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壬戌三月七日寿子玉巡帅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开府江汉,旌旗下岳州
众峰趋太室,一月南楼
谈笑轻刘表,风尘揖马周
功名非为己,未敢贺封侯。
将过益昌先寄冯允南使君 北宋 · 杨寿祺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衮衮京华志气低,归心长伴日轮西。
苍颜白发因新选,明月清风思旧溪。
屈指光阴时节晚,举头霄汉路歧迷。
巴陵太守应怜我,准拟经过醉似泥(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七)
湘江上忆故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湘水逢春色,巴陵送远行。
江湖闻战伐,花鸟近清明
放马天连草,听莺雨满城。
故园今万里,佳节倍伤情。
攻守论绍兴十年 宋 · 黄成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四○
爰自维扬失守,翠华南渡,南北之形,于是乎判。
吾之不能北讨,犹贼不能南来,其势然也。
方今天下有自守之形,无出攻之形。
况夷狄兼燕、两河、齐、秦之地,而用之奇谋秘计,出鬼入神,邈不可测。
刘豫禅中国之势,拥天子之权,制政者凡十年矣。
彼一旦废逐之,不降阶序。
运十年之齐,而合之燕云;
驱万乘之主,不翅孤豚。
然陕右河南诸叛视豫之废,非不知祸次及其身,然莫敢谁何者,其用国有谋,盖可见也。
君侯自视吾之用国,与夷狄之用国孰愈?
其贤者在位,其能者在职,其上下之情通,其号令一,其赏罚信,其政事修举。
凡是数者,吾有弗逮也,而兵力形势又居其下。
重以沿边四军,一进一退,首前尾却。
挟此三不韪,吾特进讨焉尔,是乌能与夷狄角哉?
故曰,厥今天下有自守之形,无出攻之形。
君侯所以用荆襄者,亦出攻乎,亦为自守计乎?
某愚不肖,窃料君侯之兵决不可以独进,而自守之策亦未有得。
持十数万之众,进不能以攻,退不能以守,直为此懔懔,何也?
今攻既不可议矣,请言守之策。
荆襄二道,天下之冲也。
其要害之地有三焉:曰武昌,曰襄阳,曰江陵
武昌足以控淮西,然不若襄阳兼淮汉汝颍而制之也。
襄阳足以控淮汉汝颍,然不若江陵兼汉沔吴蜀而制之也。
故其地形最强者惟江陵,其次惟襄阳,又其次惟武昌,大抵上流为重。
方今君侯大屯在武昌,而分戍襄阳
江陵襄阳之蔽也,曾不置兵焉。
武昌、戍襄阳者是也,而空江陵者非也。
是何也?
夷狄不南下即已,就使南下,其名若寇吴者、寇蜀者,而精兵劲骑萃于汉上,数道并进,使吾莫知适救。
多以马载粮,粮尽而马继之,必将屠我襄阳
武昌敕兵日夜倍道,凡五六日乃至襄阳城下,胜负之势未可知也。
不幸而少却,则襄阳亡矣。
襄阳亡,敌固无急乎武昌,背荆门,趋江陵,如蹈无人之境,而江陵亡矣。
并夷门,取利、归,兼巴陵,置重兵于襄阳、于江陵,而江淮汉上流之地尽入贼矣。
江淮汉上流之地尽入贼,而吴蜀可忧矣。
今尚庶几其不至是者,恃襄阳之有兵也。
襄阳之兵之可以必守者,恃武昌之有兵也。
兵志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襄阳隐然为吾蜀之蔽,其去武昌盖七百里,是大援乃在七百里外,非所以示敌之不可攻也。
君侯留一二亲信守武昌,而亲以兵开府江陵,为襄阳重者,策之上也。
若犹未也,宜分万人,五千屯江陵,五千屯荆门
荆门襄阳后拒,江陵荆门后拒。
襄阳有急,荆门之兵出于襄阳江陵之兵出于荆门
贼今日至,而援兵明日接于城下矣,故可使夫敌人不得轻出以犯我。
重荆门江陵之屯,所以重襄阳也;
重襄阳,则江陵安;
江陵安则吴蜀举安武昌无忧也。
惟是三镇更相掎角,君侯诚分屯焉,居无事,三镇鼎足而峙,武昌且可无汉沔之忧,得以控蕲黄,援合肥
自古取吴取蜀多由江陵,主上捐全楚之地畀付君侯,固为其能保庇之,以重我吴蜀也。
今攻守之策两废不讲,贼并襄阳,入江陵,是直坐吾腹中尔,四肢当何所用力哉?
