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东阳金华山栖志 南梁 · 刘峻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七
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岂好异哉?
盖性自然也。
故有忽白璧而乐垂纶,负玉鼎而要卿相。
行藏纷纠,显晦舛驳。
无异火炎水流,圆动方息。
斯则庙堂之与江海,蓬户之与金闺。
并然其所然,悦其所悦,鸟足毛羽疮痏在其间哉。
子生自原野,善畏难狎,心骇云台朱屋,望绝高盖青组。
且沾濡雾露,弥愿闲逸。
每思濯清濑,息椒丘,寤寐永怀,其来尚矣。
蚓专噬壤,民欲天从。
爰洎二毛,得居岳穴,所居东阳郡金华山,东阳会稽西部,是生竹箭。
山川秀丽,皋泽坱郁。
若其群峰叠起,则接汉连霞,乔林布濩,则春青冬绿,迥溪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谷,必千里雨散
信卓荦爽垲,神居奥宅。
是以帝鸿游斯铸鼎,雨师寄此乘烟。
故涧勒赤松之名,山贻缙云之号。
近代江治中奋迅泥滓,王徵士高拔风尘。
龙盘凤栖,咸萃兹地。
良由碧湍素石,可致幽人者哉。
金华山,古马鞍山也,蕴灵藏圣,列名仙谍。
左元放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
金华之首,有紫岩山,山色红紫,因此为称。
靡迤坡陀,下属深渚,巑岏隐嶙,上亏日月。
自山麓,渐高渐峻。
垄路迫隘,鱼贯而升。
路侧有绝涧,闸闻庨豁。
俯窥木杪,焦原石邑,匪独危悬。
至山将半,便有广泽大川,皋陆隐赈,予之葺宇,实在斯焉。
所居三面,皆迥山周绕,有象郛郭。
前则平野萧条,目极通望,东西带二涧,四时飞流泉。
清澜微霪,滴沥生响,白波跳沫,汹涌成音,尊漕渎引流,交渠绮错。
悬溜泻于轩甍,激湍回于阶砌。
供帐无绠汲,盥漱息瓶盆。
枫栌椅枥之树,梓柏樟之木,分形异色,千族万种。
结朱实,包绿果,杌白带,抽紫茎。
橚矗苯尊,捎风鸣籁,垂条櫩户,布叶房栊。
中谷涧滨,花蕊攒列。
至于青受缓谢,萍生泉动,则有都梁含馥,攘香送芬,长乐负霜,宜男泫露,芙蕖红华照水,皋梦缥叶从风。
凭轩永眺,蠲忧亡疾。
丘阿陵曲,众药灌丛。
地髓抗茎,山筋抽节。
金盐重于素璧,玉豉贵于明珠。
可以养性消疴,还年驻色
不藉崔文黄散,勿用负局紫刃。
翱翱群凤,风胎雨鷇。
绿翼红毛,素缨翠鬣。
肃肃毛羽,关关好音,皆驯狎园池,旅食鸡鹜。
若乃䲰日伺辰,响类钟鼓。
鸣蚿候曙,声像琴瑟,玄猿薄雾清啭,飞㹳乘烟永吟,嘈囋嘹亮,悦心娱耳。
谅所以跨蹑管龠。
韬轶笙簧,宅东起招提寺,背岩面壑,层轩引景,邃宇临崖。
博敞闲虚,纳祥生白。
左瞻右睇,仁智所居。
故硕德名僧,振锡云萃,调心七觉,诋诃五尘。
郁列戒香,浴滋定水。
至于熏炉夜艺,法鼓旦闻,予则跕屣抠衣,躬行顶礼。
询道哲人,钦和至教。
每闻此河纷梗,彼岸永寂。
熙熙然若登春台而出宇宙,唯善是乐,岂伊徒言。
寺东南有道观,亭亭崖侧,下望云雨。
蕙楼茵榭隐映林篁。
飞观列轩,玲珑烟雾。
日止却粒之氓,岁集神仙之客。
饵星髓,吸流霞,将乃云衣霓裳,乘龙驭鹤。
观下有石井,耸峙中涧,雕琢刻削,颇类人工。
跃流潨泻,渀涌泱咽,电击雷吼,骇目惊魂。
寺观之前,皆植修竹,檀栾萧瑟,被陵缘阜。
竹外则有良田,区畛通接。
山泉膏液,郁润肥腴。
邓白决漳,莫之能拟。
红粟流溢,凫雁充厌。
