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申山前事宜并牒彭提刑节制诸军随宜调遣就行督捕事端平二年五月初二日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崔某。
照对本司据节次探报申,叛贼自四月十四日以后,只在怀庆县管下石疆埸劄泊,十九日起离,二十二日至大梁村,系封州开建县界,并是山径险峻去处,未有向望。
近准省劄降下黄榜:「如能悔过自新,收纳器械,束身自首,依旧军分收管」。
本司遣军兵谢兴赍黄榜录本先入贼巢告谕。
今据谢兴回司缴到曾忠等遵禀状,称不愿再隶第二将兵籍,欲移往别州住劄。
即是贼徒终怀疑心,未易柔服,徒以受招为名,而不遵黄榜指挥,且有难从之请,往返迁延,恐为所误。
除已牒提刑司一面照应施行,仍将山前诸军并请提刑节制,随宜调发,就行督捕,庶几事权归一,易于集事。
今毗富道统制一军住怀集县界,候江东军到,即自四会进兵会合。
又虑贼徒势穷计迫,冲突封川开建,奔出梧、贺州界,亦已遣飞虎军并本司勇敢等军,把截开建一带,以防其窜逸。
澉浦水军屯泊四会定海水军屯泊肇庆,以守把江面。
才候江东军至,续具别状供申。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事见《剪灯馀话》,托宋李永新谭节妇魂游旧乡感述今昔之辞。) 其五 明 · 李桢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应笑无成返薜萝,年年惆怅是春过。
时攀芳树愁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桂岭瘴来云似墨,蜀江风澹水如罗。
人生富贵须回首,世事无几奈尔何。
诗境篇为杨海琴观察丁卯 清 · 何绍基
 押覃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九
方孚若于韶武溪,道之窊尊,龙隐岩,皆刻放翁「诗境」两大字,因自号「诗境」。甫下半,又自刻《龙隐岩诗》三首,有「七星五岭」「骖鸾浮鹢」等语。其守道州,抵任当在嘉定五年壬申冬,刻石即在其时。余昔曾得拓本于吴门,珍藏有年矣。而吾州之窊尊,今在报恩寺,石面凹处,篆画纵横,一字不可识,盖元铭瞿篆也。「诗境」两字,竟无影响。咸丰辛亥,余以母忧返里,重修祠堂及鹤鸣轩书塾,仿放翁书意,题「诗境」两字榜于塾前。又买得西偏橘园,构屋两间,纂辑家谱,题为「谱轩」。又造环秀亭东南隅明年壬子,服阕入都,旋出视蜀学。乙卯夏,以言事被议去,游踪靡定。壬戌春始回州埽墓,瞻寻鹤鸣旧社,惟环秀亭尚在,其馀屋庐荡尽,林木一空。盖壬子之夏俱燬于粤逆矣。今丁卯九日海琴忽以所得「诗境」拓本由辰沅道署寄至湘垣,属为题赏,因缀缉所欲言者,成诗一篇。吾州熊君、蒋君两碑,载于《隶释》者,相传明末始亡其石。每次回州,遍访不得。海琴欲吾两人以分书补之,余未敢任也。承惠食物外,有模「九日当采字小笺,甚佳,篇中并及之
异哉放翁好庵,宋史两传相连参。
年铃悬隔五十载,踪迹离合岂易谈。
粤稽开禧岁丁卯,陆子拜爵称渭南
年高身退褒宠,诗奇字古穷嬉酣。
聊复书符辟蝗孽,亦颇戒杀师瞿昙
时萧山丞甫壮岁,日侍老学如彭聃。
沃洲山近接几案,剡溪藤滑霏云蓝。
玘公八札字太碎,焦山巨题掔不堪。
乞与擘窠两大字,何异指月明千潭。
江山万里骋周骏,性灵一缕蜷春蚕。
放眼茫茫总诗境,雕镵岂惮一再三。
协谐丽密后村叙,好庵此事深醰醰。
七星九曲恣攀蹑,骖鸾浮鹢搜谺谽。
