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黔江三瑞 明 · 李时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黔江大尹谢君谦牧为政既六年政洽民安邑以无事百里之间和气充周蒸为佳祥麦秀两岐瓜实并蒂世或有之至于紫燕产雏异色洁白玉立离群则未尝有也岂其清修苦节有以致然也耶昔鲁恭为中牟令有三异政垂誉无穷今谦牧之在黔江能致三瑞之应如此事虽不同而所以为政之善则无以异也固将光昭竹帛而后先相辉故为赋此诗而识以归之
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
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
自昔中牟誇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
六隐诗 其一 巢父洗耳 清 · 李敏叙
押侵韵 出处:西河先生集卷之一
传曰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又曰天地闭而贤人隐。盖尝以是求之。士或有怀宝蕴奇。窅然不以天下为意而独立于万物之表。是固不系于时命矣。至若叔季之世。昏君在上而明哲日远。或干戈争夺而生灵涂炭。智者色举。明者远迹。若此类者亦不可胜数。夫离人群混鸟兽。寂寥而无朋。枯槁而遐遁。岂人之所乐哉。盖亦有不得已焉。虽然以尧为君而许由逃之。以光武为故人而严陵不就。由是观之。亦各其志。方其脱屣人间。寄意烟霞。沈冥至道。寤寐松乔。独与造物者俱而不获世之滋氛。此其乐岂直轩冕钟鼎哉。然则圣君可避。况昏乱哉。钟鼎可辞。况有刀锯之辱哉。此庄周所以辞楚相而韩子所以壮李愿也。夫智勇辩力。天下之所贤也。荣华势利。天下之所慕也。然才不才命也。得不得时也。皆不可强而致者。若不事事而徒尚志则虽庸人。与夷由无辨矣。义可勉而才不可幸者也。况授事试功者。有成有败而赏罚随之。无所事则无所为。无所为则无成与毁矣。且出者动处者静。动者劳静者逸。动者危静者安。去安逸而就劳危。智者所不为也。余于是得隐遁之士六人。各为之诗。以赏其趣云。
圣人忧元元,明扬乃尧心。
贰室未得舜,二子非其任。
归去颍水阳,颍水清且深。
水清可洗耳,箕山有高岑。
逃名迹自高,入耳心匪淫。
缅怀不可追,清风洒至今。
次韩昌黎感二鸟赋 清 · 洪世泰
出处:柳下集卷之一
余闲居无憀。偶取昌黎感二鸟赋读之。喟然而叹曰。退之之才而亦有是乎。是时退之年甚少。得进士。其拾青紫取卿相。以光耀一世。即其所自期者。而顾其身急于饥寒。号呼望哺于人。至于三上光范书而不见报。狼狈出关。促促奔走于道途尘埃之间。何其困也。呜呼。夫以天下豪杰之士。而使之流落不遇至于如此。为其时宰相者。乌得以辞其责也。然彼憬耽辈皆庸人。有目而不知退之。则亦何足责哉。或讥退之此赋之作。盖自叹其不遇而羡二鸟之光荣。不亦鄙陋之甚耶。余谓此退之少时事。负其雄才。无所发施。而怫郁抑塞。感激不平。有若巨防之畜水。畜之既深。浩汹勃怒。其势不得不一决而去之。及其有物触于中。奋发为文词。以写其无限壹郁之气。此盖出于文人之习气。而诚有愧于知道者之言也。然原其所为。出于一时邂逅之感。而未必其心诚有所歆羡而然也。盖其意若曰彼无知无用之物。而徒以羽毛之异。见知而贵宠之如此。独于天下之贤才。不知爱焉。是知人之不如知物。爱人之不如爱物。此其所以为感者欤。窃尝论之。退之虽有文学。而不及孔门之四科。观其应举求仕汲汲希用于世。此固非为己之学。而游,夏之所不为者。若使退之早得闻道。从事于博文约礼则其必能以义自处。而不为外物所动者矣。是故君子之道。贵乎安身立命。余贫贱阨穷。比退之又百千焉。常惧其穷滥未免为小人之归。于是有感于中者。遂次而和之。以广其意云。
