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子标题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七十 隽不疑(为京兆尹每录囚母闻多有平反即为喜笑故不疑严而不残)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不疑固严吏,如不顺亲何。
图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城南游诗八首 其七 樊川桃花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十
三月樊川路,红桃散绮霞。
终南青送黛,潏水碧穿沙。
草色裙腰合,渠流燕尾叉。
销魂过杜曲,一树最夭斜杜曲南鸿固原下绯桃一株方盛开)
泉林行宫八景 其七 古荫堂(西偏古木大数十围轮囷垂荫不让诗礼堂唐槐南华大年未足语古)乾隆丙子 清 · 弘历
六言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二
灌木不论名字,古干各具精神。
几经春风秋月,适逢美景良辰。
千载以来伯仲,百尺之上轮囷。
偶坐爱斯嘉荫,缅怀植者何人。
新城先生早春三咏 其二 春日忆樊川旧游 清 · 汤右曾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怀清堂集卷十
南山苍翠去天低,铃驮秋风记旧题(谓公奉使蜀道)
今日樊川重回首,落花残雨灞陵西。
续咏史诗一百五十首 其二十四 未央宫汉高祖既称帝尊太公为太上皇帝置酒未央前殿奉玉卮为上皇寿群臣皆呼万岁○初项羽高祖荥阳为高俎置太公于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若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若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明 · 钱子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三华集卷七
灞上归来一布衣,手提三尺启鸿基
奉亲前殿开樽日,可话分羹置俎时。
史剡 其五 萧何未央宫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二、《司马公文集》卷七四、史剡、《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九
萧何未央宫
高祖见宫阙壮甚,怒。
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
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高祖乃说。
剡曰:是必非萧何之言。
审或有之,恶得为贤相哉?
天下方未定,为之上者拊循喣妪之不暇,又安可重为烦费以壮宫室哉?
古之王者明其德刑而天下服,未闻宫室可以重威也。
创业垂统之君,致其恭俭以训子孙,子孙犹淫靡而不可禁,况示之以骄侈乎?
孝武卒以宫室糜弊天下,恶在其无以加也?
是皆庸人之所及,而谓萧相国肯为此言乎?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十二 长安逢塞上班师友人有作漫和 明 · 张元凯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盛秋边骑若云屯,奏捷飞书入雁门
浪说单于刑白马,羞称公主乌孙
班师节钺归三殿,款塞旌旗过五原
幕府献功方饮至,撰成铙曲侑金樽。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二 长安主人壁 明 · 张元凯
 押麌韵
漕吏何为者,日与仓漕伍。
长安半月游,黄金散如雨。
乘月谒私门,带星候公府。
杯酒槩可亲,肝胆谁能吐。
势利无石交,斯言徵诸古。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六 少年行调长安 明 · 张元凯
 押陌韵
结束何翩翩,相逢洛阳陌。
流水照清扬,春风披绿帻。
俨然傅脂粉,相传化闳籍。
羞称霍家奴,云是馆陶客。
歌舞谁不怜,婉媚莫可逆。
沾沾喜任侠,黄金得还掷。
珠因弹雀损,锦以斗鸡坼。
而多青楼期,欲赴身无百。
且与酒人游,暂入蓬蒿宅。