想见高怀抱奇伟,肯随俗士为婀媕。
三使出入郑公匹,五议折冲金相惭。
谁期增币并函首,竟为其易来王
韶石桂岭吾旧游,悬厓古刬明烟岚。
龙隐拓从吴市购,廿年未饱珍厨蟫。
吾州名碑有熊蒋,久访不得情难甘。
窊尊篆势亦沈翳,贤守妙斲何由探。
回思咸丰岁辛亥,鹤鸣讲社栖归骖。
书堂家祠工并举,谱轩诗境题联龛。
明年粤氛莽横突,一片焦土悲焚惔。
又越十载返桑梓,无复小园垂橘柑。
龂龂残帧护幽懿,冉冉翠墨腾馚馣。
杨侯昔守吾永州,潇濂深处足目谙。
搴帷移指五溪曲,千里如共丈席函。
重阳风雨苦相念,深山采菊知盈篮。
要将文藻饰蛮箐,敢以荒陋嗤介郯。
何诗何境辨真幻,即境即诗相吮含。
闻君浯溪蚤结庐,可庵烟艇同留耽。
窊尊之刻非浯溪,记忆错误笑老覃。
江山精灵有感应,文字纠结成愚憨。
辱君惠问甚恳款,令我衰鬓忘䰐鬖。
篱间日精茁玉藟,竹根稚子抽瑶簪。
虽有尖团上市早,可怜细瘦如蠃蜬。
猥蒙珍品远见饷,斋庭罗列纷罂甔。
喜唤诸孙共啖嚼,更分道味供饕婪(余有「惜味斋」额,君亦有「惜道之味」印。)
径宜此幅并照草堂壁,何苦诗题巨轴又费来伻担。
桂岭刘府君墓志铭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五、《卢溪文集》卷四五
尹姓刘氏,讳章字微之庐陵宿学老儒也。
为人倜傥,善谈前世治乱,其国家所以存亡兴衰胜败所繇,抵掌雍容,一座尽倾,莫能与之抗。
其于书无所不读,而名动场屋,后进慕之,出其帐下者皆崭然而有闻。
少年时与上计吏偕至京师,试不得意,乃上书言治乱之事,不顾忌权贵。
久之,会蔡氏用事,变更治令,取当世宿望大臣尝有功而不附己者籍其名,谓之奸党;
士人上书不合意者籍为邪党,而君之名在焉。
天下义士叹息,号党籍为仙籍,以其所籍皆贤者也,乃知贤者所得之祸,反以为荣耶。
君坐是,不得预三舍考选。
宣和三年,始以免解登第,调宾州上林丞。
会村民有告邻妇杀其妻者,君适权尉事,验视以为非,太守怒,欲按之,君争不已,忽遇赦两释之。
由是太守始知君之贤,与诸司交荐之,关升从事郎,就移贺州桂岭县
秩满,以疾终于容州建炎己酉九月二十七日也,享年六十有三。
君初娶欧阳氏,再娶敖氏。
子三人,长曰德骥,次曰德麟,幼曰德象
德骥、德象同登建炎二年进士第德麟尝以才武举至行在。
德象宣义郎终于广州教授
德骥朝奉郎通判钦州罢,始扶君之柩归庐陵,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之原。
未几德骥亦卒,以治命属其子某,使来请铭。
不可不铭,铭曰:
奋身业儒,崛起蓬藋。
晚始登科,谁识此老?
十年之间,复见二妙。
三折蟾枝,宜大显耀。
胡啬其年,殁于岭徼。
归藏故乡,勒铭以诏。
濂溪先生墓碣铭熙宁六年 北宋 · 蒲宗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一
始,予有女弟,明爽端淑,欲求配而未之得。
嘉祐己亥,泛蜀江,道合阳,与周君语三日三夜。
退而叹曰:世有斯人欤,真吾妹之敌也。
明年,以吾妹归之。
周君世为营道人,始名敦实,避英宗藩邸名,改敦颐
曾祖从远,祖智强,皆不仕。
父辅成,贺州桂岭县,累赠谏议大夫
母郑氏,仙居县太君
君少孤,养于舅家郑。
舅为龙图阁学士,以恩补君试将作监主簿
自其穷时,慨然欲有所施,以见于世,故仕而必行其志,为政必有能名。
初从吏部洪州分宁主簿,未几,南安狱上,屡覆,转运使荐君为南安军司理参军
郴州郴县,又为桂阳
分宁有狱不决,君至一讯立辨,邑人惊詑曰:「老吏不如也」!
