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长乐老自叙 五代 · 冯道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余世家宗族。
始平长乐二郡。
历代之名实。
具载国史家牒。
余先自燕亡归晋。
庄宗明宗闵帝清泰帝。
又事晋高祖皇帝少帝
契丹汴京
为戎二主所制。
镇州与文武臣僚马步将士归汉朝
高祖皇帝今上。
顾以久叨禄位。
备历难危。
显祖宗。
下光亲戚。
亡曾祖讳凑
累赠至太傅
亡曾祖母崔氏。
追封梁国太夫人
亡祖讳景。
累赠至太师
亡祖母褚氏。
追封吴国太夫人
亡父讳良建。
秘书少监致仕。
累赠至尚书令
亡母张氏。
追封魏国太夫人
余阶自将仕郎朝议郎朝散大夫朝议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
职自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
再为翰林学士
改授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太微宫使
再为宏文馆大学士
又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南郊大礼使明宗皇帝晋高祖皇帝山陵使
再授定国军节度同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一为长春宫使
又授武胜军节度使邓随均房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官自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侍中
又授检校太师中书令
正官自行台中书舍人再为户部侍郎
兵部侍郎中书侍郎
再为门下侍郎刑户吏尚书右仆射左仆射
三为司空
两在中书
一守本官。
又授司徒兼侍中
赐私门十六戟。
又授太尉侍中
又授戎太傅
又授汉太师
爵自开国男开国公鲁国公
再封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国公
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
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勋自柱国上柱国
功臣名自经邦致理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时处顺守义崇静功臣崇仁保德宁邦翊圣功臣
先娶故德州户掾褚讳濆女。
早亡。
后娶故景州弓高县孙明府讳师礼女。
累封蜀国夫人亡。
长子平。
秘书郎右拾遗工部度支员外郎
次子吉。
秘书省校书郎膳部金部职方员外郎屯田郎中
第三亡子可。
秘书省正字殿中丞工部户部员外郎
第四子幼亡。
第五子义
秘书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定国衙内都指挥使
职罢改授朝散大夫右春坊太子司议郎
太常丞
第六子正。
协律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定国军节度使
职罢改授朝散大夫太仆丞
长女适故兵部崔侍郎讳衍子太仆少卿名绚
封万年县君
三女子早亡。
二孙幼亡。
唐长兴二年敕。
瀛州景城县庄来苏乡改为元辅乡。
朝汉里改为孝行里。
雒南庄贯河南府雒阳县三川乡灵台里。
晋天福五年敕。
三川乡改为上相乡。
灵台里改为中台里。
时守司徒兼侍中
又奉八年敕。
上相乡改为太尉中台里改为侍中里。
时守太尉侍中
静思本末。
庆及存亡。
盖自国恩。
尽从家法。
承训诲之旨。
关教化之源。
在孝于家忠于国。
口无不道之言。
门无不义之货。
所愿者。
下不欺于地。
中不欺于人。
上不欺于天。
以三不欺为素。
贱如是。
贵如是。
长如是。
老如是。
亲事君事长。
临人之道。
旷蒙天恕。
累经难而获多福。
曾陷蕃而归中华。
非人之谋。
是天之祐。
六合之内有幸者。
百岁之后有归所。
无以珠玉含。
当以时服敛。
以籧篨葬。
及择不食之地而葬焉。
以不及于古人。
故祭以特羊。
戒杀生也。
当以不害命之物祭。
无立神道碑。
以三代坟前不获立碑故。
无请谥号。
以无德故。
又念自宾佐至王佐。
及领藩镇时。
或有微益于国之事节。
皆形于公籍。
所著文章篇咏。
因多事散失外。
收拾得者。
于家集
其间见其志。
知之者罪之者。
未知众寡矣。
有庄有宅有偫书。
有二子。
可以袭其业于此。
日五盥。
日三省。
尚犹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为子为弟。
为人臣为师长
为夫为父。
有子有犹子有孙。
奉身即有馀矣。
为时乃不足。
不足者何。
不能为大君致一统。
定八方。
诚有愧于历职历官
何以答乾坤之施。
时开一卷。
时饮一杯。
食味别声被色。
老安于当代耶。
老而自乐。
何乐如之。
时乾祐三年朱明月。
长乐老序云。
新彫维摩经后序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 北宋 · 张齐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壬午岁冬首,余自右补阙直史馆江南转运使诏还,聚族乘舟顺流而下。
时十月九日,泊于湖口之侧。
将夕,有一人年可五十许,衣服状貌类于渔者,拜于岸次,自陈累世水居(南中有居牌筏舟船之上,号名水居。),预知风水,袖中出水行图子以献,且言十四日当有大风事,备录异记。
又数日,昼梦一人衣皂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称江饶,要《维摩经》十卷,觉而异之。
十四日,果于荻港之上遇大风暴起,船将覆没者数四,仅而获全。
即先言风水之日,梦中称曰江饶,举家脱鱼腹之葬,不亦幸乎!
届于京师,遍令求访《维摩经》十卷者,咸曰无之。
不数月,余于所亲处睹一经函,发而视之,即《维摩经》一部十卷。
懿夫金文玉偈之殊胜,海藏龙宫之守护,功德之力,其昭昭乎!
其昭昭乎!
