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巴郡太守自讼 东汉 · 赵芬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六
孝桓帝并州刺史泰山但望字伯阖巴郡太守,勤恤民隐。
郡文学掾宕渠、掾弘农冯尤、垫江荣、王祈、李温、临江严就、胡良、文恺、安汉陈禧,阆中黄阊、江州成阳誉、乔就、张绍、牟存、平直等诣自讼曰:
郡境广远,千里给吏,兼将人从,冬往夏还,夏单冬复。
惟逾时之役,怀怨旷之思,其昏丧吉凶,不得相见。
解缓补绽,下至薪菜之物,无不躬买于市。
富者财得自供,贫者无以自久,是以清俭。
天枉不闻,加以水陆艰难,山有猛兽,思迫期会,陨身江河,投死虎口。
咨嗟之叹,历世所苦。
天之应感,乃遭明府,欲为更新。
童儿匹妇,喜相贺,将去远就近,释危蒙安,县无数十,民无远迩,恩加未生,泽及来世,巍巍之功,勒于金石。
乞以文书,付计掾史,人鬼同符,必获嘉报。
等幸甚(《华阳国志》一)
请分郡疏 东汉 · 但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六
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馀里,属县十四。
鉴铁五官,各有丞史。
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
远县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里,乡亭去县或三四百,或及千里。
土界遐远,令不能穷诘奸凶。
时有贼发,督邮追案,十日乃到,贼已远逃,纵迹灭绝。
罪录逮捕证验,文书诘讯,即从春至冬,不能究讫。
绳宪未加,或遇德令。
是以贼盗公行,奸究不绝。
荣等(案龚荣,垫江人。)陇西太守冯含、上谷太守陈弘说,往者至有劫阆中杨殷终、津侯姜昊,伤尉苏鸿、彭亭侯孙鲁、雍亭侯陈已、殷侯乐普。
又有女服贼千有馀人,布散千里,不即发觉,谋成乃诛。
其水陆覆害煞郡掾枳谢盛塞威张御、鱼服令尹寻、主簿胡直,若此非一。
给吏休谒,往还数千,闭囚须报,或有弹劾,动便历年。
吏坐逾科,恐失冬节,侵疑先死。
如当移传,不能待报,辄自刑戮。
长吏忿怒,冤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
太守行桑农,不到四县;
刺史行部,不到十县。
郡治江州,时有温风,遥县客吏,多有疾病。
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
又不相容,结舫水居,五百馀家。
二江之会,夏水涨盛,坏散颠溺,死者无数。
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
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上下殊俗,情性不同。
敢欲分为二郡,一治临江,一治安汉,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鉴铁足相供给,两近京师。
荣等自欲义出财帛,造立府寺,不费县,得百姓欢心。
孝武以来,亦分吴、蜀诸郡,圣德广被,民物滋繁,增置郡土,释民之荣,诚圣主之盛业也。
臣虽贪大郡,以自优暇,不忍小民颙颙蔽隔,谨具以闻(《华阳国志》一)
为宋公檄蜀文 东晋 · 袁豹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六
夫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失仁与义,难以求安,冯阻负衅,鲜克有成。
详观自古,隆替有数,故成都不世祀,华阳兴国
日者王室多故,夷羿遘纷,波振尘骇,覃及遐裔。
蕞尔谯纵,编户黔首,同恶相求,是崇是长。
肆反噬于州相,播毒害于民黎,俾我西服,隔阂皇泽。
自义风电靡,天光反辉,昭皙旧物,烟煴区宇。
以庶务草创,未遑九代,自尔以来,奄延十载。
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间,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蛮獠,摇荡我疆垂。
我是以有治洲之役,丑类尽殪,匹马无遗,桓谦折首,谯福鸟逝,奔伏窠穴,引颈待戮。
当今北秋露晞,南寇埃埽,朝风载韪,庶绩其凝,康哉之歌日熙,比屋之隆可咏。
孤职是经略,思一九有,眷彼禹迹,愿言载怀,奉命西行,途戾荆、郢,瞻望巴、汉,愤慨交深。
清江源于滥觞,澄氛祲于井络,诛叛柔远,今也其时。
即命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精勇二万,直指成都
龙骧将军臧熹,戎卒二万,进自垫江
益州刺史朱龄石,舟师三万,电曜外水。
分遗辅国将军索恳,总汉中之众,济自剑道。
振威将军朱客子,提宁州之锐,渡泸而入。
神兵四临,天纲宏掩,衡翼千里,金鼓万张,组甲贝胄,景焕波属,华、夷百濮,云会雾臻,以此攻战,谁与为敌?
况又奉义而行,以顺而动者哉!
今三陕之隘,在我境内,非有岑彭荆门之险。
弥入其阻,平衢四达,实无邓艾绵竹之艰。
山川之形,抑非曩日,攻守难易,居然百倍。
当全蜀之强,士民之富,子阳不能自安于庸、僰,刘禅不民窜命于南中,荆邯折谋,伯约挫锐。
故知成败有数,非可智延,此皆益土前事,当今元龟也。
盛如卢循,强如容超,陵威南海,跨制北岱,楼船万艘,掩江盖汜,铁马千群,充原塞隰。
然广固之攻,陆无完雉,左里之战,水靡全舟,或显戮京畿,或传首万里。
故知逆顺有势,难以力抗,斯又上前殷鉴,深切著明者也。
梁益人士,咸明王化,虽驱迫一时,本非奥主
从之淫虐,日月增播,刑杀非罪,死以泽量。
而待命寇仇之戮,㩻䧢豺狼之吻,岂不溯诚南凯,延首东云?
