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顺应庙记 宋 · 李琮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二
赴人之急,而能抗辞以兴释围之师;
分人之忧,而能督将以拒残民之寇。
自非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畴能及此哉!
宜生则为豪英,殁则为神灵,福庇生民,功扶社稷,历千万祀而庙食无穷,封爵益崇也。
《祭统》所称,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皆得与于祭典。
后稷、勾龙以平水土、教稼穑得通祀于天下,而历朝将相名臣,亦各以其忠烈得血食于所治。
凡此者,皆以其有功于民,故社而之、尸而祝之。
后世因其辅国祐民,又从而褒宠之,所以顺民之心,以明报神,以教事君也。
东汉之季,盗贼竞起,民无适归,奸雄豪杰,乘时肆志,擅甲兵、植强大以觊非望者,所在如是。
太史公独以迈往之资,怀忠仗义,解纷弭乱,志在康时,其功勋行事,备见于吴史。
考其本末,可谓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而有功于民者也。
盖尝论之,处纠纷之世,非文则无以出奇制胜,非武则无以摧坚挫锐。
公在当时,虽非突围挑战、中鹄破的,施之于武,然画谋决策,应对周旋,盖亦有文事焉。
观其救北海之危而乞师于玄德也,引义慷慨,不过数语,而凛凛烈丈夫之气,备见乎辞,非其文能若是乎?
而本传所载,止称少而好学,其文乃不他见,岂公所学皆实用之文,而以章句之文故耶?
惜公以文武全才,设施未究,天不假年。
考其功未足以称其才,临终之言,自以不及升天子之阶为恨,其志概可见也。
公庙食兹土,盖孙仲谋统事之初,以公都督海昏有功,遂悉以南方之事委之,故其薨也,葬于此而庙食焉。
然庙之建千载矣,其庙号封爵,曩皆即其旧而称之,独未见有以公之遗德馀烈闻于时而蒙宠光者,岂潜德发辉,固自有待乎?
圣宋光尧寿圣皇帝在位三十五年,金人败盟,侵扰淮甸,朝廷方督诸军遏绝剿除,既而百灵助顺,金即殄灭,有诏天下,具所在灵应素著以闻,将议褒封。
此邦之人备述公禦灾捍患之功,敷奏于廷,于是顺应庙额首颁。
明年,嗣天子以舜绍尧,进登大宝,邦人因所降赦文,又条上公功,请列爵故灵惠侯之封,复膺其赐。
命下之日,县官暨井邑,笙箫旗鼓,迎诰至其本庙,望东南虔拜,宣布所封,已侑神三献,大夫、士相与饮福受胙,酒半,令尹陈君举觞而言曰:「庙额封侯无愧矣,而事之所遇,得不为千载一时乎?
夫神依人者也,千载一遇,虽本神之功,而其缉谋经理,实二生力焉」。
盖指琮之子大源与邑人杨闻诗之子骥而言也。
琮起而言曰:「公之遗德馀烈,凡属当时所治之地,无不蒙其惠,而此邦之人,事公弥敬,饮食必祭,水旱疾疫,盗贼窃发,无不以祷,祷则必应。
琮族居密迩公之祠场,而环庙之山,与夫庙地又皆世业,故感公之惠为多,在建炎间一新其庙貌,至今历时之久,椽腐瓦碎,门颓墙圮,幸因建侯之封,将率诸弟再葺而新之,并叙今日所致之由,而刻诸石」。
士大夫同辞而赞曰:「兹盛事也,非子其谁宜为」!