天下有投机之会,有持久之计。
某前所谓汉唐之创业与其中兴,其成功之日,甚者不出二年,此投机之会也。
今中兴以来十有四年矣,中原尺寸之土未闻有入职方者,而贼势视靖康炽甚,则彼此务为持久之也。
襄阳特立于外,而武昌乃七百里外,疲于奔命,此岂左右吴蜀持久至计邪?
诚使襄阳后拒有荆门荆门后拒有江陵,贼虽旦暮至,吾不七百里疲于奔命,故可以持久。
题甘雨应期图戊午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今岁长夏无雨,田禾将尽稿,费中丞忧之。七月八日,率僚属步祷诸神祠,遂连日甘霖大沛。今届秋成丰收,倍于往年。苏守任君命工绘图,索余诗纪事,敬题左方。
我不知苍苍者天、薄薄者地,至竟于人何关系。
洪范五行传所编,毋乃附会非实事。
及观中丞祈雨雨应期,乃知天人果相契。
今年盛夏愆膏泽,桔槔将吸长河竭。
可怜农夫千滴汗,不博田间雨一滴。
中丞对此忧心忡,芒鞋步祷玄都宫。
当其泥首乞民命,敢谓一念能感通。
此意早达九阊九,作使列缺丰隆百灵走。
鞭起痴龙鳞鬣飞,倒捲太湖喷郊薮。
遂令江北江南尽沾渥,捷于调水之符噀火酒。
从此村氓企脚眠,准备乌乌歌击缶。
苏州太守绘作图,湿云一幅犹模糊。
邀我题诗纪灵异,我亲闻见词非诬。
回忆歊阳暵为厉,家家祷雨声如沸。
民祷不应公祷应,颇疑天亦太势利。
庸知万命所系牧身,一方灾祥视其人。
即今回枯起羸瘠,有目共见功通神。
得不群颂中丞作霖手,中丞却复欿然不自有。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十五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长胜称无敌,当年部曲名。
弟兄好风义,将士必忠贞。
落日驱军远,孤城上马行。
两河财赋尽,不借朔方兵(初居岳阳时,公纳圻言,与张雨帅释嫌联盟以去敌得助。雨帅适遣人来修好,乃约为兄弟。至是张欲遣精兵十万助公恢复,公以河南民力已残,不忍重累,谢之。)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征南杜元凯,一鼓下川湘。
欲致共和治,何分南北强。
讴歌闻梦泽,兵马在衡阳
满腹踌躇志,威名震八荒(民七戊午,曹公为四省经略使,公任第三师师长,兼援副总指挥,与湘军大战于岳阳,破竹之势直趋长沙而不入城。驻军衡州,与湘将赵恒惕相约停战。驻衡二年,秋毫无犯,四民爱戴,声望大起。)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八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寒雨连江夜,藏舟向岳阳
渔樵真满地,壶馌喜从亡。
海内纷棋势,湖心发酒香。
洞庭盛宾客,谈笑看潇湘(段公再执政,闻海军将不利于公,乃夜入岳阳。湘人感公德惠,保护备至。居湘一年,物望愈隆,扁舟洞庭,隐然负天下之重。)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十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南口班师日,江头铁锁开。
洞庭秋水盛,百粤异军来。
