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柳枝歌三首 其一 明 · 朱有燉
 押支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上)
白居易杨柳枝》云:"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宣宗朝,乐工唱此词,遂令中使取二株植于苑中。予于洪武年间长安,寻访永丰坊,乃在陕西城内东两街,尚有垂杨,柔枝拂地,爱而赋之。)
苏小门前万缕垂,白家园内两三枝。
听歌看舞人何在,惟有东风展翠眉。
题刘氏世荣 明 · 郑文康
永丰刘杰希秀举进士而授官有年自鼻祖省元至高曾而下代有显者道德节义满人口耳予采其实题其世荣堂使读者知刘氏之荣在此不在彼也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
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
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
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
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
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
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
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
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
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
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
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
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
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
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
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
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
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
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
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
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
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
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
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
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
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题叶氏四爱堂 元 · 詹厚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四
友人叶成甫世家永丰梅林松溪元贞丙申动适彼乐郊之想慕孟氏三迁之风徙居睦乐池头相攸幽胜结庐三间竹树茂美凿池灌园手植莲菊又取濂溪渊明和靖山谷诸老之说揭中堂榜曰四爱以寄四时雅兴清矣哉且以永日且以尽年有以自老矣而数仅中寿二子无翁凯翁皆恂恂善与人交凯游方之外元好脩而文于屋东偏辟小室号半隐面脩竹竹外车马憧憧而嚣尘不到清琴横床儒书堆案不矜名不眩能能其世家而大之者余每过之喜其有隐者趣为之赋小诗
四爱名堂名匪誇,梅兰莲菊当传家。
谁知半隐琴书趣,出色堂前四爱花。
招鹤辞 明 · 袁华
玉山顾君仲瑛哭母于吴兴之商溪归葬绰墩先垄念母九泉不可复作乃筑亭于神道之左遂仿苏仙耽故实扁曰招鹤汝阳袁华为制招鹤辞三章俾歌以招之庶几化鹤一归少慰终天之戚云其辞曰
胎仙翱翔兮蕊珠之宫,薄云汉兮溘埃风。
乘火精兮自养,抱贞素兮气内充。
朝扶摇兮丹丘,夕裴徊兮玄圃。
繄故国兮丘墟,冢累累兮下土。
蕊珠之宫兮胎仙翱翔,美婵媛兮玄衣缟裳。
迟夫君兮未来,揽青田兮璚芳。
长夜漫漫兮窅不见日,子哀鸣兮血化为碧。
蕙帐空兮猿惊,心旁皇兮反侧。
新亭兮桓桓郁郁,佳城兮松柏丸丸。
疏玉泉兮交流,树琅玕兮为樊。
山川绸缪兮道里阻脩,陆有虎豹兮江有潜虬。
胎仙翱翔兮归休,玄间窈冥兮不可以久留。
芝云堂嘉宴 元末明初 · 陆仁
句吴著姓,比古为多,然好尚不同。不失之侈,则失之俭,不失之鄙,则失之迂。出乎此,未若有玉山顾君仲瑛者:好文而尚礼,好贤而尚义,不侈不俭,不鄙不迂,承具庆之乐,子孙彬彬,如日之方升,如之方茁,雍容閒雅,消摇丘园,诵诗读书,冲然而有德,居乎界溪之上,祖宗世泽亦既三百馀年矣,不其甚乎!然至玉山益昌,纡朱曳紫,代不乏人。至正辛卯秋九月廿二日,宗族从子翼之氏、仲渊氏适拜官归,玉山遂会亲戚故旧于芝云之堂,行酒献酢,动有礼容,言相劝勉,不吴不敖,深有古人行苇伐木之情。酒既半,玉山赋诗四韵,出以言事君,必尽其,入以言事亲,必尽其孝。蔼然忠厚之气,形诸咏歌,益以见醴陵世泽之弗艾,且将大有用于时也。坐客咸赋诗,而淮海秦君文仲为之序,余遂述其事,赋长句以答,以纪胜集云。
有吴醴陵之故家,乃在东昆之西界水涯。
平原漫衍土壤沃,洲回渚曲龙盘拿。
峨峨第宅切云起,植以榆柳交相遮。
骈枝接叶蔽户牖,大者合抱如星槎。
连林郁苍带烟雾,鹊巢鸠乳飞慈鸦。
中有园池广十井,架岩凿谷开谽谺。
春风著花烂濯锦,秋风落叶红于霞。
鸡鸣犬吠自旦暮,桃源未须觅胡麻。
生祥下瑞天所念,石上瑶芝秀金葩。
有鲂可羹鲤可鲙,有雁可弋兔可罝。
上堂愉愉奉甘旨,下堂雍雍手拱叉。
阿翁素期鹿门隐,阿母笑坐缑仙车。
诸郎翩翩立庭下,麟角定峙茁芽。
家童聚食一万指,食时钟鼓闻考挝。
荷锄载耜集陇亩,是穫是刈歌呕哑。
秋登告成筑场圃,黍稷同河沙。
东南大姓谁比数,玉山之人美匪誇。
六瑚八簋宗庙器,五色缫藉璧不瑕。
威仪雅同江左谢,况复好礼弗侈奢。
征求屡多郡府役,蚕丝牛毛事纷哗。
日犹庖丁得肯綮,迎刃节解孰敢诃。
诵书读诗足暇逸,黄帘白日签悬牙。
长时哦吟弄觚翰,宣城水曹与之差。
时秋九月霜未降,紫萸斑斓始华。
张筵华堂冠盖集,亲朋洽燕情孔嘉
阿、咸官归映联璧,并骑蹀躞黄毛騧。
爱之犹子重诫饬,谓勤王事禄则加。
虎符金章赤丝组,挟以擂(切木器,亦作罍。)贝紫玉珂。
圣朝恩渥岂易致,丈夫有才为国华。
称觞献酢众乐作,笙笛瑟筑间筝琶。
