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张栻南宋 1133 — 11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180 【介绍】: 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张浚子。
胡宏,以古圣贤自期。
以荫补承务郎参赞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
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
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
江陵府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
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卒谥宣
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
有《易说》、《论语解》、《孟子》及《南轩》等。
全宋诗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赞》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
浚子。
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友。
以荫入仕。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
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
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
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
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
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七年卒,年四十八。
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
事见《晦庵》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为底本。
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张栻(1133—1180)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
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曾任江陵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等职。
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为南宋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一代学者宗师,著述甚丰。
今存《南轩易说》等。
作有《黄鹤楼说》文一篇,对黄鹤楼的各神传说、来源加以评论,论证“盖黄鹤名楼,以山得名也”,使黄鹤楼以山命名有了一个说法。
又据王葆心考证,旧有“江汉亭”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
全宋文·卷五七二一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后因避讳改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迁衡阳(今湖南衡阳)
浚子。
早年师事胡宏隆兴元年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居父丧,服除,主讲于城南、岳麓二书院。
乾道五年,因刘珙荐,除知严州
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
时宰,出知袁州
退而家居累年,授徒讲学。
淳熙元年,诏除旧职,知静江府主管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公事。
有善政,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
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求退,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
淳熙七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嘉定中赐谥曰宣淳祐中从祀孔子
著作有《论语解》十卷(存)、《孟子》七卷(存)、《南轩易说》(存)、《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存)、《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存)等。
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杨万里张左司传》及《宋史》卷四二九《张栻传》。
姚光泮明 1538 — ?
全粤诗·卷三八九
姚光泮字继昭号同庵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进士
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出为泉州
后罢归,辟城西荒构榭,结社赋诗。
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二等有传。
维基
姚光泮(1538年—?
),字继昭号同庵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
广东乡试第三十五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进士
吏部观政,本年六月授行人,隆庆二年(1568年)五月选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出任泉州府知府
万历三年(1575年)京考降调,四年四月滨州判官五年三月浔州府推官七年二月池州府同知九年三月给假。
十二年正月复除桂林府十四年正月致仕。
张凯嵩晚清 1820 — 1886
维基
张凯嵩(1820年—1886年)字云卿粤卿月卿钺卿,室名赐閒楼、金碧小琼庐、复园湖北江夏人
张凯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分配至广西以知县即用,历宣化怀集临桂知县
李星沅劳崇光均推荐其才能,于咸丰五年(1855年)升任庆远知府
任内剿平土匪王得胜等,升左江道,改代理右江道
不久庆远失守,革职留任。
咸丰八年(1858年),连同按察使蒋益澧重新攻克庆远,官复原职,代理按察使,不久正式任职,又迁布政使
同治元年(1862年)巡抚刘长佑浔州筹划剿抚,张凯嵩率兵配合,克复阳朔,因功接替刘长佑巡抚
同治二年(1863年),徵召布政使刘坤一围剿大成国馀党黄鼎凤等部。
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天平寨,生擒黄鼎凤。
贵县平定,朝廷赏头品顶戴。
疏陈左右江积匪未清,议三路进兵,以刘坤一统七营留防浔州,易元泰统十一营由宾州迁江思恩,李士恩统水陆八营由横州南宁,节节进剿。
八月, 失泗城与窜匪廖万福之泗城知府吴其逵被撤职,张凯嵩徵召邓云襄为泗城知府,进攻廖军。
廖部将军李老使、游标韦晚等被擒。
廖军退于富州的那良。
张凯嵩会同滇、黔两省清军围剿。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廖军令公杨通潮被俘。