南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欲深治之,君争不胜,投其司理参军告身以去,曰:「如此,尚可仕乎?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转运使感悟,囚卒得不死。
桂阳用荐者言,改大理寺丞,知洪之南昌
南昌人见君来,咸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君益思以奇自名,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落手无留。
富家大姓、黠胥恶少惴惴怀恐,不独以得罪于君为忧,而又以污善政为耻也。
江之南九十馀邑,如君比者无一二。
太子中舍佥书合州判官事,转殿中丞,赐五品服,一郡之事,不经君手,吏不敢决,茍下之,民不肯从,蜀之贤人君子莫不喜称之。
资政殿学士赵公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
嘉祐中,转国子博士通判虔州
赵公来守虔,熟视君所为,执君手曰:「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
英宗登极,迁尚书虞部员外郎
虔大火,焚其州,改通判永州,转比部员外郎
今上即位,迁驾部员外郎
熙宁元年,擢授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三年,转虞部郎中提点本路刑狱。
君以朝廷躐等见用,奋发感厉,不惮出入之勤、瘴毒之侵,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至处,皆缓视徐按,务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施设置措未及尽其所为,而君已病矣。
病且剧,念其母未葬,求南康以归。
葬已,君曰:「强疾而来者,为葬耳,今犹欲以病污麾绂耶」?
南康印,分司南京
赵公再尹成都,闻君之去,拜章乞起君。
朝命及门,疾已革。
熙宁六年六月七日卒,卒年五十七。
嗟乎茂叔,命止斯乎!
先时,以书抵宗孟曰:「上方兴起数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微才小智茍有所长者,莫不皆获自尽。
吾独不能补助万分,又不得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
其语如此,呜呼,可哀也已!
初娶陆氏,缙云县
再娶吾妹,德清县
二子:寿、焘,皆太庙斋郎
君自少信古喜义,以名节自高。
李初平守郴,与君相好,不以部中吏待君。
初平卒,子幼,不克葬,君曰:「吾事也」。
往来其家,终始经纪之。
虽至贫,不计赀恤其宗族朋友。
分司而归,妻子饘粥不给,君旷然不以为意也。
生平襟怀飘洒,有高趣,常以仙翁隐者自许。
尤乐佳山水,遇适意处,终日徜徉其间。
酷爱庐阜,买田其旁,筑室以居,号曰濂溪书堂
乘兴结客,与高僧道人跨松萝、蹑云岭,放肆于山巅水涯,弹琴吟诗,经月不返。
及其以病还家,犹蓝舆而往,登览忘倦,语其友曰:「今日出处无累,正可与公等为逍遥社,但愧以病来耳」。
君之卒四月十六日,二甥求吾铭,将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葬君于江州德化县德化乡清泉社。
吾尝谓茂叔为贫而仕,仕而有所为,亦大慨略见于人,人亦颇知之。
然至其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则世人未必尽知之也。
于其死。
吾深悲焉,故想像君之平生,而写其所好,以寄之铭云。
铭曰:
庐山之月兮暮而明,湓浦之风兮朝而清。
翁飘飖兮何所,琴悄寂兮无声。
杳乎欲诉而奚问,浩乎欲忘而难平。
山巅水涯兮,生既不得以自足,死而葬乎其间兮,又安知其不为清风白月,往来于深林幽谷,皎皎而泠泠也?