熊蹯豹唇味毕具,笾豆修脯罗麇麚。
坐中上客儗毛遂,亦有辩士如田巴
吴姝起作《七槃舞》,鸾停鹄翔整复斜。
主人投辖客畅饮,既醉啜以龙团
珠斗阑干夜将曙,桦蜡金莲笼绛纱。
古云人生行乐耳,白发母令垂鬖髿。
风埃南国星纪暮,百年欢会能几何?
我歌行苇为君寿,感君气谊增猗嗟。
谓子不信如此酒,愿君寿考子孙多。
神之听之降福遐,神之听之降福遐。
月令七十二候诗 正月立春节三候 其一 东风解冻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订月令以贯年吕览经汉儒之辑系时训而胪日周书述汲冢之遗迨条列候名魏收始登之历志乃吹求节气林甫擅窜夫经文他如通卦验之流传不无岐互溯彼小正之纂记颇有牴牾今曲台既布在学官时宪复徵为典故海宇奉一王之朔罔敢差池士林准六事之恒畴能拟议顾考自三唐以下罕赋其全(唐时试帖间有以月令命题者约计不及什一)即检诸四库之中莫寻斯什(命馆臣于四库全书集部内检之自唐迄明从无咏七十二候者)祗有东海散人之作实同巴渝下里之歌虽猘吠在所必删燬其他知禁非已甚固蚓鸣殊无足取存厥真见格本太卑(国初顾德基东海散人集有此题其他书毁谤本朝悖谬应燬而咏七十二候之作尚无违碍语姑存此卷亦使人知余实不袭其只字也)兹乘清籞之几閒爰按陈编而拈咏由春孟迄于冬季岁月匀排从冻解递及泽坚始终具举既随题而得句亦因事以立言或为辟谬砭讹仍复引伸触类如鸣蝈鸣蜩之弗爽何鵙鸣忽欲从周彼祭鸟祭兽之无稽即獭祭宁谙报本鹞鹘雕之未详其族嗟耳食徒事纷呶鹿麋麈之鲜识其群繄目击方堪釐正虎性惟知猛噬奚由感善政于刘昆露气岂有高低诚足诮求仙之汉武蛰兽善藏其食穴秋官之训诂滋疑飞鹊受抵乎玉山桓宽之盐铁非妄螮蝀触雨晴之气漫诬郑卫之音声雷电昧先后之机应悟震光之近远蜃蛤入于淮海谁则见之鸡雉顺其雊孚故尝闻也泉动比源长不涸车牵非冻结何行风至与物极同诠舟居讵梅蒸可避反舌略如鹖鴠寒暑攸分寄生曷肖螳螂质形又判进先园吏王瓜苦菜之铺棻开护封姨荔挺让华之待沐若夫鹰在野而自能常饱可于敌忾因粮至如雨渐石而正协时每惧其涨川害稼木兰值鸿宾之际雁臣徕效驰驱太液当鱼陟之前冰技阅施颁赉栗留唤最企豫齐戴胜降桑登茧尤廑吴越凡皆即此以乎彼间亦举一以例其馀日就四章几滴才听莲漏期赢半月三荚恰数蓂阶大而课织劭农兼该图治精之格物穷理洵足惬心披七十二候之都全约仿生赓叠依三百六旬而适遍差强花信更番于焉体物缘情岂曰因难见巧各成韵律并系弁辞
一阳子半已初生,论节应从元继贞。
底识立春标岁始,试看解冻拂风轻。
訚訚欲暖凘徐泛,习习为条波细呈。
育物对时羲象著,登台何以乐吾氓。
忆旧游甲子(民国十三年) 清末民国初 · 徐树铮
 押词韵第十四部
西山纪游图,翁君克斋作于己未秋。同游者毕节周澍园培艺湘阴左南念恒仁和去非是新城王法生孟戌。图后留题者:桐城姚伯纲纪,吴砚山瑡,铅山胡诗卢朝梁,吴县王书衡式通,皆曾预西北之役者也。图成余将有题,以事未果,遂积数岁。今春克斋南游,携此图自随,既索儿子审交题字。余适见之,临风展视,谛审同人踪迹,知诗卢物故,馀皆散走四方,且谋衣食。书衡年辈最长,闻方落拓京师,贫不自聊。而余揽镜徘徊,亦不觉渐星两鬓矣。枨触昔游,率题此解归之。甲子六月树铮并识。
正疏帘挂午,曲沼通凉,倦客江南
梦远龙沙雪,带霜蹄十万,酒褪春衫。
故人旧同游处,青绿满生缣。
问莺老西湖,云迷渭水,幽恨能添。

停骖。
送斜照,认碎玉泉流,潭柘精蓝。
对影空凝睇,料禅香诗鬓,轻付尘淹。
蓟门几丛烟树,飞雨暗花龛。
怕细语天风,惊回怨鹤睡酣。
顾谨中外祖魏洵子美妻丁氏祠堂卷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魏夫妇并吴兴尝吏狱有某忤权贵下狱赂白金五十两脱其械封还上海巨室威偪邻父死污官欲抵罪其子会部使者尽发巨室奸状遂伏辜然由是见忌调铅山及满考归行李萧然惟馀一赠行卷既除仁和场幕谢免夫妇日惟教谨中若已出而谨中为今之秀造于其殁筑别室祠之具道所以拜请诗诗曰
