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张氲唐 653 — 74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3—745 一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
道士
曾隐洞中15年,熟读仙书秘典、九经百氏。
后历游名山,善金丹、易形之术。
武后圣历间被召,不赴。
后居洛阳李峤家中13年。
玄宗开元七年(719)召见于湛露殿,不久,仍听其归山。
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七。
著有《高士传》10卷、《神仙记》20卷、《阿东记》30卷等,皆不存。
全唐诗》存诗3首。
韩望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一
韩望真宗时人。
景德二年太学进士甲科,授将仕郎、知晋州神山县事。
大中祥符元年任满赴调。
见所撰《庆唐观碑铭》。
释义青北宋 1032 — 1083
全宋诗
释义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齐地人。
原下十世。
七岁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
入洛听《华严》五年,弃去。
游至浮山,从圆鉴远禅师悟旨,得续太阳正脉。
初住白云山海会寺,后移住投子山
神宗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二。
有《空谷集》。
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七。
 释义青诗,据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所收《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为底,原书为六卷。
另辑得《五位颂》一首,附于卷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83 【介绍】: 僧。
青社人
俗姓李
聪颖好学,十五岁试《法华经》得度。
浮山圆鉴参悟佛旨,嗣续太阳正脉。
初住海会,次迁投子山胜因院。
禅师名义青
杜人
李氏子也。
七龄颖异。
妙相寺出家。
十五试法华经。
得度为大僧。
其师使习百法论。
叹曰。
三祗涂远。
自困何益哉。
入洛中听华严五年。
反观文字。
一切如肉受串。
处处同其义味。
尝讲至诸林(或作楮林)菩萨偈曰。
即心自性。
忽猛省曰。
法离文字。
宁可讲乎。
即弃去游方。
浮山
圆鉴远禅师退席。
居会圣岩。
远梦得俊鹰畜之。
既觉而适至。
远以为吉徵。
加意延礼之。
留止三年。
远问曰。
外道问佛。
不问有言。
不问无言时如何。
世尊默然。
汝如何会。
拟进语。
远蓦以手掩其口。
于是开悟。
拜起。
远曰。
汝妙悟元机耶。
对曰。
设有妙悟。
也须吐却。
时有资侍者在旁曰。
华严今日。
如病得汗。
回顾曰。
合取狗口。
汝更忉忉。
我即便呕。
服勤又三年。
圆鉴以大阳皮履布直裰付之曰。
代吾续洞上之风。
吾住世非久。
善自护持。
无留此间。
遂辞出山。
阅大藏于庐山慧日寺
熙宁六年龙舒
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
计其得法之岁。
至此适几十年。
八年移住投子山
道望日远禅者日增。
潜通暗證者比比有之。
异苗翻茂。
果符前谶。
平生不畜长物。
弊衲楮衾而已。
初开山慈济有记曰。
吾塔若红。
是吾再来。
人偶修饰其塔。
作玛瑙色。
未几而领院事
山中素无水。
众每以为病。
忽有泉出山石间。
甘凉清洁。
郡守贺公
名为再来泉。
元丰六年四月末。
示微疾。
以书辞郡官诸檀越。
五月四日
盥沐升座。
别众罢。
写偈曰。
两处住持无可助道。
珍重诸人不须寻讨。
遂泊然而化。
阇维收舍利灵骨。
闰六月
塔于寺之西北。
三峰庵之后。
阅世五十有二。
坐三十有七
无为子杨杰
为赞其像曰。
一只履。
两牛皮。
金乌啼处木鸡飞。
半夜卖油翁发笑。
白头生得黑头儿(一本云。
黑头生得白头儿)。
有得法上首一。
道楷禅师
卫京北宋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卫京安利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绍圣中假馆浮山县玉兔寺
释祖演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祖演僧,元符间安徽桐城县浮山华严寺
郭用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阳人字仲正
世宗大定七年进士
浮山主簿陕州录事
工诗。
有《寂照居士集》。
暴昭明 ?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山西浮山人
洪武中国子生大理寺司务,累迁刑部尚书
建文时,充北平采访使,得燕王朱棣不法状,密以闻,请预为备。
燕兵起后,掌平燕布政司事,驻真定
以兵败召回。
朱棣南京,被执不屈,磔死。
韩永明 ?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陕西西安人,一作山西浮山人
建文时给事中
状貌魁伟,每慷慨论兵事。
燕师入,欲官之,抗辞不屈死。
李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浮山人
洪武中用荐出仕,历吏部侍郎,拜尚书
定内外封赠荫叙之典,后垂为一代令甲。
太祖甚委任之,以劳卒于官。
陈孜明 1439 — ?