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
因择工人,俾之彫刻,志愿散施,贵广传布。
用标灵异,直纪岁时。
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里序(《注维摩经》卷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又见《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三册。)
题下原署:「推诚保德翊戴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肆佰户张齐贤述」。
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大中祥符九年十月己卯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
钦若言:臣闻高穹眷命,元圣膺期,必有至神,聿彰幽赞。
谟训标于保乂,雅颂载于监观。
考今古之冥符,见天人之交感。
钦若诚庆诚抃,顿首顿首。
伏以灵源锡羡,炎德嗣兴,景祚有开,丕徵允赫。
惟玉晨之元辅,奉金阙之明威。
降精爽不贰之民,显阴阳莫测之造。
佐大邦之启运,告神宗之绍图。
兆自几先,耸乎闻听。
由是增隆华饥,茂荐徽称,钜典崇严,纯禧响答。
乃至搢绅卿士,横目烝黎,稽首以瞻睟容,洗心以伫灵诰。
随其性之远近,视其器之浅深,时亦戒以徽音,警其蒙惑。
谆谆之诲,咸洞其隐微;
蚩蚩之氓,潜识其真正。
或魑魅为孽,夏鼎之所未刊;
或膏肓致妖,秦医之所难究。
亦复俯聆虔恳,遥授指踪。
真教猥临,群邪必殄。
窈冥之象既炳于人寰,飙歘之游亟还于霄极。
永载苾芬之祀,潜施眷祐之祥。
凡厥秘言,悉存旧录,将伸论次,以示方来。
敢谓微臣,猥蒙明诏,斋精仰诵,盥手兢持,莫宽渊冲,粗伸䌷绎。
窃念上真之茂躅,实为昭代之明徵。
岂夫庸琐之才,辄敢形容其事。
伏望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陛下,垂旒注览,援翰摛文,赐名以纪芳蕤,作序以冠篇首,式彰寅奉,永耀洪休。
臣无任瞻天望圣战汗屏营之至。
其所录成《翊圣保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
钦若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钦若上表(《翊圣保德传》卷下,道藏正乙部。)
年月日原无,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八补。
真宗皇帝御制赐诗跋天禧元年正月 北宋 · 丁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吴都文粹》卷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材庸无取,声猷不扬,徒以遭遇盛明,忝冒荣宠。
掌邦计,参国政,一纪于兹;
赞皇猷,相盛则,百礼斯举。
位重逾量,恩深积忧。
盖早负官箴,久妨贤路,或骤掇物论,则大辜圣知。
优退是希,陈露未暇。
去年秋九月甲辰,忽奉制命,遥登将坛,进崇秩于上公,建高牙于故里。
君亲奇遇,臣子殊荣。
授命之初,便殿赐对,天语抚劳,睿旨温密。
至感至恋,且拜且泣。
十一日,复对于宣和门,赐御制《入谢日》七言四韵诗一首;
十九日,朝辞于长春殿,赐御制《宠行》五言十韵诗一首,皆俾和进。
丹文绿字,亲奉于紫清;
云笈函,颁流于衡泌
簪缨耸观,油素腾芳。
璧日九华,但圆首以拭目;
薰弦六变,罄方舆而悦心。
期大播于玉音,敢尽刊于金字。
苏台粤壤,钟阜名区,并谨岁时,永昭盛美。
大宋天禧元年岁次丁巳正月二十六日,推诚保德翊戴功臣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尉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充平江军节度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知升州军州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济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臣丁谓
加号翊圣保德真君诏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癸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六、《宋朝事实》卷七
诞敷景命,仰荷于至神;
昭报殊休,虔增于懿号。
盖为邦之大典,庇民之深旨也。
而况翊宣元化,表式众灵,同阴骘于含生,播明威于福地。
王基肇启,固降监而已彰;
文考缵承,复先期而斯应。
繇是亟营珍馆,并荐徽章。
蒙介福于无垠,佑鸿图于累盛。
顾惟眇质,绍抚绵区,典礼交修,祺祥沓委,缅怀幽赞,敢怠钦崇!
是用益以丕称,奉之茂则,庶伸美报,式达至精。
翊圣将军宜加号曰翊圣保德真君。
寇准罢相太子太傅归班封莱国公天禧四年六月丙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宋大诏令集》卷六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王者倚注相臣,必举畴咨之命;
体貌旧德,乃推优协之恩。
惟望实以素隆,在眷怀而斯厚。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食邑一万二百户、食实封三千七百户寇准,宏材博达,敏识周通,久于践扬,茂著风采。
尝内干于机密,亦出总于蕃宣。
气序屡更,宠任尤重。
洎再谋于揆政,实专委于国权。
恪居枢会之司,益显勤劳之志。
矧以诏令所出,朝廷式瞻,既久洽于和平,亦重烦于蓍艾。
爰加霈渥,俾解鸿钧。
宫傅之崇资,启国封于宁宇。
仍侈美号,益表隆恩。
于戏!
辅相之宜,邦之攸赖,用舍之际,朕安敢私!
往践厥官,毋忘恭顺。
可特授太子太傅归班、制封莱国公、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散官、勋如故,主者施行。
翊圣保德真君传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
盖闻天心降顾,邦家所以会昌
灵命丕昭,神道所以协赞。
考载籍之攸记,固今古而同符。
矧复吾宗,在于战国,基绪方始,精感实繁。
或山祇而见形,或帝所而协梦,其来已久,斯谓不诬。
乃有接三统而开基,将隆景业
冠百神而储佑,茂显明徵。
奠条之名区,号龟玉之奥主,见之于翊圣保德真君矣。
太祖肇膺元历,观德而无言,太宗祗绍睿图,顺期而前告。
若夫述玉晨之宝卷,序斗极之仙阶,告国命之延洪,示真科之秘赜。
洪威显洽,屏乎物魅神奸;
谆诲博临,扬乎天祺民祉。
由是灵坛爰峙,徽称斯崇。
钦奉于芬馨,仰祈于先觉。
固惟九域,咸被底绥,岂止三秦,独增忻戴?
