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魏晋
张茂前凉 277 — 32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张茂 太宗 成王 320年—324年
建兴 320年六月—324年四月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八年到十二年。一作永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7—324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国君字成逊
张轨子。
少好学,不以势利婴心,能断大事。
晋悯帝建兴二年秦州刺史
八年,兄张寔遇害,继凉州西平公
前赵刘曜率军攻凉州,茂坚壁不出,击走之。
姻亲贾摹,势倾西土,诱杀之。
于是豪右屏迹,威行凉域。
在位五年卒。
一说刘曜率军西进,犯凉州张茂惧,遣使称藩,献珍宝、美货不可胜纪,大悦,封茂为凉王
全晋文
字成逊,实弟,建兴中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大兴三年代实为凉州大宁二年卒,私谥曰成
石勒后赵 274 — 33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石勒 高祖 明帝 319年—333年
太和 328年二月—330年八月
建平 330年九月—333年 四年七月石弘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33 【介绍】: 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
字世龙上党武乡人
羯族。
初名㔨小字匐勒
祖及父均为部族小帅。
年少时行贩洛阳,为人耕作;及长雄健有胆识,勇武好骑射。
并州刺史掠卖至山东为奴。
与牧马帅汲桑聚众反晋,始以石为姓。
起事失败,投前赵刘渊大将
卒,刘聪立,授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
转战冀、并、幽地区,屡败晋将,兼并其所部,渐成势力。
前赵光初二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襄国自称赵王,建立政权,是为后赵
创建初重用汉族士人张宾
太和二年(晋成帝咸和四年)刘曜,灭前赵,占有、并、幽、司、秦十州之地。
十六国中最强盛之国。
建平四年卒。
在位十五年。
全晋文
字世龙初名㔨上党武乡羯人。
惠帝末,从汲桑为盗,死归刘渊,为辅汉将军晋王僭号,授持节平东大将军,进安东大将军,寻授镇东大将军封汲郡公
刘聪嗣位,授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寻授幽州,又授冀州进封本国上党郡公,加侍中,又加崇为陕东伯。
刘曜嗣位,署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进爵赵公,以晋大兴二年自称赵王,都襄国
至晋咸和三年改元太和其明年刘曜,又明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建平,徙都临漳
咸和七年死,在位十五年,谥曰明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保西晋 294 — 32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保 建康 319年四月—320年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4—320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景度
司马模子。
袭爵南阳王
初拜南阳国世子
父死后,据有秦州之地,自号大司马,置百官,陇右氐羌并从之。
晋悯帝立,以为右丞相,加侍中都督陕西诸军事,寻进位相国
晋元帝大兴二年自称晋王改元建康,居上邦
刘曜所逼,迁桑城。
为其将张所杀。
谥元
张骏前凉 307 — 34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张骏 世祖 西平郡忠成公、文王 324年—346年
建兴 324年五月—346年四月 用晋愍帝年号,作建兴十二年到三十四年。一作太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7—346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国君字公庭
张寔子。
建兴十二年(东晋明帝太宁二年)嗣其叔张茂凉州牧西平公,并受前赵凉王之号。
建兴十五年(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前赵后赵战败,出兵攻前赵秦州诸郡,大败,失河南地
石勒刘曜长安乱,复收河南地
全盛时,尽有陇西之地,控制西域诸城邦,虽称臣于晋,而不行中兴正朔。
建兴三十三年(东晋穆帝永和元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仍用建兴年号。
在位二十二年卒。
全晋文
字公庭,实子,建兴末封霸城侯太宁二年嗣茂位,刘曜拜为凉州凉王,犹奉悯帝年号称建兴十二年
后又称藩于李雄石勒至咸和八年犹称建兴二十一年至永和二年卒,在位二十三年,私谥曰文公穆帝追谥曰忠成公,有集八卷。
杨轲前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天水人
少好《》,长而不娶。
学业精微,有徒数百。
刘曜征拜太常,固辞不起。
隐于陇山
石虎迫致之,既见不拜。
后上疏陈乡思,求还。
礼送之。
秦州教授不绝。
后为乱兵所杀。
尹氏西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西凉天水冀人
幼好学,清辩有志节。
初适马元正元正卒,为西凉国君李皓继室,皓之创业,多有匡赞。
死,子李歆嗣位,将攻沮渠蒙逊
尹氏劝阻之,不从,败死。
尹氏奔伊吾,卒年七十五。
尹纬后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天水人字景亮
少有大志,性刚简清亮。
初事前秦苻坚为吏部令史
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明年姚苌率羌人于渭北牧地起兵,与尹详、庞演等扇动群豪,推姚苌为盟主,任右司马
不久,苻坚,遣,求禅代之事。
死,佐姚兴苻登,讨平鲜卑薛勃,成兴之业,皆纬之力。
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清河侯
全晋文
字景亮天水人,仕苻坚尚书令史败,拥立姚苌,历右司马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
姚兴嗣位,封清河侯,卒赠司徒谥曰忠成侯