春鳖旨膳碧鸡,冬蕈味珍霜鵽。
縠巾取于丘岭,短褐出自中园。
𦺦蒋逼侧于池湖,菅蒯骈填于原隰。
养给之资,生生所用,无不阜实藩篱,充牣崖巇。
岁始年季,农隙时闲,浊醪初酝,醥清新熟。
则田家野老,提壶共至。
班荆林下,陈《缶尊》置酌。
酒酣耳热,屡舞喧呶。
盛论箱庾,高谈谷稼。
嗢噱讴歌,举杯相抗。
人生乐耳,此欢岂訾。
若夫蚕而衣,耕而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晚食当肉,无事为贵。
不求于世,不忤于物,莫辨荣辱,匪知毁誉。
浩荡天地之间,心无怵惕之警。
岂与嵇生齿敛,杨子坠阁,较其优劣者哉(《释藏轻》九《广弘明集》二十七,又略见《艺文类聚》三十六。)
婺州劝农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二、《华阳集》卷三三
仰惟明天子念稼穑艰难,躬耕以先天下,而诏至郡国,又每以劝农为首,德至渥也。
夫体上德意,奉行诏令,实太守之职。
方时东作,田事既饬,是用率僚属,入阡陌,携酒与肴,招父老而饮食之,且告之曰:力田为生之本,汝所当知。
惰偷自安,越其罔有黍稷。
宜各率乃子弟,庤乃钱镈,以朝夕从事,毋忽。
异时高廪万亿,于此乎取之。
是岂独富于家?
以不负其力,抑将使太守涉笔占位,书「劝农」之职为无愧云。
乞放婺州见欠内库绫罗状绍兴二十七年十一月戊辰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一、《华阳集》卷一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
右,臣契勘本州不住承准尚书左右司提点内藏库、本路提刑提举常平司等处公文,催促起发绍兴元年以后合纳内库绫罗,及折罗钱积欠数目。
臣到任之初,即时根问因依,见得皆系人户残欠之数,前官失于催理,遂至积渐拖欠,经涉岁久,实难追催。
今若一并科督,则民间无以输纳;
若依旧拖延,则是虚费行移,无补国用。
臣伏睹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指挥节文:「江、浙、荆湖等路未起诸色钱物,并拖欠上供米斛、积欠税租等,二十二年以前应见欠数目,并与除放」。
况前件钱帛元系官给本钱和买,后因州县阙乏,遂以人户物力均敷,即是常赋之外,别行催理。
止缘昨降指挥未有放免明文,兼系内藏库钱物,州郡不敢奏陈,所以二十馀年催理不绝。
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将本州所欠内库绫罗钱,许依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已得指挥,将见欠数目截日除放,庶使一州七县之民少宽追扰,仰称陛下爱恤元元之意。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婺州两府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四、《华阳集》卷二九
病辞机政,冀休养于馀生;
恩畀辅藩,尚叨尘于烦使。
皇慈之曲被,抚衰质以奚堪。
窃惟宝婺之区,近接王畿之化。
溪山明秀,歌《八咏》于先贤;
风俗安恬,揖二仙之遗范。
将使承流于昭代,必惟名世之伟人。
有若耄昏,初无才术。
遭逢兴运,滥陪四近之联;
黾勉期年,愧乏一毫之补。
已逭严诛而窃幸,敢分乐土以偷安?
