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伏蒙仆射相公崇龟攀和杜鹃花诗勒诸岩石伏以崇龟本乏成章矧恐绝唱徒荷发扬之赐终流唐突之爱将厕庭觐光叨荣被谨次前韵兼寄呈桂州仆射 晚唐 · 刘崇龟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碧幢红苑合洪钧,桂树林前信有春。
莫恋花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鱼(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桂林石刻》第一册《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
副总兵王汝贤广西 明 · 黄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宾梅视我犹兄弟,节操承家有石川
诸葛古亭鱼复阵,山云遗烈虎铨编。
桂林节镇三千里,峡威名十二年。
知尔思亲明月夜,暗香疏影到窗前(父英,号宾梅都督佥事。)
雪门湖南学政五首 其四 丁酉 清 · 翁方纲
 押纸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六
杜诗于楚终,苏诗于楚始。
五峰揖祝融,九歌招帝子。
扁舟苍梧云,登楼洞庭水。
虚无枫桂林,浩渺蘅兰沚。
沙鸟风露气,至今莽未已。
长啸生亦云,三楚多秀士。
子其往收之,纫佩何者是。
亦勿执𣶂记,鼓舵春涨起。
又得桂林陆放翁书诗境字石本扁于斋壁庚子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
两字石纹青欲滴,桂林龙隐之岩壁。
山川知我此斋名,万古英灵墨馀沥。
开禧嘉定隔几戴,四牡皇华却彊敌。
会宁城边乐作时,旧使誓言犹历历。
不知参议今何在,洞天空明了无迹。
虞山高高湘水深,五弦琴声在虚碧。
三枫八桂接韶阳,鸣弦舜泉漉酒香。
韶頀云山非欸乃,石臼樽罍吊漫郎。
渭南老子忘甲子,淋漓信笔皆羲皇
好庵游戏声铿锵,一峰一石拜龟堂。
落我檐间镜湖光,急起追之翻渺茫。
槎枒月明写松竹,不是黄潭乳窦旁。
三元花歌辛丑 清 · 翁方纲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三
周官进士选俊造,乐正司业师司成
今甲乙科即此制,书升论秀于群英。
大国三人献三岁,射宫礼乐等有程。
月舫灯毬到唐宋,看花紫陌争光荣。
元和始噪张三头光化进士琅邪评。
袍笏祥符昉自宋,金花帖子稽咸平
脊令原上锦标接,龙虎榜知诰名。
前则淳化后皇祐,元献郊文简京
壬寅榜首得文正,王佐器早同时倾。
公沂公两宰相,科第照耀连台衡。
阅四百年丑到丑宋皇祐己丑冯京,后直至明正统乙丑商辂。)淳安太傅来登瀛。
我朝文教迈前古,百年礼乐腾光晶。
南宫或接芙蓉镜,鳌头或冠呦鹿苹
帖经射策咸第一,独难三试相合并。
圣人道法备声振,四库谟典敷训行。
士抱实学方特达,所以期许尤不轻。
今春上苑万花气,沐浴百宝含粹精。
玉衡耶红云桂林之桂琼林琼。
错采镂金一枝出,玉堂天上香满城。
天下学人合赞诵,望其跗萼叶与茎。
是日贱子忝司业,彝伦堂宴听筦笙。
回思前秋涉江采,纫襟敢诩为国桢。
圣日光华五云照,小臣不敢矜师生。
适逢桥门摩石鼓,分得蘤翠连朱樱。
钱郎东吴起寒素,我诗窃比芝庭彭
愿励丹诚矢向,更茂萋菶谐和鸣。
此花虽是科名草,此根早向文字萌。
芝草醴泉不世出,凤皇麒麟应瑞呈。
直恐公沂公辈,无此花赐词垣赓。
镌铭贮箧拜稽首,佳日更酌钱郎觥。
桂林伏波岩米题字(「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后有莆田方信孺《米公画像记》。)丁未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两已背文自著名,时尚未以芾字行(米老名黻,元祐、辛未始作芾。)