形骸兮归此,适所愿兮攸安攸宁。
按:《周子抄释》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赠邓总戎镇贵阳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开府英声动要荒,宁边曾伏粤南王。
旌旗半掩盘江日,组练遥飞桂岭霜。
八载勋高班定远,二碑名纪杜当阳
功成露布报天子,封拜何时下夜郎
重建圣冈庙记 南宋 · 谢谔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三
东晋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梁州刺史、赠骠骑将军于湖侯甘敬翁,有庙宇袁州萍乡芦溪镇,地名圣冈。
惟公事载于史,而其灵应也,嘉祐七年进士袁及有《庙记》,元祐元年冬贺州教授胡遵道有《楼记》,绍圣二年三月萍乡县事巴觉有《殿记》。
史所载英风义概,功在当时,记所详,灵感殊应,福后世。
镇有黄氏,宗绪绵远,钦信惟旧。
元祐绍圣间,名克明者建三殿,建水陆楼;
名鉴者建正殿,建西殿。
鉴乃克明之子。
隆兴二年,鉴之孙进士名庶者又率乡里建正殿,建寝殿,建祖考殿,栋宇峻整,像貌尊贵,器皿端洁,香火丛凑,由建庙以来于斯为盛。
而邦人病者祈而痊,忧者祈而乐,危者祈而安,险者祈而平,旱者祈而泽,潦者祈而霁,盗者祈而戢,竞者祈而息,信乎其福又可必而人用宁一也。
庶屡寄书委予为记,闻古者禦大灾,捍大患,于法当祀,又曰盛德必百世祀。
盖禦灾捍患为一时之功,而德则非贤之可久者莫能。
洪惟敬公生则禦灾捍患,功不可掩,而奉尝之所以其德之布福于人者,如日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穰穰简简,家至户到,是将无穷无尽也。
因为之记,以贻来者之钦奉,勿或怠荒云。
绍熙二年四月记。
按: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嘉庆刻本。
贵池县胡同年书(八) 宋末元初 · 曹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梅岩文集》卷一○附录
二月三十日拜答后,非无拜书之志,而东宇于其令嗣之来而即去。
与其自为纳妇而归也,率不令知之,某又实不及知,以是忽忽六阅月无嗣音,未始不慊然也。
秋半凉新,尊候康佳,尊婘均祉。
近作必富,无从借抄,徒切跂慕。
某浅于学、弱于才,兹事终不能与作者抗衡。
年益高,声望日益下,已矣已矣!
惟天地父母所以与我之本然者,兢兢自持,毋致玷失,甘贫耐辱,老当益坚,他日或可全而归之。
此为仅仅者,而犹未敢谓之能也。
所许屡和高作,一蹉过后,终是鼓舞不起,欠负欠负!
然亦有由。
某自三月后,率是易病难愈,可笑。
四月初十起连三日吐泻,既小定,将理及月,而后全安,然口饭比常减半,至迩日甫觉差胜耳。
交秋随例感冒,痰癞大作,亦看看一月,始得复常。
大率年迈则气衰,气衰则宜其病之易而愈之难也。
前辈曰:「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一笑复一笑。
累辈相扶持,苟安如常。
最小孙甲午十二月生者,今年三月甫入学,颇易教,稍慰意。
先生六孙,比某多其一,近有所增益否?
当次第授读
此一件关系老人况味,逸少公所为绝甘分少以为乐者也。
穑事大稔,庚子遂为乐岁,奇遇奇遇!
方虚谷独处古杭十年,健于饮啖,其为文益闳肆研密,当为独步。
吴元镇贺州杜门著书,有真乐。
汪远翔三子皆仕,少者尤佳,诸孙鼎盛。
陈弗斋二子,一仕一求仕。
生蒙厚,三女适人皆得男,辄夭,二子尚未有男也,恐欲一知。
令侄寓老子宫甚适,尚不失本来面目。
某似无所措力,而不敢不称美也。
春中承尊谕,欠报,惶恐。
归,遂决意跧伏,不堪复出矣。
岁除前尚可寄书,未间,珍重是祷。
章朴庵同寅出判苍梧 明 · 万镗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六
功名久不入君眼,此去知君未足悲。
茅塞更谁为我拔,柳条曾莫绾人离。
湘江暝色偏宜饮,桂岭奇观合有诗。
骥足自轻千里驾,好音侧耳慰相思。
乞于总领所靖州额钱内减免十万贯奏绍熙五年八月 南宋 · 张釜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四○(第六册第五二九八页)
今准指挥,岁减盐额一十万贯,仰见朝廷加惠远人之意。
除高、廉、雷、化、钦五州系沿海去处,昨来已经裁减外,更不再减,止将自馀一十六州府盐额照应通融裁减,条列于左:静江府元额卖盐三万一千五百六十一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缘本府逐年所卖盐箩,系全拨息钱付本府支遣,今减去盐三千五百七十四箩零一十七斤,共展计钱四万六千四百一十七贯七百九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五百五十三文足,共展计一万六千四百九十二贯二百四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两项,通计二万九千九百二十五贯五百五十二文省。
融州元额卖盐二千二百七十五箩,宜州元额卖盐三千四百五十八箩,每箩价钱一十三贯文足。
缘本州逐年所卖盐箩,系全拨本脚息钱付本府支遣。
融州今减去盐一十九箩,通计亏下本州钱三千二百七贯七百九十三文省;
宜州今减去盐五百八箩,通计亏下本州钱八千五百七十六贯六百二十四文省。
藤州元额卖盐三千三百二十五箩,每箩价钱八贯文足,今减去盐四百二十五箩,共展计钱四千四百一十五贯五百八十五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五百九十八文足,共展计一千四百三十三贯九百六十一文省外,内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二千九百八十一贯六百二十四文省。
贵州元额卖盐二千六百二箩,每箩价钱九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二箩,共展计钱七千三十六贯三百六十四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七百三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一百四十贯六百一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四千八百九十五贯七百四十六文省。
