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杨兴宗南宋
全宋诗
杨兴宗字似之长溪(今福建霞浦)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淳熙三山》卷二九),授铅山簿。
孝宗初为武学博士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除秘书省正字次年,迁校书郎
八年,出知处州(《南宋馆阁》卷八)。
历知温州严州
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罢荆湖南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三九)。
有《自观文集》,已佚。
明嘉靖福宁州志》卷一一有传。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杨兴宗字似之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
少师郑樵,后从学林光朝
绍兴三十年进士第,授铅山簿。
孝宗时武学博士
历官校书郎司勋郎
乾道八年出知处州,大有政声。
继知温州,改严州
仕终湖广提举
著有《自观文集》。
见《南宋馆阁》卷八,《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
余绍祖南宋
全宋文·卷五○一二
余绍祖字光裔洪州奉新(今江西奉新)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授潭州推官
历知庐陵县
淳熙末通判江陵府
秩满,擢知归州,命下,以疾终。
见《夷坚志》甲卷六,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
廖凝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衡山人字熙绩
少隐居南岳,时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冠绝一时。
南唐李璟习其名,数聘之,初不赴诏,后出为彭泽,慕陶渊明为人,旋弃官归衡山
久之,复起为连州刺史,未几,复归山。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熙绩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一说为廖匡图弟。
家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遂举族奔湖南,隐于衡岳
楚马希范时,尝任从事
楚亡,遂至金陵,任南唐水部员外郎
建昌,迁江州团练副使
曾为彭泽,后归衡山,复起为连州刺史,唯不知事在何时。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善吟讽,10岁即赋《咏棋》诗,为人所称。
又尝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一时诗人尽推服。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廖凝诗集》7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6。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7。
廖匡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字赞禹
廖爽子。
仕楚。
善文辞,授江南观察判官
马希范时选为天策府学士
居数年,卒官。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其名又有作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
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
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
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
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
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董康嗣南宋 1134 — 1200
全宋文·卷五八○○
董康嗣(一一三四——一二○○)字子宁,本贯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居绍兴府诸暨县(今浙江诸暨)
历官通仕郎从事、监潭州南岳庙岳州平江县,授文林郎
丁母忧,服除,授隆兴府右司理、应办金国人使。
承直郎南剑州军事推官
后知建宁府瓯宁县通判沅州,终判筠州
庆元六年卒,年六十七。
董汶所作《墓志》(拓片,见《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十一期)。
博尔辉清初 ?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
天聪崇德间,从太宗攻战,自护军校升至参领
入关后,攻至长沙
顺治五年,以护军统领议政大臣,附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死,以“动摇国事、蛊惑人心”罪被杀。
张文虎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四六
张文虎字炳叟福州宁德(今福建宁德)人。
淳祐元年进士第
咸淳中迪功郎潭州合同茶场
见《淳熙三山》卷三二。
赵与椯南宋
简介
开庆元年(1259)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景定元年(1260)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景定元年(1260)衡州知州,duo3。
陆藻北宋 ? — 1127
全宋诗
陆藻(?
~一一二七),字惇礼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
大观中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知潭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四四)。
八年,为嘉王府学官(同上书帝系二之二一)。
宣和初泉州(《淳熙三山》卷二七),六年(一一二四),知福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钦宗靖康初坐避事夺职,后复徽猷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高宗建炎元年卒(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卷一○)。
洪彦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乐平人,徙鄱阳字仲达
神宗元丰间进士
广西提举常平
徽宗时殿中侍御史,论蔡京朋奸误国,又论何执中吕惠卿张商英等,皆条摭其过,不为隐避。
给事中,出知滁州吉州
卒年六十三。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
进士及第,调常熟,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擢提举广南西路常平
御史中丞石公弼荐,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任言责五年,多所弹劾,不为回隐,迁给事中
政和四年罢,以集贤殿修撰出知滁州
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
久之,知潭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宋史》卷三四八本传。
竺法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不知何许人。
性敏慧。
律学
尤长于法华。