我昔珍摹丙寅字,更先一纪谁能徵。
绍言之序我未见,西山寓想同诗僧
潘君傥亦绍言侣,易堂几日衙斋营。
此题无乃易堂笔,一十四颗骊珠明。
米公早年号集字,晋唐结法腕底并。
离颜合欧剂以褚,似欹反正古所评。
浯溪之题正如此,英光所勒难为朋。
八桂阴厓閟神物,一洗瘴郁开崚嶒。
嘉禾王子手拓得,持以赠我章江城。
松风谡谡吹挂壁,苔花气到斋楣青。
药洲昔与诗境合,好庵何啻宝晋铭。
我为南宫谱游迹,只有临桂书无凭。
今得好庵作像记,又苦石泐空目瞠。
故人为摹邵弥稿,今春准拟庵图成。
此题抵得袖中石,山樵一品来精灵。
重颜米斋绣米像,日日下拜瞻云軿。
天台子真忽降梦,手追每在虞永兴
寄怀青原药翁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霜原寸草不留心,一线高秋入桂林
哭笑双遮∴字眼,宫商遥绝断纹琴。
情知死地非长夜,屡卜游魂得返吟。
唯有寻思归计好,黄金装额怕春深。
仲冬南昌按试吉安南赣诸郡登舟有述三首 其三 丁未 清 · 翁方纲
 押齐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是日桂林友,寄我米陆题。
莆阳好庵记,诗境我所栖。
米书烛虹月,陆句剸象犀。
独其品诗语,自谓道胜跻。
想当寤巢凤,警觉切鸣鸡。
舟楫鞍马閒,问津庶不迷庆元丁巳正月放翁桂林友人论诗书云「大抵此业在道胜则愈工。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云云。按放翁是年七十三岁。「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味轩,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
广落花诗三十首(礼曰广鲁于天下鲁不有天下广之以所未有也以情广之也迹所本无情所得有斯可广焉夫落悴而花荣落今而花昔荣悴存乎迹今昔存乎情广花者言情之都也况如江文通所云仆本恨人者哉) 其四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我所思兮桂林,征鸿回翼杜鹃瘖。
荔丹谁遣霜风吹,珊紫长依海水深。
言鸟娇能怜蔻孕,舶香妒不损檀心。
从过庾岭闻羌管,雨替风凌直到今。
端午日铜鼓新荷子缜学使并缀二绝 其一 清 · 廷桂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伏波南下五溪深,破浪楼船达桂林
烽火连营铸铜鼓,雨中滴出汉时音。
华太守二首 其一 明 · 黄佐
 押侵韵
有鸟西南飞,拚拚栖桂林
文彩一何绮,随风遗好音。
天地多网罗,山川嗟阻深。
期而协韶濩,谁言终陆沉。
陫侧念兹去,为奏龙唇琴。
陌上花 瑞士见月 清末至民国 · 吕碧城
十年吟管,五洲游屐,水遥云暝。
碧海青天,犹见故宫眉晕。
含颦凝睇追随遍,莫避尹邢妆靓。
又今宵依约,水晶帘下,梦痕堪印。
话前身何许,万千哀怨,付与瑶台笛韵。
旧谱霓裳,悽断人间芳讯。
婵娟共影谁长在,只是坡仙词俊。
更低回,怕说桂林,疏雨茂陵秋病。
舟次浔洲赠薛明府有引 明 · 卢龙云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明府出尊公所著“诚意解”见惠,其尊公起官南比部,后出辖吾省,素有通家之雅。
孤舟暂泊浔江濆,地主西来孰似君。
南国交游伤共远,东藩雨露忆曾分。
象贤不愧中朝武,手泽还藏百代文。
四字生平思燕翼,一枝长播桂林芬。
寄题胡雒君说经图己未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三
胡君老经师,别来馀十年。
书属题其图,图合陈与钱仲鱼晦之。)
此图虽未见,展书已欣然。
如听说铿铿,交启笥便便。
