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遂宁府”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陈升卿南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监察御史
淳熙四年(1177)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七年(1180)潼川府知府
淳熙七年(1180)遂宁府知府
淳熙九年(1182)2月放罢。
主要活动
  • 1173年-117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77年-1179年,夔州路恭州,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80年-1181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180年-1182年,潼川府路潼川府(三台),潼川府知府,1182年2月放罢
阎苍舒南宋
全宋诗
阎苍舒字才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
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以试吏部尚书使金(《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
五年,以右司员外郎国史院编修官
累迁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十六年,知江陵(《水心》卷九《江陵府修城记》)。
有《阎苍舒集》、《兴元志》二十卷,皆不传(《宋史》卷二○四《艺文志》三)。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一一
阎苍舒字才元原名安中字惠夫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二名,授夔州府学教授
隆兴初校书郎,继迁监察御史
乾道元年国子司业,迁中书舍人,旋罢现任,汀州居住。
四年,起知遂宁府
淳熙中刑部员外郎左司员外郎,除宗正少卿,擢吏部侍郎,出知兴元府
绍熙初江陵府,以言者论放罢。
卒,赠少傅谥恭惠
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四、职官三之四二、职官四之三一、职官七之三一、职官八之四一、职官六二之二六、职官七一之一一、职官七三之四、选举八之九、选举二○之一六、选举三四之二三,《南宋馆阁》卷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万邑西南山石刻记》卷上。
主要活动
  • 1176年-117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郎中
  • 1177年-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78年-117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左司郎中
  • 1178年-117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右司郎中
  • 1179年-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少卿
  • 1179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子詹事,1181年9月与宫观
  • 1185年-1188年,利州东路兴元府(汉中),兴元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89年-1191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94年-1195年,潼川府路潼川府(三台),潼川府知府
席贡北宋 ? — 1131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席贡(?
——一一三一),字叔献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政和五年陕西路转运使次年泾原路安抚使
宣和间成都府
靖康中建炎初枢密直学士泾原经略使、知渭州,除徽猷阁学士、知遂宁府
绍兴元年卒,赠光禄大夫谥襄荣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一九、食货四○之一○、方域一○之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七,綦崇礼北海》卷四,《皇宋书录》卷中,《》卷一、二,《北宋经抚年表》卷三、五。
主要活动
  • 1107年-1108年,荆湖南路衡州(湖南省衡阳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08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15年-1116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119年-1123年,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23年-1128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
  • 1129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兼经略安抚使
  • 1131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冯运之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五
冯运之遂宁府(治今四川遂宁)人。
淳熙间曾官嘉州
释文琏北宋 1073 — 1144
全宋诗
释文琏(一○七三~一一四四)俗姓张遂宁长江(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人。
初依崇福院希澄,年二十三薙发。
钦宗靖康间,住遂宁府西禅。
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十四年卒,年七十二。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偈四首。
单夔南宋
全宋诗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二)。
五年,除大理寺丞(同上书刑法三之八五)。
六年,兼权度支郎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五七)
八年,知湖州,寻除淮西总领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
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户部侍郎(《景定建康》卷二六)。
五年,出知平江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一)。
光宗绍熙间遂宁府建宁府(《攻愧集》卷三六、四○)。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绍兴府
四年,知隆兴府(《南宋制抚年表》上)。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道七年大理正权度支郎官
八年湖州,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
淳熙四年户部侍郎详定一司敕令
五年徽猷阁待制苏州
翌年提举太平兴国宫
绍熙初夔州
后历显谟阁待制、知绍兴府,移知隆兴府庆元六年罢。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二之二○、食货二一之一一、食货三一之二○、选举三○之二六、礼一五之六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上及本书所收《夔州州学留题》。
主要活动
  • 1169年-117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寺丞
  • 1170年-117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寺正
  • 1170年-117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度支郎中
  • 1171年-117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军器少监,1172年正月改知湖州。
  • 1172年,两浙西路湖州(吴兴),湖州知州,正月到任
  • 117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172年-1176年,淮南西路建康府(江苏省南京市),淮西江东总领军马钱粮
  • 1173年-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卿
  • 1176年-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 1178年-1179年,两浙西路平江府(苏州),平江府知府,九月到任
  • 1191年-1192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92年-1194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194年-1195年,福建路建宁府(建瓯),建宁府知府
  • 1196年-1197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绍兴府知府
  • 1198年-1199年,江南西路隆兴府(南昌),隆兴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01年-120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尚书
徐翊南宋
简介
淳熙十二年(1185)遂宁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185年-1188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张演南宋 ? — 1207
全宋诗
张演(?