维基
陈孜(1439年—?
),字勉学山西平阳府浮山县人,军籍。
进士出身
山西乡试第四名。
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七名。
王纶明 1455 — 1511
维基
王纶(1455年—1511年)字大经号渐斋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河南濮阳县)人,进士出身
成化十九年1484年)癸卯顺天乡试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进士
常熟县知县,调山西浮山县,因丁忧去任。
服阙,历徽州府通判,官至沁州知州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五十七。
释本智明 ? — 160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本智字慧光
姓李氏,曲静人也。
先世居金陵,后徙滇南。
生而倜傥,夐然自远,隐有出尘之志。
曲城之阳有朗目山,白斋出家居此。
年十二住 依之,遂薙发为驱乌。
后行脚遇黄道月舍人,与语相得,为更其号曰“朗目”。
白斋以《华严》为业,多所熏发,即从事焉。
年十九,受具。
白斋将寂,请益,乃瞿然曰:“是恶知不旦暮为人婿也。
”因发愤,决志操方,北游中原,遍𠪾名山,足迹半天下。
南北法门,若伏牛之大方、印宗南岳之无尽,庐山之大安,蓟门遍融月心,皆一时教禅师匠,咸及其门,经炉冶钳锤。
故若若教,得其指归,但于参究己躬,恐未悟彻,乃立禅一十二年,始得心光透露,由是机辩自在。
发迹北游,过六安,刘公为新中峰华严兰若居之,未几去。
白下给谏宇淳钟公颇研内典,然多才傲物,素少沙门,无撄其锋者。
一日至天界问主者,曰:“善世法门,可有禅者否?
”主者推出见,便尔请问:“天界寺还在心内、心外?
曰:“寺且置,借问尔以何者当作心?
”给谏默然。
曰:“莫道天界,即三千诸佛,只在山僧拂子头上。
”钟良久作礼,退然心服,始知法门有人。
陶公允宜比部时,即与莫逆,及左迁庐州别驾,署篆六安,创“镜心精舍”以待,未暇及也。
皖之东九十里曰“浮山”,昔远师与欧阳公说法处,有华严道场古刹,为一阐提所破废。
吴太史观我,每慨之,欲兴而未能也。
淝水,飘然一锡而来,太史一见,与语相印契,再拜而启曰:“浮度固为九带宗乘,近为古亭演化地。
华严道场,即重竖刹竿也。
今为有力者负之以趋,其如兹山何!
古亭为滇南人,师岂其后身适来,胡不理前愿耶?