暨兹冲眇,缵乃基扃,仰嘉话之在人,瞻至神之佑世,由是载稽茂典,恭益尊名。
以为上帝之恒符,文考之真应,安可默而无述,故当垂之不刊。
爰诏辅臣,俾诠灵训,询求斯至,编帙旋成。
想风烈而昭然,思音徽而可觌,诚足镂之金版,秘于兰台
披封奏归美之心,愿裁于序引;
属乙夜观文之暇,聊志于岁时。
题曰《翊圣保德真君传》云尔。
张士逊罢相授使相许州明道二年十月戊午 北宋 · 盛度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宋大诏令集》卷六六
门下:上相之文,炳太微之右;
诸侯之秩,分列土之封。
傥全德之著称,则兼荣而咸事。
畴兹硕望,诞布湛恩,告于王庭,光斯阃寄。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特进、行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九千二百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张士逊,言成轨范,气禀中和。
行积厚而表伦,文含英而华国
夷险一致,出入三朝。
自朕主鬯之辰,资乃为宾之助。
洎历枢衮,逮授麾旄。
入居台阶,雅为邦柱。
锡尔爵秩,车与服而以庸;
冠乃崇公,名将实而相辅。
总因山之卜吉,行舍爵而策勋。
谦引居多,寅恭可亮。
是用付之将钺,兼以鼎司,殿襄汉之巨藩,加圭辕之常赋。
饰之美号,重以维师
简自朕心,协兹耆德。
于戏!
注安危之意者,在乎所任;
被富贵之崇者,戒乎执规
况夙践于要司,今复更于剧委。
往服丕训,永保令猷。
可特授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行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襄州管内节度处置等使、判许州军州事、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管勾开治沟洫河道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刑部寇相公谢表1006年2月25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武夷新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行刑部尚书、仍改赐推诚保德翊戴功臣散官勋封如故者。
久玷中枢,无裨大政,合拘司败,以正常刑。
猥颁芝检之文,止罢鼎司之任,仍进周官之秩,尚尘汉陛之班。
玄造之曲成,乃具臣之深幸。
臣某中谢。)伏念臣识非经远,才不逮人。
徒以禀训日严,克传于素业;
荐名秋赋,偶中于悬科。
旋忝朝伦,遽升谏署
励诤臣之节,尝慕于前修;
结明主之知,誓由于直道。
乏先容之为助,唯孤立以自持。
先皇帝察其无隐之诚,矜以敢言之节,擢居上位,俾直禁庭。
未逾再岁之间,参掌万机之务。
洎出临于表海,复入赞于持衡。
虽无开物之才,粗有报君之绩。
进言敢怠于罄竭,当官耻效于依违。
庶坚尽瘁之心,少答非常之遇。
讵能致远?
包荒。
寻罢秩于台司,更分忧于侯阃。
式处长人之任,荐逢嗣统之初。
假守盟津,改辕冯翊,乃至岐阳重镇,秦甸奥区。
亟换圭符,莫布《周南》之化;
屡更星琯,敢忘魏阙之心!
数年前,入觐圣颜,虔遵宝位,俄宠迁于省闼,且权涖于神州。
曲荷保全,获逃旷败。
旋以主计之任,适有更张,慎柬之难,俾之总领
属边烽之尚警,惟军实之甚繁。
当旰食之畴咨,固治财之无状。
方惭忝冒,莫副倚毗,敢谓尊号皇帝陛下独出宸衷,力排舆议,擢升公辅,同掌大钧。
俯偻叨荣,凌兢奉职
两朝之殊遇,但思报于国恩;
处列辟之具瞻,颇不遑于官次。
矧乃远夷怀德,殊俗归仁,圣政日跻,睿谋天纵。
万务尚烦于听断,三时或轸于忧劳,所宜引咎以退身,岂合包羞而窃禄!
竭驽骀之力,亦奚补于大猷
夙夜之诚,谅莫资于至化。
但满盈而是惧,实颠覆以为忧。
敢谓陛下矜坠屦之微,深怜于旧物;
念挈瓶之鄙,终乏于远图。
垂覆载之深仁,霈生成之大惠,俯全薄质,特解重权。
矧又进常伯之显官,易功臣之懿号。
赞书锡命,表一人终始之私;
束带趋朝,处三品崇高之秩。
省循知幸,陨越无从。
顾惟草木之馀生,曷酬乾坤之再造!
