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李宗膺
维基
李宗膺陕西省汉中府城固县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32名。
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历任广东龙门县知县,升户部主事
主要活动
  • 1892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元贵平北魏 ? — 5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
安定王拓跋休子。
孝庄帝初除宗正少卿封东莱王,除南相州刺史
孝庄帝尔朱荣,加武卫将军侍中
节闵帝时,以本官行青州事。
属土民人起事,贵平城固守,援军至,杀起事首领崔祖螭等。
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孝武帝时出为青州刺史,为幽州大都督侯渊所杀。
吴建让
维基
吴建让陕西省汉中府城固县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乙未科殿试,登二甲66名进士
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主要活动
  • 1895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毛际可清 1633 — 17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08 【介绍】: 浙江遂安人字会侯号鹤舫
顺治十五年进士,授彰德府推官,历城固祥符知县,兴水利,禁横暴,所至有善政。
浙江毛奇龄齐名,学问不及奇龄之博,文章则在奇龄之上。
又能画。
有《春秋三传考异》、《安序堂文钞》、《松皋诗选》、《拾余诗稿》、《浣雪词钞》。
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遂安人
顺治戊戌进士,授彰德推官,迁祥符知县
康熙己未博学鸿词
有《松皋诗选》。
主要活动
  • 1658年,进士
  • 1679年,宏词科
崔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梁州城固人
业儒。
躬耕自给。
老无子,乃分田财奴婢各为业,与妻隐居南山
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辟为参谋,不晓吏事,号称长者。
文宗时召为起居郎,辞疾不至,卒于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梁州城固(今陕西城固)人。
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
老而无子,以田宅家财分给奴婢,隐于城固南山
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
宪宗元和间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辟为节度参谋
文宗大和八年(834),诏以起居郎征之,辞疾不赴。
后卒于山。
新、旧《唐书》有传。
《舆地纪胜》卷一八三、《方舆胜览》卷六六存其诗3首、断句10,《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王直方
直方
梁州城固人
大和中左补阙
田明德
维基
田明德字成样一字澄阳号韵松
陕西城固人
进士出身
光绪三十年(1904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馆
后送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五班。
善于篆刻书法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田明理
维基