兹盖伏遇某官华岳三峰,明堂一柱。
贰公洪化,密参寅亮之权;
偃兵息民,坐赞安疆之道。
乐君子成人之美,体圣君优老之心。
特假吹嘘,致兹忝冒。
郡条始布,方图贡于柔缄;
邮传遽临,乃先贻于诲翰。
仰佩谦抑,曷胜悚惶。
同川无竭观旃檀林东窗见婺州港定此为句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心欺劲竹傲长松,铁面霜严舌有锋。
遥指水光来婺□,□听乡语半吴侬。
贴诗满壁誇佳句,答话当机破□□。
□□归来大风雨,定知一钵已降龙。
钱藻出守婺州得英字1070年3月 北宋 · 苏轼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老手便剧郡,高怀厌承明
聊纡东阳绶,一濯沧浪缨。
东阳佳山水,未到意已清。
过家父老喜,出郭壶浆迎。
子行得所愿,怆悢居者情。
吾君方急贤,日旰坐迩英
黄金招乐毅,白璧赐虞卿
子不少自贬,陈义空峥嵘。
古称为郡乐,渐恐烦敲搒。
临分敢不尽,醉语醒还惊。
东阳还经严陵濑赠萧大夫 南梁 · 王筠
 押养韵
子陵徇高尚,超然独长往。
钓石宛如新,故态依可想(○《类聚》三十一。《诗纪》八十六。)
东阳盛法师 南梁 · 王筠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五
菩萨戒弟子王筠法名慧炬稽首和南:问讯东阳盛法师
弟子昔因多幸,早蒙觐接,岁月推流,逾三十载,钦慕风德,独盈怀抱,间以山川,无由礼敬。
司马参军,仰述存眷,曲垂访忆。
录旧之情,兼佩殷勤之旨,欢欣顶戴,难为譬说。
仰承垂和履福,享年九十有四。
嗤绛人之未高,同殷宗之遐寿。
且耳长直已过顶,齿刚会不先落,延华驻彩,怡神辅性,自非宿殖善因,何以招斯胜果?
尊年尚齿之诚,怀德敦旧之款,依风慕道之深,欣羡景仰之至,兴居在念,寤寐载怀。
弟子恨此樊笼,迫兹缨锁,无由问道,抚躬如失。
庶心期冥会,咫尺江山,道术相忘,弃置形迹,惟愿敬勖,保此期颐,赤松朱发。
复何足贵,飞锡腾躯。
真在旦夕,指陈丹款。
殊未伸畅,傥惠一言,岂不幸甚!
弟子稽首和南(《广弘明集》二十四)
婺州二首 其一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三
縠文金柘绕名州,于越西来路尽头。
城倚万山为保障,兵冲三省是襟喉。
朱旗飘缈云车夜,灵火销沉石马秋。
舟子乌知前代事,芙蓉凭吊龙邱
婺州二首 其二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三
八年姑蔑旧悬旂,欲问行营父老稀。
衷甲不麾诸葛扇,飞冲常爇夏侯衣
泪收虏妇门前拜,手缚降王马上归。
大树无言碑已没,芦花萧飒钓鱼矶李文襄驻节于此,不解甲者八年。尝坐敌楼,炮几及面而堕。招降一女盗率十二万兵以归,请见弗许,罗拜门外,泣而去。其馀功不及上者甚多,详见年谱。)
皇叔某赠婺州观察使追封东阳侯皇兄某赠蔡州观察使追封汝南侯制1086年闰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生分竹符,所以广恩于宗室;
没享茅社,所以宠绥其子孙。
眷予盘石之宗,夙被麟趾之化。
国有常典,我其敢忘。
某等生于高明,克自抑畏。
恭俭寡过,绰有士人之风;
忠孝著闻,盖服祖宗之训。
属既尊于中外,礼当极于哀荣。
命以廉车,即封其地。
爰疏五等之贵,以慰九原之思。
庶其有知,服我休命。
分恤东阳永定三年闰四月庚寅 陈朝 · 陈霸先
 出处:全陈文卷一
开廪赈绝,育民之大惠,巡方恤患,前王之令典。
朕当斯季俗,膺此乐推,君德未孚,民瘼犹甚,重兹多垒,弥疚纳隍,良由四聪弗达,千里勿应,博施之仁,何其或爽,残弊之轨,致此未康。
吴州缙州,去岁蝗旱,田虽咒,郑渠终涸,室靡盈积之望,家有填壑之嗟,百姓不足,兆民何赖。
近已遣中书舍人江德藻衔命东阳,与令长二千石问民疾苦,仍以入台仓见米分恤,虽德非既饱,庶微慰阻饥(《陈书·武帝纪》下。)
和萧东阳祀七里庙诗 南梁 · 萧纲
 押宥韵
万里实幽宗,三神亦天构。
