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程𪰋南齐 ? — 6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7 【介绍】: 南朝齐义安程乡人
性好读书,不慕仕进,不求荣达。
里人服其高行,有不平,不至官府而至𪰋处评断,甚或有望其闾门即悔过者。
至恭帝义宁初卒。
释道积隋末唐初 ? — 62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益州福感寺
平生专业涅槃。
凡欲宣述。
必先沐浴更衣。
坐而披展。
性尤仁慈。
务以济物为急。
遇诸㿈疠之烂溃者。
虽臭秽薰蒸人所掩鼻。
则殷勤瞻视。
昼夜靡怠。
或共器食。
或连榻卧。
弗恤也。
贞观元年。
五月终于所住。
春秋七十馀。
时属炎夏。
停之百日。
跏坐如初。
而略不腐臭。
众因加之漆布焉。
建今蜀中涅槃之盛。
盖自发之。
洪远僧恩并诵涅槃。
皆为皂白所归
后远住会昌
恩住弘福
禅定 又弘福智晔者。
江表令族。
治法华。
每自抄写。
且复倩人。
前后所出二千馀部。
晚年总寺任。
犹日写五纸。
年七十馀。
尚强健不少衰。
程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义安程乡人字伯材
程𪰋子。
以孝闻于乡里。
隐居不受荐举。
曾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程乡
因瘴疫流行,以药济民,又以大囊盛药置井中,令民汲水饮之而愈。
后人名其井为“曾井”,宋仁宗为之题“曾氏忠孝泉”。
陈起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蕲州人
进士及第
南唐,官黄
时有诸佑聚徒数百为盗,到数日,籍佑为里长,不服,执而斩之。
乃书名。
累迁监察御史
释定光北宋 934 — 1015
南安岩自严尊者
生郑氏
泉州同安人
年十一出家为童子。
十七为大僧。
游方至庐陵
西峰老宿豁公。
豁云门之孙也。
师依止五年。
尽得其法。
自是神异不测。
世传定光佛化身。
怀仁江
有蛟害人。
师临渡说偈戒之。
蛟引去。
未几。
拥沙涨塞。
潭遂为洲。
梅州黄杨峡乏水。
师以杖擿之遂涌。
父老以为神来。
聚观师遁去。
所至遇旱涝。
书偈投之。
无不如愿。
平南黄石岩
多蛇虎。
师止住。
蛇虎可使令。
师凡示人。
必以偈。
偈尾必题四字。
曰赠之以中。
世奠能测四。
远敬事师如神明。
家画其像。
饮食必祭。
邻寺僧死。
师不知法当告官。
便自焚之。
吏追捕坐庭中。
问状不答。
索纸作偈曰。
云外野僧死。
云外野僧烧。
二法无差互。
菩提路不遥。
字画险劲。
如擘窠大篆。
吏大怒。
以为狂且慢。
已去僧伽黎曝日中。
既得释。
因以布巾幪首。
而衣白服。
师恨所说法。
听者疑信各半。
因不语六年。
岩寺当输布。
民岁代之。
师不忍。
置书布束中求免。
吏得之愈怒。
追问亦不答。
以为妖。
焚其布帽。
火尽而帽益明鲜。
乃索纸作偈曰。
一切慈忍力。
皆吾心所生。
王官苦拘束。
佛法不流行。
自后稍发语。
后游南康古山
先是西竺波利尊者
经始谶曰。
却后当有白衣菩萨。
来兴此山。
师住三年成丛林。
乃还南安
江南眠槎。
为行舟碍。
师舟过焉。
摩挲之曰。
去去。
莫与人为害。
槎一夕荡除。
有僧自惠州来曰。
河源有巨舟著沙。
万牛挽不可动。
愿得以载砖建塔于南海。
为众生福田。
师曰。
此阴府之物。
然付汝偈取之。
偈曰。
天零灞水生。
阴府船王移。
莫立沙中久。
纳福荫菩提。
僧即舟唱偈。
而舟为动。
万众欢呼。
至五羊。
有巨商从借以载。
僧许之。
方解繂。
俄风作。
失舟所在。
沙弥
无多闻性。
而事即谨愿。
师怜之作偈。
使诵久当聪明。
偈曰。
大智发于心。
于心何处寻。
成就一切义。
无古亦无今。
于是世间文字语言。
一览诵念。
无所遗忘。
偈语章句。
援笔立就。
师异迹甚著。
所属状以闻。
诏佳之。
宰相王钦若
大参张安仁以下皆赠诗。
师未尝视。
置承尘上而已。
淳化乙卯正月六日
集众曰。
吾此日生。
今正是时。
遂右胁而化。
谥定光圆应禅师
系曰。
至人。
聚于心者灵。
发于言者验。
寂音谓。
师偈语皆称性之句。
非智识所到之地。
良然。
良然。
才涉思惟。
便是鬼家活计。
自尚满身雾露。
安能使物不迷耶。
罗孟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循州兴宁人字耕甫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早年读书罗浮,从游者甚众。
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乞归养母,以孝行闻。
全宋诗
罗孟郊字耕甫号休休兴宁(今属广东)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
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终年七十。
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有传。
全粤诗·卷二四
罗孟郊字耕甫号休休
兴宁人
生于宋真宗景德间
宋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探花),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性孝,乞归养母。
终年七十。
明黄国奎修嘉靖三十一年兴宁县志》卷四、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今存诗一首。
陈坦然北宋 ? — 1032
全宋文·卷三二六
陈坦然(?
