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孔子春秋鲁国 前552年10月21日 — 前480年4月5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
先世为宋贵族。
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
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
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
传曾整理《》、《》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
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
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
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子讳字仲尼
其先宋人,殷之后,避难奔鲁,为鲁人。
初仕季氏,为委吏乘田,定公以为中都宰、司空司寇
去职,遍游诸国,不遇。
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或云年七十二。
司马迁尊为至圣,今称「至圣先师
」赞《》,删《》、《》,正礼乐,作《春秋》《孝经》。
弟子纪录绪言为《论语》,皆在学官,唯《乐经》不传。
樊毅东汉
全后汉文·卷八十二
字仲德河南人
辟公府,除防东长、中都,迁弘农太守
李严蜀汉 ? — 2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4 【介绍】: 三国蜀南阳人字正方
后改名平
刘表曹操荆州时,入蜀依刘璋,为成都
刘备,率军投降,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累官尚书令
死,与诸葛亮共辅刘禅
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前将军
建兴九年出兵祁山以运粮不继,而呼退军,复卸其责,废为民。
后病卒。
全三国文·卷六十一
字正方南阳人后改名平
刘表时历诸郡县,终秭归
荆州,去事刘璋,为成都,后署护军
拒先主于绵竹,迎降,拜裨将军,历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加辅汉将军,征拜尚书令
先主病,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与丞相亮并受遗诏。
后主嗣位,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转前将军,迁骠骑将军
以罪废徙梓潼,后闻卒,发病死。
孙楚西晋 ? — 2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3 【介绍】: 西晋太原中都人字子荆
才藻艳拔,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迁著作郎
石苞骠骑军事。
恃才傲物,遂构嫌隙,致湮废积年。
扶风王司马骏旧好,起为参军
官终冯翊太守
全晋文·卷六十
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侍中资孙。
石苞镇东参军,迁著作佐郎为骠骑,复参军事
后为扶风王骏征西参军,转,迁卫军司马
惠帝初为冯翊太守
有《集》十二卷。
张敏西晋
全晋文·卷八十
太原中都人
咸宁中尚书郎,领秘书监太康初出为益州刺史
有集二卷。
孙盛东晋 302 — 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
孙楚孙。
年十岁,避难渡江。
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
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
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
嗜学,有良史才。
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
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
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
书遂两存。
卒年七十二。
孙绰东晋 314 — 3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4—371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今晋中榆次)人,字兴公
孙楚孙。
少以文称。
初居会稽,游放山水。
与许珣并为玄言诗人,亦能赋,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自谓掷地有金石声,为当时文士之冠。
名公之碑,必请为文。
著作佐郎,累迁廷尉卿,领著作。
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登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
孙统子。
少善名理。
官至尚书郎
尝注《老子》,行于世。
