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鄜州伏陆县左散骑常侍王府君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寘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
国家以孝理天下。褒有功之臣。寄崇元侯。泽及先子。印绶名器。贲于冥冥。繇是王公三受追命。有金貂附蝉之饰。公讳崇术。字敬方。其先太原晋阳人司徒浑之后也。中以阀阅。徙于帝邱。今以名数。籍于毂下。曾王父皇集州司仓参军元素元素朝散大夫滑州卫南县令瑰。瑰生蔚州司法参军宏效。皆用儒行自守。故缨毂未华。仕不过郡掾史县大夫。而休问四畅。公即司法府君之子。方严密静。忠厚温克。览六籍三略。如见古人之心。开元中举孝廉。仍岁为有司所诎。因罢卷慨息。慕班超傅介子之为人。遂从河西节度杜尚书暹。抚剑相合。一命昭武校尉兰州金城府别将。再命鄜州修武府左果毅都尉。伐谋决胜。多以咨之。居戏下数岁。因喟然曰。务功伐而违敬养。岂吾之心耶。陟屺倚门。慈恋交感。乃嘉仲由而罪吴起。去危事以承欢颜。既至郡。按察使表其义行可移于教化。有诏试守鄜州伏陆。为之三年。礼俗休和。入有怡声。出有循政。熙熙然千室以仁遂焉。虽宓不齐之理单父庚桑楚之居㟪。不是过也。察廉荐延者方因公以俟上赏。俄丁太夫人忧。丧期斩焉。阕而犹毁。又喟然曰。向所以不择禄者。备膳羞耳。今则求志。岂蕲畜于樊中耶。于是善闭以葆其身。教忠以大其门。语仁义于燕閒。集宠嘉于后昆。以天宝八年春正月。考终命于濮阳县。享年七十二。嘉耦北平田氏夏州司马艺之息女。淑慎柔正。宜于家室。后七岁。没于徐州。有子三人。长曰奇哲。俶傥沈勇。与河内尚衡扶义于河南。积功劳至恒州刺史。蹈难以没。不害于仁。次曰栖荣。亦以忠力策谋至左威卫将军。幼曰栖曜。宽明博大。有文武略。左右征师。炳著威功。埽虿毒于姑胥。静鸱諠于夷门。兴元元年。以太子詹事御史大夫。繇太原县进封琅琊郡王贞元三年。从晋国韩公来朝京师。拜辅国大将军左龙武军将军明年。又以御史大夫为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等使。十二年。就加礼部尚书。纳忠服劳。考礼修职。克禀风训。为时翰垣。旋观赋政之府。乃公筮仕之地。感霜露于怵惕。展蒸尝于吉蠲。盖贻庆考祥。必有所自。不然。何回复宏大于是邦耶。初大历十年。朝廷以尚书偏师策勋。赠公开州刺史贞元九年。又以抚剑宣力。赠公宋州刺史。是岁。天子以一纯二精。大飨报本。其明年。赠公左散骑常侍。夫人始赠北平郡太君。再封北平郡太夫人。至是三加为燕国太夫人十年十月。追锡之车服器用。改葬之裧輤。合祔于濮阳洛城全义里之西原。先是尚书既得吉卜。如始居丧之戚。累章请乞亲壤树土。以戎阃委重。俾其子正元往襄事焉。噫嘻。追养继志。有哀有敬。义方启迪之远。纂服裕蛊之盛。蕃衍昌阜。丛于子姓。宜哉。斲石旧封。以摅德善。其铭曰。
仕不必贵,难乎其备。
抑抑王公,修仁践义。
戎昭再命,宏厥武事。
美化一同,炳然文吏。
燕居就养,消息恬智。
从心之年,亦已过二。
没代流庆,密章下贲。
北追剧藩,乃进常侍
婉彼燕国,柔嘉乐易。
光协闺门,克昌后嗣。
蝉冠象服,同穴兹地。
金石系辞,式昭遗懿
浣溪沙·并序 现当代 · 俞平伯
 押麻韵
一九七三年癸丑仲秋廿六日梦中得词半首,不知其意,不能续也。至丙辰七月初二日晨,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初五,枕上忽忆前句“京东二百里余赊”者,岂即丰南唐山之谓欤。遂续成之。末韵借用成句,“增”“减”指户籍生灵。何业并命于一朝呓梦,何心先兴于两载,如斯浩劫,迥绝言诠矣。
雨里宵灯晕彩霞。
当时一去又天涯。
京东二百里余赊。

拾得未明何所谓,寻来如梦或非差。
算增算减总由他。
西苑诗十首 其六 芭蕉 明 · 马汝骥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承光殿南,从朱扉循东水浒半里,崇闼广砌,中一殿,碧瓦穹窿如盖,上贯以黄金双龙顶,缨络悬缀,雕栊绮窗,朱楹玉槛,八面旋匝,曰崇智殿。殿后一亭,金饰,北瞰池水。转西至临漪亭,又一小石梁出水中,有亭八面内外皆水,云钓鱼台。殿前有牡丹数十株。园名芭蕉,岂昔有而今独存其名耶?历朝《实录》成,于此焚草。)
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
碧荷春槛出,红药晚阶齐。
钓石蛟龙隐,歌台鸟雀啼。
翠华当日幸,花木五云迷。