岂谓木石精,斯乃山川守。
远来太白旗,遥徵青鸟候。
以兹敬弗怠,方知教应富(《类聚》作否。○《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六十九。)
王彭婺州孙昌龄苏州岑象求果州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某:为吏莫不欲威而明。
威不可立也,惟公则威;
明不可作也,惟虚则明。
郡无大小,民无刚柔,事无繁简,政无难易,惟公而虚,无适而不治。
以尔用法之久,不失仁恕,折狱之多,滋识情伪孙昌龄岑象求改云:「端静有守,悃愊无华,奉使历年,吏民宜之。」)
其悉乃心,施于有政。
不侮鳏寡,毋扰狱市,称朕意焉。
可。
皇伯仲晔保宁军节度使东阳郡王制1086年7月1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祖宗之德,天地并隆。
施及子孙,皆享民社。
胜衣有朝请之奉,阖棺有茅土之封。
始终之间,哀荣斯极。
具官仲晔,宽厚寡过,雍容有常。
生不勤于父师,没见思于姻族。
既得考终之道,可无追远之恩。
豹尾神旗,守臣之威命;
金玺盭绶,诸侯之宠章。
服我龙光,以贲窀穸。
可。
东阳释慧约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纸韵
高僧传曰:释慧约姓娄氏。年二十始游于剡。远会素心。多究经典。故东阳谣曰:
少达妙理娄居士(○高僧传释慧约传。)
直院楼尚书同年阁学婺州二首 其一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受敌词章八面全,庆元书诏四方传。
星辰听履聊纡步,笔墨论功即化权。
将母愿为符竹计,投诚径缴冕旒前。
暂烦明月双溪照,两两台星尺五天
直院楼尚书同年阁学婺州二首 其二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隆兴最盛初元榜,当日曾推第一人。
出世经纶知几佛,看君意度不无神。
居然勇退非惊俗,行矣追随亦为亲。
只恐苦无明月句,经行难作隐侯宾。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一
夫至人无己,屈体申教,圣人无名,显用藏迹。
维摩诘降同长者之仪,文殊师利或现儒生之像,提河献供之旅,王城列众之端,抑号居士,时为善宿,大经所说,当转法轮,大品之言,皆绍尊位,斯则神通应化,不可思议者乎!
东阳郡乌伤县双林寺傅大士者,即其县人也,昔岩溪蕴德,渭浦呈祥,天赐殷宗,诞兴元相,景侯佐命,樊滕是埒,介子扬名,甘陈为伍,东京世载,西晋重光,惟是良家,降神攸托。
若如本生本行,或示缘起,子长子云,自叙元系,则云补处菩萨,仰嗣释迦法王真子,是号弥勒,虽三会济济,华林之道未孚,千尺岩岩,穰祛之化犹远;
但分身世界,济度群生,机有殊源,应无恒质,自叙因缘,大宗如此。
案停水经云,「观世音菩萨,有五百身,在此阎浮提地,示同凡品,教化众生」,弥勒菩萨,亦有五百身,在阎浮提种种示现,利益众生,故其本迹,难得而详言者也。
尔其蒸蒸大孝,肃肃惟恭,厥行以礼教为宗,其言以忠信为本,加以风神爽朗,气调清高,流化亲朋,善和纷诤,岂惟更盈毁壁,宜僚下丸而已哉。
至于王戎吏部邓禹司徒,同此时年,有怀栖遁,仍隐居松山双林寺,弃舍恩爱,非梁鸿之并游,拜辞亲老,如苏耽之永别,自修禅远壑(《艺文类聚》作远豁。)
绝粒长齐,非服流霞,若餐朝沆。
太守王杰,言其诡诈,乃使邦佐,幽诸后曹,迄至兼旬,曾无假食,于是州乡愧伏,远迩归依,逃迹山林,肆行兰若。
又自叙云,「七佛如来,十方并现,释尊摩顶,愿受深法,每至楗槌应叩,法鼓裁呜,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其外人所见者,拳握之内,或吐异香,胸臆之间,乍表金色。
