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王谔明 1476 — ?
维基
王谔(1476年6月16日—?
),字直夫号青门陕西西安右护卫军籍,白水县人同进士出身
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年三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八十二名,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
初授户部主事,升山西司郎中嘉靖时官至按察司佥事
薛允升晚清 1820 — 19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0—1901 【介绍】: 陕西长安人字克猷号云阶
咸丰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光绪间累迁刑部侍郎,历礼、兵、工三部,擢刑部尚书
长于听讼治狱,精研律例。
有《汉律辑存》、《唐明律合编》、《服制备考》、《读例存疑》等。
维基
薛允升(1820年—1901年)字克猷号云阶云陔
陕西长安人
咸丰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山西按察使山东布政使、署漕运总督
光绪三年(1877年)江西饶州府知府调任四川成绵龙茂道道员
光绪十九年(1893年)刑部尚书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十八日1896年5月30日)中午,永和宫太监李苌材、张受山在北京大栅栏庆和戏园”看戏时因争西楼三桌雅座与人发生口角,掌柜黑永闻声前来解劝。
下午太监再返庆和园,张受山唆使范连沅、阎葆维、王连科、李来喜、毕汶碌等人持械行凶,后至天全茶馆。
中城练勇局的副指挥杨绍时派遣队长赵云起率领兵勇二十名前往镇压。
太监见状挥刀乱砍,竟“击杀捕者”,赵云起受重创殒命,兵士刘文生、马连恒等多人受伤。
薛允升下令将二人斩首。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下令要求改判。
薛允升仍判张受山“斩立决”,改判李苌材“监候斩,秋后处决”。
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三,受其侄薛济受贿案牵连,贬为宗人府府丞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病辞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随驾至河南,以病卒于汴梁
薛亨明 1538 — ?
维基
薛亨(1538年—?
),字道行号质亭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匠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第五十名进士
户部主事,督饷宁武,徙内库
兵部武选司主事,以父丧归。
服阕,除车驾司,奉使犒边。
道迁刑部员外郎,寻擢山西提学佥事
以母丧归,服除,复故官。
学政,迁山东参议,督泰山香税。
无何,迁湖广按察副使四川参政,三年考最,迁山西按察使,治兵昌平,寻徙汾州
二十三年升河南右布政使
二十四年八月山西巡抚魏允贞追论贪肆监司薛亨多赃,革职闲住。
吴从周明 1538 — ?
维基
吴从周(1538年—?
),字崇文号三泉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匠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陕西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六十六名,三甲第三百一十六名进士
工部营缮司郎中出为大同府知府
末底僧诃
末底僧诃者(唐云师子慧)京兆人也。
俗姓皇甫
莫知本讳。
师鞭同游。
俱到中土住信者寺。
少闲梵语未详经论。
思还故里路过泥波罗国。
遇患身死年四十馀。
竺佛念
全晋文
佛念凉州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凉州人
少年出家。
有敏识。
为人慈和。
学兼内外。
晓华戎之音。
名著关中
秦建元中。
僧伽跋澄昙摩难提译诸经。
时多名流。
念独出其右。
至译增一阿含。
念多析别研练。
尽其义味。
两年乃毕。
世高支谦以来。
无如念者。
故为苻姚两朝译人之冠。
又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曜胎中阴等经。
方就绪未定藁。
遂卧疾终于长安
道俗嗟惜焉。
竺佛念
凉州人
弱年出家志业清坚。
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