忠义卫韩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公讳世伦。字某清州人。远祖讳。佐高丽太祖三韩录功。三重大匡。奕世冠冕。入我朝犹然。曾祖。左议政西原府院君襄节公讳确。祖。判敦宁府事。西城君恭安公讳致仁。考。刑曹参判西原君讳僩。妣贞夫人宋氏。嘉善大夫砺山君益孙之女。以成化乙巳五月庚申生公。公生未阅月。而母夫人卒。参判公母弟敦宁府正讳倧无子。且怜公在襁褓失恃。取以为后。妻以姨女。弘治丙辰。公连丧二考。致哀如成人。吊者咸。公孝友真率。轻财乐施。朋友有食贫者。与共衣食。或分与臧获。无难色。闻有丧。必先匍匐。人多长者之。尹氏姨患毒肿。进蚯蚓汁。公必先尝。示若不秽者。申氏姨患瘟疫。一家多染。亲戚莫敢顾。公躬负姨以出。用药获痊。公亦无恙。人以为难。公有五兄三姊。晚年。诸兄皆逝。只馀孽弟世侄。笃爱无閒。无日不相对。客至。未尝不设酒食为乐。人或劝之仕。公不经意。一日冬晓风雪。公卧闻路上喝道声。语其子曰。布被土床。此亦足矣。彼人良苦。其恬静如此。公先娶南阳洪氏。是石城县监讳贵孙之女。内资寺判官讳循性之孙。崇政大夫江宁君讳元用之曾孙。生于成化甲辰八月甲子。温惠而敏。主中克宜。上下咸得其情者凡二十八年。而嘉靖壬午四月丁亥。先殁。享年三十九。其年七月。窆于杨根水馀里。后娶延安金氏。是禦侮将军行宣传官讳石亨之女。副司猛讳孝仁之孙。通政大夫行闾延郡事讳敬之曾孙。生于弘治壬戌十月丁卯。柔顺而慈。能绍内事。甲午十二月甲寅。公以疾终于家。享年五十。越明年乙未三月。将就窆洪氏之茔。而穿圹有水气。不克葬。丙申三月。始得地于广州治东早谷山斗尺里襄节公茔侧。移洪氏墓而合葬焉。厥后十六年辛亥二月乙亥。金氏殁。享年五十。是年十月。窆于同原。公凡有三男二女。长男曰脩。丁酉。升上舍。补官不就。明庙朝。用特荐。拜掌苑。今上朝屡经宪官。今为通礼院右通礼。长女适郡守崔汝舟。是洪氏生也。次男曰倜。以门荫。今为宗庙奉事。曰倓。中丙辰武科。官至昌城府使。早殁。季女适任克。是金氏生也。通礼初娶正郎闵瑄女。再娶提检李公楫女。不克育子。只有妾子曰某。倜娶崔埴女。生二男二女。男曰希福,希禄。女适李晚生。次某。倓娶忠义卫朴芸女。生一男曰希吉。郡守有二男。长曰洁。夭而无子。季曰滉。中戊午进士丙寅文科。今为某官。任克生一男二女。男曰庆云。通礼。于珥先君为姨弟。珥生虽后。通家有所闻知。今被索志铭。不敢固辞。铭曰。
惟帝畀衷,我所秉彝
求之匪远,顾諟在斯。
曰轩与冕,外物傥来。
求非有益,得或成灾。
公厚天分,重内轻外。
克孝克友,善端蔼蔼。
没齿潜光,无怨无尤。
广陵之东,有宁一丘。
刻铭何为,聊以阐幽。
怀旧绝句十首 其三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知过轩诗钞
德化蔡东孙校官泽宾,学术雅正,制行脩洁,安贫自乐,屏绝于请。尤熟于唐人诗,手钞唐集数十种。曾注渊明集》,书已成,殁后未知能刊行否。己丑夏秋间,同寓南昌城东岳庙,乐数晨夕,谈艺析理,甚相得也。
东孙古淡见须眉,下士相逢或笑之。
犹记索居萧寺日,短檠秋雨夜谈诗。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营田易定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阳郡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六
维唐十二叶。皇帝纂大统。建大中。始初清明。敷佑下土。稽四征六服之理。阅先正宗臣之籍。流庆斯复。遗风可怀。繇是博陵上谷列侯二千石元僚司武从事亚旅。上其故府太师贞武公功德。请铭于碑。以示厥后。乃诏小司徒德舆。因地域之名物。酌军师之宪令。举而叙之云。公讳孝忠字孝忠。其先燕人。八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封右北平王。齐季丧乱。寔开边隙。代有长技。轶于外区。曾王父靖。乙失活部落节度使。王父逊。部落刺史。父谧。早袭先职。来朝上京。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贽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拜开府仪同三司。他日以公之勤。累赠至户部尚书。公雄姿正志。沈毅英达。传兵符于百胜。袭王爵于九代。年未弱冠。入侍明庭。才为异伦。射必命中。以日磾之信爱。受秦仲之车服。自他有耀。至是来归。时元宗御天下四十馀载。习文事而去武备。人不知战。恬于已然。幽陵首祸。谷洛恇骇。公迹染污俗。心坚本朝。岂求生以害仁。将蹈难以明义。史羯继乱。犹居劫中。质其所恃。无路自奋。閒道旁午。密陈嘉猷。俄而成德军节度李宝臣锡姓抚封。同信臣之任。就义若渴。推心于公。综其都军。以壮支郡。乃策崇勋。累居大官。凡军师之禁令。攻守之奇正。成德之重。必咨于公。邻帅猖蹶。皇赫问罪。公出自上谷。觇于贝邱。冠徒六万。将犯中冀。乘辕外向。方阵而前。公以驷介千数。飙驰急击。深入其阻。夹攻其坚。敌人力屈。昏夜引去。迁御史中丞封范阳郡王。寻拜易州刺史。加太子宾客。以军之辑睦移于郡。以郡之班制叶于军。文理武毅。交修四畅。师贞人和。为列郡表仪。初公与宝臣。感慨于少年之场。周旋于多难之际。