裘带投壶客,风流亦可哀。
石头好烟月,暗自照琴台丙寅武汉会师,是秋公方督师河北南口方下,即日回师归汉。岳州已失,战于汀泗桥,孙馨远坐视,遂致败绩。)
第三次辞免除礼部尚书申省状嘉定十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二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焕章阁直学士朝请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某。
护蜀罔功,侥倖满替,伏准恩命,除礼部尚书
寻具辞免,丐祠而归,续准降诏不允。
六月初至岳州,再具辞免,八月半静江府,准省劄指挥,三省同奉圣旨:「依已降诏不允,不得再有陈请,仍疾速前来供职」。
闻命震惕,情迫于中,辄冒严诛,沥血控请。
窃惟君命召不俟驾,于礼固所当然;
有疾不能造朝,其情亦在所闵。
伏念某天予甚啬,夜行不休。
入而奉笔橐于清厢,出则建牙幢于巨镇。
公朝谓其忠实有馀,而材力不逮,往往用其长而护其短,曲加容覆,未底谴诃。
及其抱病危困,又为除代,俾得生还,春官摄承,更叨清近之选。
恩隆数异,前所未闻,感戴鸿私,若为称塞。
自当仰体勒归之意,策钝而前。
实缘某自壬申岁持岭右宪节,半年行部,遍历瘴乡,因染风眩之疾,十有三年矣,病根日深,遂成沉废。
加以多事损心,健忘尤甚,怔忡自汗,通夕不交睫,或睡而觉神不附体,恍然久之而后定,此皆垂亡之證。
某岂不知命出惟行,三渎有罪?
自非衰病大不获已,其敢烦亵徒自速辜?
伏望朝廷念某平生劳苦之踪,末路凋残之状,察其真切由衷之恳,特为敷奏,畀以祠禄,实出生全之恩。
按:奉圣旨,依屡降指挥,不得再有陈请,仍疾速前来供职。
闰月半清明感怀岳阳时在保定军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黄鸟鸣风柳,今年客范阳
两河来马背,三峡入猿肠。
飘泊独成久,繁华心暗伤。
桃花春涨发,万里怨清湘(前年今日,霞客至岳州视余病。)
徐明叔湘西磨崖图(崖在湘西白鹤峰,纪官军破贼) 宋 · 王庭圭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九 名胜类
衡山高出北斗边,九疑苍梧相属联。
群峰环走如却立,山脚插入潇湘川。
朱陵渺邈迷处所,白鹤喷薄飞流泉。
坐看徐郎拂绢素,尽驱山岳置眼前。
徐郎岂是真画手,酒酣游戏乃其天。
巴陵洞庭连浦溆,鲸鲵蟠穴为贼渊。
诏谓将军出旗鼓,楼船蹴踏惊浪喧。
欃枪夜落照湖水,雕弓十万犹控弦。
湘西古寺最奇绝,丹崖翠壁开何年。
况公文章善叙事,大字怪伟宜镵镌。
中书异时观落笔,因烦吮墨图凌烟。
孟公韩公毛发动,腰靫大羽冠进贤
他年中兴事可考,公名亦与兹山传。
省斋集跋绍熙五年正月 南宋 · 郭应祥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七、《省斋集》附录
淳熙辛丑春,余待试南宫,始识廖天民临安客舍。
后五年,余为巴陵簿,天民实领尉曹,簿与尉官相近,寅夕相与商确。
职事之馀,觞咏追随之乐殆月无虚旬也。
久之,天民以侍养弃其官,余尝三致书道挽留之意,天民勇于归,余怅然自失。
后二年,天民有子登进士第,与舍弟应龙为同年生,亦尝寓书交相贺也。