义伸枉狱金却还,宁忤豪贵迁铅山
六年仅有赠行卷,秀髯皓白如霜菅。
生忧敖氏鬼独苦,今得外孙祠外祖。
鸡肥(一作天风秋,鹃哭棠梨寒食雨。
宅相魏舒良可敦,黑头江总何足(一作不须)论。
力田读书姑养母,莫赋远游劳倚门。
东风第一枝 其一 题夫人绣字图辛巳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二十
铅山蒋非磷先生心馀舍人尊甫也。少壮即赋远游,故舍人自髫龀以至成名,咸得太夫人钟之教焉。先生下世后,太夫人从奁箧中检得《咏》十诗遗稿,辄为和泪伸缕,绣成一㡧,并叙其所以,而自系三绝句于后。乃命工绘图,合装成轴,俾流示子孙,永章前美。丙子七月,偶客南昌舍人出示此图,属余题词其上。
墨缕频萦,金针暗度,鲛人泪渍东绢。
晓钟已动寒城,剪刀肯停小院。
心花意蕊,彷佛是、天孙云段。
想绣床、锦字回文,未有者般清怨。

描不尽、半生冷面。
题不了、傲人白眼。
偶吟处士梅花,更拈谢家翠管。
冰天雪夜,似再举、当年食案。
任倡酬、徐淑秦嘉,漫自镇常相见。
程子厚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东韵
莫神于天文流运矣日月经纬之隐见暑寒昼夜之变迁圣人浚其心智推验测候使天文无所秘其神裁成范围之功益神矣自庖牺画卦具二十四气炎帝分八节以纪农功轩辕迎日推筴而调历作若分至启闭之官建于少昊重黎天地之司命颛顼式序三辰帝喾有焉历象玑衡唐虞先焉夏称昆吾商称巫咸周官总以太史而分保章冯相卜师筮人视祲挈壶之职其制遂详时至春秋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灶宋有子韦齐之甘德㈠楚之唐昧赵之尹皇魏之石申皆掌天文以佐国治而巫咸甘石其学尤著五行之说明矣后世沿袭支干星度推人寿夭吉凶悉本五行要必有其理也新安阴阳家程子厚明于天文得古遗意虽天地气化浑沦绵邈乃操寸管尺圭约而窥之卒莫有逃焉者也尝教授铅山阴阳学调太平其谈演理数推人平生事曲中㈡焉余观史迁以阴阳家与道墨纵横并列然帝王以阴阳参国政定民时其法肇于上古是知道墨纵横之说皆可废而阴阳家不可废也意者程君于圣人之神知所求哉乃赋诗以送之诗曰
于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
垂象炳躔逡(躔逡,《方言》:“躔逡,循也”。),积闰成岁功。
茫茫万古馀,坐致理则同。
清台窥玉管,缇帷候律筒。
教筵分列郡,设官效儒宫。
新安万山深,闭户象数攻。
青袍客江上,宾友蔼文风。
望气登危城,占星指遥空。
泉清壶漏滴,表正阳晷中。
寒毡能慰藉,杯酒聊自充。
风高白云飞,澄波送归篷。
佳哉泉石墟,树色环青葱
凤皇衔书来,招邀游紫宫。
扫清黄道尘,晓望扶桑红。
注:㈠甘德,与石申合作《甘石星经》。 ㈡曲中,中也。《耆旧续闻》卷二:“韩退之作《师说》,曲中今世人之病”。
摸鱼儿 其一 瓢泉怀稼轩并序 当代 · 范诗银
 押词韵第十八部
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5月28日稼轩生。2016年5月24日铅山,大雨。驱车至期思渡,饮瓢泉。
惜天流、此瓢君与,伊瓢还我如渴。
无情风色多情水,依约当年澄冽。
倾莫歇,还更有、毋多清泪毋多血。
拳拳心竭,若湿羽流弦,归舟完釜,犹剩三分热。

谁曾道,谁个男儿英勃,数他历下青杰。
踏翻中帐凌神骥,直上吴山瑶阙。
飞将爇,却相许、南丰剖桔并州铁。
翠巾红帕,揾愁献金陵,恨遗北顾,羞对半轮月。
六州歌头稼轩别业(2004.4) 当代 · 张海鸥
 押庚韵
东京武夷山参加辛弃疾学术会,其间赴江西铅山访稼翁故地,乃作二词。
铅山万古,岑寂怎成名。
须待得,真名士,驻鸥盟。
赋秋声。