迎导善气。切劘良规。若骖有靳。如热斯濯。异时自代。前定于公。且曰。舆师之心。勋力之冠也。俄而寝疾。瘖不能言。犹以手指北。瞠然注目。既而恶子阻命。阴交匪人。因丧以干纪。专地而图祸。公骤谏不入。飞章上陈。请以州兵。首遏乱略。优诏拜工部尚书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一人注意。四履专征。纠合诸侯。连收城县。败之于束鹿。走之于常山。以至斩首。且无遗策。转兵部尚书易州刺史易定沧等州节度观察使。锡军号曰义武。时三分恒阳之地。录功有差。而偫帅侈心。或怀觖望。太行而东。疆埸日骇。且有从约。皆为假王。公居其腹心。守正持重。玉立于磷缁之际。鸡鸣于风雨之中。静柯劲草。在我而已。彼朱滔者。以燕啖公。夸大煽结。诪张指斥。公乃出和门以莅众。援皦日以誓心。义利之閒。死生不惑。且曰。县官之所以赋军宿兵。下尺一之诏者。在排难捍患而已。吾徒之所以乘坚驱良。佩丈二之组者。在毕力致命而已。碎首涂地。吾无悔焉。一心事君。四面受敌。俄属京师急变。銮辂时巡。时太师西平王以禁兵自魏来援于我。于是与公决策。赴行在所公素约以伯仲。又申之婚姻。分锐师。选良将。授以赴蹈。使居颜行。断金之契。匪石不转。定山东为已任。坐制偫疑。清毂下为前筹。行戡大憝。赤诚相照。血涕交颐。西平繇是建大勋。立大烈。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代谋。使其徒散约。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者。公之功也。前此拜尚书左仆射。至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元年就加司空。凡受律行师。十有一岁。承宁诸侯。减黜不端。动有节制。人斯爱戴。赡助其供养。赙补其礼丧。拊循接礼。劳徕安辑。辅以正德。而不怵于邪。济以守忠。而不回于利。章灼卓异。有初有终。其居凉国太夫人忧也。手植松槚。倚庐于墓。感致瑞祉。诏旌其门。终身之哀。加人一等。不遗故旧。皆以器使。戏下多善吏。庭中无留事。虽古人之威怀。无以过焉。春秋六十二。以七年三月。感疾薨于位。德宗皇帝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诏郎吏吊祠。礼赙有加。其后累赠太师。易曰贞武追封上谷郡王。易之大有曰。信以发志。礼之中庸曰。诚之不可掩。惟公推本于是。闇然而彰。德宇宏大。色容厉肃。长才经武。奇表出伦。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始以天宝十载。受诏即戎。授范阳郡洪源右果毅。破九姓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乾元初左领军卫翊府左郎将。实镇飞狐之地。宝应中左武卫大将军。加金印紫绶。历左金吾大将军太仆卿殿中监。以至于专席宾护。剖符建牙。载居六官。乃进左揆。燮和鼎饪。平理水土。真食大封。异姓而王。积功伐以崇厚。履信顺而光大。壮武之后。远继公台富平之门。时推德器。岂徒然哉。嗣子今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德郡王茂昭。以全才休绩。保大宣力。戴翼天子。抚征诸侯。常以工部尚书建旟博陵。以刑部尚书方伯之职。特诏所理郡为大都督府。经历右仆射司空。丞居代官。南北军。爪牙上将。同气分职。宠冒一时。侯王则银黄相映。子弟乃金埒对起。流光贻训。其信矣乎。二十年。延德王以介圭四牡。来朝京师德宗沃心嘉叹。燕喜蕃锡。如韩侯申伯故事。顺宗继明。崇德报功。及居台宰。进掌邦教。敦喻还镇。涕洟就涂。今皇帝以道御天下。烛明理本。间岁再入觐。为守臣龟龙。乞留京师。以奉朝请。坚若金石。激以肺肝。服勤王家。丕赫宸眷。感念勋节。顾怀义方。直以郑武公桓公父子。古先懿铄。举集公门。二邦幼艾千夫长百夫长。沐浴风烈。怵惕慕思。是仪古式。以永光耀。斯不朽之事也。拜君命之辱。而传信焉。铭曰。
天秉日星,亦有风霆。
君用文德,亦资武力。
太师矫矫,生我王国。
时或艰屯,师惟壮直。
大蹇朋来,其心不回。
好谋而成,义路乃开。
博陵上谷,地直析木
既夷狡童,则理长毂。
威谋抗励,命赐渥缛。
回回盗泉,皦皦嘉玉。
凡我所履,与之丰福。
士皆贾馀,人以仰足。
雕戈衮章,裕此一方。
追锡吊祠,礼优职丧
司徒袭庆,道叶仁圣。
三朝戴君,皆受四命。
觐礼煌煌,嘉猷洋洋。
湛露彤弓,威仪有光。
甘棠蔽芾邵伯所憩。
缁衣改为,郑国之诗。
仍代洪烈,邦人戴之。
永言寘怀,乃刻斯碑。
