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四
公讳永,字永宾,东燕辽东郡石城县零泉里人也。本姓段。昔者昌意降居,初分若水之姓;共叔出奔,始有京城之族。西河居士,蕃魏而却秦;北岳将军,威胡而奉晋。其后居于代北,则先封辽水,备乎史籍,可略而言。
祖援,镇西将军、冯翊太守。父儒,平东将军、持节、恒燕、朔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
公年裁弱冠,即值乱离,驱驰关塞之间,早有纵横之志。军阵方圆,无劳聚米,山川形势,不待披图。魏正光五年入仕,解褐殿中将军,孝昌三年加龙骧将军,永安二年授平东将军都督,中埏建义,勋谋是先,蒙赏仓泉县开国男,食邑一百户。其年淮淝侵轶,南鄙征兵,公受脤偏师,一月三捷。昔张辽奄至(下有阙文)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进爵为侯。永熙元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左光禄。魏武帝特召入,仕阁内大都督。马武小心,侍萧王于卧内;典韦忠壮,陪魏后于宫中。于时贼帅元伯,破掠城市,西自潼函,东绵巩洛。京畿大都督请马七千。公曰:「此贼无他策,寻自鸟散」。止请五百骑,应手生擒。朝廷赏其谋策,百姓喜其除害。既而丧乱弘多,生民版荡,乘舆西幸,宗社北迁。公妙识玄象,深知历数,乃与昆弟谋为自全,斩西中城主,送首关内,蒙赏昌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大统元年,授使持节、都督、北徐州刺史。平窦军,复弘农,战沙苑,阵河桥,公并预先登,身当锋首。谟奠应变,备在司勋,增邑八百户,通前合二千户,进爵为沃阳县开国公,授南汾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又迁云州刺史。
昔轩丘分族,异姓者十四人;酆邑建侯,宗盟者四十国。太祖文帝席卷关河,三分天下。颍川从我,并有乡里之亲;新丰故入,非无布衣之旧。更立九十九姓,还存三十六国,旧骨还姓尔绵,增邑一千,进爵为广州城郡开国公。寻授文州诸军事、文州刺史。国家以玉门西拒,久劳亭鄣,阳关北牧,多事风尘。武成二年,有诏进公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是以名驰梓岭,声振榆关,无雷畏威,负霜怀惠。保定二年还朝,授工部大夫,寻迁军司马。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纪玄云而授职。四年增邑三百户,通前合三千九百户。其年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治左八军总管军事。进登上将,暮会小卒,事涉交接,观衅而返。
天和二年以本官领小司寇。三度有星名天狱,八卦有坎象刑书,公繁不秋荼,严无夏日。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又任左厢第三军总管,仍被敕将兵马北道教习。韩信入关,即申军令,陈农受诏,仍校兵书。岂若六郡良家,五营骑士,县知正正之旗,遥识亭亭之气。蒙犯霜露,旗鼓驱驰。俄而遘疾,遂至大渐。五年六月十六日薨于贺葛城,春秋六十有八,将军死绥,三军行哭;都护丧还,缘边追祭。九月二十三日,灵枢至于京师。皇帝临丧,百寮赴吊,诏遗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纥豆陵亮册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宜、敷、丹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某公。其年十一月五日,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
夫人赫连氏,兖州刺史悦之女,年十四,适尔绵氏,册拜理城县君,迁济阴郡君,又迁广城国夫人。肃恭令淑,仪范贤才,四德有耀,三星增辉,三公夫人,见于斯矣。建德元年十二月亡,春秋五十有八。二年正月归于高司之茔。刘荆州之墓,合葬于襄水之阳;卫将军之陵,同穴于庐山之下。呜呼哀哉!
