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秧马歌1094年 北宋 · 苏轼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蒿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蒿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庐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周益公三首(并引) 其一 1196年11月 南宋 · 王阮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余宰新昌日,丞相周公,东阁君纶,为征官,以名姓闻于公。当是时,公方柄用,不欲往见。其后,南北道阻且长,御李识荆,此望绝矣。庆元二年,偶因督运,道出庐陵。公方释位,放意绿野,而某吏役适相值,岂天以此行从人欲耶?奉投三首。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闲。
藓篆易钟鼎,泉声先佩环。
禅从止水定,诗挽正风还。
却为午桥惜,惜无螺浦山。
何和尚寻母 宋末元初 · 赵文
 押词韵第四部
何,上饶人。因丙子乱失母,乃削发为僧,刺血写经,遍天下寻之。至燕,值国方会僧六万三千人。何于会炼臂,有一僧问:有何愿受此苦?何具言所以,僧云:京兆府金乡县张官人宅问之。即往询求,乃知俱往吉州仕宦矣。何到吉州大和,得知张名守德,为大和尹。乞食至门曰:我信州人,有母在此。阍入言,母出,不复认。何言我辛酉生,母乙巳生,具言外氏祖父,母方记忆,相向大哭。盖母由他人三易主矣。张令加冠巾,约为儿,许为娶妇。何曰:初事佛求母,岂可得母负吾初心。乃陈省以母不当掳,张以为买,引法力争之。何日哭于省前,当有仁人哀而助之者,后竟得母以归。
写经母血尽,长素母容枯。
烧蜜炼顶臂,孰非母肌肤。
岂不痛至骨,为母忍斯须。
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
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见得所图。
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
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
不即遂其志,彼张非丈夫。
冠巾有妇子,谅亦母所娱。
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内,奉母与佛俱。
虽非圣贤事,区区守其愚。
为君赋高谊,感我真穷孤。
弃我十二年,人母我独无。
天涯尚可寻,地下不可呼。
留别罗一峰暨吉淦诸友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丙申冬,余访罗一峰于金牛。丁酉二月一峰送余至玉笥,舟别于仁和,时吉水黄时宪、许良楫、王忠肃庐陵陈符用,新淦萧宜中咸在,因赋此识别。
送送江村欲暮春,北风寒雨为谁频。
春杯且共消红烛,身事无端祇白云。
伏枕流年看佩剑,推篷入夜数星辰。
不知千里东吴路,云鹤相参有几人。
其一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高让士谦为序作枯木竹石并题其上予遍索交游得十四人终之以予诗凡十六首二画共三十二首披图则存没如见庶几笃友道云张昱光弼庐陵人王裕如问陈瞱宗亮山阴人也朱谊仲谊则维杨人也章师孟季醇则严陵人浦长源则勾吴人也周昉元亮新城人张舆行中则崇德人也王立本宗则金华人王谦自牧杨明复俞友仁文辅王正道子中万振文远则皆钱唐人洪武丁巳秋八月初吉