”智闻而愕然曰:“予少时每对古亭肉身,瞻恋无已,抑闻开法浮度,不知即此山也。
”因思华严乃出家本始,皆若宿契,遂欣然许之。
于是祷于护法神,遂戛然而去,太史犹未知所向也。
淮阴沁水刘中丞东星建节于淮,夙慕方外友,邂逅于龙兴寺,睹其机警,喜惬素心,乃馆之公舍。
暇与语,间 (问,閒)及浮度因缘,刘公忻然曰:“此弹指之力耳。
”即檄下郡邑,令一行阐提慑伏,尽归侵地。
百五十年之废坠,一言而兴之,岂非愿力耶。
寺既复,乃北入京师,会神庙为慈圣皇太后敕颁印施大藏尊经,乃奉玺书,持大藏归浮山
戊戌,讫壬寅,五年之间,而浮山华严寺,巍然如从地涌出,宝光瑞色,照耀人寰,非有夙因,孰能致此。
丛林就绪,即付其徒。
闻刘公薨,感其谊好,走沁水吊焉。
沈王为佛法金汤,闻入国,欲致一见。
乃语使者曰:“久向贤王深心,外护法门,若以世法相见,则不敢辱王之明德。
使者覆,王曰:“愿闻法要。
”诘朝,王坐中殿,延之入,智长揖问王曰:“喜哉,世主!
富有国土,贵无等伦,作何胜因,感斯妙果?
”王曰:“从三宝修来。
曰:“若然,因何见僧不礼,生大我慢。
”王悚然下座,请入存心殿,爇香成礼,请问法要。
因言《华严梵行品》云:“身语意业,佛法僧宝,俱非梵行,毕竟何者是梵行?
曰:“一切俱非处,正是清净梵行。
王闻之喜,遂执弟子礼。
所供种种,独受一紫伽黎,及水晶念珠,留镇浮度山门。
王亦竟为华严檀越。
乙巳冬,慈圣圣母周三百六十甲子,建法会于都南之广慈,懿旨请讲《楞严》,未及二轴,忽告众曰:“生死去来,皆目眚所见耳,吾行矣。
”华藏庄严,吾所图也,今归矣。
踞座端然而逝,时万历乙巳十二月二十四日也。
讣闻,圣母悼恤,赐金造塔,返灵骨于浮度妙高峰之南麓,从其志也。
吴太史观我为之铭,有云:“古座归路为来路,远录宗乘入教来。
”皆实录也。
释法铠明 1561 — 1621年12月13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法铠字忍之亦号澹居姓赵氏江阴人也。
世称巨族,母梦僧趺坐于堂上而生,故幼性颖悟,知有夙慧,长习举子业,才名奕奕,乃尘视世荣,志性命之学。
父母方为聘室,愀然不乐。
父卒,乃杖策孤游,登太和山,遇羽士授长生之术,过武昌遇讲良知学者,皆掉头弃去。
一日入僧舍,见《金刚经》,读至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忽有省,乃曰:“是吾所归也。
”还过浮山,坐三曲洞,沥血写《孝经》。
癸巳,游皖城达观禅师过江上,往参,再谒乃见,求度未许。
达登马祖庵,阮自华至。
达夜梦披白铠人侍其侧,及见著白衣恳求剃度,达许之,因命今名。
薙发受具,时年三十有三。
未几,入天目,诛茅于分经台,吊影藏修,单提向上,蔬食不糁,敝衣露肘,每降妄心,燃香爇臂,如是者三载,大有开发。
石帆岳公入山,见蓬首垢面,腰镰采薪,因太息曰:“真道人也。
”久之下天目,复过宣城,掩关于西乐。
乃习重负肩,试经行,以苦箸骨调昏睡,其道益进。
后出关行脚,至匡庐,每过丛林,坐廊下,忽焉达旦。
辛丑,至都门,省达于慈寿。
初入室便问生死大事,愿师指示。
达即痛棒,如是者再。
一日又问:“永嘉云:了得业障本来空。
只如师子尊者,二祖、肇公等是了得也未?