忍把英雄业,神州恨,都抛与,一编诗,三径酒,五弦筝。
料理瓢泉,且醉吟风月,痛饮如鲸。
忆搴旗沙场,青兕最狰狞。
十论空投,带湖行。

叹人间路,为谁窄,池畔月,为谁明。
算纵有,裁天剑,为谁横。
意难平。
薮隐虽非愿,宁作我岂其卿
诗书业,长短曲,雅人情。
遂令此间山水,从公后,世代修名。
采鹃红盈手,并美酒长觥。
解汝愁城。
辛稼轩陈龙川鹅湖之会歌①(一九九○) 近现代 · 常国武
庚午暮秋,访铅山鹅湖书院,因忆辛弃疾陈亮二贤尝聚会于此,极论世事,长歌相答,距今已八百馀载矣。
君不见稼轩居士气如虎,隐沦犹自作剑舞。
又不见龙川先生奋健翮,百折时复击溟渤。
携手飘然来鹅湖,指画山河览风月。
秉烛挟瑟登高楼,楼头飞雪铺毡裘。
先生豪情畴能似,居士宿疾浑欲瘳。
饮酣极论天下事,共说平生不得志。
富贵浮云虽等闲,汗血盐车惜良骥。
时危正须经纶才,奈何弃之任蹇踬。
遂教中原滞胡尘,年年空堕新亭
重斟酒,酌玉罍。
磊块释,胸胆开。
天生我材必有用,谪仙此语岂谬哉。
妍皮痴骨誓不改,妙体本心终难回。
便扫匈奴廓玉宇,旋挽天河清氛埃。
鼙鼓声声殷地发,眼前万里江山来。
故国神游驰遐想,壮声英概谁嗣响。
长啸忽然秋风生,古苑嘉木崒森爽。
注:① 此诗在老龙口杯国际诗歌大奖赛六万四千馀首参赛作品中荣获第二名。
天下第二钟歌(钟在弋阳真如寺破庑下,其志天圣二年也。刘(《诗渊》册二页一三○二作刻)石扁曰天下第二钟,旁书江南徐铉书,笔力皆遒劲可爱。不知第一竟在何许,而此又滨于埋没,可慨已。因歌以遗寺僧,使屋庇之) 宋末元初 · 艾性夫
钟在弋阳真如寺破庑下,其志天圣二年也。刘《诗渊》册二页一三○二作刻石扁曰天下第二钟,旁书江南徐铉书,笔力皆遒劲可爱。不知第一竟在何许,而此又滨于埋没,可慨已。因歌以遗寺僧,使屋庇之
濒江破寺如胶舟,大镛露立寒飕飕。
金绳铁纽作断绠,土花苔碧生栾头。
我来摩挲考岁月,偻指落落三百秋。
想当营度欲鼓火,野鬼夜哭山精愁。
铸之以绍威六州之铁,衅之以景升千斤之牛。
载之以长河万斛之舰,贮之以齐云百尺之楼。
风高一撞撼天地,世更几变宜追蠡。
眼中惊见已无双,天下才称为第二。
庚庚古扁磨苍珉,徐郎妙墨吹玄云。
声光喑哑尽埋没,宇宙颠倒方纷纭。
昭陵石马化为土,于上蒲牢幸存古。
山僧作屋稳盖藏,他日岐阳求石鼓
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 中唐 · 贾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一
有天地而万物生焉。形气推迁。行识相缘。一受其形。万化而未始有极。沙界尘劫。驱迷走妄。浩乎若汨诸巨海而无垠也。伥乎若囚诸闇室而无晓也。四蛇六贼攻其内。热燄燋芽寓其质。而昧者举世。犹窃窃然以彊力敏智。可大取所欲。攘螳臂而战蜗角。其不胜也。则忧悲恐惧。日以交驰。曾未知夫牵于名而溺于惑者。以形质之相。虽天地秋毫。细大殊耳。其有限一也。其必尽一也。以寿观夭。虽万龄一瞬。修促异耳。其有限一也。其必尽亦一也。况大不及天地。而远不至万龄者。又恶足以拟议哉。此西方之圣人所以悬觉照于无极也。自大迦叶亲承心印。二十九世传菩提达摩。始来中土。代袭为祖。派别为宗。故第六祖曹溪惠能始与荆州神秀分南北之号。曹溪既没。其嗣法者神会怀让又析为二宗。初师子比邱以遭罹大难。恐异端之学起。故传袈裟以为信。迨曹溪凡十世。而其间增上慢者。徇名迷实。至决性命以图之。故每授受之际。如避仇敌。及曹溪将老。神会曰。衣所以传信也。信苟在法。衣何有焉。他日请秘于师之塔庙。以熄心竞。传衣繇是遂绝。师嗣法于神会大师者也。上距大迦叶三十六代。皆以真空妙有。觉性佛心。默传密付。印可悬解。行之谓般若。到之谓涅槃。得之者变凡圣为反掌。失之者沦生死于浩劫。不以心得。不著佛求。知佛性之在我。亦无我而可證。洞然与空虚为体。