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条疏古来能书人名启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臣僧虔启,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案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篆小异李斯,见师一时。
陈留蔡邕,后汉左中郎将。善篆隶,采斯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
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座。
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何官。能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安定梁鹄,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得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鹄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后。
毛弘,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弘法义,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
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后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崔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瑗子实,官至尚书,亦能草书。
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匆匆不暇草书。人谓为草圣。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书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䊺引之,使就榜书之。去地上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以下焚之。仍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赵台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晋齐王攸,善草行书。
太山羊忱,晋徐州刺史;羊固,晋临海太守;并善行书。
江夏李式,晋侍中,善写隶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晋中书院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琅邪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钟法。
晋丞相王导,善稿行(廙从兄也)。
王恬,晋中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书(导第一子也。)。
王洽,晋中书令、领军将军。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恬弟也。)」。
王珉,晋中书令,善隶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羊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稿,骨势不若父,而媚趣过之(羲之第七子也。)。儿玄之、徽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王允之,晋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濛,晋司徒左长史,能草隶。子修,琅邪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王绥,晋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行。
高平却郤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郤超,晋中书郎,亦善草(愔子也。)。
颍川庾亮,晋太尉,善草行。庾翼,晋荆州刺史,善隶行,时与羲之齐名(亮弟也。)。
陈郡谢安,晋太傅,善隶行。
高阳许靖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晋穆帝时,有张翼,善学人书,写羲之表。表出,经日不觉,后云几欲乱真。
飞白本是宫殿题,八分之轻者,全用楷法。吴时张弘,好学不仕,常著鸟巾。时人号为张鸟巾,此人特善飞白,能书者无不好之(自秦至晋凡六十九人。《法书要录》。案:本注六十九人,今此启仅五十七人,当有误。)。
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 初唐 · 郭震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神道碑 唐 · 裴耀卿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七
圣上本元元之化。以身而观国。酌尧舜之道。睦亲而逮疏。羽仪成而正体尊。肺腑宁而元首豫。生人之始。内教权舆。文明在运。外戚先理。膺上仁而践元舅。享多福而执谦光者。其惟冀靖公乎。公讳希球。字国珍。扶风平陵人。昭成皇后之第二弟也。昔汉文恭俭。垂统于西京。我族有内辅之功。政清而刑偃。汉章长者。扬休于东国。我君有少宗(一作小君)之佐。累洽而重熙。贞观创业也。吾姑本周南之化。时维太姜。开元立极也。吾姊合涂山之德。时维文母。昌化皆在乎明主。景运必当乎太平。千载相望。重光四后。岂比夫魏晋中朝之狭隘。阴郭微时之属籍。或悠悠于戍申。缅邈于袖纪。不同年而语矣。五代祖讳善。平北将军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使持节都督北华州刺史永富公。载于周书。高祖讳荣定。平东将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洛郑荥怀汴广和霸秦宁成唐渭一十三州刺史秦州行军使左右武卫大将军陈国懿公。著于隋史。曾祖讳抗。唐梁岐冀定幽易燕檀八州刺史辽东朔州二总管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左武候大将军纳言赠司空陈国容公。祖讳诞。驸马都尉殿中国子祭酒并州总管镇北将军太常卿刑部尚书右光禄大夫赠工部尚书荆州大都督莘国安公。见太宗实录。考孝谌。太常卿润州刺史并州大都督赠太保豳国公。或道济舟楫。或功垂剑履。青史之三朝相次。彤弓之四代毕封。此又衣冠之上腴。人门之绝等者也。公降灵辰象。育粹淳源。禀渊懿之姿。体敦庞之度。退让致美。不忘于先畴。虚元为心。得之于先训。起家太子宫门丞朝散大夫尚乘奉御。换尚舍奉御。开元初累迁都水使者光禄少卿特阶金紫光禄大夫将作少卿。封冀国公。