沙谷等津依合河渡收课奏景德二年十一月 北宋 · 鲍中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
岚州合河津岁收渡钱二百八十馀贯,自废浊轮寨,商旅止由保德沙谷、大堡等津,请依合河渡收课。
请建新麟州岚州裴家山奏庆历元年十月丁亥 北宋 · 杨偕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八之七(第八册第七六一三页)、《宋史》卷三○○《杨偕传》、道光《榆林府志》卷三九
麟、丰二州及宁远寨并在河外,与贼接界,无尺帛斗粟之输以佐县官,而麟州岁费缗钱百万。
丰州、宁远寨已为贼所破。
麟州孤垒,距府州百四十里,远在绝塞。
宁远介二州之间,可以为策应兵马宿顿之地,又其中无水泉可守,若议修复,徒费国用。
今请建新麟州岚州合河津黄河东岸裴家山,其地四面绝险,有水泉,河西对岸又有白塔地,亦可建一寨,以屯轻兵。
河西俱是麟州地界,且不失故土。
见利则进,否则固守之。
旧州势危而兵寡,多屯则粮不继,少则难守,所以迁远而就近,非为蹙国之疆土也。
若谓麟州既迁,则贼压吾境,是不知夷狄迁徙鸟举,不能以久处。
设其来居,必须耕凿其地,我于河西偏师以挠之,彼安能持自完之策哉。
故臣谓迁有五利,不然,则有三害
省国用,惜民力,利一也。
内禦岢岚保德火山及岚、石、府州沿河一带贼所出路,利二也。
我据其要,则河冰虽合,贼不敢逾河而东,利三也。
商旅往来,以通货财,利四也。
方河冻时,得所屯兵马五七千人,沿河以张军势,利五也。
麟州转输束刍斗粟,费直千钱,若因循不迁,则河东之民困于调发,无有已时,害一也。
以孤垒饵敌,害二也。
道路阻艰,援兵难继,害三也。
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支尽废而首面心腹之独存也。
契丹又与西贼共谋,待冰合来攻河东
若朝廷不思禦捍之计而修宁远寨,是求虚名而忽大患也。
况灵、二州,皆唐、汉古郡,一旦弃之,一麟州何足惜哉!
古文四声韵序庆历四年二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小学考》卷一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四
臣谨案《尚书正义》曰:「科斗书,古文也。
所谓仓颉本体,周所用之。
以今所不识,是古人所为,故名古文
形多头粗尾细,腹状团圆,似水虫之科斗也」。
《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学之者鲜矣。
两汉而下,蔡中郎刻石经,杜伯山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独宝爱之。
汲郡安釐王冢坏,得竹策古文《春秋》,书楚事者最精。
晋魏以降,隶习殆绝。
唐贞元中李阳冰子、开封服之有家传古《孝经》及汉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授之韩愈
识归公,归公好古能解之,因遗归公。
又有自项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亦云渭上耕者所获。
其次有右补阙卫包勒修《三方记》于云台观,瞿令问刻《窊樽铭》于营道,及天台山司马天师漆书《道德经》上下篇幢。
龙德中罗浮道士厉山木重写其本,藏之天台玉霄藏。
圣宋有天下,四海会同,太学博士、周之宗正丞郭忠恕首编《汗简》,究古文之根本。
文馆学士句中正刻《孝经》,字体精博。
西台李建中总贯此学,颇为该洽。
翰林少府监丞王维恭写读古文,笔力尤善。
殆今好事者,传识古文科斗字也。
臣逮事先圣,久备史官
祥符中,郡国所上古器,多有科斗文
深惧顾问不通,以忝厥职,繇是师资先达,博访遗逸。
断碑蠹简,搜求殆遍;
积年踰纪,篆籀方该。
自嗟其劳,虑有散坠,遂集前后所获古体文字,准唐《切韵》,分为四声,庶令后学,易于讨阅。
仍条其所出,传信于世。
字有阙者,更俟同志相续补缀。
此者伏遇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缉熙百度,宣精六艺。
法唐尧之稽古,迈商宗之典学。
多能攸纵,小善不遗。
猥锡宸旨,特令进御。
臣久役废书,积忧伤目,数四校雠,尚虞舛误。
干冒宸扆,伏增惶越。
庆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推诚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吏部尚书、知亳州军州事、管内河堤劝农使兼管句本州驻泊军马公事、开治沟洫河道事、上柱国九江郡开国公食邑八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臣夏竦谨序进。
按:《古文四声韵》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赠太师中书令冀国王公行状1026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文庄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之先,周王子晋之后,世家太原
唐末,高祖讳遐,随曾祖冀公倅江西廉幕,始占籍新喻
祖郑公,生而警悟。
三岁,冀公教诵书,日数百言。
七岁,遂熟五经。
吴顺义初,赐童子及第。
弱冠,伪唐调伪授本县尉
屡宰剧邑,阴布德惠,专以宽刑利物为意,诸郡累表为戎佐。
仕至常州都团练判官检校水部郎中通判军州事。
归朝,终于濠州团练判官
晋公,幼有志节,刻诵坟典。
江南明经登科选限,未选,复举五经,与故龙图阁学士刑部侍郎杜公镐同榜擢第,特授本县尉,治有风迹,秩满而终。
初,晋公侍郑公任鄂州通判日,秦国夫人有娠,就蓐之旦,江水暴溢,将坏廨舍,亟迁于黄鹤楼,既夕生公
或言汉阳居人遥望楼际,若有气象。
公幼而秀异,资性机敏。
六岁丁秦国夫人之丧,十二钟晋公之戚。
哀瘠以礼,有如成人。
初,秦国夫人疾,启郑公曰:「此儿生时颇有异,将大王氏门户,愿爱之」。
郑公视如子,保育于鲁国夫人,教于家庭,不就外傅。
涉猎书传,词笔早成。
郑公之在冀幕也,公甫十八,太宗皇帝吊伐大卤,撰《平晋赋论》献于行在而还,郑公益奇之,待以宾礼。
郑公移濠梁,公应进士举,将拔覃怀解。
郑公三止之曰:「吾年七十有三,恐不逮汝之返也」。
公既行踰时,郑公忽一夕沐浴易衣,会家人置酒,夜分,疏记后事,且曰:「吾历官五十馀载,慎刑罚,活人多矣。
后有兴者,其在吾孙乎」!
