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高善祥
维基
高善祥字紫川山西沁县人
同进士出身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进士,任山西太原府儒学教授
杨绎
维基
杨绎字同甫山西沁县人同进士出身
杨尤奇之子。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进士,任陕西盩厔县知县
许亦崧晚清 1822 — 1869
许亦崧字高甫宛平人
道光丁未进士历官沁州知州
有《壮学堂诗稿》。
维基
许亦崧(1822年—1869年)字鹤亭一字高甫顺天府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人。
同进士出身
许亦崧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中癸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张之万榜二甲进士,以即用知县签分山西,历任凤台、陵川县知县,调任太谷
其善于断案,后升任沁阳知州
过春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葆中号湘云
诸生
曾为新、旧《唐书》补遗纠误,未成而卒。
惠栋极称之。
又工诗。
享年仅二十九岁。
清诗别裁集
字湘云江南长洲人
诸生
人物简介
字葆中号湘云江苏吴县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末至高宗乾隆四十年之间在世。
年二十九岁。
诸生
好游山水。
工诗词,如雪冰桃,人醉梦。
有《湘云遗稿》二卷,传于世。
吴正
维基
吴正字圣功山西沁县人
同进士出身
毛麾
字牧达平阳人大定十六年举学行特赐进士出身授挍书郎入教宫掖历太常博士终于同知沁州军州事有平水集行于世
张孝挰
维基
张孝挰字隽升号木容山西沁县人进士出身
张孝扬之弟。
乾隆元年(1736年),登丙辰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任四川道御史
冯显宗明 1407 — ?
维基
冯显宗(1407年—?
),字□昌山西沁州武乡县人
进士出身
山西乡试第七名。
宣德五年(1430年)丁丑科会试第三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八名,授兵科给事中,改襄垣教谕
曾祖父冯世良
祖父冯康,湖广夷陵县判官
父亲冯翊陕西鄠县儒学训导
吴元扆北宋 962 — 10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11 【介绍】: 并州太原人字君华
吴廷祚第四子。
尚太宗女,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历知郓州河阳
淳化间秋霖河溢,元扆督工补塞,济民以饼饵、舟楫。
真宗时宁国军留后、知定州
累拜武胜军节度使,出知潞州,分领威胜七州军戎事。
官终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谥忠惠
全宋文·卷一九五
吴元扆(九六二——一○一一)字君华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廷祚第四子。
尚太宗第四女蔡国公主,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爱州刺史团练使,知郓州河阳,改鄯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知澶州定州
景德元年武胜军节度三年,出知潞州,后加检校太傅、知徐州
大中祥符四年卒,年五十,谥忠惠
宋史》卷二五七《吴廷祚传》有附传。
吕旦
维基
吕旦字寅伯南直隶昆山人进士
永乐四年(1406年)三甲一百零一名进士
进士后,其父吕昭沁州知州)留遗书详戒:“进士美官,然不能廉,终非吾子。
”其廉介正如父。
曾任工部主事,后升任河南佥事
郑节
维基
郑节字介甫山西沁州人,河南汝宁府汝阳县民籍。
河南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五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七名进士
姚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原人,一说陇干人
姚雄弟。
以边功累迁熙河经略使
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开封,起兵勤王。
既议和,金兵退,诏领兵护送之。
完颜宗翰隆德府,古为河东制置使,援太原,复隆德府威胜军,与金人战,互有胜负。
既而副使种师中兵败阵亡,与金兵在盘陀相遇,师溃,诏安置广州
全宋文·卷二八七二
姚古五原(今内蒙古五原)人,雄弟。
崇宁初成州团练使政和中殿前都虞候
以边功官熙河经略靖康初金兵逼京城勒兵勤王,钦宗擢为河东制置使,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
与金人遇于盘陀,师溃,安置广州
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一七,《宋史》卷三四九有传。
温继宗明 ?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 【介绍】: 山西沁州人
诸生
家贫,事亲孝。
父卒未葬而俺答入扰,或劝出避,继宗以父殡不肯去,与叔父力御,中矢死柩旁。
俞汝为明 1544 — 1614
维基
俞汝为(1544年—1614年)字元宣又字毅夫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进士
德化县知县,调建德县,入为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郎中,历任山东按察司兖东兵备佥事万历三十年(1603年)因蜚语左迁沁州知州,历处州府潮州府同知,终官南京工部员外郎,卒年七十一。
陈思济元 1232 — 13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301 【介绍】: 睢州柘城人字济民号秋冈
幼以才器称。
世祖在潜邸,召备顾问,及即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
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治绩称最。
监察御史,劾阿合马不法,出知沁州
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
所至有惠政。
卒谥文肃
有《秋冈集》。