芒芒玄化,俯察仰思。彼贵贱荣辱之不齐,将谁从而诘之。览白日之无偏,均下烛以光景。慨天道之犹憾,何冬促而夏永。纷草木之荣落,关一气之仁猛。惟万物之为命,盖亦有其菑幸。繄学道而求志,韬厥躬而内耿。何罔生之无厌,唯贪儳焉是逞。余不忍为此态,顾吾驾之焉如。胥天下之至广,宜审择乎尔居。嗟圣徂而道伏,味糟魄于残书。苟不可则从好,斯先哲之警愚。卓流俗而孤立,宁或掍于众寐。乃不磷而不缁,援金石以与比。既天德之信修,伊人爵之可致。不自靖而外图,是求荣而反累。孰有动而违天,孰有行而废地。吾将顺乎自然,庶不疚于素位。悟韩子之感鸟,故文肆以为戏。知吾人之攸贵,寔有灵于万类。
龙贞女诗 清 · 王文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
贞女姓龙氏,滇之昆明人。进士刘恬聘为继室,合卺牵丝将有日矣,而乃公明才俊,福逊庸人;叔宝神清,相非寿者。贞女将投身于濑水,抗迹于汨罗,上天鉴佑,已绝复苏。邻里代为之悲,父母莫移其志。先是,刘君元配藐有遗孤,赖巾帼之程婴,为家门之周勃。茹荼画荻,八历寒暄。卒以忧能损人,才不偶数,年未三十,呕血而终。盖卷葹之草,心本易伤;共命之禽,理无独活矣。贞女幼通经史,善属文,内言不出,世罕闻知。孤子平矜,颇能口诵。摹曹娥之碑版,每动悲哀;听女媭之砧声,无非激楚。呜呼,崩城哭市,或无飞絮之才;习礼明诗,或乏贞松之节。以文兼行,自古为难。考厥遗徽,有裨风化也。乃表以诗。
重门苔迹厚,一径闭苍苍。
里合名全节,诗曾谱断肠。
玉因含璞贵,兰以被煎芳。
寄语贞松质,无须怨雪霜。
甲辰夏五纪事 清 · 刘大观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一
柳江上通黔江,山狭势逼,易有冲决之患。乾隆四十九年五月,江澜骤溢,其势甚危。予立水中三昼夜,督民卫护。水头愈猛,人心愈恐。乃矫提军乌公令,传六营将备集兵三千有奇,奋勇抢救,水始平,城得无恙。予之矫令,罪也。身冒其险,民免为鱼,亦可见原于乌公矣。因以长歌,纪述其事。
岁在甲辰夏之五,蛮烟瘴雾酿淫雨。
江回石逼蹴浪翻,沛然一泻飞千弩。
始犹盘旋撼崖树,继则凭陵犯楼橹。
大鱼挟势欲吞人,人无人色面如土。
我似沙鸥立水中,以命与水争雌雄。
土蘘草荐并绵絮,指挥胥役摧其锋。
水强人弱窘无策,怒发如竿冠上冲。
坐见城垣委澎湃,生灵十万一扫空。
城亡与亡责难谢,事到危时胆自大。
奋臂招呼众将出,谁知忠信权行诈?
狂澜十丈固堪忧,水犀三千亦可怕。
士能作气鲸鲵走,兵势峥嵘水势下。
江平浪息龙亦驯,用得机权始语人。
守土未能脱民难,寒龟缩项民应嗔。
一城老弱互相庆,各子其子亲其亲。
农荷锄犁卒归伍,槌牛击鼓迎江神。
金钟山题李王庙并书夫人寝碑 其一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安吉为唐故鄣地,公平辅公祏于此,故碑有平盗丹阳之语,今名李王山。山中碑版林立,皆唐宋人书。案,公为韩擒虎外甥,初见杨素,即有拊床推坐之目。公为庸人,亦当感恩知己,况英雄乎?是必无私其侍姬,为申公巫臣之为者。小说欲以英雄推夫人,故重诬卫公矣。诗以辨之。
金天华岳一书通,首上江陵十策功。
青海骄汗巢穴尽,阴山亡主幕庭空。
韩擒宅相难为舅,杨素胡床推与公。
能得青年有知己,良弓高鸟自英雄。
十月初九日,过白渡驿,宿綦江县 明 · 张瓒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东征纪行录
是日,途次大风,有寒意。行境,有山嵬然在东,起自重庆城南,为真武山,中为云篆,在百节为燕尾,在白渡为凤冠,在綦江为太公,皆一山发踪,绵亘二百馀里,矗矗起伏不绝,漫不识其所关也。
峰峦凌乱白云封,绵亘东来几万重。
形胜不同名亦异,只堪瞻玩不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