唐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延德郡食邑三千户赠太师张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元和五年冬十二月戊寅太尉中书令延德郡王自河中来朝。明年春二月景子。发疡薨于京师务本里第。春秋五十。皇帝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冬十月乙酉。归全于万年少陵原。嗣子检校工部尚书右金吾卫将军克让。毁瘠号慕。没于倚庐之中。追命尚书右仆射。次子太仆少卿克恭检校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克礼等。泣遵理命。用诚信襄事。举书公之大绩大烈。请刻石以识云。公讳茂昭字丰明。其先燕人。九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因封其地。代袭王爵。违难出疆。雄于北方。曾祖逊。乙失活部落刺史。祖谧。皇开府仪同三司平州刺史。赠太子太傅。父孝忠。皇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谷郡王。赠太师谥曰贞武。惟公承太傅贞武之遗烈。受严凝温厚之全性。戴翼其代。抚征其人。戎容山立。盛气玉色。英风义声。燀耀光明。调鼎七岁。秉圭三觐。爰立于明廷。考终于会朝。卓尔拔乎伦类。沛然满乎观听。凡异姓而王。真食其封。于三公司空司徒太尉之任。于三师太子太保太傅之秩。累阶宰职。乃于中书令。名器始终。与勋伐俱。初公生当上元宝应之閒。天下兵兴。感激代故。閒关力用。始自掾曹宫卫。以至卿寺台阁。金艾采饰。祗庸显明。宝臣物故。成德不靖。公以弱冠。偏师朝鲜束鹿。禁旅急病。人挻灾。公以中权。衡击脱西平清苑。此其裕蛊宣力之章章者。贞元七年贞武公薨于位。朝廷以公狎贯戎重。可辑宁一方。繇定州刺史起领留府。礼服外除。策勋懋官。统节制之师。修方伯之职。累丁赵国魏国二太夫人忧。丧祭情理。一其哀敬。凡三夺齐斩。以从王事。孝文当阳。考礼述职。瞻斧扆于法座。顺宗继明。保乂齐信。执壤奠于翌室。今上报本。侍祠肃事。奉圭币于泰坛。至于浃洽邴魏。优游。错综事典。习通仪制。树善于庙堂。陈谟于穆清。迥出功臣之表。实行宰相之事矣。前年。诏武库禁兵。会诸侯之师于常山。分道并出。卤帅绝太行。越飞狐。是日北道。以公为主。于是创厩置以辟硗陋。悉刍米以给赋舆。军尉裨校。待之满志。供具宴饩。无非加等。亦既压境。士皆贾馀。公与偫帅屈指环城有日矣。恒人以步骑二万。踰木刀沟。为从衡七里之阵。来薄于城。公擐甲出壁门。径当其锋。俾其子克让与犹子克俭甥陈楚等分捔之。设左右翼以待之。出奇决命。凡数十合。取巧于七纵。蓄锐以三捷。席胜鼓行。横尸如陵。方申尽敌之算。俄奉班师之诏。因喟然曰。自五十年閒。两河多垒。县官以在宥含垢。怀和万方。推恩息人。延代赐履。或恃长毂。且踰短垣。至有相依若辅车。相求若市贾。虽有长智。不能自还。大丈夫亦当排雰雺而翔庆霄。出樊笼以羾阊阖。行之自我。仁远乎哉。姑请军司马于朝。使人狎其理。然后以一方之地图户版。三军之驷介伍符授焉。子文告令尹之政。士蔿太傅之法。拜章撰日。尽室就途。举代得请。然后有河内之命。麾幢才至于理所。剑履遽来于毂下。沃心体国。指掌论边。慷慨行义。涕洟交感。方受面命。以班诏条。嶷然持重。为守臣表率。其或行不俟驾。干不庭方。清昆夷。埽獯狁。然后销五兵为农器。驱一代为寿域。此公之心也。嘘夫。以析木之下。将相代家。按节股肱郡。在诸侯王上。而荐绅文吏。拥旄山东。廉风俗于武旅之地。修班制于战争之后。是一举也。而二美行焉。君子以为元和理平之嘉瑞。虽西汉之白麟黄龙不若也。始公割符。三年而分阃。又四年而进律。以州为都府而为长吏。又七年而为公。明年作相。最凡盛大。几三十年。君臣极其感会。天下仰其风采。诏葬法赙。率用汾阳王咸宁王故事。所不至者。殁于中身。岂造于物者不与其全欤。此吾君所以当宁流恸。而叹其用之未极也。夫人卫国夫人李氏。沧州刺史御史中丞陵川王固烈之女。阀阅庆祉。淑明柔嘉。由内外音徽以大。凡所顾复。皆为善良。克让以劳而贵。以毁而殁。克恭以才能历卿士。克礼以淑令俪夫人。克礼之季曰沙门宏信。宏信之季曰太子舍人克从少府克勤光禄丞克正等。禀训尚义。执丧知礼。闺门积厚。名教多之。德舆久辱深知。谬参大政。畴庸之命。亲奉圣谟。撰德之词。式藏厚载。铭曰。
太尉兵柄,中书理本。
桓桓令君,宣令分阃。
行旆摇摇,马鸣萧萧。
华衮九命,介圭三朝。
乃率赋舆,乃颁诏条。
先台谅闇,雰霾蔽晦。
词极切劘,义形风槩。
皇明光宅,绩用章大。
恒碣之閒,革车所会。
蹈厉策勋,推授交代。
皇用畴庸,遍登三公
毅然举宗,来自山东
周有申伯,汉称窦融
乃陟其明,于河之中。
行道有福,为仁由己。
哀荣思福,冠耀终始。
少陵为谷,幽宅在此。
中南如砺,令闻不已。
刻铭泉垆,与天壤俱。
哭内弟高介亭二首 其一 明 · 赵完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介亭负俊才尹畿邑之丰润以觐事殂京邸闻讣哭之
一宿中宵陨帝京,悲风飞讣过逢瀛。
伤心迢递还疑梦,泪眼潺湲且未晴。
英采何归空抱恨,远书犹在可堪情。
芙蓉别馆尘凡杳,肠断朱弦夜夜声。