普天有来苏之幸,而一方怀后予之怨。
王者之师,以仁为本,舍逆取顺,爰自三驱,齐斧所加,纵身而已。
其有衿甲反接,自投军门者,一无所问。
士子百姓,列肆安堵,审择吉凶,自求多祐。
大信之明,皦若朝日,如其迷复奸邪?
守愚不改,火燎孟诸,同烂,河决金堤,渊丘同体,虽欲悔之,亦将何及(《宋书·袁湛传》)
上表立国史条例 南齐 · 檀超
 出处:全齐文卷十四
开元纪号,不取宋年。
封爵各详本传,无假年表。
立十志:《律历》、《礼乐》、《天文》、《五行》、《郊祀》、《刑法》、《艺文》依班固,《朝会》、《舆服》依蔡邕司马彪,《州郡》依徐爰,《百官》依范晔合《州郡》。
班固五星载《天文》,日蚀载《五行》,改日蚀入《天文志》,以建元为始。
帝女体自皇宗,立传以备甥舅之重。
又立《处士》、《列女传(《南齐书·檀超传》,建元二年,初置史官,以与骠骑记室江淹史职,上表立条例。)》。
沙州刺史杨广香书 南齐 · 萧嶷
 出处:全齐文卷六
夫废兴无谬,逆顺有恒,古今共贯,贤愚同察。
梁州刺史范柏年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
遂潜遣李鸟奴叛。
杨文弘扇诱边疆荒杂。
柏年今已枭禽,乌奴频被摧破,计其馀烬,行自消夷
今遣参军晋寿太守王道宝、参军事北巴西新巴郡太守任湜之、行宕渠太守王安会领锐卒三千,遄涂风迈,浮川电掩。
又命辅国将军三巴校尉明惠照巴郡太守休烈、南巴西太守弘称、益州刺史傅琰,并简徒竞骛,选甲争驰。
雍州水步,行次魏兴,并山东侨旧,会于南郑
或泛舟垫江,或飞旌剑道,腹背飙腾,表里震击。
文弘容纳叛戾,专为渊薮,外侮皇威,内凌国族。
君奕世忠款,深识理顺,想即起义,应接大军,共为犄角,讨灭乌奴,克建忠勤,茂立诚节。
沈攸之资十年之积,权百旅之众,师出境而城溃,兵未战而自屠,朝廷无遗镞之费,士民靡伤痍之弊。
况蕞尔小坚,方之蔑如,其取歼殄,岂延漏刻。
忝以寡昧,分陕司蕃,清氛荡秽,谅惟任职。
此府器械山积,戈旗林耸,士卒剽劲,蓄锐积威,除难剿寇,岂俟召集,但以剪伐萌,弗劳洪斧,扑彼蚊蚋,无假多力。
皇上圣哲应期,恩泽广被,罪止首恶,馀无所问。
赏罚之科,具写如别(《南齐书·氐羌传》)
请增兵粮图 其二 北魏 · 邢峦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三
邓艾钟会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蜀,所以然者,斗实力故也。
况臣才绝古人,智勇又阙,复何宜请二万之众而希平
所以敢者,正以得据要险,士民慕义,此往则易,彼来则难,任力而行,理有可克。
王足前进,已逼涪城,脱得涪城,则益州便是成擒之物,但得之有早晚耳。
梓潼已附,民户数万,朝廷岂得不守之也?
若守也,直保境之兵,则已一万,臣今请二万五千,所增无几。
剑阁天险,古来所称,张载《铭》云:「世乱则逆,世清斯顺」。
此之一言,良可惜矣。
臣诚知征戎危事,不易可为,自军度剑阁以来,鬓发中白,忧虑战惧,宁可一日为心。
所以勉强者,既得此地而自退不守,恐辜先皇之恩遇,负陛下之爵禄,是以孜孜,频有陈请。
且臣之意算,正欲先图涪城,以渐而进。
若克涪城,便是中分益州之地,断水陆之冲,彼外无援军,孤城自守,复何能持久哉!
臣今欲使军军相次,声势连接,先作万全之计,然后图彼,得之则大克,不得则自全。
巴西南郑,相离一千四百,去州迢递,恒多生动。
昔在南之日,以其统绾势难,故增立巴州,镇静夷獠,梁州藉利,因而表罢。
彼土民望,严、蒲、何、杨,非唯五三,族落虽在山居,而多有豪右,文学笺启,往往可观,冠带风流,亦为不少。
但以去州既远,不能仕进,至于州,无由厕迹。
巴境民豪,便是无梁州之分,是目郁怏,多生动静。
比建议之始,严玄思自号巴州刺史,克城以来,仍使行事。
巴西广褒一千,户馀四万,若彼立州,镇摄华獠,则大帖民情。
垫江已还,不复劳征,自为国有(《魏书·邢峦传》。又表,世宗不从。)
陈武帝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国有三庆,民有四安,所谓通和,是由邻睦
况周陈款好,一纪于兹,怀抱相期,百世方远,灌瓜之美,久敕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
梁氏以渐水东为安湘小郡,宜立巴州,多历年所,此于荆部,本包分界,近得刺史元举启,称萧岿忽遣杜元茂神僧训等,将率人马,逾淄溃涉澌,便置城隍,谋为侵轶。
邻德,合州见还,不容今眷,仍纵萧氏。
元举累移论及,翻相河汉,更往研问,便骋锋镝,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闻此纷纭,甚以惊叹。
其商奄馀孽,才力甚微,为暴边城,良凭大国;
但情均忌器,不可加兵,便敕军司,以礼相放。
且前岁所大疆城,本以南平等五郡,输荐贵朝,至如安湘,既属巴郡,幸承邻惠,无候涉言,放下渐东,唯如澧北,政是标其大桶属荆州之界耳。
彼此方申分好,义绝规图,所贵唯和,所重唯信。
夫以南平等郡,地扩民丰,云梦之田,楚王为宝,吴当劲蜀,晋拒强秦,资彼山川,并
朕若弃其仁义,务广封域,宁容延岁,并贡周朝?