枯树婆娑近竹丛,欲将心事托春风。
江南庾信今头白,不为愁多赋未工。
华松溪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庸庵集卷四
往岁庐陵龙君子高常为予谈浙水东有工画时人像者下笔点染辄逼真未常起草一时同事者鲜出其右华松溪其人也松溪吾邑世家与予同党而生常游江海间子高称之甚确予则未之识焉今年正月八日诸邑郭鲍氏药肆即欣然出楮笔为予写衰陋之相睥睨立就神骨颜色一市人见之无不抚掌发笑以为予也予无以答其勤乃赠诗一首
龙侯长说华山人,世上写真真绝伦。
下笔缣缃辞起草,惊人童稚巧传神。
花前为洒乌巾雪,兵后犹看白苧尘。
十载相闻能一笑,岂知邂逅在新春
题煮石山房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庸庵集卷四
吾里鲍生思美既冠而有子矣气质日益醇每日即蚤起从其父处北市药肆终日治生事夜则归其室读孔孟书不倦吾闻而喜之近自山野还邑郭以心疾费调遣常曳杖徐步静巷中一日值鲍生因过其所谓煮石山房者壁上见一诗乃庐陵龙君子高所题也吾又读龙诗而喜之喜而技痒遂忘心疾之苦亦为赋七字八句诗一首而律则有不能协者矣生之东邻有园数亩屋一区常有学仙者居之今不知其何逝矣吾闻神于医者多仙人之流有能愈吾疾者往来其地吾将假一夕之榻而与之宿乎为我候之
鲍生卖药江水北,夜归读书江水南
南山白石为谁煮,北海清尊留客酣。
仙家火候忆烹鼎,人世天伦知盍簪。
老我多忧得心疾,月明借榻东家庵。
罗浮日观 元末明初 · 蓝智
上清方方壶为庐陵牛牧子画笔力雄伟与山海称牧子授其徒存一以为壮观南金予来武夷存一请诗为歌长句存一吴姓金华人时至正丁未四月
青牛老人眼如漆,曾上罗浮观海日。
三更波浪涌金轮,五色云霞曜丹室。
是时海宇无纤埃,罡风不动天门开。
赤乌刷羽影腾翥,六龙揽辔晃徘徊。
下视人寰皆梦境,西楼未转银河影。
因看草木曙光迟,始信蓬莱春昼永。
归来化国望尧天,武陵庐阜清辉连。
人生万事驹过隙,回首罗浮心惘然。
乾坤澒洞风尘起,振衣思入空青里。
漱精亦足致神仙,曝背犹堪献天子。
春山茫茫多白云,大药功成弟子分。
石崖夜绕龙虎气,玉佩晨朝鸾鹤群。
嗟我十年屋下,葵藿微忱空在野。
临风却忆鲁阳,日斜更对方壶画。
孙舜俞府判瑞石图1179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四 树石类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庐陵治中孙昌言字舜俞,居诸暨县。作祭享之亭于龟浦鸡冠山龙图之茔,得石,剖之,中有文如,枝叶可数。图之以示士大夫,赋诗者甚众。来求予诗,因为赋之。
鸡冠山青龟浦碧,松桂捎云三万尺。
何年星霣化为石,风吹未凝冰玉色。
仙人擘开光烛天,山下人家夜不眠。
松花桂子落如雪,飞入石中坚似铁。
石中种树人不知,石中生树人始奇。
君不见只今瑞图满四海,骚人诗卷牛腰大。
宫中词二十一首其一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宫中词,唯唐陕西司马王建一百首为得体,盖从内臣出入宫闼所赋,俱实见其事。厥后,蜀主花蕊夫人效其体,赋诗一百首,亦其身亲见之。宋王安国校官书,见其本序,而置之内阁。元初,奉天杨兴宋宫人语五言诗十八首,颇得其情,足次二家后。大抵宫中词,论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不可以文章工拙称,必非想像,必亲见,皆非闾巷之士可拟而赋者。后学庐陵张昱光弼志。
红光满室产皇储,天下千秋与祝釐。
侍女后妃颁剩䌽,天颜有喜内臣知。