琮既言矣,敢不
公有行庙在邑,邑人以每岁端午前期扶老携幼,迎公入行庙,留祭五日,为游江乐神之戏,节后一日,复倾城送还本庙。
故赐额之敕,杨闻诗分掌在行庙,而本庙在墓地,故封侯之诰,琮实掌焉。
诸葛孔明之殁也,人思之,所在崇祀,而汉诏独以庙墓为正,故今录公封侯之诰,与公存殁功烈终始之大略,刻石本庙,昭示将来,庶几公因其所封而厚其福于辅国祐民,则自侯之封等而上之,复将有所遇焉。
乾道三年四月一日戊辰立石。
令尹陈君,右承议郎光祖也。
按: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乾隆十五年刻本。
官员滥请受袋盐息钱事奏淳熙十六年九月 南宋 · 钱端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四三(第四册第三二九五页)
窃见淮东诸处盐仓支发袋盐,依元降指挥,每袋于客人名下收取别纳袋息钱肆百肆拾文,专一应副盐事官兵请受、吏禄纸札船运脚乘等用。
年终有馀,起发赴镇江府桩管。
近年以来,添差盐官不釐务官请受,于上项钱内支给泰州二十六员,高邮军一十六员,通真州六十三员,每员月请百千上下,积岁累月,必当侵耗盐本。
本庄屯田行移文字繁冗奏乾道三年二月八日 宋 · 贾怀恩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
本庄除隶本军所管外,有高邮军淮东安抚司总领所淮南转运司镇江府都统制司并带屯田职事,逐处不时行移取索,委是文字繁冗,供报不前。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一五(第五册第四八四一页)。又见同书食货六三之一四一(第七册第六○五七页)。
赠邹医 宋 · 韩驹
 押尤韵
华陀一卷世不留,玉函三十龙宫收。
奇方异诀上帝求,稚川肘后真悠悠。
东京仲景儒家流,韵疏思密岂自由。
妙技乃与俞跗侔,后来继之有髯邹。
二子天授非人谋,内经岁久误弗雠。
髯独覃思穷披搜,草木寒温脉沉浮。
如磁取铁无虚投,朅来游梁自高邮翰林杂试推君优。
天廷锡带涂精镠,我穷羁旅古汴沟。
有妇抱病柴门幽,巫医百请不颔头。
卒然邀君为停辀,决去沉痾如决疣。
自言不取千金酬,只求一诗当琳璆。
高风绝艺两罕俦,我才不迨前人羞(王本作修)
祝君尚壮勉勿休,自致名誉倾公侯。
卖盐妇(一作杨维桢诗) 元 · 乃贤
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三日破铛无煮,老姑饥寒更愁苦。
道傍行人因问之,拭泪吞声为君语。
妾身家本住山东,夫家名在兵籍中。
戈崎岖戍(一作闽),妾亦万里来相从。
年来海上风尘起,楼船百万秋涛里。
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
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
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
中原封装音信绝,官仓不开口粮缺。
空营木落烟火稀,夜雨残灯泣呜咽。
东邻西舍夫不归,今年嫁作商人妻。
绣罗裁衣春日低,落花飞絮愁深闺。
妾心如水甘贫贱,辛苦卖盐终不怨。
得钱籴米供老姑,泉下无惭见夫面。
君不见绣衣使者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
莫弃吾侬卖盐妇,归朝先奏明光宫。
九龙岩题记熙宁八年六月 北宋 · 蒲宗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九
南隆蒲宗孟零陵邵阳,约京兆朱初平高邮乔执中九龙岩,二君皆以事不来。
而属官陈瑄相远一舍,畏暑疾暍,迟迟于后,且未至。
回视石间,见王璩、邹庸、黄辙、黄寔题名,又怅四人者已先去。
余终日徘徊,独行危坐,无朋俦相与同一时之乐。
盛夏大热,虽嵓中潇洒可爱,然意有不足者,遇此胜处,殆亦不能放怀自适矣。
熙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题。