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谕德宗正少卿郯王傅。又迁太子宾客。春秋七十有一。以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遇疾薨于长安布政里之赐第。天子辍朝变礼。事优恒数。乃下制曰。申伯元舅。礼实重于缘情。尧典睦亲。义兼在于追远。故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冀国公窦希球。名高懿戚。位重周行。在贵不骄。每执谦而守约。与物无竞。常隐耀而含华。以是全真。方期永命。徂迁奄及。震悼良深。生而宠光。巳荣观津之族。殁有袖饰。仍申渭阳之赠。可赠太子太师。赙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应缘丧葬。量事官供。仍令京兆少尹田宾庭充使监护。以某年十月二十六日。归祔于咸阳旧原。礼也。呜呼。善始令终者。为侯家之贵。安时处顺者。为达士之师。目牛乎邀福之源。忘我乎持盈之地。非悬解深识。焉能及此。昔之后族干政。外家操权。穰侯之负乘。王凤之专擅。苟欲凭宠。不知退身。时主之芒刺生乎上。国人之怨讟作乎下。千载义士。为之寒心。公则惩于斯。诫于斯。虽望重凡百。恩称莫二。承孝理之深化。当宠光之盛时。而乃闭关偃息。循墙俯偻。无健羡于当路。每萧条于执钧。清宴之閒。外言不入。退食之暇。时人不交。其巽让也如此。昔之姻党不法。舅氏过制。成都之矜侈。曲阳之僭奢。既青璅而赤墀。亦秦钟而郑舞。蔀家亏于易道。骋欲违于老经。天下之人。为之腾口。公又惩于斯。诫于斯。虽师资藩邸。羽翼龙楼。富逾于百乘之家。贵极于诸侯之爵。而乃居行俭。寡欲少思。出无弋钓之娱。入无罗纨之费。丝竹宴衎。视若尘埃。池台雕斲。未尝营起。其素约也如此。昔之倚势为暴。恃地作威。武安之骄盈。梁氏之凶蠹。以毫呶而诬善。以睚眦而杀人。主意之益用不平。谤书之纷然屡起。四海之内。为之嚣嚣。公又惩于斯。诫于斯。虽南陵周亲。北阙元老。室家之皇枝帝戚。犹子之尚主嫔王。而乃谦不可逾。卑以自牧。忘大壮于荣贵。思同人于丑夷。公私游聚。大小无忤。宾御出入。闾阎不知。其温良也如此。合是庶美。归于一贯。谥之为靖。不亦宜乎。皇上轸敦叙之恩。流平分之施。自近推于及远。经邦始于正家。不侮于边夷之客。而况于懿戚乎。不遗于小国之人。而况于纯臣乎。是故悲临于渭阳。感动于陟屺。陪邑于先原。建封于贵里。所以教天下之为子。车通幰。门加兵。会同不录班。宴见不呼名。所以教天下之为甥。观乎圣慈曲被。皇明深视。舅氏荣宠。折衷于人言。外宗法度。仪刑于士礼。当是时也。以伯舅护储两。以肆舅仪台司。以大宗率谱属。以小宗通赒饩。则官政条而家事理矣。故五侯之第。四姓之宗。罕舆诵于遒人。无纤罗于廷尉。存则寿考。殁则哀荣。君臣交泰。若兹之美。开府仪同三司毕国公希㻀。公之第三弟也。亲贤并茂。德位齐优。公嗣子无禄。不及终事。毕公执丧哀次。义切天伦。亲率宗姻。躬侍輴绋。威仪则序。礼物其容。诏葬纷纭。倾城纵观。台臣白首。陟崇冈而北临。宰树青松。瞻旧城而西靡。有以知冀公之令名不殒。盛德归全。毕公之至行惟殷。孔怀缠慕。乃俾夫具臣惟旧。直质无华者。书其实录。盖取信于金石。不欺于闻见云尔。叙其词曰。
沔彼妫水。福祥伊始。坤道元亨。后族清理。靖公树德。含章济美。温良淑人(疑脱四字)。退让维何。温良则那。就閒违剧。受少辞多。金玉三缄。羔羊五紽。国人无忤。宗族以和。北阙元舅。东闱上客。吾邑百乘。吾门万石。深保纯素。退藏虚白。仪刑衣冠。光我坟籍。辅仁徒欺。过隙难追。朝野增慕。哀荣在斯。赙以国钱。尊为子师。兴言渭阳。何痛如之。兆启酆毕。行临秦镐。树拱行楸。根陈宿草。叹息遗事。湮沈故老。勒铭丰珉。敢告神道。
