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金崇城
维基
金崇城贵州黄平人同进士出身
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进士,三甲八十八名,后事不详。
李文祥明 1464 — 14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64—约1493 【介绍】: 湖广麻城人字天瑞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孝宗立,上封事,言在位者多非其人,权移内侍,朝野寒心,道路侧目云云。
陕西咸宁县丞。
以荐召为兵部主事监司以下馈赠皆不纳,未逾月,贬贵州兴隆卫经历。
都御史邓廷瓒用兵苗乡,咨以兵事,大奇之,欲荐为监司,固辞不得。
乃奉表入都,仍固乞告归。
道经商城,溺死。
有《检斋稿》。
维基
李文祥字天瑞湖广承宣布政使黄州府麻城县(今湖北省麻城市)人。
李文祥祖父李正芳山西布政使,其父李㵾官至陕西参政
李文祥二十岁中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进士
当时万安执政,重视其才,因为其孙万弘璧李文祥同榜,于是在家里款待他,李文祥则内心不满,在题词言语中暗语讽刺,万安怨恨甚深。
不久,明孝宗继位,李文祥上疏批评政局。
宦官以及内阁大臣万安刘吉尹直等读后,对他非常厌恶。
贬为陕西咸宁县丞,南京主事夏崇文论救未果。
工部主事林沂复请召李文祥汤鼐陈献章谢铎等。
当时朝廷大臣亦多为举荐,但被刘吉尹直阻挠。
弘治二年(1489年),经尚书王恕举荐,李文祥升任兵部主事,坚拒属下行贿。
到职不到一月,又因为吉人案而下狱,贬为贵州兴隆卫经历。
都御史邓廷瓒征苗族叛乱,询问其用兵之道,并被其才能所惊讶,准备举荐为监司
李文祥则称不可,最后坚持辞职告归。
途径河南商城,渡冰落水遇难,年仅三十岁。
戴锡之晚清 1879 — 1900
维基
戴锡之(1879年—1900年)字寿臣号南蜉贵州黄平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进士,三甲一百六十七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为官郁郁不得志,卒于京,年仅32岁。
孙翘江
维基
孙翘江贵州黄平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进士,官直隶肃州宁县知县,后改教职
刘世熹
维基
刘世熹贵州黄平人同进士出身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进士,三甲一百三十五名,官陕西三原县知县,改镇远府教授
李运升
维基
李运升字平世贵州黄平人同进士出身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进士,三甲八十八名,官山西汾阳县知县
陈玉堂
维基
陈玙字奂鲁号玉堂贵州黄平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胡林翼清 1812 — 18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61 【介绍】: 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
道光十六年进士
道光末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
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进攻太平军
在鄂历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
六年,攻克武昌,实授巡抚
后派遣湘军李续宾等部进攻、皖。
三河败后,仍支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进攻安庆
林翼在鄂定厘金,通盐运,多方筹饷,为湘军后盾。
十一年,在太湖县前线,督攻安庆,因陈玉成军西进,回援武昌安庆之围不撤。
是年八月,湘军破安庆曾国藩奏捷,推林翼为首功。
世亦并称二人为曾胡。
同月,以久病在武昌咯血死。
谥文忠
有《胡文忠公遗书》。
胡林翼(1812—1861) 清代官员。
字贶生亦字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人
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
编修,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四川按察使,官至湖北巡抚,抚鄂达七年之久,直至去世。
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并称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
同治十年(1871)总督李瀚章巡抚郭柏荫奏请得旨后,于黄鹤楼后建立“官胡二公祠奉祀官文胡林翼
胡林翼有题黄鹤楼联:“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维基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之湖南长沙府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人,晚清中兴名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是湘军前身湘勇重要首领
道光丙申进士,官至湖北巡抚
祖父胡显韶,为诸生;父亲胡达源,任翰林院侍讲
胡林翼生于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时,少时风流无赖,然天资聪颖,“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资治通鉴》既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危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道光十年(1831年)桃花江陶氏别墅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婚后仍流连于秦淮河畔,陶澍说:“润之之才,他日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将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
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
先后充任会试同考官江南乡副考官(文庆主考官),道光廿年(1840)江南乡安徽录取人数超额事降一级(从七品)调用(文庆遭革职)。
期间岳父陶澍去世,后父丧丁忧去职,长达七年,服阙后,捐纳内阁中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府分发贵州, 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族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太平军西征,湖北成为主战场,胡时安顺知府曾国藩推荐其襄助湖广总督吴文熔,咸丰四年(1854年)春,擢贵东道
出黔抗击太平军,胡率600名贵州练勇奔赴湖北战场,无奈尚未抵达武昌,吴已兵败自杀;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抚皆于任内阵亡,或被太平军逼迫自尽,武昌失守,至胡就任后才反败为胜守住武昌,并二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军曾国藩部,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昌
领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三夺武昌次年12月,第四场争夺战清才收复破武昌城,授胡湖北巡抚
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佔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
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路进攻安徽
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庆,时皇帝咸丰病逝,胡闻讯大恸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时胡林翼武昌病卒。
胡与正房陶静娟生有一女胡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监察御史周开铭。
周夔
光绪铜仁府志·卷八
周夔号竹楼江苏吴县人,以诸生援例得知州,分发贵州
初任永宁,有惠政,去后民思不忘,于白水河立碑以志,重过见之,呼石工磨去。
书长律于上,和者如云。
继历任黄平松桃各州厅,得民一如永宁
咸丰七年,铜江教匪甫靖,风鹤时惊,人民离散,善后一切,规为未备,疆吏忧之,调署府事。
素知铜乱之起虽构自教匪,然萌于粮务,及履任,首定粮章,减价以苏民困,民情大悦。
其有伏莽未清,往往帕首靴刀,率健卒亲捣巢穴,宽胁从,擒渠魁,立斩以徇。
由是怀德畏威,罔不警服,境以大治,一时铜如出汤火而登衽席,今犹颂之。
解任后,以剿办苗匪,于镇宁州殉难。
循吏、忠臣,兼而有之,洵无愧于完人欤!