今者和亲,已固山岳,而方谋尺寸之土,用益蒹葭之地哉?
幸非窃疾,相见鉴容。
江陵小寇,既尔虔刘,前至之言,或相诬罔,一二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其怀耿耿,故此相白。
陈讳顿首(《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二。)
奏劾陈裒 陈朝 · 宗元饶
 出处:全陈文卷十五
臣闻建旗求瘼,实寄廉平,褰帷恤隐,本资仁恕,如或贪污是肆,徵赋无厌,天网虽疏,兹焉弗漏。
谨案钟陵县开国侯合州刺史臣裒,因藉多幸,预逢抽擢,爵由恩被,官以私加,无德无功,坐尸荣贵,谯肥之地,久沦非所,皇威克复,物仰仁风,新邦用轻,弥俟宽惠,应斯作牧,其寄尤重,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虽廉洁之怀,诚无素蓄,而禀兹严训,可以厉精。
遂乃擅行赋敛,专肆贪取,求不厌,愧王忱之出赈,徵鱼无限,异羊续之悬枯,置以严科,实惟明宪。
臣等参议,请依旨免裒所应复除官,其应禁锢及后选左降本资,悉依免官之法(《陈书·宗元饶传。》)
谏以皇子刺史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两汉以郡国理人。除郡以外。
分立诸子。割土分疆。
杂用周制。皇唐郡县。
粗依秦法。皇子幼年。
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王之骨肉。
镇捍四方。此之造制。
道高前烈。如臣愚见。
有小未尽。何者。
刺史郡帅。人仰以安。
得一善人。部内苏息。
遇一不善人。合州劳弊。
是以人君爱恤百姓。常为择贤。
或称河润九里京师蒙福。
或人兴歌咏。生为立祠。
汉宣帝云。与我共理者。
良二千石乎。如臣愚见。
陛下儿子内。年齿尚幼。
未堪临人者。请且留京师
教以经学。一则畏天之威。
不敢犯禁。二则观见朝仪。
自然成立。因此积习。
自知为人。审堪临州
然后遣出。臣谨按汉明章和三帝。
能育爱子弟。自兹以降。
以为准的。封立诸王
虽各有国土。年尚幼小者。
各留京师。训以礼法。
垂以恩惠。讫三帝世。
诸王数十百人。惟二王稍恶。
自馀餐和染教。皆为善人。
此则前事已验。惟陛下详察焉。
滕王府咨议杜公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公讳义宽。字某
姓杜氏。东都濮阳人也。
其先在周者为侯。在汉者为三公
在魏者以许昌居守。在晋者以荆州作镇。
则杜氏之世禄。厥惟旧哉。
若乃其泽雷夏。其川河济。
颛顼起焉。昆吾理焉。
濮阳风化。所凭厚矣。
不有纯嘏。孰生大贤。
公则陈留郡亮之曾孙。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县开国侯保之孙唐宰相世系表作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伽)
隋本郡中正伽之子唐宰相世系表作雁门太守保)。承迈种之遗训。
体清醇之上姿。童而典学。
冠而好古。于是东涉汶泗。
北登邹峄。讲周公之德。
观孔氏之艺。则易之变。
诗之风。乐之和。
礼之节。书之政。
春秋之理。人一以贯之。
达其本矣。繇是大业九年
以孝廉高第授河东郡法曹。已而隋氏弗纲。
王充窃命。我太宗文武圣皇帝是以有陕东之师。
公转饷如役。赢粮从径。
军无后爨。士有馀勇。
郑是以殒。唐是以兴。
帝将策勋。公乃辞赏。
既不获命。请从叙迁。
因授虞州司仓参军贞观二年
改授普州安康。稍迁合州治中
恒州别驾雍州高陵。拜朝散大夫饶州长史
苏州司马滕王府咨议。凡宰二邑。
佐六郡。大小必诚。
远近如一。其所在也。
使者升闻。其所去也。
邦人颂德。且有兼官之拜。
实固大宗之屏。宜享三寿。
以谐百工。天难忱斯。
不可黩已。春秋七十有二。
永徽六年某月日。终于苏州
某月日。乃葬濮阳叠城之旧原。
礼也。噫。
公之为人。应变当理。
庆卿之善画。徵□考祥。
有董生之博览。威敌□附。
有穰苴之大略。摧刚为柔。
季布之高义。虽运逢板荡。
而才偶经纶。而或出当骋奇。
干赏蹈利。托风云之会。
邀日月之光。则万户之封。
不足致也。三旌之位。
曷云贵也。而能卷其舌。
塞其兑。实若虚。
明若昧。不贪骤雨之福。
以远浮焱之害。斯大雅之保身。
亦君子之向晦也。洎天衢开泰。
皇运清明。从官以养人而不为禄。
谨身以报主而不近名。回翔郡邑。
三十馀载。出处之际。
优游自得。其古之恬势利者欤。
初公之裔祖始宅帝邱。时更大乱。
室无遗堵。公因谓所亲曰。
吾之世业。为郡中正
遗爱不泯。阴德在人。
施于子孙。必有兴者。
于公高门之事。可不务乎。
用是改卜鲜原。大起层构。
垣墉既蔓。栋宇斯飞。
轮焉奂焉。爰笑爰语。
及公之后。斯事果徵。
一世其昌。既开方国。
再世而大。遂为相门。
论者以为知言矣。尔其乡党之行。
闺门之德。孝乃天继。
仁为已任。烝尝尽敬。
宴喜无荒。禄利必赒于外姻。
谯让不行于私属。故子弟趋教。
州里向风。虽有严刑峻法。
不如公之潜导也。诗所谓行归于周。