轩台受氏,若水降居。西城仲胤,北陆置余。山川雄烈,风俗扶疏。昔我关塞,沿袭干戈。时遭拔本,世值横波。北封代郡,东据辽河。地未平一,天犹荐瘥。我父(疑作「公」)重光,继文踵武。总牧三蕃,兼治六辅。雅俗观风,都亭待雨。不逢问吏,无闻桴鼓。公以载世,挺此令闻。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马陵释患,聊城解纷。兵防满月,战避迎云。长松都尉,细柳将军。既牧淮海,且蕃恒代。高壁负关,长亭穿塞。衅鼓司盟,□□□□。吏不能欺,兵无敢背。玉关遗矩,汾海留爱。大将受册,公升其坛。六卿咸事,公贰其官。夷陵烧楚,上党分韩。营军参合,校战皋兰。年深历起,福过灾生。上台裂岳,次将星倾。赤地悲泪,白虎哀鸣。悬弓灵幕,系马塞坰。烟凝不动,泉冻无声。天子然,追予赠谥。礼官赐册,陪陵受地。印绶曰策,衣衾曰襚。玄窆就列,黄肠在位。自此何世,从斯几春。树为枥社,陵成谷神。讵知云阁,名在功臣(《文苑英华》九百五)。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金之为宝。百鍊而惟精。玉之称德。久幽而不昧。圣人美焉。君子比焉。可铄也。不可夺其刚。可毁也。不可污其洁。伟哉冯公。秉斯操矣。公讳昭泰。字遇圣。长乐人也。说学于古史。岂不闻舅氏之厥初乎。毕公建德于周。毕万大名于魏。别封之裔。遂氏冯城。秦则丞相并时。汉则将军重世。积仁钟庆。王者郁兴。閒晋南浮。因燕北号。家变成国。为天下雄。勋业竞五伯之先。子孙齐二王之后。公即昭成皇帝之十代孙也。高祖大将军随州刺史长山公谦。以寇恂之才。翊戴周武。曾祖兵部尚书左仆射魏国公世基。以曹参之力。经济隋文。大父尚书左丞检校御史大夫少府监扬州长史安昌公长命。以佳吏之名。勤劳王室。考仁。高亮无禄。子道不究。故公幼而袭安昌公焉。清明激澈。标格峻竖。夏翟耿介。无矫饰于韦弦。寒松青冥。不受令于霜雪。专经睹奥。习法精理。起家左奉裕。改让贤府果毅。换文州司马。为酷吏所陷罢官。久之。调荣州长史。属城慢法。按而绳之。入计会府。仇家横讼。明敕杖其愬者。迁公宋州司马。朝廷翕然。知有王法。复假右台侍御史江南道廉察使。类会高等。加朝散大夫。进潞州长史。堆岸受湍。独醒见嫉。转湖州长史。公束湿不回。聚蚊交讪。贬为饶州司马。未行。降使详覆。拜鄂州刺史。制曰。卿志气刚劲。操履贞洁。历佐藩条。咸有声称。诘奸纠缪。不避强御。苦节清威。若淩霜雪。顷因谗毁。遂有贬降。使者案问。皎然明白。俾从优奖。特加宠命。其在江夏。异政风行。入为太子家令兼知内外铸钱事。国泉是殷。盗鋊乃绝。河朔淫雨。帝思作乂。俾公检校邢州刺史。散有赒无。人忘歉岁。帝乃玺书劳焉。其旨曰。卿忠于事君。以临下。忘私徇公之美。歌谣所载。擒奸摘伏之奇。吏人攸仰。虽陈朔之贬黜邪慝。王业之斥除贪残。无以加也。一郡清静。副朕意焉。其后以戚累移睦州刺史。复为群小所谮。左授泉州司马。未之任。又贬荣州司马。公砥节荒服。天高听卑。旋除温州长史。俄复旧阶。拜括州刺史。水国瀸洳。告疾言归。景龙三年六月十三日。终于苏州之逆旅。春秋六十有五。正人叹息。旧莅伤感。公清白传家。信义高世。门有奇士。室无长物。夫其善于钩距。长于衿带。法严令峻。人宽吏急。当官而行。不避谗慝之口。除恶务本。不求恺悌之誉。出入从宦。十有六职。以谤获贬者五。洗谤特迁者四。不曰忠乎。将无悔于九死。不曰直乎。焉往而不三黜。故人谢而名益著。迹远而风可怀也。皇上志其持法不挠。赠大理卿。本其坐树无言。谥之曰节。窀穸之事。一以官供。哀荣之礼。被于存没。是时天子严谒山陵。训人追孝。推恩庶物。泻泽幽泉。公长子少府监绍正。次子给事中绍烈。并构层堂。仰延荣赠。乃赠公工部尚书。君子曰。孝必锡类。忠则不坠。臧孙达其有后乎。郑公业为不亡矣。夫人琅琊君。左相邢公及善之女。垂拱二年三十六而夭。后夫人彭城君。鸿胪卿善因之孙女。景龙三年五十有五而逝。所谓齐姜昭前。邦媛辉后。碧树先落。悲同孙楚之妻。红兰渐苞。贵在冯勤之母。以开元十八年十月壬寅。葬我节公于长安县高阳原。夫人王氏刘氏祔焉。礼也。长子绍正。少府监。第四子绍忠。未仕。第五子绍烈。御史中丞。孝乎二连之心。思崇三绝之美。魏主来顾。赏幼妇之碑。秦师不侵。尊死士之垄。扬名称伐。道远乎哉。铭曰。