遽舍笔就枕而薨。
府中闻乐声泠然。
淳化三年第十一人擢第,释褐试秘书省校书郎亳州防禦推官,励精吏职。
属朝廷遣著作佐郎直史馆曾会中使李知信察近郡风俗,吏民状公政迹。
等上之,有诏褒谕,就迁防禦判官,加文散十阶。
尚书屯田员外郎舒公荐公艺文可称,温裕有素,特改秘书郎司市征于淝上。
真宗即位,就迁太常丞
时大统初集,急于用人,诏近臣举转运使副、三司判官给事中乔公维岳首以公应诏
召赴阙,主判三司凭由理欠司,赐五品服。
公抗疏请尽蠲宿逋,用广宽惠,辞甚详切,上嘉纳之。
未几,命宰府召试《孝为德本颂》,授右正言知制诰,历判大理寺审刑院,赐服金紫。
三年,权知贡举,召入翰林学士
寇始剪,反仄未安,朝廷切于绥集,以公充西川安抚使
宽宥枝党,蠲去逋租,驿奏便宜,大惬上旨。
趣遣使召还,授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明年郊祀,加给事中
景德中契丹寇北鄙,驾将幸澶渊,特加工部侍郎、判天雄军,兼兵马都总管,并参豫如故。
敌骑引退,王师凯旋,公以台席不协,恳退时柄。
刑部侍郎,上特置资政殿学士员以处之。
有司定议,班在翰林学士之下。
寻充南郊卤簿使,礼讫,撰《卤簿记》上之。
兵部侍郎,充资政殿大学士,位在翰林承旨之上。
寻知承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
三年,迁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修国史
明年,瑞命集于东阙,改元大中祥符泰山父老请纪云岱,公首建大议,将明上志。
遂以公充封禅制置礼仪使,兼判兖州
礼毕,加礼部尚书,受诏撰《社首坛颂》,加户部尚书
从祀脽丘,加吏部尚书,并掌机密
明年,加检校太傅,充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有诏,仍带天官之秩。
九皇降格,加检校太尉
七年,罢枢要,以吏部尚书奉朝请,再典银台之务。
未几,复拜枢密使如故。
九年,典校道书毕,加检校太师,寻兼群牧制置使
明年改元天禧,上《玉皇宝册》。
礼毕,加右仆射
寻兼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
亟迁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
明年,充景灵宫使都总管、判祥源观事。
三年,授太子太保、判杭州
岁馀召还,复为资政殿大学士,加司空,寻制授山南道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
舆疾还第,除司农卿分司南都
今上即位,改秘书监分司如故。
旋起授太常卿、知濠州,迁刑部尚书知江宁府
天圣元年九月诏还,制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真宗实录》毕,加司徒
二年郊祀,封冀国公
三年,冬十月,兼译经使
赴上于传法院,归第感疾,请告踰月,诏使国医相望于道。
十一月丙午,圣驾临问,赐白金五千两。
戊申,薨于东京永定坊第之正寝。
遗命归葬濠梁,从祖茔也。
翌日皇太后车驾临哭出涕,制赠太师中书令,辍朝三日。
起居郎直史馆修起居注李仲容摄鸿胪卿护丧,内侍省都知雅州防禦使韩守英副之,官给经费。
十二月乙卯,上内殿成服。
哀荣之礼,近世无比。
公五子,并先公而亡。
次子从益,仕至赞善大夫
第三子庆之,终于卫尉寺丞,追赐进士及第
女二人:长早亡;
次适大理评事张瑰,故参知政事洎之嫡孙也。
孙女一人,适太子中舍陈执礼,故尚书左丞恕之子也。
外孙女一人,男一人,并幼。
遗奏之上,嗣男将作监丞寅亮,诏授大理寺丞
诸父,比部员外郎判尚书刑部司农寺仲微,素负吏干,累更事任,特授司勋员外郎
馀戚属授官者九,亲信录用者十五人。
夫人李氏,世本名宗,允怀淑德,累封崇国夫人
公尝言:往岁曾行圃田,宿村舍,夜起视天中,有赤文成紫微二大字,光耀夺目。
使蜀还褒城,路中遇异人。
视刺字,乃唐相裴度晋公
告公以默定之语,而隐公之贵也。
遂留心羽化之事,凝神云汉之表。