早卒。
孙放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齐庄
孙盛子。
幼聪慧。
年七、八岁,与父俱从庾亮猎。
曰:“君亦来邪?”应声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又问,“欲何齐?”曰:“齐庄周。
大奇之。
官终长沙王相。
孙潜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齐由
豫章太守
殷仲堪王国宝时,潜在郡中。
仲堪逼以为咨议参军,固辞不就。
以忧卒。
孙统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承公
孙楚孙。
幼南渡。
放诞不羁,善属文。
褚裒命为参军,不就,家于会稽
性好山水,求为,转任吴宁
不恤政事。
唯纵情游荡山水。
官终余姚
郭文恭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平遥人
太平县
年逾七十,父母丧亡。
乃居祖、父墓次,晨夕跪拜。
跣足负土,培祖、父二墓,寒暑竭力,积年不已。
见者莫不哀叹。
张伟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中都人字仲业小名翠螭
博通诸经,乡里受业者,常数百人。
太武帝时高允等俱被辟命,授中书博士,累迁中书侍郎、本国大中正
曾出使北凉、南朝宋,终官平东将军营州刺史
孙康南朝宋
全宋文·卷五十
太原中都人长沙太守放孙,元嘉中起部郎,迁征南长史,有集十卷。
孙诜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太原中都人字休群
少有学行,爱文,尤喜泉石。
会稽孔广齐名。
位至御史中丞
全宋文·卷五十六
字休群太原中都人大明中刘秀之安北咨议参军
泰始中太常丞,累迁至御史中丞
拓跋云北魏 447 — 4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481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和平五年封任城王
累任侍中、和龙镇大将中都大官
献文帝欲禅位于京兆王子推首谏止之。
后又攻柔然及镇压仇池氐。
出历雍州刺史,所在能留心政事,州民颂之。
卒于雍州
谥康
僧昙鸾北魏 476 — 54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或为
史失载姓氏。
世居五台
灵踪圣迹。
习于见闻。
年未志学。
即出家。
陶冶内外典籍。
研究四论佛性之指。
尝以大集经。
词义深密。
欲为注解。
所作将半。
而遽感气疾。
周行求医。
汾州秦陵之故墟。
登东门城。
仰见天门洞开。
六欲阶位。
上下重复。
由是疾愈。
将就前业。
念以为人命几何。
佛法无尽。
乃闻江南陶隐居
治长生久视之方。
苟得之。
以遂厥志。
诚未晚也。
大通中
南谒梁武皇帝于重云殿。
诏有司。
引峦从千迷道入。
时帝服僧伽黎。
著纳帽屏坐绳床殿隅。
峦至殿遥见。
意其必帝也。
然四顾略无几席。
独其中设一高座。
峦竟升而坐之。
竖佛性义焉。
遽三呼大檀越。
帝始前礼。
峦因顾之曰。
佛性义深。
今略标序。
有疑赐问。
帝即脱帽。
稍加质难。
且曰今日向晚。
明当见。
峦下座出。
所历诘曲。
馀二十门。
无少差谬。
帝叹讶以为此道虽老侍从
数往来者。
犹或误。
而其人才至。
便尔。
岂易欺哉。
翌日诏入太极殿帝降接听造隐居勾曲山中。
获仙方十卷。
遂东游海上。
路沮浙江波涛之险。
传者以有鲍郎子神。
灵甚。
祷之可济。
峦许为奏帝起祠宇。
神复现形谢。
及辞帝北归。
果如所许云。
菩提流支方阐化魏境。
峦悉出所获方。
示之曰。
吾佛法中。
亦有胜此者乎。
流支即授以观经。
且谓苟依以脩治。
当證无生。
况长生乎。
唾去其方。
弗一省览。
峦并举以投之火中。
俄居并州大寺
徙居汾洲北山石壁玄中寺
或聚徒介山
盖今所谓峦公岩者是也。
兴和四年终于平遥山寺。
寿六十有七。
终之日。
人咸见幡华幢盖。
香气乐音遍布。
其著述。
有调气论。
礼净土偈。
安乐集等。
行世。
自号玄简大士
释昙鸾
或为峦。
未详其氏。
雁门人
家近五台山
神迹灵怪逸于民听。
时未志学。
便往寻焉备觌遗踪。
心神欢悦便即出家。
内外经籍具陶文理。
而于四论佛性弥所穷研。
读大集经。
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
因而注解。
文言过半便感气疾。
权停笔功周行医疗。
行至汾川秦陵故墟。
入城东门上望青宵。
忽见天门洞开。
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
由斯疾瘉。
欲继前作。
顾而言曰。
命惟危脆不定其常。
本草诸经具明正治。
长年神仙往往间出。
心愿所指修习斯法。
果剋既已方崇佛教不亦善乎。
江南陶隐居者方术所归。
广博弘赡海内宗重。
遂往从之。
既达梁朝。
时大通中也。
乃通名云。
北国虏僧昙鸾故来奉谒。
时所司疑为细作。
推勘无有异词。
以事奏闻。
帝曰斯非觇国者。
可引入重云殿。
仍从千迷道。
帝先于殿隅却坐绳床。
衣以袈裟覆以纳帽。
至殿前顾望无承对者。
见有施张高座上安几拂正在殿中傍无馀座。
径往升之竖佛性义。
三命帝曰。
大檀越。
佛性义深。
略已标叙。
有疑赐问。
帝却纳帽便以数关往复。
因曰。
今日向晚明须见。
从座下仍前直出。
诘曲重沓二十馀门。
一无错误。
帝极叹讶曰。
此千迷道。
从来旧侍往还疑阻。
如何一度遂乃无迷。
明旦引入太极殿
帝降阶礼接。
问所由来。
曰。
欲学佛法限年命促减。
故来远造陶隐居求诸仙术。
帝曰。
此傲世遁隐者。
比屡徵不就任往造之。
寻致书通问。
陶乃答曰。
