可省、劳而不获已者也。
天赞圣德,圣与神谋,诏以明年春作始修塞,乃命都水吏考事期,审功用,计徒庸,程畚筑,峙糇粮,伐薪石。
异时治河皆户调楗,民多贱鬻货产,巧为逃匿。
上虑人习旧常,而胥动以浮言也,先期戒转运使明谕所部,告之以材出于公,秋毫不以烦民,然后民得安堵矣。
物或阙供,皆厚价和市;
材须徙运,皆官给僦费。
唯是丁夫,古必出于民者,乃赋诸九路,而以道里为之节适。
凡郡去河颇远者,皆免其自行,而听其输钱以雇更。
则众虽费,可不至于甚病;
而役虽劳,可不至于甚疲矣。
材既告备矣,工既告聚矣,明年立号元丰,天子遣官,以牲玉祭于河,而以闰正月丙戌首事。
方河盛决时,广六百步,既更冬春益侈大,两涘之间,遂踰千步。
始于东西签为堤以障水,又于旁侧阏为河以脱水,流渠为鸡距以酾水,横水为锯牙以约水,然后河稍就道,而人得奏功矣。
既左右堤疆,而下方益伤矣。
初仞河深得一丈八尺,白水深至百一十尺,奔流悍甚,薪且不属,士吏失色,主者多疾置闻,请调急夫,尽彻诸埽之储,以佐其乏。
天子不得已,为调于旁近郡,俾得蠲来岁春夫以纾民。
又以广固壮城卒数千人往奔命。
悉发近埽积贮,而又所蓄荐食藁数十万以赴之,诏切责塞河吏。
于是人益竭作,吏亦毕力。
俯瞰回渊,重埽九緷而夹下之。
四月丙寅,河槽合,水势颇却,而埽下湫流尚驶,堤若浮寓波上。
万众环视,莫知所为。
先是,运使创立新意,制为横埽之法,以遏绝南流
至是天子犹以为意,屡出细札,宣示方略
加精致诚,潜为公祷。
祥应感发,若有灵契,五月甲戌朔,新堤忽自定武还北流。
奏至,群臣入贺,告类郊庙,劳飨官师。
遂大庆赐,自督师而下至于勤事小吏,颁器币各有差,第功为三品,各以次增秩焉。
濮、齐、郓、徐四州守臣,以立堤救水,城得不没,皆赐玺加奖。
吏卒自下楗至竣事而归,凡特支库钱者四。
初,天子闵徒之遭疠者,连遣太医十数辈往救治之,以车载药而行。
春尚寒,赐以襦袍;
天初暑,给以台笠。
人悦致力,用忘其劳。
于是又命籍其物故者,厚以分恤其家;
逃亡者听自出,以贯编户;
乘急出夫者,蠲春徭一岁有半,仁沾而恩洽矣。
自役兴至于堤合,为日一百有九,丁三万,官健作者无虑十万人。
材以数计之,为一千二百八十九万,费钱米合三十万。
堤百一十有四里。
诏名埽曰灵平,立庙曰灵津,归功于神也。
方天子忧埽于合未固,水道内讧,上下惴恐,俄有赤蛇游于埽上。
吏置蛇于盆,祝而放之,蛇亡而河塞。
天子闻而异之,命褒神以显号,而领于祠官,曲加礼焉。
有诏臣作为庙碑,以明著神贶。
窃迹汉、唐而下,河决常在于曹、卫之域,而列圣以来,泛澶渊为尤数。
虽时异患殊,而成功则一。
然必旷岁历年,穷力殚费,而后仅有克济。
固未有洪流横溃,经费移徙,不踰二年,一举而能塞者也。
何则?
孝武瓠子,甚可患也。
考今所决,适值其地,而害又逾于此焉。
然宣房之塞,远逾三十年,费累亿万计,乃至于天子亲临沈玉,从官咸使负薪,作为歌诗,深自郁悼,其为艰久,亦已甚矣。
视往揆今,则知圣功博大闳远,古未有也。
呜呼,河之为利害大矣,功定事立,夫岂易然哉!