古之志士。忠不违难。倬哉冯公。矫此云翰。嚣嚣群小。彼何足算。屡困忠直。天下改观。经用百年。穷达相半。贻庆二子。双承天涣。严严大理。人命是悬。圣朝表赠。王道无偏。六卿冬官。百工攸序。韩棱虽没。龙泉可许。邱陵鼓舞兮改谷移山。岁月奔波兮有去不还。惟德音与颂石。传不朽于人閒。
万年县丞柳君墓志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惟贞元十二年龙集景子三月日。前万年县丞柳君终于长安升平里之私第。享年五十。长子宏礼。承家当位。次曰传礼。幼曰好礼。奉夫人洎仲父之命。考时定制。动合古道。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粤五月十九日甲子。克开长安县高阳原祔于先茔。礼也。先时撰辰酌礼。称义备物。外姻毕至。宗人来会。从弟宗元。受族属之教。泣涕濡翰。书辞纪行曰。君讳元方。字某。解人也。系自周鲁。后得柳姓。七代祖虬。后魏中书令。封美阳公。四叶至皇考惇。皇朝散大夫资阳令。祖延州司马。考颐。宣州宁国丞。济德克绍厥类。藏聪晦明。粹为淑和。少孤。季父建抚字训道。通左氏春秋。贯历代史。旨画罗列。接在视听。嗜为文章。辞富理精。以门荫出身。调补宣州溧水尉。网簿贡职。入于天府。特授同州冯翊尉。改京兆府云阳主簿。转长安主簿。迁万年丞。端靖守贞。处剧不挠。秩满居养。素食贫。常好竺乾之道。自搌尘昏之外。泊如也。既而婴被沈疾。不克永寿。姻戚动怀。朋友道伤。佥曰。天之报施善人何如哉。君前娶河南独孤氏。左司郎中缅之女。无子早世。继室以裴夫人。谏议大夫虬之女。阴教内则。著于闺闱。有女三人焉。呜呼。铭志之来古矣。是不可阙。遂勒元石。措于阴堂。铭曰。
振振吾宗。德之宅耶。惟君之德。至期颐耶。德而不寿。今既厄耶。松柏苍耶。不朽石耶。
尚书驾部员外郎曹君墓表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彭城集》卷三六
君姓曹氏,名宪,字正叔,其先赵人。君少通三《礼》,未冠,学者从之常数十。性温厚,疏财尚气节。材武善射,尝行道遇盗,却,张弓誓之,植梃路旁,叱盗视我,一发仆梃,群盗惊走。契丹犯边,至赵郡。君自田间载谷粟,入保郡城。虏众攻之,君转战行间,丁壮多伤。君弃谷粟,载伤者,遂皆免。咸平三年,以三《礼》举中第,调大名府宗安县主簿。父忧,去。终丧,调正定府司法,更德州安德主簿,开州开江令。蜀人疾病,不知医药疗治,祠鬼神求佑助而已。君为出私钱市药剂,有病者辄遣吏烹煎临饮之。民初强从,既稍有瘳,全活者十七八,于是开人始知信医药云。真宗皇帝择选人可为职事官者,君应选,择为澶州观察推官。其治以廉干闻,监司交荐之。拜大理寺丞、监冀州清酒。课最,迁太子中舍、知祁州鼓城县事、改殿中丞。母忧,去,庐于墓侧,负土为坟,手植松梓。服阕,知正定府真定县事。君从弟利用,为枢密使、兼侍中,侍权当朝。将行,君为侍中言思止足,计不能用。君至真定二年,侍中竟以罪贬,君亦坐左迁,监黄州团风镇税。侍中思君言,未尝不泣下。先侍中贵盛时,亲故多藉其势以得宠荣,及其窜逐,众知其冤,莫有言者。君独数上书为之辨雪,人以是称之。明道初,君复官知筠州新昌县事,迁国子博士。汎恩,改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陈州事、转比部、徙鄂州。