单道开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敦煌人
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服药数丸,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
初自西平石虎佛图澄与语,不能屈,遂止邺城,后徙临漳昭德寺。
资给甚厚,皆以施人。
能疗目疾。
穆帝升平三年建康,后至南海,入罗浮山
百余岁卒于山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燉煌人也。
诵经四十万言。
辟谷食柏实
不常得食。
松脂亦不继。
食细石子。
一吞数枚。
数日一服。
或多或寡。
时复一啖
如此七年
不畏寒暑。
昼夜坐不卧。
山树诸神。
见异形。
开不惧也。
石季龙时从西平来。
一日行七百里。
其一沙弥
年十四。
行亦及之。
秦州表送到邺季龙使佛图澄与语相好。
止城西法綝祠中。
后徙临漳昭德寺于房中。
造重阁高八九丈许。
上编菅为禅室。
常坐其中。
季龙资给甚厚。
道开皆以施人。
人或来咨问仙。
道开不答。
乃说偈曰。
我矜一切苦。
出家为利世。
利世须学明。
学明能断恶。
山远粮粒难。
作斯断食计。
非是求仙侣。
幸勿相传说。
日服镇守药数丸。
大如梧子。
有松蜜茯苓之气。
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自云能疗目疾。
就疗者皆验。
视其行状若有神。
佛图澄曰。
道士观国兴衰。
若去当大乱。
季龙末。
道开南渡许昌
邺中大乱。
升平三年
京师后游南海罗浮山独处。
茅茨。
萧然物外。
年百馀岁。
卒于山舍。
敕弟子以户置石穴中。
弟子乃移入石空。
袁宏南海太守
与弟颖叔沙门支法防共登罗浮山
至石室见道开
骸形如生。
香火瓦器犹存。
曰。
法师行业殊群。
正当蝉蜕耳。
单道开
姓孟
燉煌人
少怀栖隐。
诵经四十馀万言
绝谷饵柏实
柏实难得复服松脂。
后服细石子。
一吞数枚数日一服。
或时多少啖姜
如此七年
后不畏寒暑冬温夏凉。
昼夜不卧。
与同学十人共契服食。
十年之外或死或退。
唯开全志。
阜陵太守遣马迎开。
开辞能步行三百里路。
一日早至山树。
神或现异形试之。
初无惧色。
石虎建武十二年西平来。
一日行七百里。
南安度一童子为沙弥
年十四。
禀受教法行能及开。
太史奏虎云。
有仙人星见。
当有高士入境。
虎普敕州郡。
有异人令启闻。
其年冬十一月
秦州刺史上表送开。
初止邺城西法綝祠中。
后徙临漳昭德寺。
于房内造重阁。
高八九尺许。
于上编菅为禅室。
如十斛箩大。
常坐其中。
虎资给甚厚。
开皆以惠施
时乐仙者多来咨问。
开都不答。
乃为说偈云。
我矜一切苦。
出家为利世。
利世须学明。
学明能断恶。
山远粮粒难。
作斯断食计。
非是求仙侣。
幸勿相传说。
开能救眼疾。
时秦公石韬就开治目。
著药小痛韬甚惮之。
而终得其效。
佛图澄曰。
道士观国兴衰。
若去者当有大灾。
至石虎太宁元年
开与弟子。
南度许昌
虎子侄相杀邺都大乱。
至晋升平三年
来之建业
俄而至南海
后入罗浮山
独处茅茨萧然物外。
春秋百馀岁卒于山舍。
敕弟子以尸置石穴中。
弟子乃移之石室。
康泓者。
昔在北间闻开弟子叙开昔在山中每有神仙去来。
乃遥心敬挹。
及后从役南海
亲与相见。
侧席钻仰。
禀闻备至。
乃为之传赞曰。
萧哉若人  飘然绝尘  外轨小乘 内畅空身  玄象晖曜  高步是臻 餐茹芝英  流浪岩津 晋兴宁元年陈郡袁宏南海太守
与弟颖叔沙门支法防共登罗浮山
至石室口。
见开形骸。
及香火瓦器犹存。
曰。
法师业行殊群正当如蝉蜕耳。
乃为赞曰。
物俊招奇  德不孤立  辽辽幽人 望岩凯入  飘飘灵仙  兹焉游集 遗屣在林  千载一袭 后沙门僧景道渐。
并欲登罗浮
竟不至顶。
苻雅前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
苻坚疏族。
雄毅厚重,权智无方。
苻生时右卫将军
即位,封西县侯,出为秦州刺史
都督雍州诸军事秦州
建元三年(东晋废帝海西公太和二年),前秦宗室苻等各据地起兵叛,奉命与王猛等讨平之。
建元七年(太和六年)仇池公杨纂受晋爵命而绝于,纂叔父杨统亦陈兵武都,与纂分争。
杨安王统等率军进讨,纂、皆降。
王统前秦 ? — 3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人。
苻生大将军
建元九年(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从苻坚杨安,取晋、益二州,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十二年(太元元年),以凉州刺史从攻前凉前凉张天锡降。
太初元年(太元十一年)姚苌长安称帝,攻秦州降。
建初七年(太元十七年)有疾,其子姚兴等为害,杀
乙旃音泥十六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童泥
十六国时陇西人
鲜卑族。
鲜卑部落首领乞伏国仁之将。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河二州建元建义,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以音泥为左相
郗恢东晋 ? — 3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8 【介绍】: 东晋高平金乡人字道胤
郗昙子。
少袭父爵,为散骑侍郎,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
晋孝武帝深器之,擢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甚得关陇之和,降附者以千计。
以功进征虏将军,又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
后为尚书
将家还都,为殷仲堪使人杀于道。
桓伟东晋 ? — 4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3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幼道
桓温子。
平厚笃实,在藩为士庶所怀。
历督、益、梁五州诸军事,任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封西昌侯
杨定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时氐族首领杨难敌曾孙。
前秦苻坚尚书、领军,尽力于
死,乃率众奔陇右,称藩于晋,自号仇池公晋孝武帝即以其自号假之,后以为秦州刺史
孝武帝太元中遂拥有秦州之地,自号陇西王,后为西秦乞伏乾归所杀。
谥武王
鸠摩罗什十六国 344 — 413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或344—413 【介绍】: 即拘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
意为“童寿”。
十六国时高僧龟兹人,祖籍天竺