贺刑部陈侍郎仍兼宗正卿修史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八、《佩韦斋文集》卷一四
执绥殷辂,叠组容台
花绶藻衣,于赫宗臣之贵;
紫囊玉佩,往持臬事之平。
采众记以定阙文,纂帝坟而昭治范。
丝纶诞布,绅绂胪驩。
恭惟某官揭日脩名,照人姱节。
庆元抗疏,未多六士之贤;
天圣甲科,重奏五云之瑞。
悬法星而纠察,仪农扈之剧丛。
八州绣衣,仍是壶冰之御史
太湖簜节,又光卿月之英游。
使臣既说于见知,仙省更闻于申命。
螭坳载笔,辉联北极之星辰;
翠幄谈经,恩浥清都之雨露。
属者殊庭之蒇祀,聿先多士而秉文
侍威颜于咫尺之间,对清问于斯须之际。
王釐尔成,来咨来茹,靡不周知;
君子既见,为龙为光,遂膺懋简。
亟焕设几赐金之宠,式图画衣空圄之功。
制礼乐,明政刑,孰拟此官之清要;
镇国家,安社稷,倚看帝载之奋庸。
某密藉庇庥,勉餫。
蚊负山而知惧,曷免颠隮;
雀贺厦而相欢,更依突兀。
虔修笺敬,总丐鉴融。
陈副使诗跋元丰四年七月1081年7月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大观录》卷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陈公固所尝闻,然不及见也。
今公之孙以公诗为阙读之,亦足想见其风采矣。
元丰四年七月一日高邮孙觉题。
按:《珊瑚木难》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言措置高邮军楚州斗门石䃮函管奏庆元三年六月十一日 宋 · 王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三九(第六册第五九四三页)
昨者奉旨开浚高邮军楚州盐城县,并修筑一带堤岸,皆已毕工。
今斟酌措置斗门、石䃮通大河港,所以杀水势之冲决,故去水速而所置稀;
函管通小沟港,所以节水势之高下,故去水远而所置密。
盐城县系上流,止有石䃮一座,即无斗门、函管外,高邮、兴化两县共亟管斗门止四座、石䃮止七座,却管亟管四十四座,并系绍兴五年所修置。
内石䃮已是高固,不必移改。
斗门、亟管视新开河底尚有低一尺五寸者,乃是当来修置之初,设为此弊,却欲暗窃运河之水以济其私。
甚失本意。
今斟酌水势,于斗门之外视新开河底以四尺为则甃砌,水若登及四尺,则流而入于斗门
于亟管之外视新开河底以三尺五寸为则甃砌,水若登及三尺五寸,则流而入于亟管。
其制悉彻石䃮而差小焉。
大率水小隘则先放函管,水浸溢则兼放斗门,水大溢则并放石䃮,必次第𦿞泄,及得其平。
尚虑顽民犹有私意,不放水则𦿞泄,辄行毁掘,则为公私之害。
欲乞分委地分巡尉每月一巡视,仍委知县每季一点检,如有毁掘去处,即申本司追断,仍与登时修整。
苟或凭蔽毁有损坏,从本司觉察责罚。
绍熙五年所修亟管不能尽复其旧,是致人户续有陈乞兴修者。
今尽行根刷,旧有亟管未复去处共二十座,并与兴修,均一。
次乞令逐县每年冬收成毕日检举,劝率挑撩无浅淤。
如有怠惰,不从劝率之人,即行惩治,贵得接续不治,成为久远之利。
寿宗求昏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
了无半面,未谐窥管之因;
属有片言,遂契投胶之合。
涓辰协吉,愿缔华姻。
女婉嫟有容,德门之胄;
而某小侄寿宗幼孤自立,衰绪之馀。
方申下女之求,适际有家之愿。
自惭非偶,遽参谢庭玉树之芳;
犹幸同声,庶闻嬴氏凤箫之应(《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又见《婚礼新编》卷二。)
女:右引作「小娘」。
代答书(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婚礼新编》卷四之五
窥夫子之墙,窃有执鞭之慕;
相君之舍,尚怀按剑之疑。
岂谓诸郎择对之初,不间下走抗尘之贱。
令嗣学士议论独守家法,文章已有父风。
郗鉴之客若无,视络秀之家何有?
敢图贱息,见谓好逑?