无起无灭。包大千而不碍。穷万古而不老。而神通自在。显晦无迹。陶冶万有。未始生心。然后为得也。其教之大略如此。师讳云坦。代宗皇帝赐号曰大悲姓武氏。盖则天太后之族孙也。父宣。官至洛阳。师生而神隽。七岁举童子及第。年二十。历太子通事舍人。逸偫高步。脱落羁束。虽在轩冕之中。泊如也。及随父至洛阳。闻荷泽寺神会大师。即决然蝉蜕万缘。誓究心法。父知其志不可夺。亦壮而许之。凡操彗服勤于师之门庭者八九年。而元关秘钥。罔不洞解。一旦密承嘱付。莫有知者。后十五日而荷泽被迁于弋阳。临行谓门人曰。吾大法弗坠矣。遂东西南北。夫亦何恒。时天宝十二载也。师既佩真诀。游无定所。以为非博通不足以圆證。故阅大藏于庐江浮查寺。非广问不足以具足。故参了义于上都忠禅师。繇是名称高远。天下瞻企。将东吾道。固请出关。天子降赐名之诏以显其德。时大历八年也。既流江表四十馀载。或山而栖。或邑而游。镜悬于空。万象俱纳。蚩蚩横目。所至成市。痴爱贪欲。榛荒心路。以太无畏廓而辟之。元和三年。故丞相赵公之为扬州。始虚州之华林精舍以邀止焉。初师之东游也。以世道交丧。其日固久。将息言向晦。与物相遗。恍惚之间。若有以传灯之契来授者。且印指于头曰。以是为信。厥后每将演导。则指迹如丹。若乃制毒龙于金山。柔猛虎于定山。在江阴则神龟灵蛇之感现。在江都则山鬼城神之慑伏。皆显仁藏用。以示慈力。斯众目之所睹。故略不尽书。而或者以为怪迂之说。不可为训。是未闻菩萨大士游乎不思议。解脱者无心于物。而物自交应者乎。住华林九年。年一百有八。历僧夏八十有八。以元和十一年秋九月八日。返真于其寺。明年。建塔于州西原。门人遍于天下。其教者惟上都西明寺全證。證以自达摩以来。皆有论撰。而师之乐石未刻。谓余尽知其道。宝历元年。驻锡于毗陵。持其教宗与师之行事。愿得文而建诸塔庙。余因采其昭昭可述者载于碑。时丞相太原公总戎淮南三年也。其铭曰。
茫茫万有兮生死同缠。
业风振海兮识浪滔天。
觉者云谁兮有西方之大仙。
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
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
文字言说兮罔非蹄筌。
惟心法皎皎兮如月斯悬。
惟大迦叶兮首得而传。
代代绳绳兮灯不绝然。
迄于荷泽兮师又嗣焉。
法存形谢兮诸祖其然。
门人思慕兮塔彼西原
将祈不朽兮余可无言。
僧印东还钟离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三
予寓居安贞里东行百举武有精舍曰文殊仆方谢事需命间一往焉与僧法印号无文晤言以适吾怀因知师系出濠之郭氏其先东平人祖班常为弋阳部将死王事遂葬于此父珍亦为州之机宜官师幼读儒书长习阴阳风角等术既而悟尘世虚幻遁入招信嘉山寻师学浮屠法清修苦行致价重一时为两淮朱制阃所尊敬特起华严禅院为栖息之所仍诵其品目追报母恩江淮平飞锡五台礼文殊光相遂抵京师丛林富观大乘其气象安心枯寂脱屣荣利飘飘然如孤云野鹤任其去来若不为形迹所累者因其东归赋诗以赠其词曰
钟离老衲印无文,燕蓟常游寄此身。
一片野云横碧落,半窗寒日弄游尘。
经龛入定依残供,帝里相逢有故人。
我亦天涯倦游客,几回归卜问通津。
桃源忆故人田州张通判赴任 明 · 蒋冕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五