田明理陕西省城固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167名,殿试登进士三甲113名。
后官四川灌县知县
著有《伟仲文稿》。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马中騆
维基
马中騆字天胎直隶河间府景州东光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顺天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进士,历任陕西城固县长安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吴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府新昌人字叔大
曾为稽山书院山长,与邑人陈非熊皆业儒而有气节。
兵入临安,掳恭帝北去,非熊协谋奉宗室赵节,使图恢复,集义勇兵千余,缮城固守,力战而死。
主要活动
  • 1243年-1244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市),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何绍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淳安人字继宗
弘治十五年进士
授行人。
正德三年吏科给事中
中官廖堂镇河南,擅保方面大员数人,吏部尚书许进不敢拒。
绍正疏劾之。
是年冬刘瑾借故谪绍正海州判官
后迁池州知府,筑铜陵五十余圩,以备旱潦。
宁王朱宸濠反,攻安庆池州震动,绍正城固守。
后迁江西参政致仕。
人为立祠,与宋包拯并祀。
维基
何绍正字继宗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人,民籍。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进士,授行人司行人
正德三年(1508年),升任吏科给事中
当时中官廖堂镇守河南,奏保当地官员数人,并擅自拟定迁调,吏部尚书许进等不敢发难,于是何绍正弹劾。
刘瑾不得已责令廖堂自陈,而心中特别憎恨何绍正
同年冬天,何绍正因颁历导驾失仪而连坐,被施廷杖,谪海州判官
池州府知府,筑铜陵五十馀堤坝以准备旱涝灾害。
朱宸濠谋反,安庆
池州府人心惶惶,何绍正登城坚守。
宸濠之乱平息后,增俸一级,迁江西参政致仕。
池州人为其立祠,与宋朝包拯一同祭祀。
主要活动
  • 150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释文准北宋 1061 — 1115
全宋诗
释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号湛堂俗姓梁兴元(今陕西汉中)人。
初住豫章云岩寺,移居隆兴府泐潭寺
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
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五十五。
事见《石门文字禅》卷三○,《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今录诗三十七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五
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俗姓梁兴元府唐固(今陕西南郑)人。
八岁辞亲从沙门虚普游,后师真净
政和五年七月卒,年五十五。
见《石门文字禅》卷三○《泐潭准禅师行状》。
禅师讳文准
兴元府唐固梁氏子。
生始幼见佛像辄笑。
童牙不喜闻酒胾。
金仙寺沙门虚普乞食至其家。
师膺门酬酢。
始老成。
时年八岁。
即辞父母。
愿从普。
归授以法华经。
伊吾即上口。
元丰僧检童子较所习。
以籍名失后度。
师艺精。
坐年少。
不得奏名。
陕西经略范公过普庐。
普腊高。
应对领略。
师侍其傍。
伸辩详明。
进止可喜。
范公欲携与俱西。
师辞曰。
登山求玉。
入海求珠。
人各有志。
本行学道。
世好非素心。
范公阴奇其语。