洛阳怀古赋 北宋 · 邵雍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六、《皇朝文鉴》卷五、《邵氏闻见录》卷一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四一、《历代赋汇》卷三八、雍正《河南通志》卷七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洛阳之为都也,居天地之中,有终天之王气在焉。予家此始半岁,会秋乘雨霁,与殿院刘君玉登天宫寺三宝阁,洛之风景,因得周览。惜其百代兴废以来,天子虽都之,而多不得其久居也。故有怀古之感,以通讽谕。君玉好赋,请以赋言之。
秋雨霁,日色清。景方出,秋益明。何幽怀之能快,唯高阁之可凭。天之空廓,风之轻泠。览三川之形胜,感千古之废兴。乃眷西北,物华之妍。云情物态,一气茫然。拥楼阁以高下,焕金碧之光鲜。当地势之拱处,有王居之在焉。惜乎天子居东都,此邦若诸夏。不会要于方来,不号令于天下。声明文物,不此而出;道德仁义,不此而化。宫殿森列,鞠而为茂草;园囿棋布,荒而为平野。鸾舆曾不到者三十馀年,使人依然而叹曰:虚有都之名也。噫!夏王之治水也,四海之内列壤惟九,而居中者实曰豫州。荆河之北,此为上流。周公之卜宅也,率土之滨建国为万,而居中者实曰洛阳。瀍、涧之侧,此唯旧都。迄于今日,二千年之有馀,因兴替之不定,故靡常其厥居。我所以作赋者,阅古今变易之时,述兴亡异同之迹,追既失之君王,存后来之国家也。噫!太昊始法,二帝成之。三王全法,参用适宜。伊六圣之经理,实万世之宗师。我乃谓治民之道,于是乎大尽矣。逮夫五霸抗轨,七雄驾威。汉之兴,乘秦之弊;曹之擅,幸汉之衰。始鼎立而治,终豆分而隳。晋中原之失守,宋江左之画畿。或走齐而驿魏,或道陈而经隋。自元魏廓河南之土,植六朝之风物;李唐蟠关中之腹,孕五代之乱离。其间或道胜而得民,或兵强而慑下。或虎吞而龙噬,或鸡狂而犬诈。或创业于艰难,或守成于逸暇。或覆餗而终焉,或包桑而振者。故得陈其六事,虽善恶不同,其成败一也。其一曰:大哉!德之为大也,能润天下。必先行之于身,然后化之于人。化也者,效之也,自人而效我者也。所以不严而治,不为而成,不言而信,不令而行。顺天下之性命,育天下之生灵。其帝者之所为乎!其二曰:至哉!政之为大也,能公天下。必先行之于身,然后教之于人。教也者,正之也,自我而正人者也。所以有严而治,有为而成,有言而信,有令而行。拔天下之疾苦,遂天下之生灵。其王者之所为乎!其三曰:壮哉!力之为大也,能致天下。必先丰府库,峙仓箱,锐锋镝,峻金汤。严法令于烈火,肃兵刑于秋霜,竦民听于上下,慑夷心于外荒。其霸者之所为乎!其四曰:时若伤之于随,失之于宽。始则废事,久则生奸。既利不能胜害,故冗得以疾贤。是必薄其赋歛,欲民不困,而民愈困;省其刑罚,欲民不残,而民愈残。盖致之之道,失其本矣。其五曰:时若任之以明,专之以察。始则烈烈,终焉缺缺。既上下以交虐,乃恩信之见夺。是必峻其刑罚,欲民不犯,而民愈犯;厚其赋敛,欲国不竭,而国愈竭。盖致之之道,失其末矣。其六曰:水旱为沴,年岁耗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盖有备而无患。不得中者,加以宽猛失政,重轻逸权,不有水旱兵革而民已困,而况有水旱兵革焉?所谓本末交失,不亡何待!天下有成败六焉,此之谓也。君天下者,得不用圣帝之典谟,行明王之教化?士可杀不可辱,民可近不可下。上能抚如子焉,下必戴其后也。仲尼所以陈革命,则抑为人之匪君;明逊国,则杜为人之不臣。定礼乐而一天下之政教,修《春秋》而罪诸侯之乱伦。删《诗》以扬文、武之美,序《书》以尊尧、舜之仁。赞大《易》以都括,与六经而并存。意者不可以地之重易民之教,不可以民之教悖天之时。教之各备,则居地而得宜,是故知地不可固有之也。君上必欲上为帝事,则请执天道焉;中为王事,则请执人道焉;下为霸事,则请执地道焉。三道之间,能举其一,千古之上,犹反掌焉。则是洛之兴也,又何计乎都与不都也!如欲用我,吾从其中。
策问 其六 宋 · 朱松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八、《韦斋集》卷八、《南宋文范》卷四○