3日,廖万福被俘斩首。
刘坤一克大、江口、平,斩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始通。
元泰剿上林,平之。
刘坤一江西巡抚去,以同知刘培一代领其军,将亲赴南宁督战,会伪康王汪海洋窜粤,将入广西,诏凯嵩驻防浔州
同治五年(1866年)凯嵩南宁,进攻山泽,督诸军穴地轰城,夺山入,擒伪平章苏仲熙等。
孙仁广单骑走旺陇,追斩之。
山泽为贼所踞十馀年,至此悉平。
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云贵总督
当时云南形势混乱,张凯嵩在赴任途中,行至巴东,即三次上疏称病,结果因规避被褫职。
光绪六年(1880年),以五品京堂重新起用,授通政使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代理顺天府,授贵州巡抚
光绪十年(1884年),调任云南,请求在省城设立开采五金总局,发展矿业,与内阁学士周德润勘测中越边界。
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任上。
清史稿》有传。
著《奏疏》28卷,《退庐诗存》及《退庐文牍》10卷、《抚滇奏疏(四卷)》等。
朱晞颜南宋 1133 — 12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200 【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子渊
孝宗隆兴二年进士
历知永平广济二县,皆有政绩。
升知兴国军,入对论三事,皆切直。
除知靖州,奏言襄、汉通和蜀,宜移武昌大军戍襄阳,留水军从控鄂、沔。
后知吉州,擢广西运判,上便宜事数千言,革客钞科抑之患。
西京转运判官,擢广西安抚使,官至工部侍郎知临安府
全宋诗
朱晞颜(一一三五~一二○○)字子渊休宁(今属安徽)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当阳
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知静江府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
五年,兼知临安府
六年卒,年六十六。
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岩吟藁》一卷。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三
朱晞颜(一一三三——一二○○)字子渊,或作名希颜字子渊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授当阳
历知永平广济县,升知兴国军
入对,论事称旨,除知靖州,改知吉州,擢广西安抚使
后召为太府少卿总领江东军马钱粮权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
庆元六年卒,年六十八。
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朱公行状》。
刘子正北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洪彦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乐平人,徙鄱阳字仲达
神宗元丰间进士
广西提举常平
徽宗时殿中侍御史,论蔡京朋奸误国,又论何执中吕惠卿张商英等,皆条摭其过,不为隐避。
给事中,出知滁州吉州
卒年六十三。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
进士及第,调常熟,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擢提举广南西路常平
御史中丞石公弼荐,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任言责五年,多所弹劾,不为回隐,迁给事中
政和四年罢,以集贤殿修撰出知滁州
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
久之,知潭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宋史》卷三四八本传。
张庄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人。
神宗元丰间进士
荆湖北路提举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
集贤殿修撰桂州,为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贬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移连州和州
后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镇江东平等州府。
徽宗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不加功辄复摧圮,降两官,提举嵩山崇福宫
全宋诗
张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进士
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融州桂州,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张庄字正民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元丰三年进士,历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本路提点刑狱
崇宁末,进龙图阁直学士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靖州
政和元年,筑安化城,为蛮所掩,没者几千人,责舒州团练副使
再贬连州,移和州
起知荆南路,徙江宁
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襄州镇江东平府
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摧圮,降两官,卒。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裴曙
谞从弟。
大历朝官临桂县
冷应澄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分宁人字公定号觉斋
理宗宝庆二年进士
静江府司录参军,以治狱平恕称。
景定初累知德庆府,奏罢配盐法及乞用楮券折银纲等五事,以纾民力。
转运使,劾守令贪横不法者。
擢知广州主管广东南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官
兵围襄、樊,日缮器械,蓄裕财粟,以备仓卒,后果赖其用。
卒于家。
全宋诗
冷应澄字公定号觉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进士,调庐陵主簿
静江府司录参军
景定元年(一二六○),知德庆府,移知广州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
事见清道光义宁州志》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冷应徵,字公定号觉斋隆兴府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宝庆元年进士,调庐陵主簿
寻为静江府司录参军,知万载县通判道州,迁登闻鼓检院,知德庆府,升广东路转运使。
直宝章阁、知广州
后卒于家。
见《宋史》卷四一六本传,《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七。
黄其晟明至南明
维基
黄其晟(?