枕藉唯衮衣,何有一缝掖。
念奴娇 其二十二 庚申长安闰中秋,次陈其年 明末清初 · 梁清标
 押词韵第十八部
秋光无尽,把冰轮、重碾影摇珠阙。
何幸婵娟频会面,不待明年逢节。
桂子还飘,霓裳更舞,砌满长天雪。
蟾蜍如旧,琼楼铃索同掣。

最爱清漏初沉,玉绳低转,肯使樽空设。
屈指平生能几遇,添得数茎霜发。
家国牵愁,岁华偷换,欲向南鸿说。
故园今夕,东篱曾否花发。
惜馀春慢 其二 燕九忆长安旧游,用周美成 明末清初 · 梁清标
灯夕才过,芳原九日,仙阙白云遮断。
帘青酤客,草绿王孙,迤逦暖风轻扇。
驰骤侠少青骢,玉勒金羁,雕弧长箭。
走珠軿隐隐,水边红袖,笑声来远。

犹记忆、朋辈开樽,桥西清眺,沾醉春衣痕染。
习池倒载,兰若停骖,人事倏然多变。
悬想旗亭旧游,一样韶光,娇莺倩。
怅离群、数载极目,苍山几点。
人月圆(黄钟宫)二首 其二 长安某氏废园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十
行人指点城南路,往事半模糊。
乌衣门巷平泉树石,金谷笙竽。
当时深贮,娘名御史,妾号尚书
而今但有,空池飞燕,破瓦奔狐。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七 青未了南山别嶂为宫门右臂群峰苍翠满目阡陌村墟极望无际玉泉一山蔚若点黛都城烟树隐隐可辨政不必登泰岱俯青齐方得杜陵诗意)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
拳石堪称岱,来青况复同。
川原渺何极,云木望无穷。
社尚怀居易,价疑招远公。
升高应绝顶,不必畏蚕丛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十八 玉乳泉(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垆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
乍可微风拂,偏宜皎月涵。
西湖不千里,当境即三潭
演漾冈峦影,卷舒晴雨岚。
灵源何处是,一脉试寻探。
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 其四 石经洞僧静琬藏经处)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九
预虑昌黎论,先为二酉藏。
义都兼半满,世已阅隋唐。
扃钥真称固,法轮岂系常。
拟方杜元凯,犹觉欠周防
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 其一 一、陕西和策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
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德明在时,已闻僭拟;
元昊方壮,遂肆凶骄
外倚北戎,内凌中国,屡战屡胜,未尝挫衄。
而乃辄求通顺,实图休息。
所获者大利,所屈者虚称。
然犹干请多端,奸谋未测。
国家以生灵为念,不可不纳。
唐高祖太宗应天顺人,百战百胜,犹屈于突厥
当戎王始亡,为之举哀,废朝三日,遣百寮诣馆吊其来使,其屈礼之甚也。
太宗驰六骑于渭上,见颉利与语,复亲与之盟。
颉利既退,左右劝击之,太宗谓我击彼败,惧而修德,后患必深。
乃周旋俯就,使之骄怠,一旦遣李靖擒之,威振四极,此盛王之谋也。
陛下如唐高祖太宗隆礼敦信,以盟好为权宜;
选将练兵,以攻守为实事。
彼不背盟,我则抚纳无倦;
彼将负德,我则攻守皆宜。
如此,则结好之策,未有失也。
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 其二 二、陕西守策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
元昊自来通顺之时,岁受恩赐,朝廷抚纳甚厚,未尝有失,尚犹时扰边境,杀戮将吏。
暨叛命以来,累次大举,曾无沮败,乃求通顺,实蓄阴谋,非屈伏之志也。
朝廷若以权宜许之,更当严作守备。
陕西久屯大兵,供费殚竭,减兵则守备不足,不减则物力已困。
臣等请缘边城寨,愈加缮完,使戎虏之心无所窥伺。
又久守之计,须用土兵,各谙山川,多习战斗,比之东兵,战守功倍。
缘边次边,土兵数少,分守不足,更当于要便城寨招置土兵。
若近里土兵愿改隶边寨者,即迁其家而团集之。
况昨来庆州创起大顺城,欲置振武、保捷兵两指挥,仍于永兴、华、耀土兵中召其愿守塞者,而应募甚众。
何则?