万人所望。有令名矣夫
令德矣夫。有四子。
长曰俭。早世。
次无忝。终于朝散大夫梓州盐亭
次曰慎行。终于益州长史建平县开国男唐宰相世系表作正平侯
蜀州刺史。次曰惟志。
终于吏部员外郎。赠吏部□咸以大名
克绍前烈。丰碑未树。
梁木先摧。孝孙户部尚书暹。
国之故相也。俭德为辅
正身立朝。以伯夷之直清。
张仲之孝友。是用秪率理命。
奉扬祖风。作颂称代。
刊石表墓。留侯大父。
已传班固之书。陈氏先生
何愧蔡邕之述。词曰。
昔公之先。于周为侯。
及公之允。于唐为辅
一德贻孙。千龄续祖。
身隔徂谢。名存宪矩。
在濮之阳。居河之浒。
畇畇原隰。济济榛楛。
别业年深。先茔地古。
丰碑颂德。式是东土。
唐故德仪淑妃皇甫氏神道碑750年 唐 · 杜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后妃之制古矣。
轩辕氏帝喾氏次妃之迹。
最有可称。
存乎旧史。
然则其义隐。
其文略。
周礼王者内职大备。
而阴教宣。
诗人关睢风化之始。
乐得淑女。
盖所以教本古训。
发皇妇道。
居具燕寝之仪。
动有环佩之节。
进贤才以辅佐君子。
不淫色以取媚闺房。
虽彤管之地。
功过必纪。
而金屋之宠。
流宕一揆。
女史之华实。
嗣嫔则之清高。
亦时有其人。
伟夫精选。
淑妃讳某
姓皇甫氏
其先安定人也。
惟卨封商。
于赫有光。
伊元祖树德。
于今不忘。
必宋之子。
莫之与比。
伊清风继代。
惠此馀美。
夫其系绪蕃衍。
绂冕所兴。
列为公侯。
古有皇父充石
则其宗可知也。
夫其体元消息。
经术之美。
刊正帝图。
中有元晏先生
则其家可知矣。
嗟乎。
我有奕叶。
承权舆矣。
我有徽猷。
展肃雍矣。
积偫玉之气。
自对白虹之天。
五色之毛。
不离丹凤之穴。
曾祖烜。
皇朝宋州刺史
祖粹。
皇朝越州刺史都督诸军事
父日休。
皇朝左监门卫副率
妃则副率府君之元女也。
粤若襁褓。
体如冰雪。
气象受于天和。
诗礼传乎胎教。
故列我开元神武之嫔御者。
岂易其容止法度哉。
今上昔在春宫之日。
诏诘良家女。
择视可否。
充备淑哲。
太妃以内秉纯一。
外资沈静。
明珠在蚌。
水月鲜白。
美玉处石。
崖岸津润。
结襦而金印相辉。
同辇而翠旗交影。
由是恩加婉顺。
品列德仪
虽掖庭三千。
爵秩十四。
掩六宫以取俊。
超偫女以见贤。
岂渥泽之不流。
曾是不敢以露才扬已。
卑以自牧而已。
夫如是。
言足以厚人伦。
化风俗。
弥缝坤载之失。
夹辅元亨之求。
呜呼。
彼苍也常与善。
何有初也。
不久好奈何。
况妃亦既遘疾。
怗如虑往。
上以之服事最旧。
佳人难得。
送药必经于御手。
见寝始回于天步。
月氏使者
空说返魂之香。
汉帝夫人。
终痛归来之像。
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月癸未朔
薨于东京宫院
春秋四十有二。
呜呼哀哉。
望景向夕。
澄华微阴。
风惊碧树。
雾重青岑。
天子悼履綦之芜绝。
惜脂粉之凝冷。
下麟凤之银床。
到梧桐之金井
呜呼哀哉。
厥初权殡于崇政里之公宅。
后诏以某月二十七日己酉
卜葬于河南县龙门之西北原。
礼也。
制曰。
德仪皇甫氏
赞道中壸。
肃事后庭。
孰云疾疢。
奄见凋落。
永言懿范。
用怆于怀。
宜登四妃之列。
式旌六行之美。
可册赠淑妃
丧事所须。
并宜官供。
河南尹李适之充使监护。
非夫清门华冑。
积行累功。
序于王者之有始有卒。
介于嫔御之不僭不滥。
是何存荣没哀。
视有遇之多也。
有子曰鄂王讳瑶。
太子太保使持节幽州大都督事。
有故在疚而卒。
岂无乐国。
今也则亡。
匪降自天。
云何吁矣。
有女曰临晋公主
出降代国长公主荥阳潜曜。
官曰光禄卿
爵曰驸马都尉
王俭以公主恩。
尚帝女为荣。
何晏关内侯
是亦晋朝归美。
公主礼承于训。
孝自于心。
霜露之感。
形于颜色。
享祀之数。
缺于洒扫。
尝戚然谓左右曰。
自我之西。
岁阳载纪。
彼都之外。
道里遐绝。
圣慈有蓬莱之深。
异县有松槚之阻。
思欲轻举。
安得黄鹄。
未议巡豫。
徒瞻白云。
望阙塞之风烟。
寻常涕泗。
怀伊川之陵谷。
恐惧迁移。
于是下教邑司。
爰度碑版。
甫忝郑庄宾客
游窦主之园林。
以白头之
岂独步于
而野老何知。
斯文见托。
公子泛爱
壮心未已。
不论官阀。
游夏入文学之科。
兼叙哀伤。
有后妃之诔。
铭曰。
积气之清。
积阴之灵。
汉曲回月。
高堂丽星。
惊涛汹汹。
过雨冥冥。
洗涤苍翠。
诞生娉婷(其一)
婉彼柔惠。
迥然开爽。
绸缪之故。
昔在明两。
恩渥未渝。
康哉大往。
展如之媛。
孰与争长(其二)
珩佩是加。
翚褕克备。
先德后色。
累功居位。
壸仪孔修
宫教咸遂。
王于奖饰。
礼亦尊异(其三)
小苑春深。
离宫夜逼。
花间度月。
同辇未归。
池畔临风。
焚香不息。
呜呼变化。
惠好终极(其四)
冯相视祲
太史书氛。
藏舟晦色。
逝水寒文。
翠幄成彩。
金炉罢熏。
燕赵一马。
潇湘片云(其五)
恍惚馀迹。
苍茫具美。
王子国除。
匪他之耻。
公主愁思。
永怀于彼。
日居月诸。
邱陇荆(其六)
岩岩
㳽㳽伊川
列树拱矣。
丰碑缺然。
爰谋述作。
歘就雕镌。