~一二○七),字季长唐安(今四川崇州东南)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乾道九年(一一七三)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卷八)。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夔州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三七)。
十三年提点利州路刑狱。
十五年,知遂宁府(同上书选举二一之四、职官六二之二七)。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六)。
开禧三年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
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二
张演字季长蜀州(治今四川崇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
乾道九年秘书省正字历湖转运判官夔州漕运使,官至大理少卿
嘉泰元年除知潼川府,以劾寝罢。
著有《中庸辨择》、《职官记》等。
见《南宋馆阁》卷八,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五下,陆游《跋张季长中庸辨择》(《渭南文集》卷三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一,《宋诗纪事》卷五三,《宋蜀文辑存作者考》。
主要活动
  • 1163年,进士
  • 1181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兼安抚使,三月一日放罢
  • 1181年-1183年,夔州路夔州(奉节县),夔州路转运判官,1183年3月放罢
  • 1186年-1188年,利州路利州(四川省广元市),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86年-1188年,利州路兴元府(陕西省汉中市),利州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88年-1191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190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少卿
  • 1201年-1203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市),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李孝端北宋
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李孝端鄄城(今山东鄄城)人。
政和五年,为开封府少尹
宣和三年,除中散大夫、充右文殿修撰、知遂宁府
见《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七,《金石苑》。
杨辅南宋 ? — 12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遂宁人字嗣勋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累擢利西路安抚使
光宗绍熙中吴挺病,白二府,请抑制吴氏兵权。
后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察知吴曦有异志,暗遣人以矾书告于朝。
宁宗开禧三年,受密诏为四川制置使,许以见机诛
自以不习兵事,弃成都而去。
死,还成都,为四川宣抚使
官终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卒谥庄惠
全宋诗
杨辅(?
~一二○九),字嗣勋遂宁(今四川潼南西北)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
淳熙七年(一一八○)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八年出知眉州(《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十五年,改夔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一三一)。
光宗绍熙间总领四川财赋(同上书食货六八之一五),擢利州路安抚使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召为秘书监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六年,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一二○)。
召还,寻出知成都府四川安抚使。
开禧三年(一二○七),密授四川制置使吴曦之叛。
诛召还。
嘉定二年建康府江淮制置使(《景定建康》卷一四),旋卒(《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四)。
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全宋文·卷五八二四
杨辅字嗣勋遂宁府小溪(今四川遂宁)人。
乾道二年进士甲科
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
除知眉州,累迁户部郎中总领四川财赋。
太府少卿、利西安抚使
召守秘书监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江陵府,移襄阳,又移潼川
召还,除显谟阁直学士
外祠,寻以敷文阁直学士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
吴曦乱后,除成都宣抚使,复为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兵部尚书侍读,以龙图阁学士建康府江淮制置使
卒于官,谥曰庄惠
见《宋史》卷三九七本传。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186年-1188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91年-1193年,四川利州(四川省广元市),四川总领财赋军马钱粮
  • 1191年-119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193年,利州路兴州(略阳县),兴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9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194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监
  • 1195年-119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196年-119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97年-1201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01年-1203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
  • 1202年-1206年,潼川府路潼川府(三台),潼川府知府
  • 1206年-1207年,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06年-1207年,利州路利州(广元),利州知州
  • 1208年-120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尚书
  • 1209年,江南东路建康府(南通),建康府知府兼安抚使,8月25日知府事,9月13日致仕
马咸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大理少卿
宣和四年(1122)遂宁府知府
绍兴三年(1133)大理卿
主要活动
  • 1113年-111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大理少卿
  • 1122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13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卿
何栗北宋
简介
政和五年(1115)校书郎
政和六年(1116)京畿路提举学事司。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主客郎中
宣和三年(1121)起居舍人
宣和四年(1122)遂宁府知府,未赴。
宣和五年(1123)中书舍人
宣和六年(1124)御史中丞10月徽猷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宣和七年(1125)泰州知州
靖康元年(1126)开封府安抚使
靖康元年(1126)宰相
靖康元年(1126)参政8月中书侍郎11月门下侍郎闰11月右仆射中书侍郎
靖康元年(1126)翰林学士3月尚书右丞
主要活动
  • 1115年-111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校书郎
  • 1116年-1118年,京畿路开封(河南省开封市),京畿路提举学事司
  • 1118年-11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主客郎中
  • 1121年-11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舍人
  • 1122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未赴
  • 1123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24年-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10月为徽猷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 1125年,淮南东路泰州(泰州市),泰州知州
  • 112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8月除中书侍郎,11月除门下侍郎,闰11月右仆射、中书侍郎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3月除尚书右丞
喻汝砺南宋 ? — 11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 【介绍】: 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
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
”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
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
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
建炎二年,刷川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
绍兴元年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
夔州路提点刑狱
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
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
有《扪膝稿》。
全宋诗
喻汝砺(?