遂以驾部员外郎致仕,居于宛丘。凡九年,以寿终,享年八十六。先一岁,自卜墓地于宛丘县友于乡潘仁里葬焉。君两娶,皆孙氏。后夫人封寿光县君,进封乐安。四男子。长曰冲,举进士,早卒。次曰振,今为比部员外郎、通判亳州。次曰抗,亦举进士。次曰握。以子贵,累赠刑部侍郎,夫人封万年县太君。祖讳贵,左侍禁。父讳珣,太子中允,赠职方郎中。始君之贰陈州,政事见纪于民,至今称之。而子孙遂为陈人。比部君欲振揭遗美,表而铭之,使乡人过而知加礼,至于后世不忘也。亟使来请,乃为诗曰:
曹君官陈,民颂其美。君亦爱之,去其乡里。告老来归,遂为陈人。实有田庐,处其子孙。眉寿永年,致政逮久。爰归其藏,曰君所有。惟君可纪,民所能识。勒铭表功,载之来裔。
条具边事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三、《可斋续藁后》卷七
臣干方南服,日戴上恩,亦既数月于此。每惟地介蛮獠,且迫裔夷,事会孔殷,情伪叵测,酬应少失,利害所关。今有数事,皆合禀听宸算,恭开具如后:
一、昨奉圣旨,令委官以诏赉赐安南国,继差权钤辖杨庆成恭奉以往,皆已奏闻。近庆成自安南回归,前月二十四日至永平,申到事状三件,臣于七月八日已随缴申密院。今月二十四日庆成回至静江,赍到安南国谢表一函,封印全,谨附递申密院缴进以闻。据杨庆成所言,其国主面嘱乞兵往援,所请人数不多。以臣愚见,欲令刘雄飞选劲兵一项屯之永平,于内差拨以应其请,因得以觇彼事势,恭取圣旨。所有安南回报制司公文二件,并随今递缴申密院。其回答礼物金银、锦匹、朱砂、象牙,见遣人申解朝省,并乞睿照。
一、宜州接境南丹,雠杀之事已具于近奏,继节次令宜州差人开谕莫异俊,抚循所部,务要安辑。及寻访莫异德诸子,俾令存恤,毋使流落引匿,并物色南丹州印记所在。今据宜州申到,事已略定。已唤到莫异德子大发解到南丹州印记,其文曰「南丹州节使印」,铜铸金涂,乃元丰年所给。臣以南丹州控扼诸蛮,不可阙守,已劄令莫异俊权管干南丹州事,令抚循所部峒落,并任责措置诸隘防托。所有印记既解宜州,未欲便给,以报申取朝廷指挥,拟俟人心稍定,然后与之。臣亦已委兼本司干官郭公著亲征宜州,与守倅从长商确区处,续具奏闻,伏乞睿照。
一、邕州控扼诸蛮,左江永平、右江横山实为要地。自刘雄飞到郡,臣节节以私书、公文嘱令措置寨栅防托。雄飞熟于战御,近申到利害,应酬颇有活法。但两江诸峒习于往时南边单弱,犹有负固强梗者。如近日李维藩之恶,不去之必致通敌为患,此不容一切姑息。近臣拱未离邕时,有书与臣言上安州许忠义之患,云应飞亦欲去之。此书臣于五月二十五日尝缴呈今丞相。比雄飞书来,又言其罪恶滔天,此为江右之患者。又思明州黄炳通交已久,诸女皆嫁交国,左右多受交官。此却虽不致劫杀为患,而阴谋尤为难测,雄飞与臣书亦虑之,深为左江之害者。此不特诸峒习见,未免仿效,而此等奸宄,人面兽心,平时犹梗吾化,有急必为贼用。雄飞取谋于臣,往往以敏子玉龙之事为戒。然臣以为天下有真实利害,不可以人言而废。敏子之升忠义为上安州,此则大失;其诛玉龙,未可尽以为非。其失在于滥杀,不能歼止其魁,宥其胁从尔。此二事臣已报雄飞,且当抚循以示柔服,强其本以折之,若负固弗率,不容但已,吾力可去,只得思所以图之也。更合取自圣裁。
一、柳州已蒙除陈梦炎,宜州近已差彭宋杰权守,臣得王该书,却已许起发来赴宜州。臣窃照近辟人入广,畏瘴畏敌,多是推托,臣所申张全以病,徐安民以亲老,孟珙今亦托疾,皆不为此来矣。该之就道,既知遵奉朝命,不可不善郑以劝来者。兼宜州郡在荒僻,且匮乏赤立,该之往亦虑其未必能安。臣得权宜倅钟嶅书,颇言宋杰与宜州人情事体、边防利害一一谙熟。兼柳州臣近条陈欲择一守措置屯筑,使该为之,却优于梦炎。事当改为,不容拘泥。今臣欲乞出自圣断,将陈梦炎改知琼州,王该改知柳州,彭宋杰知宜州,庶得三者各称其职。取自圣旨。