石照地
蛟龙下天(其七)
少室东立。
缭垣西走。
佛寺在前。
宫桥在后。
维山有麓。
与碑不朽。
维水有源。
与词永久(其八)
颜评事入京766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颜子叹屈,宦游今未迟。
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江柳吐叶,山花寒满枝。
知君客(一作穷)愁处,月满(一作出,一作落)巴川时。
嘉州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765年11月 唐 · 岑参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永安寺
引用典故:三车 五马
满寺枇杷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田观察制置管经略等使东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徐公行状806年4月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曾祖仁彻。吉州太和县丞
祖元之。皇考功员外郎
吏部郎中谏议大夫。考义。
汾州司户参军。赠信州刺史
京兆府万年县青盖乡交原里东海徐公。年七十二。
公讳申。字维降
东海剡人永泰元年
寄籍京兆府。举进士秘书省正字
初辟巡官江西。又掌书记岭南行营。
哥舒氏之乱平。奏授大理寺评事
司直监察御史。赐绯鱼袋。
又充节度判官于朔方。改太子司议郎殿中侍御史
选授洪州都督府长史。时刺史曹王江西兵讨李希烈
故以长史行刺史事。任职有成。
曹王荐之。迁韶州刺史
四十馀年刺史相循居于县城州城与公田三百顷皆为墟。
县令丞尉杂处民屋。公乃募百姓能以力耕公田者。
假之牛粟种与食。所收其半与之。
不假牛犁者。三分与二。
田久不理。草根腐。
地增肥。又连遇宜岁
得粟比馀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将复筑室于州故城。令百工之伎以其艺来者。
有差。刺史临视给与。
吏无所行其私。以故人皆便信
应募者数千人。陶人不知墁而涂有馀。
圬人不板筑而墙有馀。筑人不操斤斧而工有馀。
陶者圬者筑者工者。各以其所能相易。
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刺史官属迁于新城
县令之下。各返其室。
创六驿新大市二道四馆器用皆具。曲江县五百人以状诣观察使
请作碑立生祠。公自陈所为不足述。
假令如百姓言。乃刺史职宜如此。
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
观察使嘉其让。密以状闻。
合州刺史。其始来也。
韶之户仅七千。凡六年迁合州
其去也。倍其初之数。
又盈四千户焉。初先夫人殁于江西
遭贼难未克返葬。寓于西原
公不赴合州。表请奉丧归祔于河南偃师县
既沧景观察使奏请景州刺史阙。其帅辄以其僚属将校自为之。
不请有年矣。宰相累进刺史名。
皆不出。及召公入。
言合上旨。遂下诏迁朝散郎使持节景州诸军事景州刺史
充本州团练使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寻加节度副使其明年景节度使始朝。
二年又朝。遂留。
诏以其从父兄代之。奏以公充行军司马
公遂以信州府君茔近漕河。表求改葬于重山。
诏许之。既徵入京师
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管经略招讨使御史中丞赐紫如初。
是岁贞元十七年也。诘俚盗。
除其暴。掠良聚攻。
禁下如令。通蛮夷道
责土贡。大首领黄氏率其属纳质供赋。
黄氏周氏韦氏侬氏。皆偫盗也。
黄氏之族最强。盘亘十数州。
周韦氏之不附之也。率偫黄之兵以攻之。
而逐诸海。黄氏既至。
偫盗皆服。于是十三部二十九州之蛮宁息无寇害。
其明年制迁使持节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观察处置本管经略等使。
散官赐如故。前节度使殁。
掌印吏盗授人职百数。谋夜发兵为乱。
事觉奔走。至。
阴以术得首恶杀之。不问其馀。
军中以安。蛮夷俗相攻击偫聚。
缘盗发辄捕斩。无复犯者。
蕃国岁来互市。奇珠玳瑁异香文犀。
皆浮海舶以来。常贡是供。
不敢有加。舶人安焉。
商贾以饶。二十一年进阶银青光禄大夫
元和元年诏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封东海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馀如故。
诏书未至。有疾薨于位。
凡三佐藩屏之臣。五为刺史
一为经略。一为节度观察使
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爵超进为开国公