七岁随母出家。
九岁以后,游学罽宾月氏、疏勒等国,学小乘、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等,誉满西域
二十岁还龟兹
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吕光龟兹,得罗什,遂滞留凉州十八年,得通汉文。
后凉灭,入长安,为后秦姚兴国师
逍遥园译场,罗什译主
后八年,据《大唐内典录》载,共译佛经98部,425卷。
著名弟子有僧肇僧睿道生道融,世称“什门四圣”。
大乘部之《妙法莲华经》、《大方等大集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均出其手,译文典丽而不失原意。
现存著作有《大乘大义章》。
全晋文
鸠摩罗什,一作句摩罗耆婆天竺人
吕光所获,历事吕纂吕隆至后秦弘始中迎入关,卒于长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世为相国
大父达多有重名。
父炎将嗣相位。
避之出家。
东度葱岭
龟兹王闻其名。
郊迎之。
尊以为国师
王有妹年二十。
才敏绝人。
诸国交聘不许。
及见炎逼以妻之。
生二子。
其一罗什
其一则弗沙提婆。
始什之妊也。
其母慧解倍常。
闻雀黎大寺多名僧。
有得道者
呼女伴往听法。
忽通天竺语。
难问锋出。
有达么瞿沙者。
见曰。
是必孕智子。
为说舍利弗在胎时事。
什生七岁。
母因野行。
见冢骨。
从炎乞出家。
炎不可。
因不食六日。
气如缕。
乃许之。
遂与什俱落发。
母以专精禅观。
获初果。
什诵经日千偈。
偈三十二字。
凡三万二千言。
义亦自通。
龟兹人方加礼事。
母辄携什避去。
游诸国。
什九岁。
渡新头河。
罽宾
师事异僧槃头达多。
受杂藏中长两阿含。
凡四百万言。
达多奇之。
什自是声称达王。
王集异道。
立论相攻难。
异道慢什年小。
不为备。
什乘隙折困之。
异道愧伏。
王设上供。
差大僧营视。
惟恐其去。
年十二。
母携还龟兹
而诸国交聘以好爵。
悉不应。
已又携至月氏
北山尊者见之。
谓其母曰。
沙弥使三十五岁。
毗尼无玷者。
度人如优波鞠多。
不尔正一俊法师耳。
至沙勒。
顶戴佛钵。
私念钵大而轻如此耶。
即重不胜。
失声下之。
母问其故。
曰儿心分别。
故钵轻重耳
遂留沙勒一年
博览五明诸论。
及阴阳星算。
皆妙达其要。
沙门喜见劝王请什开法。
曰。
当有二益。
国中比丘
耻不及之。
而加精进。
龟兹王必以为尊什。
是敬己也。
来脩旧好。
王然之。
于是会道俗如其劝。
什真率忽绳墨。
或者疑之。
时有莎车王子须利耶跋陀
参军王子须耶利苏摩兄弟。
皆弃国位为沙门
苏摩尤才辩。
尝为什说阿耨达经。
以阴界诸入。
皆空无相。
怪而问曰。
此经乃坏破诸法至是耶。
因共研覈大小乘。
移时。
而什悟。
叹曰。
吾昔于小乘。
如以鍮石为金。
遂受中百二论。
十二门观等。
温宿国龟兹之北境也。
有异道。
立义击鼓。
求论辩。
什适随母在焉。
卒挫衄之。
自是名重左。
龟兹
广说诸经。
学徒自诸国来者云委。
尼阿竭耶末帝。
王女也。
博观群经。
已證二果。
闻法欣跃。
更请开演。
什益分别诸法本空。
阴界假名非实等法义。
听者晓悟。
年二十。
即王宫。
卑摩罗叉受戒。
学十诵律。
顷之母谓龟兹王白纯曰。
汝国寻衰柰何。
谓什曰。
方等深教不可思议。
传至东土。
惟尔之力。
但于汝无利。
惜哉。
什曰。
必使大化流传。
虽苦无所恨。
母以为然。
寻往天竺
进登三果。
什独留止国之新寺。
后于寺侧。
得放光经。
而文字隐蔽。
不可读。
什心知其魔。
不为动。
既而可读耳。
闻空中语曰。
智人何用此书。
什曰小魔敢尔。
二年
益习大乘经论。
龟兹王为张金座锦耨。
使坐以说法。
什以其师盘头达多未悟大乘。
请往化导。
俄其师至。
什为先说德女问经。
盖以其多明因缘空假。
而昔与师俱所不信者。
师谓什曰。
汝于大乘见何异相。
而遽尚之。
什曰。
大乘深妙。
有法皆空。
非小乘滞相偏局可拟也。
师曰。
汝言一切皆空。
甚可畏也。
汝亦知舍有爱空之患乎。
昔有狂人。
使工绩缕。
工已极其细好矣。
狂人犹以为未。
工指空曰。
此缕也。
狂人曰。
我何不见。
工曰缕细。
我良工且不见。
况他人乎。
狂人喜厚饷之。
汝之空法正类此也。
什曰。
小乘执有。
大是颠倒。
如人病目。
见空中华。
以为实有。
坐以待果。
要人共尝。
其不为明目者所笑乎。
于是达多悟。
礼什为师。
西域诸国。
咸伏什神异。
其说法时。
诸王皆长跪坐侧。
令什践而升座焉。
苻坚闻之。
久有迎什意。
建元十二年。
丁丑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现外国分野。
当有大智人入辅中国。
曰。
朕闻西域鸠摩罗什
将非此耶。
乃遣骁骑将军吕光等。
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
曰。
若获罗什即驰驿送之。
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曰。
当有勍敌。
从日下来。
宜恭承之。
勿抗其锋。
王不纳。
发兵拒
大为所破。
遂获什。
见其齿少易之。
强妻以龟兹王女。
什不可。
曰。
道士岂复非气血生耶。
尚何辞。
乃饮以醇酒。
闭之密室。
还中路屯师山下。
什曰。
宜从屯陇上。
不纳。
夜果大雨潦起。
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人。
异之。
欲留王西国
什曰。
推运揆数。
此不宜留。
前有福地可居。
还至凉州
苻坚已为姚苌所害。
于是窃号河右。
姑臧
一日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
当有奸叛。
然不劳而自定。
俄有叛者。
寻皆殄灭。
沮渠蒙逊
先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
遣子纂。
率众讨之。
时论以乌合。
纂有威声。
势必全克。
以访什。
答曰。
此行未见其利。
纂果败于合黎。
郭黁起兵。
纂军轻骑还。
又为败。
仅以身免。
中书监张资病。
博营救疗。
外国道人罗叉云。
能瘥资病。
喜络赐不赀。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
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
可以术试之。
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
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灰浮为绳自若。
未几资亡。
亦寻卒。
子绍袭位。
纂杀之自立。
有猪生子三首。
黑龙升井中。
蟠卧殿前。
比旦失之。
纂以为瑞。
号殿为龙翔
俄又升于当阳宫门。
又改为龙兴门。
什曰。
比日潜龙出游。
豕妖呈异。
龙者阴类。
出入以时。
今屡见灾也。
是必下人有谋者。
宜克己脩德。
以答天戒。
纂不纳。
竟为从弟超所杀。
什在凉州积年。
吕光父子。
既不弘道。
故蕴其深解。
无所宣化。
姚兴姚硕德
西破吕隆
迎至为国师
初延入西明阁逍遥园
译出众经。
多所暗诵。
又览旧经纰缪。