度以为僧。
剔发。
既往依梁山乘禅师
呵曰。
驱乌未受戒。
敢学佛乘乎。
师捧手曰坛场是戒邪。
三羯磨梵行阿阇黎是戒邪。
乘大惊。
师笑曰。
虽然敢不受教。
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师
遍游成都讲肆。
唱诸部纲目。
即弃去曰。
不求甚解去。
师昙演佳其英特。
抚之曰。
汝法船也。
南方有大开士。
沩山真如九峰真净者。
可往求之。
师拜受教。
与同学志恭。
诣大沩。
久之不契。
乃造九峰真净
问曰。
甚处来。
曰。
兴元府
问。
近离甚处。
曰。
大仰。
问。
夏在甚处。
沩山
真净展手曰。
我手何似佛手。
师罔然。
真净呵曰。
适来句句。
无丝毫差错。
灵明天真。
才说个佛手。
便成隔碍。
病在什么处。
师曰不会。
净曰。
一切见成。
更教谁会。
师服膺。
就弟子之列馀十年。
所至必随。
真净晚居泐潭。
师一日举杖决渠。
水溅衣。
大悟
走叙其事。
真净骂曰。
此中乃敢用藞苴邪。
自是迹愈晦。
而名愈著。
待制李景直豫章
仰其风。
请开法于云岩。
未几。
殿中监范公帅南昌
移居泐潭。
师辞辩注射。
迅机电扫。
衲子畏而慕之。
槌拂之下。
常数千指。
自号湛堂
每曰。
我只畜一条拄杖。
佛来也打。
祖来也打。
不将元字脚涴汝枯肠。
临济一宗不致冷落。
一日新到相看展坐具。
师云。
未得人事。
上座近离甚处。
曰。
庐山归宗。
师云。
宗归何处。
僧曰。
嗄。
师云。
虾蟆窟里作活计。
僧云。
和尚何不领话。
师曰。
是你岂不是从归宗来。
僧云。
是。
师曰。
驴前马后汉。
问。
第二上座近离甚处。
僧曰。
袁州
师云。
夏在甚处。
曰。
仰山
师曰。
还见小释迦么。
僧云。
见。
师曰。
鼻孔长多少。
僧拟议。
师云。
话堕阿师。
问。
僧你来作么。
曰。
特来问讯和尚
师云。
云在岭头闲不彻。
水流涧下太忙生。
僧云。
和尚莫暪人好。
师曰。
马大师为什么从阇黎
脚跟下走过。
僧无语
师云。
却是阇梨老僧
僧云。
有口道不得时何。
师云。
洞庭湖里倒撑船。
云居先驰到。
师问。
未离欧阜。
文彩已彰。
既到宝峰。
何吐露。
驰云。
目前有路。
师举起书云。
既是云居底。
为甚在宝峰手中。
驰云。
兵随印转。
将逐符行。
师云。
下坡不走拍一拍。
驰拟议。
师曰。
想先驰只有先锋。
且无殿后。
一日法堂上逢首座
便问。
自甚么处去。
座云。
拟与和尚商量一事。
师云便请。
座曰。
东家杯柄长。
西家杓柄短。
师云。
为甚拈起。
巩县茶瓶。
却是饶州瓷碗。
座云。
临崖看浒眼。
特地一场愁。
师云。
达磨大师叶屈。
座吐舌而退。
师在分宁
死心和尚
问。
你此回到山里么。
师云。
须去礼拜师兄。
云。
你来时善看方便。
师曰何故。
云。
我黄龙路滑。
师云。
曾跶倒几人来。
云。
你未到黄龙。
早脚涩也。
师云。
和尚何得闭门相待。
死心又问。
老你安许多僧。
只是聚头打閧了噇饭。
你毕竟将何为人。
师云。
因风吹火。
云。
乱糺作么。
师云。
从来有些子。
师却问。
和尚山中安多少众。
云。
四百人尽是精峭衲子
师云。
师子窟中无异兽。
云。
你来时也须照顾。
师云。
也待临时。
云。
临时作么生。
师云。
唤来洗脚。
云。
你川僧家开许大口。
师云。
上座从来此。
云。
三十年弄马骑。
问僧。
乡里甚处。
青州
师云。
近离甚处。
云云居。
师云安乐树下道将一句来。
僧无语
师却问傍僧云。
你道得么。
僧云。
某甲道不得。
请和尚道。
师云。
向北驴似马大。
僧云。
与么那。
云。
你鼻孔为甚在宝峰手里。
僧便喝。
师云。
水里火发。
见僧看经。
问。
看什么经。
曰。
金刚经。
师云。
经中道。
法平等。
无有高下。
是否。
僧云。
是。
师云。
为什云居高。
宝峰山低。
僧云。
法平等。
无有高下。
师曰。
你却做得个座主使下。
僧云。
和尚又作么生。
师云。
且放你鼻孔出气。
一日廊下见僧。
问。
你还会也未。
僧云。
不会。
师曰。
左青龙右白虎。
僧云。
向宝峰。
元来只是个卖卜巡官
师乃点指云。
上座今日不好。
僧云。
老汉败阙也。
师云。
路逢剑客须呈剑。
师问僧。
安乐
僧云。
无事。
师云。
你大有事在。
曰。
未审某甲有甚事。
师云。
近日上蓝金刚兴。
天宁土地相打。
僧无语
师云。
元来无事。
问僧。
何是上座得力处。
僧便喝。
师云。
好好相借问。
何得恶发。
