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1174年10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上清宫、延庆宫、丈人观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
空山霜叶无行迹,半岭天风有啸声。
细栈跨云萦峭绝,危桥(涧谷本卷四作楼)飞柱插澄清。
玉华更控青鸾住,要倚栏干待月明(自注:玉华,楼名。)
丈人观1174年10月 南宋 · 陆游
 押文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丈人观
黄金篆书扁(《蜀中广记》卷六引作榜)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崖岭(《蜀中广记》作巅)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
缨冠肃(《蜀中广记》作笑)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
摩挲画墙(原作桥,据《蜀中广记》改)手为皲,异哉山巙(原作蔸,据《蜀中广记》改)土羵
物怪齾齾冠丘坟,仙人佩玉杂帨帉
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
道翁采药昼夜勤,松根茯苓获兼斤。
人芝(原作之,据《蜀中广记》改)植立彊骨觔,狗杞群吠声狺狺。
山炉小甑吹幽芬,朱颜不饮常自醺。
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原作随据《蜀中广记》改)世纷。
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
司马子微饵松1172年12月6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五、《渭南文集》卷二六、《放翁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玉华楼
乾道初,予见异人于豫章西山,得司马子微《饵松法》,文字古奥,非妄庸所能附托。
八年,又得别本于蜀青城山之丈人观,斋戒手校,传之同志。
十二月六日笠泽渔翁陆务观书于玉华楼。
青城县何子方使君同年园池1177年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桤塍垄意中行,浩荡薰风不计程。
雨脚背人归玉垒,江声随马入青城
五桥今日新知路,千佛当年旧缀名。
水竹光中同一笑,丐君荷露濯尘缨
何同年书院1177年 南宋 · 范成大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竹色侵晚帙,泉声漱嵌根。
试通丹灶路,应到老人村
相公席上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燕云远使栈云间,便遣郫筒助客欢。
闪闪白鱼来丙穴,绵绵紫鹤(顾本、毛本作雀)巴山
神仙缥缈艳金屋,城郭繁华号锦官。
万里桥西一回首,黑云遮断剑门关
草堂 其一 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乳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草堂 其二 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同上书页三二三八)
青城山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同上书页二○八八)
永康军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锦城飞马过青城,无奈风声更雨声。
一夜不眠何似者,筹花赌酒到天明。
玉局诗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联骑来登卯酉山,老君玉局护阑干。
步虚殿上香云绕,空翠萧森北斗寒(同上书卷一九七八一引《湖山类稿》)
蜀道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蜀道难行高接天,秦关勒马望西川
峨眉崒嵂知何处,剑阁崔巍若个边。
剑门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押词韵第二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剑门崔嵬若相抗,云栈萦回千百丈。
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
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
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打双叠嶂(同上书页三二九一)
元帅相拉浣花溪泛舟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行都元帅千蹄马,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头具小舟,击鼓吹箫行酒斝。
舞腰袅娜锦缠头,风吹金缕随东流。
公孙弟子背面笑,拔剑一击蛟龙愁。
万里桥西有茅屋,杜子当年来卜筑。
湘江一醉不复归,四松寂寞擎寒玉(以上同上书页一四九一)
麻姑仙坛歌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麻姑飘飘出烟雾,红尾凤飞骑不住。
青城山高风露寒,佩环挂著山花树。
花雾濛濛香湿衣,一点柔红泻香露。
群仙行酒擘麒麟,玉碗金盘间犀箸。
琼璈铁笛含氤氲,二十三弦语幽素。
琼台宴罢醉不归,月出昆崙天未曙。
青衣结束金丝蕊,鹤扇双行引归路。
白云叠叠水潺潺,神仙窟宅知何处(同上书册三页一六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