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叶申棻
维基
叶申棻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
翰林叶观国子。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三甲进士,官广西连山县知县
杨英淑
郁林人连山知县
僧祖铭元 1280 — 13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8 【介绍】: 僧。
庆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应
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迁杭州径山,赐号慧性宏觉普济大师
有《古鼎外集》。
祖铭字古鼎,奉花应氏子。
年十八,从金峨横山锡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
竺西坦公主天童,使掌书记,后遍参诸尊宿,闻元叟灵隐,往谒焉。
言下豁然开悟,元统元年,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迁普陀,复迁中天竺。
至正七年,还主径山,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
十七年,退居妙明庵。
十九年书偈而逝,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古鼎洞彻玄微,踔厉纵横,袁伯长胡汲仲黄晋卿虞伯生欧阳原功皆称慕之。
原功赠诗,有「上人能举龙文鼎,坐断淩霄第一关」之句。
初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
夜宿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
左右翼卫皆天神,曰:「天帝以此鼎还赐径山
」诘旦以事质其僧,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
」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
师讳
临济十五世孙。
四坐道场。
将示寂。
谓其徒曰。
观世音持莲华至矣。
安坐而逝。
火化。
舌根齿牙数珠不坏。
五色舍利无数。
国史危先生为之碑。
有四会语录行世。
祖铭
字古鼎
奉化应氏子。
幼颖悟。
不近荤食。
稍长学通百氏书。
而尤嗜佛典。
年十八厌处尘俗。
从金峨锡公。
学出世法。
二十五得度受具戒。
出游诸方。
首依竺西坦公。
记室
复走闽浙。
多所参访。
莫有契者。
元叟灵隐
师往谒焉。
一语之下。
遂坦然无疑滞。
久之。
臻其阃奥。
一时德誉蔼著。
所与交游。
皆雅望之士。
去留为丛林重轻。
而师愈谦抑自持。
有以舆从为相迎者。
悉谢绝之。
唯杖履而已。
顺帝元统元年
师五十有四。
始自径山出。
昌国之隆教。
学者不惮步险。
争愿趋往座下。
后八年
迁普陀。
浙东都元帅完者都公
威震海上。
而于师至礼甚恭。
日本商航。
奉国命。
盛赍金币来聘。
师每避去。
未几。
迁中天竺。
至正七年
还主径山
师在中竺时。
有童子仇姓者。
从师荷包笠。
夜宿苏之承天寺
见空中有一宝鼎
左右翼卫皆天神。
若有所告曰。
天帝以此鼎。
还赐径山
诘旦以事质。
其僧曰。
此必古鼎师
还迁径山也。
因与之俱来。
为求给役。
俄而径山命下。
闻者异之。
朝廷以师法席之盛。
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
十一年
颖豪乱作。
师治妙明庵于放生池上。
曰。
吾将老于是。
十七年
杭再兵。
师退而庵居。
又数月。
苗獠焚掠径山
丞相达识帖木迩。
延师入云居庵
暇则诣师问道。
请礼弥笃。
一日请看经次。
师惟默坐。
公问。
长老何不看经。
师云。
寻行数墨为看经耶。
公无语。
师翻经云。
老僧看经。
看经去也。
公以手覆经云。
请与说破。
师云。
伊尹公阿谁做。
公遂领悟。
已而示微疾。
更衣危坐。
致书丞相
嘱以外护佛法之意。
俄而指语其徒曰。
观世音金台至矣。
吾平生兼修之功。
有验也。
乃大书偈曰。
生死纯真。
太虚纯满。
七十九年。
摇篮绳断。
书已掷笔而逝。
留七日。
颜貌如生。
行院概郡府官僚。
设俎奠于道。
茶毗。
舌根数珠不坏。
得五色光舍利无算。
建塔于径山及隆教普陀青山。
有四会语录。
暨外集若干卷。
传于世。
师意度直率。
不为缘饰。
居处物用。
清苦淡泊。
晨兴盥颒以至浣濯。
未尝役童仆。
自幼至耆年。
未尝少休。
修净业礼观音像。
日必千拜。
而于大法。
洞彻玄微。
开示直截。
踔厉纵横。
应变无穷。
虽门庭峻拔。
若不可少杀。
随其夙器。
慈悲诱掖成就为多。
至于文学
乃师之世业。
里中袁文清公桷
金华胡公长孺
黄公溍
蜀郡虞文靖公集
长沙欧阳公玄
咸称慕之。
见诸文字者。
举可徵已。
古鼎禅师
讳祖铭
出于四明应氏。
风骨轩昂。
谈论超人意表。
得道于元叟端公
出世。