思济字济民号秋冈柘城人
以才器见称于时辈,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备顾问。
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
姚枢许衡皆器重之,除右司都事,从中书廉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迁同知高唐州,入拜监察御史,出知沁州,迁同知绍兴路总管,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调陕西汉中道按察副使丁母忧去官。
服除,授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历两淮都转运使,擢岭北湖南道廉访,改池州总管,累迁中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
大德五年卒,年七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
有诗集若干卷,虞伯生为之序曰:秋冈先生平生文章之出,沛如泉原之发挥,而波澜之无津;譬如风云之变化,而舒卷之无迹。
广东廉访使允文手自校储,梓而藏之。
僧义福初唐 ? — 7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 【介绍】: 唐僧。
潞州铜鞮人
俗姓姜
师事神秀
蓝田化感寺二十余年,未尝出字外。
后隶京城慈恩寺
玄宗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赉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
卒谥号大智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俗姓姜
潞州铜鞮人
出家从神秀禅师
得心法。
始居蓝田广化寺
凡二十年。
京师慈恩寺
道望日以隆重。
开元十一年
驾幸东都。
诏扈从。
所过官吏士女。
具华幡迎导。
充塞道路。
蒲虢二州尤甚。
秀公出自黄梅
而化行关洛。
虽为帝后王公所敬
礼然其所在。
殊未尝提唱宗旨。
以开发徒众。
亦如之。
一日升堂演说。
太尉房琯兵部侍郎张均礼部侍郎韦陟
群公咸在。
因曰。
日吴吾与汝辈诀别矣。
既退而张窃语房。
某以早岁饵金丹。
深忌临丧。
大师如此。
某不敢留。
遂去。
人莫知者。
徐与房曰。
吾与张游有年矣。
而宿业之来。
其不可免如此。
苟能小忍。
以终吾会。
则犹庶几。
且就执房手曰勉之。
必为中兴名臣。
张果陷贼。
而房有翼戴功。
释义福
姓姜氏
潞州铜鞮人也。
幼慕空门累世务。
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
凡二十馀年未尝出房宇之外。
后隶京师慈恩寺
道望高峙倾动物心。
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经蒲虢二州。
刺史及官吏士女。
皆赍幡花迎之所在。
途路充塞。
拜礼纷纷瞻望无厌。
二十年卒。
有制谥号曰大智禅师葬于伊阙之北。
送葬者数万人。
中书侍郎严挺之躬行丧服。
若弟子焉。
又撰碑文。
神秀禅门之杰。
虽有禅行得帝王重之无以加者。
而未尝聚徒开法也。
洎乎普寂始于都城。
传教二十馀载。
人皆仰之。
东洛
召其徒戒其终期。
兵部侍
郎张均太尉房琯礼部侍郎韦陟常所信重。
是日皆预造焉。
乃升堂为门人演说。
且曰。
吾没日昃当为此决别耳。
久之张谓房曰。
某夙岁饵金丹未尝临丧。
言讫张遂潜去。
房曰。
与张公游有年矣。
张公将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
向来若终此法会足以免祸。
惜哉。
乃提房手曰。
必为中兴名臣。
其勉之。
言讫而终。
后张均陷贼庭也受其伪官
而房翼戴两朝毕立大节。
皆终福之言矣。
释行思
姓刘氏
庐陵人也。
濡润厥躬贞谅其性。
出尘之后纳戒已还。
破觚求圆斲雕为朴。
厥志天然也。
韶阳大鉴禅师
一言蔽断犹击蒙焉。
既了本心。
地祇迭告还复吉州阐化。
方禅客繁拥其堂。
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入灭于本生地。
敕。
谥大师号
洪济
塔曰归真。
其塔会昌中例从堙毁后法嗣者重崇树之。
僧义福者。
上党人也。
梵行精修相好端洁。
搢绅士庶翕然归依。
尝从驾往东都。
所历郡县人皆倾向。
檀施巨万皆委之而去。
忽一旦召其学徒。
告以将终。
兵部侍郎张均
中书侍郎严挺之
刑部侍郎房琯
礼部侍郎韦涉。
常所礼谒。
是日亦同相造焉。
义福乃升座为门徒演法。
乃曰。
吾殁于是日当以决别耳。
久之张谓房曰。
某宿岁饵金丹。
尔来未尝临丧。
言讫张遂潜去。
义福房曰。
某与张公游有年数矣张有非常之咎。
名节皆亏。
向来若终法会足以免难惜哉。
乃携房之手曰。
必为中兴名臣。
公其勉之。
言讫而终。
禄山之乱。
张均陷贼庭授伪署。
房琯翊赞两朝竟立大节真表
张炜唐 675 — 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5—746 【介绍】: 汝州襄城人
中宗景龙初铜鞮
家本豪富,好宾客,以弋猎自娱。
临淄王李隆基潞州别驾倾身事之,及即帝位为玄宗累迁京兆尹,入侍私宴,出主都政,荣宠无比。
官至殿中监太仆卿
开元末特进
张思鼎唐 676 — 7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6—742 【介绍】: 河东桑泉人
中宗神龙初,乡贡进士及第,补潞州铜鞮
宋城汜水、长安三县尉,为政威肃。
入为监察御史,累迁司门员外郎比部郎中
坐事贬清源郡长史,起为唐州刺史
思鼎
天宝时侍御史
吴嘉炎
维基
吴嘉炎字亨仲山西沁县人
同进士出身
吴琠曾孙、吴时谦之孙,吴正之子。
终年62岁。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授广东普宁知县,升广东儋州知州
有子吴沆
李玿
维基
李玿(1621年7月8日17世纪),字郎玉号豫充河南开封府郑州荥泽县人
李玿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三年(1646年)联捷进士,先在都察院观政,后获授沁源知县曾分考乡试取录解元常大忠,在沁源三年内洁己爱民,敦行教化、督促农业、剔除弊政、革绝杂税,在荒年饥赈救活人民,其时流寇盘据山林,他洞悉对方情状,秘密招揽贼人吕虎准许自新,充当向导率领乡勇捣破贼人巢穴,擒获贼人首领冯三,并招抚其馀同党,县内赖以安宁。
不久他署任沁州知州,人民如一在沁源爱戴他,因得知父亲病重而告归,回乡后用心侍奉,半年后父亲去世,亦孝顺对待继母樊氏,家居三十七年潜心性理,得乡人尊重,七十九岁才去世,嗣子李士甄任知县主事,孙李维坊任通判李维墧则是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