况兹陈君晤,快若补传笺。
钱君一门著,训诂纷贯穿。
三君对一榻,此意谁与宣。
君家东樵叟,夏书颇精研。
记与君共论,未肯孙赋牵胡东樵《禹贡锥指》引孙放庐山赋》,昔尝与君论其未确。)
兹商惠家义,误读忠恕编(惠氏以《鲁颂》「」与「莤」同,来书订其误。)
红豆于述易,异说信每专。
家学所辨證,矛盾徒纠缠(惠氏新刊《易述》,与其所撰《易辨證》支拄极多。)
自立古义名,妄希屋壁镌。
桂林李同知(文藻。),以广家塾传。
轻使英俊子,相与口耳沿。
岂无见闻秘,直追仓雅前。
但须虚衷审,勿以弋获贤。
善叩有几人,非君孰攻坚。
质之陈钱子,恐亦护彼偏(近日学者多不敢议惠氏。)
欲因谢方伯,以讯姚姬(胡君姚之高弟,馆于谢。)
米元章拜石图歌庚申 清 · 翁方纲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四
米老爱书兼爱石,书评不屑唐贤师。
石品孰堪此老丈,乃具袍笏而拜之。
宝晋斋西月斜挂,桐杉玉露光流漪。
八十一穴大如碗,上皇山樵谁与期。
此老胸中磊落气,丙辛作合天下奇。
道林诗帖等岳峙,荒垣瑞墨馀堂基。
何人得见下拜处,瘦蛟雪浪争淋漓。
淮山研山削天骨,飞星下堕神工移。
层苔蚀篆兆文字,太古无上象始滋。
合受此老膝为屈,默通造化情非痴。
何年忽落醉后笔,意思閒暇陈老迟
挂我苏斋米石壁,桂林像轴来同披。
颊豪栩栩势飞动,轩然翠滴真须眉。
石乎石乎如有意,此老此迹精灵遗。
麻笺十万照天地,不若片石蟠虬螭。
润仿山樵岳仿,至今遁迹人莫知焦山麓山皆米题字。)
况我怅游吴与粤,天玺碑顶曜石湄江宁天发神谶碑》、广州九曜石米题字,予皆访剔不获。)
空使世间传赝本,俗工块石纷磨治。
虚负当年虔作礼,石盟弗食凭者谁。
我对斯图三叹息,欲呼云根力主持。
山川神祇为呵护,一石一字无隐欺。
昨书驰讯桂林使,伏波岩下镌题词。
宝晋英光一吐气,譬扫云雾升晨㬢桂林石厓镌米像下有方信孺记米出处最详,而石泐甚。适属谢蕴山精拓之。)
无为州军石尚在,鉴此图画闻此诗。
玉蟾泪收老衲,紫金境想移凤池。
区区点头空作荅,三百年待柯九思元顾仲瑛玉山草堂拜石诗》云:「拜到丹邱三百年。」柯《题拜石图》云:「石若有情应点头。」)
蕴山拓寄粤西金石文赋此奉酬兼寄裴山庚申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五
三十年前粤岭东,我初手拓昌符钟。
尔时未遑越史證,日尊之号稽何从。
青州李髯助奇气,十载后访与邕。
蛮烟瘴雨什得一,髯也寄语心犹忡。
昨者钱子按节至,铣于始剔思琅铜。
远跨昌符三百载,廉钦旧志嗟盲聋。
苏潭手拓同日寄,溯唐贞元与建中
贞元之钟亦阴款,房刺史铸铭于容。
纪元孰知会祥字,类考竟误嘉禾钟广汉建元类考》失载李乾德会祥大庆年号,而予曩见《廉州志》以昌符为安南李氏者,足徵越史䍐传也。)
岭西吉金兹已二,诸葛鼓应鼍逄逄。
苏潭中丞宣圣化,裴山挍萟谐丹衷。
上丁下巳合弦诵,裒载肯数汪家丛(汪氏《粤西丛载》于金石颇详。)
竹垞经义表杭刻,磨厓易卦兼中庸。
岂意温公隶摹勒,风火彖象摩高穹。
鲁论语篇美恶问,盍毛包周奚异同(绍与己巳摹刻隶书《易·家人》卦,淳熙甲辰冬大楷《论语·问政》章。)
此皆桂林岩石上,六经星斗光熊熊。
其馀诸贤游憩迹,侍亲邀侣携仆僮。
浩乎篇咏各选胜,我于米陆曾追踪。
米诗自题简信叔,陆札珍弆镌思恭
皆系好庵诗境语,往者我自韶江逢。
闻韶台上倚秋碧,一发桂海驰千峰。
江光摄入长啸处,载归扁我斋十弓。
惜乎窊尊剔不获方孚若记云:「放翁『诗境』字,一刻于韶武溪,载刻于道州窊尊,三刻于桂龙隐岩。」予尝托友于道州访之,不得。),二岭气接轩长虹。
新碑百幅挂四壁,谢钱二子双诗筒。
世间有此痴赠答,蛀书之蠹耕石农
我辈宦囊此长物,相著而黑膏煤
龙隐岩水月洞,夜泉戛响秋云空。
多少铦锋倒影,笑尔谢也钱与翁。
我亦灯窗发远梦,携手与尔同支筇。
依然仙湖曜石下,小艇载月扪双榕。