讽习众经粗涉外典。
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
少好游方。
备观风俗。
家世西河洞晓方语。
华戎音义莫不兼解。
故义学之誉虽阙。
洽闻之声甚著。
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
赵正请出诸经。
当时名德莫能传译。
众咸推念。
于是执梵文。
念译为晋。
质断疑义音字方明。
至建元二十年正月
复请昙摩难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
长安城内集义学沙门
请念为译。
敷析研覈二载乃竟。
二含之显。
念宣译之功也。
世高支谦以后莫踰于念。
在符姚二代为译人之宗。
关中僧众咸共嘉焉。
后续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
始就治定。
意多未尽。
遂尔遘疾卒于长安
近白黑莫不叹惜。
竺法乘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
敏悟绝伦。
依竺法护为沙弥
护爱其清真有气节。
护住持殷富。
长安有男子。
世奉佛。
一夕苍黄入寺。
从护借钱二十万。
护未答。
乘年十三。
从旁对曰。
和尚意已许矣。
客退。
乘曰。
观其人情色。
非实借钱者。
特欲相试耳。
护曰。
吾意亦以为然。
明日男子领其宗人百馀辈。
来请戒法。
且谢借钱之过。
曰妄以世俗。
仰测道德。
为愧。
自是乘名闻关右。
后游燉煌建寺。
从之者如云。
至武夫悍卒。
戎狄顽很。
向化革心。
既殁葬其处 同学竺法行。
竺法存。
并以高洁致名。
竺法乘
未详何人。
幼而神悟超绝悬鉴过人。
依竺法护为沙弥
清真有志气。
护甚嘉焉。
护既道被关中
且资财殷富。
长安有甲族欲奉大法。
试护道德伪往告急求钱二十万。
护未答。
乘年十三侍在师侧。
即语曰。
和上意已相许矣。
客退后乘曰。
观此人神色非实求钱。
将以观和上道德何如耳。
护曰吾亦以为然。
明日此客率其一宗百馀口。
诣护请受戒具。
谢求钱之意。
于是师资名布遐迩。
乘后西到燉煌立寺延学。
忘身为道。
诲而不勌。
使夫豺狼革心戎狄知礼。
大化西行乘之力也。
后终于所住。
孙绰道贤论以乘比王浚冲
论云。
法乘安丰少有机悟之鉴。
虽道俗殊操阡陌可以相准。
高士季颙为之赞传。
乘同学竺法行竺法存。
并山栖履操知名当世矣。
傅宣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北地泥阳人字世弘
傅祗子。
好学。
赵王司马伦以为相国掾、骠骑从事中郎
惠帝长安还,拜黄门郎
怀帝立,官至御史中丞
怀帝永嘉五年苟晞位至上将,纵情专横,乱杀谏臣,与温畿叛之。
卒年四十九。
那提三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中印度人梵名布如乌伐邪,略为那提,唐曰福生。
少出家,名师开悟。
高宗永徽六年京师,住慈恩寺,协助译佛经。
显庆元年,帝有疾,以其识异药,令往昆仑诸国采集。
既至,南海诸国王归敬之,为别立寺,弘宣佛法。
龙朔三年长安
未几,南海真腊国王复请其往,遂不返。
译有《大乘集义论》。
那提三藏
唐曰福生。
具依梵言。
则云布如乌代邪。
以言烦多故。
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
中印度人
少出家。
名师开悟。
志气雄远弘道为怀。
历游诸国务在开物。
而善达声明通诸诂训。
大夏召为文士
拟此土兰台著作者。
性汎爱好奇。
尚闻有涉悟。
不惮远夷。
曾往执师子国
又东南上楞伽山。
南海诸国随缘达化
善解书语。
至即敷演。
度人立寺。
所在扬扇。
承脂那东国盛转大乘佛法崇盛赡洲称最。
乃搜集大小乘经律论五百馀夹合一千五百馀部。
永徽六年创达京师
有敕令于慈恩安置所司供给。
玄奘法师
当途翻译声华腾蔚。
无有克彰。
掩抑萧条。
般若是难。
既不蒙引返充给使
显庆元年敕往昆崙诸国采取异药。
既至南海
诸王归敬为别立寺度人授法。
弘化之广又倍于前。
以昔被敕往理须返命。
慈恩梵本拟重寻研。
龙朔三年还返旧寺。
所赍诸经。
并为将北出。
意欲翻度。
莫有依凭。
惟译八曼荼罗礼佛法阿吒那智等三经。
要约精最可常行学。
其年南海真腊国
为那提素所化者。
奉敬无己。
思见其人。
合国宗师假涂远请。
乃云。
国有好药唯提识之。
请自采取。
下敕听往。
返亦未由。
余自博访大夏行人云。
那提三藏
乃龙树之门人也。
所解无相与颇返。
西梵僧云。
大师隐后。
斯人第一深解实相善达方便。
小乘五部毗尼外道四韦陀论。
莫不洞达源底通明言义。
词出珠联理畅霞举。
所著大乘集义论。
可有四十馀卷。
将事译之。
被遣遂阙。
夫以抱麟之叹。
代有斯踪。
知人难哉。
千龄罕遇。
那提挟道远至。
投俾北冥既无所待。
乃三被毒载充南役。
崎岖数万频历瘴气。
委命斯在。
呜呼惜哉。
张第明 1538 — ?
维基
张第(1538年—?