后二年,余外移衡阳丞,心独喜,自念他日造官下,天民傥犹里居,当追讲旧游也。
辛亥之秋,余就薄宦期,拿舟至蒸江,则天民之亡既除丧矣。
访旧惊呼之,念实切于余心,犹幸其子之贤,崇笃世契,交情久弥厚也。
天民自少力学,五举而后收科。
于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义理之奥;
于文无所不工,而尤长于吟咏之适。
今所谓《省斋文集》者,盖天民既殁之后,其子所裒次者如此。
若其平生弃藁散漫不存者,又不知其几也。
余与天民厚,不待诵其书而已熟其为人,未识天民者,傥开是编,亦可以想象其风采矣。
甲寅孟春,因假其集至官舍,庄诵数过,敬书此以归之。
是月晦临江郭应祥书。
次前韵酬董衮臣使君见寄(时公知岳州 宋 · 王庭圭
少年通籍金闺里,持节荆湖已三至。
巴陵江水天上来,楼观峥嵘半天起。
使君才气雄山东,豪曹巨阙谁争锋。
谯门高开洞庭野,鼓角震动鱼龙宫。
此中为郡(四库本作景致)最佳处,宴间不复谈征虏。
题诗远寄江外人,政恐六丁来下取。
岳州二乔墓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寒食巴陵郡,春深风日凄。
林花时一落,烟鸟不闻啼。
艳色亦千古,游人成一蹊。
苍梧愁二女,相望洞庭西。
巴陵杨明府君山东坡蒋夔寄茶韵 清 · 秦武域
 押先韵
人生饮啄无非缘,百年遇合随所便。
粗粝腐儒饱即可,谁能水陆穷芳鲜。
独怜有好渐成癖,嫩蕊活火烹新泉
日铸郑宅昔曾试,碧瓯玉乳浮花圆。
一自买舟下南楚,便如渴鲸思吸川。
二月雷动蓓蕾结,家家摘取当新筵。
岳州黄翎品最上,浥湖注目遥生涎。
几叶润喉破烦闷,陋他蜡面膏须研
巴陵神君治第一,君山贡物如当年。
拣选金芽献天子,王公次及谁能先。
而我独为乞少许,但搜拙句无须钱。
殷勤烦君倒筐笥,白绢三道斜封缠。
寄到山家百拜受,肯付稚子姜盐煎。
江上清风朗月夜,七碗啸傲凌前贤。
陆羽卢仝今已矣,后之来者谁媸妍。
诗成亟写博君笑,珍重他日还相镌。
易公仙祝融观旭图 清 · 李锴
赤龙朱鸟纷经营,缔结火德凝阳精。
衡山崱屴耸天半,北斗低亚南斗平。
天风萧萧云冥冥,雨气洗濯芙蓉青。
巴陵之水连洞庭,浸淫岳麓归无形。
中有祝融峰特起,下视苍茫九万里。
夜半日出扶桑东,金芒射天红射水
光怪翕赫万象分,呼吸帝座通三神。
灵旗侧下湘夫人,寒飙远举云中君。
此时繄谁坐空碧,易君自是湘南客。
眼光炯炯相激射,帝将假君双羽翼,看君高飞横四极。
衡州送行诗轴序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三六
往年盗起巴陵,羯奴饮马于湘水,最后孔彦舟、曹成转劫衡桂之间。
岁仍饥馑,数百里无炊烟,官府抢攘,荡然无复纪纲,狱讼赋役皆失其平。
至于衡阳,创残特甚,而又比得不能太守
绍兴五年,上选能治者,乃命开封向公以直秘阁佩铜兽符,来牧是邦。
始至之日,掀其积蠹,汤沐而栉梳之,威驱恩收,民获苏醒。
因索巨奸数人流之,而宿魁吏董瑜者倚宪台暴横,前部刺史二千石咸莫能制,而公实去之。
于是郡中振慄,奸夫盗儿缩气不敢摇。
群小人不便,造飞语闻于朝,公果坐是罢去。
衡阳之民数万遮使者自言,而相与哭于郡庭者累日,抑不知前史所称良吏去之日攀蹬卧辙者,曾有如此之盛乎!