沙门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
传受其旨。
更出经论。
凡三百馀卷。
僧睿才识高明。
常随什传写。
什每为言。
西方辞体。
特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
以入管弦为善。
凡觐王见佛。
必有赞德。
经中偈颂。
皆其式也。
但翻梵为秦。
失其蔚藻。
虽得大意。
殊乖文体。
正如嚼饭饲人。
非徒无味。
乃令人呕哕也。
什尝以颂赠法和云。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凡十偈。
词喻皆尔。
雅好大乘。
志在敷演。
常叹曰。
吾著笔大乘阿毗昙。
非迦旃延比也。
无深识者。
因悽然而止。
著实相论二卷。
注维摩经。
皆肆笔成文。
无所窜定。
奉之若神。
尝讲经于草堂寺
及朝臣大德沙门千馀人。
肃容观听。
曰。
法师才明超悟。
海内无双。
何可使法少种嗣哉。
遂以妓女十辈。
逼令受之。
什亦曰。
定中常见小儿登吾肩。
欲障也。
自是不住僧坊。
别立廨舍。
诸僧或欲效之。
什乃聚针于钵谓曰。
若能食此乃可耳。
因举匕进针如常食。
卑摩罗叉律师
什受律师也。
至则欣迎尽礼。
卑摩未知被逼事。
问曰。
汝于汉地有大缘。
受法者几何人。
什曰。
经律未备。
新经皆什所传。
三千馀人。
相从授法。
但什以重障深。
于律有缺。
不能深弘耳。
杯渡比丘彭城
闻什在长安
叹曰。
吾与此子。
戏别三百馀年。
相见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世耳。
什未终夕。
日觉四大不愈。
乃口出三番神咒。
令外国弟子诵之。
以自救。
未及致力。
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
别众曰。
因法相遇。
殊未尽心。
方复后世。
自以暗昧。
谬充传译。
所出经论。
唯十诵律。
未及删烦。
若义契佛心。
焚身之日。
舌不焦坏。
遂终于逍遥园
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十二日
晋义熙五年也。
阇维果舌存焉。
晋书有传。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善经律论化行于西域
及东游龟兹(音丘慈)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处之。
时符坚僣号关中
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
并来朝坚。
坚引见。
二王说坚云。
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
至竖建元十三年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见外国分野。
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
朕闻西域鸠摩罗什
将非此耶。
即遣使求之。
至十八年九月
坚遣骁将吕光
率兵七万西伐龟兹
临发坚饯于建章
谓曰。
帝王应天而治。
以子爱苍生为本。
岂贪其地而伐之。
正以怀道之人故也。
朕闻西域鸠摩罗什
深解法相善闲阴阳。
为后学之宗。
朕甚思之。
贤哲者国之大宝。
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
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白纯曰。
国运衰矣。
当有勍敌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
纯不从而战。
遂破龟兹杀纯。
立纯弟震为主。
既获什载与俱还。
中路置军于山下。
将士已休。
什曰不可。
在此必见狼狈。
宜徙军陇上。
不纳。
是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
始密而异之。
什谓曰。
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
推迁揆数应速言归。
中路必有福土可居。
从之。
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
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
于是窃号关外年称大安
大安二年正月姑臧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当有奸叛。
然不劳自定也。
俄而梁谦彭晃相继而反。
寻亦殄灭。
至光龙飞二年。
张掖临松卢水胡沮渠男成及弟蒙逊反。
推建康太守叚业为主。
庶子秦州刺史太原公纂
率众五万讨之。
时论谓业等乌合。
纂有威声势必全剋。
以访什。
什曰。
观察此行未见其利。
既而纂败绩于合黎。
俄又郭黁(奴昆切)作乱。
纂委大军轻还。
所败仅以身免。
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
甚器之。
资病广求救疗。
有外国道人罗叉云。
能差资疾。
喜给赐甚重。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
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须臾灰聚浮出复绳本形。
既叉治无效。
少日资亡。
顷之又卒。
子绍袭位。
数日庶子纂杀绍自立。
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有猪生子。
一身三头。
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
比旦失之纂。
以为美瑞。
大殿为龙翔殿。
俄而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
号为龙兴门
仔奏曰。
比日潜龙出游豕妖表异。
龙者阴类。
出入有时。
而今屡见则为灾生。
必有下人谋上之变。
宜剋己修德以答天戒。
纂不纳。
与什博戏。
杀棋曰。
斮胡奴头。
什曰。
不能斮胡奴头。
胡奴将斮人头。
此言有旨。
而纂终不悟。
弟保有子名超。
小字胡奴
后果杀纂斩首。
立其兄隆为主。
时人方验什之言也。
什停凉积年。
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教。
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
符坚已亡竟不相见。
姚苌僣有关中
亦挹其高名虚心要请。
吕以什智计多解。
恐为姚谋不许东入。
卒子兴袭位。
复遣敦请。
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庙庭。
逍遥园变为茞。
以为美瑞。
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军大破。
至九月上表归降。
方得迎什入关。