官亟迁为礼部尚书。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世。
为子孙法。享年七十。
虽不登于上寿。儒者荣之。
前夫人渤海高氏。子皆夭。
后夫人扶风窦氏。封国夫人
有子元弼。前右卫仓曹参军
以读书属文为业。谨具历官行事如前。
伏请牒太常编录。谨状。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809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剑南东川详覆使言。
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严砺在任日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今于两税外加徵钱米及草等谨件如后。
严砺擅籍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涂山甫等八十八户庄宅共一百二十二所。
奴婢共二十七人。
并在诸州项内分析。
右。
臣伏准前后制敕。
令出使御史
所在访察不法。
具状奏闻。
臣昨奉三月一日敕。
令往剑南东川
详覆泸州监官敬仲赃犯
于彼访闻严砺在任日。
擅没前件庄宅奴婢等。
至今月十七日详覆事毕。
追得所没庄宅奴婢文案。
执行案典耿琚马元亮等检勘得实。
严砺元和二年正月十八日举牒云。
管内诸州。
应经逆贼刘辟重围内并贼兵到处所有应接。
及投事西川军将州县官所由典正前资寄住等。
所犯虽该霈泽。
庄田须有所归。
其有庄宅奴婢桑柘钱物斛㪷邸店碾硙等。
悉皆搜检
勘得涂山甫等八十八户案内并不经验问虚实。
亦不具事职名。
便收家产没官。
其时都不闻奏。
所收资财奴婢。
悉皆货卖破用。
及配充作坊驱使。
其庄宅桑田元和二年三年租课。
严砺并已徵收支用讫。
臣伏准元和元年十月五日制。
西川诸军诸镇刺史大将参佐官吏将健百姓等。
应被胁从补署职官。
一切不问。
又准元和二年正月三日赦文。
自今日已前。
大逆缘坐。
并与洗涤
况前件人等。
悉是东川将吏百姓。
及寄住衣冠。
与贼党素无管属。
贼军奄至。
暂被胁从
狂寇既平。
再蒙恩荡。
严砺公违诏命。
苟利资财。
擅破八十馀家。
曾无一字闻奏
岂惟剥下。
实谓欺天。
其庄宅等至今被使司收管。
臣访闻本主并在侧近。
控告无路。
渐至流亡。
伏乞圣慈勒本道长吏及诸州刺史
招缉疲人
一切却还产业。
庶使孤穷有托。
编户再安。
其本判官及所管刺史
仍乞重加贬责。
以惩奸欺。
严砺又于管内诸州元和二年两税钱外。
加配百姓草。
共四十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七束。
每束重一十一斤。
右。
臣伏准前后制敕及每岁旨条。
两税留州使钱外。
加率一钱一物。
州府长吏并同枉法计赃。
仍令出使御史访察闻奏。
又准元和三年赦文。
大辟罪已下。
蒙恩涤荡。
惟官典犯赃。
不在此限。
臣访闻严砺加配前件草。
准前月日追得文案。
执行案典姚孚检勘得实。
严砺元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举牒称。
管内邮驿要草。
于诸州秋税钱上。
每贯加配一束。
至三年秋税。
又准前加配。
计当上件草。
臣伏准每年旨条。
馆驿自有正科
不合于两税钱外擅有加徵。
严砺元和三年举牒。
已云准二年旧例徵收。
必恐自此相承。
永为疲人重困。
伏乞勒本道长吏
严加禁断。
判官刺史等。
伏乞准前科责。
以息诛求。
严砺又于梓遂两州。
元和二年两税外。
加徵钱共七千贯文。
米共五千石。
右。
臣伏准前月日追得文案。
执行案典赵明志检勘得实。
严砺元和二年六月举牒称。
绵剑两州供元和元年北军顿递
费用倍多。
量于梓遂两州秋税外加配上件钱米。
添填绵剑两州顿递费用者。
臣又牒勘绵州
得报称。
元和二年军资钱米。
悉准旧额徵收。
尽送使讫。
并不曾交领得梓遂等州钱米添填顿递
亦无尅折当州钱米处者。
臣又牒勘剑州
得报称。
元和元年所供顿递
侵用百姓腹内两年夏税钱四千二十三贯三文。
使司今于其年军资钱内尅下讫。
其米即用元和元年米充。
并不侵用二年军资米数。
使司亦不曾支梓州遂州钱米充填者。
臣伏念绵剑两州供顿。
自合准敕优矜。
梓遂百姓何辜
擅令倍出租赋。
况所徵钱米数内。
惟尅下剑州军资钱四千二十三贯三文。
其馀钱米。
并是严砺加徵。
别有支用。
其本判官梓州遂州刺史
悉合科处。
以例将来。
擅收没涂山甫等庄宅奴婢及于两税外加配钱米草等本判官及诸州刺史名衔。
并所收色目
谨具如后。
擅收没奴婢庄宅等。
元举判官度支副使检校尚书刑部员外郎侍御史赐绯鱼袋崔廷
都计诸州擅没庄共六十三所。
宅四十八所。
奴一十人。
婢一十七人。
于管内诸州元和二年三年秋税钱外随贯加配草。
元举判官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卢诩。
都计诸州共加配草四十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七束。