”声未绝,达连捧之。
猛省,但点首而已,自是见地隐密。
壬寅秋,南还入浮山会圣岩,乃宋远录公欧阳六一因棋说法处,久为俗业。
皖城澹宇阮公谋复之,请以居,重新远公塔。
沥血书《梵网经》,日课《金刚般若》为母寿。
戊申,应太史观我吴公请,住持浮山华严寺,居常以本分为念,四方衲子至者唯示直捷处。
乃集诸祖入道缘梓之。
初,达刻大藏,以双径寂照为刻场,后灵龛亦归之。
欲满其愿,遂往。
庚戌至山,见雾湿浓浓,宜求爽垲。
下有化城故址,为宋佛日宣禅师道场。
太史具区冯公议修复为藏版处。
简得手札,示左方伯本如吴公为按址画界,夺诸豪右,仍为佛地,又赎临安太平寺田百亩以资供赡,于是藏事有归。
甲寅吴公开府于蜀,以刻藏因缘往议之,遂登峨嵋礼普贤。
乙卯春,同直指若谷徐公出蜀。
是年秋,还径山,颇疲于津梁。
辛酉 秋七月,遍辞诸檀越,过白门以藏事托本如吴公
冬十月,归双径。
一日倚杖立堂下,顾谓众曰:羚羊挂角,不出十二。
众罔测。
至晚,爇香礼佛,沐浴更衣,趺坐默然,至旦忽脱去。
天启辛酉十二月十三日也。
寿六十有一,腊二十有八。
弟子元亮具状,走匡山憨山为之塔铭。
释音可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音可字元白姓邓氏武冈人
年二十,谒颛愚衡,遂祝发,学圆通法门。
参访博山、湛然、憨山、雪峤诸老,后谒天童密,多所咨叩,榰柱大法,人或忌之,翩然辞去。
江阴,黄子介请开堂,因溯江右,恢复泐潭祖庭,一鼎新之。
乃扫远祖塔,至浮山,四众请,弘法慧山二十馀年,重建佛刹,宗风烜赫。
居无何,退休舒城华盖山
复应安徽张抚军之请,住锡皖城清凉,撰集《圆通广忏》六十卷,镂版行世。
一日示微疾,委顺而化,塔于灊之天柱。
世寿七十六,僧夏五十六,著《语录》若干卷。
音尝栖黄山莲花峰庵中,有诗曰:“黄海青莲开万仞,天都犹下未为高。
予何直到青云上,乐道三年此结茅。
”其神识超旷,非久住黄山者弗能道也。
张道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浮山人,一作浑源人字水屋一字封紫号竹畦,又自号张风子骑驴公子
蔚州知州
曾骑驴走京师,后宦游维扬,左迁入,所至与名士觞咏。
工画山水秀润,脱尽窠臼。
画、书、诗称三绝。
有《水屋剩稿》。
张道渥字水屋浮山人
诸生,官霸州知州
有《水屋剩稿》。
张体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浮山人字确斋
刑部郎中
有《东游纪略》。
鄂山清 1772 — 1838
维基
鄂山(1772年—1838年)字润泉,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属正蓝旗蒙古满洲旗人),先祖世居蒙古科尔沁兀鲁特地方。
进士出身清朝刑部尚书
嘉庆元年,登丙辰进士
历官广东保昌知县山西浮山县知县甘肃会宁县知县皋兰县知县甘肃安西直隶州知州陕西邠州直隶州知州陕西同州府知府陕西西安府知府陕西督粮道河南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陕西布政使署)、兵部侍郎(坐衔)、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坐衔)、陕西巡抚、陕甘总督(陕西巡抚署理)、兵部尚书(坐衔)、右都御史(坐衔)、陕甘总督(陕西巡抚署理)、太子少保、陕甘总督(陕西巡抚署理)、四川总督成都将军(四川总督兼署)、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正蓝旗汉军都统
道光五年(1825)陕西巡抚,寻署陕甘总督
六年张格尔兴回疆之乱,清大兵进剿,受命筹备军需、粮饷。
事平,以办理得宜,赏头品顶带。
道光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四川总督
任内严格鸦片之禁,征讨少数民族起事,多有政绩。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十八日接替成格调任刑部尚书七月九日病故。
赠太子太保谥号庄勤
盖天佑
维基
盖天佑山西省平阳府浮山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7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