佥知李公墓碣铭 明 · 李廷龟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七
成庙培养士气。至于中庙初年。道德正直之士彬彬辈出。至今追数当时人物称为己卯诸贤。其一驹城李公方严有大节。立朝亢直。不以权势诎意。由是数困于外。不大显以终。讳弘干字大立。弱冠登第。由院选史局。历户、礼、兵员外郎中。于台阁则再为掌令。一为正言、执义。于讲官司书、弼善、校理各一。于诸寺。判司饔、军器宗簿奉常事。又各一。于外庸则平安评事全罗都事。便养守昆阳、沃川郡。一忤权贵。为水原郡守。再忤为公、清、光三州牧。治常为一道最。用殡殿劳。升通政。踰年。充贺至副使朝京。还至丰润疾卒。官庇丧葬驹城旧茔巽向原。距公生弘治丙午。得年六十一。公天性至孝。先司谏之亡。公年尚少。哭泣秉礼如成人。奉母色养。至老如一日。自饬峻整。训子弟有法。持官莅家。内外斩斩。而接人遇物。和气蔼然。赒人之急。不问有无费。乐善喜士。朋游皆当世名人。尤与静庵冲庵为道义交。己卯祸作。公常忼慨。语南衮之婿李墠曰。止亭以儒林领袖。再得告变之名。一生名义何居。闻者失色。乙巳狱起。司谏郭询死于理。知旧无过门者。公在太常。欲以先生礼赙之。诸僚惧及祸莫敢应。公独赙其丧。群小侧目。将搆以法。不少挠。灵山君恮窜斥。人皆知枉而不敢言。公入筵建白。乞依世宗放让宁故事。中庙改容嘉赏。即令放之。朝野咸快。其在风宪。权宰梁渊势焰薰灼。纵奴辱其邻孀妇。公囚讯之断以法。且劾家长不纠之罪。豪贵惮之。竟坐此出麾。其坚确自守多类此。此可见公之大者。呜呼。使公垂绅搢笏于庙堂之上。其树立必卓卓。而位卑而无年。吁其天意耶。公之上世有讳吉卷。太师策三重功臣。累传至讳升忠。工曹参判讳奉孙。临陂县令讳孝笃。官至司谏。是公三代。司谏负士望不大施。有三子。公于序季。公夫人固城李氏。济用正逵之女。惟世袭训。择归归公。克敬克顺。甚有妇道。子凡二人。曰永成。礼曹正郎。曰享成。荫补鸿山县监。后公兄元干。女凡四人。长适金彪。次适韩濩。官皆县监。次适赵应贤。次适文科佥知韩性源。正郎生四男二女。男曰肤敏、时敏、思敏德敏。鸿山生四男七女。男曰肇敏、谨敏、贞敏、靖。内外孙凡三十馀人。岁辛丑。诸孙相与谋。以为先梓树老矣。东南尚阙显刻。是应有待。遂以孙贞敏状。属于外曾孙李廷龟曰。我祖德烈靡不闻。然其详而信者。宜莫如子。子其图之。噫。铺张大君子事业。纵我非人。顾义有不敢辞。乃跪而读状。序而铭之曰。
惟至行公之笃,惟伟节公之卓。
行可学力,节必天得。
固天所毓,其生也特。
惟其荦荦,与世落落。
繄公之躅,我人之则。
次韵赠郭掾辛丑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
郭掾名惟连。号近山。居于丰润郭外。少为邑功曹。年老闲居。家蓄书画。性喜花卉。常以棋陆声乐为之娱。亦一隐君子也。投宿宾堂。礼数颇宽。临别求诗。意甚殷勤。走次壁上崔东皋韵。书以奉赠云。
近山林墅僻,邻舍但姻亲。
古壁开名画,闲庭绝俗尘。
琴棋堪度日,花草解留春。
小筑多幽致,翻思汉水滨。
九客图歌为王镇之中丞 清 · 姚鼐
 出处:惜抱轩诗集诗后集
九客者,编修程晋芳鱼门工部昌平陈本忠伯思礼部仁和沈世炜南雷检讨历城周永年书昌潮州知府钱塘瀫江御史兴化任大椿幼植御史昆明钱澧南围、御史丰润郑徵秋浦与今安徽巡抚井研王公汝璧镇之,于乾隆壬寅癸卯间,同聚京师,作是图。
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
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
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
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
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
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
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
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
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
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
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
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
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