洞庭东山谒明路文贞公振飞 清 · 贝青乔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一
妖氛缠北极,逆党煽南都
竭力支淮甸,馀生尽海隅。
香飞梅岭洁,霜染桂林枯。
共抱厓山痛,风枝泣夜乌。
零陵西亭同朱大参衮杨佥宪材赋 明 · 许宗鲁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八洞探幽赜,登台散远心。
雷声带雨重,虹影射江深。
山巩三苗国,天低八桂林
来游陪二妙,词赋总南金。
送错公栖公南游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洪偃汤休道不殊,高帆共载兴何俱。
北京丧乱离丹凤,南国烟花入鹧鸪。
明月团圆临桂水,白云重叠起苍梧
威仪本是朝天士,暂向辽荒住得无。
宋故通议大夫尚书工部郎致仕休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宣奉大夫朱公晞颜行状 宋 · 谈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新安文献志》卷八二
曾祖温舒,故不仕;
曾祖妣程氏。
祖瑺,故不仕;
祖妣吴氏。
父逢时,故赠中大夫
妣吴氏,赠令人。
公讳晞颜字子渊,徽之休宁人
先世积德,韬晦林墅。
中大起家,履善尤自力,每曰:「功名富贵不必当吾身,我后必有显者」。
俄感朱峰羽仙入梦,已而生公
公生而秀异,童丱能属文。
才冠,入国学,鼓箧孙业益有声。
阅岁擢进士第时隆兴二年也。
未注拟间,闻中大丧,星夜奔赴,号毁若不胜
终制,调荆门军当阳
当阳被边小邑,公协赞令长,备禦慰存,一境安辑。
湖北沌河瀰漫数百里,葭菼丛荟,为盗渊薮,舟行所经,无脱免者。
公请诸司乞治停藏资给之家,严防巡禁戢之法,盗发地分,据实以闻,或掩匿,许人越诉。
宣抚使王公炎韪之,就檄公措置。
公复请舟之入沌者,警司画日时、船只申诸司
及出沌,申亦如之。
过期而不出者,即知其被盗,应时会合掩捕。
又设方略擒贼首,党与骇遁,其害遂绝,至今犹循其规。
时韩立胄摄夷陵监司有不乐者,以访闻置狱,且诱承勘官以荐剡,俾文致其赃罪,考掠无全肤,韩遂诬服。
案成,王公檄公录问,公视其爰书钱物皆非入己,经驳所鞫,凡三日而狱平。
秩满,用荐者关升从政郎,调靖州永平
靖介于夷獠,永平为附城,号难治
公抚以恩信,皆得其驩。
岁时熟界户丁来县庭踏歌击鼓致谢,郡人纵观,谓前此未有也。
民德之,生为立祠。
淳熙元年,举员书考及格,改京秩,知蕲州广济县
淮右民兵自罢兵后,岁调往合肥教阅,贫弱者多狼狈道涂,愁怨嗷嗷。
王公希吕为帅,公以书力言利害,乞就各州县阅习,缓急以保乡井。
王公然其说,以闻于朝。
四年秩满,通判阆州
阆在蜀居四路之中,经总制之属岁入缗钱几百万,有司复责增羡,民大困。
公稽入为出,酌三军之中数,力申总领所为定额,公私皆以为便。
总领李公昌图委公行视边徼,公雅有四方之志,欣然繇剑门汉中,历岷凤,瞰秦陇,览山川之险要,考秦汉魏蜀之遗迹。
道出武兴,为吴公挺言之,吴公嗟异曰:「西州无子俦者」。
成州马琥得罪于宪使,按其赃,内一项为钱万八千缗。
时宪使得以粉牌直达四路事,官吏侧目,观望风指,符合体究。
朝廷下兴元帅司选清强官鞫之,帅以委公。
公尽索券历考验,其钱乃先期发往总所鱼关充籴本者,收付甚明,竟为辨白。
李公与制帅议欲择善郡奏辟,公以母老力辞。
八年赴阙,授知兴国军
入对,其一论士大夫诞谩之习相师成风,今后有建议之人大言无效,乞断自英鉴,如太宗朝除籍削任,追纳赐金,使天下之人砥砺名节,趋事赴功。
一论西南夷近时开边衅者,起于官吏或亏其互市之直,豪民或侵其旁界之产,以激其愤,至解仇合党而反雠于我;
又镇寨官平日虐用土丁,使其亡入以为乡导,乞下制置与逐路监司严行禁约。
一论四川茶马司宕昌、黎、文等州市马万二千馀匹,不应格者官既不买,又禁民间私售。
夫马在官与藏于民一也,与其弃之化外,孰若养之民间为吾外厩邪?