关内诸州土兵多在边上,或得代归营,而数月之间,复出远戍。
岂徒星霜之苦,极伤骨肉之恩,征夫不保其家,离妇颇多犯法,人情不免,久则怨起。
如得并迁其家于缘边住营,更免出军,父母妻子,乐于完聚,战则相救,守则相安。
或谓若土兵携家居于塞下,则全分请给,其费尤多。
不然。
土兵月给差少,又素号精强,使之戍边,于东兵数复可减,然于逐路渐为增益。
二年以来,方能整习,固非一朝可骤改也。
陕西新刺保捷土兵,其中尪弱不堪战陈者,宜沙汰之,使归于田亩,既省军费,复增农力。
然后东兵三分中一分屯边,以助土兵之势;
一分移入次边,或屯关辅,以息馈饷之困;
一分归京师,以严禁卫之防。
彼如纳欸未变,则东兵三分中更可减退。
缘边无税之地,所招弓箭手,必使聚居险要,每一两指挥共修一堡,以完其家,与城寨相应。
彼戎小至,则使属户蕃兵暨弓箭手与诸寨土兵共力禦捍。
彼戎大举,则二旬之前,必闻举集,我之次边军马尽可勾呼,驻于坚城,以待敌之进退。
缘边山坂重复,彼之重兵必循大川而行,先求疾速,俟其得胜,使我师沮而不出,方敢散兵虏掠,过越险阻,更无顾虑。
我若持重不战,则彼之重兵行川路中,粮草无所给,牛羊无所获,不数日人马困弊。
彼之重兵更不敢越险,又未能决胜,必不得已而散兵虏掠。
我于山谷村落中伏精锐以待之,彼散掠之兵轻而寡弱,可击可逐,使散无所掠,聚不得战。
欲长驱深入,我则使诸将出奇以蹑其后;
欲全师以归,我则使诸城出兵以乘其弊。
彼将进而有祸,不三两举,势必败亡,此守策之要也。
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 其三 三、陕西攻策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
元昊巢穴,实在河外。
河外之兵,懦而罕战。
横山一带蕃部,东至麟府,西至原渭,二千馀里,人马精劲,惯习战斗,与汉界相附,每大举入寇,必为前锋。
故四戎以山界蕃部为强兵,汉家以山界属户及弓箭手为善战。
以此观之,各以边人为强,理固明矣。
所以秦汉驱逐西戎,必先得山界之城。
彼则远遁,然后以河为限,寇不深入。
傥元昊归欸,则请假和策以待之;
如未通顺,或顺而翻覆,则有可攻之策。
非穷兵黩武,角胜于绝漠之外也。
臣等尝计陕西四路之兵,总数几三十万,非不多也。
然各分守城寨,故每岁战兵,大率不过二万馀人。
坐食刍粮,不敢动举,岁岁设备,常如寇至,不知贼人之谋,果犯何路。
贼界则不然,种落散居,衣食自给,忽尔点集,并攻一路。
故犬羊之众,动号十馀万人。
以我分散之兵,拒彼专一之势,众寡不敌,遂及于败。
且彼为客,当劳而返逸;
我为主,当逸而返劳。
我若复用此计,彼劳我逸,则取胜必矣。
臣等请于鄜延环庆泾原路各选将佐三五人,使臣一二十人,步兵二万,骑兵三千,以为三军。
新定阵法,训练岁馀,候其精勇,然后观贼之隙,使三军互掠于横山,更进兵。
降者,纳质厚赏,各令安土;
拒者,并兵急击,必破其族。
假若鄜延一军先出,贼必大举来应,我则退守边寨,或据险要,不与大战。
不越旬日,彼自困敝,势将溃归,则我环庆之军复出焉。
彼若再图点集,来拒王师,则又有泾原之师乘间而入,使贼奔命不暇,部落携怨,则我兵势自振。
宥州绥州金汤、白豹、折等寨,皆可就而城之。
其山界蕃部,去元昊且远,求援不及,又我以坚城据之,以精兵临之,彼既乐其土,复逼以威,必须归附,以图安全。
三五年间,山界可以尽取。
春秋时吴用三师破楚之策也。
元昊若失横山之势,可谓断其右臂矣。
汉唐之旧疆,岂今日之生事也。
陕西河北画一利害事 其一 陕西八事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
一、相度缘边城寨未坚牢处,更加修完。
二、陕西诸州土兵内招愿守寨者,移为边兵。
三、新刺保捷土兵,内有尪弱不堪战阵者,减放归农。
四、移减东兵入次边州军驻泊,以就粮草,有事宜则勾赴边上。
五、缘边弓箭手逐一两指挥,各筑堡子居住。
六、逐路差人密切先相度下山川要害可控扼处,并可伏兵之处。
七、逐路各选将佐三五人,使臣一二十人,步兵二万,骑兵三千,以备攻战。
八、相度下横山一带要害之地,如进兵攻讨,则据险修寨以夺其地,就降其众。
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其五 蓟门烟树(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明人长安客话谓在今都城德胜外土城关即其遗址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九
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
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
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
梵钟欲醒红尘梦觉生寺大钟在此北),断续常飘云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