容州元额卖盐二千九百六十一箩,每箩价钱七贯文足。
今减去盐五百六十一箩,共展计钱五千一百贯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四百八文足,共展计一千七百五十四贯四百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二项,通计三千三百四十五贯六百文省。
梧州元额卖盐二千箩,每箩价钱八贯文足。
今减去盐三百箩,共展计钱三千一百一十六贯八百八十四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八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钱一千一百九贯六百一十一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盐本钱,通计二千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昭州元额卖盐三千六百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八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钱二千六百八贯八百三十二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一百八十三贯三百七十六文省。
邕州元额卖盐五千八百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八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七百三十四文足,共展计二千一百三十贯三百九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六百六十一贯八百一十八文省。
横州元额卖盐一千四百三十三箩,每箩价钱九贯文足。
今减去盐一百三十三箩,展计钱一千五百五十四贯五百四十六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四百一十四文足,共展计四百一十六贯九百六十四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一千一百三十七贯五百八十三文省。
浔州元额卖盐二千七百九十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七百九十箩,共展计钱一万二百五十九贯七百四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九百八十八文足,共展计三千六百一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七千一百九十四贯一百三十二文省。
贺州元额卖盐四千五百四十五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一千七十五箩,共展计钱一万三千九百六十一贯三十九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四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四千八百一十三贯七百六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九千一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柳州元额卖盐三千五百一十箩,每箩价钱一十二贯文足。
今减去盐五百一十箩,共展计钱七千九百四十八贯五十二文;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五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三百四十九贯九百七十四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五百九十八贯七十八文省。
宾州元额卖盐二千三百八箩,每箩价钱一十一贯文足。
今减去盐四百八箩,共展计钱五千八百二十八贯五百七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三十八文足,共展计一千七百六十八贯七百六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四千五十九贯八百六十六文省。
郁林州元额卖盐三千箩,每箩价银七贯文足。
今减去盐三百箩,共展计钱二千七百二十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二贯一百三十八文,共展计八百三十二贯九百八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一千八百九十四贯二百八十六文省。
象州元额卖盐二千五百八十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九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六百八贯八百三十一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一百八十三贯七十八文省。
以上共均减盐一万一千一百七十六箩零一十七斤,除循环盐本脚钱外,亏下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共十万贯,内诸州府岁计息钱五万四千九百九十六贯八百五十二文省,诸州三分息钱一万二百三十二贯八百四十文省,漕司七分息钱二万三千八百八十三贯八百九十四文省,元奏存留盐本钱一万八百八十六贯四百一十四文省。
若逐州府似此减下盐额,即自今以往,盐数不多,委实可以发卖及额,不致妄作名色科配扰民。
但各州见卖息钱及每箩元奏存留盐本钱,皆是指定应副逐处一岁支用,及漕司起解上供买马,并全年应干支拨之数,分文不可久阙。
今既准指挥岁减卖十万贯,所有诸州府合得钱六万五千二百二十八贯四百四十四文省,漕司合得钱三万四千七百七十一贯一百三十一文省,未委于是何窠名内拨还?