谈禅之会有四。
皆名山广泽之中。
四众围绕。
其升堂入室之鼓。
日不停声。
当是时。
六宗之徒。
互相犯诤。
著书千百言以解之。
声达朝廷。
朝廷赐号。
慧性文敏弘学普济禅师
丛林共美其功。
楚石琦有语曰。
具眼宗师。
超方哲匠。
传列祖之灯。
息六宗之抗。
身非身相非相。
天教擎在千峰上。
初与楚石
同参元叟端
端公喜怒不测。
所举者皆流俗鄙事。
所诃者皆贤圣章句。
大疑之。
乃诣端公之室。
呵呵大笑。
曰。
自远趋风。
师何谑耶。
端公蓦起顿足曰。
山僧罪过不少。
瞠愕而却。
书记寮虚职。
林首座
欲举补之。
曰。
见弹而求鸮炙。
不亦早乎。
林曰。
何谓也。
曰。
待渠识得西来意方可耳。
不然流成文字蠹鱼。
何益哉。
闻大惭陨涕。
自誓求决大事。
一日参罢。
复进曰。
黄龙南倾心。
请益于慈明。
慈明屡诟骂之。
何也。
曰。
赵州道
台山婆子。
被我勘破。
与慈明笑曰。
是骂耶。
为复肝胆相似。
为复鼻孔不同。
曰。
一对无孔铁锤。
曰。
立悟去。
又且如何。
曰。
病眼见空花。
曰。
金沙混杂。
政未得在。
又拟进语。
震声喝之。
失声笑曰。
祖铭此回做得书记也。
端公亦笑而许之。
住后僧问。
如何是佛。
曰。
秤锤蘸醋。
又曰。
如何是佛向上事。
曰。
仰面不见天。
僧曰。
云门乾矢橛。
又作么生。
曰。
不是好心。
僧曰。
乾矢橛与秤锤蘸醋。
相去多少。
曰。
镬汤里𨁝跳。
僧又拟问。
便喝。
言行平易。
不以绳墨制学者。
尝曰。
沧海有择流之心。
则成牛迹。
春日有偏炤之意。
仍似萤光。
所以大冶烹金。
不须九转。
众生成佛。
只在刹那。
分之别之。
远之弃之。
岂大慈长者之心哉。
晚住径山
禅流益心归之。
恕中愠
早受业于元叟
既出游方。
径山之席。
乃归访
蒙堂
间与商确古今。
于是二公互相肯可焉。
出世灵岩
法嗣紫箨道公。
复称之。
或曰。
愠公向亲先老人。
今其背德承绍无名老衲
师反奖之。
何也。
曰。
不然。
当今吾老人之望。
故重天下矣。
裨贩之徒。
往往承虚接响。
愠公得意于紫箨。
不以声名而忘其本。
节操如此。
岂可及哉。
年垂耄。
爱携衲子山游。
不计远近。
意得即到。
归便高枕。
鼻息如雷。
一日命侍者遍插香。
声钟告寂。
众趋绕之。
则宴然侧身长往矣。
有遗偈曰。
生死纯真。
太虚纯满。
七十九年。
摇篮绳断。
其门下继居径山者。
象源淑也。
径山
百尔躬先率之。
勤奋乃言。
先老人。
弗以絮务劳贤者。
淑曰。
安有贤者。
而弗劳乎。
于是。
冰风四峻。
廉士大集。
一日趋出门。
大叫曰。
杀来了。
杀来了。
众惊集。
淑乃庄立蜕去。
其次门人力金者。
主持天界。
李来章清 1654 — 1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1721 【介绍】: 河南襄城人名灼然,以字行,号礼山
康熙十四年举人,选广东连山县知县,官至兵部主事
其学以合天为归,克己为要,慎独为先。
有《洛学编》、《紫云书院志》、《连阳八排风土记》等。
李来章初名灼然,以字行,号礼山襄城人
康熙乙卯举人,由知县历官兵部主事
有《礼山园集》。
吕调元清末至民国 1865 — 1932
维基
吕调元(1865年—1932年)原名景丰字权予号燮甫安徽省太湖县人
清朝中华民国官员。
中华民国安徽省省长,皖系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此后,历任直隶省隆平县献县吴桥县南宫县等县知县
宣统元年(1909年)清苑县知县,调署天津县知县
当时,袁世凯称病避居河南项城
据说,吕调元通过天津的小报制造舆论,吹捧袁世凯宣统二年(1910年)吕调元带小报及陈情信赴项城拜会袁世凯袁世凯出资要吕调元办大报,还写下信件嘱吕调元面交段祺瑞吕调元由此结识了段祺瑞
民国元年(1912年)吕调元天津府知府,调署保定府知府,不久升任豫南观察使
民国2年(1913年)吕调元升任湖北民政长,后改为巡按使。
民国3年(1914年)吕调元袁世凯大总统府警卫军参谋
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升为陕西督军吕调元出任陕西巡按使。
袁世凯称帝后,陕北镇守使陈树藩民国5年(1916年)宣布独立,陆建章遭到驱逐,吕调元避居天津
1916年袁世凯逝世后,吕调元投靠段祺瑞,成为皖系人物,充任国务院顾问。
民国7年(1918年),出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
民国8年(1919年)1月段祺瑞特任吕调元安徽省省长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安徽省的青年学生响应,举行游行示威,市民也加入。
5月10日安徽省安庆的各学校公举代表赴安徽省长公署,请求援救北京的被捕学生吕调元称要“嘱商会、教育厅拍电力争”。
5月22日北京政府内务部电令安徽省镇压学生
吕调元随即命省会警察厅发布布告:“遇有学生发散传单,有违法纪,而不服从取缔者,一经查出,即行依法严办,决不姑宽。
5月29日学生策划罢课,吕调元安徽省教育厅警告罢课学生“限定三日复课,否则军警干涉”;后来又改为提前放假,开文武官考试。
