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吴之联
人物简介
吴之联字一蜚号柳村雍正时无为人,著《南楼诗集》。
李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无为人字景阳
正统元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有直声。
福建参议,谕降汀州民变首领
江西左参政抚治有方。
历两藩,俱著声绩。
主要活动
  • 1436年,进士
江有源
维基
江有源字进卿直隶太仓卫官籍,庐州府无为州人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应天府乡试第十三名。
万历八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
四川南充县知县十五年选授南京河南道御史十二月回避本贯,改北道御史
主要活动
  • 158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陆宝书
人物简介
陆宝书字闻一号丹箴无为人,乾隆贡生
汪衡
人物简介
汪衡字嵩邻无为人雍正庚戌进士,官松江府教授
主要活动
  • 1730年,进士
施山明 1477 — ?
维基
施山(1477年—?
),字镇卿号龙湖浙江处州府缙云县人,军籍。
浙江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第三甲第六十七名进士
大理寺观政嘉靖四年(1525年)十月选授广西道试监察御史,六年巡按贵州十二年四月考察,左迁无为州判官
历升永平府推官松江府同知广西按察司佥事,二十二年十二月考察去职。
主要活动
  • 152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蒋如荃
人物简介
蒋如荃字芳荪号石樵无为人雍正壬子举人,著《醉吟草》。
陆品
人物简介
陆品字居一号士岩无为人,明遗民,著《放言集》。
卢泮
维基
卢,字□文直隶庐州府无为州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九十八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登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进士
主要活动
  • 158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延祺
人物简介
张延祺字吉士号受庵无为人雍正十年举人
著《两铭轩诗草》。
周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府无为人字克逊
洪武中刘基荐任给事中
永乐中两度出使西域,被拘,徙荒野中,濒死不屈。
终使其国人随之入京朝贡。
有《重使古剌集》。
李柄南宋 1136 — 1177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李柄(一一三六——一一七七)字子权徐州丰县(今江苏丰县)人。
乾道元年右承奉郎明州鄞县
历知无为军舒州
淳熙四年卒,年四十二。
见《景定建康》卷四九《李处全传》。
王世钫明末
维基
王世钫字希声号茹斋浙江金华府永康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浙江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进士刑部观政八年南直隶庐州府无为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63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薛绍南宋 1139 — 12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212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承之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历知鄱阳宜春二县,有能政。
通判无为军,摄和州,积宽剩籴米十万余,岁饥而民赖以无死。
擢知真州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就迁提刑
官至太常少卿
全宋文·卷六一八四
薛绍(一一三九——一二一二)字承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乾道二年进士第,授台州推官
历知鄱阳宜春县,判无为军,知真州
户部郎淮东总领,迁太府少卿
召为太常少卿,累秩中奉大夫
嘉定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四。
叶适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水心先生文集》卷一九)。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 1198年-1199年,两浙西路苏州平江府(江苏省苏州市),两浙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8年-1199年,江南东路池州(安徽省贵池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9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市),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99年-1200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
  • 1199年-1200年,淮南东路真州(仪征市),真州知州
  • 1199年-1202年,淮南东路楚州(江苏省淮安市),淮东总领军马钱粮
  • 1200年-120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202年-120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202年-1204年,淮南西路和州(和县),和州知州
葛遇朝明至南明
维基
葛遇朝(?