多用道家科仪,建坛场以礼神,朱篆「紫微」二字陈于醮所,以馀俸脩晋公圃田,自撰文书石以纪其事。
永定在御,真荫方隆,谒欸神灵,对越天地,尊尚道德,布宣符瑞,创图访对,多自于公。
注意沃心,无与为比。
若乃颂祗脽壤,奠璧濑乡,扢恭谢之坛,增耀魄之号,公皆为礼仪使
法驾之展盛容也,奉宝文以先道,公继为天书礼仪副使,同天书仪卫使
路寝之尊景命也,披帝箓以肇宣,公为读天书礼仪使
良金之范真仪也,公为迎奉圣像礼仪使
温玉之勒乾文也,公为天书同刻玉使。
前后所赐手诏玺书无虑二百函,奉和御制及御和赐所进歌诗仅三百馀首。
初罢参庶务,备问内殿,特赐宸章,辞极褒贲。
西镇洛师,南抚浙水,皆有睿作宠行。
荣冠一时,事超千古,逢辰之盛,理绝名言。
尤善笔劄,势甚峭劲,自成一家,老而益壮。
好奕棋以自娱。
尝奉诏撰集《翊圣保德真君传》三卷,《先天纪》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
与诸贤同撰集《册府元龟》一千卷,《彤管懿范》二百卷。
又奉诏撰僖祖太祖太宗谧册,今上徽号册文,汾阴朝觐坛颂,西京应天禅院、太原资圣禅院碑铭,《天书祥符赞》,《彤管仪范序》,《广孝泉崇真桥记》,《冉耕东平公赞》,皆为大笔,或藏秘馆,或行于世。
公出入两府,时将二纪。
敏于见事,详于敷奏。
智术过人,慎勤无及。
朝廷大议,帷幄潜虑,或造膝以言,或密封先达,诡词焚藁,世莫得闻。
其茂功懿绩,藏在盟府;
景行嘉猷,播诸物听。
谨次官阀,敢告良史。
谨状。
故守司徒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冀国公赠太师中书令文穆王公墓志铭(并序奉敕撰)1026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文庄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天圣三祀,岁次星纪,黄钟布序,丙午建辰,皇帝御雕舆,诏金跸,出景龙门,幸永定坊北第,视大丞相冀公之疾,赐白金五千两。
戊申丞相薨于位,享年六十有四。
两宫震悼,皇太后车驾临哭尽哀。
天子素服,三日不视朝,以太子中书令告第。
大小歛遣尚宫吊祠,法赙加等,有司谥曰文穆
命左史摄鸿胪卿副内侍太监送丧,官给经费,具本品卤簿。
明年仲春壬申,归全于濠州钟离县广德西原之祖茔。
有诏侍臣书其徽烈。
公讳钦若,字定国
其先缑山远系,颍阳茂绪。
武冈雎陵之材,启国于晋;
永宁清源之德,胙土于唐。
本居太原,世为鼎族。
高祖讳遂,以巢寇之乱,避地江楚。
喜玉笥之岑寂,惟厥田之沃衍,始家宜春新喻
遂生遐,仕至江南西道盐铁巡官
遐生郁,幼而警悟,不乐嬉戏。
遍诵五经,伪吴童子擢第,释褐本县尉
诸郡累表为戎佐,视秩台郎,关决郡务。
归朝,为怀、冀、濠三州判官
郁生仲华,夙有志尚,刻诵坟索,为唐明经中选。
又以五经登科,本县,时议荣之。
公即濠州府君之孙,新喻府君之子。
及公之贵,三代皆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
曾门封冀,祖庙封郑,祢室封晋,皆为国公
恭惟郑公当五代纷竞,仕伪唐之僭据,转侧江介,间关世路,而能治尚清约,志在平反。
爱哲孙以字升卿高门闾以容驷马
克祚厥后,何其盛欤!
公聪识早成,性资强敏。
六岁丧母,十二而孤。
郑公爱之,保育于祖妣鲁国太夫人,教于家庭,不就外傅。
道艺兼该,辞笔赡逸。
弱冠初拔进士解,淳化中策高第。
试吏芸局,从事谯幕,加倅职,再毗戎务。
被举,迁秘书郎,典关市于淝上。
升朝为太常丞,理通欠于计司
右正言历掌内外书命,授左谏议大夫
再迁工部侍郎,并参大政
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改兵部,充大学士
尚书左丞三转至吏部尚书,皆知枢密院
检校太傅再加至检校太师、行尚书右仆射,并使东枢,实兼宰职。
俄以左揆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对掌魁柄。
太子太保馀杭,归朝,再为资政大学士