乞听军民从便收买,缓急可以获用,既收夷人之心,复与省地之利。
一论铜钱渗漏入南北二番,乞禁解盐入界,沿边不得用铜钱,及有市舶去处,亦止以铁钱行用。
孝宗并嘉纳之。
俄丁令人忧,居丧尤尽礼,芝生二本于房。
服除,差知靖州
入对便殿,首论通判郡守之权,参议帅臣之事,乞加选择,其老病贪懦无资者不得预兹选。
又论诸州鞫勘公事,狱官必先具节款以探守臣之意,轻重高下,无复朝廷之法。
且狱官承勘不公,自有签厅司法可以疏驳,州郡监司可以按发,何必先具节款?
乞行下诸路,违者许监司按劾、台谏弹奏。
又论襄汉之地在上游为重,所以通吴蜀为一也。
境接唐、邓,土野平旷,汉江浅狭,隆冬可涉,而出戍军马如遇调发,则听鄂州都统节制。
襄阳逼近北界,去鄂阻远,缓急俟其往回,必不及事。
况鄂为内地,不必重军,襄阳极边,戍人单少,宜移武昌大军戍襄阳,留水军控沔鄂,以守则固,他时进取之计,何求而不得?
孝宗称奖再三,曰:「卿言极是」。
且与公反覆论边疆事体,公具言始末,因历诋辛巳岁谋臣战将之失,及论进取所当先,粮食所当储。
孝宗曰:「朕他时用兵亦只因粮耳,非卿莫能为朕用者」。
公感殊遇,复陈说数千言,辞意激昂,孝宗犹未进早膳也。
公退,扈带环閤迎于殿门,谓公曰:「对扬合上意未有如公者,行且大用矣」。
翌日宰执奏事,孝宗谓曰:「昨日朱某上殿议论极可采,有才如此而弃之远郡,岂为朕用人之意?
可别与一近阙差遣」。
诸公以不素料错愕莫对,会庐陵择守,以易靖。
吉俗号珥笔,讼牒纷委,公处以简静,裁以果达,桀黠退屏,狱犴衰息。
值岁中歉,公夙宵讲究,先事备豫,明赏格以劝分,示刑禁以戢盗。
前后三上奏,得米数万石,赈给单弱,禁止奸蠹,人受实惠,豪右无遏籴,细民无流移。
明年岁稔,公又痛裁冗费,辑材鸠工,增修城郭,改筑学舍,民不知役,士论尤归之。
磨勘朝奉大夫
广右盐法,客钞不行,孝宗妙选帅漕,往究利病,于是以应公孟明领帅事,除公转运判官,且趣令赴阙。
公入觐,天语劳问数四,且曰:「本欲留卿,西广盐筴敝甚,舍卿无能辨此,可与应共审实务,令经久可行」。
公谢曰:「臣驽钝不足以仰副隆知,不敢爱力」。
孝宗为动容,公又上论西蜀事宜,其略曰:「今所谓边非唐所谓边也。
唐为边患者止于云南六诏,故以益州为襟喉之地,便于经略,而韦皋、李德裕、高骈辈皆居剑南
若今日西蜀,自我艺祖断自圣谟,画大度河为守,夷人震慑天威,二百年不犯塞,逮今益以衰弱,此其备不在成都也。
今之蜀正犹三国之蜀,北与曹魏为邻,诸葛亮据箕谷,攻祁山,出散关,围陈仓,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渭南,未尝一日安于益州
而今之制置使乃居成都,有终任未尝至汉中者,尚能为陛下控扼险要,规取中原邪?