古之君子所以大过人者,方日不暇给,必为经远持久之计,是以虽目前之功不可见,而常享岁计之效。汉光武讲议论道于投戈息马之间。晋中宗建武之元,披荆棘以立朝廷,亟立太学,使贵游之胄隶业焉。《菁菁者莪》之序曰:「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方时多事,四方贤智固已驰骛而四起。然后来之英,未有陶冶成就之方以为异日之储,将何以善后?君臣之大伦不明于天下,士大夫不以苟生为耻,而阙于伏节死难之义,则有大物者谁与共保其天下国家?然则育人材以广多士之储,明人伦以起义烈之风,学校其可缓邪?国家驻跸东南,以图兴复,而于崇立庠序独未遑暇。今欲建官定员,延四海之孝秀而摩厉之以德义,其亦可乎?或曰方戎夏交捽,边不得撤警,箕歛以供军犹惧不赡,而何暇及此?是以愿与诸君评之。
进呈九丘总要奏状 宋 · 王日休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八
右,臣日休辄沥愚诚,仰干宸听,退惟僭妄,甘俟典刑。臣尝窃议光武、元帝称汉晋中兴之主,名虽同而实则异。凤翔参墟而龙化江左,名之所以同也;平定中原、仅全吴楚,实之所以异也。光武庙谋雄断,身济大业,不在于大敌勇,而在于披舆地图,指示郡国,慨然经略之不暇。元帝雄武不足,壤地褊小,不在于临朝忧惧,而在于衣冠南渡,侨置郡县,无复经略之意。实之异者成就既如此,名之同者成就乃如彼,可不鉴哉!可不戒哉!我国家历数攸归,区宇混一。靖康多艰,太上勃兴,修人事以待时,怅神京之未远。陛下圣神文武,缵承丕绪,祖宗境土,尝胆不忘,恢复之期,将有日矣。然臣闻萧何入关,先收图籍,汉高祖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差,以何得秦图书也。臣诚不佞,尝留意于此,每患其书浩博,繁乱难考,间常以兵火之后私家所得之书,考于经传子史,又旁搜博采而订正之。以路总州,以州总县,府州郡县悉以今名而正旧所名者,依韵编次,以备检阅。凡山川地名之所系,城关屯防之所在,古今之废置,人物之善恶,官吏之能否,守将之胜败,罔不具载。间以考正史氏之异同,非其他编类文字之比。其不讨究者,姑存旧说,不知者缺之。凡二十馀年,成书三百四十卷,目曰《九丘总要》,盖取汇聚众书,撮其机要之义。久欲缮写投进,而传本不能无脱误,贫居不能具纸劄。岁在辛卯,假守高安,求治不给,代还,蒙恩赐对,再有池阳之命。去春到阙,方拟敷奏,偶准省劄,改替赵粹中,臣尚复待次,无缘即造阙廷,开陈大略。兼近又修国史,非疏远小臣可得,无因续入此书。今将老矣,惜废前功,辄以目录及京畿、东京、南京、两浙西路临安、江南东路建康府共二十卷,先次随表进呈。倘幸万几之暇,略经乙夜之观,或降付史馆看详。如有可采,乞降睿旨下所属,量给笔札,许令修写,庶几早得全书上进。不日朱旗北指,所至郡县,开编而遗迹可考,如视诸掌,恢复故疆,会东俘颉利而上万年之觞,将异事而同符矣。臣虽已老,不能从事,尚预荣焉。所有上件文字,谨缮写成一十册,表通囊封,遣男玭赍诣阙廷投进。伏望圣慈,特赐睿览。冒犯天威,臣当万死,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按:光绪《分水县志》卷九,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尽心堂赋(壬子为同官张汝器司理作)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永乐大典》卷七二四○、《四库辑本别集拾遗》第二六○页