其年十二月二十日长安
兴待以国师之礼。
甚见优宠。
杯度比丘彭城
闻什在长安乃叹曰。
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
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生耳。
什未终少日。
觉四大不宁。
乃口出三番神咒。
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
未及致力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
因法相遇殊未尽心。
方复后世恻怆何言。
自以闇昧谬充传译。
凡所出经。
论三百馀卷。
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
存其本旨必无差失。
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
若所传无谬者。
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
是岁晋义熙五年也。
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
薪灭形碎惟舌不灰尔。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家世国相
什祖父达多。
倜傥不群名重于国。
父鸠摩炎。
聪明有懿节。
将嗣相位。
乃辞避出家。
东度葱岭
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
自出郊迎请为国师
王有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必能。
一闻则诵。
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
诸国娉之并不肯行。
及见摩炎心欲当之。
乃逼以妻焉。
既而怀什。
什在胎时。
其母自觉。
神悟超解有倍常日。
闻雀大寺名德既多。
又有得道之僧。
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
弥日设供请斋听法。
什母忽自通天竺语。
难问之辞必穷渊致。
众咸叹之。
罗汉达摩瞿沙曰。
此必怀智子。
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證。
及什生之后还忘前言。
顷之什母乐欲出家。
夫未之许。
遂更产一男名弗沙提婆。
后因出城游观见冢间枯骨异处纵横。
于是深惟苦本定誓出家。
若不落发不咽饮食。
至六日夜气力绵乏疑不达旦。
夫乃惧而许焉。
以未剃发故犹不尝进。
即敕人除发。
乃下饮食。
次旦受戒仍乐禅法。
专精匪懈学得初果。
什年七岁亦俱出家。
从师受经日诵千偈。
偈有三十二字。
凡三万二千言。
诵毗昙既过。
师授其义。
即自通达。
无幽不畅。
龟兹国人以其母王妹利养甚多。
乃携什避之。
什年九岁。
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
遇名德法师槃头达多。
罽宾王之从弟也。
渊粹有大量。
才明博识独步当时。
三藏九部莫不该练。
从旦至中手写千偈。
从中至暮亦诵千偈。
名播诸国远近师之。
什至即崇以师礼。
从受杂藏中长二含凡四百万言。
多每称什神俊。
遂声彻于王。
王即请入宫。
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
言气始交。
外道轻其年幼言颇不逊。
什乘隙而挫之。
外道折伏愧惋无言。
王益敬异。
日给鹅腊一双粳米面各三斗酥六升。
此外国之上供也。
所住寺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营视扫洒。
有若弟子。
其见尊崇如此。
至年十二。
其母携还龟兹
诸国皆聘以重爵。
什并不顾。
时什母将什至月氏北山
有一罗汉见而异之。
谓其母曰。
常当守护。
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
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
与优波掘多无异。
若戒不全无能为也
正可才明携诣法师而已。
什进到沙勒国顶戴佛钵。
心自念言。
钵形甚大何其轻耶。
即重不可胜。
失声下之。
母问其故。
答云。
儿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耳
遂停沙勒一年。
其冬诵阿毗昙。
于十门修智诸品无所咨受。
而备其妙。
又于六足诸问无所滞碍。
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名喜见
谓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
王宜请令初开法门。
凡有二益。
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强。
龟兹王必谓什出我国。
而彼尊之是尊我也。
必来交好。
王许焉。
即设大会请什升座说转法轮经。
龟兹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
什以说法之暇。
乃寻访外道经书。
善学围陀含多论。
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
又博览四围陀典及五明诸论。
阴阳星算莫不必尽。
妙达吉凶言若符契。
为性率达不厉小检。
修行者颇共疑之。
然什自得于心未尝介意。
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
委国请从而为沙门
兄字须利耶跋陀
弟字须利耶苏摩。
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
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
什亦宗而奉之。
亲好弥至。
苏摩后为什说阿耨经。
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
怪而问曰。
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
答曰。
眼等诸法非真实有。
什既执有眼根。
彼据因成无实。
于是研覈大小往复移时。
什方知理有所归。
遂专务方等。
乃叹曰。
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
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
顷之随母进到温宿国
龟兹之北界。
时温宿有一道士
神辩英秀振名诸国。
手击王鼓而自誓言。
论胜我者斩首谢之。
什既至以二义相检。
即迷闷自失稽首归依。
于是声满左誉宣河外。
龟兹王躬往温宿。
迎什还国
广说诸经。
四远宗仰莫之能抗。
时王子为尼。
字阿竭耶末帝。
博览群经特深禅要。
云已證二果闻法喜踊。