~一一四三),字迪孺仁寿(今属四川)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学究出身(《舆地纪胜》卷一五八)。
钦宗靖康初祠部员外郎,金人陷汴京,立张邦昌楚帝汝砺弃官归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果州五年,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十年,知遂宁府,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八五、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
十一年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一、一四八)。
有集十四卷,刘光祖为之序(《桯史》卷一四),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扪膝稿》一卷。
 喻汝砺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底本,参校《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等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八八八
喻汝砺(?
——一一四三),字迪儒仁寿(今四川仁寿)人。
崇宁五年赐学究出身。
政和二年,知阆中县
祠部员外郎
张邦昌僭立,趣百官入贺,汝砺扪膝谓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时称扪膝先生
建炎元年六月四川抚谕官二年三月勒停。
绍兴元年起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
十年正月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
十一年罢为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三年卒。
著有《扪膝稿》。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六、一四、一六、九四、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宋史》卷四五三《孙逄》传。
主要活动
  • 1106年,进士
  • 1126年-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祠部郎中
  • 112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祠部郎中
  • 1138年-1140年,夔州路恭州,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39年-114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驾部郎中
  • 1140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140年-1141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市),潼川府路转运副使,1141年9月放罢
士陴北宋
简介
宣和五年(1123)遂宁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123年-1127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刘镃北宋
全宋文·卷三三四八
刘镃字逢时泉州晋江(治今福建泉州)人。
绍圣元年进士第
宣和二年桂州
四年提举利州路常平
绍兴初夔州路转运副使,知遂宁府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七、五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北宋经抚年表》卷五。
主要活动
  • 1094年,进士
  • 1131年-1132年,夔州路夔州(奉节县),夔州路转运副使,1132年9月知遂宁府
  • 1132年-1136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苏符南宋 1087 — 1156
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苏符(一○八七——一一五六)字仲虎,迈子,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以遗恩授假将仕郎,调随州司刑漕事,丞黎州确山县,为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建炎初国子监丞,寻知蜀州
绍兴初夔州路提点刑岳。
五年进士出身,除司勋员外郎
七年监修《哲宗实录》。
八年太常少卿起居郎
九年给事中,拜礼部侍郎
十年权礼部尚书侍读
十三年遂宁府
二十五年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崇道观。
二十六年卒,年七十。
苏山所撰《苏符行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五、九四、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六八、一六九、一七二、一七五,《宋史翼》卷四。
主要活动
  • 1128年-112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监丞
  • 1133年-1135年,夔州路恭州,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35年,进士
  • 1135年-113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勋郎中
  • 1136年-113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封郎中
  • 1137年-113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少监
  • 113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13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138年-113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1139年2月试给事中
  • 113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给事中
  • 1139年-114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140年-114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尚书
  • 114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尚书,权
  • 1143年-1146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2月在任
  • 1154年-1155年,江南东路饶州(鄱阳县),饶州知州,7月知饶州1155年1月提举台州崇道观
李壁南宋 1159年11月24日 — 12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1222 【介绍】: 眉州丹棱人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又号石林
李焘子。
进士
宁宗立,累迁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曾疏请追夺秦桧王爵;附合韩侂胄,起草伐金诏书;北伐失利,劝侂胄苏师旦等。
复预闻史弥远谋诛侂胄事。
累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后为御史劾罢。
久之,出知遂宁府
卒谥文懿
为文隽逸,精通典章制度。
有《雁湖集》、《中兴战功录》、《王荆公诗注》等。
全宋诗
李壁(一一五九~一二二二)字季章号雁湖又号石林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焘子。
以父任入官。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
二年,除秘书省正字
五年,为校书郎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权礼部郎官