僧全豁唐 827 — 8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僧。
泉州人俗姓柯
初游长安,后居鄂州岩头院。
僖宗光启间天下纷乱,全豁为地方武装所剽掠,责其供馈,不能,遂杀之。
僖宗赐谥清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7—886或887 俗姓柯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
出家于泉州灵泉寺
于长安西明寺受戒后,居保寿寺习《涅槃经》。
南归住余杭大慈山,后至武陵,嗣德山宣鉴
鄂州唐年山(一作唐宁山)创岩头院而居,世称岩头和尚
后遇盗而被害。
谥清严大师
祖堂集》卷七、《宋高僧》卷二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
祖堂集》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泉州柯氏。
少挺特。
器度宏伟。
清源谊公薙落。
长安西明寺照公
受具戒。
即往保寿寺习经律。
顷之偕雪峰存公
钦山邃公。
北造临济
临济归寂
乃谒仰山
才入门。
提起坐具云。
和尚
山欲举起拂子。
云不妨好手。
继参德山
提坐具上法堂。
徘徊瞻顾。
德山云作么。
咄之。
山云。
老僧过在什么处。
云。
两重公案。
遂下参堂。
山云。
者个阿师。
稍似个行脚人。
至来日上方丈问讯。
山云。
阇梨是昨日新到么。
云是。
山云。
什么处学得者虚头来。
云。
某甲终不自谩。
山云。
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一日入方丈。
侧身立问云。
是凡是圣。
山喝。
礼拜。
后有人举似洞山
山云。
若不是上座。
大难承当。
闻之乃曰。
洞山老人不识好恶。
错下名言。
我当时一手揖一手捺。
雪峰作饭头。
一日饭迟。
德山拓钵至法堂。
峰因晒炊巾。
见之云。
者老汉。
钟未鸣。
鼓未响。
拓钵向什么处去。
德山便归方丈。
峰举似
云。
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
山闻即呼至问云。
汝不肯老僧那。
密启其意。
至来日上堂。
于僧堂前。
抚掌大笑云。
且喜老汉会末后句。
直是天下人无柰他何。
虽然如此。
也只得三年
雪峰钦山聚话次。
雪峰忽指一碗水
钦山云。
水清月现。
雪峰云。
水清月不现。
踢翻水碗而去。
雪峰同辞德山
山问甚么处去。
云。
暂辞和尚下山去。
山云。
子他后作么生。
云。
不敢孤负和尚
山云。
子凭何见。
有此说。
云。
智过于师。
方堪传授
智与师齐。
减师半德。
山云。
如是如是当善护持。
反庵于洞庭卧龙山
僧问。
无师之人还有出身处也无。
云。
声前古毳烂。
云堂堂来时如何。
云刺破眼。
问如何是祖师意。
云。
移取庐山来向汝道。
上堂。
谓诸徒云。
吾尝寻究涅槃经。
三两段文。
衲僧说话时。
有僧礼拜请举。
云。
第一段义道。
吾教意如伊字三点。
东方一点。
点开诸菩萨眼。
西方一点。
点断诸菩萨命根。
上方一点。
点著诸菩萨顶
第二段义道。
吾教意如摩醯首罗。
擘开面门。
竖亚一只眼。
第三段义道。
吾教意。
如涂毒鼓。
击一声。
远近闻者皆丧。
时小严上座出问云。
如何是涂毒鼓。
以两手按膝。
举身横亚云。
韩信临朝底。
光启初
唐年山。
凿岩置院。
号岩头
值天下大乱。
每语人曰。
我死要当大叫一声。
三年四月八日
贼群聚院中。
索供馈。
知事辈皆遁匿。
坐堂上。
贼挥突。
不为动。
乃剚刃其腹。
果大叫。
声闻数十里。
竟卒。
阇维获舍利以葬。
僖庙赐谥清严
塔号出尘。
南岳释玄泰撰碑颂德。
释全豁
俗姓柯氏
泉州人也。
少而挺秀。
器度宏远而疏略。
清源谊公为师。
长安西明寺照公
与受满足法。
即于左街保寿寺。
听寻经律决择纲宗。
垂成讲导。
振锡南指。
武陵德山
药病相应更无疑滞。
后居所邻洞庭
地曰卧龙。