宫中词二十一首(并序 录十二)其二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宫中词唯唐陕司马王建一百首为得体,盖从内臣出入宫闼所赋,俱实见其事。厥后蜀主花蕊夫人效其体赋诗一百首,亦其身亲见之。宋王安国校官书,见其本,序而置之内阁。元初奉天杨奂宋宫人语五言诗十八首,颇得其情,足次二家后。大抵宫中词论,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不可以文工拙称,必非想像,必亲见,皆非闾巷之士可拟而赋者。后学庐陵张昱光弼志。
裹头保母性温存,不敢移身出内(一作后)门。
寻得描金龙凤纸,学摹国字皇孙
蓑衣仙肉身塑像 其一 (玄黓阉茂)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
元张昱庐陵集》咏何立事诗注云:宋押衙官何立,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恍惚引至阴司,见太师岳飞事,令归告夫人:「东窗事犯矣。」复命后即弃官学道。蜕骨今在苏州玄妙观,为蓑衣仙。
丛祠香火日平西南宋衣冠剩此奚。
立地神仙生斗柄,熏天富贵死夫妻。
半窗残梦痴人说,一路烧香饿鬼啼。
定有蒲团公案在,铁鞭声里过泥犁。
呈敬轩公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养吾斋集卷六
田参政敬轩公与先君子须溪先生定交于庐陵谪居时同舍同年同门同朝知契深厚乱来隔绝不肖来闽往复二十年每问契家何如于莆田往来者兹行光泽吴教谕能言中斋屹立风波中深慰此情闻教谕弟归欲专拜书渺其今昔何所可极辄附小诗以见惓惓言有尽而意无涯也犹忆癸酉先君送先参政庐陵归诗序有云追念江东辞举姑苏惠予孰非可感此诗传之两家子弟永为好耳今诗追记前语俯仰凄然
市朝早叹转头空,门户欣传屹栋隆。
南北风霜陈迹远,江闽子弟几时同。
空馀易世怀中散,未必通家记孔融
四十三年一诗问,犹胜今字不相通。
王实甫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出处:养吾斋集卷三
庐陵实甫垂髫流落从其母于卤获俘𨽻之中卒从卖身得赎并赎其母以归故乡然为贫逐食复奉母依其所为主于南海上母遽死焉可哀也已因为赋长句反覆古今之痛以慰之呜呼实甫有读吾诗而悲涕者即有以处吾子于死生患难之间矣
绝裾儿将母绝域,伏剑儿相母无骨。
功名何用宁馨儿,不如之子髫龀哭相随。
堂上老公呼脱足,閤下郎君骇还目。
天哀神合几见稀,不如之子卖身并赎归。
云翻雨覆落干戈,巢破卵碎同网罗。
断筝啖臂不得死,织履卖烛吁奈何。
谓天不仁若予祐,万里母前容子后。
几多骆谷散全家,又看故琴执儿手。
谓天至仁怜此儿,单车归母江之湄。
风霜伶仃母良健,一食南海母弃之。
瘴云憔悴天不语,今古人间一抔土
全归葬处尚江南,何限杜鹃啼血苦。
蕯保锦袍哀久羁,建中望断沈婆儿。
更怜岁晚黄龙骨,痴待南风到北吹。
送五羊区善叔买书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出处:养吾斋集卷三
五羊士区善叔奉广东宪府檄乘传诣江闽浙买书实尊经阁庐陵求所以赠因记坡公杨次公钱塘谓其以王事而从方外之乐今善叔亦以公事而从文字之乐敬和坡韵写坡诗于前以纪其兹游之胜绝云
南海去观北海日,炎曦靡惮黄埃赤。
摇官船去买官书,乐意不减商山
几年身谋誇九九,流俗溺人剧于酒。
一朝科复梦惊回,却恨穿杨无妙手。
从今经笥不愁虚,正可胸中著石渠
翻思往日几书阁,何恨牙签饱蠹鱼。
由来读书无别法,心广眼开谁得敌。
输君收揽遍东南,天壤应无此閒客。
清士 元末明初 · 释宗泐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庐陵张君书绅欧阳君子刚宦游四方同为浙省掾以清自励大参蔡公嘉其操为署所寓邸曰双清馆而书绅先以满告去子刚诚有不忍舍者予为双清士诗以赠之
有美双清客,齐名浙省郎
两凫相上下,联璧有辉光。
粉署朝同砚,邮亭夜对床。
凉风凤池上,羽翮惜分翔。