——一○三二),梧州(治今广西梧州)人。
博学有胆气,然诺不苟,当机权变敏捷。
景德中进士,未赐第,归。
宜州兵杀守帅,胁判官卢成均以叛,坦然单骑行贼垒射书劝其降。
贼平论功,令赴阙赐锦袍、银带,不受。
后授桂州节度判官,以观察支使春州
入朝,迁著作佐郎,知攸县
移知梅州,累转太子赞善大夫殿中丞
明道元年四月,卒于官舍。
事见余靖《宋故殿中丞梅州陈公墓碣》(《武溪》卷二○)。
巢谷北宋 1027 — 10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9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元修
幼与苏轼游。
应举京师,慕举武艺者,遂弃家学而学古兵法。
秦凤泾原间,与河州韩存宝相善。
神宗熙宁中存宝坐罪死,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哲宗元符二年,徒步往岭海访苏轼苏辙,至梅州,又欲往海南访,至新州病逝。
方次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公述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梅州,受民爱戴,在州六年,两受褒诏。
哲宗元祐初赐三品服。
刘安世北宋 1048 — 11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25 【介绍】: 大名人字器之号元城
刘航子。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
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论事刚直,历劾章惇蔡确范纯仁
累迁左谏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
章惇用事,累贬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会徽宗立得赦,历知郓州及镇定府。
蔡京为相,连谪至峡州羁管。
有《尽言集》等。
全宋诗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号读易老人(《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志》),学者称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
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
洺州司法参军
哲宗元祐初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
起居舍人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
五年提举崇福宫(同上书卷四四七)。
六年,召为中书舍人枢密都承旨(同上书卷四五四)。
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书卷四八四)。
章惇,连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
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书卷五○○),历衡及鼎。
徽宗即位,知郓州真定府
曾布蔡京所忌,连七谪至峡州羁管。
后定居宋都。
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
有《语录》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有《元城尽言集》十三卷传世。
东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今录诗四首。
陈希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潮州揭阳人字思仲
神宗元丰间,两冠乡书,首荐漕台,肄业太学十余年,士人目为广南夫子。
上书陈利害数万言,皆切时病。
太学生马锡后立功,人以为知人。
哲宗绍圣元年举经明行修第一。
累官知梅州军事。
有《揭阳集》。
全宋诗
陈希伋字思仲揭阳(今广东揭阳西北)人。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应经明行修试以第一人登第(清乾隆揭阳县志》卷五)。
梅州,卒于官。
有《揭阳集》,已佚。
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五《潮州图经》。
全粤诗·卷二五
陈希伋字思仲
揭阳人
宋神宗元丰间两冠乡书,首荐漕台,肄业太学十馀年,声誉日著,士人目为广南夫子。
上书陈利害数万言,皆切中时病。
宋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举经明行修第一。
梅州,卒于官。
有《揭阳集》,已佚。
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卷七、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诗一首。
蓝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潮州程乡人字秉文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初家贫,借书而读,过目成诵,越宿即归之。
文林郎郡博士
受诏校文于福州,以文章气节名,学者称蓝夫子
全宋诗
蓝奎字秉文程乡(今广东梅县)人(《万姓统谱》卷六六)。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尝受诏校文福州
以文章气节名世,人称蓝夫子
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有传。
全粤诗·卷二五
蓝奎字秉文
程乡(今梅县)人。
博闻强记,借书而读,辄成诵,越宿即归之。
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官文林郎郡博士,受诏校文福州
以文章气节闻世,学者称为蓝夫子