晋中军司马之胄裔兮,汉持平廷尉之云孙。磊砢怀其至宝兮,相金玉而器玙璠。傲坟素之场圃兮,折道德使为藩畦。揭车椒兮,宅仁里而入礼门。展肃肃穆穆、威仪抑抑兮,烜赫烨煜粲其有文。出王游衍上帝鉴观兮,震动戁竦颜履而闵行。纷总总有此众甫兮,又伸之以中正。于是乎以决曹参军事也,乃新閒燕之所居。风雨此其攸除兮,鸟鼠此其攸去。非不能翚飞跂翼橐橐阁阁兮,垩雘而丹涂。羌吾法乎前修兮,哀世俗之芜秽。惟职思于尽心兮,率前圣之格言。戴氏举以明刑兮,谓一成而不可变。彼臬事必即天伦兮,自往昔而固然。畴上下于手兮,冥眩乎震耀杀戮而无见。虽鞭朴不可弛于家兮,矧邦典其持重。胡宁炰炰于狴犴兮,失德而敛怨。懿尧舜之画衣兮,杂裾屦与领缘。彼何人斯兮,炮烙斮涉而剖贤。皋陶俨而淑问兮,曰帝德之罔愆。咨秦人凝脂以密兮,救火扬沸任以武健。相司寇圜土不亏体以刑人兮,虑生齿之不繁。岂锯项截舌爪甲以掊地兮,内深刺骨而外宽。真人约法于灞上兮,痛刀钺钻凿之已残。不数世改此度兮,鹰击毛挚而虎冠。归死囚四百之狱兮,歌七德无所惭。未再世而孽后兮,摺胁熏耳张罪罟以罗元元。慨末世之溷浊兮,掇粪壤以充帏。匪其心之不尽兮,顾西欲适蜀而东之。仰先哲之谟训兮,归求师而有馀。皇揆予于初度兮,好懿德而秉彝。见孺子怵愓恻隐兮,念入井之无辜。满堂饮酒以为乐兮,忍一夫悲泣而向隅?人命至重难生而易杀兮,断不可复续而绝不可复苏。思乾坤之称父母兮,亶知化穷神则善述事而继志。忽一念之或差兮,将政刑德礼错行而逆施。已服弁于画地刻木兮,矧梏拲系累而倒垂。吏示牍背以为贵兮,几置辞之不知。勃尝将百万军犹若兹兮,又况幼弱老耄与惷愚。拘父子之讼兮,更三月而舍旃。为国家必以考兮,岂是老之欺余。盍亦思清源正本之论乎,以为治古则人莫触邪及陷乎戾。又直轻其刑兮,是杀人者不死,而伤人及盗不抵罪。爽鸠氏既失厥官兮,金天氏泯其美意。众薆然得以文致其说兮,谓泽吻摩牙之可恃。彼传生议于所欲活兮,所欲陷则予死比。且上观下获以取媚于时好兮,类韩卢之攫兔。冰炭枘凿之不相入兮,固曷足以称大君子之门?有是心而弗能尽兮,疾痛疴痒亦不切于吾身。善乎龙眠之论兮,能自杖也而后杖人。思余躬之博大兮,寄审克于方寸。彼桃虫之肇允兮,遽雄鸟之𢬵飞。回盗饭而参杀人兮,匪余行之可迷。不倚榜掠以事上兮,柳士师三黜其犹未悔。敬之哉,欲明辩而力行兮,又将博学切问而近思。
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元末明初 · 刘炳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三 古像类、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七、鄱阳五家集卷十三
上东门上鸺鹠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嵷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躅。
流落斯文嘅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几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碧,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彷佛秋麝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按:(杨维桢评曰)晋人风致
寄赠大常杨公迁银台(昔督学楚中。) 明 · 徐中行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天目先生集卷七
向嘲寂寞子云居,今见银台傍禁庐。
出纳旧传周内史,风流不数晋中书。
四方计吏趋金马,三楚门生在石渠。
更道身亲云梦事,可知词赋似相如。
送喻少极参军迁长北中军幕 明 · 王世贞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而父龙为友,今君鹤在群。
箕裘汉司马,礼乐晋中军。
卫府芙蓉幕,吴钩菡萏文。