乃筑室而投憩焉。
徒侣影随。
又居唐年山。
山有石岩巉崒。
立院号岩头欤。
凡所施用皆削繁总兀然而坐任众围绕。
曰汝何不思惟家中有多少事。
实于逆顺之境證得超越之相者。
值光启已来中原多事诸侯角立狂贼来剽掠。
众皆回避。
惟晏如。
贼责弗供馈。
忿怒俾挥刃之。
曾无惧色。
光启丁未岁夏四月八日
门人权葬。
葬后收焚之。
获舍利七七粒。
僖宗赐谥曰清严
塔号出尘。
葬事檀越田咏兄弟率财营构。
南岳释玄泰撰碑颂德。
提唱斗峻。
时号岩头法道。
难其领会焉。
系曰。
二师何临难无苟免乎。
通曰。
凡夫之难是菩萨之易。
经生累舍。
此乌悕哉。
安世高累累偿债。
去若拂尘业累才轻。
苦依身尽换坚固之体耳。
神仙或从刃殒者。
谓之剑解。
况其正修證果之人。
观待道理不以不令终为耻也。
释全奯
泉州何氏子。
少礼青原谊公落发。
长安宝寿寺禀戒。
习经律诸部。
优游禅苑。
雪峰钦山为友。
杭州大慈山。
逦迤造于临济
属济归寂
乃谒仰山
后参德山。
执坐具上法堂瞻视。
山曰作么。
师便喝。
山曰。
老僧过在甚么处。
师曰。
两重公案。
乃下参堂。
山曰。
这个阿师。
稍似个行脚人。
至来日上问讯。
山曰。
阇黎是昨日新到否。
曰是。
山曰。
甚么处学得这虚头来。
师曰。
全奯终不自谩。
山曰。
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雪峰在德山。
作饭头。
一日饭迟。
德山擎钵下法堂。
峰晒饭巾次。
见德山。
乃曰。
钟未鸣。
鼓未响。
拓钵向甚么处去。
德山便归方丈。
峰举似师。
师曰。
大小德山。
未会末后句在。
山闻。
侍者唤师去问。
汝不肯老僧那。
师密启其意。
山乃休。
明日升堂。
果与寻常不同。
师至僧堂前。
拊掌大笑曰。
且喜堂头老汉。
会末后句。
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
虽然也祇得三年活。
(山三年后果示灭)。
一日与雪峰钦山聚话。
峰蓦指一碗水
钦曰。
水清月现。
峰曰。
水清月不现。
师踢却水碗而去。
师住鄂州岩头
值沙汰。
于湖边作渡子。
两岸各挂一板。
有人过渡。
打板一下。
师曰。
阿谁。
或曰。
要过那边去。
师乃舞棹迎之。
一日因一婆。
抱一孩儿来。
乃曰。
呈桡舞棹即不问。
且道婆手中儿甚处得来。
师便打。
婆曰。
婆生七子。
六个不遇知音。
祇这一个也。
不消得。
便抛向水中。
师后庵于洞庭卧龙山
徒侣臻萃。
曰吾尝究涅槃经七八年。
睹三两段义。
衲僧说话。
又曰休休。
时有一僧出礼拜请师举
师曰。
吾教意。
如∴字三点
第一向东方下一点。
点开诸菩萨眼。
第二向西方下一点。
点诸菩萨命根。
第三向上方下一点。
点诸菩萨顶
此是第一段义。
又曰。
吾教意。
如摩醯首罗。
擘开面门。
竖亚一只眼。
此是第二段义。
又曰。
吾教意。
犹如涂毒鼓。
击一声。
远近闻者皆丧。
此是第三段义。
夹山下一僧。
石霜
才跨门。
便道不审。
霜曰。
不必阇黎
僧曰。
恁么则珍重。
又到师处。
如前道不审。
师嘘一嘘。
僧曰。
恁么则珍重方回步。
师曰。
虽是后生。
亦能管带
其僧归。
举似夹山
山上堂曰。
前日到岩头石霜底阿师。
出来如法举似前话。
其僧举了。
山曰。
大众还会么。
众无对。
山曰。
若无人道得。
山僧不惜两茎眉毛道去也。
乃曰。
石霜虽有杀人刀。
且无活人剑。
岩头亦有杀人刀。
亦有活人剑。
师与罗山卜塔基。
歇次。
山礼拜问曰。
和尚岂不是三十年前。
洞山而不肯洞山
师曰是。
又曰。
和尚岂不是嗣德山。
又不肯德山。
师曰是。
山曰不肯。
德山即不问。
祇如洞山
有何亏阙。
师良久曰。
洞山好佛。
祇是无光。
山礼拜。
师尝谓众曰。
老汉去时。
大吼一声了去。
唐光启之后。
中原盗起。
众皆避地。
师端居宴如也。
一日贼大至。
责以无供馈。
遂倳刃焉。
师神色自若。
大叫一声而终。
声闻数十里。
门人后焚之。
获舍利四十九粒。
众为起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