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
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
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
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减字木兰花 清 · 顾贞观
随围至滦州,晓雾失道,从数骑行遍凉汀,良久雾散,横山之秀,滦河之清,自入燕以来,所未见也。碑勒金城郝璧《望海潮》词,有“回首望长安,帝子攀号处,清泪阑珊”之语,盖国初郝以台使者巡行至此感赋。山有故经略高司马园亭。
波光似练,峡束飞流看似箭。
直下沧溟,一线犹能十里清。

绣衣持斧,却忆鼎湖挥泪雨。
谁卖卢龙,别业逍遥寄此中。
榆关纪痛诗(十首。十月二十四,黄海舟中作。)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甲子秋七月,浙督卢永祥兵败,被逐于齐燮元,乃遣使乞援于奉天。张雨亭耻于辛酉之败,思修怨于我者三年矣,于是苏、浙之战方熄,而直、奉之祸又作。八月举兵十二万,长驱犯山海关寿莘与战,互有胜负。上将军吴公,受朝命督师为总司令,直鲁豫副使王承斌为副司令。十九日,公自洛阳三师之一旅至京师,设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四照堂。全国诸侯咸愿会师榆关听驱使,公编制调请,旬日而定。编正军四军,一军总司令寿莘,以王维城、董政国副之,二军总司令王怀庆,以米振标副之,三军总司令冯玉祥,无副,四军总司令曹锳,以殷本浩、曹士杰副之。乃定行军方略,一军分三路进,一路司令寿莘,二路司令王维城,三路司令董政国,而以冯玉荣、葛树屏、时全胜属之;二军分二路进,前敌总指挥刘富有、副指挥龚汉治属之;三军分二路进,一路司令李鸣钟、二路司令张之江属之;四军分二路进,二路司令永祥属之。乃编援军十路,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一路司令曹锳,二路司令胡景翼,三路司令张席珍,四路司令清臣,五路司令靳云鹗,六路司令治堂,七路司令张治功,八路司令李治云,九路司令潘鸿钧,十路司令庆林,而以曹士锳、林起鹏、田维勤、马灿林、吴长植、张金标等副之。海军总司令杜锡圭,副司令温树德。当是时,各督入,倾国云从,天下将士,无不以得受将军驱策为荣。命使面请,率军效命者争先恐后,坐为之满,文电日积盈尺。是役也,统计正军九路,援军十路,司令四十,而后防筹备各司令不与焉;马步炮辎工兵额共为二十馀万,而飞机、海军不与焉。某将驻某地,某军取某势,则皆各受吴公之命。冯玉祥驻热河,为左翼,公知其不可恃,命胡景翼驻喜峰、平泉以监之。于时诸路诸司令,期会而发,信宿而集,飞挽则依山陆梁,徵赴则排虚缩地,万轨一涂,昏晓无间,甲帐山积,战马云逝,东西南北数千里,肩摩毂击,途为之塞者累日兼旬,田夫耒以观兵,绅商壶浆而犒士,出师之盛,近今无有焉。九月初十夕上将军督师北京,纛车在前,幕府车次之,余以秘书兼机要参议,与闻戎机,随纛车次乘。十二日,军次秦皇岛,时诸路军云集长城,战稍却。先是,冯玉荣失守九门口,敌军得入关,公电令斩冯玉荣以徇,自往督师。既至,军威大震,公亲指挥,衣不解带,大战十日,数夺要塞。惟时饷无的款,军需告匮,公内忧之。初,财政总长王克敏数谋承认佛郎案,以得大贿,公在数电曹公,力持不可,痛斥其奸,事遂寝,克敏于是衔公而思中伤以败公功。军事既兴,王不任筹饷,尝争论于曹公前。公索之急,王曰:「实无钱。无已,则承认金案,旦夕可得数百万。」公怒曰:「君乃欲乘国家危急,胁劫卖国耶?我宁饿死沙场已耳。」朝士咸劝杀克敏辈以清侧,为曹公所解。至是军饷需日必十万,而兵站、运轮、制造、弹械、衣甲、医药、谍报、赏恤、舟车、供给一切杂支,实且两倍其数犹不与也。秋尽霜高,边海苦寒,士卒有无衣之叹,有司兴仰屋之嗟。公知不可以持久,利在速胜,乃思出奇兵。于是躬冒炮火,相度形势,朝浮洲岛,夕返大营,涉海踰岭,日必数十百里。归则披阅文书,抉择可否,目无停视,耳无辍听,五官并用,穷极夙夜,弗以为劳。遂密定以海军载兵暗截葫芦岛,出锦西直达沈阳之计。事待发矣,时奉军转战经月,久困榆关,精锐死伤略尽,士无斗志,佥怨用兵之非计,至躯贫民以充士卒。辽东豪杰,群焉思逞,以效顺于吴公,而我以奇兵出间道临之,直捣黄龙,此其时也。奉军既侦公日游弋海面,知必有奇谋,顾关下诸军攻之急,不可懈,弗得顾后防,于是大惧。张雨亭知冯玉祥性好作乱而贪财,方思报怨于将军,乃急使至承德祥,使倒戈,约券千万为寿,而先辇二百万。祥果利其多金,许之,遣使约承斌、孙岳,共谋去曹结张,而据北方政权。惧景翼监军也,说之曰:「公遇子厚乎?」曰:「。」曰:「以子之功,宜分茅矣,乃猎食顺德,饷械往往不给,曾不得尺寸之土,且今兹之战,君意何欲?」