学生反而利用提前放假之机,各自回家乡,在各县成学生合会
民国8年(1919年)8月到9月,驻扎安庆的皖系倪嗣冲所部,两次闯入安庆女子蚕桑讲习所集体强奸女生,导致十多位受辱女生羞愤自杀。
此事曝光后,吕调元伙同倪嗣冲两度电告北京政府,否认此事,并指控报界“无中生有,任意栽诬”,声称要“依法起诉”。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1919年12月安庆安徽省长公署卫兵在市间购物,因争秤之事与警察发生冲突。
吕调元即命其子率卫队前往弹压。
安徽全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刘道章曾谋安徽省省长一职而未果,乃借口警察受辱而提出辞职。
吕调元下令开除滋事的卫兵,并令儿子离开安徽
而刘道章仍然径行离职,并指使安庆全城的警察一律罢岗。
吕调元因此被迫向北京政府引咎辞职。
安徽督军倪嗣冲电请北京政府“于吕省长、刘厅长皆予慰留”,但电文中显指过错在吕调元方面。
12月31日吕调元省长职务被免,专任督办斋堂煤矿事宜。
民国8年(1919年)吕调元在任安徽省省长时,曾经通令安徽省各县修志,以备省志甄录,并且亲自担任太湖志局总裁
民国12年(1923年)2月安徽省省长许世英辞职。
北京政府安徽督军联甲、江苏督军齐燮元协商之后,命吕调元再度出任安徽省省长
当时,安徽省内外各公团、法团、同乡会强烈反对,但仍然未能阻止吕调元就职。
1923年10月,曹锟贿选大总统激起全中国反对,安徽芜湖安庆的青年学生捣毁了国会议员吕仰南、彭昌福、张伯衍、何雯的住宅。
吕调元下令通缉学生及教育界人士多名,并将刘希平、卢仲农等支持学生运动的校长撤职。
吕调元再度出任安徽省省长时,曾经保证“不欠教育经费,诚心维持教育”。
但到任仅仅数月后,便开始拖欠教育经费。
1923年11月初,安徽省立各校因为两个月不发工薪,教职员工生活无着,乃派代表30多人赴安徽省政府求见吕调元,请下拨教育经费,与吕调元发生了争执。
吕调元亲自指挥军警将十多名代表殴伤。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江彤侯在场从中劝解,也被殴伤。
事发之后,安徽省教育会通电宣布吕调元的罪行,请求各方声援。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江彤侯因气愤而辞职。
学生罢课强烈要求惩治吕调元
吕调元害怕事态扩大,便请人调解,向各校校长道歉,同意教育界提出的8条办法,下发工薪,负担遭到殴伤人员的医药费。
此案方告结束。
1923年12月11日吕调元被免去安徽省省长职务,调任督导安徽省铁路筹备事宜。
民国15年(1926年)吕调元投靠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援东北军总司令。
民国21年(1932年)吕调元病逝于天津意租界,葬于太湖石嘴山。
朱轼清 1665 — 17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5—1736 【介绍】: 江西高安人字若瞻号可亭
康熙三十三年进士
知县累擢浙江巡抚,筑沿海石塘数百里。
雍正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乾隆初受命协同王大臣总理政务。
曾上疏请罢垦田,慎刑狱,又陈盐政利弊八条。
卒谥文端
曾与蔡世远同辑《历代名臣传》、《历代循吏传》、《历代名儒传》,另有《周易传义合》、《广惠编》、《朱文端公文集》等。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高安人
康熙甲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赠太传,谥文端
维基
朱轼(1665年—1736年)字若瞻号可亭,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高安市村前镇)人。
朱轼自幼苦读,“束身励行,通经史百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
历任刑部主事浙江巡抚吏部尚书,有惠政,居官廉洁,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诸生宰相,食不二味,衣不鲜华,而爱国忘家,唯民休戚是念,凡所学必以身践之”。
雍正朱轼在懋勤殿设讲坛,教育弘历,被誉为“帝师元老”。
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雍正赐诗:“忠岂唯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十七日卒于京城
太傅谥文端次年归葬故里。
施择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为蜀中转运使
理宗宝祐六年元兵入剑门,拔吉平,抵蓬州连山守将以城降,择善不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