一、臣近于旧戍中已遣调三千馀人上边,新戍中一千人上边,雷、廉兵民船一千人亦已起发上钦,广东兵船闻已陆续前来,已有过衡、永者,凡遇遣调,皆随申密院。湖南、广东粮运见行催促,亦已陆续具申,止是向后券钱阙乏,已屡申请,并乞睿照。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臣今将所收刘雄飞片纸并前钟嶅书一段、郑恭探到思明州事宜及剪王该书报届迩之期,粘连在前,并乞睿览。
回奏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三、《可斋续藁后》卷七
臣今月二十日承苑使刘竴八月七日巳时恭传圣旨宣谕,臣熏香端笏,伏读数遍,仰见陛下明谟雄断,洞中事机,远虑深思,精察利害,臣愚惟有钦叹神圣之莫及。臣所准圣训「雄飞所陈安南事理及黄炳情状,区处先后,委是机括相关」。以事势观,炳特一峒,𨹍乃一国,炳附𨹍之情固久露,𨹍附鞑之迹犹未明。去炳固易于去𨹍,而谚谓打草惊蛇,恐犯此戒。不若且令雄飞姑容炳过,深察𨹍情,事果当为,则擒贼擒王,炳特馀事。臣之所见当如此,恐雄飞又别有奇策,臣未敢语之。今日且恭录圣训自「忠勇有谋」至「发之必中」一段全备,缄示雄飞,相与密筹。陛下「发要必中」圣语,此最深切,臣已嘱雄飞当定规画,不可泛恋。臣所与雄飞书,恭录连粘在前,申嘱圣览。若上安州许忠义,臣固尝祝雄飞,如其果有罪恶,不去则为患,当一面先图之,不须拘畏人议。雄飞书来,以敏子覆辙为言,必欲令先禀于朝廷。大抵此等征杀之事,一动之间,吉凶系焉。必大不得已而用,岂敢不谨审?非臣不肯担负也。今准戒敕,岂胜悚惧!雄飞今此却必见可而进矣。琼、柳命守,已遵圣旨。王该犹未见到,俟其至且勉之过宜。如其迟回,当仰遵睿旨,别具闻奏。团结民兵,已准谕旨及密劄指挥,敢不恭禀!边郡元籍具在,即当检举行下,措置练集。惟恐州郡资费不及,已别具闻奏。臣又准圣谕,以莫异德之子大发兄弟当作抚存,臣比已回奏。异俊于异德诸子自是不共之雠,然异德七子,二人虽已在宜,而二幼及家属犹有多在南丹,只得戒异俊抚恤,庶免害之。今所虑三子之在溪洞者未见著落,臣已排日下邕、宜寻访,未报。若俱物色得之,不过留之邕、宜等郡,拨闲田以资给,令各州收拾照管。州郡无力,本司只得少捐费以赡养。此皆权以应变,亦未为名义之正。今若延大发兄弟置之向里,却恐起异俊之疑,有如圣虑者。臣以此事日俟雄飞、公著等报,尚未见申到,候续奏闻。
奏为边报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四、《可斋续藁后》卷七
臣今月二十三日子时已尝具状,以横山地分警报奏闻。今于二十四日二更得刘雄飞十八日申状,其言敌骑见在上安州奉议坊一带屯泊,去横山不远,见得自十三日我军劫中之后,十四、十五两日未有进退。据雄飞状称,十八日到乃村,得报前去横山摆布,俟见事势,即当回州。臣已劄雄飞留兵横山剿遏,仍速回本州措置防遏。其公状真本已缴申密院外,谨具奏闻,伏乞睿照。
〔贴黄〕臣发奏间,又得钦州臣拱九月十九日申,探得鞑贼亦犯安南境,为安南遣兵,获到首级,亦已将真本缴申密院,并乞睿照。
答安州朴元帅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三
安州千里远,信字一封深。
野鹿分嘉惠,霜鸿落好音。
悠悠隔山水,衮衮送光阴。
自有长城在,新诗病里吟。
即事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八
公缄一道及门初,台吏高声唤里胥。
退食委蛇自廊庙,答书仓卒在庭除。
升天府里无居右,矗石楼前不数馀。
江界安州功又最,幸教弹劾语皆虚。