去月耳闻音声。
兹辰眼受文字。
将由顶礼岁积。
故使应真来仪。
正尔整拂藤蒲具陈花水。
端襟敛思伫耹警锡也。
及届山所接对欣然。
便以仙经十卷。
用酬远意。
还至浙江
有鲍郎子神者。
一鼓涌浪七日便止。
正值波初无由得度。
便往庙所以情祈告。
必如所请当为起庙。
须臾神即见形。
状如二十。
来告曰。
若欲度者明旦当得。
愿不食言。
及至明晨涛犹鼓怒。
才入船里帖然安静。
依期达帝具述由缘。
有敕为江神更起灵庙。
因即辞还魏境。
欲往名山依方修治。
行至洛下
逢中国三藏菩提留支。
往启曰。
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
留支唾地曰。
是何言欤。
非相比也。
此方何处有长生法。
纵得长年少时不死。
终更轮回三有耳。
即以观经授之曰。
此大仙方。
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
寻顶受。
所赍仙方并火焚之。
自行化他流靡弘广。
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
下敕令住并州大寺
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时往介山之阴。
聚徒蒸业。
今号鸾公岩是也。
魏兴和四年
因疾卒于平遥山寺。
春秋六十有七。
临至终日。
幡花幢盖高映院宇。
香气𤑫勃音声繁闹。
预登寺者并同瞩之。
以事上闻。
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
营建㙛塔并为立碑。
今并存焉。
神宇高远机变无方。
言晤不思动与事会。
调心练气对病识缘。
名满魏都。
用为方轨。
因出调气论。
又著作王邵。
随文注之。
又撰礼净土十二偈。
续龙树偈后。
又撰安乐集两卷等。
广流于世。
仍自号为有魏玄简大士云。
雁门人
家近五台山
神迹灵怪。
时未志学。
便往寻焉。
备觌遗踪。
心神欢悦。
便即出家。
读大乘经。
恨其词义深密。
难以开悟。
因而注解。
文言过半。
便感气疾。
停笔医疗。
行至汾州
秦陵故墟。
入城东门。
上望青霄。
忽见天门洞开。
六欲阶位。
上下重复。
历然齐睹。
由斯疾愈。
前作尅眼。
方崇佛教。
江南陶隐居者。
方术所归。
广博弘赡。
海内宗重。
遂往从之。
既达梁朝。
时大通中
通名云北国番僧昙鸾奉谒。
时所司疑为细作。
推勘无有异词。
以事奏闻。
帝曰斯非觇国者。
可引入重云殿。
仍从千迷道。
帝先于殿隅。
却坐绳床。
衣以袈裟。
覆以纳帽。
至殿前。
顾望无承对者。
见有施张高座。
上安几拂。
正在殿中。
傍无馀座。
径往升之。
竖佛性义。
三命帝曰。
大檀越。
佛性义深。
略已标叙。
有疑赐问。
帝却纳帽。
便以数关往复。
因曰今日向晚。
明须见。
从座下仍前直出。
诘曲重沓。
二十馀门。
一无错误。
帝极叹讶。
曰此千迷道。
从来旧时往还疑阻。
如何一度。
遂乃无迷。
明旦引入太极殿
帝降阶礼接。
问所由来。
曰。
欲学佛法。
恨年命促减。
故来远造陶隐居
求诸仙术。
帝曰此傲世遁隐者。
比屡徵不就。
任往造之。
寻致书通问。
及届山所。
接对欣然。
便以仙方十卷。
用酬远意。
还至浙江
有鲍郎子神者。
一鼓涌浪。
七日便止。
正值波初。
无由得渡。
便往庙所。
以情祈告。
必如所请。
当为起庙。
须臾神即见形。
曰。
若欲渡者。
明旦当得。
愿不食言。
及至明晨。
涛犹鼓怒。
才入船里。
帖然安静。
依期达帝。
具述由缘。
有敕为江神。
更起灵庙。
因即辞还魏境。
欲往名山。
依方修治。
行至洛下
逢中国三藏菩提留支。
往启曰。
佛法中。
颇有长生不死法。
胜此土仙经者乎。
留支唾地曰。
是何言欤。
非相比也。
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
纵得长年。
少时不死。
终更轮回三有耳。
即以观经授之曰。
此大仙方。
依之修行。
当得解脱生死也。
寻顶受。
所赍仙方。
并火烧之。
自行化他郡。
流靡弘广。
魏主重之。
号神鸾
兴和四年
因疾。
卒于平遥山寺。
司马子如东魏 488 — 551
全北齐文·卷三
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司空南阳王模八世孙。
魏孝昌中尔朱荣以为中军
武泰末,历司马,持节平南将军监前军,行建兴太守永安初,封平遥县,仍为大行台郎中,进爵为侯,行相州事,徵为金紫光禄大夫;建明初、兼尚书右仆射普泰中、为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阳平郡公,出为南岐州刺史中兴初献武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除左仆射兴和中,为北道行台,转尚书令武定中免,起行冀州事,别封野王县男
文宣授禅,别封须昌县公,除司空,免,寻拜太尉,卒赠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谥曰文明
张保洛北齐
全北齐文·卷六
保洛,代人,初从葛荣为领左右。
败,为氽朱荣统军,累迁扬烈将军奉车都尉,后隶神武为都督帐内,迁右将军中散大夫,除平南将军光禄大夫,加安东将军,封昌平县薄家城乡男;元象初、除西夏州刺史当州大都督封安武县伯,转行蔚州刺史;镇晋州文襄嗣事,以为左厢大都督,加征西将军,除梁州刺史文宣受禅,仍为刺史废帝初除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坐聚敛免官夺爵;及卒,追复本封。
僧昙韵隋末唐初 ? — 64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高阳人
史不详氏族。
始出家诵法华经。
尚馀二卷。