乃更设大集请开方等经奥。
什为推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界假名非实。
时会听者莫不悲感追悼恨悟之晚矣。
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
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有顷什母辞往天竺
龟兹王白纯曰。
汝国寻衰吾其去矣。
行至天竺进登三果。
什母临去谓什曰。
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
传之东土唯尔之力。
但于自身无利。
其可如何。
什曰。
大士之道利彼忘躯。
若必使大化流传。
能洗悟矇俗。
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于是留住龟兹止于新寺。
后于寺侧故宫中。
初得放光经。
始就披读。
魔来蔽文唯见空牒。
什知魔所为。
誓心踰固。
魔去字显。
仍习诵之。
复闻空中声曰。
汝是智人何用读此。
什曰。
汝是小魔宜时速去。
我心如地不可转也。
停住二年
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
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
大秦锦褥铺之。
令什升而说法。
什曰。
家师犹未悟大乘欲躬往仰化。
不得停此。
俄而大师盘头多不远而至。
王曰。
大师何能远顾。
多曰。
一闻弟子所悟非常。
二闻大王弘赞佛道。
故冒涉艰危远奔神国。
什得师至欣遂本怀。
为说德女问经。
多明因缘空假。
昔与师俱所不信。
故先说也。
师谓什曰。
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
什曰。
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
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
安舍有法而爱空乎。
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线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
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
此是细缕。
狂人曰。
何以不见。
师曰。
此缕极细。
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
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织师。
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
汝之空法亦由此也。
什乃连类而陈之。
往复苦至经一月馀日。
方乃信服。
师叹曰。
师不能反启其志。
验于今矣。
于是礼什为师。
言和上是我大乘师。
我是和上小乘师矣。
西域诸国咸伏什神俊。
每年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
令什践而登焉。
其见重如此。
什既道流西域名东川
时符坚僣号关中
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
并来朝坚。
坚引见二王说坚云。
西域多产珍奇。
请兵往定以求内附。
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见于外国分野。
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
朕闻西域鸠摩罗什
襄阳沙门释道安
将非此耶。
即遣使求之。
至十七年二月
善善王前部王等。
又说坚请兵西伐。
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江将军姜飞。
将前部王及车师王等。
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乌耆诸国。
临发坚饯于建章宫。
曰。
帝王应天而治。
以子爱苍生为本。
岂贪其地而伐之乎。
正以怀道之人故也。
朕闻西国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
为后学之宗。
朕甚思之。
贤哲者国之大宝。
若剋龟兹即驰驿送什。
军未至。
什谓龟兹王白纯曰。
国运衰矣。
当有勍敌。
日下人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
纯不从而战。
遂破龟兹杀纯。
立纯弟震为主。
既获什未测其智量。
见年齿尚少。
乃凡人戏之。
强妻以龟兹王女。
什距而不受辞甚苦到。
曰。
道士之操不踰先父。
何可固辞。
乃饮以醇酒。
同闭密室。
什被逼既至遂𮓪其节。
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
什常怀忍辱曾无异色。
惭愧而止还中路置军于山下。
将士已休。
什曰。
不可在此。
必见狼狈。
宜徙军陇上。
不纳。
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
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
始密而异之。
什谓曰。
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
推运揆数应速言归。
中路必有福地可居。
从之。
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
光三军缟素大临城南。
于是窃号关外称年太安
太安元年正月姑臧大风。
什曰。
不祥之风当有奸叛。
然不劳自定也。
俄而梁谦彭晃相系而叛。
寻皆殄灭。
至光龙飞二年
张掖临松卢水胡沮渠男成及从弟蒙逊反。
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
庶子秦州刺史太原公纂
率众五万讨之。
时论谓等乌合。
纂有威声势必全剋。
以访什。
什曰。
观察此行未见其利。
既而纂败绩于合梨。
俄又郭馨作乱。
纂委大军轻还。
复为馨所败仅以身免。
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
甚器之。
资病。
博营救疗。
有外国道人罗叉。
云能差资疾。
喜给赐甚重。
什知叉诳诈。
告资曰。
叉不能为益徒烦费耳。
冥运虽隐可以事试也。
乃以五色系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
灰若出水还成绳者。
病不可愈。
须臾灰聚浮出复绳本形。
既而又治无效。
少日资亡。
顷之又卒。
子绍袭位。
数日庶子纂杀绍自立。
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有猪生子。
一身三头。