别表兄军倅836年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余祗命南海,至庐陵,逢表兄军倅奉使淮海,别后却寄是诗。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
三洲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
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一作晴,一作暗)望白云归。
交亲不念征南吏(一作史,一作客),昨(一作一)夜风帆去似飞。
送旷秀才奎东还庐陵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三
奎家世为吉州安成人幼读父书弱冠游学四方岁丁酉长沙泛荆湘溯巴蜀寓锦城邂逅高相一见倾盖留连二岁戊戌春学士菊岩降香至蜀会于锦官辱相知夜雨连床春风啸咏临别且赠以言而有天都之约会有司以茂异举达之风宪高相移镇江浙附骥东来分携于骊山之下腊月京师诸公协荐于春官但奎以亲老家贫倚门有望而动高堂式微之叹遂丐之当涂欲安分义俾行省于学官委任焉因赓严韵为饥且寄声左相高公云
庐陵俊造以奎名,投刺来登北海瀛。
白璧定交高相义,锦官持论蜀江清。
几年书剑悲游宦,一曲沧浪听濯缨。
闻说欧詹归有德,停云回首梦柴荆。
题龚乡手卷诗七首 其一 明 · 胡俨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宋尚书吏部侍郎竹乡龚公墓铭一卷乃庐陵邓中齐所撰观其清风伟节具载诸铭独念自丧乱之表乡人文献故家零落无几公之孙与贤当兵尘澒洞之际宝藏斯铭若敕若公之所为诗文凡若干临终分舁子孙且曰不独守斯文而不失尚当思继其志绍其业乃为贤子孙其视世之分金帛委妻妾者贤不肖为何如今与贤之孙燧字子谏由科第发身任兵科给事中才且贤他日所就未易涯量持此卷求题因赋七绝以写其实云公名升字子辉宋理宗朝进士竹乡其别号也
当年捧檄佐湖湘,莲幕风清化日长。
从此飞腾霄汉近,羽仪光采姓名香。
送振先宗丈归祖庭 元 · 欧阳玄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圭斋文集卷二
欧阳公晚年乞守洪州,累表不得请。于是归江右之志遂不果。余诗所谓其居偏方,熟于欧文者能知之,盖公之不归庐陵,其志深有可谅者矣!南渡以后,宋人多议公此事。洪景卢,杨延秀之贤,亦未免有此意。甚者谓公子孙居颍,为金人所戕而遂绝,是大不然。近年奉诏修三史,一日于翰林故府中,捃金人遗书,得元遗山裕之手写《壬辰杂编》一帙,中言安平都尉完颜斜烈,汉名鼎,字国器,尝镇商州,偶搜伏于竹林中,得欧公子孙甚多,以欧公之故,并其族属乡里三千馀人悉纵遣之,则知未尝歼于金兵也,此好事者为之辞明矣。元遗山,金士领袖,生平极重欧公,尝有诗云:「九原如可作,吾愿从欧阳。」北人至今佩服其言。振先归以似乡先生桂隐刘公一观。
欧公孙子多,擘派以为四。
暮年归颖阴,非无首丘志。
乞洪不得请,由是懈归计。
考公生平言,亦颇憾先世。
先世多才贤,生适逢五季。
辐员政分裂,尽瘁于所事。
竟乏垂世名,盖亦限地势。
况复公少孤,坎𡒄蜀汉裔。
身当混一秋,代逢承平际。
择里审所安,实迩辇毂地。
子孙托畿内,宦辙亦云易。
人情曷免尔,公岂溺声利。
讵知汳𥵂移,南北寻暌异。
一枝先南迈,司造有深意。
沙溪标德里,泷冈重茔祭。
至今青原家,十世祀不替。
振先吾宗英,守正耻骫骳。
訚訚保家法,处约不少怼。
嘉树无由枝,嘉谷无穗滞。
原本既不凡,时需谅无弃。
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
老夫辞册府,多病久憔悴。
徒怀荐士心,言莫士轩轾。
赋诗当推毂,自愧辞已费。
憧憧青云友,谁如古人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