加徵梓遂两州元和二年秋税外钱及米。
元举判官节度判官监察御史里行裴誗。
计两州加徵钱共七千贯文。
米共五千石。
梓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严砺
元和四年三月八日身亡。
擅收涂山甫等庄二十九所。
宅四十一所。
奴九人。
婢一十七人。
加徵三千贯文。
米二千石
草七万五千九百五十三束元和二年三万一千七百九十三束元和三年四万四千一百六十束)
遂州刺史蒙。
擅收没李简等庄八所。
宅四所。
奴一人。
加徵钱四千贯文。
米三千石。
草四万九千九百八十五束元和二年二万四千五百三束元和三年二万五千四百八十二束)
绵州刺史陶锽。
擅收没文怀进等庄二十所。
宅十三所。
加徵草八万八千六百八十八束元和二年三万八千九十三束元和三年五万五百九十五束)
剑州刺史崔实成。
擅收没邓琮等庄六所。
加徵草二万一千八百一十七束元和二年九千三十九束元和三年一万二千七百七十八束)
普州刺史李怤。
元和二年加徵钱草六千束。
三年加徵草九千四百五十束。
合州刺史张平
元和二年加配草三千四百六十二束。
三年加徵草五千六百五束。
荣州刺史陈当。
元和二年加徵草九千四百三束。
三年加徵草五千六百二十七束。
渝州刺史邵膺。
元和二年加徵草二千六百一十四束。
三年加徵草三千七百二十七束。
泸州刺史御史刘文翼。
元和二年加徵草三千八百五十三束。
三年加徵草三千八百五十一束。
资州元和二年加徵草一万五千七百九十八束。
三年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五束。
简州元和二年加徵草二万四千一百四束。
三年二万三千一百一十八束。
陵州元和二年加徵草二万四千六百六束。
三年二万三千八百六十一束。
龙州元和二年加徵草八百九十一束。
三年八百一十一束。
右。
已上本判官刺史等名衔。
并所徵收色目
谨具如前。
资州等四州刺史
或缘割属西川
或缘停替迁授。
伏乞委本道长吏
各据徵收年月。
具勘名衔闻奏。
以前件状如前。
伏以圣慈轸念。
切在苍生。
临御五年。
三布赦令。
殷勤晓谕。
优惠困穷。
事涉扰人。
频加禁断。
严砺本是梓州百姓。
素无才行可称。
久在兵间。
过蒙奖拔。
陛下录其末效。
移镇东川
仗节还乡。
宠光无比。
固合抚绥黎庶。
上副天心。
蠲减征徭。
内荣乡里。
而乃横征暴赋
不奉典常
擅破人家。
自丰私室。
访闻管内产业。
阡陌相连。
童仆资财。
动以万计。
虽即没身谢咎。
而犹遗患在人。
谓宜谥以丑名
削其褒赠。
用惩不法。
以警将来。
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等。
或苟务容躯。
竞谋侵削。
或分忧列郡。
莫顾诏条。
但受节将指挥
不惧朝廷典宪。
共为蒙蔽。
皆合痛绳
臣职在触邪
不胜其愤。
谨录奏闻。
伏候敕旨。
中书门下御史台
牒。
奉敕。
籍没资财。
不明罪犯。
税外科配。
岂顾章程。
致使衔冤。
无由仰诉。
不有察视。
孰当举明。
所没庄宅奴婢。
一物已上。
并委观察使据元没数。
一一分付本主
纵有已货卖破除者。
亦收赎却还
其加徵钱米草等。
亦委观察使严加禁断。
仍榜示村乡。
使百姓知委。
判官崔廷等。
名叨参佐
非道容身。
刺史蒙等。
任窃藩条。
无心守职。
成此弊政
害及平人。
抚事论情。
岂宜免戾。
但以罪非首坐
合会恩。
亦以恩后加徵。
又已去官停职。
俾从宥。
重此典常
其恩后加徵草。
蒙陶锽李怤张平邵膺陈当刘文翼等。
宜各罚两月俸料。
仍书下考。
馀并释放。
牒至。
准敕故牒。
铜梁望仙楼 唐 · 赵延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西山顶上最高楼,登眺能消万古愁。
奉使客来才十日,望仙人去几千秋。
荒凉岩桧含风语,曲折巴川学字流。
傍晚蹇驴林下过,溪云潭影两悠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重庆府
重修滕王阁 唐 · 韦悫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钟陵郡控连山大江
合州城
揭起楼榭。
游之者莫不目骇魂禠。
号为一方胜槩
先是背郛郭不二百步。
有巨阁称滕王者。
懿夫峻修广袤。
非常制所能拟及。
考寻结构之始。
盖自永徽后。
滕王苏州刺史
洪州都督之所营造也。
距今大中岁戊辰
亦将垂三百年。
徒嘉乎飞翚謺栾。
虎踞龙盘
发地呈形。
与山同安
曾不知荡涤不必系于天灾。
兴废自叶于时数。
将利恢复。
果凭智谋。
故我雁门公按节廉问。
方颁条诏
令肃而兵戎詟服。
政和而疲瘵昭苏
妙抚循则有裤襦咸获之谣。
宽赋敛且无杼轴皆空之叹。
岁比善熟。
俗臻治平
故州民相与称贺。
继而歌曰。
自公之来。
阖境欢咍。
饮公之化。
若乳婴孩。
国侨郑国而多方。
长孺淮阳而布效。
方公今日。
不足过也。
宜乎享亨祉。
居全功。
无何。
祝融发其灾。
回禄煽其焰。
曾未竟夕。
煤侔秋蓬。