曰:「立功得土耳。」祥笑曰:「岂不闻吴公面曹公之言乎?三省巡阅非子衡莫属,三省各督,则懋宣子耕赞勋可。战而胜,事内定,败,俱死而已。」于是景翼怒。祥曰:「鸟尽弓藏,奉灭,曹、将不可复制。我将以和平应民意,倡停战以存奉,成,奉必我,而政自我出,不成,则我得美名,亦足自给。一举两得,君其从我游乎?」因述奉军急求意。胡素贪而贫,大悦,是夕先辇老头票十万至胡营,祸遂作。二十一日,冯、胡以其军叛,倍道疾趋,夜半至德胜门孙岳开门纳之北京陷。祥以炮围总统府,囚曹公于延庆楼,承斌入逼曹公下令停战,褫军职,解其兵柄。吴公方统大军苦战山海关,闻变,命援军总司令张福来当榆关,自率卫队一百人,疾趋天津,电调长江、鲁、豫诸军入。各军未及发,而鲁督士琦段祺瑞通,先叛,陈兵济南,断津浦路,命胡翊儒据德州兵工厂,毁铁道,遏南军不得北上,惟潘鸿钧旅先得至,与冯玉祥战于杨村、张庄间,败绩。时山海关主客军犹十馀万,受张福指挥,居四日,不战而遁,军中莫知所措,则大渍,先津军败,张宗昌遂以骑兵下滦州矣。公以首尾皆败,援路绝,知事不可为,率残部五千,退唐沽,乘海军南渡,至烟台,将假道入士琦不许,乃入长江,由汉口洛阳焉。祥既据北京自称国民军革命,自建摄政内阁,然意尤在得皇室财宝,命张壁、鹿钟麟勒兵入宫,露刃逐清帝、后妃下殿,而籍其宫室财货。于是元明以来,三朝御府珍储,十代帝后珠玉宝器,以至三代鼎彝图书,九洲百国方物,天府嫏嬛、宇宙韫閟希世之物,无虑几千万万亿,至是尽载以出,戈断行人于道路,六日夜不绝,盖不知其纪极。夫浃旬之间,两举大逆,虽赵高之害蒙恬董卓之劫洛阳宫,华歆之逼汉献帝,不能专恶于前矣。变初发,京津士民,无不发指,及公至,犹冀一战而反正也。败耗既传,咸伤吴公以忠正见欺,而国事将益不可问,无不相向扼腕,有痛哭者,有愤而痫癫者,外人会饮,言冯事则怒掷酒器于地至粉碎。综海内外士论,咸吴公功败垂成,与岳忠武班师同为千古恨事,同声惊痛惋惜,不能已已。余侍从帷幄,历有年所,久安从军之乐,数被战胜之荣,今乃于千载不偶之事,天崩地坼,目击而躬逢之。伤正义之不伸,慨天心之助长,恸尊亲之忧辱,哀网纪之沦亡,痛定纪痛,示不忘焉。
六合军需动,安危仗令公
长驱二十万,鼓角下辽东
不以兵车力,何由衽席功。
执鞭吾所愿,长揖事英雄(古今万国,无不以武力而能底定者。以杀止杀,先哲盖已言之。不然者,区区霸业之不以兵车,何足多管仲之力?而谓暴民大憝,可空言而和平哉?)
唐故湖州长城县令户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831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孚。字某。古太岳允也。今博陵人也。唐虞之际。因生为姜姓。暨周封齐。分类曰崔氏。长源远派。大族清门。圭组贤俊。准绳济美。斯崔氏所以绵千祀而甲百族也。散骑常侍讳洽。公六代祖也。冀州武强讳绍。曾祖也。监察御史讳预。王父也。常州江阴育。皇考也。公幼以门荫子补太庙斋郎。初调授汝州叶县。再调改宋州单父时天宝末。盗起燕蓟。毒流梁宋。屠城杀吏。如火燎原。单父之民。将坠涂炭。公感激奋发。仗顺兴兵。挫败贼徒。保全乡县。拳勇之徒。归之如云。方欲糺合貔虎。驱诛蛇豕。京观偫盗。金汤一方。本道节度使奇之。将议上闻。会有同事者争功。阴相倾夺。公超然脱屣。遂以族行。东游江淮。安时俟命。属吴王出閤领镇。求才抚人。常闻公名。试以吏事。遂表请为宋城。事举。移假连水令。赏绯鱼袋。县政修。转常州录事参军。糺察课赋。浙东采访使闻之。奏授越州馀姚。吏畏人悦。岁未满。浙西采访使知之。奏改湖州长城。长城之理。又加于前二邑焉。政成秩满。解印罢去。优游自得。独善其身。兴元元年。疾殁于太和五年。迁葬于洛。享年若干。诏赠尚书户部侍郎。夫人陇西李氏。追封岐国夫人。皆从子贵也。公为人仪表魁梧。气概倜傥。负不羁之才。慕非常之功。始发轫于单父。志立而功不就。终税驾于长城。道行而位不达。善庆所积。实生司空司空讳宏礼。公之幼子也。以学发身。以文饰吏。以干蛊克家。以忠壮许国。典十郡。领二镇。再东土。追命上公。虽天与之才。国与之位。亦由公义方之训。辅而成焉。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镃錤富贵。焯耀邦家。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呜呼崔公。何不足之有。按国典。官五品以上。墓庙得立碑。又案丧葬令。凡诸赠官。得同正官之制。其孙彦防彦佐等。奉父命述祖德。揭石于墓。勒铭于碑。铭曰。
天无全功,贤无全福。
既享天爵,难兼世禄。
矫矫崔公,道积厥躬。
大志长略,卷于怀中。
黄绶遏寇,思奋奇功。
铜印字人,躬行古风。
才高位下,步阔涂穷。
竟戢羽翮,不展心胸。
天道有知,善积庆钟。
昭哉报施,其在司空