今契勘本司一全年合支拨四十一万七千二百五十馀贯,应付一十六州府岁计,并籴阙米钱八万,应付经略司买马钱五万三千二百馀贯,拨还诸州府三分钱二万四千馀贯,应付广东摧锋军券食钱八万四百四十馀贯,起发湖广总领所钱三万,应付靖州岁计钱四万九千二百馀贯,贴助广副逐年进奉银两,三年一次大礼银,经略提刑到任陈设,出戍官兵挂甲、卸甲,宜州蛮人生料盐本,郁林州甲军诸场官吏请受公使杂支,船场打造丁灰等钱。
以上并系掯定紧要窠名,不可那辍。
于内独有总领所靖州两项钱,检照旧例,却见得本路前来行客钞年分,即不曾起解。
乞朝廷检照臣同经略朱晞颜元申奏事理,于逐年合发卖趁办总领所靖州额钱内,减免十万拨还今来减下发卖盐额息钱,庶几本路官般之法,自此永久无弊。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 清 · 李宪噩
 押词韵第八部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方邵村同年恤刑楚粤 其二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五
七星岩险绝,杖策会须攀。
路傍青冥去,人从霄汉还。
香风怜桂岭,图画见君山
泼墨堪乘兴,仙槎几日閒。
金瓯完 明 · 戴钦
 押寒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八
金瓯完,皇图宽,炎天桂岭皆衣冠。
臣赳赳,师桓桓。
秉王猷,孰于盘。
时雨降,民大欢。
海不波,狼胆寒。
明珠翡翠来长安,地平天成帝业难。
小臣撰颂,万世大观。
提刑制司安抚司平寇循环历 其一 十月十三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
某荐准牒报,大阃调兵一千人,以宇文帅参、王环卫任其事,甚盛举也。
自秦寇之作,广西前此调兵,不过五百人以下。
去年吕帅方调一千人,而皆委之小小将校,气势单泊,不能为功。
今南窗调三千人,以唐贰军督之,以赵总制统之,而使阃与之掎角,大作规模,贼授首行有日矣。
关西户,国家之所嘉赖,岂直两路之所蒙福而已。
然闻之,兵家利钝,不能逆睹,蜂虿有毒,困兽犹斗。
《语》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某数月以来,职思其忧,亦颇采取众议,薄有管见。
及今山前之所当行者,因悉数之于前,乞赐钧照。
一、秦孟四者,累据山前探报,其狡兔之窟,称在贺州管下地名下界,然实无一定可攻之巢穴,亦无一定可击之队伍。
前此经司非不起兵临之,然兵来则贼散,兵去则贼聚,见吾强则避之,知吾弱则乘之。
方官军之始至也,整龊精明,部分齐一,问寇则失之矣,无可踪迹者。
而秦之党或为平民买卖于军市之间,甚者秦孟四亦在焉。
及淹旬越月之后,我军气竭意衰,阑珊零落,寇则忽以百十辈突出草舍,以掩我军。
从前往往偾军蹶将,大率坐此。
今两阃会兵,鼓行而前,寇出故智,必且散去,及其久也,则有乘虚袭我之忧。
此一不可不知也。
一、秦孟四所出没巢穴处,其山重冈复峤,连跨数州,林翳深密,荟蔚延袤,山猺木客,聚族其间。
将四面而裹之,则山脚绵亘,无合围之理;
将赭山而蹙之,则林木疏旷,无延燎之势。
我军望之遥遥,空驻山下,而彼之轶出他境,猖獗自如。
且如近年尝遣二将,曰吴曰孙,屯驻屏山者年馀,仅能免静江境内之扰,而不能禁昭、贺诸州之剽掠是也。
我军若入其巢,搜原剔薮,岂不甚快。
然彼又窜入大山,愈去愈远,迄不可谁何。
如近年萧路分日张者,提兵径捣其巢,而不获一人是也。
今两阃兵力甚重,非前此千百人单弱之比。
虽山势连延,不可合围,只是一步趱一步,可直造其所谓下界者。
然吾极其辛苦,得至其间,彼则又已遁散。
且兵在山前,又无救于彼之横出。
此二不可不知也。
一、所在平寇,专藉土人,惟今广西则不然。
方秦寇之起也,某村被害,诉于阃,阃为之调兵。
已而贼不可追,撤军而去。
未几则寇已复至,寻雠于所诉之家曰:「汝敢诉我」!
从而尽杀灭之。
官不能为之主,而适重其荼毒。
自此应有被劫者,皆不复告官。
此一类是主人畏贼,而不敢与为敌者也。
又秦寇所至,攫剽财物之外,出其馀以散之贫者。
善良被害,恶小蒙利,是以乡井间略无被发缨冠之义,常有幸灾乐祸之心。
此一类是土人喜贼,而不复与为雠者也。
今两阃会兵而前,若无土人向导,是犹盲者索途,何往而可。
然由前言之,则或平民畏寇后祸,而不欲为我军之用,或恶少以寇为恩,而不乐为我军之役。
纵强而驱之,未必不首鼠二三,阳顺官而阴附贼,此处最是误事。
此三不可不知也。
一、今日之事,全在两路督捕,察前三者之弊,各作一策处之,必使有以避三者之病,然后一举而得志。
不然,必堕贼计中。
南方用兵,如今日大举者自有数。
此行必须如狄武襄之于侬蛮,了事而后可已。
君子作事谋始,则筹之也可不熟,而讲之也可不精乎?