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刊《潮州府志》卷七、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清刘广聪康熙三十年程乡县志》卷六有传。
诗一首。
谭掞
全宋诗
谭掞字文初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昉子。
少与王安石同学。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乡贡进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六)。
七年,由广西经略司勾当公事连州推官改京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九)。
哲宗绍圣初梅州(《苏轼文集》卷六六《跋所书东皋子传》)。
元符二年(一○九九)户部员外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
累迁广文馆学士广南东西路转运副使,移本路提刑
后知南恩州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八有传。
全粤诗·卷二四
谭掞字文初
曲江人
谭昉之子。
少时与王安石同学。
安石拜相,为《字说》,引入局为郎官不苟从。
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举乡贡。
七年,由广西经略司勾当公事连州推官改京官。
宋哲宗绍圣初梅州
元符二年(一○九九),迁户部员外郎
累迁广文馆学士广南东西路转运副使,移本路宪,知南恩州
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八八有传。
诗一首。
侯晋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韶州曲江人字德昭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程乡
苏轼兄弟往还款密,家藏二人墨帖甚富。
与一帖,称其所示新论议论炳然,文亦温丽。
后知南恩州,期年而卒。
赈恤穷寡,礼待英贤,士民思之。
全宋文·卷二六三四
侯晋升字德昭曲江(今广东曲江)人。
元丰八年进士
程乡高要
东坡兄弟往还款密,家藏二苏墨帖甚富。
元符中尝上疏言事。
后知南恩州,赈恤穷寡,礼待英豪,期年而卒,士民思之。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道光肇庆府志》卷二一,《广东文徵》改编本卷三。
古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梅州人字仲通
哲宗绍圣间进士
琼州教授,洞民多遣子弟受教。
会黎人反,奉檄招谕,皆降服。
擢守潮州,有惠政。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古革字逢时一字仲通,本惠州河源(今广东河源)人,徙居梅州
程乡(今广东梅县)人。
成之之孙。
绍圣四年进士,调琼州教授,蛮洞多遣子弟受教。
会黎人叛,郡檄入洞招谕,蛮俗素敬,皆降。
擢守潮州,有惠政。
又曾知新州端州
见《万姓统谱》卷七八,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三一、四四,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
刘允北宋 ? — 11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潮州海阳人字厚中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初为循州户曹,改知程乡
岁旱,州督租如故,力争,得免。
权知化州,吴川盐户有蓄戎器而被定盗罪者,为辨其冤,全活五十余人。
后除新、循二州不赴,卒于家。
全宋诗
刘允(?
~一一二五),字厚中潮州海阳(今广东潮安)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初任循州户曹,改知程乡县,权知化州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知循州,遽乞致仕。
七年春丁母忧感疾,于四月四日卒,传说身后为开元宫主。
事见《夷坚甲志》卷一四,清雍正海阳县志》卷七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粤诗·卷二五
刘允(?
— 一一二五),字厚中
海阳(今潮州)人。
宋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初任循州户曹,改知程乡县,权知化州
后除新、循二州,皆不赴,致仕。
宋徽宗宣和七年卒。
有《刘厚中文集》,已佚。
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卷七、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诗十二首。
蔡佃
全宋文·卷三○五九
蔡佃字耕道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襄孙。
与弟伸、胄入太学,俱有声,时称「三蔡」。
崇宁二年进士,廷试唱名第一,蔡京抑为第二。
后星变,上疏极论宰相非其人,宜黜之以应天变,坐责监温州酒税。
政和中,历提举淮南西路常平,迁直秘阁提点两浙路刑狱。
宣和初,为集英殿修撰,知秦州,进直龙图阁、知亳州,至徽猷阁待制
靖康元年,臣僚论其为蔡京近属,谪筠州居住,移梅州
见《宋史》卷三二○《蔡襄传》,《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一、三二、三三、职官六九之二四、二六,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八、一八一。
游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
徽宗重和元年进士
历知潮阳县,值梅州徭人起兵,特除知州,徭人遂敛迹遁去。
后知象州,卒。
赖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汀州清流人字冕仲
高宗绍兴五年进士
程乡,画策捕盗,境内悉平。
镇南军节度推官,改京秩。
官终清远军节度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