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
比旦失之。
纂以为美瑞。
大殿为龙翔殿。
俄而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
纂改九宫门为龙兴门。
什奏曰。
皆潜龙出游豕妖表异。
龙者阴类出入有时。
而今屡见则为灾眚。
必有下人谋上之变。
宜剋棋修德以答天戒。
纂不纳。
与什博戏。
杀棋曰。
斫胡奴头。
什曰。
不能斫胡奴头。
胡奴将斫人头。
此言有旨。
而纂终不悟。
弟保有子超。
小字胡奴
后果杀纂斩首。
立其兄隆为主。
时人方验什之言也。
什停凉积年。
吕光父子既不弘道。
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
符坚已亡竟不相见。
姚苌僣有关中
亦挹其高虚心要请。
诸吕以什智计多解。
恐为姚谋不许东入。
卒子兴袭位。
复遣敦请。
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广庭。
逍遥园变为茝。
以为美瑞。
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军大破。
至九月上表归降。
方得迎什入关。
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
兴待以国师之礼。
甚见优宠。
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
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勌。
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
涉历魏晋经论渐多。
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
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
什既至止。
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
转能汉言音译流便。
既览旧经义多纰僻。
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应。
于是兴使沙门增䂮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
更令出大品。
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
众心悏伏莫不欣赞。
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
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
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
乃著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
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
大将军常山公左军将安城侯嵩并笃信缘业。
屡请什于长大寺讲说新经。
续出小品金刚波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馀卷。
并畅显神源挥发幽致。
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
盛业久大于今咸仰。
龙光释道生
慧解入微玄搆文外。
每恐言舛入关请决。
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遗化。
而时去圣久远疑义莫决。
乃封以咨什语见传。
沙门僧睿才识高明。
常随什传写。
什每为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云。
天竺国俗甚重文制。
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
凡觐国王必有赞
见佛之仪。
以歌叹为贵。
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哕也。
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凡为十偈辞喻皆尔。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
常叹曰。
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
非迦旃延子比也。
秦地深识者寡。
折翮于此将何所论。
乃悽然而止。
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
并注维摩
出言成章无所删改。
辞喻婉约莫非玄奥。
什为人神情朗彻傲岸出群。
应机领会鲜有伦匹者笃。
性仁厚汎爱为心。
虚己善诱终日无勌。
姚主常谓什曰。
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若一旦后世。
何可使法种无嗣。
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
自尔以来不住僧坊。
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每至讲说常先自说。
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
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
初什龟兹卑摩罗叉律师受律。
卑摩后入关中
什闻至欣然师敬尽礼。
卑摩未知被逼之事。
因问什曰。
汝于汉地大有重缘。
受法弟子可有几人。
什答云。
汉境经律未备。
新经及诸论等。
多是什所传出。
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
但什累障深。
故不受师教耳。
杯渡比丘彭城
闻什长安
乃叹曰。
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
杳然未期。
迟有遇于来生耳。
什未终日。
少觉四大不愈。
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
未及致力转觉危殆。
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
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
方复后世恻怆何言。
自以闇昧谬充传译。
凡所出经论三百馀卷。
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
存其本旨无差失。