僧又喝。
师云。
元来是作家。
僧以坐具便打。
师低头。
嘘一声。
僧云。
放过一著。
师云。
遮里不可放过。
随后便打。
师普说次。
众欲散。
忽问僧。
明来明打。
暗来暗打。
你作么生会。
僧便喝。
师云。
点即不到。
僧又喝。
师云。
到即不点。
僧云。
忽遇不明不暗来时。
又作么生。
师云。
今日天寒。
且归堂向火。
随后喝一喝便起。
一日上堂云。
宝峰一夜睡不著计较。
今日上堂揣腹搜胸。
总思量不就。
而今临时逼节。
事出急家门。
遂拈起拂子云
上座近日作得一柄子。
且权将供养大众。
乃掷下云。
竹根棕叶麻绳击。
样度天然别一家。
政和五年夏六月
𥨊疾。
首座问。
和尚近日尊位何。
师云。
跛驴上壁。
座云。
和尚也好吃一服药。
师云。
朽木搭桥。
座云。
知和尚不解忌口。
师云。
你作么生。
座拟进语。
师云。
你也好吃一服药。
七月二十二日
更衣说偈而化。
阅世五十五。
坐三十五
灵骨舍利塔石门之南原。
丞相张无尽制其碑。
谏议洪驹父叙语录。
名士李商老撰次逸事。
同门弟德洪觉范纪师行实。
其高道硕德。
可想见矣。
赞曰。
云居真牧和尚谓人曰。
出关走江淮
阅三十年。
参一十八人善知识。
于中无出佛果佛眼死心灵源湛堂五大士而已。
诚哉斯言。
盖真正宗师
考其全才。
此之难。
若佛果佛眼死心灵源之嗣。
固已光明于世。
湛堂开法日浅。
未有继其高躅者。
然览其遗编。
想其𮌎次。
信馀子未易跂及也。
觉范称准于真净之门。
所谓家名辩才气宇逸群者。
抑知言哉。
邹溶
维基
邹溶字南谷清朝江南省(今江苏省吴县)人,康熙年间官员。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考取进士
康熙三十年三十六年(1691~1697)任陕西省汉中府洋县知县
到任时,洋县吴三桂部横征暴敛后元气未复,又遭大旱,疫病流行,物价昂贵,县人生活困苦,惶惶不保旦夕。
而官制盐引(官府摊派盐商运销食盐纳税凭证)高于南郑城固各县,“引多民少、穷商血尽”,上司又额外增销“花马池盐引”,追加盐课,民众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他先后三次向汉中府知府滕天绶呈《请均盐引详府文》和《请豁加增盐课详府文》,始停止追加盐课。
为减轻县人负担,他又公布《豁免药味示》,捐俸代百姓支付摊派为上司办麝香等药味和解药的税款,并豁免以前所欠金额。
他察知本县几经战乱,死亡人口多,大片农田荒芜,赋税偏重,便招抚各地流入本县难民垦荒种地,将地丁税由三年开征放宽到六年,从第七年起附县籍为民并请府衙豁免无主荒地丁银三蠲(每蠲折银二十两),还与城固县知县胡一俊榷商修葺杨填渠堰。
捐出俸银百两,修复了长岭沟、丁家洞一带渠道,使马畅、谢村一带水田得以灌溉。
邹溶在尽力设法豁免赋税,注重生产的同时,非常注重教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他见县人子弟欲学无师,便捐俸请教师于县衙以东设立义学一所,召集民家子弟就学,常亲自出题、讲授、修改作业。
此后,又捐俸重修了旧儒学明伦堂、文庙名宦祠和县城东的天宁寺桥。
邹溶作为全县最高行政长官,尤为注重官吏的清廉。
本县向有每年冬至集中全县各行各业人员到县听点伺候,不到即拿办的官例,他认为此属陋例。
冬季是百姓休养生息、准备来年生产的最好季节,也是各行各业弥补全年收入不足的时候,何必往返数十里乃至数百里齐集到县伺候?
遂发出《停止铺行冬至点名示》的告示,明确宣布:如有违者,被害人可赴县告发,定立拿杖毙。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年,又发出《禁报轿夫禁卒示》,表明他逢公事远出,乘骑不坐轿,并捐给随员饭食,不许奸滑之徒滥报轿夫、禁卒,假公营私,诈骗县人。
如有违抗可据实指名首告,决不姑息。
邹溶认为县必有志。
县志“传述一方之事,俾官斯土者得以遵法守而审张驰,民斯土者得以兴观感而知鉴戒”。
他到任后搜求县志,仅得明代洋县志·序》一篇,即思考修志。
康熙三十三年(1694)闰五月,当县事基本料理就绪时,他向汉中知府全世扬呈《详明纂修县志》文,请求捐俸修志。
县丞刘馨教谕魏之琎、训导贺爵等人的协力共事下,于是年冬月纂成《洋县志》一部,并附录了他治理洋县的体会和见解《理洋略》一文。
金世扬在邹志序文中赞道:“邹君麟凤也!