一、闻有张虎者,石壁尝遣之将兵,几擒秦孟四,常有「张大虫来我便怕」之语。
若取贼之所怕者表而用之,亦破贼胆之一也。
张虎者近为郭察所劾,押下邕筦效用。
今以钧阃求之,以属王环卫,使之以功补过。
其人勇悍有馀,必能自效,此上计也。
一、今自湖南入昭、贺有两涂,一曰全州灌阳
灌阳入昭、贺,皆经县镇,即近日被掳去处,而去秦孟四下界巢颇远。
一曰道州永明
永明昭州界曰平源,便是贼巢。
自平源至下界,贼寨连珠相望,其去秦孟四巢甚近。
今两督捕先合商量打并,附和诸贼此却宜以告谕为先,告谕之说,以为两路之所诛者惟秦孟四,汝曹胁从,在不杀之科,若得一寨下,我军直是不杀。
则所谓连珠贼寨,必从风而靡,非惟可以离贼之党,因而用之,则擒秦孟四或在此徒,未可知也。
但一贼寨来降,其中有老幼,有财物,军人不免杀戮攫挐。
此须督捕总统先明秋毫无犯、不杀一人之令,使降者以我为信则可。
此收捕之第一机也。
一、昨来使阃所调,不过戍寨一百人,又令本司择将。
当时头势稍轻,所以且差文政总统
虽淮将,体统不为严重,故钤束倍觉费力。
向尝以紊钧听,乞赐改差,未蒙垂许。
今幸王环卫此来,即当抽回文政,尽以其兵付王环卫
伏乞钧照。
一、高节二百人,今在全州灌阳驻劄,合系王环卫总统
伏乞钧照。
一、闻诸军取十六日戒严以行,二十后可到衡阳
平寇之说,笔舌所不尽者,候宇文帅参、王环卫相会,又得对面较量。
伏乞钧照。
潘仙客同年使粤西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四
冻柳疏梅雪涨溪,使舟又入楚天西。
洞庭过尽湘流碧,桂岭回看衡岳低。
石室玲珑魑魅笑,江花窈窕鹧鸪啼。
星轺旧忆经行处,一路凄清听鼓鼙。
吴鱼山浔州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五
长安尊酒日论文,怀袖犹馀黄岳云。
桂岭一官人独往,藤江深雾路难分。
客寻绝岛丹砂出,虎啸荒城白昼闻。
见说比来稀瘴疠,秋风离思莫纷纷。
送谢屯部之湖广 明 · 韩邦靖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十六
谢子同官久,春深独远行。
山花孤棹发,江草旅愁生。
桂岭通巴国,岷江汉城
登临云日暮,何处是神京。
雪中王若农招同芝田谷人瘦同集接叶亭得初字即送若农之官桂林甲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
白战筵开画不如,看君画里展行车。
好诗胜饫千钟禄,远宦惟携百本书。
桂岭客来寒尽处,梅花人对雪飞初。
十图咏后兰陔续,合借周家老屋居若农徵同人分赋十图诗以寿其尊甫。今将之桂林,欲借芝田家宅子也。)
姚秋农殿撰广东乡试庚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四
芙蓉镜下宿缘深,禅梦仍拈薝卜林。
诗境前秋八月雨,药湖三十六年心。
眼光桂岭重洋外,源合苏斋一苇寻。
诃子树参蒲涧绿,旧题多在古榕阴甲寅秋湘舲殿撰奉使于此,予有诗记之。复以殿撰来典秋试,皆苏斋弟子也。予在粤,自题小舟曰「苇斋」。)
排闷。谨用家大人韵 清 · 赵观彬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出处:悔轩集卷
天时春夏际,风气北南分。
汨汨蛮溪水,沉沉桂岭云。
花斑,竹染感湘君。
恶地多吾辈,甘言奈尔群。
欲为愚谷说,焉用介山文。
瘦骨三分削,忧肠九曲焚。
今天应感悔,吾父最劳勤。
眼外迟双鹊,耳边闹众蚊。
光阴何冉冉,风雨又纷纷。
羲卦扶阳理,岂欺我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