唐故清河郡张府君夫人安定郡胡氏合祔墓志铭 唐 · 刘伸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府君讳君平字君平。其先燕国公。纂集偫书。家有鸠金。复撰才命论。教流天下。分派周室。即是公之苗裔宗枝矣。公本深州饶阳县之人也。别业乐亭。积有馀载。曾颋。皇朝任绛州长史。祖徽。高尚不仕。考承泰。顷以城戍艰虞。此城被幽州攻围。公负倜傥之材。输诚展效。去元和四年。授成德军节度使牒补充十将兼充乐寿镇都知兵马使菀公押衙。公君平将子之家。赳赳军前。干城之志。信义立身。孤标作操。东西钦企。南北共谈。辩说仲由。乃文乃武。孝悌成家。垂训礼乐。克著始终。可以龟镜焉。公寝疾。享年三十有六。以太和八年八月廿日终于市坊私第也。呜呼。良木斯倾。哲人其殒。衔哀有馀。可谓珠沈洛浦。宝剑一。促我遐寿。孀居洞房。迟迟饮恨。葛藟无托。夫人久婴瘥瘵。医瘳无痊。夫人以大中六年正月十五日殁于私舍。夫人春秋卌有九。女师娘子。年齿初笄。髫龀惣立。春花欲发。秋叶已凋。割慈母之恩怜。痛膝下之寤寐。皇天不祐。夭折妙年。小娘子年一十有九。以大中三年四月四日殂矣。新妇天水赵氏。才入贵门。积善无瑕。苗而不秀。遂埋红粉。伤瘗九泉。新妇年廿有二。以大中四年六月十一日丧矣。皆附茔安厝。可惜可惜。孰谓痛哉。实谓悲哉。嗣子弇。号叫攀慕。糜溃骨体。可以曾参同年而语哉。遂乃庀冢修葬。合祔元扃。礼周终竟。南沈漳水。北望燕幽。巍屹坟封。双灵再合。卜取大中七年十月四日。窆于县城之东南三里故茔域殡焉。礼也。所虑年代深邃。陵谷变移。勒石记之。千载无朽。其词曰。
燕公之孙。
苗裔深根。
常为侪□变作吊宾。
空留七德兮千载。
书剑旧迹兮生尘。
夫人令德。
合卺同牢。
哀哉白驹兮西慝。
柰何兮苍苍。
乐亭诗,并叙1077年 北宋 · 苏轼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二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颜子之故居所谓陋巷者,有井存焉,而不在颜氏久矣。胶西太守孔君宗翰,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于其上,命之曰颜乐。昔夫子以箪食瓢饮贤颜子,而韩子乃以为哲人之细事,何哉?苏子曰:古之观人也,必于小者观之,其大者容有伪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孰知箪食瓢饮之为哲人之大事乎?乃作《颜乐亭诗》以遗孔君,正韩子之说,且用以自警云。
天生蒸民,为之鼻口。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恶,芬必有臭。
我无天游,六凿交斗。
骛而不返,跬步商受。
伟哉先师,安此微陋。
孟贲股栗,虎豹却走。
眇然其身,中亦何有。
我求至乐,千载无偶。
执瓢从之,忽焉在后。
胜村。留题四乐亭癸卯正月初四日癸卯 明 · 李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一
胜村旧名迎送。为其不雅。改送为胜。取其声相近也。村有泉石之胜。且时方早春。景物向新。故谓之迎胜。所以记一时之胜也。四乐亭临溪新构。往年余所名而寄题者也。
迎胜村中迎早春,眼中梅柳已争新。
东风欲动先林杪,北雁将归且水滨。
谁作月潭挥弄客,我曾云构寄题人。
尊前莫说霜台事,野趣方欣惬素真(弄月潭在前溪
酒品前后二十绝其八 明 · 王世贞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蓟州薏苡仁酒周氏第一成氏次之近得三屯营帅司所造当更胜绝盖清冽秀美有出色香味之表者
清芬一段出冰壶,为问天浆似也无。
莫怪死抛新息印,至今犹自胜明珠(后十年尝之大不如矣)
题张渌卿(诩)露华榭稿壬申 清 · 阮元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九
渌卿昔在余幕既乃客游山左作婿东莱词采惊人年华感旧今廿年矣露华词句雅近玉田吴谷人祭酒以词题其集有云付香弦一声一咽寻常歌吹全洗渌卿故不名诩余昔有汉铜印文曰张诩之印以赠渌卿渌卿即自名为此皆本事也
廿载才人说渌卿,江湖小集刻初成。
七条弦咽真情味,一寸铜香古姓名。
齐客例应为赘婿,吴蒙还是作书生。
富春山色扬州月,并作秋怀寄历城
六公咏 其二 田子春 明 · 李民宬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一
田畴字子春北平无终人。为刘虞从事。奉表长安。拜骑都尉。辞请报还。已为公孙瓒所杀。遂谒墓致诏而去。怒。抗辞不屈。入徐无山中。
汉末节义士,闻有田子春
贼火焚九庙,黄屋蒙西尘。
慷慨幽州,奔问仗伊人。
间关达义命,天子为动神。
临组不肯緤,不负知己恩。
主公罹凶锋,将命致重窀。
乱邦岂可居,终隐洁其身。
怅望徐无山,怀古泪盈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