时有信安县比丘僧朔,与其同类,远来观化,未及祇肃,忽见大士,身长丈馀,朔等惊惭,相趋礼拜,虔恭既毕,更睹常形,又有比丘智协、优婆夷钱满愿等,伏膺累载,频睹异仪,或见脚长二尺,指长五寸馀,两眼光明,双瞳照耀,皆为金色,并若金钱,譬李老而相侔,同周文而等状,姜嫄所履,天步可以为俦,河流大屐,神足宜其相比,支郎之彦,既耻黄精,瞿昙之师,有惭青目
既而四空妙定,薰脩已成,八解明心,庄严斯满,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或立舍须发,如闻善来,大倾财宝,同脩净福。
大士薰禅所憩,独在高岩,爰挺嘉木,是名梼树,擢本相对,似双槐于侠门,合干成阴,类双桐于空井,厥体贞劲,无爽大年,置霜停雪,寒暑萃,信可以方诸坚固,譬彼娑罗,既见守于神龙,将为疑于变鹤,乃于山根岭下,创造伽蓝,因此高柯,故名双林寺矣。
大士亦还其里舍,货贸妻儿,营缔支提,缮写尊法,尝以聚沙书地,皆成图果,芥子庵罗,无疑褊陋,乃起九层塼塔,形相岿然,六时虔拜,巡绕斯托。
又以大乘方等,灵药宝珠,眷言山谷,希得传写,龙乡思其晓照,象驾乏其流通,复造五时经典,千有馀卷,与夫鬻子而葬,同其至诚,嫁妻而隐,无殊高节,若寄搏麨,如因卖花,共指菩提,方成亲眷。
至于一相无相之怀,虚己虚心之德,化鸡在臂,方推理于自然,毒蛇伤体,终无扰于深定,门徒肃肃,学侣诜诜,通被慈悲,义无偏党。
大通元年,县中长宿傅普通等一百人,诣县令范胥,连名荐述。
又以中大通四年,县中豪杰傅德宣等道俗三百人,诣县令萧诩,具陈德业。
夫以连城之宝,照庑之珍,野老怪而相捐,工人迷而不识,等体有流俗,才无鉴真,亟欲腾开,终成亏怠。
梁高祖武皇帝绍隆三宝,弘济四生,迹冠优填,神高仙豫,夫以陈蕃静室,犹怀天下之心,伊尹躬耕,思弘圣王之道,况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沈舟,能升彼岸,固宜光宣正法,影响人王者乎!
于是以中大通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𥆜出都,致书高祖,其辞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
其上善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妄想为因,涅盘为果。
其中善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百姓,俱禀六齐,夫以四海之君,万邦之主,预居王土,莫不祇肃」。
尔时国师智者法师,与名德诸众僧等,言辞谨敬,多乖释伽之书,文牒毕恭,翻豫山公之启。
大士年非长老,位匪沙门,通疏乘舆,过无虔恪,京都道俗,莫不嗟疑。
𥆜至都,投太乐令何昌,并有弘誓,誓在御路,烧其左手,以此因缘,希当闻达。
昌以此书呈同泰寺皓法师,师众所知识,名称普闻,见书随喜,劝以呈奏。
皇心欢悦,遽遣招迎,来谒宸闱,亟论经典。
同泰寺前临北阙,密迩南宫,仍请安居,备诸资给,后徙居钟山之下定林寺,游岩倚树,宴坐经行,京洛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衷,问慧咨禅,居荫高松,卧依盘石,于是四彻之中,恒泫甘露,大旬之内,常雨天酒,岂非神仙影响,示现祯祥者乎?
华林园重云殿自开讲三慧般若经,穷须真之所问,御法胜之高堂,百千龙像,围绕餐听,黑貂朱绂,王侯满筵,国华民秀,公卿连席,乃令大士独榻,对扬天扆,并遣传诏及宣传左右四人,接受言论。
尔时纳揆之于台内,司隶之在殿中,杜预还朝,马防亲贵,旧仪悬席,皆等庶僚,以大士绝世通人,故加其殊礼矣。
及玉辇升殿,云跸在阶,晏然箕坐,曾不山立,宪司讥问,愈觉凝跱,但答云,「法地若动,则一切法不安」。
应对言语,皆为爽异。
昔汉皇受道,栾大不臣,魏祖优贤,杨叟如客,河上之老,轻举临于孝文,严子之高,闲卧加于光武(《艺文类聚》作台下之人高尚加于光武。),方其古烈,信可为俦。
又于寿光殿独延大士讲论玄赜,言无重颂,句备伽佗,音会宫商,义兼华藻,岂惟宝积献盖,文成七言,释子弹琴,歌为千偈而已。
固非论经于白虎之殿,应诏于金马之门,说义云台,受厘宣室,可同年而语哉?