主要活动
  • 168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陈著南宋 1214 — 12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4—1297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微号本堂
理宗宝祐四年进士
贾似道讽其及门,不应。
后知嵊县
嵊为戚畹所居,有司不得行政十七年,独持风裁,威令肃然。
迁官,嵊民祖帐塞路,达城固岭上,因改名“陈公岭”。
宋亡,隐居四明山,自号“嵩溪遗耄”。
有《本堂》。
全宋诗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
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四年,除著作郎
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
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
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运判,擢太学博士
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
宋亡,隐居四明山中。
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
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
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
 陈著诗,以清光绪四明陈氏据樊氏家藏抄本校刻《本堂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堂集》(简称四库本)。
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八○九四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子微号本堂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宝祐四年进士
初监饶州商税,调光州教授
景定元年鹭洲书院山长。
贾似道当国,讽其及门,不可。
四年贾似道买公田,著作郎,上疏劾之,似道怒,斥知嘉兴
咸淳四年改知嵊县
任上独持风裁,威令肃然。
七年通判扬州,寻改临安签判,转通判,擢太学博士
后以监察御史台州
宋亡,隐居四明山自号嵩溪遗耄,以甲子纪年,隐寓不臣之义。
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
有《本堂》(存)、《历代纪统》。
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宋史翼》卷二五。
主要活动
  • 1256年,进士
  • 1261年,两浙西路嘉兴府(嘉兴),嘉兴府知府
  • 1274年-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275年,两浙东路台州(临海),台州知州
高化鹏
维基
高化鹏
陕西省城固县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张之万榜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
知县任用。
主要活动
  • 184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学洙
梁溪诗钞
刘学洙字逊五号素川无锡人
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竭选得陕西城固知县,未抵任,卒。
刘精于制艺,为一代名家。
他的诗宗法陶韦,为蓉湖七子之一。
主要活动
  • 1700年,进士
蓝成春清 ? — 18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4 【介绍】: 清人
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将,人称“蓝矮子”。
历任殿左十五检点、春官副丞相封祜王
曾驻守安徽庐州等地。
后奉命远征西北,攻西安
清咸丰十一年回救陈玉成未果。
再走河南,经鄂西北入,攻占汉中城固
以天京危急,回师东进,至湖北东部,闻天京已失,乃与陈得才、赖文光等转战皖、鄂间。
霍山黑石渡之战,为僧格林沁部所败,被俘遇害。
张凤翮明末清初 ?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陕西城固人字健冲
天启五年进士
崇祯间御史,极论四川巡抚王维章贪劣。
出按云南,还言民力已竭。
迁浙江右参政,未任而罢。
崇祯十六年义军克城固,欲用之。
不从被杀。
维基
张凤翮(?
—1644年),字健冲号慰堂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
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
崇祯年间,担任监察御史,弹劾四川巡抚王维章贪污劣行,请求召还给事中章正宸,未得接纳。
不久巡按云南,回朝时说:「陛下提议再征一年税收,民力已枯竭,讨贼大臣懈怠涣散,浪费百万金钱。
崇祯帝采纳,命兵部飞骑要求熊文灿进攻,但张献忠已反叛;其后因论事迁任浙江按察使,再升任江西巡抚
张凤翮为人倜傥,曾说:「不先在家乡立功,怎能在天下立功?
」故此发迹后开建城东新堰,又修筑南乐义堡,并建议实行丁随粮行。
崇祯十五年(1642年)迁浙江右参政,惟未任而罢官;李自成攻陷城固,威胁他出仕,他拒绝而被杀。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司五教明末清初 ?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大名府内黄人字敬先
崇祯时岁贡内丘县训导
城固知县
崇祯十六年守城拒农民军,城破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