以俗境纷嚣。
遂遁入恒岳蒲吾山。
以终习焉。
有禅者诲之曰。
道在观心离念。
非独诵经所能得也。
承此语。
即遍游五台
孑然携影。
住北台木瓜寺。
馀二十载。
然地高气寒。
夜行尽坐。
思略昏散。
前所诵经顿忆不忘。
隋仁寿间
瓒禅师方业定。
雁门川中。
背负绳床。
随处燕嘿。
闻而往依之。
既而赴禅定之诏。
复居比干山。
又适南部
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于是静学。
覃被夷夏矣。
且其地戒法所未及。
有薙落阅三十年。
而为沙弥者。
至是咸获受具。
之功诚多。
贞观十六年
无疾端坐。
而终于西河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
自十九入山。
历六十年。
摄心无逸。
血气盛时身生蚤虱。
听其咂啮。
不忍弃捐。
虽土蚤之多。
毡席凝血。
亦曰我宿债合偿。
一弗除屏。
后于耳顺之年。
蚤虱并无。
此特血气衰耳。
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
何致尔。
尝谓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
而不为所挠。
又食于蛊家。
而匙抄其虫。
置之器底。
使不为害。
蛊主惧焉。
吾德何以及此。
又欲写法华经。
忽有善书者。
请为书之。
未旬浃而功毕。
方将䞋谢竟隐去。
因宝而藏之岩窟。
屡经𡨥乱。
馀物虏掠殆尽。
惟此经委弃林莽间。
箱襆已烂。
而卷帙如新。
平居勒苦。
老而愈励。
苟跏趺稍倦。
遽起礼佛。
其自率皆此类。
释昙韵
不详氏族。
高阳人
初厌世出家诵法华经有馀两卷。
时年十九仍投恒岳蒲吾山。
就彼虚静讫此经部。
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
常诵未即至道。
要在观心离念。
方契正道耳。
韵初承此告。
谨即受而行之。
专精念慧深具举舍。
又闻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
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
古来诸僧多入祈请。
有感见者具蒙示教。
元魏孝文
尝于中台置大布寺。
帝曾游止具奉圣仪
前种华园地方二顷。
夏中发艳状同铺锦。
光彩昱耀乱人心目。
如是嘉闻数发荡神悦耳。
遂举足栖焉。
遍游台岳备见灵相。
初停北台木瓜寺二十馀岁。
单身吊影处以瓦窑。
形覆弊衣地布草蓐。
食惟一受味不兼馀。
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
自外峰岭坦然遐净。
夜行昼。
坐思略昏情。
庆其晚逢也。
前所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
会隙历试一字无遗
乃更诵残文成其部帙。
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
结集定学背负绳床。
雁门川中若为业。
居山日久思展往怀。
闻风附道便从众。
一沐清化载仰光猷。
随依善友。
所谓全梵行也。
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
众失其主。
人各其诚散归林谷。
遂投于比干山。
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七众希向夷夏大同。
十善聿修缁素匡幸。
原此河滨无受戒法。
纵有志奉皆往太原
夷夏情乖人皆怯。
往致有沙弥三十其岁者。
化行即传斯教。
山城两众皆蒙具足。
唐运伊始兵接定阳
屡逢屯丧本业无毁。
以夜系昼摄心乖逸。
幽栖积久衣服故弊。
蚤虱聚结曾不弃捐。
任其𠲿啖寄以调伏。
曾以夏坐山饶土蚤。
既不屏除毡如血凝。
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
如此行施四十馀年。
岁居耳顺忽无蚤虱。
犹深自责曰。
计业不应即尽。
当履苦趣受其报耳。
又告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寄他房住。
素有壁虱不啖超公
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
又见在蛊家食饭。
匙接蛊精置于叠下。
而快食如故。
又不为患。
蛊主惧焉。
吾德不及
何为致此。
每年于春秋二时依佛名法。
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
尝愿写法华誓须洁净。
数年已来不能可办。
忽感书生无何而至。
告云。
善解抄经。
邀以法据。
并谓堪能。
遂乃安于石室立净书之。
旦入暮出深怪其行。
未盈一旬七轴俱了。
将以礼䞋目前不见。
及遭贼抄藏经岩窟。
世静往收。
乃委于林下。
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
斯感验奇异率此类也。
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
馀有众侣难嗣其踪。
每云。
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
若坐昏闷即起礼佛。
尝策四仪以道量据。
自见胜达鲜伦其德。
贞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矣自十九入山六十馀载。
不希名利不畜侍人。
不隶公籍不行己任。
凡有所述职。
皆推寄于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