今之六诏,成都帅司之兵自可备禦,欲乞移制置司兴元,与荆鄂建节首尾相应。
兴元汉高帝所兴之地,褒、斜谷正在其间。
昔魏延言诸葛亮,『请精兵五千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不十日可到长安,而公从斜谷来,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正今日形势也」。
又论士大夫风俗逞私憾以相诋讦,乞戒敕百官,精白一意以奉公上。
被趣行之旨,兼程踰岭,上盐奏,其略曰:「臣入静江界,延问父老,皆蹙额告臣以卖钞之害,谓钞法初行,静江尚有富商数十家可招诱;
自乾道变法,皆乾没所有,多转徙湖湘,其存者又破家荡产矣。
府岁发县就卖之盐,为宰者即置酒招致上中户劝诱认数,实则视产税多寡抑勒承买,不从则以刑法胁之,令先以砧基簿抵当入官。
既得钞请盐,又有川涂之程、舟车之费,磨以日月,耗损不赀。
而受钞未几,官催入纳,急于星火,枷锢捶楚,无所不至。
一二年来,上中户亦穷困为下户,而官司岁科不已,或三五箩,或十数箩。
其力不能自往搬请,必至低价转售,约所纳之钱,所折已半矣。
又有荒废之产赊抵在官,或沉失,或死亡,官司不免勒邻保认纳,一人之钱波及数十人,人人愁怨,已不聊生。
会府尚尔,诸郡岂复有商可劝诱邪?
夫变为客钞,建议者徒以官搬科配有食贵盐之害,不若客钞便民,使朝廷贪爱民之美名而变其法。
自今观之,静江官搬之前斤为钱百,变为客钞之后为钱百三十矣,尚何便民之有?
诸州守臣为巧计者,差衙前及出职吏人诡名客贩,公然官卖。
既获其利,又得岁计增给,用度宽纡,或乞免岁计,或乞放残税,称是自能撙节,敢为诞谩,以希幸进。
建议之人更相容庇,以为盐筴之效,凡所以为州郡之备者悉以废弛,恐致萧墙之祸,噬脐无及。
陛下前以人言而变法,今以人言而复旧,何容心哉」!
奏入,有旨令从长相度,复旧法,毋致再有科抑。
公于是朝夕讲究通变之策,或画项条陈,或每事指奏,详赡明白,事悉施行,法至今人安之,由孝宗之刚明而公能力主其说也。
公以久去坟墓,力上祠请,有旨令再任。
公守法益虔,涖事益精。
又一岁,除直秘阁京西转运判官,以初复盐法措置有劳也。
公至襄阳,条陈备边便民之策,其论控扼冲要则有分屯江陵之奏,论额外效用则有收刺子弟之奏,论剥浅船卒则有省费去扰之奏,论请佃官田又有限年首实买契之奏。
公深知民间纤悉利病,时张公杓帅襄阳,相得驩甚,而张公尤服公之识鉴。
再阅岁,除知静江府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进直焕章阁时绍熙四年也。
公年六十矣,再入炎岭,无所顾惮。
初,公为漕,乐易抚下,皆有恩勤。
开府,号令严明,矩薙整肃,胥吏𢥠惕,部属警励,故旧不敢干以私,谈者以为适为政之宜。
帅司每岁差官吏至邕之横山寨罗殿自枙马不下三千匹,费锦彩盐银约二十万贯,循习多弊。
公申明措置凡十九事,次年蛮马纷至,且多良者。
兴安县灵渠秦史禄所凿以达湖广之漕者。
又增治城壁,为屋千八百八十间,越十月而成。
盖南方土燥,城必屋覆而后可久,屋制如常则无以施守禦之具。
公乃创意,样若战棚,内庳外崇,上施带枋,栉比圆角,圆角之上复布箦,载泥而复以瓦甃,其坚壮可以拒炮石,立战士。
外檐包砌女垣,可以施弓弩。
用竹瓦木砖、役工皆以万计,无毫釐取于民。
事闻,特授中大夫,以奖其劳。
庆元初元冬,召赴行在所
二年三月入对,俄除军器监
五日丞相余公谓公曰:「上知公可用,适选饷臣,公能为朝廷一行否」?