嘉靖五年两广抚按官太子少保左都御史慈溪姚公监察御史临川刘君等奏革田州府土官请设流官守贰如内地藩宪诸君佥议府通判全州张同知华不可盖以其才干素著抚处尤宜故也议既定将其职名以闻适张力陈有疾不果既而桂林府通判梧州府推官皆缺员于是抚按联疏于朝以华及藤县孙典史懋二人名上懋先任广按察副使奉敕整饬清远兵备以诖误谪官于部院台谏论救荐举前后不知凡几疏张获与孙偕荐不可谓偶然也疏下吏部时孙已因少师邃庵杨公奏量移弋阳判梧推皆不果补田州通判之缺遂以张补之与抚按初意正相合舆论咸以为宜张字子寔德安随州人由龙虎卫经历被荐同知全州在任九年抚按官旌异者四奖励者十最后交荐遂有今擢观交荐疏谓其勤慎通敏政誉昭闻久历年岁备谙土情则其平生居官持身概可见矣子寔累乞休致上官皆不听其去今被台檄促之赴任吾乡士大夫不忍遽与之别也相率求徵赠言予老病不能文聊寔录荐剡而檃拈小词二阅以张之子寔在吾州留意学校凡有修葺皆为经久计桥梁道路多所缮治至于逐恶獞归于故巢以除州民之害为虑尤远予先兄大司徒梅轩先生尝谓其此举得江统徙戎之遗意有识君子皆韪其言今之往倅田州充其平日所志其经画必有可观疾驱莅任以副抚按藩宪保荐委任之盛心以趁功名之会庶几不负超擢宠命勿更以病辞为一已私便图可也
十年奔走湘江路。手种甘棠无数。
岁久清阴遍布。老稚蒙遮护。

田州郡倅今催赴。争道此来何暮
赤子嗷嗷待哺。两手勤摩拊。
瓦瓢赞1121年10月 北宋 · 释德洪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南昌西山有异人,年三百馀,面有孺子之色。多往来蒲城弋阳之间,童稚呼以为万公。宣和二年重九,殁于朝奉郎宣骥骏元之家。以大瓮二口合而葬之后圃。十月,弟子简素先生临川隐者马安道之语来发瓮。但馀瓦瓢弊履,而万公不见,盖尸解也。明年十月,简素客湘西南台寺,追绎其师之懿行潜德,出此瓢以相示,戏为之赞:
异哉此瓢,脩吭矬身。
弗生爪蔓,生陶家轮。
我疑其中,藏十洲
昔有列仙,杂于市人。
屋檐悬之,自旦及申。
辄入其中,偃仰而卧。
而楼居者,见之胆破。
遂从之游,推挤莫可。
挽而同登,相向而坐。
四老人,会商山果。
唯简素公,道貌天容。
岂其人欤,出处略同。
道山岿然,弱水之东。
何时来归,泠然御风
而以此瓢,挂之瘦筇。
我作妙语,天葩粲红。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九。
沁园春 其二 1191年 南宋 · 辛弃疾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期思桥
期思旧呼奇狮,或云棋师,皆非也。余考之荀卿书云: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期思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
有美人兮,玉佩琼琚,吾梦见之。
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古期思
物化苍茫,神游彷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
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待空山自荐,寒泉秋,中流却送,桂棹兰旗。
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
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时人为沈麟士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纸韵
南史曰:沈麟士隐居馀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人为之语曰:
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南史沈麟士传。《御览》五百五。《诗纪》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