寻拜司空
未几,视秩维师,兼荣铉府,节制襄岘,居守伊洛。
舆疾还第,左迁司农卿,改秘书监,并分务南都
起授太常卿,典濠州
刑部尚书知江宁府
召还,复序正司。
再升中书门下侍郎,充昭文馆大学士,实首台席,遂作司徒,乃封冀壤,勋阶爵邑名数咸极。
初,永定在御,宪章大备。
以駉牧之重,领于枢臣,公尝为群牧制置使
肇玉清昭应宫以事有帝,崇景灵宫以奉真祖,营会灵观以礼岳镇,并建职局,综于两府,公继为三宫观使
惟公事三朝,相二帝,嘉猷亮节,深图远算,秘诸信使,此不获书。
若夫建隆以还,万国上计,辟名既辨,断盗未偿,领于司存,列之辞案,人生有讫,吏责无穷。
公抗疏切陈,援赦蠲弛,深达国体,克称上仁。
注意之求,实自于此。
咸平初,寇剧缘间,摇乱益部,偏师致讨,刬削厉阶。
武臣尚威,伤斩过当,馀孽亡命,反仄靡遑。
公往宣使指,悉贳枝党,处置机事,彼方遂宁
召参台衡,刻印以待。
景德始,边城晏开,羽檄四驰,烽火相照。
公感愤激节,慷慨请行,并护将臣,克全魏壁。
洎乎元符候日,奉高望幸,三事优游而未决,礼官希阔而难讲。
公首抗大义,先置乔岳,芝英醴泉之品,矞云叶气之祥,图素写形,使驿言状,旁午亭传,觉悟黔黎,此其昭昭者也。
若乃尊事神祇,专精斋祭,寅威妙本,校正真科,交集上仪,莫匪嘉虑。
是以再长枢轴,三陟正司,中外迭居,左右更践。
体貌无比,论议必从,宠冠一时,年踰二纪。
至若薶牲脽壤,徐銮曲里,登魄宝之号,熙报况之坛,奉贞像于琳宫,宣宝文于路寝宫,断掌礼仪,并持使印。
又若明禋蒇事,珍符先道,聿严容典,奉以金舆,公三职仪卫;
殊庭考阁,常箓是藏,内出丹书,勒于瑶简,公同司刻玉。
并兼置使之重,益为希代之荣。
祥符之间,天下大治,制有破觚之易,法有漏鱼之宽。
太和陶蒸,善气回袭。
云物绚色,羽毛綷质。
百嘉茂育,万瑞毕臻。
天子好文,挺睿辞以昭绍;
惟公顺美,著嘉颂以游扬。
前后赐御制属和并御和赐歌诗仅三百篇
若夫入干庶绩,出抚近封,铺陈密议,条对急政,所受诏答,将二百函。
又奉命纂集《翊圣保德真君传》三卷,撰进《先天纪》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卤簿记》三卷,与诸儒同集《册府元龟》一千卷,《彤管懿范》二百卷。
又封祀既毕,归尊宗庙,承诏撰僖祖太祖太宗谥册
神圣纂服,初受鸿名,奉制撰今上徽号册文。
及前后被旨撰社首坛、汾阴朝觐坛颂,西京应天禅院、太原资圣院碑铭,天书祥瑞、西祀瑞赞,《彤管懿范序》、《广孝泉崇真桥记》、《冉耕东平公赞》。
博雅多文,尽在兹矣。
公尝言:初晋公侍郑公之任武昌也,公母秦国夫人有娠,江水坏廨舍,徙居黄鹤楼,既夕而生公
或言汉口居人遥望楼际,若有气象然。
公居景亳,行视圃田,暮宿村庐,夜分偶起,见天中有赤文成紫微」字。
使蜀言旋,次褒成驿,有客为谒,具唐相晋国裴公之名,告公以默定之期而隐。
公尝朱篆所见文字,及因鄂守增饰黄鹤楼,又以俸钱圃田晋公,为文书石以纪之。
常练气于朝霞,期脱屣于尘世。
姚顗承白衣之报,子房赤松之游,参实于斯,谅不诬矣。
雅好奕棋,善于笔劄,乐醇旨之饮,喜清商之乐。
第有北园,叠石为陂,甘果美木,荫庇其下,退食休浣,于焉游息。
晚年亲历艰难,颇厌富贵,延问高释,留心真际,遂兼译经使
二府柄臣送上于传法院,梵卿荐香,大官具食。
归第感疾,请告累旬,侍医盈门,诏使系道,锡万金之良药,殚九折之妙伎。
天乎不吊,命将柰何!
辍相兴谣,见于斯矣。
夫人李氏,山河象德,图史时宪,哀深惟殡,痛极终天,送往尽哀,庇亲惟睦,累封崇、许二国夫人
有子五人,皆先公而亡。
内次子从益,仕至赞善大夫
第三子庆之,终于卫尉寺丞,追赐进士及第
女二人,长早亡,次适故参知政事张公洎之嫡孙、秘书省校书郎环。
孙女一人,适故尚书左丞陈公恕之子、大礼寺丞执礼
并懿行美材,大宗配。
外孙男元寿、女寿姐,并幼。
遗奏之上也,二宫哀轸,录旧念勋,并加常制。
嗣男将作监丞寅亮,授大理寺丞
环迁大理评事、充秘阁校理
执礼太子中舍
又以公叔父仲微剖竹列城,累书吏课,握兰建礼,实综虞衡,兼秋曹之覆刑,主大农之平籴,特除司勋员外郎、充淮南提点刑狱、劝农使
自馀戚属授官,亲信叙用者二十有四人。
呜呼!