),字汝登号仰峰
山东东昌府茌平县城东南八里庄人,军籍。
隆庆进士
官至陕西临洮府知府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山东乡试第五十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三百三十六名,三甲四十六名进士,除邯郸知县
万历二年(1574年)温县
后历任西安府同知南京户部郎中广平府知府临洮府知府等职,敕封中宪大夫
刘曜前赵 ? — 32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曜 318年—328年
光初 318年十月—329年八月 或作佐初
太和 ?—? 见于《魏书》,一般认为是石勒的太和年号之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9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国君匈奴族,字永明
刘渊族子。
刘渊刘聪二世,位至相国,镇长安
靳准刘粲夺帝位,平阳称帝,率军诛灭靳氏。
徙都长安,改国号汉为赵,史称前赵
西击张骏,南服仇池,穷兵不已。
后与石勒交战,被擒杀。
在位十三年。
全晋文
字永明,渊从兄子,历仕至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晋太兴元年即伪位,改元光初其明年改国号曰赵,在位十三年,为石勒所灭。
释师律唐末宋初 884 — 964年1月23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
范阳人
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
年十五。
即于悯忠寺
礼贞涉为师。
而落发焉。
既圆具足。
乃南游。
咨扣心要。
自唐季都
天下之人。
率以为归。
之戾止。
士大夫莫不宗仰。
因营构夷门山中。
以阐所学。
诏以纪年。
扁其寺曰开宝。
命服徽号。
荣宠多矣。
视之蔑如也。
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召门人垂训而终。
春秋八十一。
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迁舆。
葬于北部鵔鸃之原。
进士贾守廉。
铭其塔。
释师律
茫阳人也。
姓贾氏
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
唐书有传。
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
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
礼贞涉为师。
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
涉默异之曰。
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
比丘已可去游方。
奉训南逝得其禅要。
回锡故乡。
时梁世迨大周朝。
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
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
营构乎殿宇圣仪
丰厨秘藏供僧饶羡。
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
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
视之蔑如也。
一日谓弟子庶几曰。
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
汝宜知之。
勿俗情而悲悼也。
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
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
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
佛出于世经译于时。
大要在乎果因。
所推归乎罪福。
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
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
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
此命章曰兴福者。
乃欲利他焉。
如秤低昂如室明暗。
则知二事必不同时。
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同国而治也。
凡夫气分唯说罪多。
圣者品流但闻福厚。
顺性故易造。
逆意故难修。
修有多门行有众路。
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
始则人天福行。
施食与浆桥梁义井。
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
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也。
一造偷婆。
二补修故寺。
三请佛转法轮。
次则二乘净福
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
次究尽位福
乃成二严。
庄严相。
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
获利殊多尽未来际。
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
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
何耶。
纯净之故也。
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
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
知福不宜厌焉。
连然燎迦叶蹋泥。
无尽意贡璎珞宝珠。
婆罗分僧卧具。
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
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
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持渐薄。
内众修福就彼持门。
先哲息愆其忏法矣。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
心无所生生无所住。
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
事忏也心凭胜境。
境引心增。
念念相资绵绵不断。
礼则五轮投地。
悔则七聚首心。
或期瑞而證知。
乃见罪灭之相也。
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
梁武帝忏六根门。
澄照略成住法图。
真观广作慈悲忏。
至乎会昌年内。
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
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
檛磬一声谓之小礼。
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
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
谓之禳忏法也。
其有江表水忏法者。
悔其滥费过度之愆。
此人伪造非真法也。
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
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
诚叨滥也。
有倡言曰。
但务生善唯期灭罪。
何判为非邪。
通曰。
翻译之后传行已来。
若天上之恒星。
如人形之定相。
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
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
君不见春秋夏五邪。
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
盖畏圣人之言。
成不刊之典。
不敢加字矣。
夫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
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
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
是知兴福不如避罪。
斯言允矣。
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
因搜颖脱之数员。
责显盂安之三宝。
就今有作何代无人。
京兆开乎海池
终南建乎兰若。
铸大悲之铜像。
相国之伽蓝。
代病利人。
或护生掘土。
铸钟感瑞。
立刹参云。
刻像繁多。
修台浩博。
披榛平田之梵宇。
脱样阿育之浮图。
刊石为经鸠财立
或治病于井络。
或化人于鄜畤。
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
合二姓之良媒。
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
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
博哉。
续运长矣。
公羊子有之曰。
是上之乎下也。
诗云。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愿吾徒望上而学之。
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惠户实明末 1591 — ?
维基
惠户实(1591年—?