送胡鼎文同知赴安州 元末明初 · 贝琼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五十一
别驾安州去,青天蜀道危。
近辞丹凤阙,远过碧鸡祠。
暮雨归神女,春风怨子规。
宦游多好思,重和杜陵诗。
安州江上。次李散骑韵(癸西春) 元末明初 · 郑道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三峰集卷之二
使华将发东方明,驲骑如飞道路平。
北去山川飘朔雪,东来花柳弄春晴。
安州江上一杯酒,辽海天边万里程。
自笑浮生能几许,九年三度此中行。
送权侍史(弘)点马 其五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八
清川江上久淹留,醉后题诗古寺楼。
点马莫嫌卑冗甚,十年廊庙得优游(自注。吾尝因点马。留安州四月。今吾兄为义州牧。故有终二首。且期他日大用。以慰侍史也。)。
寄宾畿老弟 其一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安州贰守时名重,清洁持身玉不如。
莫逐沿流同泛泛,须知泾渭本来殊。
哭安州 明 · 申叔舟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十
阴阳有消息,四时有代谢。
人生天地间,脩短各随化。
安州我所事,勋业正藉藉。
真淳有古意,磊落好清修。
家业有所由,圣眷方绸缪。
如何未衰年,寂寞归山丘。
秋风东郊路,哀哀双血流。
此哀非我私,哭送倾皇州。
人生此亦足,悲欢宜两休。
书怀奉别两天使大人 明 · 郑麟趾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第十二 辽海编
悠悠旌旆驻安州,浩渺风烟未易收。
绿蚁满斟须尽醉,骊驹一唱动离愁。
鸭江日暖临蛟室,鹤野天低望蜃楼。
为问翱翔霄汉上,有时能忆此游不。
题山水图送宋汝勤赴安州学正次刘学士韵 明 · 黄仲昭
出处:未轩文集卷九
安州我旧游,风景如看画。
黉宫清绝隐林塘,别搆茅亭芳树下。
诸生幽抱此倾写,舞雩咏归同雅雅。
君拜新恩教此州,官清地僻心境幽。
榱桷栋梁收拾遍,大手还修五凤楼。
嗟我别来今几载,披图犹认旧沧洲。
今日题诗送君去,明日空望停云天际头。
送王主事世英还朝次翰林诸公饯别联句韵 明 · 黄仲昭
出处:未轩文集卷十一
安州我旧游,风景如看画。
黉宫清绝隐林塘,别搆茅亭芳树下。
诸生幽抱此倾写,舞雩咏归同雅雅。
君拜新恩教此州,官清地僻心境幽。
榱桷栋梁收拾遍,大手还修五凤楼。
嗟我别来今几载,披图犹认旧沧洲。
今日题诗送君去,明日空望停云天际头。
宿价川客馆 明 · 金时习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一
峨眉山月小,影落价川溪。
庭畔三更露,天边一雁嘶。
费吟供笑语,狎韵整高低。
明日安州路,遥岑与树齐。
次韵忆戴安州 明 · 谢铎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五
两度河间有报书,安州不见驾来车。
兴知王子殊非浅,迹在韦郎本不疏。
未必老逾相别后,可应难是入官初。
十年离恨长安地,尚忆趋庭有伯鱼。
乡人客清源者追饯索诗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河一棹还新安,清源追别聊盘桓。
羡君尽享估客乐,顾我方忧行路难。
徵诗往返白日速,纵酒歌呼清夜阑。
乡情离思两不极,垂杨插水春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