驰一乘之使以俯临,整三命之恭而下拜。
代匮可矣,奚为食鲤之求?
何贶如之,遂窃乘龙之喜。
参政侄女回虞守子亲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婚礼新编》卷四之五
枌榆同社,藐然鸡犬之闻;
羔雁旅陈,端若駏蛩之应。
遂徼一时之幸,永谐两姓之欢。
令嗣某官袭父祖之箕裘,而家法具存;
以某登仕兄幼女奉尊章之槃帨,而妇仪是习。
枣脩之贽以辩男女,不敢过焉;
蘋蘩蕴藻之菜可荐王公,永为好也。
董舍人问亲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婚礼新编》卷八
通德门四牡之路,莫窥墙仞之高;
平舆渊二龙之乡,幸接州闾之末。
俯膺大贶,重以好辞。
曲敦久要之情,永缔欢盟之固。
孙承务名驹千里,奇产万金,乃眷女孙粗閒姆训。
谓昏姻之好,莫如鲁卫之亲;
而声气之同,奚俟姬姜之贵。
代答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婚礼新编》卷二
寒暄未接,辄有意于求通;
声气所同,又何惭于非偶。
女巨门庆裔,选慎云初;
而某男陋巷诸生,攀援岂敢?
惟是昏姻之故,殆不偶然;
庶谐伉俪之求,永为好也。
答张氏问亲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
昏姻好合,亦已累年;
情义绸缪,殆如一日。
固应求旧,岂复图新。
令嗣主簿挺鸾鹄之姿,而尚栖于枳棘;
以某舍弟县丞幼女袭布荆之素,而不废于蒯菅。
发币孔嘉,贻书甚宠。
视崔、卢一时之望,固已欣然;
缔朱、陈二姓之欢,永为好也。
强宗求昏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婚礼新编》卷三
罄三请之勤,方惭率尔;
敦一日之雅,何贶如之。
兹者伏孙女属当择对之年,而某小侄强宗适契有家之愿。
命龟献卜,执雁告虔。
荐食之甘,靡虞于按剑;
交断金之利,式伫于报琼。
介宗求昏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六、《婚礼新编》卷六之七
访故家之剑,悼既往之莫追;
赋束薪之诗,庶后来之有继。
更重绸缪之好,盍申燕婉之求?
侄女宛如卫女之贤,问诸姑于淇水;
而某中子介宗者端若秦姬之子,见舅氏于渭阳
固已托于葭中,更欲施萝于松上。
故无失故,夫复何求?
新之又新,当自今始。
为五弟问姻王氏书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二、《浮山集》卷一○
必恭桑梓,孰先父母之邦;
薄采蘋蘩,莫重春秋之事。
兹图合姓,仰恃通家。
某第五男颛蒙何取于乡评,伏女二小娘子婉娩无忘于姆训。
岂韦布敢求夫佳偶,顾萍蓬久藉于馀光。
风土异宜,无若乡闾之旧;
蓍龟协吉,遂忘门户之微。
庶幸俯从,益敦永好。
为妹回蔡氏姻定书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二、《浮山集》卷一○
蝉联华胄,世久袭于金貂;
萍泛寒踪,身粗安于蓬荜。
敢图姻好,偶契夤缘。
某第几女子姆训无忘,第习劳于机杼;
令似从事家声是继,寖腾誉于簪缨。
闻命行媒,增辉蔀屋。
遂松萝千秋之托,愿拜嘉音;
盛羔雁五两之仪,益钦雅眷。
有少回礼,具列别笺。
代人姻事定书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二、《浮山集》卷一○
婚姻刘、范,求平时臭味之同;
阀阅崔、卢,孰若我乡闾之旧?
敢徼福于先世,用增耀于衰宗。
某人子职之馀,粗习前人之诗礼;
女姆训有自,不忘女史之箴规。
顷问名于行媒,许合好于二姓。
一溪共住,匪宋远跂予望之;
尽室均欢,忘齐大非吾偶也。
有少礼物,具如别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