高朗令终,宠灵显赫,会元公之殡,送文恭之丧,极人臣之盛。
公以臣尝豫寮旧,屡刊史谍,爰有治命,请志幽础。
奉宸,不获固辞。
谨作铭曰:
兵政宥密,机轴穹崇,惟公再践,昭事功兮。
将钺在庭,相印垂组,惟公保釐,兼文武兮。
洪垆造物,威柄御人,惟公三人,秉国均兮。
龙章在躬,庭槐表位,惟公经邦,极名器兮。
帝师尊异,内枢隆显,襚以印章,丰赠典兮。
乘舆缟素,笳吹悲鸣,送以纁玉,尽哀荣兮。
华岳祠题名庆历七年六月 北宋 · 程琳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金石萃编》卷一二八、《华岳志》卷四
推诚保德功臣宣徽北院使武昌军节度鄂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都督鄂州诸军事、行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陕西路安抚使鄜延路经略使马步军都部署,判延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安定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九百户、食实封七百户程琳丁亥岁六月十三日涂次华阴,恭谒岳祠。
大理寺丞通判华州于待问,大理寺丞签署永兴军节度判官杨士彦,前越州诸暨主簿陈杰,广文馆进士庆祖,男太常寺太祝嗣隆、嗣弼、嗣恭,侄男太常寺奉礼郎嗣直从行。
谢授知邠州1045年1月28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范文正公集》卷一六
臣某言:伏蒙圣慈特授臣依前行右谏议大夫、充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使、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改赐推诚保德功臣者。
陟降秘殿,为宠甚隆;
抚按边庭,所寄至重。
中谢。)窃念臣涉道尚浅,立身本孤。
偶缘英主之知,获厕迩臣之列。
进登二府,参预万机。
议刑赏,则不避上疑;
革侥倖,则多招众怨。
心虽无愧,迹已难安。
而况亲奉德音,远忧边患;
既此闻命,诚合请行。
始尘宣慰之名,来抚凋疲之俗。
才周晋地,将适秦关。
属府库之已虚,积兵旅之尚众。
动费万计,理当三思。
愿假一麾,就兼四路。
亦可处其疆事,庶不伤于国财。
诏旨弗从,留居丞弼之位;
表章再露,请陈戎狄之机。
伏蒙皇帝陛下,俯照臣心,特回天听,罢政府之重责,加仙殿之宠名,往守要藩,遥按诸部。
存兹国体,简于圣心。
臣敢不即日首涂,奉诏行事,生民疾苦,可得询求,边塞机宜,更当筹虑
用罄臣节,以酬圣知。
臣无任云云。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1048年2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徒。
奈何业结障蔽深高,著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
所以随函类众圣之诠,总为《大藏》,凡四百八十函,计五千四十八卷,录而记之,俾无流坠
庆历初知政事,时西虏背惠,侵扰边隅,劳师困民,以殄凶丑。
圣人爱民恤士,命余宣抚河东沿边居民将士。
涂中寓宿保德水谷之传舍,偶于堂檐罅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因果识见颂》。
其字皆古隶书,乃《藏经》所未录,而世所希闻者也。
余颇异之,启轴而观,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拿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也。
一尊七颂,总一百一十二颂,皆直指死生之源,深陈心性之法,开定慧真明之宗,除烦恼障毒之苦,济生戒杀,诱善袪邪,立渐法,序四等功德;
说顿教,陈不二法门
分顿渐虽殊,合利钝无异。
使群魔三恶,不起于心;
万法诸缘,同归于善。
余一句一叹,一颂一悟,以至卷终,胸臆豁然,顿觉世缘大有所悟。
傥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明慧鉴之圣,则无以至此。
方知尘世之中有无边圣法,《大藏》之内有遗落宝文。
谨于府州承天寺命僧归依别录藏之,厥后示诸讲说高僧,通證耆达,皆未见闻,莫不钦信。
后于戊子岁,有江陵老僧慧哲见访,因话此颂诸圣秘密,世所希闻。
传之于武陵僧普焕处,宝之三十馀年,未逢别本。
余因求副本,正其舛駮,以示善知。
故直序其事,以纪其因。
时戊子仲春高平范仲淹序。
按:《范文正公别集》卷四。又见《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佛法金汤编》卷一一)。
杜衍罢相进左丞兖州庆历五年正月丙戌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宋大诏令集》卷六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八
天子不正责之辅,三公无备惟其人。
其有师表百僚,践更二府,虽夙夜之匪懈,眷春秋之已高,以至公而升,以至公而退,宜作明命,以告大庭。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京兆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杜衍,夙以圣明,历于膴仕,孤风足以镇浮俗,远识足以造机微。
若时奋庸,亦既滋久。
顷以蕃宣之绩,入参帷幄之畴。
嘉尔奉职之勤,助予励精之治。
而自居鼎辅,靡协岩瞻。
颇彰周比之风,难处咨谟之治。
顾群议之莫遏,岂奋劳之敢私?
文昌纲辖之资,曲阜麾持之寄,俾特膺于出守,仍改赐于褒功。
当体素怀,尚祗优数。
于戏!
公台之位,本上代于天工;
牧之臣,亦下及于民泽。
往帅乃职,厥惟钦哉!
可特授行尚书左丞、知兖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管勾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太极观公事,改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仍放辞谢。
王曾罢相授大资政郓州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宋大诏令集》卷六六
朕绍膺丕构,统御庶邦,用览万几之繁,并建四辅之职。
其有久任国事,屡奏囊封,宜解近司,用昭美志。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沂国公食邑一万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千八百户王曾,诚存方格,识蕴精微。
感遇先朝,践扬膴仕。
逮缵承于大绪,寻擢正于台衡,实赖嘉谋,共熙庶绩。
顾闵劳于政路,宜钧逸于藩符,进长中台之班,兼荣秘殿之职。
褒功易号,疏邑陪封,式是茂恩,以复优顾。
于戏!
仪刑百辟,协宣左右之劳;
体貌大臣,务全进退之礼。
往祗明命,姑徇私怀。
可特授行尚书左仆射、充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军州事兼管内河堤劝农同群牧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仍赐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协恭忠亮翊戴功臣
乞令民畜战马以备缓急奏皇祐五年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宋史》卷二九二《丁度传》、《文献通考》卷一六○
祥符、天圣间,牧马至十馀万,其后言者以天下无事,不可虚费,遂废八监。
然犹秦、渭、环、阶、麟、府、文州火山保德岢岚军,岁市马二万二百匹,补京畿、塞下之阙。
自西鄙用兵,四年所牧,三万而已。
马少地闲,坊监诚可罢;
若贼平马归,则不可阙。
河北、河东京东西淮南皆籍丁壮为兵,请令民畜一战马者,得免二丁,仍不计赀产以升户等,则缓急有备,而国马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