—17世纪),原名黄仲晔字芝仲号平墅又号元眉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其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十三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户部观政,本年担任内阁中书七年顺天同考,授广东道监察御史崇祯元年(1628年)巡视东城,又巡青。
二年巡视陕西茶马,三年出为江西抚州府知府四年丁忧归。
十年起补南昌府知府,奉旨改名其晟
十六年补任桂林府知府,升广西南宁道副使,任内有德政。
永历帝继位,让黄其晟升任工部右侍郎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他和蔡世承一同出任兵部左侍郎右侍郎,但未赴官。
之后他跟随永历帝到缅甸,被清朝军队抓拿入狱六年,回乡后去世。
李观象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桂州临桂人
五代时湖南周行逢,任掌书记
行逢残忍多杀,因惧及祸,清苦自励,以求知遇。
行逢颇加信任,军府之政一皆取决。
学涉经史,有文辞,然忌才怙宠。
行逢临终托以后事,令子保权善待之。
其后宋军压境,即劝保权归降,未被采纳。
湖湘平,太祖任为左补阙
况桂森
维基
况桂森广西临桂人清朝政治人物 ,同进士出身
远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远古帝王
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当为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
传由四岳荐举,摄政,举八元、八恺。
巡行四方,除去共工驩兜、三苗四凶。
死,继帝位,选用贤人,以司空,治洪水,遂以为继承人。
又命弃、皋陶、益、伯夷等治理民事,天下大治。
巡行南方,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是为零陵
一说放逐,死于苍梧
在位三十九年(近人研究,与帝俊、帝喾可能为一人)。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姓姚,名重华
或云字都君,诸冯人。
颛顼之后。
徵为司徒,寻摄政受禅,号有虞氏
以土德王,都浦阪。
在位五十年,年百岁,或云百十岁。
(谥曰。)
林士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琼山人字舜卿
正德九年进士
授行人,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劾都御史汪鋐等不职者数十人。
累官至浙江按察使
有《学思子》、《读经论》。
全粤诗·卷二一四
林士元字舜卿
琼山人
明武宗正德九年(一五一〇)进士,授行人。
嘉庆四年(一五二五)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十一年湖广副使,备兵衡永。
后转广西参政,分守苍梧
十五年大藤峡士元督饷纪功,有贵势子弟希报功次,绝不假借。
捷奏,擢浙江按察使
未赴,以忧归,遂不起。
桂林名宦。
著有《北泉论草》及文集十卷。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二有传。
林士元诗,以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六册《北泉草堂遗稿》为底本。
维基
林士元字舜卿广东琼山县东洋人,同进士出身
正德五年庚午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208名进士,授行人,奉使册封唐藩。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擢升南京户科给事中十一年二月湖广副使、备兵衡州永州,转广西参政,分守苍梧道
十七年征讨广西峡弩滩诸巢贼,士元督饷纪功,十八年闰七月升一级,擢浙江按察使,未赴任,丁忧归乡,卒于家。
所著有《学思子》、《读经录》及文集十卷。
索述北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广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郑郧南宋
全宋诗
郑郧字梦授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融州教授(《岭外代答》卷一○),历静江府司法参军
八年,知保昌县清道光《直隶南雄州志》卷四)。
事见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三。
黄邦彦北宋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黄邦彦绍圣中河中府曹参军,充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管勾机宜文字
按嘉靖《邵武府志》卷八:黄邦彦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元祐三年进士
疑即此人。
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邦彦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元祐三年进士
姓名与及第年均同,惟籍贯异,疑亦为同人。
又《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载黄邦彦有《诗讲义》三卷,未知是否其人。
方策
维基
方策(1494年—?
年),字载道广西桂林右卫军籍临桂县人
治《易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癸酉(1513年)广西乡试第三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七名,第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
广东新会县知县
孔有德明末清初 ? — 1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 【介绍】: 明末清初辽东人
初为明总兵毛文龙部将,后任登州参将
崇祯四年登州叛明,自称都元帅
六年,兵败投后金(清)
清崇德初封恭顺王,隶汉军正红旗
顺治元年从入关,转战江南、西南各省。
六年封定南王,驻广西桂林
后为明将李定国击败,自缢死。
何腾蛟明末清初 1592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2—1649 【介绍】: 贵州黎平卫人字云从
天启元年举人
崇祯中南阳知县
战乱中力守地方,以是知名。
十六年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左良玉交欢,得相安。
福王即位,加兵部侍郎,寻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
弘光元年左良玉举兵东下“清君侧”,不从,走长沙
李自成余部刘体纯、郝摇旗等合作,声威大震。
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封定兴伯
永历帝立,为武英殿大学士
清兵南下,湖南各地相继失守,退至桂林
永历二年,收复全州衡州等地。
次年,进至湘潭,以诸将不服号令,兵力单薄。
清兵至,被执遇害。
谥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