一尊相送罢,惆怅隔江云。
侯长德书至答之以诗 明 · 杨起元
有人晋中来,云子徙自蜀。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劳鹿。
二年令犍为,强半在山谷。
勤师征儸方,劳民事刍粟。
以身为翼蔽,岂得顾皮肉。
事定赤子还,方对长官哭。
忽传功赏及,相与欢不足。
从今贤父母,使我儿女育。
岂意天书下,更调之阳曲。
百姓徒扳辕,安能缓其毂。
驱驱万里途,不得避暑溽。
兹为都会邑,车马日驰逐。
鸡鸣出迎谒,日入对案牍。
忙忙何为者,自笑问所欲。
我闻愧閒适,叹子贤茕独(茕,原作“劳”,据道光本、光绪本改。)。
天意在轲书,动忍仁可熟。
遇错必利器,历块徵骐絷。
怀此颇久如,何由道衷腹。
昨日寄书至,开缄不可读。
赠冯忝生侍御 其二 明末 · 孙传庭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圣朝使节重乘骢,况复艰危满晋中。
被寇遗黎仍苦旱,杀良诸将总多功。
此时正藉车前雨,近日谁高柱下风。
绣斧忽来舆望洽,咸云何幸得吾公。
上蒲州韩少师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排律 押萧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八
圣历辉天鉴,宗臣属斗杓。
姓雄周北国,神降晋中条。
秉德星明野,鶱晖鹤在霄。
生平多大节,爰立事先朝。
日月躬弥曜,松筠类可招。
比肩趋邴魏,报主必黄姚。
宫府方疑贰,乾坤日动摇。
殷忧惟一老,煽处已群貂。
封事推刘向,诸公迫赵娆。
都亭归印绶,蒲坂傍渔樵。
万里君恩重,三年党祸消。
龙飞惊晦夜,虎变出终朝。
华盖星辰正,祥风律吕调。
崆峒还访帝,大麓共临尧。
道契心应一,时艰治转遥。
已闻和鼎味,曾是奏箫韶。
公岂耽袭衮,人今想凤翘。
东山初服计,北阙旧名标。
河曲烟云满,风陵杖履超。
玄言谢傅远,元寿毕公饶。
社稷事多难,忠良德更劭。
还应王共载,距可乐松乔。
寄上大司马公百韵 清 · 吴绮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一
紫纬钟金斗,苍灵协宝符。
自天昭世德,维岳诞真儒。
吐篆游麟异,徵休集凤殊。
赋棋誇李泌,与字羡阳乌。
入梦尝探锦,临关即弃繻。
才名高贾董,物望起韩苏。
雁塔年如玉,鸡林价比瑜。
人争看一卫,户尽诵三都。
早合台登骏,聊将舄化凫。
绿杨眠晓月,红杏润春酥。
糗备千军饱,城当百战孤。
雈苻逃境外,桃李粲庭隅。
眷注隆青琐,风流艳紫衢。
吹箫秦凤叶,捧馔谢螺俱。
淑女逢之子,文人悦彼姝。
牛衣多涕泪,马仗肯含糊。
弹事闻修竹,筹边见伏蒲。
攀裾谈禁密,借剑斥奸谀。
戆竟忘投鼠,豪应欲射狐。
九歌逢彼怒,百折咏卬须。
不幸言终验,无端口卒瘏。
塞穷还失马,巢覆尚探雏。
北寺悲囊首,南冠悔剥肤。
旻天留彦博,圣代得夷吾。
画省藏馀藁,清卿足美醹。
笙镛𢋫帝载,琮璧会王图。
履尾旋遭忌,盟心岂自渝。
娄公甘拭面,元相己衔须。
宠拟三专渥,宽先五教敷。
度支权益重,版部眷恒纡。
弄印无尧者,垂绅似绛乎。
神羊威巀嵲,骢马步踟蹰。
色正人难继,言危道似迂。
驺知清德减,楼畏直声涂。
无礼严鹰隼,多谗畏虎貙。
到天松愈劲,涉浪梗堪虞。
保护烦英主,迁延过险途。
先生官独冷,短簿职空劬。
度岭吴丞相,浮湘楚大夫。
晛消臣节显,蔀彻睿情孚。
葱佩心仍简,兰台迹未逋。
平民邦用典,作士帝称俞。
赤子皆求活,苍生久茹荼。
囚知无死法,公每向人吁。
漉酒消秦沴,封章赐汉酺。
鸡竿频执奏,犴户鲜号呼。
喜气腾丹棘,恩光动白榆。
爽鸠增上秩,司马晋中枢。
太乙轩皇阵,文昌上将谟。
律惟张九伐,邑不诫三驱。
王者方居正,宵人敢负嵎。
乱因长孺戢,情待武侯输。
海蜃销金铎,星狼靖玉弧。
丹宸冰鉴捧,黄阁火城趋。
御李思偕楚,班荆忆在吴。