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好女子。
来求授戒。
舍所居为寺。
以奉之。
后还剡之岘山
茅茨涧饮。
学者凑焉。
鲁国孔淳之
每盘游信宿不去。
神思颀豁。
叹曰。
𥾝想尘外三十年矣。
恨相得之晚。
注法华义四卷。
殁于山中。
竺法乘
未详何人。
少入道以戒节见称。
加又敏而好学。
笃志经记而尤长法华一教。
尝游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夫人。
诣崇请戒。
舍所住山以为寺。
崇居之少时。
化洽湘土。
后还剡之岘山
茅庵涧饮取欣禅慧。
东瓯学者竞往凑焉。
与隐士鲁国孔淳之相遇。
每盘游极日。
辄信宿妄归。
披袊顿契。
自以为得意之交也。
崇乃叹曰。
缅想人外三十馀年。
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
淳之别游。
崇咏曰。
皓然之气犹在心目。
山林之士往而不反。
其若人之谓乎。
崇后卒于山中。
著法华义疏四卷云。
时剡东仰山复有释道宝者。
本姓王
琅琊人
丞相道之弟。
弱年信悟避世辞荣。
亲旧谏止莫之能制。
香汤澡浴将就下发。
乃咏曰。
安知万里水。
初发滥觞时。
后以学行显焉。
丁锐义晚清 1821 — 18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858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伯冕一字篁村
咸丰年间募兵千人,号义字营,从胡林翼镇压太平军
官至盐运司运同
后从李续宾
三河镇败时战死。
马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岐州扶风人
初为湖南判官,发属令赃罪千万,令之子因权幸诬奏监察御史窦参白彝无罪。
后佐曹王皋,以正直强干闻。
胡毋辅之西晋 269 — 3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269—318 【介绍】: 西晋泰山奉高人字彦国
嗜酒任达,与王澄王敦庾敱号为四友
试守繁昌,节酒自励,有能名。
尚书郎
豫讨齐王司马同,赐爵阴平男。
为乐安太守,昼夜酣饮,不视郡事。
渡江避乱,晋元帝命为湘州刺史
寻卒。
落魄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姓张
传售鼠药于梓州
狱吏王昌寓买其药归,鼠食之,皆生翼飞去。
昌寓入泸,又遇仙。
仙乃易药饵之,授以道术,取马令乘以归。
至家,马化龙昌寓后遂仙去。
唐恪北宋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杭州钱塘人字钦叟
哲宗元祐九年以荫登第。
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
徽宗时起居舍人,言河北边备废弛,宜及时整治,命为河北都转运使
沧州,治水有方,城赖以全。
召拜户部侍郎,复治京师暴水以平。
宣和初,忤宰臣王黼,贬知滁州,又历杭州
钦宗靖康初,拜相,主和议,止诸道勤王兵。
及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被劾罢相。
汴京失陷,被逼书名推戴张□昌,遂服药自尽。
全宋诗
唐恪(?
~一一二七),字钦叟馀杭(今属浙江)人(《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澹山岩题名》)。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浙江通志》卷一二四),调郴县
榆次
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
徽宗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迁起居舍人
未几,命为河北都转运使
出入中外,历知梓州沧州扬州滁州潭州杭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进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金人入汴,主和议,割三镇,止诸道勤王兵勿前,为御史所劾,罢相。
靖康二年,金人逼立张邦昌署名,仰药而死。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四一
唐恪(?
——一一二七),字钦叟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以荫登第,调,知榆次,累官江东转运判官
大观中,招纳夷人称职,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
迎辽使还言事,命为都转运使、加集贤殿修撰,迕中贵人,降知梓州
沧州,进龙图阁待制、知扬州
召拜户部侍郎宣和初,迁尚书
王黼所陷,罢知滁州
宣和五年召为吏部尚书,徙户部,请外,得知杭州
靖康初,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但无济时大略。
次年二月京城失守,金人逼百官立张邦昌,既书名推戴,仰药而死。
著有《古今广说》及文集等。
见《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本传及《艺文志》五、《艺文志》七。
赵偲北宋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宗室。
神宗第十四子,徽宗弟。
初授武成军节度使、祁国公
徽宗朝累封越王
钦宗靖康元年,迁太师,授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真定
次年,与兄俣同为徐秉哲逼送金营,北行至韩州而卒。
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赵偲(一○八三——一一二七),神宗第十二子。
元祐初武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祁国公
绍圣中武安军进封永宁郡王
元符二年出閤,进封睦王
徽宗朝历太保太尉太傅进封定王邓王越王
靖康元年永兴、成德等军,迁太师雍州真定
明年,金人来取宗室,韩州而薨。
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四七,《宋史》卷二四六有传。
潘慈明南宋
简介
乾道七年(1171)秘书丞
淳熙元年(1174)荆湖南路转运副使
淳熙元年(1174)江州知州
李乾德明末 ?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西充人字雨然
崇祯四年进士,历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改湖南,转徙衡永。
南明永历时兵部侍郎巡抚川南,以措置失当为蜀人所恶。
后为刘文秀所杀。
维基
李乾德(?
—1651年),号雨然四川西充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时官至湖南巡抚
永历时,擢兵部侍郎巡抚川南
兵败自杀。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
户部观政六年中书舍人九年顺天府同考。
十二年考选,授工部都水司主事,调兵部车驾司主事,再调职方司,十三年职方司员外郎
崇祯十六年(1643年)
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郧阳,未赴,即改巡抚湖广
当时正值张献忠肆虐湖广武昌已陷。
李乾德连丢岳州长沙衡州永州,直到张献忠转战四川李乾德放收复失地,因此贬官,前往督师王应熊军前效力。
永历帝即位后,擢乾德兵部侍郎巡抚川南
乾德,其故乡已陷,父亲亦遇难,李乾德说服将领袁韬攻佛图关,收复重庆,又据嘉定
永历四年(1650),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孙可望刘文秀云南至,擒袁韬,陷嘉定李乾德与家人及其弟御史李升德,一同赴水自杀。
明史》有传。
赵希訜南宋
简介
宝祐六年(1258)抚州知州
开庆元年(1259)信州知州
景定三年(1262)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景定三年(1262)衡州知州,b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