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通。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
若所传无谬者。
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
卒于长
是岁晋义熙
五年也。
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
薪灭形碎唯舌不灰。
后外国沙门来云。
罗什所谙十不出一。
初什一鸠摩罗耆婆。
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
什父鸠摩炎。
母字耆婆。
故兼取为
然什死年月诸记不同。
或云弘始七年
或云八年
或云十一年
寻七与十一字或讹误。
译经录传中犹有一年者。
恐雷同三家无以正焉。
此云童寿
天竺人也。
家世国相
什既道流西域
名被东国。
苻坚僭号关中
有外国前部王。
龟兹王弟。
并来朝
于正殿引见二王。
因说云。
西域多产珍奇。
乃请兵往定。
以求内附。
至苻坚建元十三年正月
太史奏云。
有星见外国分野。
当有大德智人。
入辅中国。
曰。
朕闻西域鸠摩罗什
襄阳沙门道安
将非此耶。
即遣使求之。
十八年九月
骁骑将军吕光
江将军姜飞等。
将前部王。
车师王等。
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
乌耆诸国。
临发。
于建章宫。
曰。
帝王应天而治。
以子爱苍生为本。
岂贪其地而伐之。
正以怀道之人故也。
朕闻西国鸠摩罗什
深解法相。
善闲阴阳。
为后学之宗。
朕甚思之。
贤哲者国之大宝。
若尅龟兹
即驰驿送什。
军未到。
什对龟兹王白纯曰。
国运衰矣。
当有勍敌日下。
宜恭承之。
勿抗其锋。
钝不从而战。
遂破龟兹
杀纯立纯弟震为主。
既获什。
未测其智量。
见年齿尚少。
乃凡人戏之。
强妻以龟兹王女。
什拒而不受。
辞甚苦到。
乃饮以醇酒。
不亏其节。
或令骑牛。
及乘恶马。
欲使堕落。
什曾无异色。
惭愧而止。
还中路。
置军于山下。
将士已休。
什曰。
不可在此。
必见狼狈。
宜徙军陇上。
不纳。
至夜果大雨。
洪潦暴起。
水深数丈。
死者数千。
始异之。
什谓曰。
此凶亡之地。
不宜淹留。
归中路。
必有福地可居。
从之。
凉州
苻坚已为姚苌所害。
光三军缟素。
大临城南。
于是窃号关外。
称年太安
顷之。
卒。
子绍袭位。
庶子纂杀绍自立。
弟保有子名超。
杀纂斩首。
立其兄隆为主。
什停凉积年。
闻高名。
虚心要请。
诸吕以什智计多解。
恐为姚谋。
不许东入。
卒。
子兴袭位。
复遣敦请。
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
生于庙庭。
逍遥园
变为𦶜。
以为美瑞。
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
兴遣陇西公硕德。
西伐吕隆
军大破。
至九月
上表归降。
方得迎什入关。
其年十二月二十日
至于长安
兴待以国师之礼。
甚见优宠。
晤言相对。
则淹留终日。
研微造尽。
则穷年忘勌。
自大法东被。
始于汉明。
涉历魏晋
经论渐多。
兴少崇三宝。
锐志讲集。
什既至止。
仍请入西明阁。
逍遥园
译出众经。
尽转汉言。
音译流便。
渐览旧经。
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
不与梵本相应。
于是兴使沙门僧䂮
僧迁。
法钦。
道流。
道恒
道标
僧睿
僧肇等。
八百馀人。
咨受什旨。
更令出大品。
什持梵本。
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文义圆通。
众心惬伏。
兴以佛道冲𨗉。
乃著通三世论。
以勖示因果。
王公已下。
并钦赞厥风。
续出小品。
金刚般若。
十住。
法华。
维摩
思益。
首楞严。
持世。
佛藏。
菩萨藏。
遗教。
菩提。
无行。
呵欲。
自在王
因缘观。
小无量寿。
新贤劫。
禅经。
禅法要。
禅要解。
弥勒成佛。
弥勒下生。
十诵律。
十诵戒本。
菩萨戒本。
成寔。
十住。
中百十二门。
诸论。
凡三百卷。
谯纵东晋 ? — 4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 【介绍】: 东晋巴西南充人
初为安西府参军
晋安帝义熙初,奉刺史遣与侯晖等领诸县氐进兵东下,被逼反,自号秦二州刺史,屯守白帝,称成都王
明年,遣使称藩于姚兴,将东下讨刘裕
后为益州刺史朱龄石所破,出奔,自缢死。
李皓西凉 351 — 4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1—417 【介绍】: 十六国时西凉建立者。
陇西狄道人字玄盛小字长生
世为凉州大族。
通涉经史,善文义,习武艺兵法。
北凉段业自称凉州牧,署效谷,寻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称藩于
晋安帝隆安四年(北凉段业天玺二年),据敦煌酒泉,称凉公,建立西凉政权。
招纳中原流人,重视农业、教育。
立十七年卒,谥武昭王庙号太祖
全晋文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
狄道段业以为效谷,寻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进号冠军,拜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进持都督凉兴己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以晋隆安四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
建元庚子,迁都酒泉
义熙八年死,谥曰武昭王庙号太祖
李歆西凉 ? — 42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歆 417年—420年
嘉兴 417年二月—420年七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0 【介绍】: 十六国时西凉国君
陇西成纪人字士业小字桐椎
李皓子。
史称凉后主。
始拒沮渠蒙逊,大败之。
后为蒙逊所败,被杀。
用刑颇严,又兴建不止。
在位凡四年。
李恂西凉 ? — 42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恂 420年—421年
永建 420年十月—421年三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 【介绍】: 十六国时西凉国君
陇西成纪人
李歆弟。
沮渠蒙逊所杀,自立于敦煌,称凉州刺史
蒙逊攻之,城陷,自杀。
姚硕德后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人,羌族。
姚苌同母弟。
攻破秦州,以硕德秦州刺史,镇上邽,后徙镇安定
镇东将军大破苻登
死,子姚兴立封陇西王
弘始三年(东晋安帝隆安五年),率军大败后凉后凉吕隆降。
硕德屡建大功,礼贤下士,西土悦之。
位至太宰