出知阆州,历知汉州提点夔路刑狱。
嘉泰三年(一二○三),除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累迁权礼部侍郎
开禧元年(一二○五)使金贺生辰(《宋史》卷三八《宁宗本纪》),还言兵未可轻动。
二年,为韩侂胄起草出师诏书,进权礼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侂胄诛,谪居抚州
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四。
谥文懿
有《雁湖集》,已佚。
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一《李公神道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李壁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六八四
李壁(一一五九——一二二二)字季章号雁湖居士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李焘子。
以父荫入官,登绍熙元年进士第,召试,为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刑部郎,擢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权礼部尚书
开禧二年七月,拜参知政事,与韩侂胄共谋伐金。
宋军败,史弥远侂胄实预闻,兼同知枢密院事
后谪居抚州,复提举宫观,起知遂宁府
嘉定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四,谥文懿
著述甚富,于典章制度尤综练。
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中兴战功录》三卷、《中兴诸臣奏议》若干卷、内外制二十卷、《援毫录》八十卷、《临汝闲书》一百五十卷,《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存)。
真德秀《故资政殿学士李公神道碑》(《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一)。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184年-1190年,成都府路永康军(四川都江堰),通判,春,任永康军通判,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
  • 1190年,进士
  • 1191年-119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正字,丞相留正荐壁,召试馆职,对策中,除正字。
  • 119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校书郎,7月光宗内禅,宁宗即仕。8月赵汝愚任右相,朱熹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8月任壁为秘书省校书郎。数面对,每有谏。
  • 1195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著作佐郎,4月除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实录院修纂。
  • 1196年-1202年,利州东路阆州阆州(四川阆中),知州,2月赵汝愚卒,韩侂胄专权。4月壁请外,除知阆州。以旱请于制置使,得米五千石赈灾。
  • 120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副都承旨,任副都承旨
  • 120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秘书少监,除夔州路提点刑狱,以傅伯寿荐,旋召任秘书少监,权中书舍人,以祖讳改直舍人,寻迁宗正少卿,仍直院。
  • 120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宗正少卿,以宗正少卿兼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 120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宗正少卿兼修撰。临安大火,有司追究逮捕甚急。壁白韩侂胄,以为不妥。
  • 1204年-120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侍郎,除权兵部侍郎,仍兼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 120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礼部尚书,韩侂胄以草诏伐金事属壁。诏既草,进礼部尚书。
  • 1206年-121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兼中奉大夫、权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修撰、兼直学士院,兼侍读、赐紫金鱼袋。壁荐蜀士12人于朝。
  • 1219年,潼川府路遂宁府(四川遂宁),知府,闰3月28日,除端明殿学士知遂宁府。吴泳以诗送之。
李骏南宋 1159 — 12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1233 【介绍】: 宋嘉定龙游人字伯言
宁宗庆元二年进士
初为贵平县,累擢通判汉州遂宁府,遇事果决,所至以严明称。
官终知邛州
主要活动
  • 1196年,进士
何𣓨北宋 1089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27 【介绍】: 仙井监人字文缜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第一
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御史中丞,极论王黼奸邪,出知泰州
钦宗立,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力阻割地,请建四道总管,使统兵入援。
金兵逼京城,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请以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
京城失守,陷北庭,不食而死。
全宋诗
何𣓨(一○八九~一一二七)字文缜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
徽宗政和五(一一一五)进士
秘书省校书郎提举京畿学事,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
因弹劾王黼出知泰州
钦宗立,复以中丞召,寻迁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
靖康二年随徽、钦二宗被虏北去,至金营后不食死,年三十九。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九,《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何㮚(一○八九——一一二七)字文缜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
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
踰年,提举京畿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中丞,以徽猷阁待制泰州
钦宗立,以中丞召。
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
解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开封尹,为门下侍郎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京城失守,从幸金营,不食而死,年三十九。
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主要活动
  • 1115年,状元
李嘉量南宋 1160 — 12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0—1224 【介绍】: 成都双流人字仲平,一作平仲
李嘉谟弟。
以兄任入仕。
累官通判遂宁府叙州
居官勤于职事,怡于荣利,以此见知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