),号仁寰陕西省西安府朝邑县(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明末官员,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陕西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进士刑部观政八年开封府教授九年刑部贵州司主事十二年广东副主考,升广西员外,升池州府知府
司马虓西晋 270 — 30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虓 范阳王 279年—306年 司马绥之子,光熙元年(306年)十月去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0—306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武会
好学能辩。
以宗室选拜散骑常侍,累迁安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惠帝永安元年张方率兵入洛阳,逼惠帝西迁长安
等推东海王司马越为盟主,领豫州刺史
击破刘乔河间王司马颙张方求和。
等迎惠帝还都,拜司徒
以暴疾卒。
全晋文·卷十五
字武会宣帝弟馗之孙,咸宁五年嗣父绥为范阳王,以宗室选拜散骑常侍,累迁尚书
惠帝时出为安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节镇许昌,进位征南将军
永兴初都督河北诸军事骠骑将军持节,领豫州刺史
王浚又表领冀州刺史
光熙元年,以迎大驾功拜司空,寻薨。
(案:本传作「司徒」,《惠纪》作「司空」,当有一误。)
李怿五代 ? — 9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6前—约946 【介绍】: 五代时京兆人
少好学,颇工文辞。
唐末举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
唐亡,仕后梁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后唐天福中,历工部、礼部、刑部尚书
后晋开运末,遇契丹,家事罄空,寻以疾卒,年七十余。
京兆人
唐末进士
入梁累官翰林学士
后唐庄宗入立。
怀州司马
入为卫尉少卿
天成初复拜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户部侍郎右丞
承旨
晋天福中工部尚书太常卿
历礼部刑部尚书
分司洛阳
开运末卒。
年七十馀。
汉乾祐元年尚书左仆射
边蔚五代 885 — 9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5 【介绍】: 五代时长安人字得升
幼孤,笃学。
辟为晋、华三府从事
后唐庄宗伐蜀,供亿军储,甚有干才。
后晋出帝开运初,为亳州御史,为政清肃。
后汉初拜御史中丞
后周太祖时,终太常卿
字德升
长安人
后唐庄宗伐蜀。
诏令权领军府事。
晋天福中开封广晋少尹
少帝嗣位。
左散骑常侍
工部左右侍郎
开运初出为亳州防禦使
入为户部侍郎
汉初拜御史中丞
兵部侍郎
周祖入立。
太常卿
显德二年卒。
年七十一。
王易简五代至宋初 885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63 【介绍】: 五代宋京兆万年人字国宝
后梁末帝乾化中进士
后唐中书舍人
后周太祖时,历礼、刑、兵部尚书
宋初召加少傅
好学工诗,尝作《小隐诗》以明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63 字国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后梁乾化中进士第,初两为幕府从事,后任著作郎右拾遗
后唐同光中,为魏王都督记室参军
明宗即位,辟为周帅罗周恭掌书记,历祠部水部郎中
后晋天福二年(937),加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六年,转御史中丞
左丞吏部侍郎判吏部铨
后周广顺初,迁礼部尚书,俄改刑部尚书判兵部,以太子少保致仕。
入宋,召加太傅
建隆四年(963)卒。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一、《宋史》本传。
易简好学工诗,《全唐诗》存诗1首。
易简字国宝
京兆万年人
梁乾化中进士
邓州节度推官
后唐
累迁中书舍人
晋初判宏文馆史馆事。
御史中丞
周广顺初礼部尚书
刑部
显德四年太子少保致仕。
建隆四年卒。
刘隗东晋 273 — 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3—333 【介绍】: 东晋彭城人字大连
起家秘书郎
南渡后,为丞相司直
不畏强御,多所奏弹。
元帝太兴初,迁丹阳尹。
刁协并为元帝所重。
拜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镇泗口。
王敦所忌。
明帝永昌初以讨为名起兵,战败奔石勒封列侯,官丞相左长史
成帝咸和八年石虎长安时,战死。
全晋文
字大连彭城人
起家秘书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
元帝江左,以为从事中郎,随府迁丞相司直
晋国建,拜御史中丞
大兴初侍中,赐爵都乡侯,出为丹阳尹,寻迁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镇泗口。
王敦内逼,奔石勒,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
有集二卷。
屈突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昌黎人,后徙长安
屈突通弟。
长安,以方正严肃闻名。
时为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晋元帝东晋 276 — 3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睿 元帝 318年—322年
建武 317年三月—318年三月
大兴 318年三月—321年 或作太兴
永昌 322年—323年二月 闰十月晋明帝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2 【介绍】: 即司马睿
东晋皇帝,字景文
司马懿曾孙。
袭封琅邪王
惠帝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
怀帝永嘉元年,任平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
悯帝即位,加左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刘曜长安,憨死,西晋亡。
乃即位于建康,史称东晋
时中原大乱,偏安江东
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头城
挟制朝政,忧愤而卒。
在位六年。
庙号中宗
全晋文·卷八
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惠帝之从弟。
元康二年袭父觐爵琅邪王
太安中平东将军,镇下邳迁安将军
永嘉初建邺,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建兴初右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
建兴五年三月晋王位,改元建武
明年三月皇帝位,改元二:太兴永昌
在位五年,谥曰元皇帝庙号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