则斯阁之制。
荡无馀矣。
其他廪廥之地。
接续邮亭。
纚连。
疾飙一惊。
遂至延及。
公至是领徒夜出。
俾撤屋开道。
毒燄方炽。
逡巡不能救。
翼日。
公乃往观焉。
将校谓之曰。
吾幸得备位廉察
不能恳求人瘼。
敬避天戒。
致火之患。
时予之辜。
遂审量日力。
详度费务。
役不加重而烝徒凑。
事协于中而公用省。
众谓难集。
我方指期。
遂得鼛鼓不胜而筑之阁阁。
梓材并构而势已耽耽。
自非智用周敏。
政齐画一。
则安能创规模之丰丽如彼。
程制造之速疾如此。
不有废绝。
孰能兴耶。
今按旧阁基址。
南北阔八丈。
今增九丈三尺。
其峻修北自土际达阁。
板高一丈二尺。
今增至一丈四尺。
阔板上旧长一丈。
今增至一丈三尺。
中柱北上耸于屋脊。
长二丈四尺。
今增至三丈一尺。
旧正阁通龟首。
东西六间。
长七丈五尺。
今增至七间。
共长八丈六尺。
阔三丈五尺。
固可谓宏廓显敞。
殊形诡状。
革故鼎新。
有如是乎。
况前通舟车。
回瞰江岭
每值美景宴集。
笙歌散迂。
远凝宵汉。
上轶云雨。
即未知三山之灵仙窟穴。
五湖之贤达沈浮。
其于历贤胜负。
果又何如耳。
故自焚爇之后。
又建是阁。
广其邮驿厅事。
接以飞轩累榭。
复架连楼小阁。
对峙高揭。
旁通江亭津馆。
致巧衒能。
回廊并抱以交映。
邃宇相萦而不绝。
则是阁也。
冠八郡风俗之最。
包四时物候之异。
之日则花景斗新。
香风袭人。
凭高送归。
极目荡神。
之日则莺舌变哢。
叶阴如栋。
纨扇罢摇。
绮窗堪梦。
之日则露白山青。
当轩展屏。
凉风远来。
沈醉易醒。
之日则檐外雪满。
幄中香暖。
耐举樽斝。
好听歌管。
则斯阁之盛。
纵游之美。
赏心乐事
庸可既乎。
夫易旧图新。
树非常之绩。
天其或者必将候魁岸博达。
负出人智能。
而俾张大其所为。
不然。
何当疮痍未复之前。
而妙于救药。
煨烬已成之末。
而遽及经营。
况不夺农时。
不剿人力。
帑藏免竭。
日时免赊。
观之者咸谓神化翕忽。
殆非人力之所为也。
噫夫瑰谲特殊。
巍峨相扶。
似乘灵涛
涌出方壶。
华厦峥嵘。
开阖睢盱。
用镇遐俗。
尤光奥区。
是必知后千百年。
阁之名焉。
与公之政俱垂不朽矣。
至如江山之重复。
物产之殷充。
亭台增葺以云蔓。
廨署缮完而栉比。
布在图籍。
孰能该详。
悫今所以为异者。
但举乎阁之废矣。
自公复兴而已。
其他壮丽形胜。
已备列诸公述作。
故不能一二覼缕。
时大中执徐岁秋八月哉生明记。
贺获神剑进诗表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
臣某言。
伏睹今日赵匡业所奏。
合州江上得神剑一口。
宣示中外者。
伏以将启升平。
祥符必降。
欲清凶孽
神剑斯呈。
助圣明斩断之功。
表矢地匡扶之力。
伏惟陛下功超三五。
威肃寰瀛。
仁格幽明。
道均天地。
故得山川林谷。
吐金焰于层崖。
风雨雷霆。
霜锋于万里。
一条秋水。
初观出地之姿。
数尺练光。
宛耀倚天之势。
微彰变化。
显著神功。
昔嬴帝得之于水心。
果吞六合。
今陛下获之于江上。
即统万方。
刜钟切玉者。
讵可比伦。
斩马断蛇者。
那堪俦拟
臣荣逢昌运。
获睹殊祥。
辄贡咏歌。
愿扬睿感。
谨课颂圣德七言四韵诗一首陈进。
干浼宸严。
无任之至。
崔凝合州刺史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一
国家文学之科。以革隋弊。
岁登俊造。委之春官
盖欲华实相符。为第一用。
近寖讹谬。虚声相高。
朕所以思得贞正之儒。以掌其事。
而闻刑部尚书知贡举崔凝。百行有常。
中年无党。学窥典奥。
文赡菁英。洎遍践清华。
多历年数。累更显重。
积为休声。遂辍其宪纲。
任之文柄。宜求精当。
稍异平常。朕昨者以听政之馀。
偶思观阅。临轩比试。
冀尽其才。及览成文。
颇多芜颣。岂宜假我公器。
成彼私荣。既观一一之吹。
尽乏彬彬之美。且乖朕志。
宜示朝章。尚遵含垢之恩。
俾就专城之任。勉加自省。
勿谓无恩。可贬合州刺史
再贬豆卢革韦说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
责授费州司户参军豆卢革夷州司户参军韦说等。自居台辅
累换岁华。负先皇倚注之恩。
失大国调燮之理。朕自登宸极。
常委钧衡。略无谦逊之辞。
但纵贪饕之意。除官受贿。
树党徇私。每亏敬于朕前。
徒自尊于人上。道路之諠腾不巳。
谏臣之条疏颇多。罪状显彰。
典刑斯举。合从极法。
以塞群情。尚缘临御之初。
含宏是务。特轸坠泉之虑。
施解网之仁。曲示优恩。
俯宽后命。革可陵州长流百姓。
合州长流百姓。仍委逐处长知所在。
同州长春宫判官朝请大夫检校尚书礼部郎中赐紫金鱼袋豆卢升将仕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崇文馆学士赐绯鱼袋韦涛等。各因权势。
骤列班行。无才业以可称。
窃宠荣而斯久。比行贬谪。
以塞尤违。朕以纂袭之初。
含容是务。父既宽于后命。
子宜示于特恩。并停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