主吏诚能揆明诏,规永图,不茍务,裁费径役,以日为功,而使官无旷职,卒无乏事,缮治废堤,常若水至,庶几河定民安,无决溢之患矣。
既奉诏为庙金石刻,因得述明天子所以禦灾捍患,计深虑远,独得于圣心,而成是殊尤绝迹,遂及治河曲折,在官调度,与夫小大献力,内外协心,概见其功,使后世有考焉。
谨拜手稽首,而献文曰:
浑浑河源,导自积石。
逆折而东,久辄羡溢。
维古神禹,行水地中。
顺则所适,不为防庸。
降及战国,濒齐、赵、魏。
陂障以流,与水争地。
酾为之渠,利用灌溉。
水无所由,因数为败。
由汉迄今,千三百岁。
出地而行,患又滋大。
明明天子,缵尧禹服。
恩均蛮貊,润草木。
丁巳孟秋,淫雨漏河。
河徙而南,千里涛波。
天子曰咨,水实儆予。
勤民之力,其得已乎!
申命群司,鸠材庀工。
上志先定,庶言则同。
人乐输费,吏罔遗力。
圣诚感通,河即顺塞。
钜野既潴,淮泗既道。
川无狂澜,民得烝罩
东土其乂,徐方复宁。
芒芒原隰,既夷且平。
水所渐地,更为沃野。
人恣田牧,施及牛马。
盈宁士女,相与歌呼。
微我圣功,人其为鱼。
四郡守臣,舞蹈上章。
微我圣功,城其为隍。
帝釐山川,鱼兽咸若。
万方归之,如水赴壑。
凡厥士吏,迨及庶民。
其谨护视,烝徒孔勤。
维是汤河,作固京室。
在庭靡思,圣独前识。
九类攸叙,六府允脩。
丕冒日出,覃被海陬。
归惠尔神,落此新庙。
春秋承祀,以祈灵保。
作颂,本原休功。
刻是乐石,摅之无穷。
琵琶赋 晋初 · 成公绥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九
八音之用,诵于典艺,箫韶九奏,物有容制。
惟此琵琶,兴自末世。
尔乃托巧班输,如意横施,因形造美,洪杀得宜。
柄如翠虬之仰首,盘似灵龟之觜唯角,临乐齐州丹桂,柱则梁山之象犀。
㮰以玳瑁,格以瑶枝。
若夫盘图合灵,太极形也;
三材片合,两仪生也;
分柱列位,岁数成也;
回窗华表,日月星也(《艺文类聚》四十四,《初学记》十六)
飞龙列舞,赵女骈罗,进如惊鹤,转如回波(《初学记》十五)
好和者唱赞,善听者咨嗟。
眩睛骇耳,失节蹉跎(《初学记》十六)
改调高弹,急节促挝。
龙引舞,赵女骈罗(《初学记》十六)
掇止金石,屏斥笙簧。
弹琵琶于私宴,授西施与毛嫱。
撰理参畅,五齐五章(《初学记》十六)
越州张子文待制二首 其二 南宋 · 冯时行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风尘绵邈想怀家,为报平安向海涯。
婿旧能诗鸣晓雁,儿初弄笔抹秋鸦。
陶张蹇石真心腹(自注:四人为干集家事。),王蔡韦侯比辅车(自注:四人其家邻里。)
更有梁山何小隐,要乘春涨别金华(自注:何子应子文内兄。金华子应山居。)
正气歌为节妇王母单孺人癸亥都门作) 清 · 戴亨
乾坤有正气,絪缊磅礴无终始。
铸人形,载人理。
纲常不立,熙熙攘攘,如此而已。
天地虚生亦虚死。
兹气之所钟,不独在男子。
黄鹄思故雄,柏舟悲天只。
铁骨坚刚火莫镕,玉质晶莹泥不滓。
死者复生,生者弗耻。
精诚可以变天地,梁山一哭城崩圮。
絅先之妇单孺人,矢心砺节无乃是。
结缡岁甫更,良人命忽倾。
愿随地下袪蝼蚁,不愿跼蹐贪馀生。
腹中有子难决绝,大义不合鸿毛轻。
夫死三月儿出腹,一线呱呱延似续。
手作口哺傍繐帏,鬼语吹窗枭夜哭。
抚畜廿四年,辛勤难备述。
儿成母责终,贞魂含笑归幽谷。
事达九重苦节彰,寒泉幽壤褒天章,阴灵皓月同辉光。
君不见木槿花,朝始娇娆暮泥沙。
君不见新杨柳,濯濯春条倏枯朽。
陇畔有乔松,亭亭翠盖无春冬。
涧底有磐石,怒涛崩奔不改色。
人生百年瞬息间,砥节不如此,天地虚生亦虚死。
呜呼不及此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