公答曰:「东西南北惟上所命,不敢以内外为间」。
翌日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公至治所,稽考财货本源,叹曰:「国家财计如此而用或不给,渗漏多而浮费侈也」。
乃痛自节损,窒罅剔蠹,不顾众怨。
如诸州纲运至仓者,监守胥吏以至篙梢表里造弊,所纳湿恶,储积易腐。
公阅庾吏数踰百,供仓官驺徒者复倍之,公曰「此皆雀鼠也」,于是悉汰冗食,疏为定额,明示要束,人莫敢欺。
朝廷岁下和籴,乃自措置收籴,得米十四万石,价视旧损十之一,办集又在诸路先。
维扬城初计修筑费缗钱二百馀,日役万人者半年,诏公往来董视。
公见其城坚壮,徒为巨费,即以状闻曰:「扬州之城本太祖皇帝江南时所筑,臣堑其根土坚如铁,砖至数寻。
视砖之文,有饶、歙、袁、抚、衡、鄂、莱、海字,乃知艺祖既混一区夏,合诸郡之力而城之,规模远矣。
史臣谓周世宗韩令坤筑,盖传误也」。
阅实元料,百用其一。
庆元二年正月,升本寺卿,以修城省费、和籴先办也。
运渠在润境百三十有七里,岁久闭塞,小旱辄胶舟。
公阅图经,丹徒平视江潮,乃浚二渠直达于江,各立斗门,随潮进退而启闭,渠不乏水,人飨其利。
四年春,有旨赴寺供职。
公归班,面奏二事,一曰桩积军粮,二曰招刺子弟。
大略谓朝廷岁下四总所和籴各数十万石,令守臣认数桩管,以为先备也。
总所经常之米,或因州县荒歉,或因纲运欠折,宣限迫急,未免借兑,岁复一岁,厥数滋多,所谓桩管者徒有虚名。
乞取会每年诸州水旱除放及纲运欠折之数,别行科拨应副。
总司其桩管之数,止许以陈新相易,不许兑用,庶几缓急可恃。
又被坚执锐之士,招之于乡井之穷民,不若取之于军中之子弟。
彼其生长辕门,素习翘关,弓马便利,膂力刚强,与乡井穷民有间也。
今军中兵额亏甚,而招刺之法不及,使之仰给于父兄而口腹每不足,宁无意外之虑乎?
乞下诸军,遇有额阙,悉以子弟充刺,数千百之精锐可一朝而得。
八月,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
五年六月,兼知临安府,带浙西帅,事尤繁剧。
公以近侍史馆兼领,处之裕如,阙然阙服。
九月,转太中大夫
十一月,守阙。
明年春,三狱皆以空告,上赐玺书奖谕。
公顷仕阙足疾,至是增剧,力上丐祠之章,圣眷阙隆,褒诏不阙,给阙始免知府事
四月,以疾不起,享年六十有六。
遗表上闻,朝阙赠宣奉大夫,爵休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公风骨峭整,若不可阙,而接物则和平乐易,辞气质简,若不委曲,而析理则赡蔚精微。
性友阙业悉推予昆弟,俸馀又经纪其生。
官既通显,官其犹子三人,其二以阙义襟倜傥,亲族故旧之以匮告者,至辍衣食以赡。
公为学务为有用,尤加意于诗。
其在南中所作,多载《续桂林志》,遗藁巨箧藏于家者尚未编次。
自持麾节,尤务收拾人物。
属吏之有才行,边将之有勇略者,每被荐拔,居显职。
娶洪氏,忠宣公之幼女,积封至令人。
令人之在室也,其兄枢密遵时在翰苑,以书抵兄丞相适曰:「必欲妹有归,无如朱君」。
故令人归于公。
令人言动有法,勤俭恭悫,人谓公之贤有内助焉。
公之薨也,令人哭泣致疾,后公十二旬弃世。
子男三人:克己,脩职郎、前衡州司户参军
立己,将仕郎
成己,登仕郎,秀美而向学。
女一人,适宣教郎主管佑神观汪纲侍御史义和之长子也,才器渊博。
公与令人爱女甚笃,故遇汪君加厚。
公易箦之际,司户衡阳将仕登仕尚幼,公以后事属之,且字呼之曰:「吾得暝目,有仲举矣」。
孙男一人,未名。
诸孤以嘉定元年三月二十二日葬公于枫林之原,令人祔焉,遵先志从祖茔也。
将葬,司户走介以书来曰:「先君子行实不可以无传,子盍为载之」?
钥椎鲁不文,辱公殊知,公帅广右,以所知荐,公贰冬卿,以自代荐,今将奚辞?
谨状公历官行事如右,俾名世之士志隧表阡与史氏编录于此乎考,谨状。
嘉定元年月日,门生承议郎、干办行在诸军粮料院谈钥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