隋堤攀柳树,湾水泛茱萸。
有道门庭广,无媒径路芜。
仙舟来李郭,甲第启崔卢。
雪苑招奇彦,星房及下驽。
金丸公子弹,绣被越人舻。
赵氏交群纪,孙郎列顾厨。
少瑜诚卓荦,端礼本华腴。
文爱香山俊,诗称邓尉臞。
梁生能授简,杜老善操觚。
湖海皆词客,江山半酒徒。
杯倾红玛瑙,笔架紫珊瑚。
梅岭衣香散,桐楼舞席铺。
钗光摇翡翠,灯影醉氍毹。
大令过桃叶,嵇康就柳株。
时时陪胜赏,处处得欢娱。
日月曾无几,云泥竟自辜。
数奇嗟李广,歧路泣杨朱。
入雒年非昔,游梁计转愚。
扣门人走避,撤烛鬼揶揄。
再进孙弘阁,还分谢朓襦。
吟囊长傍鹤,游杖或悬蚨。
说项忘疏贱,依刘振槁枯。
清言偕上客,故态恕狂奴。
剑割东方肉,裘沾卓女酤。
校书怜鲁字,执戟滥齐竽。
光逸寒门累,冯唐薄宦拘。
身因酬遇重,腑为感恩镂。
厚谊真千古,浮踪又五湖。
还乡怀䌽绶,到郡合银菟。
善酿无中若,空城有下菰。
南阳豪莫问,东海狱多诬。
辛苦存姜桂,艰难事牧刍。
哀鸣飞泽雁,局促耻辕驹。
羊子书三箧,庞参水一盂。
筼筜惟斸玉,薏苡欲疑珠。
夜月恒歌鹊,秋风但忆鲈。
忧深防灌莽,贫彻愧葭莩。
未识于谁止,仍须赖给扶。
新恩瞻赤舄,旧好感黄垆。
失道凭双炬,乘流借一壶。
宠知垂素手,荣冀转青矑。
四岳云将起,三生露共濡。
勋名传汉册,谣颂托吴歈。
衔玉酬杨宝,镕金顾孔愉。
愿言回黍律,长恃济川桴。
五代史杂咏三十四首 其十二 清 · 王又曾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七
平生百战晋中原,垂死教儿认箭痕。
侥倖姓名歌妓熟,几令垣下瘗符存。
孤山忆惜行 清 · 李宪噩
忆昔总角初成童,严亲携我游晋中。
同车兄弟婉变笑,山头指点名贤踪。
初谓一过行不再,辛苦求名三十载。
山上朝风寒复暄,山下暮云晴又晦。
朝朝暮暮行此山,山青如故朱颜改。
祗今十年不复经,踪迹疏阔梦常在。
偶然驱马出此途,往事闲闲语仆夫。
季去岭南叔也死,斜阳犹照孤山孤。
送胡豫生之山西赵城将访乃翁旧知 清 · 姚鼐
出处:惜抱轩诗集五
䢅朝雨歇石城水,一挂江帆几千里。
邀君小立白门前,往事回头四十年。
章江寒渚丹枫落,乃翁共坐滕王阁。
诗情酒态天下豪,旅舍生儿始绷缚。
汤饼众客閧登筵,硕果惟余迟入椁。
渥洼种卒成权奇,见尔文章继翁作。
贫交令我惭叔孙,骏足怜君无伯乐。
承家弹铗向风尘,有母尸饔尚藜藿。
小仓亭户拓玻瓈,败荷落桂沈秋泥。
主人昨日会宾饮,绿尊满捧青蛾低。
美人北士各有思,随众欢笑中含悽。
况到霜风河北岸,襆被只馀僮仆伴。
太行地脊天下雄,汾水秋风古来叹。
晋中小邑犹万家,往往车马能豪华。
贤令声名有遗思,郎君憔悴宜矜嗟。
我悲乃翁今不见,衰盛人情孰无变。
男儿精金须百鍊,勉走尘埃莫辞倦。
岂有美若陈平乃贫贱。
并陇纪程诗 其二十九 清末至现当代 · 杨恩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汉将兵威在晋中,井陉临晋两奇功。
惟馀此岭名尤显,高壁原称未许同。
注:韩信用兵井陉,破陈馀;临晋虏魏王豹,皆在晋境。此岭本名高壁岭,其称韩侯岭者,因吕后杀侯,函其首送代,高祖自代还,遇于岭,即命葬此。今墓在岭之最高处,墓前有庙,往来行客均过其下,碑匾最多。不复知有“高壁”之名矣。
车过晋中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童山濯濯断冰流,万古荒凉一望收。
窗外颓阳光惨惨,凄然伴我晋中游。
榆次窑 当代 · 姚佳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晋中风物悄无宁,万象森然似有灵。
南阁清虚低古堞,后沟幽约掩山扃。
秋来苍月头从白,雨后潇河眼共青。
但得并刀剪层隔,任教泥醉卧空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