自火运将终,民无先觉,虽复五湖内贝,苍鹅之兆未萌,四海横流,夷羊之牧匪现,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摩掌之明,夙鉴时祸,哀群生之版荡,泣世道之崩沦,救苦为怀,大悲为病,誓欲虚中闭气,识食为斋,非服名香,但资禅悦,方乃烧其苦器,制造华灯,愿以此一光明,遍照十方佛土,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于是学众悲号,山门踊叫,弟子居士徐普拔潘普成等九人,求输已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善财童子,重睹知识,忍辱仙人,是冯相辈,大士乃延其教化,更住阎浮,弘训门人,备行众善,于是弟子居士范难陀,弟子比丘法旷,弟子优婆夷严比丘,各在山林,烧身现灭;
次有比丘宝月等二人,穷身系索,挂锭为镫;
次有比丘慧海菩提等八人,烧指供养;
次有比丘尼昙展,慧光法纤等四十九人,行不食斋法;
次有比丘僧拔慧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用和名香,奉依师教;
并在碑阴,书其名品。
夫二仪大德,所贵曰生,六趣合灵,所重唯命,虽复梦幻影响,同归摩灭,爱使迷情,唯贪长久,自非善巧方便,沤和含罗,照以慈镫,沾其妙药,岂或舍不赀之躯,而能行希有之事?
若令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卖髓祠天,能供养于般若,理当刳心靡吝,擢骨无疑者乎?
大士小学之年,不游黉舍,大成之德,自通坟典,安禅合掌,说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艺文类聚》作其辞。),悬河不穷其义,前后讲维摩思益经等,比丘智瓒传习受持,所应度者,化缘既毕,以太建元年,朱明始献,奄然右卧,将归大空,二旬初满,三心是灭。
尔时隆暑,便已赫曦,屈伸如常,温暖无异,洗浴究竟,扶坐著衣,色貌敷渝,光彩鲜洁,爰经信次,宛如平生。
乌伤县陈钟耆即往临赴,犹复反手传香,皆如畴昔,若此神变,无闻前古,虽复青牛道士,白马先生,便遁形骸,本惭希企。
若其灭定无想,弹指而石壁已开,法王在殡,申足而金棺犹启,非斯矣莫与为俦。
遗诫于双林山顶如法烧身,一分舍利,起塔于冢,一分舍利,起塔在山,又造弥勒像二躯,置此双塔,莫移我眠床,当取法猛上人,织成弥勒像,永安床上,寄此尊仪,以标形相也。
于是门徒巨痛,遂爽遗言,用震旦之常仪,乖阇维之旧法,四部皆集,悲同白车,七众攀号,哀逾青树
弟子比丘法璿菩提智瓒等,以为伯阳之德,贞枑纪于濑乡,仲尼之道,高碑书于鲁县,亦有扬雄弟子,郑玄门人,俱述清猷,载刊玄石,于是祈闻两观,冒涉三江,爰降丝纶,克成丰琰,陵虽不敏,夙仰高风,轻课庸音,乃为铭曰:
大矣权迹,劳哉赴时。
或现商主,聊为国师
卑同巧匠,屈示良医。
猗欤开士,类此难思。
当来解脱,克绍迦维。
妙道犹秘,机缘未适。
弗降鸡头,宁开狼迹。
北地爰徙,东山攸宅。
族贵泥阳,宗分兰石
莫测其本,徒观其迹。
邈有蒲塞,心冥世雄
明宣苦苦,妙鉴空空。
汲引三界,行藏六通。
爰初隐逸,宴处林丛。
食等餐露,斋疑服风。
敬礼珍塔,归依灵像。
未若天尊,躬临方丈。
慧炬常照,慈灯斯朗。
释梵天仙,晨昏来往。
济济行法,洗洗谈讲。
德秀臧丈,风高广成。
来仪上国,抗礼承明。
妙辩无相,深言不生。
掸钟比说,击鼓惭英。
论天口,谁其与京。
乍现仙掌,爰标神足。
色艳沈檀,香逾薝卜。
我有边际,随机延促。
誓毁身城,当开心狱。
忽示泡影,俄如风烛。
噭敫门人,承师若亲,宁焚软叠,弗燎香薪。
合窟为窆,方坟以堙。
须弥据海,变炭扬尘。
净土无壤,灵仪自真。
何时涌塔,复睹全身(《艺文类聚》七十六)
进退格送苏金华解官东归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勇学渊明赋归去,岂随巧宦效脂韦。
居官但饮双溪水,问圃宁无三径资。
碧落竞腾雕鹗兴,秋风独忆鲙鱼肥。
吾皇侧席思贤德,会有徵书下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