—17世纪),字鼎如庐州府无为州巢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葛遇朝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次年(1634年)进士崇祯九年担任莒州知州,上任后立刻草拟十多条规条,遇上旱灾时捐俸助赈,救活不少居民众;听讼公正明决,有神君之称。
之后调往澧州分校考场得人心,升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后很快因病辞官归乡。
他年轻时对待父母孝顺,兄长遇明在崇祯八年(1635年)在家乡骂贼而死,他入朝后礼部获准抚恤。
南明年间葛遇朝张弘弼吴国斗雍鸣鸾、赵明远许承钦任弘震、区志远、秦堈夏时泰曹玑陆禹思、张大章、何应璜方岳朝、周宪申蔡元宸、陈宗大赵翼心、盛黄、周伯瑞张永禧、刘世斗、侯鼎铉、傅如汤、张鼎隅、赵悦心、王泰际、章甫、徐懋贤、倪元善一同在户部共事,担任浙江司郎中,不久投降清朝。
再次回乡后他谢绝请谒,尽力协助他人,著有《春秋几鉴》、《卓观堂诗文》等作品,八十岁时去世。
儿子兆熙是岁贡,担任常州府训导
主要活动
  • 163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汤鼎明 1406 — 14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府无为州人字玉铉
宣德五年进士
吏科给事中
宣德末,尝奉使交趾,说劝使归还侵地并贡方物。
正统间通政
维基
汤鼎(1406年—1452年)南直隶庐州府无为州(今安徽省无为县)人。
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九名同进士出身
正统元年(1436年)吏科给事中八年(1443年)通政使司右参议十四年(1449年)通政使司右通政景泰三年(1452年)擢为通政正使,卒于任。
主要活动
  • 143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蔺南宋 ?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1 【介绍】: 无为军庐江人字谦仲号轩山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监察御史礼部尚书,进参知政事
光宗立,迁知枢密院事参政,拜枢密使
鲠直敢言,所论时政得失,皆切中要害。
因嫉恶太甚,同僚多忌之。
宁宗庆元中台臣论劾罢官,奉祠归里。
卒谥献肃
有《轩山集》。
全宋诗
王蔺(?
~一二一四),字谦仲号轩山居士庐江无为(今属安徽)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武学谕,擢枢密院编修官,除宗正丞
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奏对称旨,除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二五)。
崇政殿说书
累迁中书舍人侍读吏部侍郎丁母忧去。
十四年,知隆兴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六)。
十六年,进参知政事(《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
光宗即位,除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绍熙元年(一一九○)枢密使,旋罢。
起帅江陵
宁宗即位,改帅湖南
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八)。
嘉定七年卒。
有《轩山集》,已佚。
事见《清献》卷一九《王蔺传》,《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王蔺字谦仲号轩山无为军庐江(今安徽庐江)人。
乾道五年进士,为上饶主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
枢密院编修官,徙宗正丞,迁起居舍人,除礼部侍郎吏部
淳熙十六年,进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次年枢密使
梗直敢言,遇事力争,然嫉恶太甚,同列多忌之。
御史中丞何澹论之,罢政提举洞霄宫
绍熙四年起知江陵府,移潭州
奉祠,卒于家,谥献肃
著有《轩山集》。
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一九,杜范王蔺传》(《清献》卷一九),《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179年-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院编修官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寺丞
  • 1181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183年-118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
  • 1185年-118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舍人
  • 1185年-118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87年-1188年,江南西路隆兴府(南昌),隆兴府知府兼安抚使,11月24日知隆兴府
  • 1188年-118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尚书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参政,1190年7月除枢密使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使,1190年7月除枢密使
  • 1193年-1194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95年-1197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1197年4月放罢
皇甫选北宋
全宋文·卷二六七
皇甫选无为军庐江(今安徽庐江)人。
至道元年大理寺丞咸平三年责授南剑州团练副使
景德间殿中丞太常博士
大中祥符三年两浙提点刑狱六年越州八年四月替。
又曾知苏州亳州
著有《何亮本书注》三卷。
事迹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八二、食货七之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七三,《武夷新集》卷五,《苏学士》卷一六,《会稽》卷二,《宋史》卷二○五《艺文志》四。
主要活动
  • 999年-10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1000年1月1日为剑州团练副使
  • 1004年-1008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
  • 1006年-1007年,两浙路苏州(苏州),苏州知州
  • 1007年-1010年,两浙路越州(绍兴市),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13年-1015年,两浙路越州(绍兴),越州知州
左彦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宣州泾县人
孝宗淳熙间进士
广平,历知仁和江阴二县,转通判无为军,所至有能声。
除知平江府,转京兆尹
主要活动
  • 孝宗淳熙间,进士
包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子沐
嘉靖元年举人
苏州府通判
织造中贵怙势傲睨,独长揖不屈,裁革额外取索殆尽。
遭诬陷,谪无为州同知
寻升漳州府同知
漳濒海多盗薮,长吏常置不问,设计侦查,致捕系过严,因而夺职。
为文奇诡雄俊,自成一家言。
有《白厓集》。
字子木号白崖
少有异才,以举人授判苏州
时中贵人督织造,凡郡属俱庭谒,子木独长揖不屈,且数裁之,遂为所诬奏,谪同知无为州,迁同知漳州府,罢归。
为诗文奇轶自喜,余觅其白厓集未得,俟异日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