予览衡州送行诗轴与士大夫自荆湖来者,其言皆然。
今明天子在上,二三大臣方拣拔良二千石,图回中兴之功,輶轩使者项背相望于道,必有采此诗以献于上,辨太守之冤,以慰衡阳之人,于是窃序其事而载之卷首。
左朝奉郎刘公墓志铭乾道六年十月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五、《卢溪文集》卷四五、《经义考》卷八○
刘氏世家安福县,即古安成郡也。
自宋彭城王义康废徙安成郡,因家于郡之西隅,其族至今犹繁也。
五代之乱,所在盗起,有刘德言者率游手之民团聚为乡兵,以捍闾里。
事平,以其兵归朝听命,艺祖嘉之,以兵属诸将,以文官赐德言,终于水部员外郎
水部八世而生朝奉讳安世字世臣
幼敏悟,自知力学。
时从祖讳溥,方以能文博古为世名儒,晚年魁天下,特奏名。
每见世臣之文曰:「汝方髫龀,文已可观,恨吾不见其成耳」。
由是举族儒业,皆从祖与世臣渊源所自也。
世臣自负其材,谓科名可必取。
每遇取士之岁,多士咸集,纡侈袂,曳方履,望棘门将鼓箧而入,辄以近亲期服阻不得试。
凡如是阻试者连更六次,岂天付之才而阨其早达,非命也夫?
绍兴十四年,始获就试,是岁掉鞅者五千人,以君为榜首。
十七年又以第四人荐,说者谓北斗第一至第四为魁星君,平生未尝遭黜落,才两试而两魁多士,其材不可敌也。
明年进士第,授岳州司户参军
狱有野夫佣雇于大姓家,父病乞归省,主人不可,野夫径去,其家诬以盗物而去。
狱已具,君争之曰:「奴以孝而省父病,乃诬以为盗」。
众服其说而释之。
郡丞以财用不足为名,议减将校月支,诸军日守司户之门且哗,州民大恐。
君曰:「给纳吾职,非丞事也」。
亟发帑给之,无一人敢叫譊者。
郡丞初怒君,至是反自愧,作诗以赠君而称其材。
后为永州教授,适丞相张魏公徙居是邦,今侍郎王公宣子绾铜虎符,二公皆注意延誉之。
迨魏公再用,欲荐之而以谗去,君亦抱疾求退矣。
秩满,改宣教郎,知赣州雩都县
邑大而俗犷,有大驵孙氏、钟氏为害,异时为县者莫敢辄呵。
君首穷治此二人,而蘖其根芽,三年遂以无事。
君素有微疾,当此冗剧,病益增,大守为丐祠禄以归,转朝奉郎致仕。
终于家,享年六十有八。
父思,赠右承事郎
母李氏,赠太孺人
妻彭氏,封孺人
男四人,格非、去非、胜非、知非,皆业进士,能文词。
格非奏补将仕郎
女二人,嫁李大年、罗昌辰。
夔州录事参军窦依君之考临终,以诸子皆早亡,婚嫁未毕为忧,君泣曰:「安世任此责,愿无忧」。
厥后聚诸孤同居,赀产秋毫无私,诸孤婚嫁了方及己子孙。
远近闻风,负箧而来学者,户外之屦常满,其学以明道通经为主,不专传注、世俗之文。
有文集三十卷,《论语尚书解》二十卷,藏于家。
遗命不得以佛事荐享,盖平生所不喜也。
将以乾道六年十月庚申,葬君于循化乡封紫岭之原,其孤携奉新杨廷秀所撰行状来请铭。
廷秀名万里,自幼执经帐下,学成即登第,益能为文,以显于时,不忘师学,尝言:「张魏公丞相侍郎张子韶服友之服,今侍读胡公清节先生萧子荆服师之服,万里今亦为刘先生制服」。
先期,门弟刘承弼复与众私谥曰清纯先生
呜呼!
师弟子朋友之道废久矣,忽见此举,可以兴古礼,振颓俗,遂并书于石。
铭曰:
世有通儒,清纯静默。
不求人知,名自赫奕。
挟艺射策,每发中的。
三历州县,洗手就职。
宰臣欲荐,命制其力。
考其平生,勒铭于石。
喜故人自湘来淞江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六
思君正值菊花开,千里相逢盍把杯。
夜渡岳阳人不见,江湖明月橹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